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惠莲 杜文雅 记者 陈家明)8月12日,初秋时节,荣县37.8万亩稻田已披上“金衣”。田间地头,机器轰鸣,稻浪翻涌,丰收的喜悦在金黄画卷上流淌。
收割机正在作业
东方初升的太阳照亮荣州大地,金黄的稻穗在风中摇曳,每一颗谷粒都藏着丰收的喜悦。在乐德镇桥凼村,村党支部书记丁朝森的稻田里,一台久保田大型收割机正穿梭作业,所过之处,行行稻穗尽数 “入囊”。
“卸货了!” 机手一声吆喝,收割机缓缓驶离稻田,开进丁朝森的晒坝,随后伸出一根约6米长的管子,将 “肚子” 里的谷粒源源不断地“吐”出来——不见一根谷草、一片杂叶,干净得像经过精心筛选。眼前的每一颗谷粒,都诉说着从春到秋的耕耘与期盼。
“青年党员干部助收队”帮助群众抢收稻谷
“机收省时省力,7亩地一个多小时就完了,换作人工得三四天。” 丁朝森望着堆成小山的金黄谷粒,满脸笑意,“政府还有补贴,一亩机收费约200元。而且机收后能蓄留再生稻,去年7亩地就收了2000多斤再生稻呢!” 他估算,今年每亩能收1300斤,比去年增产近100斤。
“我家今天开了个头,接下来还有30多户村民要机收,大概200亩。” 丁朝森抹了把额头的汗,指着周边稻田说,全村近900亩水稻,除了机收,还有村民用柴油机、汽油机带动的半机械化设备收割,眼下都在陆续展开。
在双石镇石塔村 1 组,76岁村民杨发明的稻田里,一群身着红马甲的镇村党员干部正帮忙抢收。他们弯腰挥镰,“唰唰” 声里稻穗成片倒下;他们穿梭田间,将稻穗传送成堆;柴油打谷机“嗡嗡”作响,脱粒声、欢笑声交织,奏响最动人的“丰收曲”。
乐德镇的机声隆隆,双石镇的镰刀挥舞,正是荣县入秋抢收水稻的生动缩影。
据荣县农业农村局介绍,全县37.8万亩水稻从8月初陆续开镰,今年风调雨顺,迎来丰收年,预计8月底前全部收割完毕;其中34.66万亩蓄留再生稻的田块,将在8月20日前完成收割。
“为确保颗粒归仓,县委组织部已要求全县21个镇街组织‘青年党员干部助收队’,计划帮助抢收水稻5000亩以上。” 县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