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平昌县:大园区套小园区 大业主带小农户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9-05-27

    平昌筑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产业基石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帜

  “老屈,花椒苗送来了,今天一定要栽下地。”5月22日,平昌县得胜镇新场村驻村队员杜华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屈召培送去花椒苗,见其妻子生病缺乏人手,便帮着栽起来。

  杜华是去年7月从平昌县委宣传部选派到新场村的,全县516个行政村有像他一样的驻村干部5438名。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对标脱贫标准尽快弥补短板、开展乡村振兴的初步规划和布局,其核心是抓好产业发展,筑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的产业基石。

image.png

资料图片

    回引创业 主导产业促振兴

  新场村的山峁间,一行行花椒树长势茂盛,给昔日的荒山头铺上了绿毡,空气中弥漫着椒香……“我们村的主导产业是花椒种植。”杜华告诉笔者,新场村回引了3位业主,流转土地发展了600多亩花椒产业园,今年已全面挂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产业振兴摆在首位,实现脱贫奔小康,产业是基石。”平昌县委书记蒲开文在该县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动员大会说。平昌县以茶叶、花椒、生态养殖加乡村旅游的“3+1”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为平台,大力实施回引创业工程,出台《平昌县在外人士回乡创业扶持办法》,全面落实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土地利用机制,规范培育土地流转市场,推动农村土地规模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仅2018 年,全县新增花椒种植面积 4.8万亩、规模达到23万亩,新增茶叶种植面积 2.23 万亩、规模达到 25.8 万亩,水产基地规模达到9.3万亩、水果9万亩。

  目前,全县发展了特色产业70余万亩,做强做深“平昌产”链条,在县城金宝新区马家坪—何家坪片区等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集中区,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 46 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12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省级休闲农庄3个、农业主题公园3个。

  据了解,今年平昌青花椒基地将达到30万亩,10万亩青花椒投产,采摘鲜椒5000万斤,实现产值3.5亿元。“30万亩青花椒基地将全面建成投产,实现综合产值50亿元,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平昌县长李余良告诉笔者,“蓬勃发展的‘3+1’农业主导产业,已成为平昌县奋力绿色崛起、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能人带动 小微经济助脱贫

  “屈召培家这1.5亩小椒园是挨着村里的大椒园的,是大椒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杜华边栽花椒边对笔者说,“在村里大业主们的种植技术、加工营销的带动下,像屈召培家这样的小椒园收益更有保障。”

  脱贫攻坚中,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可持续增收、稳固脱贫,平昌县用好用活产业到户资金,重点抓好建档立卡贫困户小微经济的发展。“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很快发现了小微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平昌县扶贫开发局局长何修德告诉笔者,小微经济规模小、产品少,“一车不够拉,一背又背不完”,市场半径小,抗市场的风险能力差,很容易发生“市场打喷嚏、小微经济得重病”的现象。

  为克服小微经济天然短板,助农增收促脱贫,平昌县依托“3+1”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大产业带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能人带动+抱团发展”的模式,大园区套小园区、大业主带小农户,在回引创业大业主的牵头下,组建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对接市场。

  “单家农户是‘小’经济,但在大业主的带动下,整个村,甚至在一个片区同类种养业抱团起来,这就做成了大产业,垫起了脱贫的底气。”平昌县委宣传部派驻新场村的另一位驻村队员向毅说,他直接挂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吉昌家的小椒园虽没有挨着村里的大椒园,但也接受了大椒园产业的辐射带动。在村里大产业的带动下,新场村有198户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村民建起了小椒园,总面积达230亩。

  “近两年全镇返乡创业的能人增加了30余人,产业发展催生了一大批乡土技术人才,带动了人才、生态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改善。”得胜镇党委书记曾志伟说。

  近年来,平昌县坚持把脱贫攻坚阶段性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性目标相统一,整合乡村要素资源,稳步推进“三农”全面发展,2018年获评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