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5月初,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草地贪夜蛾侵入四川,我省迅疾掀起“虫口夺粮”狙击战。
记者7月25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全省目前春玉米发生田块处置率100%,夏玉米、高粱和甘蔗发生田块普防 1次以上,开展统防统治 98.7万亩次,综合防控效果达90%以上;预计春玉米危害损失率在3%左右,低于农业农村部确定的5%控制指标,全省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资料图片
发现害虫玉米种植户迅速行动
7月14日,一夜大雨。苍溪县益康粮油专合社负责人安桄明站在自家玉米地前,见到其间几株玉米被啃得“缺缺丫丫”,便走过去随手掰开一株,里面蹿出一只褐色的肉虫子,让他倒吸了一口冷气。
“我这两个多月一直密切监测,估计是这段时间雨水太多,气流把这个草地贪夜蛾带过来了。”安桄明说。
在了解到安桄明基地里的情况后,苍溪县植保站立即出动调查小组来到东青镇东高村,短短一个多小时,小组成员在安桄明的基地里捕捉到了数十只草地贪夜蛾,17亩玉米全部受害。
在植保专家的建议下,安桄明组织人员采用了农业农村部推荐的25种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药剂之一——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进行喷药,“如今看来有一定效果,下一步我打算换种药再加强一下防治效果。”安桄明对记者说。“7月2日,我们在元坝镇的一个玉米地里首发草地贪夜蛾。”苍溪县植保站站长任小平介绍说,目前苍溪已有3个乡镇5个村的玉米地发生了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1320亩,全县通过加强预警监测、科学防控等措施,对“虫情”进行有效控制。
目前苍溪全县39个乡镇已设立草地贪夜蛾监测点305个,政府统购药剂3万多袋,发放技术资料5万册,在已发生的乡镇并辐射周边,统防统治1700余亩,防治效果达95%以上。“我们希望通过治早治小、打点保面,将草地贪夜蛾扑灭在迁入初期和低龄阶段。”任小平说。
资料图片
多措并举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截至7月25日,草地贪夜蛾已在我省20个市州(除阿坝州外)、124个县(市、区)发生,发生面积101.6万亩。受害作物从玉米扩展到高粱、甘蔗,全省发生面积5000余亩。
“虽然我省的草地贪夜蛾发生县数和发生面积位居全国前列,但目前全省的应急防治成效还是不错的。”省植保站罗怀海研究员说,自5月初我省首发草地贪夜蛾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部署防控工作。
目前,全省所有发生县均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攀西、川南周年繁殖区和盆地迁飞过渡区,沿金沙江流域和盆地东南缘分别设置两道监测防线,准确监测迁入动态,全力扑杀境外、省外迁入虫源,遏制迁出虫源。
在技术支持上,组建了由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气象局等有关专家组成的草地贪夜蛾专家指导组,实行1个省级专家联系1个市州,1个市级专家联系1个县的定向指导制度。
在资金上,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财政厅已下达中央、省级草地贪夜蛾专项资金4000万元。共有75个市县财政投入1693万元用于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全省已出动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6.3万人次,组织高效对路农药72.5吨,出动植保无人机和高效植保机械4.1万台次,开展统防统治98.7万亩次。
罗怀海表示,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我省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正呈减弱趋势,预计春玉米危害损失率在 3%左右,低于农业农村部确定的5%控制指标,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