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广元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挪出穷窝铺富路 业兴村美好风随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7-09-15

 001.jpg

剑阁县普安镇光荣村安置点

    小青瓦、人字梁、白粉墙,三排川北民居风格的“小别墅”,坐落在山脚下,与周围连绵的青山融为一体。这里是广元市朝天区蒲家乡罗圈岩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初秋时节,时不时响起的鞭炮声,提醒人们,这个海拔1100米的山上,正密集迎来一户户家庭的乔迁之喜——上百名搬迁村民陆续搬新家。
  今年下半年,这样的鞭炮声,已经在广元100多个安置点响起。广元市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十三五”期间,全市纳入易地扶贫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万户9.9万人,超过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总人口的40%。如何让鞭炮声给人民群众带来持续的喜庆?如何实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个好”目标?广元市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开展“六化行动”(房前屋后庭园化、村落民居整洁化、产业发展特色化、公共服务体系化、基层治理法治化、新风培育常态化)为引领,探索形成了“突出差异化搬迁规划好、坚持规范化建设住房好、推进多元化发展产业好、培育文明化新风生活好”为主要内容的易地扶贫搬迁“四化四好”模式。    

    向铭 (图片由广元市政府以工代赈办提供)

001.jpg

朝天区蒲家乡罗圈岩村安置点大力发展藕田养鱼产业

    突出差异化搬迁贫困户也能住上新房子
  顺着108国道出朝天区沙河镇,沿一条双车道乡间公路蜿蜒而上,不过四五公
里车程,就到了罗圈岩村安置点。别看这里现在花团锦簇、新房子一栋栋,放在过去,那可是大家都不愿意来的穷窝窝。为啥?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买进卖出不方便,外地人不愿来。
  “以前从我们家到场镇上去买东西,来回要花上一天的时间,仅仅从山上到公路边就要用3个小时”,已经住上新房子的朝天区大滩镇自然村7组陈云泰回忆起以前的情景,仍然印象深刻:特别是下雨的时候,山路泥泞,完全没有办法走,春夏季节,遇到庄稼施肥的时候,从乡上购买五六包化肥,要来来回回背几天。
  作为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地区,广元山高谷深,特别是北部山区,地势相对高差在几百米至2000米之间。山区群众出门赶场、就医看病、小孩上学,走一二十公里是常事。由于山区不少地方是喀斯特地形和砂石质地,“山高摔死鸡,水急不养鱼,有马不能骑,有病难就医”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如何让分散居住在大山的贫困户尽快脱贫“摘帽”?扶贫帮扶部门、乡村干部与村民反复沟通协商,规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让分散在山上的居民集中搬迁到山间的平地上,让他们住上好房子。
  如何在不增加群众负担,不突破补助和建房标准的情况下,让群众住上好房子?广元市提出了菜单式选择、差异化补助。“简单地说,就是根据群众的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搬迁方式、房屋户型,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广元市政府以工代赈办相关负责人说。
  对此,朝天区通过实施菜单式搬迁政策,为贫困户提供了进城购买商品房、集中安置和村民自建三种方式,搬迁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种进行搬迁。而在剑阁县、旺苍县,当地政府还提供了新房的安置点位、面积大小等菜单供建卡贫困户选择。
  “结合我们家的情况,我就选择易地自建”,陈云泰介绍,他们家总共有4口人,可以获得10万元的补助,自己再花不到1万元,就可以在公路边上建起一栋属于自己的新房子。如今,只花上2小时,陈云泰就可以把几百斤化肥从集市上买回家。
  摸清家底,应搬尽搬,广元市采取户申请、村组评、乡镇审、县公告等程序锁定搬迁对象,不漏一户。统筹规划,彰显特色,安置点选址着重“三避”(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洪水淹没区、生态脆弱区)“四靠”(靠公路、村委会阵地、新农村聚居点、城镇)“五进”(进城区、集镇、社区、乡村旅游区、村民聚居点),建筑风格上凸显川北民居“小青瓦、人字梁、白粉墙”特色,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要求,打造“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田园新村。

001.jpg

朝天区蒲家乡罗圈岩村安置点近景

    着力规范化建设老百姓用最少的钱住上好房子
  走进旺苍县嘉川镇五红村安置点,村道宽敞、村容整洁,每户门前小木片隔成的小菜园,错落有致、色彩缤纷。在秋日的暖阳下,村民们有的在菜园里忙碌,有的在自家院子里打扫卫生。
  搬新家,住好房,以前一直是五红村村民的梦想。今年41岁的梁丕贤是村里面
的贫困户,母亲常年生病,全靠他一人在外面打工维持家庭生计。“过去,我一年的收入才8000多元,光母亲看病就要花去7000元,全家4口人挤在2间土坯房里面”,梁丕贤回忆,那时他们家连维持基本生活都困难,更不要说还有多余的钱来修房子了。
  现在梁丕贤一家人住进了75平方米的新房子,他说连做梦都没梦到。“我只花了几千块钱就住了进来”,梁丕贤指着自家房子背后的空地说,以后有了钱准备还要再修一间。
  为了让像梁丕贤一样的贫困户不因房负债,广元市突出“三个一”标准。
  一条底线管控标准,坚持“严控面积、超标无效”原则,引导搬迁户不求“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求“舒适够用无压力”,把人均住房面积控制在25平方米以内,确保户均自筹资金不超过1万元,最大限度避免贫困户建房负债。“同时,我们还预留了续建空间,方便村民脱贫后根据需求续建。”旺苍县以工代赈办相关负责人说。
  一套组合拳控制成本,各县区严格实施搬迁计划,避免集中建房拉抬建材、运输、劳务成本;严厉打击以次充好、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行为;“团招”施工队,团购建材,降低建造成本;发动群众户帮户、人帮人,解决劳动力和技术短缺问题。
  一份协议推进“建新拆旧”,对约定期限建新拆旧并经相关部门验收的,人均奖励5000元;对在约定期限内建新不拆旧或拆旧复垦、还林验收不合格的,暂扣20%的补助资金直到整改到位。目前全市复垦土地5730亩、生态修复土地3760亩。
  旺苍县张华镇松浪村五组贫困户谭守平刚刚搬进49平方米的新房子,“我们家房子用的砖块比外面的每块砖要便宜6分钱,河沙每立方要便宜20多块,总的修下来省了1000多元。”谭守平说,现在已经住上了新房子,就等儿子娶媳妇了。
  对于五保对象、残疾等特殊困难群众,广元采取“村委会+贫困户”“政府+贫困户”等形式进行安置兜底。目前,已通过统建周转房、购买空置房、新建敬老院等方式兜底安置了1260余名特殊困难群众。

001.jpg

剑阁县柏垭乡井泉村安置点

001.jpg

昭化区石井铺镇石龙村安置点一角

    推进多元化产业搬迁安置群众就地稳定增收
  “这个电视效果太好了,画面清楚,音响也不错。”9月11日,昭化区红岩镇红江村的贫困户陈志远在家中摆弄着新买回来的大电视。陈志远搬入新居一年来,通过在村里生态蔬菜园打工和平时自己打零工积攒了2万多元。下一步,他将准备为家里再购买一个新柜子。
  “现在的日子好过了,不仅仅告别了以前的土墙房子,我还能就近在安置点旁边的生态产业园打工,仅这一项去年就收入了7000多元。”陈志远笑呵呵地说,今年打工的收入加上产业园的分红,母子俩预计将成为“万元户”。
  如何让群众真正实现搬家定居、稳定致富?产业布局、增收赚钱是关键。广元市不仅努力给老百姓建好房子,还着力推进多元化产业发展,激发农民增收的内生
动力。
  广元市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时,坚持“房随业走”,把安置点建在产业链上,一是采取“集中安置+连片搬迁”方式,将搬迁农户集中搬迁安置到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区域,通过整体扶持使搬迁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二是采取“扩大产业+插花扶贫”方式,将贫困群众搬迁到农业园区和旅游景区,支持群众入园务工或自主经营找到增收门路;三是采取“城镇建设+集中搬迁”方式,在区域中心集镇、特色集镇集中规划一定区域让搬迁户集中建房融入城镇。2016年,全市产业园区安置5760人,乡村旅游园区安置1400人,小城镇安置3780人,群众有了就业和创业门路,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就不是一句空话。
  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劳动技能,是促进群众持续增收的关键。2016年,全市共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53期、培训7590人,帮助4000余名搬迁群众实现就地就业。同时,通过技能培训、产业培训、就业岗位培训,发展特色种养业的搬迁户6251户,到企业务工5327户,劳务输出到外地务工3529户,基本实现搬迁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
  “按照今年的收购价,我这存栏的600只鸡可以卖到3万多块钱。”看着满山的鸡仔,罗圈岩村一组的贫困户杨家成很是感慨,这比他以前在外面打工一年8000元的收入强多了。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罗圈岩村成立了养鸡合作社。按照约定,合作社给杨家成提供每只鸡10元的周转资金,待到鸡仔养大销售后,还给合作社周转成本。“合作社懂管理、有技术、找市场,把搬迁安置户集中起来抱团发展。”杨家成高兴地说。
  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就地稳定增收,离不开一套有效的机制。广元研究出台“新型经营主体+集体经济组织+搬迁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将有条件的搬迁群众吸收为农民合作社的会员,为有经营能力的搬迁户提供“五统一”服务,即统一供种、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品牌和统一营销。同时,引导无经营能力的搬迁户通过股份合作以及托管寄种(养)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实现持续增收。

001.jpg

旺苍县化龙乡分散安置区产村一体茶叶园区

    培育文明化新风加快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前几天,67岁的五红村五组的贫困户苟尚志享受了一盘“洋气”的医疗。“当时,我的支气管炎犯了,市上的医生通过互联网电视就把我的病看了,只花了一个小时,好方便。”苟尚志说,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卫生室就可以享受到远程医疗,简直没有想到,“而且总共200多元的看病费,按照政策报销后只花了20多块。”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是一个新型社区,如何在一个新型社区尽快形成新风气、养成好习惯?广元市着力在安置点培育树立文明新风,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落实惠民政策增强获得感。教育方面,搬迁户在迁入地平等享有农村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学生营养改善、新入学本专科、中职生补助等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还可就地申请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医疗方面,市、县、乡(镇)医
院与安置点逐步实现远程诊疗,严格落实搬迁群众县域内住院个人医疗费用全额报销等政策,防止群众因病致贫;电子商务方面,力推“互联网+易地扶贫搬迁”,在430个集中安置点建立益农服务社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群众买进卖出便捷化;就业创业方面,安置点与市(县、区)就业培训中心、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实现互联互通,就业创业在线培训、服务。

    量化集体资产股权增强归属感。目前全市312个贫困村启动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1500余户搬迁户通过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实现财产性增收年人均500元以上。

建设“四好”新村增强幸福感。在集中安置点建立社区党支部,成立各种协会1300余个,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为搬迁群众提供公益服务。苍溪县雍河乡松光村集中安置点狮子街社区党支部,针对部分群众搬迁后对新环境、新邻里不适应情况,组建“卫生联洁、治安联防、应急联动、救助联帮、文明联创、产业联带”互助组或协会,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好邻居”评选活动,帮助群众加速融入新环境、新生活,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正是有了这些改变,我们现在感觉非常幸福”,旺苍县嘉川镇五红村64岁的张光坤常常跟亲戚朋友“摆龙门阵”,说到扶贫搬迁带来的实惠,总是摆不完、夸不尽。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