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6 月 3 日,我省发生面积已达 37.4 万亩次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记者6月4日从省植保站获悉,截至6月3日,被称为超级“幺蛾子”的草地贪夜蛾已蔓延至我省71个县(市、区),发生面积37.4万亩次。除广元、甘孜、阿坝三个市州以外,其余18个市(州),均已发现草地贪夜蛾。目前,全省21个市(州)和所有涉农县全部启动草地贪夜蛾防控应急响应。
全面开展应急防控
6月4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信息显示,首次侵入我国的草地贪夜蛾截至目前已在我国十多个省(区、市)发现。在我省目前已发现草地贪夜蛾的71个县(市、区)里,会东、会理、盐源、蓬安、阆中等5个县(市)发生面积均超过3万亩,古蔺县一般玉米田块虫株率22%,重发田块高达60%以上。
我省自5月8日在凉山州西昌市礼州镇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后,迅疾在全省打响“虫口夺粮”植保阻击战。省植保站及时印发了《关于加强草地贪夜蛾查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四川省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方案(试行)》。省直相关部门及时调整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和省级财政农业公共安全与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工程资金补助内容,将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纳入项目支持范围。财政厅先期安排1000万元紧急防控专项资金,用于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工作。科技厅启动应急科技项目,计划安排600万元用于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截至 6 月 2 日,全省已出动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5.5万人次,安装性诱、灯诱装置23万余套,组织高效对路农药65.8吨,出动无人机和高效植保机械 3.5 万台次,开展统防统治60.7万亩次,综合防控效果达 90%以上。
及时掌握发生动态
面对草地贪夜蛾这一重大迁飞性害虫,及时掌握其发生动态,直接关乎防控成效。记者从省植保站获悉,自草地贪夜蛾今年 1 月在云南发生以来,四川密切关注周边省份虫情发生动态。以65个省级病虫重点测报站为骨干、800 个群众测报点为支撑,设立虫情监测点4460个,组织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和群众测报员开展拉网式排查 1.2 万余次,共发布植保情报和防控警报249 期,发送手机短信 11.2万条。
另外,我省目前已举办全省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技术培训班2期,市县乡村层层开展识别方法和防控技术培训381场次,培训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6.1万余人次。紧急制作草地贪夜蛾识别与防治挂图10万张,覆盖所有乡镇、行政村和农药经营门店。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气象局有关专家召开了草地贪夜蛾发生趋势研判和防控策略研讨会,成立了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专家指导组,在全省开展巡回技术指导。
省植保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和我省主要作物布局,我省草地贪夜蛾将呈快速蔓延态势,预计全省发生区域达1200 万亩,其中重发面积200—300 万亩,6—7 月将进入发生盛期、为害高峰。下一步全省草地贪夜蛾虫情监测点将由4460个增加至3.5万个,以全面摸清四川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区域分布和危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