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今年的总产量可达200余万斤,产值有望达到600万元。”11月1日,在仪陇县新政镇庙子梁农村社区的柑桔产业园里,业主周涛一边指挥工人开展果实套袋,一边联系经销商销售熟果,丰收的喜悦写满脸颊。有资金支持,有技术指导,让周涛敢于放开手脚发展柑桔产业。而这些,源于仪陇对柑桔产业的重视。该县将柑桔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逐步建立了柑桔苗木繁育、基地种植、鲜果储销全链发展体系,推动柑桔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优化产业模式 激发园区活力“我承包的果园有1100余亩,种植了爱媛、耙耙柑。目前,爱媛基本成熟,订单已经接满,耙耙柑正值套袋,春节前后上市。”周涛说,他有10余年柑桔种植经验。2022年听闻仪陇县在招引业主,便联系到仪陇县德懋农发公司,在该公司的组织下,现场考察、调研了仪陇的柑桔产业。经过综合考虑,并与同行竞争后,与仪陇县签订了招商引资合作协议。2018年以来,仪陇县在新政镇、赛金镇、柴井乡三地相继建成设施设备齐全的2.1万余亩高标准柑桔产业园,由30余家业主承包经营,每家承包面积在200至2300余亩不等。“由一个或几个业主运营这样大规模的园区,前期的资金压力大,能承受的企业较少,不利于柑桔企业招引和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仪陇县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站副站长刘龙飞介绍,大规模经营模式下的企业,抵御市场、气候、虫害等风险能力低,一旦企业发生亏损,群众的薪资、土地流转费、园区管护费等费用便不能及时兑付,对企业发展和群众收益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为降低企业风险,保障群众土地租金和劳动收益,该县组织行业部门和专业人才,组成考察团队,多次前往成都、重庆、眉山等地实地考察调研柑桔产业的“大园区+小业主”模式。最终得出一致结论,“大园区+小业主”模式适合该县的柑桔产业发展。“为了招引业主,我们采取双向选择制,集中组织有意向的业主,到我县实地考察调研。再将决定投资的业主集中起来,开展竞争上岗,让业主谈一谈自己在资金、技术、后期销售等各方面的条件和优势。通过这样的方式,对业主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考察和评价,最终择优选择,达成合作。”刘龙飞说,为让引进业主留得住、发展好,该县还出台“5544”招商政策,逐年发放产业管护资金。应时应季对业主提供免费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等技术服务,还不定期开展送技上门,每年开展至少两次大规模集中培训。改良柑桔品种 保障产品收益11月1日,在仪陇县赛金镇雷家坝农村社区的柑桔产业园里,业主张上全正张罗工人将刚刚采摘的柑桔打包装车,发往合作公司。“我承包的800亩柑桔园,有500亩相继开展了品种改良。首批改良的200亩已经成熟。”张上全说,品种改良后,甜度高、口感好,市场价格更高,且管护方便成本低。国庆后便能上市,订单式种植,全部销往华润等连锁超市。据统计,品种改良前,该县种植的春见、大雅、不知火等晚熟柑桔占比达90%以上。柑桔集中上市,导致市场价格低、销路窄、收益低。特别是近三年,霜冻时间提前,三年遭受两次冻害,更是让业主损失惨重。仪陇县因势实施了品种改良行动,优化柑桔品种结构,延长了上市时间,分散了气候风险,以达到减少果农损失、提高果品品质、提升抗风险能力的目的。“跟风大规模种植单一品种,不能很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合理的品种结构才能带来更好的效益。我县通过组织专人到柑桔育苗基地考察,遴选出早熟柑桔品种,并鼓励全县业主开展适当规模的品种改良,抢抓10月柑桔市场空档期。”刘龙飞介绍,为激励业主实施品种改良,该县确立了“先改后补”政策,在业主完成品种改良后,再发放相应的补助资金。今年,该县已完成2000亩柑桔品种改良,计划再改良2000亩,争取在明年4月底前全部完成。在品种改良过程中,除使用既定的川津1号品种外,该县还鼓励业主按照自己的种植需求和业务需要,种植其他早熟、中熟柑桔。补齐产业短板 拓宽销售渠道“今年雨水较多,全县大部分柑桔延后上市,预计本月底将迎来第一批柑桔分拣高峰。”11月3日,仪陇经开区的仪陇县农产品及柑桔冷链分拣和精深加工中心,负责人李民带领来访者参观生产车间。“已经接到来自果农、果商共计5000吨的分拣订单、4000吨的存储订单,整个收获期预计将分拣、存储超12000吨柑桔。”据介绍,该中心于2022年建成投用,建设有农产品冷藏冷冻、分选检测、包装加工等车间。分拣车间有两条绿盟双通道果品分拣线,可根据果品的糖度、重量、内部品质等要素智能筛选,在满负荷运转情况下,分拣包装效率可达每小时6吨。冷藏冷冻车间内,建有18间保鲜库和6间冻库,每个库可存储300吨柑桔。“建设农产品及柑桔冷链分拣和精深加工中心,补齐了柑桔产业分拣、冷藏、冷冻短板。该中心由德懋农发公司建设并运营,为果农、果商提供社会化服务,精分细选提升柑桔品质。冷冻冷藏实现柑桔错峰上市,有效提升产品效益。”刘龙飞说,不出县便实现精选分拣和冷冻冷藏,为果农、果商降低了生产销售的成本和风险,同时也能吸引更多果商前来仪陇收购柑桔,间接为果农拓宽了销路、增加了销量。该县还通过德懋农发公司,为业主提供水肥一体化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产业园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农发公司还牵头成立了仪陇县柑桔产业协会,邀请科研院所、行业专家、乡土人才等组建专业技术团队,为果农定期不定期开展技术巡回指导,每年开展4-6次实用技术培训。”刘龙飞说。在品牌打造方面,协会注册了“元勋”和“元帅桔橙”柑桔品牌,不断提升仪陇柑桔的影响力。仪陇县在柑桔产业方面,不断加强政策倾斜,为柑桔产业业主注入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断完善柑桔产业链,推动仪陇柑桔品牌走出南充,走向全国。(供稿:仪陇县委宣传部 汪泽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1-10
苏杭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文/图  “这个果冻橙口感很细腻,牙口不好的老年人也能吃,大家可以买点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尝尝……”双十一临近,自媒体达人“老疯杨”的直播间和往常一样热闹。镜头前,工作人员剥开一颗果冻橙熟练介绍着,“老疯杨”本人在幕后举着设备,专心看团队小伙伴们直播。  天兴桥村,位于南充市西充县莲池镇。11月7日,记者在天兴桥村见到了正要外出直播的“老疯杨”,并跟随他的脚步看到了电商直播是如何把一个“空心村”变成生机勃勃的模样。  在历经多年的沉寂之后,“老疯杨”的回归让天兴桥村重新焕发活力,如今,天兴桥村的山上是用于收容救助流浪动物的老疯杨雄鹰基地,村里是“老疯杨”和团队正在极力打造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天兴桥·治愈小村”。“老疯杨”向直播间观众展示果冻橙。  为爱心买单动物救助“代”出电商事业  “老疯杨”名叫杨兴。2017年,26岁的他揣着在深圳、北京两地创业攒下来的钱回到家乡天兴桥村,准备承包些土地和果园,做一个归隐田园的“农场主”,但一次善心让他的愿望短暂落空。  “当时只想救助一些南充周边的流浪动物,没想到坚持了这么久。”6年下来,杨兴救助的动物累计超过1万只,其中有1000多只生活在天兴桥村的社会化训练基地里。更重要的是,凭借持续救助,他在全网吸引了1200万粉丝,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去乡下直播救助的时候,很多粉丝对镜头里偶然出现的农产品感兴趣,想让我们‘代购’。”一直跟着杨兴做动物救助的工作人员回忆,2019年他们救助的流浪动物超过2000只,杨兴的小金库所剩无几,经济压力很大。思索良久后,杨兴开了直播间给粉丝代购南充周边的土特产,其中销量最好的是脐橙,那一年卖了几万斤。  和今年“双十一”直播间日均200万元的销售额比,这个成绩并不突出,但让杨兴发现了一条值得尝试的新路子。第二年,他开始朝着“未竟事业”发力,陆续在天兴桥周边的村子里承包了两千多亩农田和果园,种植水果和粮油,从源头“带货”。环境优美的天兴桥村。  为家乡引流“空心村”唤来年轻人回归  电商直播为杨兴实现“让家乡被更多人看见”的愿望创造了可能。2021年,杨兴带领团队启动了名为“天兴桥·治愈小村”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他们盘活村里的闲置资产,引入特色民宿、农事体验、自然研学等新业态新产品,把“老疯杨”的流量引进村,用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用实际行动帮助天兴桥村走上振兴之路。  和很多资源匮乏、经济欠发达的乡村一样,天兴桥村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谋生,留下来的老年人不仅要养活自己,还得补贴家用。杨兴尝试用直播带货帮助村民增收。他为村民提供免费的蔬菜种子,村民不需要负担种子成本,种出来的菜直接在直播间卖。“这个做法在周边没有先例,大家看不到实际收益,对我们的信任感也不足,积极性和参与度都不高。”“老疯杨”团队成员说,虽然失望,但杨兴也理解乡亲们的顾虑。  随着上千万元的资金被投入到天兴桥村,变化肉眼可见地发生。闲置的村屋被改造成了非遗工坊,田埂上冒出一座咖啡小屋,荒废的农田里又种上了蔬菜……南充本地甚至省外的游客陆续走进天兴桥村,享受悠闲假期,在外奔波的年轻人选择回到自己阔别已久的故乡,谋求发展。  杨维忠是 20 多个返乡就业的年轻人之一。两年前,在工地打工的杨维忠接到杨兴电话,邀请他回村跟老师傅学习竹编,把这门传统技艺继承下去。“有平台就有经济保障,我自己也感兴趣。”杨维忠告诉记者,如今他做的竹编在“老疯杨”直播间很受欢迎,自己还成了天兴桥村非遗体验基地研学项目的课程研发人员,曾经“抛在脑后”的家乡为他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  年轻人回村就业,老年人在村子里打零工也能有不错的收入。被“老疯杨”粉丝亲切叫做“茉莉花”的高大姐,如今在家门口做些草坪养护、打扫卫生的碎活,一天能有60元到80元的收入。“老疯杨”团队成员还告诉记者,做小工的村民一天能赚150元,如果做些技术活收入还能翻倍。一些村民甚至自己做起了小生意,在游客量多的时候卖些凉粉、饮品,增加收入。  记者了解到,因为有动物救助、电商直播和农文旅产业三大板块融合发展,相互促进,“老疯杨”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超过300个,带动灵活就业3000人次,帮助村民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1-10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重阳节后,11月1日,集烘干、仓储于一体的阆中市柏垭镇富乐庙村烘干房格外繁忙,足有两个篮球场大的室内装满新收的稻谷玉米,传递出丰收的喜悦。  “我们通过用活政府补贴、鼓励企业投资、村集体经济联合入股的新模式,建起了南充市最大的烘干房,也给种粮大户上了一道保险锁。”富乐庙村支书邓洪说,消除了后顾之忧,种粮大户们更是一门心思抓发展了。  当前,政府资金向乡村倾斜,如何确保资金用到“刀刃”上?丰收季,记者在柏垭镇看到,该镇以守牢粮油安全底线为己任,充分利用中央彩票公益金、东西部协作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涉农资金补短板等专项配套资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现代粮油园区,以“四两拨千斤”,乡村振兴建设出现了“政府资金撬动得力,民间资金源源注入”的良好局面,乡村发展活力迸发。柏垭现代粮油农业园区农机收获忙。梁景明 摄政府资金打捆用粮田成了“抢手货”  “今年富乐庙村建成生产便道 7.8 公里,5 个山坪塘,10个蓄水池,近20公里农田水渠……”邓洪喜上眉梢,随着基础设施改善提升,昔日无人问津的土地成了“抢手货”。  而放眼全镇,交通改善了、水利完善了、烘干解决了,乡村振兴劲头更足了。  虎溪村统筹利用中央彩票公益金和东西部协作资金项目,帮助中义公司拓展标准化厂房1000平方米,新增3条油橄榄生产线,打造电商销售平台,公司年产值突破3500万元。  2022年春天,柏垭社区党委书记刘中平牵头组建了明道源农业公司。不巧遇上大旱,秋收时又碰上几场连阴雨,足足亏损了30万元。“今年土地条件改善了,烘干房等配套设备也有了,秋粮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算是实现了持平微利。”  “交通顺畅,沟渠纵横,山坪塘、蓄水池应有尽有,农机设备配套齐全……我们持续扩大流转规模和投资力度,就是看中了柏垭现代粮油农业园区的独特优势。”晚秋时节,柏垭片区首屈一指的粮油龙头大户——四川南充农鼎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科一脸喜色:“和去年相比,我们光在运输和烘干方面就节省开支近50万元。”  “我们专注粮油产业不分心,在守牢粮食安全上持续发力。”柏垭镇党委书记牟天斌介绍,今年,该镇积极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资金2430万元,专项支持粮油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土地整理、产业便道、山坪塘、蓄水池、渠系配套等规划20个项目,同时地方配套建设衔接资金建设烘干房、粮油生产加工中心,进一步对园区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为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配套完善了产业服务体系。  在吸引外来企业,鼓励返乡创业的同时,柏垭镇鼓励本地种粮大户抱团取暖抵御风险。今年4月,园区内8家家庭农场联合成立了四川第一个家庭农场联合体——阆中禾兴专合社,种植面积逾3000亩。“运行半年来,家庭农场从购买农资肥料、协调耕播农具到烘烤卖粮销售,实现了社会化服务一条龙,大户收益明显提高。”禾兴专合社主任李文喜滋滋地说。  南登观村刚刚整理好300亩撂荒土地,已经流转500亩土地的种粮大户联合体成员刘青龙就盯上了这坨“肥肉”。“规模越大,效益越高嘛!”刘青龙对发展信心十足。建好烘烤中心,种粮后顾无忧。杨乐多 摄民间资金被激活乡村振兴劲头足  “随着土地条件改善、配套设施升级,全镇规模化种植已达2.8万余亩,占全镇土地面积的52%以上。”阆中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席秋平如数家珍,园区内现有粮油类新型经营主体102家,其中省级专合社2家、南充市级专合社3家。  同时,各类现代农业要素也显著增强:到10月底,园区内已建成烘干中心 3处,有耕地机12台、收割机8台、插秧机10台、播种机9台套……  投入几千万元专项资金,就能干成这么多大事?“中央彩票公益金、东西部协作资金项目的实施,关键在于撬动了民间资本进入乡村振兴领域,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柏垭镇镇长康勇一语道出原由。在他看来,只有配套设施齐全,让种植粮油有收益保障,才能激发民间资金注入乡村振兴的动力。  如今,柏垭社区的刘中平、蒲良顺、佘万里被村民们亲热唤作“柏垭三乡贤”。三人合股投资180万元创建明道源农业公司后,今年又追加120万元现金投资。“今年社区利用彩票公益金等专项补贴大力改善配套设施,让股东们都看到了希望,觉得种植粮油大有可为。”押上了全部身家的刘中平表示,今后还要鼓励更多村民入股,实现盈利后每年拿出30%利润用于社区公益开支。  “上周又签下珍珠观村2000亩土地流转协议。”坐在刚建成的办公室里,南充农鼎农业公司总经理李小军底气十足。  记者了解到,在建成富乐综合烘干中心的近500万元投资中,农鼎公司一家就出资360万元,不但添置机械设备,还修建了占地8000平方米的粮油集中烘干仓储中心。用李小军的话说,“这些年背井离乡转战多地,好不容易找到软硬环境都适宜的地方,我们也该安下心来建个‘根据地’了。”  基础条件更好了,企业和大户围绕粮油发展的路径愈发清晰:引进精品水稻、发展粮食加工、添置现代农具………  “我们将充分利用好中央彩票公益金、东西部协作资金项目,延伸拉长产业链让种粮大户和企业从中受益,逐步实现柏垭粮油产业从一产到二三产业的成功转型。”牟天斌信心满满,力争在五年内把柏垭粮油示范片建设成为“天府粮仓”丘陵地区示范样板。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1-09
(廖桂华 记者 李国富)时下正值小春生产关键时期,在西充县广袤乡村,农人正抢抓农时种植油菜、小麦和蔬菜等小春作物,全面掀起小春生产热潮,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火热的劳动场景。无人机正在进行小麦播种( 廖桂华 摄)10月30日,记者在该县仁和镇丹桂垭村粮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看到,一片稻田经规范开厢开沟排湿后,已经栽上了油菜。而与之相连的另一片田地,无人机正在进行小麦播种作业。“公司推行‘水稻+油菜’‘水稻+小麦’等轮作模式,在水稻丰收后,通过开厢开沟排湿,扩种一季油菜或者小麦,让‘冬闲田’发挥二次效能。”粮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已完成油菜种植,正有序推进小麦播种。“小春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我们鼓励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合理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小麦等,且深挖复耕地、低质低效经果腾退地、幼龄果园和田边地角‘增间套围’扩种潜力,全面提高秋冬季耕地利用率,持续推动粮油双增。”西充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站长张泽良介绍,今年该县计划播种小春粮食22.3万亩,预计总产量6.71万吨。粮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小麦播种忙( 廖桂华 摄)为打好小春生产“主动仗”,该县抢抓时节,周密部署,压实细化小春作物粮油生产任务,按作物种类将生产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和田块;层层建立领导干部包片、技术干部蹲点的粮油生产服务工作机制,分区域分种植制度为粮油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套餐式”技术服务,有针对性做好技术指导;同时做好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需求预测和组织调剂供应,开展农资市场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等,确保全县小春生产目标实现和农民增收。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1-02
(冯方雄 记者 张小星)好山好水好充食,原乡原味原生态。作为第九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配套活动之一,10月27日下午,跨越山河 遇见“好充食”——南充市优质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杜和平,南充市委副书记、市长尹念红,省供销社监事会主任肖小余,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伍修强出席。南充展馆伍修强在致辞中指出,四川是全国农业大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着力构建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坚持做优生产供应链、做强精深加工链、做响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打造“天府粮仓”公用品牌,农业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南充是传统农业大市,大基地、大园区、大产业是南充呈现给世界的靓丽名片,树立了粮食安全产业带、有机农业等行业标杆,留下了热情好客、诚信经营、值得信赖的美好印象,为全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巴蜀有佳肴,美味在南充,希望大家加强交流对接,广泛洽谈、深入合作,互利共赢、收获满满,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更多、更大力量。南充市委副书记、市长尹念红致辞尹念红在致辞时表示,近年来,南充市加快建设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乘风破浪、阔步前行的良好态势。我们举办产销对接活动,就是希望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借助四川农博会的“舟船之力”,推动南充农产品“扬帆出海”。诚挚邀请大家到南充考察交流、深化合作,衷心期待广大客商多为南充农特产品站台助力、拓展市场,帮助我们更好提升“好充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将坚持质量为本,进一步擦亮农业大市“金字招牌”,与大家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对接会上,杜和平、尹念红、肖小余、伍修强等省市领导共同上台,启动了“千年果城 南充好桔”电商销售大赛;9县(市、区)分别作了农业产业推介;表彰了该市十二家柑桔领军企业;举行了现场签约。签约仪式市政府副市长李洪君,市政协副主席王翠花,市政府秘书长许宁,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代表、供应商代表等参加对接会。对接会前,尹念红前往位于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6号馆的南充展馆进行了巡馆,就加快建设全国特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推动全市“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等提出具体要求。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30
(衡欢 记者 李国富)“尊敬的用户,您有一条新咨询,请打开‘四川科技兴村在线(专家版)’APP并回复,谢谢。”近日,西充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李敏收到一条手机短信,他随即打开“四川科技兴村在线”(专家版)APP进行查看。“四川科技兴村在线”西充运管中心平台分诊员正在工作(衡欢 摄 )“种植的柑橘已经挂果几年了,不知为什么,今年树上的柑橘很多都裂口了,请问应该怎么处理?”李敏点开APP上的咨询列表,一条来自槐树镇黎家寺村农户周春容的咨询信息映入眼帘。他仔细观察其附带的图片,只见几个青中带黄的柑橘果实,以果蒂为中心裂开了较深的口子,露出的饱满果肉上分布着黑绿色的霉菌。凭借多年的农业工作经验积累,李敏明确这是由于环境条件、病虫危害、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裂果”现象。“建议增施有机肥,科学管理水分,不暴干暴湿,科学修剪,多留内膛及中下部果实……”李敏立即在APP上对问题进行回复,并与农户进行电话沟通,详细指导其解决办法和近期柑橘管护注意事项。“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通过信息员提交了问题,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回复,感谢四川科技兴村在线西充平台专家给我提出的实用建议,让我足不出户就学到了科学的管护办法。”周春容高兴地说。“信息员及时上报农户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平台分诊员在1小时内转交相关专家,专家在3小时内进行答复。” “四川科技兴村在线”西充运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信息员、分诊员、专家等多方联动,全方位、全天候、高效能为农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形成线上农业科技服务闭环。同时,结合农时组织各个领域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进行线下指导、开展培训等,切实为农户、农业经营主体与专家间搭建起精准科技服务桥梁,线上线下切实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随时随地为农户提供远程服务、在线指导、及时解难。据了解,“四川科技兴村在线”西充运管中心于2021年正式建成运行,通过整合科技、人才、产业、供销等各级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资源,实现信息共建,资源共享。截至目前,已累计入库专家166名、信息员964名,解答农业产业技术咨询5543条,发布技术供给信息、供销对接信息等200余条,惠及农户5000余人次,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25
  (记者 李传君)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是朱德同志和张思德同志的故乡,有德乡的美称。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仪陇县历来对此非常重视。近年来,更是提出通过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开启县域治理新篇章。尤其是以“四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为抓手,来提升治理新效能。  在实践中,仪陇县除了加强大家都有的基本功外,特别突出了适合自身实际的招数套路。比如建立“老幼友好型社区”、建立“法律明白人”制度、建立“移风易俗领导小组”等。尤其是紧扣两“德”故居,突出在党组织领导下,以红色文化教化人。  突出家文化,把松散社区凝成一个“家”  原来的度门镇磨子坝村,因仪陇县工业园区的拆迁安置小区建设,改革后成了度门街道办事处磨子坝社区。原户籍人口只有1058人,两个安置小区入住后,变成了常住人口5300余人。大家成了上楼的农民,且大多是老人和小孩,过去的习俗未改,容易增添新隔阂。  “怎样把松散的社区凝成一个‘家’?我们想了很多办法。”社区党总支书记曾治国说,在“党总支+小区支部+单元楼长+网格员”的框架下,社区迅速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始主要是深入群众中搜集意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方案,然后一个一个解决实际问题。  群众反映最多的是两小区环境差别太大,社区当即决定整改。首先拆围墙,修步梯联通,让两小区环境共享;然后在无电梯无停车位的小区加强绿化、美化和停车位修建。“我们在旧一点的小区修建了连心园,内设连心亭、芳邻长廊、露天议事厅等。”曾治国说。  针对老幼居多的实情,社区提出建立老幼友好型社区的概念,树立社区一家亲的理念。这里的“童伴之家”不仅有大学生志愿者和义务辅导的老师定期前来,陪留守儿童看书、做游戏、学画画、学唱歌跳舞,小区还开辟了微花园认领区,培养孩子们的家园意识。  社区通过自主捐款成立的慈善基金,目前余额达3万余元。“我们主要用于社区老人和特困人群的帮扶和关怀。”曾治国说。社区规定,凡80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由社区出资主办的集体寿诞仪式。“我们每月都要举办一次,老人们都很积极,儿女们也很支持。”  近日,社区给张尚明、刘家珍、张先涛、汤述云、邓友生5位老人集体过生日。一大早,社区派车将他们接到日间照料中心,为他们买了一个大蛋糕,并做了他们平常喜欢吃的坨子肉、粉蒸肉、绿豆炖鸭子等菜品,总花费不到500元。  法律明白人,让辖区人人知法懂法会用法  为在基层织密法治防护网,仪陇县打造出“实体+热线+网络”的公共法律服务矩阵,建成了服务中心站、室569个,全省率先推出集咨询、援助、学法一体的“仪陇县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面实现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培养认证法律明白人1593名。  五福镇老罐村是全国民主与法治示范村,该村由仪陇县检察院长期挂联帮扶,除定期有法律界人士到村里进行法制讲座外,他们还利用一年中重大节点日子举行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正在建设、年底将竣工的法制大讲堂,室内可坐100余人,外面的院坝可坐几百人。  该村二组村民郑某,因与父母有矛盾,长期在外务工不归家。而今母亲瘫痪在床,父亲要求其回家尽责,但郑某置若罔闻。村里知道后,请求常年法律顾问马富国施加援助。马律师跟郑某通了电话,并耐心劝诫他立即回家,否则郑某的父亲可起诉他,法院会强制他履行义务。  “目前,郑某仍然没有回来。”老罐村党总支书郑桂珍说,村上的“无职党员调解小组”也在同步努力,一边继续劝说,一边开导郑某父亲,为维护自身权益,可以考虑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深挖红色资源,以德教人除陋习树新风  除“道德银行”“积分制”以及“红黑榜”等传统手段外,仪陇县紧扣两“德”故里,深挖红色资源,定期开展“朱德大讲堂”“张思德大讲堂”,宣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时代新风,以红色文化浸润人心,并印发相关文件,全县开展治理大操大办移风易俗活动。  福临乡插旗山村,是烈士陈光第的家乡,其健在的儿子蔡恩培、陈学礼均90高龄,蔡恩培还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村里成立了“陈光第事迹宣讲队”,蔡恩培、陈学礼和陈光第的孙子陈明是主要成员,不定期会在村里给干部、群众和学生宣讲。  源于该村现已全乡推广的大学新生集体表彰仪式在近日举行。全乡59名今年考上的大学的新生,首先在乡政府接受了一堂入学思想教育,蔡恩培给他们讲了陈光第的革命事迹,乡政府给每位同学发了奖学金,然后每位学生签下了《拒办升学宴承诺书》。  该村深挖陈光第精神,还成立“老陈会客厅”,以调解民事纠纷,收集社情民意,解决日常问题为目的。根据乡贤的捐赠,还成立了“光地基金会”,最近根据村民意见,决定动用一笔资金,为全村所有留守老人安装“留守老人照护系统”,随时关注老人们的情况。  “我们的‘老陈公益厨师团队’,是在以我为理事长的红白理事会领导下成立的,挑起整治大操大办提倡移风易俗的任务。”该村党总支书记陈良礼说,凡允许办的红白宴席,一律由“老陈公益厨师团队”去服务,每桌菜不超过12道,价格不超过500元,随礼不超过200元。  过去,插旗山村宴席很多,村民“人情债”很重,宴席上凉菜就有五六道,加上热菜一般都在20道以上,价格都在800元以上,随礼更是互相攀比,浪费十分严重,人际关系反而搞得很紧张。通过村规民约及“老陈公益厨师团队”出手,情况好转,新风气正在形成。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10-24
(记者 张斌)近日,一家企业带着投资意向来到南充市高坪区走马镇开展洽谈。看好当地柑橘产业前景,这家企业打算在该镇投资农旅结合项目。在此前公布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认定名单中,走马镇(晚熟柑橘)与高坪区擦耳镇(花椒)同时荣登榜单。  产业前景看好,源于高坪区的“产业强镇”发展思路。2019年,高坪区就提出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将特色产业发展置于全区乡村振兴工作首位。目前,全区各乡镇已形成粮油、蔬菜、生猪、花椒、柑橘、蚕桑6大特色产业布局。  不光打好“特色牌”,高坪区还在产业链、价值链上持续发力。  延伸产业链,擦耳镇依托1.15万亩粮椒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精深加工产业,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化发展。今年,擦耳镇花椒产业预计将带动400余人持续稳定增收500余万元。  提升价值链,走马镇大力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提升农产品品质,做强农产品品牌。目前,该镇依托万亩标准化晚熟柑橘基地,串联“走马观花”3A级乡村旅游景区,打造采摘体验基地、建设农产品交易展示中心等,辐射带动1.5万名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高坪区已建成粮油、柑橘等农产品初加工基地30个,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70%。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0-24
(记者 张斌)近日,为吸引中秋国庆假期后错峰出游的客流,南充市高坪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阆中古城等景区相继启动了宣传活动。“我们准备了红酒体验馆、咖啡故事屋、鸟巢亲子乐园等项目,让错峰的游客不会错过丰富体验。”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南充提出以嘉陵江南充段为轴心加快建设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充分发掘嘉陵江南充段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打造一批标志性、引爆性重大文旅项目,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中秋国庆开始一直持续到节后的丰富文旅活动,折射出南充文旅产业发展焕发出的新气象。在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明川看来,随着南充不断放大文旅资源引力、激活产业发展活力,文旅产业的发展动力将更加澎湃。阆中凤舞天宫乡村旅游度假区做预热,放大区域引力超前谋划推动文旅消费扩容,南充抢抓节庆消费热点,在提前预热上使出“连环招”。  做好宣传引流,南充从今年7月份开始就着手准备宣传方案,在中秋国庆假期策划并推出100余项文旅活动,嘉陵江水域、阆中古城等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核心经典作为宣传重点。  丰富消费场景,南充以“潮起嘉陵江·畅游南充城”为主题,统筹各区市县推出嘉陵江江上游、“和美音浪音乐节”、古城汉服巡游等体验项目。同时,南充还在中秋国庆期间发放总额为5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包括畅游景区券、江上乐游券、乐宿果州券、观影购书券等,为促进消费提供助力。  此外,南充还积极完善商贸服务体系,搭建消费平台。中秋国庆假期,南充通过放宽摆卖管制、植入爆款IP、增设潮汐市场等方式,在市区20余个商圈打造潮流夜市、后备箱集市、社区民生夜市、音乐角市集等,持续吸引游客打卡消费。  以新近改造提升的南充市嘉陵区紫府路特色商业街区为例,当地集中改造雨污管网后,以复古建筑风格为主题,对街区建筑外立面进行统一打造,增设景观绿化百余处,营造特色氛围,同时优化入驻业态,打造集吃、喝、玩、乐、购新体验。“改造提升后,人流量明显增加,生意比之前好。”在紫府路经营火锅店的安军说。  正加快实施的嘉陵江风景绿道建设项目,则承载着南充进一步提升市辖三区文旅吸引力的期望。“我们将改造提升一批江岸节点,谋划打造一批文旅消费新‘引爆点’,串联起嘉陵江沿岸文旅资源。”南充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抓供给,激活发展动力中秋国庆期间,来自广元市的杨女士带着孩子走进蓬安县相如故城景区,体验文庙拜师、开笔启蒙等互动体验项目,“很新颖!在游玩过程中学到不少知识。”  依托深厚历史底蕴,今年蓬安相如故城开发20余个“国风味”浓的互动体验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打卡。  游客口中的一个“新”字,道出了南充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又一着力点。  紧跟文旅消费升级需求,今年,南充各地创新理念和手段,持续优化文旅商品和服务供给的质量和结构,形成节日消费市场的新增长点。  一方面,今年南充各地普遍融入特色元素,与旅游相交织,打造出更加多元的消费场景。如日前新开业的高坪凤仪湾水镇,融入“法式风情”主题,推出法式剧场体验、欧风服饰换装游园、沉浸式水镇音乐节、法式街头艺术演绎等亮点活动。  另一方面,南充推进文旅与工业、农业、教育、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重点打造沉浸式演出、互动体验、文化主题餐饮、智慧旅游、体育旅游、旅居露营等新业态。“双节”期间,南充启动“嘉陵江水上运动体验周”,超燃的水上特技表演令游客直呼过瘾。  此外,中秋国庆期间,南充还在部分乡村网红景点开展乡村旅游直播等活动,以新模式助力乡村文旅发展。数据显示,以高坪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阆中凤舞天宫旅游度假区(五龙村)、蓬安红豆村、南部八尔湖等为代表的一批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人气大增,日均接待游客均在万人次以上。  “新,就是要有趣味性、互动性、人文性。”张明川以顺庆区举办的“江月清晖国潮游园会”举例,该活动集汉服巡游、国潮演艺、川剧体验为一体,“这样别具一格的沉浸式、交互式文旅产品,已成为文旅消费新趋势。”  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体验基地名单,南充22个非遗体验基地成功入选。“依托非遗体验基地,南充还将融入科技等新元素,在沉浸式文旅产品供给上持续发力。”南充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0-24
(吕心怡 记者 李国富 文/图)“现在水温比较低,鲈鱼容易患水霉病,要及时加水换水,保持水温,保护池塘水环境的健康卫生,同时注意鲈鱼生长的营养需求,提高其免疫力。”近日,南充嘉陵区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水产产业人才分联盟肖杨专家服务团,来到该区双桂镇茂和种养殖合作社,从池塘要求与放养要求、水质调控与病害防治等方面,耐心细致地为合作社业主讲解鱼类养殖技术。南充嘉陵区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水产产业人才分联盟专家服务团为合作社业主讲解鱼类养殖技术“我们团队现有5名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是水产养殖技术、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等,可提供水产技术服务咨询、鱼病防治、鱼饲料和药物的科学使用指导等服务。”区农业农村局水产办公室负责人、副高级工程师(水产)肖杨介绍。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壮大,关键在于有大量的人才作保障。嘉陵区依托南充市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成立了粮油、柑橘、蚕桑等17个产业人才分联盟,组建大豆育种、水稻栽培、生猪养殖等专家人才团队20个,收集全区重点涉农企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乡村教育卫生等人才(科技)需求项目81个,全力保障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据了解,为强化组织领导,嘉陵区制定了《嘉陵区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建立“1个区本级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秘书处统筹,17个教育、卫生、农业等责任部门联动,N个责任领导和联络员具体落实”的“1+17+N”联盟组织体系,实行“信息平台一体化、项目揭榜市场化、人才服务制度化、人才交流常态化”四大机制,重点项目(课题)以“企业出题、人才揭榜、成果共享”模式开展合作。邀请专家人才(团队)定期走访考察产业一线,选送企业技术研发人才定期到高校院所跟班学习。“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省市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对接,促成一批省市级专家人才团队合作,深入挖掘区级专家人才,进一步充实专家人才团队信息库。”区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秘书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依托乡村人才服务站(点),充分发挥专家团队作用,积极开展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等活动,加快培育一批乡土人才,不断夯实乡村产业人才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18
(蒋星 记者 李国富)“各位学员,采样前采样队一定要和当地农户做好沟通,按照要求定点采样……”日前,在西充县举行的南充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培训课堂上,省“三普”联市专家为该县农业农村局土壤普查办相关人员、县表层土壤外业调查采样队、各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共90余人进行调查采样授课,参训人员专心聆听,认真做好笔记。据了解,此次培训为期两天,分为室内授课与野外采样实操两个阶段。室内授课阶段,省“三普”联市专家围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相关技术规范作专题授课;野外采样实操阶段,省“三普”联市专家在现场实操点位就表层土壤调查采样、APP信息填报及平台数据审核等方面进行实地教学。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通过考试的学员将获得表层土壤调查采样资格。野外采样实操在该县晋城街道板凳垭村的柑橘园进行,省“三普”联市专家组副组长陈尚洪现场对园地表层混合土壤样品、水稳性大团聚体样、土壤容重样品现场采集方法进行示范操作,讲解实际采样过程中注意事项,采样队队员们在专家组成员的指导下有序开展采样工作。“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增强了专业知识,学到了科学标准的土壤普查方法,帮助我进一步了解土壤的特性,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准确的技术服务。”晋城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何至恒说。野外采样实操(蒋星 摄)“第三次土壤普查是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土壤和部分未利用地土壤进行的一次‘全面体检’,通过摸清土壤质量家底,为守住耕地红线、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数据支撑。”西充县土壤肥料站站长任玉琼表示,西充县是南充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先行县,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有助于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西充落实落地,县农业农村局将以此为契机,为该县土壤普查外业采样工作夯实技术力量,全力落实土壤普查相关工作要求,对全县的土壤特性进行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的监测,为西充现代化农业生产做好科学依据支撑,推进“生态田园·有机西充”建设。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18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10月11日,在蓬安县锦屏镇中坝社区蔬菜种植基地,村民在田地里进行萝卜幼苗“破膜露苗”作业。  近日,在位于嘉陵江畔的蓬安县锦屏镇中坝社区蔬菜种植基地,当地村民开始萝卜幼苗的秋播秋种,在成垄成行的大地上“破膜露苗”,仿佛在书写一个个音符,谱写一支劳动“交响曲”。  近年来,中坝社区依托嘉陵江江边滩涂肥沃的沙地,种植萝卜、玉米等,共计3500余亩,在满足本地“菜篮子”的同时还销往全国30多个城市,部分白萝卜还出口到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新华社 | 分享: 2023-10-17
(记者 燕巧)“以前田里草多,附近老百姓笑我们不会种粮,都喊我们是‘草王’公司,现在我们正加快发展有机农业。”近日,在南充市西充县仁和镇丹桂垭村,西充县粮王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场管理人员吴成木对记者说。  金秋十月,车行西充乡间,道路两旁稻谷已收割完,稻田鸭穿梭在田间,田间地头草还有不少。  不打农药,不施化肥,除草靠人工——虽然有机农产品价格高,但成本也不小。有机农业到底能不能赚钱?“天府庆丰收 农博看粮仓”第九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大型调研行走活动第一站,来到有机农业大县西充,寻找有机农业发展密码。粮王公司有机稻田收获现场 廖桂华 摄35年辗转3地,只为种有机粮  今年是吴成木种粮的第35个年头。  吴成木以前在老家德阳广汉种粮,2008年,他离开家乡到广安岳池县,流转3000多亩土地继续种粮。但多年来普通地种普通粮,价格一直没有大的突破。  把自己种的粮食卖出好价钱,是吴成木一直以来的想法。“既然有机绿色蔬菜价格能比普通蔬菜高出好几倍,那只要种出有机粮,也能卖个好价钱。”  位于川东北的西充县,是首批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2015年,奔着西充有机农业招牌,吴成木从广安到西充考察选址,最终在仁和镇、双凤镇等地流转近万亩土地,并于次年成立粮王公司,准备在这里种有机粮。  但有机农产品有严格生产流程。“一块常规田要变成有机生产田,一般至少需要2—3年的转换期。转换期结束、检测合格后,其生产的农产品才能认证为有机产品。”西充县有机农业发展中心生产股副股长周彤旭介绍。  2017年,在土壤、水质检测合格后,吴成木先将流转的2000亩土地申请转换为有机大米生产基地。“头两年最难,按有机农业方式种粮,但种出来的水稻只能算普通优质水稻,还不能算有机水稻。”吴成木说。  成本上去了,收入并没有增加——这是很多有机农业公司在转换期间坚持不下去的原因之一。而吴成木的稻田,收入不仅没增还减少了,这让他倍感压力。吴成木和他的有机稻 受访者供图改变耕种方式,提升亩产扭亏为盈  一般情况下,普通稻田可以亩产稻谷1000—1200斤。开始种有机稻谷时,吴成木的稻田亩产量只有一半。  “不打除草剂,稻田里草就多,产量就上不去。”看着稻田里草比人高,村民笑吴成木不会种庄稼,称他的公司是“草王”公司。  除草只能请人工。但草扯了又长。吴成木算账发现,一年一亩地除草人工成本约500元,加上种子、有机肥等成本,最后算下来是倒亏。思来想去,他决定还是不请人工。  2019年,吴成木将2000亩水稻成功认证为有机大米。虽然稻谷价格翻倍了,但产量没上去,种有机稻还是属于亏钱状态。有没有其他除草方式?吴成木不断试验,最终摸索出一套方法:在水稻播种前,将土地翻耕3次。“这样差不多能把草除掉80%。”  2020年,吴成木的有机田产量实现亩产1000斤左右,公司终于扭亏为盈。“目前有机米价格是普通大米价格的两倍,甚至更高。”吴成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普通水稻每斤能卖1.2—1.3元,有机稻每斤能卖2.4元左右,除去每亩1500元左右成本,每亩田能赚近1000元,每亩利润比普通稻高400元左右。  “有机稻,还是种得!”吴成木还将500亩地成功申请认证为有机柑橘种植基地。下一步,他打算将一片小麦地,申请转换种植有机小麦。  截至目前,西充共有75家完成有机认证的企业和基地,完成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达16万亩。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0-16
(廖桂华 何宇恒 记者 李国富)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充县仁和镇丹桂垭村的西充县粮王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公司大米加工坊,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有机稻谷经过碾米机、大米分级筛、洗米机、色选机、剥壳机及真空包装机后,一袋袋包装精美的大米便呈现在眼前。“普通水稻主要是卖稻谷,每公斤2.9元;有机水稻加工成大米销售,均价为每公斤13元。今年种植的水稻总产量在2000吨左右。”公司董事长王青蓉介绍,2017年,公司在仁和镇、双凤镇流转4000亩土地种植水稻,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有2000亩通过有机认证。在生态农业水稻种植基地,收割机正在田间收水稻(廖桂华 摄)“公司之所以选择到西充发展农业,就是看准了西充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的决心。2023西充亚洲有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坚定了公司发展有机种植的信心。”王青蓉介绍,公司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建立西充县久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农机30余台,服务于全国各地;建成面积3000平方米、仓储能力3000吨的仓储设施1座,拥有日烘干粮食能力200吨的烘干设备1套、日加工大米能力50吨的大米加工线1条;成立了西充时光网络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打造“粮王唛”品牌,通过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全县水稻丰收的同时,红薯也迎来丰收季。在位于占山乡杨柏村的西充县氧森谷农业有限公司有机红薯种植基地,一派忙碌的采收景象。记者看到,机器正在进行挖沟收获作业,从一条条地垄里翻出体型饱满的红薯,村民正在分拣装车。“公司种植有机红薯800余亩,预计年产值达800余万元。”公司负责人郑杰表示,将进一步扩大有机种植面积,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强成果转化,打响有机红薯品牌。“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今年西充种植水稻、玉米、红薯、大豆等秋粮作物总面积64.68万亩,都获得丰收。”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组织冬闲田在前期开缺放水的基础上开厢开沟排湿翻耕,抓好秋冬播备耕工作,准备种植油菜和小麦等,为下一季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0-08
 (彭杰 记者 李国富)9月26日,营山县乡村振兴协会成立。当天,营山县乡村振兴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53名理事。营山县乡村振兴协会第一次理事会召开,选举产生了17 名常务理事,选举产生了会长、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据悉,营山县扶贫开发协会自2012年7月成立以来,始终围绕全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在开展专题调研、引进社会帮扶、建设民生项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仅募集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社会扶贫的资金和项目,就达近9000万元,为营山县决胜完胜脱贫攻坚使命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更好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继续发挥协会优势,报营山县乡村振兴局同意,并经营山县行政审批局批准,营山县扶贫开发协会更名为营山县乡村振兴协会。同时,对协会的章程及其规定的宗旨、任务和业务范围作了相应变更,以适应乡村振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据相关人士介绍,乡村振兴协会是汇聚社会力量,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推动共享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致力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主要围绕“开展公益活动,施行扶弱济困;助推产业振兴,创新技术帮扶;助推人才振兴,着力能力提升;助推文化振兴,强化精神引领;探索理论创新,开展学术交流;推动成果转化,承接委托业务;引进要素资源,推动乡村发展;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志愿服务”方面,切实履行好协会职能,为营山县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营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忠明向营山县乡村振兴协会授牌,并受县委副书记杨佳的委托,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县乡村振兴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县乡村振兴协会认真落实中、省、市协会的部署要求,以服务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己任,助力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结对帮扶和科学决策,为建设现代化营山农业强县作出新贡献。据了解,营山县乡村振兴协会有会员160个。“我将同协会的全体同仁一道,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协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积极作用,把乡村振兴协会建设成振兴乡村的助力器、协会会员的温暖之家。”营山县乡村振兴协会会长宁幼康表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9-28
(杨汉国 王勇辉 记者李国富) 9月 26 日,“南充市2023年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在营山县东升镇东盛社区举行。本次演练由南充市农业农村局、营山县人民政府主办,营山县农业农村局、东升镇人民政府办。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现场演练模拟农机操作员张三在田间作业倒车时,因拨打电话及视野盲区原因将紧随收割机之后捡拾稻穗的村民张大爷和李大爷撞到,随后县、镇、村及公安、消防、医疗、农机监理等部门展开的事故应急处置。旨在通过实战演练,检验农机安全生产突发事故综合指挥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以实际行动推动农机安全生产一系列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本次演练由南充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书记魏毅担任指挥长,四川省农机监理总站四级调研员万世云、南充市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全、南充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伍祥平等观摩了当天的演练,营山县政协副主席罗永强参加观摩并致辞。在现场,记者看到,农机安全事故发生后,农机操作人员会同村民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并向村上报告。镇上在接到村上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在向县农机监理站通报的同时,及时派员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县农业农村局在接到农机监理站报告后,立即启动农机事故四级(IV)应急预案,指定现场指挥员,通知应急队伍,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119”、“120”、“110”到场后,立即设置警戒线、维护场外秩序,组织抢救转移伤员。农机监理站人员到达现场后,随即展开勘察、调查、取证等......整个演练环环相扣,有条不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演练结束,万世云对本次演练进行了点评。南充市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农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农机安全监管站(股)负责人,行政审批局负责农机监理业务的站(股)负责人,营山县各乡镇、街道负责农机安全的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农机安全的工作人员参加了当天的观摩。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9-27
(蒋星 何宇恒 记者 李国富)日前,西充县发改局联合县交运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对西充县2022年多扶镇桂花村以工代赈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并召开总结大会。据了解,该村的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包括修建产业道路全长9.4公里,总投资421.3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98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3.32万元。该项目于2022年1月正式开工,2023年1月竣工。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该镇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项目质量监督小组,建设方式为村民自建;在组织务工方面,桂花村两委对当地务工村民进行了4批次的政策、安全、技能培训。以工代赈项目新建的产业路(何宇恒 摄)来到桂花村,记者看到,通过以工代赈项目新建的产业路从柑橘园的中间贯穿而过,一幢幢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道路两侧一排排桂花树郁郁葱葱、花香阵阵……县级验收组成员正在对产业路的长宽度、厚度等进行测量。“该项目竣工后,桂花村以工代赈项目理事会、务工人员、村‘两委’、村民代表对项目进行了自验,多扶镇政府对项目进行了初验,验收情况均符合标准。”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解决了该村139人就近就业,已将劳务报酬通过“一卡通”按月及时打到群众手中,累计发放劳务费共86.6万元。“多亏了这个政策,让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这个项目落实下来既方便了我们日常出行,又改善了村里的面貌。”当地村民周大爷说。在以工代赈项目县级验收会上,多扶镇镇长王娟对该项目务工组织、定人定岗定酬、务工协议、团体保险、报酬发放、资金管理等方面情况作了汇报。各验收组汇报验收结论,部分村民代表对项目满意度进行评价,项目负责人、市级指导组对县级验收开展情况进行点评,并给予了高度的认可。“这个项目顺利完工后,该村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将有条件迎来更多企业入驻,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尤其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等,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助推乡村振兴。”西充县发改局以工代赈项目负责人赵山川说。据统计,自2021年以来,该县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累计聘用项目所在地群众700余人参与项目建设,发放劳务报酬470万元。以工代赈项目的稳步推进,为广大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以工代训”提升就业技能,实现群众的增产增收。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9-20
(记者 张斌)近日,蓬安县新园乡宽敞沟村村民李某在4名便民理事会成员的劝说下,将自家的宴席规模从30多桌缩减到10桌。这样的“坝坝说事”,已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宽敞沟村的常态。  宽敞沟村的探索,是蓬安县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社区“微治理”融合提升的切片之一。记者从蓬安县委组织部了解到,蓬安正分领域推进示范体系建设,在城市社区、乡村等领域创建精品“微治理”示范点24个,以点带面、分层分类推进,推动全县基层治理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微协商”解决社区群众烦心事  近日,蓬安县相如街道城南桥社区都市水乡三期小区一面开裂的围墙完成整修加固,不少群众为社区办事效率点赞。  9月5日,一场暴雨后,该小区的围墙裂缝扩大,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对过往行人和车辆造成人身财产安全威胁。小区自筹自管小组的党员志愿者将事情反映给社区后,社区召集10几名楼栋代表“微协商”,给出意见:居民自筹一部分资金,社区协调解决一部分,社区同时制定维修方案并监管资金使用。围墙整修工作得以快速推进。  在蓬安县,有不少像城南桥社区这样的老旧城市社区,过去,它们长期处于无物业、无业委会及无人管理的“三无”状态。  今年,城南桥社区发起倡议,在没有物业的老旧小区设置自筹自管小组,推选400余名党员在自筹自管小组中担任志愿者。针对邻里纠纷、环境整治、电梯管护等需要协商解决的事项,自筹自管小组通过业主恳谈会、楼栋议事会等议事平台,协议给出“金点子”,目前已协商解决各类群众身边事160多件。  最近,城南桥社区还组织社区干部、志愿者深入住户,征集群众“微心愿”,量身制定“微清单”,通过协调解决问题。“目的就是要从群众关心的细微隐患排起、从细微漏洞补起,将治理风险降到最低。”城南桥社区党委书记邓四妹介绍。  当前,蓬安县将把城南桥社区“大党委”为引领,小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物业服务组织“三方联动”治理办法推向全县小区。“微积分”激活互帮互助新风尚  9月13日,蓬安县巨龙镇羊角嘴村开始了紧张的秋收。由于村里的农机手不够,村委会号召村内志愿者开展“金秋互助”志愿服务活动,8名志愿者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事后,村委信用管理员及时对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进行“信用加分”。  “等农闲了,羊角嘴村将开展积分评选活动,评出‘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奖品就是我们当地最有特色的农产品,激发村民的创先争优意识。”羊角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喜全介绍。  今年,蓬安县在巨龙镇羊角嘴村等3个村(居)实行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制试点,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列出攒分清单、扣分清单,采取“物质奖励+模范表彰”形式进行激励,引导村(居)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  为进一步规范创建工作,今年,蓬安县纪委监委还联合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单位,在试点村开展规范试点工作,有针对性地指导村规民约制定准则,科学评估量化考评标准,进一步激发村民的创先争优意识。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9-20
(记者 张斌)9月12日上午,“大地欢歌”2023年全国“四季村晚”(秋季)仪陇县示范展示活动在朱德故里景区开幕,用一首首歌曲唱响乡村新貌、一支支舞蹈讴歌丰收盛景。  为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文化和旅游部定于2023年开展“四季村晚”活动,要求各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遴选本地“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仪陇成为示范展示点位之一。活动期间,仪陇将组织全县37个乡镇(街道)选送特色文艺节目,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仪陇依托朱德故里景区、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等红色资源,推行“景区带村”旅游帮扶模式,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品牌效应、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目前,该县已成功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6个,创评国家级、省级文化旅游品牌50余个,仅朱德故里景区直接带动仪陇5000余人增收致富,间接带动周边1.6万余人就近就业。  同时,仪陇不断丰富红色文化内涵,通过提升乡镇文化设施、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等,基本建成了“红色文化引领、特色文化主导、城乡文化联动、多样式文化共荣”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9-20
(记者 张斌)9月10日至1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主题市活动——南充市专场对接洽谈会在成都举行,南充发布1310个人才需求,将“橄榄枝”伸向高新科技人才。同时,一批熟悉的院士专家现身签约现场,与南充再续合作。  “借海科会平台发出‘英雄帖’,就是希望广为传递我们渴求人才的信号。”南充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吸引海内外人才的目光,南充精心谋划、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优质项目。  围绕“组团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目标,南充正着力做强人才平台支撑,聚力人才引与用,以人才“新优势”聚集发展“新动能”。聚焦主攻产业“主动揽”  “南充对人才的重视令我们非常感动。”本届海科会期间,签约嘉宾之一、重庆清研理工汽车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石晓辉提到一个细节:三年前,研究院与南充营山县汽摩配产业园建立联系以来,南充市县两级主要负责人每年都到研究院拜访,了解行业最新动向。  此次海科会主题市活动上,重庆清研理工汽车智能技术研究院与营山签订了汽摩配产业智能化改造项目合作。“下一步,营山县还将为我们搭建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双方共同推动汽摩配产业智能化发展。”石晓辉说。  主动揽才,南充不单打“感情牌”,还实打实拿出“真金白银”,夯实人才平台建设。6月,南充发布2023年度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其中提出:对引进的创新创业团队,最高给予100万元资金资助;对创新创业个人,最高给予500万元政府资助。  此外,南充还为人才送上优质服务。今年7月,南充与达州组团建设川东北创新人才集聚地高层次人才服务支持措施初步达成。根据双方协商,对两地认可的高层次人才将发放“南达英才卡”,在就医服务、金融服务、子女入学等10方面给予高层次人才政策支持。  人才聚集的“磁场”正在南充形成。2013年“嘉陵江英才工程”实施以来,南充已引育硕博人才1.2万余名。截至今年8月,南充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达98万人。  “组团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目标确定以来,南充将揽才目标集中到主攻产业上。以此次海科会为例,南充发布的人才需求涵盖汽车汽配、化工轻纺、食品医药、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方向。“这些主攻产业平台雄厚,将给人才提供最大发挥空间。”南充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引人才到一线“精准用”  9月8日,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宏宇带着团队来到南充,深入南部县东坝镇柑橘产业示范区和顺庆区芦溪镇柑橘科研基地,通过实地指导、现场教学等形式,为柑橘产业病虫害防控、水肥一体化建设等开出“诊断书”。  邀请专家到来的,是南充市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柑橘产业人才分联盟。  今年,南充整合12个部门单位、56所高校院所、1.2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共同搭建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分别设置粮油、畜牧、柑橘、水产、蚕桑等17个特色产业人才分联盟。联盟定期邀请专家赴产业一线开展知识讲座、专题研讨、师徒结对、技能培训等活动。截至目前,该联盟已邀请300多位技术专家到生产一线指导。  “我们还将完善线上平台,方便专家组对联盟盟员培训指导,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南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要把人才“引过来”,还要精准地“用起来”。9月11日,南充市嘉陵区,四川好土优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郑刚强合作成立“院士创新中心”。根据规划,该中心将为企业在产业规划、品牌设计、股权改革等方面进行指导。“下一步,嘉陵区还将在科研场地、人才住宿等方面给予专家团队支持。”嘉陵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南充已建成10个省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19名“两院”院士。今年,南充还正式出台《南充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服务管理等内容。  让人才“动起来”。在南充银海丝绸公司的专家工作站,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余卫华专家团队正带领企业开展一项“去除蚕丝绵筋条绵块关键技术研究”,对企业的丝绵工艺进行改进,全面提升产品品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9-2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