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三渔村探蛮洞、看崖刻、住四合院——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吴平
“我们的石狮子让机场跑道后退 300米。”6月21日,记者在成都市高新区草池镇三渔村旅游推介会上听到这句话不下5遍。有石狮的村子不少,但有重达六七十吨的亚洲狮王的仅此一处。
然而,三渔村并未因狮发达。由于地处简阳、成都交界处,反而成为以前路网中的死角,成都的强势带动覆盖不到,村里娶不到媳妇的光棍比比皆是。
如今,三渔村与天府国际航空港做了邻居,想要借“飞机拍摄”“神秘蛮洞”“三渔崖刻”“夯土四合院”等资源开发乡村旅游。与一般政府搭台子、企业唱主角、村民跑龙套的方式不同,该村成立了“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协会”,希望村民做主体,通过内外兼修,促进生态、生产、生活的协同发展。
体验插秧
脱贫村迎发展机遇两手空空难应对
三渔村村民张玉芳原本在深圳打工,2000年父亲生病,自此一直在家照顾父亲,间或种些玉米、水稻、红薯,全家经济来源仅靠丈夫在外打工收入。
“简三路2006年硬化,但接近5公里的通村路却直到2018年初才硬化,之前一直是泥巴路。”张玉芳说道,早先有村民种草莓,售价起不来,加之草莓病虫害多发,村民就没再种。有公司建了草莓大棚,种了一些樱桃树,但配套建设尚未起步。该村虽然去年脱贫了,未来如何发展仍不明朗。
配合天府机场修建,部分村组进行了拆迁,剩下的有望成为近距离观看、拍摄跑道上飞机起飞的绝佳摄影打卡地。
面对此机遇,村民反应比社会资本的反应要慢一些。
四川旅游学院生态旅游研究所所长沈尤认为,村民如果只是被动等待,一则是资本入场周期长,且利益诉求不一定与村民一致,村民如果毫无准备,就难有“议价”能力;另一方面,从开发商的角度讲,一个有序负责的村集体组织,更有利于协商谈判和长久合作。
由此,三渔村迎来了公益组织的入驻。
公益组织入驻农村成立旅游协会
2018年成都高新区公益创投设立了三渔村乡村振兴项目,由成都艾特公益具体执行。该公益组织在四川旅游学院生态旅游研究所的资源支持下,曾成功实施了雅安龙苍沟国家森林公园内周坪村的震后社区永续发展项目。
艾特公益负责人刘春来介绍,现在的三渔村在交通和区位上比周坪村更便利,但承担的功能更复杂。例如村里的河道将作为机场的排洪渠道之一,高层建筑以及大规模的基建也会受到限制。为此,三渔村最重要的是做好资源存量的摸底、挖掘和使用。
6月21日,三渔村生态文化旅游协会正式授牌,根据之前无记名投票,张玉芳当选为会长,村主任任监事长、村支部书记任理事,村文书、队长也都在协会任职,会员 40 多个,除了少数 80后,更多是40至50岁的村民,同时,有艾特公益的员工王丽常驻村里。
张玉芳说,他们在艾特公益和生态旅游研究所的带领下,梳理了鸟类、昆虫、植物等自然生态资源,特色农产品、农耕民俗等农业农村资源以及建筑、手工艺、民间宗教等文化生活资源。“挖掘身边的资源,重新认识它们,熟悉它们,这些理念很有启发。”张玉芳说。
尝试开展活动村民自发求新求变
迄今,协会尝试性组织了两次活动,分别是今年儿童节孩子们的插秧等农耕体验以及 6 月 21 日的旅游推介会。
刚听说有游客来吃饭,村民第一反应是去镇上吃,因为三渔村简陋的条件和缺乏经验让村民没有信心。没想到经过动员,协会会员积极献出各家绝活拼出了一套自助餐,让游客觉得不输城里的馆子。
神秘的蛮洞位于杂树杂草丛生的山坡。为了让参加旅游推介会的来宾去探洞,6位村民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用镰刀开出一条路。张玉芳说,在此过程中,大家更团结,也更信任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虽然没有太多钱,我们先从能做的开始做起,比如垃圾清理,厕所、厨房环境卫生整治,庭院绿化等。”张玉芳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把当地打造成为自然教育机构、旅游公司、单位团建等可以信赖的游玩、创作和教育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