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代致诚
“今年辣椒长势好,我们早上6点就下地,一天能摘2万多斤!”8月11日,平昌县三十二梁镇柳林村村民王翠莲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洋溢着喜悦。在她身旁,一筐筐刚摘下的辣椒被装上货车,运往附近的工厂。一条从育苗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正让曾经的撂荒地变成“聚宝盆”。
“别看这‘红冠3号’个头小,它可是省农科院专家为我们量身选育的科技椒。”柳林村党总支书记孙毅托起一捧辣椒介绍。通过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辣椒亩产突破3000斤,椒农人均增收超5000元。
“上午采椒,下午选椒,一天至少能挣50元!”村民李新远在分拣车间利落地剔除次品,身后的辣椒堆成小山。这得益于“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村民们既拿土地流转租金,又赚务工薪金。更让大家安心的是,今年4月,两家郫县豆瓣生产企业就已经与政府签署了400亩辣椒的收购协议,这些辣椒早已被“看上了”。“每天200人采摘,2万斤鲜椒直供企业,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在生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杨长说。
跟随运输车来到加工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将鲜椒变成辣椒酱、辣椒油等20余种产品,与初级农产品相比,附加值提升5倍以上。“从田头到车间不超过3小时,锁住新鲜度。”企业负责人表示。据了解,目前全县已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今年8000亩辣椒年产量约1.6万吨。
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平昌“土特产”也能成“大产业”,一颗小辣椒,不仅红了田地,更富了村民,美了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