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飞 记者 毛春燕 文/图)8月15日,记者在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周坡村看到,村民们正忙着将玉米秸秆打捆装车,即将运往区秸秆收储中心进行加工处理。
装车
“以前玉米收割后,秸秆要么堆在地里烂掉,要么搬回家当柴烧。现在不仅能处理掉,还能卖钱,真是一举两得。”朝阳镇周坡村村民刘海权高兴地说,今年他种植了5亩多玉米,秸秆销售为他带来了一笔额外收入。
在区秸秆收储中心,机器轰鸣作响,玉米秸秆经过粉碎、压缩、捆绑等工序,变成一个个密封严实的圆柱形草垛。这些草垛将通过厌氧发酵工艺,转化为优质青贮饲料,为养殖业提供原料。
粉碎秸秆
内江甜城益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东升介绍:“我们主要回收玉米、水稻、高粱等农作物秸秆,经加工后销往内江及泸州、宜宾等周边地区,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又带动了农民增收。”
为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近年来,市中区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通过建立完善的收储运用体系,推动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目前,市中区已建立起完善的秸秆收储运用网络,全区共建成区级收储中心2个、镇级收储中心10个、村级收储点70个。通过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模式,培育秸秆饲料化利用主体7家,服务规模牛羊养殖企业9户。预计今年秸秆青贮、氨化饲料转化量达0.27万余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达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