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维健 特约通讯员 杜渊
在巴中市巴州区大茅坪镇土地垭村,有一面印有“不老松义工队”的红旗随风飘扬,它飘向田间、院户,哪儿需要,这面红旗就飘向哪儿……
这支成立于2017年3月8日的义工队,队员全部是女同志,平均年龄65岁,由开始的十五六人,发展到现在的三十多人。谈到为何成立义工队,2007年从巴运集团退休的马华介绍,她小时候在这里读书,对这片土地很有感情。她退休后闲不住,于2012年在土地垭村办了一个小农场。时间久了,马华发现,虽然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大家的视野不开阔,邻里之间时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吵。同时,由于村里老人小孩居多,一些老人在家带的娃娃个人卫生欠佳,村容村貌也不尽如人意。于是,在村“两委”的帮助下,马华牵头成立了“不老松义工队”,并自任队长。
帮残疾家庭插秧
两年多来,义工队已为64位留守老人栽秧打谷,为59户贫困户抢种抢收,为3名孤寡老人拆洗被套打扫清洁卫生,为6户特困户募捐资金1万元左右,自编曲艺节目16个,在田间或户院演出53场,先后收到在外务工人员感谢信息300多条。
“不老松义工队”得到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的支持。村党支部书记称赞这支队伍是“精准扶贫的好帮手”;当地群众称赞她们是“老百姓身边的贴心人”。同时,义工队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家人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区卫健局在今年“母亲节”为义工队赠送了价值3000元的表演服装;区文化馆请专家帮义工队编导曲艺节目;民营企业家孙显伟出资为义工队在村上修建了演出舞台;义工队员的丈夫们由开始的吵闹抱怨,纷纷转变成支持她们工作的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