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煜恒 唐杰 特约通讯员 廖小兵
8月10日,广安市广安区井河镇燕子村村民肖仁明走进厨房,轻轻拧开墙上的水龙头,一股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注入盆中。肖仁明笑着接满一盆水准备洗菜做饭 :“ 你看这水多 清亮!政协和水务 局 帮我们通了自来水,洗菜 做 饭 都 放心,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好事!”在该区花桥镇三黎村,村民刘忠华家里也通了自来水。“以前村里都是土井,得装潜水泵,一旦停电或接头坏了就断水。”刘忠华说,现在自来水直接接到厨房,24小时不断水,水质也有保障。
三黎村的饮水变迁,是广安区积极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生动缩影。“今年我们村新增自来水管网1万多米,为300多户村民接通自来水,普及率达100%。”该村党总支副书记曹德林说。
广安区此前有36个村因地形复杂、人口居住分散、水源保障不足等问题,长期未能纳入自来水覆盖范围。这些村庄的村民世代依赖井水,水质和供水稳定性难以保障。去年11月,广安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政协委员、水务干部杨舵撰写了《关于“一村一策”破解36个村“饮水难”的建议》提案在今年初的政协全会上提交。区政府高度重视提案办理,今年3月,该区采纳委员建议,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重要民生工程,下决心让村民喝上放心水。
“针对36个村的供水难题,我们采纳政协委员杨舵的建议,实行‘一村一策’:对季节性缺水村组,由乡镇组织消防车送水;对高台地区水压不足的,新建加压泵房保障供水。”广安区水务局饮水办负责人彭宣婷介绍,目前已通过中省资金解决20个村的自来水管网延伸,下一步将争取2025年第二批专项资金,解决剩余村组的供水问题,让更多群众早日用上放心水。
从“挑水喝”到“拧水喝”,从“勉强解渴”到“安全放心”,广安区以办理政协提案为抓手,将农村饮水提升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让汩汩清泉流进千家万户,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温暖的“幸福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