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从蓝图到实景 德阳市旌阳区助力越西打造乡村振兴新路径
来源:四川经济网 时间:2025-08-14

省内结对帮扶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其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摆脱短期思维与形式主义的桎梏,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系统性推进。自2016年起,德阳市旌阳区与凉山州越西县两地携手十年共进,充分发挥先发地区资源、经验及人才的优势,将受扶地越西县南箐镇作为“南大门”片区乡村振兴核心引擎,以长效思维明确方向,坚定不移久久为功,让结对帮扶从“单向支援”升级为“协同发展”,助力越西县乡村全面振兴。

未命名-1.jpg

锚定目标,擘画乡村振兴新蓝图

蓝图的生命力在于符合实际需求。德阳市旌阳区结对帮扶以南箐镇为重点,通过深入调研,结合旌阳区优势特长,坚持“全域统筹、多规合一”的发展理念,制定了一系列“需求—资源”精准对接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确保规划“接地气、能落地”。

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到南箐镇实地察看,结合自然生态和产业基础实际,编制《越西县南箐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规划》《凉山州越西县南箐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示范带概念性规划》《凉山州越西县南箐镇越西县人居环境整治方案》,为南箐镇乡村振兴搭好战略框架,找准落地方案。

统筹制定《越西之窗农文旅融合产业经济带发展规划》及分年度指导意见、实施方案,依托南箐镇自然生态、本土文化(彝族文化、古道文化、红军文化)和景观节点,形成“一带多园、串点成线”的空间布局。

同步制定《德阳市旌阳区2024—2027年帮扶越西工作方案》,配套出台项目管理办法、全域结对方案等5项实施细则,从人才、产业、医疗、教育、基础建设等五大维度建立帮扶工作清单,实现规划设计与政策保障的全链条衔接。

未命名-1.jpg

坚定方向,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结对帮扶工作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决定了“绘到底”的必要性,这既是应对“长效需求”的必然选择,又是破解“形式主义”的有效武器。

文旅聚力,激发彝乡文化活力。深耕越西彝族火把文化、彝绣文化及三国茶马古道历史底蕴,以“相岭雪民宿”为支点,打造文旅体验集群,旌阳区分两个年度持续投入800万元结对帮扶资金,与越西县801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形成合力,打造凉山州高山精品野奢民宿,满足游客中高端避暑度假需求。依托规划,撬动越西县南箐镇小相岭村农文旅发展建设项目投入1500万元,配套建设文旅产业路、供水、排水排污等附属设施及星空露营基地。持续投入帮扶资金,支持南箐镇举办梨花节、火把节等文旅推介系列活动,为提升旅游影响力造势。连续三年举办“嶲州花事  南箐镇梨花节”活动,传承本土传统文化;举办2025年“幻野星河・越西之夜”露营节活动,单日吸引游客超800人次。

产业筑基,构建联农带农新链条。打造南箐镇甜樱桃产业示范园区,并持续提档升级,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及本地村民增收,创新“订单农业+集体带动”模式,在南箐镇规模化种植高山竹3000株、欧洲李4000株,采取“村集体示范种植+农户分散管护+企业回购”的方式发展农业产业。

未命名-1.jpg

固本培元: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让乡村新图景从蓝图真正变为实景。

以茶马古道为主线路,重点推进“越西之窗”农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打造小相岭村“越西之窗”瞭望台,实施河坎村小哨哨所、旌越甜樱桃产业园田园会客厅、观光廊道等建设项目,将零关古道、相岭新寨、河坎村、红军洞、甜樱桃产业示范园等零散的12处景点资源串联,先后投入230余万元帮扶资金,建设旅游道路5公里、旅游公厕2座、生态停车场3处,改造村级文化广场3处,美化提升游线景观,推动南箐镇融入越西全域旅游大景区。

聚焦人居环境提升,优化村域规划,强化双违整治,陆续投入帮扶资金680万元在小相岭村、河坎村、南山村、南林村、白泥村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修缮白泥村零关古道遗址、南山村彝族文化步道,建设村口小花园、小广场,改造重要节点党建墙、景观墙、小花台等,配套190个垃圾桶,极大地促进了南箐镇乡村功能完善、人居环境提升、乡风文明建设。

如今的越西“南大门”片区,南箐甜樱桃产业示范园硕果盈枝,相岭雪星空露营地游人如织,彝家村寨炊烟袅袅春花应景,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旌阳区援彝帮扶工作队的统筹谋划与一以贯之中徐徐展开。

从规划图纸到落地实景,德阳旌阳区十年始终如一,以钉钉子精神有序推进帮扶工作,累计选派430余名帮扶干部人才接力奋斗,实施帮扶项目超320个,投入财政资金超1.1亿元,持续深化“规划引领—项目驱动—产业升级”的帮扶路径,为越西县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样板。(德阳市旌阳区援彝前方指挥部供稿)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