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 水质优良断面占比86.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记者6月3日从省生态环境厅2019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长江保护修复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初步测算,1-5月,全省87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75个,占比86.2%,同比上升4.6%,高于国家考核要求5.7个百分点。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李岳东介绍,我省在生态环境部印发落实《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8个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实际,研究出台了14个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涉水污染防治类10个,涉大气污染防治类2个,涉生态保护类1个,涉固废污染防治类1个。
据悉,国家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我省20个生态环境问题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强力推进整改。省上专门组织7个现场核查组,对照曝光问题现场核实,督促指导整改,截至目前已整改完成4个,其余正在抓紧整改中。同时,在国家移交问题的基础上,我省系统梳理各类关联性、衍生性问题和其他生态环境风险隐患问题,第一批排查出包括城镇基础设施类、生态破坏类、畜禽养殖类、工业污染类等方面的168个问题。
资料图片
李岳东表示:“结合国家移交的20个问题和我们梳理出的168个问题,我们研究制定了《四川省长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方案》,目前正按程序报批。”同时,我省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蛙鸣系统等高科技手段,精准锁定违法企业和污染源。截至4月底,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实施行政处罚1820件,处罚金额约1.3亿元,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五类案件226件,同比增加48%,其中移送行政拘留案件78件,涉嫌环境犯罪案件5件。
目前我省长江保护修复攻坚工作成效明显,经初步测算,1-5月,全省87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75个,占比86.2%,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高于国家考核要求(80.5%)5.7个百分点;无劣V类水质断面。其中,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同比改善明显,16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III 类)断面 14 个,占比87.5%,同比上升31.3个百分点。全省空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优良天数率为86.7%,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未达标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48.8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1.6%。区域性污染天数同比减少8天。成都平原地区优良天数率为84.4%,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45.9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6.1%。
下一步,我省将通过贯彻全国人大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要求,率先启动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四川省“三线一单”编制,全面推动《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实施,深入推进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等举措,进一步夯实长江上游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