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路该如何走 罗江趟出丘区“厕污共治路”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9-05-0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今年初,我省启动村庄清洁行动,掀起“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农村污水治理点多面广,长期存在着投资大、运营成本高等“痼疾”。目前,全省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行政村不足20%。今年,我省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开展此项工作。

   德阳市罗江区,地处川西坝区浅丘地带。近年来,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减量控害,罗江探索出了三种不同的“厕污共治”模式。近日,记者前往当地进行走访。

    1、新修的化粪池能够更好地将处理后的粪渣用于农田灌溉,沼气也能做为燃料,这种单户模式,具有低能耗、高效率的特点

    2、户用沼气池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道进入集中修建的三格式化粪池,通过淤泥吸附、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实现生态降解

    3、针对丘区地形罗江还探索出了一种小型分散式处理模式。小型污水处理站主要适用于3到5家农户的污水处理,并依丘区地形地势而建

image.png

资料图片

     三种模式 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4月12日,罗江区鄢家镇星光村二组,村民龙家斌建起了敞亮干净的卫生厕所,厕所旁是一个两立方米的沼气池。“与厕所配套,以前的沼气池是单格的,现在已升级为三格式的。”龙家斌说,新修的化粪池能够更好地将处理后的粪渣用于农田灌溉,沼气作为燃料,具有低能耗、高效率的特点。

    不远处的星光村六组,农地旁是一个150立方米的池子。“这是我们新建的集中式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可解决周边48户农户的污水处理问题。”鄢家镇党委书记肖勇告诉记者,户用沼气池处理后的污水,通过管道进入集中修建的三格式化粪池,通过淤泥吸附、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实现生态降解。“这种集中处理模式主要针对15户以上农民,后期维护只涉及到一定人工费,成本很低。”肖勇表示,除了鄢家镇星光村、百花村,目前调元镇的新村聚居点也在试运行这种模式。

    除了单户和大型集中式污水处理模式,针对丘区地形,罗江还探索出了一种小型分散式处理模式。这种小型污水处理站主要适用于3到5家农户的污水处理,并依丘区地形地势而建,由于小规模且集中,所用管道一般为塑料波纹管,造价和后期的维护成本不高。

    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不搞“一刀切”

    “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最难的是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罗江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股股长陈兵说,丘陵地区地形高低不一、各个村的硬件基础也存在差异,如果采取单一模式建立集中污水处理站,涉及的建设资金非常高昂。正因如此,罗江区在开展农村污水处理工作时,重点考虑到了全覆盖,水质要达标,成本要合理等因素。

    目前,罗江区约有5.5万户农户,预计采用单户式污水处理模式的农户占比约70%,“这主要涉及居住分散,不便于集中收集的农户。”记者了解到,当地的单户式处理模式中也有细分,对于原来就建有管网、化粪池的,改造主要涉及化粪池的提升,投入成本约0.4万元/户,建设周期短、后期运营成本低;对于景区、水源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则采用一体化生物处理工艺,建设微动力小型净化槽分散式处理设施,让出水达到一级B标准,建设成本约0.7万元/户。

    在金山镇大井村二组村民孙世权家,记者见到了这种一体化生物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系统。孙世权一家排放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完全可以达标排放,而后期整个系统的单日运行能耗不到一度电,“这只相于一个38瓦灯泡的用电量。”陈兵说。

    3到5户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占比约20%,主要涉及丘区农户。陈兵告诉记者,修建一个大型集中式污水处理站,仅架设管道这一项就需要上百万资金投入,后期运营维护成本高。采用小规模的相对集中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以万安乡芒江村5组的这个污水处理站为例,总体的建设成本只需10万元左右。” 

     15户以上的大型集中式处理模式占比约10%,主要适用于聚居程度较高的院落或新村聚居点。通过管网收集农户沼气池废水后,排出的水质可达到一级A标准。

    厕污共治 营造美好人居环境

    作为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试点县,罗江区的农村污水治理坚持了规划优先,“我们邀请了省村镇建设发展中心的专家,来完成全区的污水专项规划。”陈兵说,按照该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目标,到2020年罗江区的污水治理行政村将力争占比达95%。

    罗江以三种模式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资金方面,打造了“1+N”融资平台,通过政府资金撬动,采用“一事一议”“融资+EPC”、PPP模式、争取专项贷款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治理。在运行维护方面,则探索“政府+企业+群众”的长效管护模式。

    “涉及的运维成本包括区财政兜底补助,相关项目资金的整合以及村民每人每月一元钱的投入。”陈兵说,目前罗江区已建单户三格化粪池2000余户,微动力小型净化槽分散式处理设施500余个,集中式污水处理站75个。2018年,全区的农村污水收集率达到了77%。

    下一步,罗江还将成立巡查维护队伍,整合当地原有的农业清渣队伍,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和化粪池的日常清淤;并培训村组保洁员,巡查设施的日常运行情况,保障污水处理有人管、管得好。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