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潘政吉  7月17日一早,安岳县周礼镇双沟村青花椒基地便热闹起来了。趁着晴好天气,村民们忙着剪枝、切段、分拣、打包,一派丰收景象。村民采收青花椒。  “现在天气炎热,我们组织工人错开高温时段作业。”安岳县雄浩中药材合作社负责人朱朝霞表示,目前也是用工旺季,基地请了40余名工人,都是附近的乡亲,每人每月的务工费在1800元左右。  “这片青花椒基地从无到有,可是不容易哟!”朱朝霞笑着告诉笔者,她在外打拼多年,2019年3月返乡创业,成立合作社,种植30余亩川芎、170余亩花椒,过上了天天围着土地转的生活。  如今,青花椒产业步入正轨,朱朝霞又投入40余万元,买回两台恒温热泵烘干机,建起烘干棚和冷库,解决了青花椒的加工和储存问题,实现了花椒产业种植、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的一体化运营。合作社去年产出干花椒1.5万余斤,产值达40万余元。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帮扶下,双沟村青花椒基地有序完成滴灌管网铺设。“以后再遇到高温干旱少雨的情况,也不用为山上缺水而苦恼了。花椒产业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咱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咯!”朱朝霞说,要让花椒产业成为全村的致富产业,带动当地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7-28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文/图  “这次玉米现场验收不测高产,测抗逆!”7月16日,四川省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资阳市雁江区宝台镇富凉村的春播“成单716”示范区进行了“不寻常”的现场验收。  “以往都是选最好的田块、最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测高产,看一个品种的产量上限有多高。”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所长、教授高世斌介绍,测高产在新品种推广中属于常规操作。这次验收不走寻常路,测“抗逆”,其背后原因是什么?记者在现场进行了了解。“成单716”抗逆表现优异。  此次现场验收的玉米示范地面积为112亩,播种时间为2月23日至28日,专家组按田块地势高中低分别选择3块代表性田块进行挖方测产。随着地势增高,田块土壤和植株长势差异明显,土壤墒情逐步降低,其中地势较高田块的土壤因干旱出现几厘米宽的裂缝,记者抓起一小把土轻轻一搓就成了灰,植株叶片大面积枯黄,茎秆细且矮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势较低田块因邻近水田,土壤墒情稍好,植株仅叶片边缘枯黄,茎秆更粗壮更高大。  同样的地段,更晚播种的夏播玉米地甚至面临着绝收的命运。记者发现,夏播玉米正处于幼苗期,却异常地开始抽穗。“这是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生存下来作出的应激反应,提前转入生殖阶段以争取遗传的可能性。”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所研究员杨俊品认为,没有足够的营养生长期,这片夏播玉米苗很难进入挂果期。“你看这些田块,今年都不用打除草剂,因为杂草都不长了。”顺着杨俊品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玉米地里几乎没长什么杂草。  “前几天四川多地下暴雨,我们这毛毛雨都没下。”据资阳市雁江区气象局监测:1月1日—7月9日,全区站点降水量121.3—322.9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少30%—60%;全区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高1.2℃,排历史第三高位。“这意味着,玉米在整个生育期都处于高温缺水状态。”雁江区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庄娟说。  由于干旱,洒在土壤表层的肥料无法及时融入土壤,植物也就无法有效吸收。“植物就像人一样,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营养,才能孕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杨俊品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道出了极端天气条件下植物减产的内在逻辑。  “测‘抗逆’测的是极端气候条件下品种的抗逆表现,测的是一个品种的产量下限,这对实际生产可能更有指导性。”杨俊品指出,这也是举行这场玉米验收会的目的和意义。  经过现场验收,“成单716”三点平均亩产527.80公斤,较当地同期同地段其它主栽玉米品种亩产449.45公斤增产17.43%。验收组一致认为,示范品种“成单716”在增密种植和覆膜保墑栽培条件下,克服了今年的干旱高温气候,保持了产量稳定性,充分展示了该品种的抗逆、耐密、高产特性,值得推广应用。  每逢极端天气,农作物都要面临减产甚至绝收的风险,提升农作物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耐旱、耐高温、耐瘠薄将是下一阶段的育种攻关方向。”杨俊品认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7-25
(李思彤 潘政吉 记者 汤斌 文/图)6月30日,由中共资阳市委宣传部、中共资阳市委网信办、资阳市农业农村局、资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资阳市教育和体育局主办,特邀重庆市大足区文旅委联合主办,中共安岳县委、安岳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四川省第三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资阳赛区)大赛”在安岳县演艺中心举行。资阳市政协副主席倪勋出席活动。舞蹈《三贤赋》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群众热情高涨。台上表演精彩纷呈,台下喝彩声、掌声连绵不断。来自全市的11个乡镇(街道)同台竞演,通过歌舞、情景表演、特色展示等方式,尽情展示资阳的乡土人情和传统特色文化。宝台镇的《三贤赋》灵动典雅,让现场观众与资阳古代三贤名人进行了一场跨时空对话;乐至县东山镇的《一叶桑缘》则展示了一场桑都田园与“诗和远方”的邂逅;老君镇的《振兴路上》引发台下笑声不断的同时,也讲述了老君镇的乡村振兴故事;石羊镇的《石乡古韵》将安岳石刻的风华绝代完美诠释……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文艺表演,让乡土文化和美景美食不断映入观众眼帘、飘入观众耳间、落入观众心间,为观众带来一场极具美感和冲击力的视听盛宴,也勾勒出一幅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此次竞演是全省市州赛区的首场活动。值得一提的是,除资阳市辖区内参演的11个乡镇外,重庆市大足区也带来了川剧小品《村长家的尿不湿》、音乐快板《人人安全为人人》两个节目。此次活动是重庆首次参加我省竞演,不仅大大加强了川渝乡村文化交流互动,也展现了资阳奋力构建“一轴两区两带”融合新格局、推进全域旅游协同发展、共同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决心。活动现场同步举办了乡村集市。资阳市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和资阳农发集团以及重庆市大足区通过实物展示、情景再现、影音资料等方式,全方位展示地域特色文化、传统手工艺、乡村美食、文创产品等,为市民提供沉浸式“乡潮”体验。本次大赛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竞演的方式推介全市魅力乡镇、乡土文化能人、乡村代言人,同时也展现了资阳的乡村之美、文化之情、民俗之厚、民风之纯,为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本次竞演通过“四川乡当潮”官方微信号、四川乡村APP、资阳观察APP、长寿雁江APP、帅乡乐至APP、安岳融媒APP、抖音号、视频号等途径进行了在线直播,累计观看量达46.4万余人次。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7-03
(李成 姚阳 孙小红 记者 汤斌 文/图)6月28日,由中国蚕学会、中国丝绸协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联合主办,中共乐至县委、乐至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国桑都”建设推进会在乐至县召开,来自四川、重庆、江苏、广西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蚕桑产业专家学者、龙头企业代表等齐聚乐至,共话发展机遇,共谋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会议现场从传统栽桑养蚕到智慧蚕桑转变、从“中国桑都”谋划到现代园区建设、从全链条发展到粮桑统筹融合发展......大家通过现场参观、会议交流等形式,详细了解乐至县从蚕桑产业大县到“中国桑都”的华丽蜕变,种养规模大、产业链条长、科技支撑强、融合发展好等鲜明的产业特色给参观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蚕桑发展得非常好,尤其在智能化养蚕、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蚕桑产业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杨明英说,乐至蚕桑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议乐至要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引领蚕桑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度挖掘蚕桑资源,通过关键技术转化利用,不断提高蚕桑产品的附加值。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校长肖更生建议,乐至要利用好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围绕种桑养蚕规模化、生产智能化、综合利用产业化和文旅融合数字化等方面进行蚕桑资源多元高值化利用,持续推进“中国桑都”建设。乐至县蚕桑始于隋唐,在1500余年的沧桑巨变中,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何把这种蚕桑资源优势转变成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2019年,乐至县响亮提出打造“中国桑都”的奋斗目标,以优质蚕桑种养业、桑资源加工业、农桑文旅融合为重点,推进蚕桑种养、加工、研发、农旅全链融合发展,力争成为全国智慧蚕桑的先行者、现代蚕桑全要素集成新园区的倡导者、僵蚕行业标准的制定者。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目前,全县有养蚕户2.1万户,桑园10万余亩,蚕桑基地乡镇12个、重点村100个、家庭农场186个,蚕桑综合产值突破15亿元,构建起了覆盖桑、蚕、茧、丝、药、旅的完整桑产业链,“中国桑都”从蓝图变为现实。“全国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中国桑都’建设推进会在乐至县召开,既是对乐至蚕桑产业发展的肯定,也是鼓励和鞭策,同时也为乐至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乐至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乐至县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始终坚持“立桑为业,多元发展”理念,坚持“粮桑统筹,以粮为主,先粮后桑”的发展模式,统筹抓好蚕桑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现代蚕桑全要素集成园区、白僵蚕产业园区等平台建设,推动传统蚕桑养殖智能化转型升级,延伸发展食品、药品、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业,切实把“中国桑都”品牌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为全国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乐至经验”。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6-29
(记者 高杲)近日,记者从安岳县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获悉,去年,当地7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标率实现100%,同比上升28.6%,县级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全县乡镇饮用水源达标率93.9%,同比提升22%,水环境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  过去一年,安岳县不断推进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监督体系,加强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监督,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当地积极探索“流域治理”新模式,形成“党建引领、整体联动,连片治理、全域管控”格局;在提升能力抓治污方面,当地完成龙台镇、长河源镇污水处理厂扩能和15个乡镇场镇污水管网维修改造,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项目投入运行;在助力水环境改善方面,查处非法捕捞渔政案件15件,加强7条重点小流域沿河污染治理,清理河库3万余亩。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6-19
(记者 高杲)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资阳市中心支行联合资阳市农业农村局印发《资阳市金融支持“天府粮仓”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12条金融支持措施支持资阳建设“天府粮仓”,包括7条重点举措和5条保障措施。  7条重点举措从保障粮食扩面增产、拓宽农业产业链和构建现代农业体系3个维度,围绕资阳农业农村工作的多个方面进行支持,5条保障措施则体现在部门联动、政策协同、机制创新、宣传推广、监测评估上。  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方面,《方案》将围绕“到2025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2.6万亩”目标,加大对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及其他工程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在现代种业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围绕“三黑三香一柠檬”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开发专门信贷产品,组建种业项目专班,做好融资融智服务,扶持资阳特色种业产业发展壮大。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方面,开展金融综合服务创新示范区创建活动,力争到2025年底,创建3个以上金融功能齐全的现代农业园区金融综合服务创新示范区。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6-19
(记者 高杲)近日,在2023年“5·19中国旅游日”资阳市主题活动暨“资足常乐”文旅推介活动上,资阳以“安逸四川·相遇资阳”为主题,对外推介了5条精品旅游线路,涉及圆觉洞、陈毅纪念馆等多个景点。  资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李炜表示,希望通过这5条精品线路,叫响蜀人原乡、石刻之乡、红色帅乡等资阳文旅名片,挖掘区域文化内涵,培育文旅消费市场,为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注入更强动能。近日航拍的位于资阳市雁江区的天府花溪景区。 吴昊江 摄深挖资源,擦亮文旅强市招牌  5条精品旅游线路分别是“遇见石刻唐风宋韵”“遇见乡愁 邂逅田园”“遇见帅乡 红色热土”“遇见成长 研学之旅”和“遇见美食 有‘资’有味”。“发布这些线路的目的在于擦亮资阳文旅强市的招牌。”李炜说。  资阳文旅资源丰富,全市有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点18988处,旅游资源点3507处,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点601处。但在李炜看来,资源优势背后,却隐藏着转化“变现”力度不足的尴尬。  以安岳为例,当地现有唐宋时期摩崖石刻造像10万余尊,安岳石刻“古多精美”的特点全国罕见,但很多外地游客提到石刻时,只知有大足,不知有安岳。“究其原因,是当地旅游特色还不够明显,品牌还不够突出。”安岳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如何破局?资阳在寻找自身特色。比如,安岳石刻是中国中晚期石窟的最后遗存和中国南方石窟的重要代表,毗卢洞北宋紫竹观音被誉为“中国最精美的观音经变像”,玄妙观拥有唐代四川地区最典型的佛道合龛石刻群;资阳市雁江区享有“中国长寿之乡”的美誉,辖区内保和镇晏家坝村获评四川省天府旅游名村,黄谷村入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思路由此清晰——资阳通过深挖唐宋石刻、水库湖泊、美丽乡村等文旅资源,塑造区域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红色印记、和美乡村、石窟石刻、研学探秘等精品路线,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串珠成链,把握融合发展机遇  记者注意到,这些线路并非各区县“单兵作战”——雁江区、乐至县、安岳县等地的文旅资源通过线路分别串联起来,呈现出区域协同、抱团发展的态势。  比如在“遇见石刻 唐风宋韵”线路中,既有位于雁江区半月山大佛,也有安岳县的圆觉洞等景点;而在“遇见帅乡 红色热土”中,既有来自乐至县的陈毅纪念馆、陈毅旧居等点位,也有安岳县的文家寨等。  “这是为了突出特色,放大资源优势。”资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曾中表示,整合成线路后,更有利于共同开展文化交流和招商宣传活动。  除了在量上做加法外,资阳还在质上做乘法。在安岳县卧佛镇卧佛村,围绕“石刻+”,一个集旅游、会议酒店、考古研究、商业物流于一体的禅养旅居度假目的地正在打造成型。  “在全力提升文旅特色辨识度的同时,我们还努力拓展形成‘文旅+’产业。”曾中表示,以资阳丰富的自然、文旅资源为基底,当地推进城旅、文旅、农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文化创意、文化娱乐等业态,让文旅资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释放更大潜力。  此外,当地还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资同城化发展、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等机遇,积极推动和成都都市圈以及重庆市大足、荣昌、潼南等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成都东部精品线路、川渝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和川渝石窟走廊,加快打造旅游产业生态和产业集群,着力建设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6-19
(记者 黄欢 李柯雨)长河穿山,毗河圆梦。一条人工“天河”横亘川中的背后,有着川中旱区人民跨越半个世纪的期盼。来自岷江水系的滋润,为川中地区489万人口、417万亩土地带来蓬勃生机。6月12日,由四川省同城化办、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共同主办,成都日报锦观新闻承办的“从都江堰灌区看‘天府粮仓’”直播节目聚焦毗河供水工程核心区域资阳市,锦观新闻视频号、百家号、优酷、腾讯等多平台同步直播。“去年川中高温干旱,我们家水稻每亩比往年还多收了100来斤。”谈起庄稼的收成,资阳市乐至县良安镇田家坝村村民田燕现在终于不再为水而愁了。“今年靠着毗河来水,我们村4月底5月初就实现了‘关秧门’,比往年提前近一个月。”站在一旁的乐至县毗河供水工程事务中心主任马荣山补充道:“不仅她家,田家坝村里上千亩水稻,每亩增产50公斤以上成为常态。以前遇到旱天,很多地块的水稻都要绝收!”乐至县是典型的川中旱区代表,过去仅靠当地蓄水和降雨来保障大春生产,常常因为“等水”而延至6月插秧。行走在希望的稻田边,禾苗迎风摇曳,村支书刘远楷恰好巡逻至此。“我们这里没有大江大河,以前就靠一些小型水库蓄积雨水灌溉农田,真正是靠天吃饭。”刘远楷望着满目青翠的禾苗深有感触,通过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的补水,即使天旱,粮食也能实现丰收,现在愿意回村的种粮大户越来越多。有了水,解了农业的“渴”。下一步,如何种好田,让“天府粮仓”盛满“资阳粮”则成为资阳当前新的思考和前进方向。“丘陵地带坡地多,要对零散土地进行充分整理加以综合利用。”刘远楷告诉记者,村里根据实际情况,动员村民对地势较高的土地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确保农户稳产增收。目前全村撂荒地全部复垦、复耕。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让“中国饭碗”里盛上更多“资阳粮”。记者了解到,通过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的进一步打造,资阳耕地质量和利用率将得以进一步提高,2023年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将达29万亩,以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3-06-15
四川农村日报讯 白水 吴双桂  一年来,四川各地都在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而努力奋斗。地处成渝主轴中心的安岳县作为典型的丘陵地区农业大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川省现代农业示范县,在实践中也积极蹚出了一条特色之路,这就是坚持以建设丘陵地区农业强县为目标,加速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全力以赴加快建设成渝地区中部农业产业崛起示范先行区。安岳县长河源镇长团社区高粱种植示范基地。 安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田间处处种粮忙  初夏时节,安岳大地处处可见发展农业生产热火朝天的场景。  5月29日,烈日炎炎。在安岳县长河源镇长团社区,业主彭强新栽不久的高粱已长至半人高,一派郁郁葱葱、长势良好,他正在地头组织10余名工人精心除草。  “这里的土壤好、地势好,适合种植高粱。我去年就过来流转了670亩土地搞‘儿菜+高粱’粮经复合种植。”彭强说,“一年下来,1亩地的产值达到3000-3100元,除去成本,1亩 有700-800元纯利润!”  其实,彭强流转的670亩土地去年以前还是一片荒废的林地。之前的业主种植的是北方地区用于防风固沙的楸树,后来因市场疲软,业主跑路,林子一荒就荒了三四年。去年,为了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多种粮食,长团社区集体利用撂荒地整治项目资金及自有资金,将荒废的林子改造出来,招引业主种粮食。于是,在重庆种粮多年的彭强来到这里,一下就签了6年的土地流转协议。  此时,在通贤镇重石村,成片的早玉米已经扬花了,在玉米行间套种的大豆也结出了豆荚。  重石村党支部书记王明生说:“我们响应政府的号召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保障粮食安全,以大豆、玉米为主,改造出的撂荒地70%都是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今年就发展了1200亩,既有业主的,也有村民的,根据规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不同标准的补助。”  “你看我玉米行间的豆子结得好好!豆子除了卖新鲜的,我还准备卖干豆子,干豆子卖给养殖户和饲料厂做饲料,好得很哦!”重石村六组唐才容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充满了信心,她说:“我今年搞了两亩多,镇里的农技干部就给我们培训了两次,告诉我们这可以‘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还叫我们玉米不能栽稀了,必须保证足够的株数和密度,才能创高产,多增收。”  为了努力发展粮食生产,安岳县清泉农机专业合作社也是拼了,今年在全县独此一家进行了水稻种膜一体化试验、旱稻试验、水稻品比试验。  5月30日,该社管理员刘衍进说:“我们这里水源不好,水稻产量一直就不高,经重庆过来的技术人员推荐,今年示范了200亩旱稻,估计亩产可达到800-1200斤。”  安岳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推广服务站站长刘燕承说:“水稻种膜一体技术是一种针对缺水地区的全新的播种技术,将稻种粘在一张地膜覆于土上并保持土壤一定的湿度就能实现播种,可以起到保水、防草的作用。而业主进行品比试验的 12 个品种都是‘稻香杯’优质品种,将筛选出适合本地的进行推广。”  在安岳县龙台镇藕塘村的一个农业园区,谷天葆农业有限公司的老总王志伦则采用了稻麦轮作的方式,如此一年可多种一季粮,与众不同的,王志伦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在他1200亩基地,挖掘机、拖拉机、插秧机、烘干机等机具应有尽有。夯实根基种好粮  田间所看到的一个个发展农业生产的小场景,是安岳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生动写照。  一年来,安岳县借助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的机遇,做好顶层规划设计,锚定奋斗目标,加快向农业强县的转变进程,加快建设成渝地区中部农业产业崛起示范先行区,一个个真抓实干可圈可点。  首先,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并举,夯实生产根基。为此,县上出台《防止农户承包耕地撂荒六条长效措施》,推广“代耕代种、订单农业、规模经营、土地入股、集体耕种”5种模式,做好农户承包耕地撂荒整治“后半篇文章”,确保“良田粮用”;聚焦“小田变大田、闲田变忙田、差田变良田、鱼田变稻田”,修订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整合全域土地整理、鱼米之乡、水土保持等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53.14万亩;统筹轮作休耕、秸秆还田等措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水药一体化等技术,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和地力。  其次,政策激励与考核约束并重,激发发展活力。一是统筹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聚焦支持“良田改造、良种培育、良机使用、良农种植、良技推广、种粮保险”6个重点领域,整合资金2000万元,加快构建“愿种粮、多种粮、种好粮”良性机制。二是整合产粮大县等项目资金1760万元,用于提灌站新建(技改)70座,维修山坪塘86口,强化农业用水保障。三是落实“双月一督查,单月一调度”工作机制,将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与乡村振兴实际考核同步进行。  再次,改革创新与农民增收并联,增强内生动力。着力解决农村“谁来种地”问题,编制《安岳县农业职业经理人认定五年计划》,建立“教育培训+认证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体系,持续抓好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着力解决农业“谁来经营”问题,扩面推广农业共营制,成立一批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农业集中经营;着力解决生产“谁来服务”问题,构建以县属国企为主导、以丰农控股等实力企业为主体,以农业服务中心、供销社、农资供应网点为补充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统一提供社会化服务。兴农之策要抓好  一年来,安岳的实践证明,聚焦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两条底线任务,通过粮经复合、农业共营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安岳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推进丘陵地区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加快建设成渝地区中部农业产业崛起示范先行区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安岳县副县长姚丽表示,目前,安岳全县上下已形成如下共识——  一是树牢农业强国理念是前提。必须牢牢把握“粮食生产这个国之大者”,全面落实保地稳粮党政同责,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抓好兴粮之策、惠农之道、利民之举作为中心任务,深化粮经复合、规模化生产经营等模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共同富裕,着力破解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矛盾,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充分整合资源是保障。农业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资源的优化整合,应最大限度地释放出农业的潜能,强化项目、要素、资金整合,变“分散使用”为“集中投入”,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以各类资源高效统筹、合理配置、集成使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三是创新赋能生产是关键。要积极推进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建设,让现代技术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赋能。比如,安岳县依托县级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将各园区智慧农业平台接入并网,发挥生产、经营、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大数据应用能力,全方位实施农业各环节监管与服务。  四是加强园区产业带动能力是支撑。要培育具有园区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区域产业特色,发挥园区的带动作用。同时,以市场为载体,组建园区运营联合体,创建资源与市场联结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以龙头产业为核心,包含来料供应、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市场销售的产业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6-08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贵兵  仓廪实,天下安。乐至县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初心”守“粮”心,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丘陵示范区,紧扣农业产业攻坚突破,扎实推进粮食生产、撂荒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切实保障全县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中天镇团灯坝村高标准农田。抓好耕种源头 打好粮食丰收基础  乐至县以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基础设施保障为目标,始终坚持“集中连片、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原则,突出“田、水、路、电”综合配套,以建设规模化高标准农田为基础,重点开展田型调整工程、田间排灌工程、田间集雨节灌和提灌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耕地地力建设工程“五大工程”,实现农田排灌能力、耕地生产能力、农机作业能力“三力”提升,为持续打造“天府良田”奠定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高标准农田48.78万亩,新建排灌渠系228公里、田间机耕作道路900公里,项目区主要农作物耕播收机械化水平达到90%,项目区农作物综合产量提高10%,亩均节本增效400—500元。  按照“两带一片五园多点”规划,乐至县制定了《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责任分工方案》,加快推进石湍粮油现代农业园、帅府粮经统筹示范园建设,建立“稻—油(麦)”全程机械化示范2万亩,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万亩,建立8个千亩优质粮油示范片,带动全县各乡镇(街道)分别建立1个以上100亩优质粮油示范点;优化技术指导服务,成立5个技术指导组,举行全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生产现场会,实时开展大春集中育秧、配方施肥等高效轻简栽培技术培训。  科学制定粮食生产计划,出台促进粮食生产八条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全年粮食种植125.5万亩以上,总产41.3万吨以上。制定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万亩,其中开展“豆—玉—芋—油”四茬轮作示范1万亩;开展桑(果)园间作大豆2万亩,确保大豆扩种1万亩。按照作物种类和适宜粮经复合特性,示范推广园地腾退“果还粮”、还田上坡“果转粮”、粮经统筹“果加粮”模式,推进农业种植园地分类优化改造,全面保障粮食种植面积。宝林镇万斤沟村机收小麦。聚焦园区建设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乐至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质效同增,围绕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丘陵示范区的部署要求,实施农业园区示范行动,重点推动帅府粮经统筹示范园、乐至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阳化河现代农业园区、东山现代蚕桑全要素集成新园区集中连片建设,示范带动园区多点扩面、梯次发展,聚力产业质效提高竞争力,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乐至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粮油烘干及仓储中心等项目建设,提档升级园区现代化服务水平,深入挖掘“百年川榨”文化传承底蕴,建设人工榨油作坊、大地景观打卡基地、特色美食作坊等项目,满足农旅融合需求。同时,不断丰富乡村振兴新业态,着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依托各农业园区现有产业,举办诸如桃花节、葡萄采摘节等各类乡村旅游节会活动;推行“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科研机构+公司+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擦亮农业品牌 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乐至黑山羊生得多、长得快、肉质好,深受国内外专家认可和客户青睐,2010年被原农业部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2018年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产品。  近年来乐至充分利用黑山羊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黑山羊为特色的现代畜牧产业。通过整合项目、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乐至黑山羊繁育体系建设,在天池、龙门、高寺等15个乡镇建设标准化黑山羊圈舍600余个,现有规模化养殖场21个,适度规模养殖户达2000余户。目前,乐至有省级原种场1个、遗传资源保种场1个、一级扩繁场2个。  依托“中国黑山羊之乡”的品牌效应,强力推进四川(乐至)现代畜禽种业园区肉羊育种基地建设。做实乐至黑山羊“育—繁—推”工作,高效推进年出栏万只的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羊基地建设,不断巩固乐至黑山羊产业发展基础,使之成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今年以来,全县出栏山羊 29 万余只,产值约4.35亿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6-0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谢义  初夏,笔者走进乐至县佛星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只见平坦宽阔的田间道路纵横交错,平整美观的灌溉沟渠直达田间地头,绿油油的秧苗一眼望不到边。  然而在过去,这里部分土地还是一片长满杂草的荒地。从无人耕种的荒地“蝶变”为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佛星镇是如何做到的?笔者带你一探究竟。  叩问人走地荒,谁来种地?  佛星镇是乐至县的一个典型近郊传统农业乡镇。但是,谁来种地、如何种、种什么,却是这个传统农业乡镇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该镇飞凤山村,人均土地少,田块零星分布,无法规模化作业,效益难以提高。久而久之,碎块地就没人种了。曾有几家合作社想进村流转土地,到现场一看,摇摇头就走了。村“两委”工作人员说:“大户不愿流转,小户种植效益起不来。”  佛星镇也想了很多办法,如新修泵站、疏通沟渠、引导成功人士返乡创业等,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难题。  “曾经的保境村,常住人口不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均年收入不到两万元。”佛星镇农服中心主任熊高刚告诉笔者,村里的地块大多分布零散、高低不平,不利于机械作业,长期下来,种地的人越来越少。  “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人为因素,都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解决地无人种的问题势在必行。”佛星镇党委书记蒋合文坚定地说。  破题建立园区,走现代农业之路  改变从2022年开始,乐至县实施5.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其中 3000 亩“花落”佛星。  佛星镇对全镇无人耕种的地进行摸底调查,将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平整修复,田块归并,并配套建设机耕路、灌排水、输配电、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  临江社区就是直接受益村(社区)之一。该社区的300余亩小而分散、碎片化土地和闲置土地被整合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上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经营道路。  但仅仅如此,还完全不够。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佛星镇还有大动作。  “我们广泛征求村(居)民、镇村干部的意见,并到眉山、简阳等地学习取经,邀请省农科院的专家进行反复调研和论证,在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后,最终确定了‘破题’的方式——建园区。”蒋合文告诉笔者。  2022年3月,佛星镇按照“建园区、兴产业、建新村、促融合”的思路,拟建设环小阳化河现代粮油园区,涉及该镇飞凤山村、临江社区、牌楼社区、玉皇庙村、保境村5个村(社区),力争在5年内建成川中丘陵区国家级现代粮油园区。  “目前已完成宜机化农田3000亩土地调型,实现了机耕机播机收全程机械化,年总产量约300万公斤,总产值约630万元。”佛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阳说。  据黄阳介绍,园区建成后,粮油生产力不强、村集体经济收益低、耕地无人种、百姓收入不高、环保等方面均能实现“破题”。  展望农旅融合,打造“样板”园区  园区如何打造?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佛星镇在园区建立之初早已有规划。  据黄阳介绍,该园区规划整理宜机化耕地 10000亩,机械化率达100%;培育职业农民10—20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年纯收益达到100万—150万元。同时,拟建设8个新村聚居点,沿18公里小阳化河加固河堤,防止河水倒灌,做好耕地和小阳化河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衔接。  “建成后的万亩粮油园区,预计年总产量将达2000万公斤,年总产值达2100万元。”蒋合文表示,除粮油种植外,园区还将充分利用毗邻城区、紧邻高铁新区地理优势和环境优美的河道水资源,计划在园区建设露营岛、廊桥、渔趣湾、寨集、码头、特色船宿等打卡点。届时,春赏十里菜花,夏观荷花稻花,让各方来客沉浸体验优美的田园自然风光。他说,园区将被打造为川中丘区农旅融合发展“乐至样板”。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6-07
四川农村日报讯 林大永 赵健兵 记者 洪瑜如何发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支持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6月2日,记者从资阳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日,人行资阳市中心支行联合资阳市农业农村局印发《资阳市金融支持“天府粮仓”建设实施方案》,明确12条金融支持措施。  《方案》结合资阳市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资阳片区建设规划,细化了目标任务,提出到2025年全市涉农贷款总量持续增长,其中,种业和粮油类贷款余额较2022年末增长力争达到30%,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较2022年末增长力争达到50%,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较2022年末增长力争达到70%,农业科技贷款余额较2022年末增长力争达到90%。  《方案》从保障粮食扩面增产、拓宽农业产业链和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三个维度,提出了加大对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的金融支持力度、强化现代种业提升金融服务、深化粮食安全信贷保障、创新农业装备现代化金融支持、做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金融支持、拓宽农业产业链优化升级资金供给及提升新型涉农主体金融服务质效等7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创新举措。  《方案》强调,强化部门联动,畅通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资阳市“天府粮仓”金融支持名录库。强化政策协同,运用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财政奖补、风险分担基金等支持政策,推动形成金融支持“天府粮仓”建设政策合力。强化机制创新,实施“信用+信贷+N”的金融模式,大力推进“政策协调、机构协作、产品创新、银企对接、普惠服务”五项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推广,力争打造更多金融支持“天府粮仓”建设的资阳经验、资阳模式和特色品牌。建立统计监测和考核评估机制,强化评估结果运用。  下一步,人行资阳市中心支行将会同资阳市农业农村局,加强政策宣传和工作推动,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资阳片区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6-06
(记者 汤斌 文/图)2022年安岳县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314天,颗粒物浓度实现“双下降”; 全县7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标率实现100%,同比上升28.6%,县级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全县乡镇饮用水源达标率93.9%,同比提升22%,全县水环境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6月2日,记者从安岳县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县完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加强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召开新闻发布会“我们在全市率先建立《安岳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清单》,明确40种责任追究情形,逐级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安岳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为着力提升环境空气质量,该县出动巡查检查人员1.4万余人次,收缴违规销售、存放烟花爆竹800余件,处罚款4.5万元,拘留3人;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周通报、周约谈机制,印发通报13期,约谈乡镇(街道)18人次;排查餐饮油烟净化设施运行情况9280台次,发现整改问题34个;督促11处农贸市场活禽宰杀点使用清洁能源替代木柴、散煤;针对居民油烟散排问题,结合重点区域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安装专门油烟通道和净化装置。开展重型柴油货车尾气路检1000辆,完成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189台,尾气抽检122台,达标率100%;对全县52家加油站成品油、车用尿素等油品抽检12个批次,抽检合格率100%;完成32家砖瓦企业全覆盖检查,新纳入重点管理13家;开展制鞋、汽修等VOCs排放重点企业排查69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5个;完成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装置安装8家,推动4家制鞋、塑料企业低挥发性有机物替代;对41个在建项目开展全覆盖检查,发现并完成整改问题156个;强化建筑弃土运输管理,立案查处3起,规范行驶公路货运车辆装载行为115辆次。据安岳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党建+流域治理”模式,成立“龙台河水环境综合治理联合党委”,组织党员开展清河护岸等志愿服务活动10962人次,形成“党建引领、整体联动,连片治理、全域管控”格局。县级河长组织研究水环境治理工作66次,带头巡河问河332次,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300余个。成立7条重点河流水环境治理工作专班,7个督导组下沉督查150轮,发现问题410个,全部交办并办结。治理后的岳阳河同时,安岳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三期扩能完成建设,城南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有序推进,新启动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12个,累计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站)73个。完成龙台镇、长河源镇污水处理厂扩能和15个乡镇场镇污水管网维修改造,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项目投入运行。督促已建污水处理设施达标运行,日处理规模500吨及以上的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安装在线监测设备。该县还建立化肥农药监测点333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84.6万亩,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2.7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13%、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4.2%。重点河段水产养殖完成退养128户660亩,完成整治21户1520亩。完成6条国省控断面上游1公里“纵沟改横沟”6000余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覆盖全县75.4%的行政村,在全市率先完成17个行政村“千村示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先后投入1125万元,完成姚市镇、周礼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岳阳河(姚市河上游)、小濛溪河、龙台河水质提升和水生态修复项目全面完成。此外,安岳还对岳阳河、小清流河、小濛溪河实施生态补水1600余万方,投放滤食性鱼类10万余尾。对报花厅水库、磨滩河水库等重点水域开展非法钓鱼联合执法,查处非法捕捞渔政案件15件。加强7条重点小流域沿河污染治理,清理河库3万余亩,排查整治“四乱”问题15处,交办整改“四乱”问题5个。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6-05
四川农村日报讯 潘政吉 记者 刘佳  5月的安岳,麦浪翻滚、金穗飘香,迎来了金灿灿的丰收季。近日,在安岳县高升乡天佛村,广袤麦田里金黄的小麦,在斜阳里攒簇一起、荡漾有姿。  麦田里,4台履带式全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往返穿梭作业,一簇簇麦穗被卷入机仓,收割、脱粒、除杂一气呵成,金色麦粒倾泻入仓……  “这片稻麦轮作基地有1000余亩,我们的家庭农场在安岳其他乡镇还承包了6000余亩地实行稻麦轮作,共出动12台收割机同时作业,如今已近尾声。按目前情况看,亩均产量估计可突破430公斤。”安岳县种粮大户杨邓平捧着饱满的麦粒,黝黑的脸庞浮现出欣慰的笑容。安岳县高升乡天佛村千亩稻麦轮作基地。 潘政吉 摄  粮食要高产,科学管理很重要。在杨邓平看来,要想发挥土地最大效益,多出粮食,确保粮食“颗粒归仓”,首先要在选种上下功夫,其次是注重管理,科学做好肥水调控、病虫害防治、绿色防控等田间管理。如果耕、种、防、收实现机械化全覆盖,将全面促进粮食生产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  杨邓平告诉记者,2020年,家乡安岳正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就在那年,他积极响应号召回乡种粮、逐梦田野,并在县委、县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涉农部门“田保姆”的暖心服务下,成长为了一名新时代的“新农人”。  “接下来,我还要多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让粮食更高产,带动更多村民多种粮、种好粮,扛起我们种粮人的担当。”说起未来发展,杨邓平信心满满。  据安岳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推广服务站站长刘燕承介绍,今年全县预计小春粮食播种面积19.6万亩、同比增加2.3%,产量3.9万吨以上、同比增加2.1%,打响了全年粮食丰产丰收的“第一仗”。  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一刻也不能放松。如何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地处丘陵地区的安岳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奋力答好时代答卷。  作为“中国柠檬之乡”“中国石刻之乡”的安岳,还有一张亮丽名片——“产粮大县”,对粮食有着深厚感情,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历史上的“缺粮大县”发展为近年来的“产粮大县”,在全省77个产粮大县当中,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稳居前列,5次荣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近年来,针对丘陵地区田地分散、“小块田”多等特征,安岳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通过持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质改造,重点完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配套设施,为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全过程机械化种植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打开了丘陵地区粮食增产空间。  粮田变良田,种粮有奔头。过去的“丘区望天田”改造成了“大块高产田”,杨邓平、刘凡强等一大批返乡种粮大户轻松实现“拎包种田”,并充分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今年,安岳聚焦“良田、良种、良机、良农、良技、良策”,出台《支持粮食生产六条措施》,继续加大投入,整合资金2000万元,持续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按照“科学管水、合理调水、节约用水、建管结合”原则,整合产粮大县等项目资金1400万元,进行科学防旱抗旱。印发《安岳县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完善农业职业经理人遴选、培育、考核、扶持、激励等机制体制,在产业发展、社会保险、贴息贷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2023年新认定21名农业职业经理人,成为种粮生力军。  目前,安岳共整合涉农部门项目资金3.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8.8亿元,统筹推动21个乡镇97个村产业协同发展,建设7个粮食万亩示范基地,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10万亩,重点推广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旱地粮经复合、粮经作物生态立体种养等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5-29
(刘小绫 记者 汤斌 文/图)眼下,正值小麦、油菜收割的季节。然而,农作物丰收后,秸秆如何处理,一直是困扰农户的大问题。日前,记者在资阳市乐至县大佛镇大佛社区的田地里看到,旋耕机轰轰作响,在机器的来回翻压下,秸秆被粉碎入土,与泥土充分融合。经过时间的沉淀,秸秆将变成沤肥,成为下一轮耕作的肥料。旋耕机将秸秆粉碎入土“以前秸秆要么在地里烧掉,要么堆在田里,会影响下一茬作物的生长,现在利用旋耕机原地将秸秆粉碎还田,省力省时省肥还环保。”大佛镇洪彬家庭农场业主龚红兵告诉记者。 通过机械化还田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仅仅是乐至县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乐至县农业农村局在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工作的同时,探索新模式、应用新技术,通过机械还田化、秸秆饲料化等措施,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良安镇红沙村兰花家庭农场饲养肉牛60余头、羊100余只、猪100余头,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草料。为了降低饲料购买成本,农场免费用车到田地里回收村民的小麦秆、油菜壳,不仅解决了农户的烦心事,还能将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秸秆综合利用最大化。“眼下,我们农场已经上门回收了1000余亩地的小麦秆和700多亩地的油菜壳,增加村民收入约1.4万元,同时也为自己省下了不少的养殖成本。”家庭农场主蒋后中说道。“截至目前,全县范围内未出现大面积、持续性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达到重点时段‘不见烟雾,不见火光,不见黑斑’,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上。”乐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谢春梅表示,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持续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引导与宣传,积极探索机械还田、沼气制作、企业回收等综合利用形式,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以用促禁,推动乐至县农业绿色循环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5-22
 (谢义 姚阳 记者 汤斌 文/图)小麦千重浪,粒粒皆丰收。5月12日,记者在乐至县宝林镇万斤沟村看到,成片的小麦在微风中滚滚翻飞,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收割机大口地“吃”进麦穗,“吐”出粒粒麦子,一片忙碌的丰收景象。机收小麦现场“我从2016年开始在村上流转土地种植粮食作物,耕地、播种、收割,全程机械化。”当地种植业主陈仁见告诉记者,一亩小麦一人需要两天时间才能收割完成,而一台收割机每天能完成50亩,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陈仁见算了一笔账,他流转的500亩小麦地从播种到收割,全程采用机械化操作,相比人工一年可以节约成本15万元左右。为确保粮食安全,今年,宝林镇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户、种粮大户、专合社种植粮食作物,其中,小麦面积就达到了3000余亩。此外,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该镇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努力提高粮食作物耕、种、收以及加工等全过程机械化水平,有力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我镇完成小麦收割40%-50%,剩余部分将在5月中旬全部完成收割。”宝林镇副镇长邓云表示。据悉,乐至县小麦集中连片种植主要分布在盛池、宝林等乡镇,主要由合作社、种植大户进行种植。这些集中连片的区域将全部采用机耕、机播、机收,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今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预计总产量相比往年将提高5%,机收率达80%。”乐至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站长刘开燕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5-15
(刘嘉仪 记者 高杲)5月,资阳市雁江区的稻田里,一只只饱满肥壮的小龙虾迎来上市旺季,到处可以看到农户收取虾笼的身影。  作为当地特色产业,雁江区小龙虾养殖规模达2.8万亩,年产量2000吨。用当地农业部门的话说,四川居民的餐桌上每消费50只小龙虾,就有1只来自雁江区。  小小龙虾,如何做成牵动当地发展“脉搏”的特色优势产业?产业做大后,又如何在竞争中进一步“突围”?近日,记者深入雁江区的稻田一探究竟。工作人员正在对小龙虾进行分拣。包雷 摄抓住春暖的“时间差”  雁江区小院镇黄桷村养虾能手曾祥波,今年发展稻田养虾1300余亩,自1月小龙虾陆续上市开始,他已经收入280余万元。他风趣地说:“过去‘瞎忙’,四季手头紧;现在‘忙虾’,天天有钱进。”  刚上市时,当地小龙虾统货价每公斤超过50元,现在进入旺季,价格回落,已经跌至每公斤30多元。不过曾祥波心里有本账,“每亩产小龙虾150公斤左右,即使按当前价格,亩增收仍然超过5000元。”  在雁江区东锋镇高板村,养殖户谢志站在田边,提起沉在田里的虾笼,一只只生龙活虎的小龙虾滚落筐内。环顾四周,还有20多名工人分散在田边熟练地收虾。“我发展了1200亩稻田,一天能收取小龙虾1000公斤。”谢志忙得没空多说。  雁江区的小龙虾,养得好、不愁卖。其中,仅中和镇一地每天空运到上海的小龙虾就达1万公斤。目前,雁江区小龙虾养殖规模达2.8万亩,年产量2000吨,为数千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雁江区小龙虾为何如此受欢迎?雁江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龙跃进表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出虾早,得益于雁江区春季回暖早、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相较于湖北、湖南、江苏等地,这里的小龙虾能提前1个月上市,错峰销售,价格优势明显。二是品质好,当地水质好、土质好,养殖出来的小龙虾身肥体壮,肉质紧实,口感很好。找准品质的“突围点”  围绕小龙虾产业,市场竞争正日益激烈。湖北、安徽、湖南等产虾大省一路领先,省内各地也争先上市大打“时间差”,研发新品种新技术。  雁江区该如何“突围”?在品质上做文章,当地的一个思路就是发展“稻虾共作”。通过“虾不离稻”,不仅实现“虾稻高产”,还能“虾好稻好”。  “一方面,小龙虾吃掉害虫,排泄的粪便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料,可以让稻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另一方面,水稻秸秆和丰富的浮游生物成为小龙虾饲料的有益补充,小龙虾和水稻的品质都得到了提升,从而增加亩产效益。”龙跃进表示,这也是雁江小龙虾产品品质和知名度越来越高的原因。  除了要把小龙虾养好,当地还琢磨如何把小龙虾“吃出新花样”。  此前,“中和小龙虾”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中的一张名片。将这张名片“擦亮”,当地连续举办“中和龙虾节”,建立了民宿生态农庄,在农旅融合发展方面大步推进。  此外,雁江区还不断完善小龙虾产业相关标准,增强当地小龙虾的核心竞争力。最近,资阳市餐饮协会和雁江区心缘大酒店就共同起草《长寿美食菜系烹饪技艺 麻辣小龙虾》四川省(资阳市)地方标准,规范了麻辣小龙虾的安全要求、原料选取、烹饪器皿、制作工艺等。  “此外还要完善产业链。”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敬尧表示,除了在餐饮加工上发力,雁江区还应该围绕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条发力,例如在提升养殖技术的同时,引进更多深加工、精加工企业,完善冷链物流等产业配套。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5-15
王一 (图片由资阳市雁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近日,在资阳市雁江区宝台镇东角村,漫山遍野的柑橘树挂满花蕾,传来阵阵清香。“去年柑橘树挂果7万多斤,今年收成会更好。”村民李忠友一边梳理花芽,一边说。  近年来,雁江区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发展,扎实做好“三农”各项工作,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加速迈进。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雁江区全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2.6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706元,同比增长6.3%。丹山镇千亩高标准农田。谋大局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022年,雁江区粮食产量实现“十五连丰”,增产增收的原因何在?雁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给出的答案是:始终把粮食稳产增产摆在突出位置。  围绕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雁江区锚定多产粮、产好粮,打出一系列粮食扩面增产的组合拳。  ——立足区情农情绘制“施工图”。2022年12月,雁江区委六届五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高品质农业开发区,描绘了雁江乡村振兴工作新蓝图。今年3月,雁江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加强耕地保护、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进一步细化部署相关工作。  ——筑牢织密耕地保护“安全网”。聚焦守好“产粮宝地”,雁江区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建设国家优质粮油保障基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深做实“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每周都要巡田,确保一分都不能少。”雁江区中和镇干沟村相关负责人说,自“田长制”建立以来,村民轮流巡护农田已是常态。  ——要数量也要质量。围绕将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成“旱能灌、涝能排”和“宜机作业”的高标准农田,去年,雁江区建成高标准农田6.23万亩。“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大力度,争取6月底前完成2022年5.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9月底前开工建设2023年4.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雁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支撑、改革激活,挖掘增产“新潜力”。锚定向技术要粮和向政策要粮,当地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技术指导;提升种粮大户补贴标准,为种粮农户送上“定心丸”。  去年,资阳粮食产量达50.1万吨,克服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影响,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雁江区稻渔种养现代农业园区智慧平台。看布局做好产业振兴大文章  “吃一瓣柑橘,从舌尖甜到心里。”每到丰收季,雁江区丰裕镇同意村柑橘种植大户罗泽逢人便推荐村里的这个土特产。  但在几年前,情况完全不同。“最便宜的时候,一斤才卖两角钱。”罗泽回忆说,那时的柑橘不仅卖不上好价钱,产量也低。通过改种等方式,罗泽种植的柑橘不仅实现了价格翻番,还带动周边村民创收,“现在柑橘可以卖到好几块钱一斤”。  罗泽的经历是雁江区做好农产品这篇大文章的缩影。近年来,当地扭住产业发展这个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做强做优做大柑橘等特色产业,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在招商引资上,雁江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资同城化发展机遇,聚焦生猪全产业链、设施农业、冷链物流三大主攻方向,全力引进一批产值高、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比如在生猪全产业链上,当地积极整合市、区国有企业资源资本,加快引进现代化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正大凤凰6000头种猪场建设,力争尽早在中和工业园建成A类现代化生猪屠宰厂、肉食品加工厂,实现生猪深加工“零的突破”。在冷链物流方面,当地加快与京东集团的洽谈进度,以形成分拨、加工、中央厨房、冷链仓储产业链为导向,力争项目尽快落地。  在园区建设上,雁江区坚定把现代农业园作为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建设了丹山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佛山橘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宝台红薯现代农业园区、老君(保和)稻油农业园区等多个园区。其中,丹山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将抓好星级园区奖补资金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力争创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佛山橘海现代农业产业园抓好柑橘品种改良和品质提升,确保全年柑橘品种改良2000亩,力争成功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宝台红薯现代农业园区继续强化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的交流合作,加大研发力度,引进红薯种苗脱毒、组培等先进技术,加快建成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专家工作站、组培中心等。  产业载体明确,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产业文章越做越大。去年,雁江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7万吨,同比增加686吨,增长2.6%;柑橘产量43万吨,同比增加3万吨,增长7.5%;蔬菜总产量64万吨,同比增加2.7万吨,增长4.4%。2022年10月,丰裕镇柑橘丰收。开新局“和美乡村”建设跑出加速度  河畔青柳依依,野鸭、白鹭徜徉在碧波之上,灰瓦白墙的小楼排列有序……漫步在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就像是在逛公园,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贫穷的小村庄。“以前,这里没有像样的公路,村民卖农产品,需要翻两座山、蹚两条河。”晏家坝村党总支书记查玉春说。  从昔日贫穷的小村庄,到如今获评全国美丽宜居村庄,晏家坝村的蝶变离不开当地推行的农村综合改革。改革红利不断释放,雁江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美丽乡村更宜居。借助“美丽雁江·宜居乡村”建设五年行动,实施村庄风貌营造、农村亮化等重点工程,宝台镇、东峰镇等中心场镇“美丽场镇”建设加快推进,场镇街区公园、停车场、加油站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当地乡镇“颜值”进一步提升。  乡风文明气象新。当地持续深化“六无”平安村(社区)建设,不断完善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着力健全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长效机制。此外,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文明镇、4个国家级文明村、3个省级文明村镇、79个市级文明村镇。  活力乡村更宜业。当地积极搭建城乡融合发展对接平台,探索“平台+村集体经济”模式,推动城区机关、学校、企业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购销合作,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持续推广“农业共营制”试点,实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打造一批集体经济示范村,辐射带动全区集体经济发展。  “和美乡村”建设跑出加速度。2022年,雁江区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62.6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06元,同比增长6.3%,居资阳市第一。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5-15
5月9日一大早,笔者来到雁江区石岭镇土桥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带货直播间,一幅家乡全景海报背景图,一张摆放着当地的特产和“党员先锋岗”标志牌的简易桌子,土桥村党支部书记王光辉已对着手机镜头开始了一天的直播带货。“各位直播间的家人们,大家早上好,我是雁江区石岭镇土桥村党支部书记王光辉。新的一天已经开启,各位家人们准备好了吗?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村种植的优质枇杷……”带货直播现场王光辉介绍道,近年来,土桥村种植了百余亩樱桃、枇杷、李子和1300余亩柑橘。随着各类水果的陆续上市,地处偏远的土桥村,水果的销售成了困扰在他心中的难题。随着直播电商的发展,各大直播平台逐渐走向平民化,王光辉看到了直播平台人人可参与的机会。作为村里的带头人,他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学起了直播带货,在抖音网络直播平台注册了“阳光土桥”账号,平时拍摄一些家乡的美景、农产品等,在拥有粉丝量和影响力后,开始转化流量进行直播带货,销售本村的樱桃、枇杷等农产品,帮助村民提高收入,开启了乡村振兴新模式。  “在王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村由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他带领大家走上了致富路。”说起王光辉,土桥村的村民都说他能干、靠谱。“王书记在家门口引进了不少产业,我家这几年收入明显增加了。”村民彭昌德算了算他家现在的收入除了土地流转费,加上前往各产业基地务工和自家种植柑橘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是相当可观。据了解,自2022年开播至今,土桥村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共计销售本村及周边村柑橘5万斤,李子10万斤,枇杷3万斤,总销售额达60万元,实实在在解决了果农们的销售难题,王光辉也被评为资阳市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目前,土桥村已成立电商产业项目公司,以村集体经济冻库为主要阵地,以留守妇女为主力军,通过主播培养、客服、品控、物流、采购、包装等系统化的全面培训,以更专业化的团队开展电商带货,助力全镇农副产品销售。”王光辉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双赢的销售模式,助推本地农产品乘上电商的“快车”,长效推动农民增收,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供稿:雁江区融媒体中心 何莉 )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5-11
(记者 寇敏芳 行晓艺)打开包装,将菜品包和调料包混合,再加热10分钟,制作烤鱼就像泡方便面一样简单。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资阳市的安井食品集团西部基地,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麻辣烤鱼的新做法。这道预制菜今年才推出,已成为公司的爆款产品。  像麻辣烤鱼这样的川味预制菜,品种占整个预制菜市场份额的50%以上。但以去年居淘宝直播间预制菜成交单品榜单首位的经典川菜酸菜鱼举例,这条“大鱼”并不是从四川“游”出来的——其主要生产企业集中在广东等地。  发展势头猛,规模和品牌仍待提升,正是四川预制菜的AB面。手握川味王牌,四川预制菜企业如何抢市场?预制菜展示看现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规模小、品牌弱  “发展预制菜,四川有基础、有优势。”成都大学教授王卫表示,作为农业大省,四川预制菜原材料丰富,也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基础。  预制菜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餐饮企业、农牧水产企业、电商企业等涌入。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四川预制菜生产企业共计586户,实现营业收入近700亿元。  如果说迅猛的发展势头是四川预制菜产业的“A面”,那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品牌影响力还不强、缺少龙头引领则是发展中的“B面”。  四川安井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少华表示,行业需要有品牌响亮、产品品质优秀且运营成功的预制菜企业或园区引领,但现阶段的四川,这样的预制菜企业不易找到。  四川企业在预制菜单品的开发上也相对单一。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四川预制菜销售过亿的单品,主要以小酥肉、腊香肠等为代表,川菜成品菜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谋破局产业联盟引导抱团发展,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为解决四川预制菜“小而散”的问题,去年,四川省预制菜产业联盟揭牌成立,聚集了全省170余家预制菜头部企业、重点大中专院校及食品行业协会,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缩短产业上下游间的距离,做大整体产值。  联盟执行理事、四川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高金美食事业部总经理王斌介绍,联盟搭建了产学研交流融合大平台,将协同广大高校科研院所提升锁鲜等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产品实力,打造地域标签,强化特色IP,做强四川预制菜影响力。  企业也在产品端发力。“我们的麻辣烤鱼既可以直接上灶,也可以通过电磁炉加热。”张少华介绍,自带烹饪盘这一细节是公司研发部门特别设计的,可以精准服务露营野餐的客户群,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  新的营销方式也层出不穷。高金食品将烧白、龙眼肉等四川传统九大碗宴席的主菜做成年货礼盒,还与直播平台合作,让网红主播来带货。  政府也积极搭建平台,为产业发展铺路。遂宁高新区川渝预制菜产业园内,已有凡是食品、绿苗中央厨房等预制菜生产及配套产业,还在积极招引预制菜龙头企业和设备生产企业。乐山市市中区规划的川菜预制菜产业园区也正推进,同时与多家科研单位签约,联合研究乐山预制菜标准。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5-06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