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垃圾分类稍费力,环境和谐不可少;垃圾分类细一点,健康生活多一点……7月1日,在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石桥社区智慧居家馆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着分类垃圾的宣传标语。“纸板好多钱1斤?”一居民前来询问。正在馆内工作的垃圾分类师杨淋淋清脆地答道:“5角多1斤!你现在就交来嘛!”
作为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广元于去年10月起,在利州、昭化、朝天、剑阁等区县城乡陆续建成了一批拥有电脑、智能磅秤、可回收物存放设施的生活垃圾分类智慧居家馆,实现了互联网+垃圾分类。智慧居家馆由专业化公司进行管理,通过培训、招募垃圾分类师,引导单位和居民登记注册参与垃圾分类。
资料图片
“我们在上岗前都要经过培训,培训如何分类垃圾、如何向老百姓宣传,让老百姓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办IC卡成为智慧居家馆会员,每向我们交售一次分类垃圾,就可获积分,凭积分兑换钱物。”杨淋淋说,“在我管理的石桥社区,已有1464户居民注册会员,累计回收分类垃圾10吨。通过我的宣传、指导,大家都比较接受分类垃圾的理念了。”
据了解,一名垃圾分类师的职责包括:向居民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让居民正确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对小区居民和单位进行注册登记、发放智能IC卡、专属二维码和《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对居民和单位分类投放的有害垃圾、可回收物进行计量称重、录入系统,兑换现金或相应积分;负责将居民投放的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分类暂存、分品种堆放整齐,认真办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的转运交接和台账工作;负责生活垃圾分类设施智慧居家馆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对垃圾分类师的考核,主要是根据居民和单位的参与率、分类垃圾的回收率来进行。
“我们对垃圾分类师的要求是年轻化,文化至少要高中以上,形象端庄,有较强协调沟通能力,通过考试合格才能上岗。去年 10 月至今,全区持证上岗的有95名,他们大多是进城务工者,能吃苦耐劳。”广元市利州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范光坤说,“通过垃圾分类师的宣传和引导,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广元绿港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对智慧居家馆和垃圾分类师进行日常管理。记者从该公司了解到,迄今广元已有垃圾分类师159名,其中有35名在乡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