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文/图  艳阳高照,稻穗金黄。8月16日,位于三台县建平镇四季村的三台县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台沃中试基地内,2块同天育秧、同天移栽的水稻田迎来头季稻收获。  当天,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省内专家,对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台县农业农村局协同开展的“泰优粤禾丝苗”“恒丰优粤禾丝苗”2块再生稻集成技术展示田头季稻进行了现场实收测产验收。“2块田经实收测产,泰优粤禾丝苗实收面积1.25亩,亩产775.52公斤;恒丰优粤禾丝苗实收面积1.52亩,亩产806.54公斤!”专家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宣布了测产数据。此后,这些收获了头季稻的稻桩将继续蓄力,在2个月后迎来再生稻收获。收获的头季稻。收割头季稻3个水稻品种均高产“收割的时候注意不要踩到稻桩,2个月后还能再收一茬。”稻田内,20余位着装统一的工人一手握着水稻,一手挥动镰刀,一会儿功夫,箩筐里装满了收获的水稻。  这3块紧挨着的稻田,依次种植着泰优粤禾丝苗、深优粤禾丝苗、恒丰优粤禾丝苗3个水稻品种。“3个品种是在3月20日同天育秧,4月24日同天移栽的。”台沃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深优粤禾丝苗熟期更短,已于8月12日进行收获,亩产虽不及其他两个品种,但依旧达到了769.03公斤的亩产水平。  “亩产突破800公斤,这在当地算非常高的产量了。”马均说,近期我省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当地能取得这样的高产成绩与水稻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密不可分。  在水稻品种方面,优质水稻品种的选择为高产打下基础。“这几个品种均具有耐高温、耐干旱的特点。”马均说,如果水稻在抽穗扬花期遇到高温天气,结实率会较差,但这两个品种的结实率均在90%以上。此外,这两个品种均属于矮杆品种,抗倒伏能力很强,适宜机械化生产。  在栽培技术方面,相关技术落实到位,为高产“保驾护航”。基地内采用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科学施用台沃水稻优化配方肥,让用肥更加精准高效。  对这3个品种头季稻高产成绩满意之余,专家们更多的是期待。稻田里留下的一排排整齐稻茬,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在2个月后,能否收获再生稻,将成为检验当地是否适合发展再生稻的关键之一。“眼前这些稻茬,可决定再生稻是否能发芽,稳产保收,同时也检验再生稻可否在非传统区发展。”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农艺师周虹说。记录测产面积、重量。川北若成功将大幅增加全省面积  在传统上,再生稻主要集中在川南地区泸州、宜宾、自贡、内江等地。“三台并非我省再生稻的产区。”马均介绍,由于川南地区在9月初的气温仍能达到22℃以上,有利于再生稻灌浆结实、单产提高。因此,川南一直是四川再生稻主产区。  然而,三台县发展再生稻种植,具有一定的优势。  “我们通过品种筛选、技术配套,目前试验的3个中早熟品种,生育期短,再生能力较强,而且耐低温,为再生稻生长创造了条件。”台沃公司总农艺师曹均成说,如果顺利,今年10月下旬就能收获再生稻。  “三台空气湿度相对川南更低,在插秧密度大的情况下,纹枯病较轻,有利于头季稻高产和再生芽萌发。”在分析三台县发展再生稻生产潜力时,我省再生稻专家、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徐富贤提醒,秋季温度条件将成为当地发展再生稻的最大挑战。  “利用中早熟生育期的水稻品种和天气打‘组合拳’,这是当地对于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有益尝试。对于种植户而言,算总账效益或将更明显。”周虹介绍,变“一种一收”为“一种双收”,可提高我省冬闲田的使用,增加粮食总产量。同时,还可推进“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小春季种植蔬菜、冬马铃薯等,实现粮经作物统筹协调发展。  目前全省再生稻产量超过55万吨。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如果三台县再生稻取得成功,意味着“头季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在川中偏北乃至川北地区具有推行价值,这将大幅度增加全省再生稻面积,对提高全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文/图  今年花生丰收时节,在三台县西平镇收获了一种不一样的花生——水果花生。水果花生以其香甜可口、适合加工等特点在当地一炮打响,哪怕带泥的花生都能卖到8元/斤。  对于多年传统花生种植基地的西平镇来讲,水果花生将开启其花生结构调整的序幕。不仅如此,水果花生也将为三台县这个四川“花生种植第一县”带来花生品种的革新,在满足加工需要的同时,促进农户增收。农技人员随手扯起一蔸水果花生。尝到甜头,水果花生效益高  8月16日,在三台县西平镇朱君村,刚刚收获的水果花生,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入口化渣并带着丝丝甜味,给人一种新鲜的体验。  “之前,我们的农户普遍种植传统花生。今年3月,村集体带头示范,首次试种了150亩水果花生,主要是探寻村集体经济增收、群众增收路径,并为解决剩余劳动力、盘活撂荒地寻找出路。”朱君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理事长马文勇说,“我们从8月初收获。发现水果花生甜度好、含油率低,适合鲜销,因而选过的泥巴花生都能卖到8元/斤。而且,它的平均亩产达1000斤,比普通花生提高了10%-20%。到现在,我们已经卖了两万多元,都是公司订单收购。”  马文勇算了笔账,水果花生均价可达5元/斤,亩产值可达5000元,亩种植成本在1400-1500元,亩利润达3500元左右;普通花生一般卖3元多1斤(湿),亩产值2100元左右,亩成本100多元,亩利润近2000元。很明显,水果花生的效益高出了一大截,而且,1亩地还能解决十几个农户务工。  这种水果花生名为“蜀花9号”,是省农科院选育的我省首个水果花生品种,去年在西平镇进行了小面积的试验,结果因口感太好,试种的5亩全都被吃光了。  “我镇有一个食品加工厂,传统花生含糖不高,口感也不怎么好,厂家始终收不到满意的原料。同时,去年以来,各村集体也出资开垦了一批撂荒地出来,土质也不太好,种啥品种,如何收回成本?花生正好不择地势。”西平镇副镇长蒋经纬说,“去年底,我们通过县农业农村局与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对接,今年确定朱君村、响石板村、麻石桥村、方子堰村等4个村集体和一个大户带头试种水果花生。”  西平镇党委书记刘春华说:“我们计划种植1000亩,可是种子太稀缺了,实际只种了500多亩。水果花生口感很好,是高端品种,这将为我们去年整治出的8200亩撂荒地找到新出路。”一种难求,但亦要适度推广  8月初,西平镇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果花生机械收获现场会,我省首个水果花生自此拉开大规模采收的序幕,水果花生一炮打响。  刘春华介绍,每天有1万斤新鲜水果花生从西平通过网络购物平台销往全国各地。预计通过销售鲜果、种子等形式,500多亩水果花生收入将突破40万元。  位于西平镇的一家食品公司,主要加工卤味、蒜香等风味花生。今年,该公司负责人唐作凯收购了三四十吨水果花生,终于开心地笑了。连日来,这些水果花生正在加工厂加班加点烘烤。  “我们过去在本地收购的传统花生,含糖量只有3%,而且不化渣。后来,我们又从省外收购,除了均匀度好一些之外,口感始终还是不行。”唐作凯说,“水果花生就比传统花生细腻得多,生吃带甜香,食糖量达12.7%,我们只需原汁原味的加工,把它烘干烘酥,风味就非常的好了。”  唐作凯表示,他收购的这三四十吨水果花生将烘干后专门保管贮藏,留作种子,明年向当地农户推广,预计可推广一两千亩,再一步步地扩大公司水果花生原料基地。  尽管水果花生备受市场青睐,马文勇也舍不得全部卖完。他说:“我们计划留2万斤做种子,按1亩用种20斤,明年就可以扩种1000亩。现在,有10多户农户看好水果花生的前景,已经找我们买种子了,本村的就卖10元/斤。”  刘春华说:“花生在西平种植历史悠久,是西平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镇上的近期目标是发展1万亩水果花生,但种子一种难求,这是制约我们发展的一个瓶颈。因而,我们建议大家尽量留种,利用山上、山腰、山下的撂荒地通过机耕、机播、机收等广泛种植。”  据了解,多年来,三台县花生产业一直比较稳定,种植面积保持在15-16万亩,为四川“花生种植第一县”,但过去的品种以“天府系列”“云花29”等品种为主打,但口感均不如现在的水果花生,难以满足加工厂的需要。  “水果花生既能满足加工需要,又让农户看到了效益。同时,它比原有品种产量还高一截,抗病虫能力更强。”三台县农业农村局粮油站助理农艺师谢宏介绍说,“明年,我们准备结合一个花生高产创建项目,在西平、建平、八洞、鲁班、古井等花生基地,适度推广水果花生,以点带面,带动农户增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彭彬 特约通讯员 田明霞8月20日,梓潼县卧龙镇桂花村村民阎克富家的75亩杂交水稻制种田里,四台联合收割机在穿梭忙碌,收割、脱粒、装车,确保谷种颗粒归仓。据悉,当前,梓潼县5.2万亩杂交水稻制种进入成熟季。  卧龙镇是梓潼杂交水稻制种大镇,今年种植5000余亩。种植期间,农技人员开展大田病虫害防控、花期调节、无人机授粉、田间除杂等技术指导,平均亩产在400斤以上。同时,该镇依托专业合作社,修建有粮食烘干车间4 处。规避不利天气带来的损失,确保制种颗粒归仓,安全存储。“今年我家杂交水稻制种亩产约420斤,纯收入约1000元,增收约7.5万元。”阎克富说。  近年来,梓潼县做实做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深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水平得到提升 。该县现在已成为四川省最大的水稻制种基地,国家级首批水稻制种基地县,常年制种面积超过5.2万亩,该县主要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 ”的发展模式,通过“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防病治虫、统一 销售”,大力发展水稻制种产业,积极推广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率。今年,该县预计产优质杂交水稻种子700万公斤左右,可供明年700万亩水稻生产用种。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崭山米枣,果呈圆柱形,口感脆甜,被列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眼下,在以崭山米枣著称的三台县新德镇崭山村,正是米枣丰收的时候,吸引客商纷至沓来。与从前不一样的是,今年的崭山米枣个头变大了!8月15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崭山村,探寻米枣个头变大背后的秘密。沉坠枝头的崭山米枣。米枣好卖果农依然“大动干戈”8月15日,骄阳似火,在崭山村村委会委员黄玉的院坝,记者一边品尝着他家才下树的香脆可口的崭山米枣,一边听他讲起了崭山米枣的故事。  “它原来就是我们本地的土生苗,上世纪90年代,有小客商吃着好吃,遂带去外地销售,一度造成米枣销售非常抢手。”黄玉说,“于是,农户利用房前屋后、河滩地、荒山荒坡发展起来,现已种植3500亩(包括合并后的永联村、永胜村)。大多年份,果园价格保持在选货 5-8 元/斤、统货2-2.5元/斤,树上纯红的果子达到品质的顶峰,果农就装箱当礼品枣卖,5 斤一箱的卖25-30元。”  崭山村二组果农黄庭斌是最早的一批米枣种植户。他说:“崭山米枣亩产 3000斤,我家1.2亩米枣年年都是客商收购,要卖1.3万元左右,而每亩每年的成本不过1000元。”  尽管如此,黄庭斌这1.2亩已不全是传统的崭山米枣品种。“从2020年到现在,我有一半嫁接成了‘大蜜罐’,这种‘大果果’枣子产量与崭山米枣差不多,但却比崭山米枣的个头大了两三倍。主要是消费者喜欢大果,我们也要迎合市场需要嘛。”黄庭斌说,“改良出来的‘大果果’基本在本地就卖完了。”品种改良做大做强崭山米枣原来,崭山米枣效应带动了周边村镇相继发展米枣。这导致2015年、2016年,崭山米枣的市场行情陷入低谷,统货一度跌至0.7元/斤!  村里也逐渐意识到崭山米枣果小的问题。于是,经县农业部门牵线搭桥,崭山村与四川农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采用崭山米枣进行新品种选育,于2017年成功选育出了“苹果枣”“大果枣”,这两个品种成为改种的主流。  崭山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文伯毅说:“新品种,品质比传统米枣还要好一些,1个果相当于传统米枣的3个!于是,从2018年开始通过部分项目资金带动,我们引导果农逐步改良新品种。新品种因为果实大,树型矮化,为果农采摘节省了劳动力。”  不过,当地相当一部分农户仍有传统的崭山米枣情结,至今仍未迈出改“大果果”的步子;另外,崭山米枣地理标志这块金字招牌的保护,也需要留下一部分老品种。对此,文伯毅表示:“新品种有很多好处,下一步还是要引导果农应能改尽改,配套搭建大棚和滴灌设施,既实现旱涝保收,又能提高产品品质,做大做强崭山米枣产业。”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22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引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须要争当“政治坚定的表率、履职担当的表率、守正创新的表率、提升本领的表率、严于律己的表率”,通过明纪律、知敬畏、守底线,实施主动跟进监督,进而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以非常举措保运行、稳大盘。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8-2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文/图  大热的天,在三台县立新镇高棚村,却能见到一畦畦碧绿的小白菜,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农户收获小白菜的身影。多年来,当地农户深深地爱上了“短平快”、一年可种8茬、效益不错的小白菜,小白菜从最初的100余亩发展到了2400亩,小白菜擎起农户增收致富的一片天,高棚村由此成为当地有名的“小白菜村”。农户抢收小白菜。农户收菜卖菜忙随便挣点“零花钱”  8月16日上午,艳阳高照。在高棚村的田间地头,就撑起了一个个硕大的太阳伞,农户三五一伙地抢收小白菜,打理、装筐交售商贩。  “我们今天大清早出来,到现在已经采收卖出去3筐(每筐80斤)了,还要再采收3筐,到傍晚的时候贩子上门来收,这几天每斤卖0.6元左右。”高棚村八组72岁的老农万兴保与老伴此时坐在太阳伞下的小板凳上,精心地为小白菜剔去黄叶、有虫眼的叶子、再去掉根须,使小白菜符合商贩的收购标准,他说:“我们种小白菜快20年了,从2亩多发展到3-4亩,菜价高的时候每斤能卖到两三元,低的时候只卖两三角钱,我们上岁数了,一年只种4-5茬、也种得稀疏,近4亩地也能卖4万多元。而1亩地每茬的投入,不算人工的话,种子、农药、肥料的投入也就只有两三百元。”  高棚村八组农户崔秀华,今年已满53岁。她一二十年来从未出去打工,她和老公就坚守在家门口种小白菜。她说:“在家种小白菜很自由,我们两亩多地,耍耍搭搭的一年都要种6茬,每亩每茬随随便便都有4000斤的产量。我低的时候每斤能卖两三角,最高卖到过2.4元,种小白菜就当挣点零花钱了。”  在高棚村,种小白菜最得力的是年轻人,一年最多可种8茬!农户们种出的小白菜,在田边就被四五十家商贩组织销售出去。“我原来在外面开挖机。近七八年,我回村里来收购小白菜,每天起早贪黑能收2万斤左右,从 0.3 元-3 元都在收,然后卖到重庆。”高棚村八组年轻的商贩江龙说,“每斤我加价0.2元批发出去,一年能挣一二十万元毛利。”选定品种跑市场全村无一撂荒地  现在的高棚村是由新景村、石梯村、高棚村合并而成,过去的新景村是该村小白菜的发源地。  高棚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崔兴江介绍说,新景村过去以种莴笋、莲花白、茄子等蔬菜为主,但这些蔬菜一年最多种两茬。而小白菜却具有“短平快”的特点,种下去快则1个月收获,慢则3个月收获,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一年最多可种8茬。尽管小白菜的收购价每斤从0.2元至3元上下波动,价格一日三变,而且每年还可能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一两茬亏损,但总体上讲,只要种够8茬,以每荐平均产量4000斤计算,每亩每年的纯收入在两万元以上。  不过,最开始只有农户自发种植的100余亩,农户没有定价权,遭到商贩压级压价。此外,农户过去种植的小白菜品种有一些颜色偏黄、商品性不好、热天不能种、有的甚至只能种两茬,难以满足农户对高效益的追求。  “从2012年开始,村上成立了合作社,采取‘六统一分’,合作社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销售渠道、统一商标、统一农资、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标准,然后分户经营,这样,合作社不需流转土地,而村民自己投入劳力种小白菜也不算劳力成本。”崔兴江说,“合作社通过3年的比较,于2015年最终确定一个好品种向农户推广,这个小白菜品种热天亩产可达三四千斤,冬天亩产可达8000斤,商品性好,还能种满8茬。”  据崔兴江介绍,在2015年 至2019年期间,合作社还组织5个党员开着一辆车,每年秋季花1个月时间,满载每份1斤装的小白菜样品拓展市场,从而在重庆、西安、乌鲁木齐、上海、达州、深圳、东莞等地建立了销售渠道。迄今,每年吸引四五十家商贩在村里定点收购,确保农户种得出、不愁卖。而合作社通过为农户组织农资销售,也有了一定的收益。  崔兴江说:“3村合并以后,高棚村的小白菜面积已达2400亩。我们的小白菜销量,从2013年以前每两天5吨增长至每天45吨,全村没有一块撂荒地。下一步,我们打算结合渝遂绵优质蔬菜产业带打造,进一步丰富小白菜品种,并优化蔬菜品种结构 ,增加茄果类蔬菜和有机蔬菜,丰富重庆市场的菜篮子,促进农户增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19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8-18
(刘佳慧 杨宗友)日前,伴随着荷香四溢、湖色旖旎的田园风光,2022年涪城区首届荷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在四川省绵阳市培城区吴家镇三清观村拉开帷幕。走进三清观村,入目即是潺潺溪水、娇嫩荷花,“十里荷塘”尽收眼底,一幅清丽山水、诗意田园的精美画卷徐徐铺开。涪城区首届荷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的主场地位于“湖光山色”稻渔亲水湿地农业主题公园。园区以稻渔、果蔬、莲藕三大产业区为核心,打造“十里荷塘”都市农业休闲体验区、“桃花幽谷”特色果蔬基地和银杏湾田园综合体,串联“荷塘月色”景观带、农耕研学小院、亲子步道、生态水景长廊等节点。开幕式当天,舞蹈表演、专业歌手精彩献唱、朗诵书法展示、古风汉服走秀等活动丰富多彩。现场还举行了农行签约授信仪式和摄影大赛启动仪式。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8-18
(胡宇 范菊香 杨宗友)快乐的舞蹈跳出幸福的生活,动人的歌声唱响美好的希望。8月16日,平武县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精彩开赛。竞演现场(李佳 摄)此次竞演以“喜迎二十大 文化润龙州”为主题,通过“乡镇代言+文化能人+特色文化表演”的方式进行,是平武县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全景展示乡土文化,展现美丽乡村、幸福生活的一次盛会。当天下午,该县6个乡镇的代言人和文化能人齐聚一堂,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乡村文艺爱好者等,通过藏族锅庄、汉族古典舞、羌族歌舞、白马藏族原生态歌舞、励志歌曲等形式,充分展现平武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社会发展的全新局面,全面展示了近年来平武县乡村文化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据了解,平武县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采取线上展演与线下竞演相结合的形式,全景展示乡土文化,大力推介美丽平武。白马藏族风情、秘境虎牙、茶乡豆叩、果梅之乡平通、魅力江油关、水映响岩、桑田高村等具有平武特色魅力的短视频同步在“四川‘乡’当潮”官方微信进行展播,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近年来,平武县以建阵地、育人才、送文化、助产业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下一步,平武县将坚持以乡村为大背景、以文化为主旋律、以群众为主角色,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激发广大群众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继承发扬的热情,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8-18
(李华)壮丽山水入画卷,乡村振兴谱新篇。盛夏时节,沿辽安路一路向北,乡村公路曲径通幽,风过阡陌,稻浪涟漪。目之所及,处处皆风景、徐徐如画卷,嵌于绿色山水间的乡村景色尤为迷人。安州区全景绵阳安州,坐落于青山碧水之间,距四川省会成都市100余公里,辖10个乡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便捷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安州紧紧围绕建设“全省经济生态强区”的总目标,在农旅融合、农业现代化、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数字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走出了一条具有安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2022年上半年,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4.11亿元、同比增长5.6%,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857元、同比增长7.1%。安州还斩获了2021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称号,成为了川西北宜居宜业的热土。打造“生态富民”样板,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交通、基础设施更好了,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这不,正值暑期消夏游,房间每天都是‘爆满’!”8月4日,绵阳市安州区桑枣镇齐心村蝴蝶谷“遇见·栖心”民宿内,返乡创业青年肖婷婷沏了一壶茶,等待着预定客人前来办理入住。她身后山野淌着绿意、流着诗意。安州区桑枣镇民宿——遇见·栖心齐心村原是典型的省级贫困村。2016年起,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齐心村坚守发展和生态保护两条底线,持续推进“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点上有风情、线上有风景、面上有风光、美丽乡村全覆盖”的乡村振兴安州样板,让秀美山水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该村累计争取到专项资金7000余万元,用于美丽新村、文化产业、景区道路、旅游设施配套等建设,打造了“枣皮走廊·蝴蝶谷”景区,将当地村民世世代代生长的大山建设成了3A级景区,直接带动当地村民300余人就业,实现了由省级贫困村到乡村旅游“网红村”的“华丽蝶变”。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嗅到了商机,纷纷回乡“搭乘”乡村旅游发展快班车,越来越多闲置的山间民居,经过改造提升,摇身一变高大时尚的新民宿,成为人们休闲度假好去处,一举活了资源,绿了河山,富了农民。如今,当地已形成了以蝴蝶山庄、翎谷·濯缨、遇见·栖心、三生山谷等为代表的特色民宿产业链,还有20余个家庭式民宿群,“蝴蝶谷”民宿产业带已成为安州的旅游“金名片”。葡萄采摘好风景兑换成“好钱景”。在加快农旅发展的同时,安州通过拓展休闲旅游产业链条,不断积极探索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等新业态,打造“菜花节”“采摘节”等节庆活动,不断擦亮“来安州,耍安逸”的文旅口号。2022年,全区上半年接待游客635.28万人次,同比增长8.65%;实现旅游收入44.58亿元,同比增长9.05%。在民风淳朴、风景如画的安州,“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图景已经变成现实。“土地银行”解锁增收密码,实现“藏粮于地”“藏富于民”自7月起,安州大地便瓜果飘香,碧如翡翠的西瓜、紫如水晶的葡萄、绯若绸缎的蜜桃......应有尽有。走进河清镇金花村,绿油油的西瓜藤蔓爬满了田地,七、八个村民正蹲在地里采摘西瓜,货车、私家车排到了村口。黄土镇芋河村柑橘采摘种植大户薛洪捧着刚采摘的西瓜,欣喜不已:“以前种植西瓜流转土地需要一家一户去谈判,现在直接在‘土地银行’拿地,方便快捷还集中连片。”自打2020年起,老薛通过村上的“土地银行”流转土地50多亩,大棚西瓜种植的规模越来越大,年收入翻了两番。老薛家西瓜种植规模得以扩大的重要原因是河清推行的土地新政策——“土地银行”。粮安天下,土地生“金”。2020年,安州区借鉴银行经营模式,选择河清镇金花村探索建立以农村土地整合为基础、土地分类利用为价值增长点的“土地银行”试点,通过“零存整贷”的方式,有效盘活了农村闲散地、撂荒地、零碎地,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释放土地资源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1年,金花村“土地银行”收储整理土地2200亩,实现各类经营产值270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6万元;2022年全面推开后,全区季节性闲置耕地将得到有效治理,可带动粮食增产1000余吨、蔬菜增产600余吨,助力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约500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流转的难题。2022年7月,金花村“土地银行”还入选全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大优秀案例。以河清镇为示范区,安州区还将在全区打造以“土地银行”、“粮食银行”为样本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改革路径,彻底将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富于民”。“土字号”变“金名片”,让品牌走出特色飘香万里“这是‘川菜王’,电商平台卖得很火。 这是‘罗浮山’,名字源于安州区的一个景区……”在辉达粮油的产品展示厅里,董事长罗麟指着琳琅满目的各种品牌食用油侃侃而谈。油菜花开遍地金黄,春来花开时是怡人春景,夏初丰收时是产业源头。安州区作为全省产油大县、“天府菜油”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县、四川省“10+3”粮油产业重点县,共有26个“天府菜油”品种,全区油菜种植面积27.3万亩,总产预计5.4万吨。安州区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以优质粮油产业为抓手,在“稳水稻、扩小麦、调玉米、保油菜”总体思路指引下,安州区通过建设一流产业基地、组建一流社会化服务组织、打造一流粮油知名品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孵化出一批品质过硬、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知名度高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哈农宝”“蜀好湃”“菜籽王”“川菜王”“安县魔芋”这些响当当的农产品名字已经成为安州的一张张“名片”,成为了消费者喜爱的“安州味道”。安州天府菜油种植基地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带动产业全面升级。依托安州产业历史发展积淀和文化生态优势,聚力打造农产品输出地,着力塑造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象,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带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农业企业品牌等共同发展,形成生产订单化、产品优质化、全程标准化、营销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以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为发展引擎,带动安州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治理变乡村“智”理,让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翅膀来到花荄镇联丰村数智乡村调度中心,“慧眼工程”“数智乡村”“雪亮工程”一应俱全,大屏幕上村子的各个重点区域一目了然。村头东家老人不小心摔了跤,村西窜出来流浪狗是个安全隐患……只要通过汇总屏幕前的数据进行分析,便能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预警信息等。以花荄镇为数字化样板,安州区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激发农村各类要素的潜能和各类主体的活力,以大数据助推农业现代化、让数字红利惠及广大农民、让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不断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7月,字节跳动火山引擎全国首个区域总部基地落地绵阳安州区。该项目的落地,为绵阳安州的数字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孵化等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以创业促进就业,带动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机会,支持安州区经济发展,开启安州走上数字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之路。8月起,“绵阳安州乡村振兴数字助农消费季”全面开启,以“天府菜油+”公共品牌作为重要传播内容,借助人民创意和抖音平台,数字赋能“天府菜油+”品牌宣传推广。活动将通过开展直播人才培训、主播带货等内容,覆盖超过71个农产品及文旅产品;将文旅融合和农产品产业相结合,使土特产坐上直播带货的“快车”,吸引全国消费者为美丽乡村的特色产品下单,让“安州味道”走出去,擦亮“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的名片。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新时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征程上,安州区将满怀豪情在川西北的土地上继续铺展开乡村美、农民富、产业兴的时代画卷,奋力谱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8-18
高产  经过现场收割、称重等环节,水稻品种“泰优粤禾丝苗”实收面积 1.25 亩、亩产达775.52公斤,水稻品种“恒丰优粤禾丝苗”实收面积 1.52亩、亩产达806.54公斤  (记者 史晓露)8月16日,绵阳市三台县建平镇四季村的台沃中试基地,稻浪滚滚,金黄一片。基地内一块再生稻集成技术展示田里,农业农村厅组织省内农业专家,对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台县农业农村局协同开展的两个再生稻品种头季稻进行现场实收测产验收。测产现场  经过现场收割、称重、测定水分、扣除杂质、计算产量等环节,水稻品种“泰优粤禾丝苗”实收面积1.25亩、亩产达775.52公斤,水稻品种“恒丰优粤禾丝苗”实收面积1.52亩、亩产达806.54公斤。  “亩产突破800公斤,当地创下新高。”参加现场测产的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马均说,近期我省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当地能取得这样的高产成绩与水稻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密不可分。  首先,品种优。“这两个品种耐高温、耐干旱。”马均说,如果水稻在抽穗扬花期遇到高温天气,结实率会较差,但这两个品种的结实率均在90%以上。此外,这两个品种均属矮秆品种,抗倒伏能力强,适宜机械化生产。  其次,栽培技术到位。基地采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科学施用水稻优化配方肥,让用肥更加精准高效。  头季稻收割后,当地还将蓄留再生稻,希望在川北地区率先实现“头季稻+再生稻”亩产破1000公斤的目标。  再生稻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对温光条件要求较高。由于川南地区在10月初最高气温能达到30摄氏度以上,有利于再生稻灌浆结实、单产提高,因此川南一直是我省再生稻主产区。  近两年,位于川北地区的三台县率先试验“头季稻+再生稻”种植模式,通过品种筛选、技术配套,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我们试验了3个早熟品种,生育期短,再生能力较强,而且耐低温,为再生稻生长创造了条件。”台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农艺师曹均成说,如果顺利,今年10月下旬就能收获再生稻。  目前,全省再生稻种植面积达400余万亩,每年为全省增产粮食超过55万吨。“如果川中偏北乃至川北地区能推行‘头季稻+再生稻’种植模式,全省再生稻面积有望大幅提高,对推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守好‘天府粮仓’有重要意义。”马均说。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8-18
四川农村日报讯 向薇薇 李柏桥 记者 罗敏 文/图  8月10日,骄阳似火,在绵阳市梓潼县许州镇本本农场,采用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制种水稻迎来收割测产。只见田间收割机所经之处,稻谷尽收“囊”中。  现场,绵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进行测产验收。经测算,经过育秧、插秧、施药、授粉等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的加持,测产地母本产量比传统制种增加28.1公斤/亩,增产12.1%。收割机所经之处,稻谷尽收“囊”中。  “今年发展了1200亩制种水稻,基本上采用了全程机械化技术。验收的146亩制种,想不到有这么好的收成,可以增收10万元以上。”农场主蒋本友高兴地说道。他算了笔账,传统人工移栽父本母本秧苗,需要500元/亩,采用机械栽插只需要230元/亩。同时,通过扩大父本和母本的行比,无人机授粉效率提高了,还可以收220斤/亩父本稻谷。而传统模式在父本授粉结束后全部割除,相当于损失了近300元/亩收入,机械栽插增加了密度、无人机赶粉提高了授粉效率,产量还增加了近10%。“又省工又省力还高产,明年我的制种田全部采用全程机械化技术。”蒋本友说。  制种水稻高产又节本,离不开各个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介绍,实施的机械化制种技术包括采用商品基质毯状育秧技术、母本机插秧技术、无人机施药和喷施“920”技术、无人机辅助授粉技术、父本母本机械化收割技术,收割的杂交水稻还将进行机械烘干。  经对生产成本的测算分析,全程机械化制种比人工制种节本240元/亩;增收父本118公斤/亩,单价按2.60元/公斤计算,增收306.80元/亩;增收母本产量28.1公斤/亩,单价按20.00元/公斤计算,增收562元/亩。三项合计节本增效约1108元/亩。  梓潼县是国家级制种基地县,劳动力的转移必将造成水稻种植面积的缩减。比如水稻制种劳动强度最大的赶粉环节,需顶着中午烈日,在田间使劲的摇动竹竿或快速拉动绳索,才能把花粉赶起来。但今年,梓潼县种子管理站站长陈凯感受到了水稻制种业的变化。  “今年全县的无人机是供不应求,广大制种农户已经认识到无人机赶粉的效果。”陈凯说,无人机赶粉价格是8元/亩次,人工赶粉10元/亩次,随着时间推移,无人机代替人工授粉是大势所趋。“明年要提前搞好预判,把其它区域闲置无人机调动起来,更好地满足制种农户的需求。”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18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陈俊颖)近期受持续高温干旱的极端天气影响,鲁班灌区大部分镇乡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旱情十分严重。为缓解旱情,鲁班水库管理中心主动作为,协调人民渠二处调水,于8月16日早上6点开启第三轮抗旱输水。所有干支渠开足马力供水,干部职工上渠守水护水,对有条件的地块进行节水浇灌、修渠排灌,引导灌区群众开展抗旱抢生产,因地制宜,做到应抗尽抗,应浇尽浇,坚决打赢“抗旱”生产攻坚战,确保灌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得到有效保障,农作物稳产。截止目前,古井镇、西平镇、鲁班镇、景福镇双乐乡抗旱供水近86万m3/s,水稻、玉米、花生、蔬菜等农作物旱情初步得到缓解,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损失,确保小灾不减产,大灾不减收。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8-17
(胡宇 文/图)风吹稻浪,稻花芬芳。8月14日,在绵阳市平武县高村乡五一村、民主村的稻田里,水稻长势喜人,用彩色水稻种出的大熊猫图案,造型可爱萌态可掬,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打卡拍照。走进稻田,微风吹拂着稻浪,处处是景、入眼成画。稻田碧波荡漾,绿意盎然间,一栋栋民居点缀其中,美丽乡村如诗如画。远远望去,稻画图案轮廓清晰,已进入最佳观赏期。稻田阡陌纵横,与周边山峦、树、房屋相映生辉,构成了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美不胜收。   彩色水稻种出的大熊猫图案装扮美丽乡村以稻为笔,以田为卷,高村乡将原种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以“喜迎二十大”“美丽乡村”为主题而进行创作的巨幅稻田画,既展示喜迎党的二十大的热烈氛围,也展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成效。   用彩色水稻勾勒出“奋进新时代 献礼二十大”“衢州有礼”等字样 稻田画在太阳蓝天白云的映照下,美轮美奂,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稻田中,用彩色水稻勾勒出“奋进新时代 献礼二十大”“衢州有礼”等字样和巨幅熊猫图案,共同组成一幅美丽的彩色稻田,成为当地一道别致的乡村景观。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8-17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复兴必然要求,是全党同志矢志不渝的初心任务。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是民族复兴、国家统一坚强核心。近日发表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系统阐明了新时代祖国统一大政方针政策,增强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走向中华复兴的信心决心。回首建国以来,党中央从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到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从推动两岸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到制定实施《反分裂国家法》,党和国家始终把解决好台湾问题、推动实现祖国统一作为重大使命任务,团结带领台海两岸人民,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迈进和平发展之路,两岸关系已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且,在新时代实现了新中国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和直接对话,把两岸交流互动提升至新高度,成为新的里程碑。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当然,解决台湾问题须一代代人不懈奋斗,首先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团结一切力量,绝不允许任何人或势力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须为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谋幸福,始终致力于台海两岸同胞幸福美好生活新向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把握中华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既敢于又善于斗争,切实同一切损害主权和领土完整、企图阻挡国家统一的势力展开长期坚决地斗争。长期以来,国共两党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积极推进两岸政党党际交流;践行“两岸一家亲”,以同胞福祉为依归,不懈推动台海和平发展、融合发展;而且排除“台独”势力干扰,推动台海关系走深走实。坚定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抵制了“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有力维护了台海和平稳定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两岸各界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让台海两岸同胞都会过上幸福的好日子。(通讯员:长河川淼)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8-17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芶亮)8月15日三台县忠孝乡再次召开会议对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专项安排,筑牢防汛抗旱安全网,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忠孝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施霞在会上强调要求各村(居)、各部门:一要清醒认识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严峻形势,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防汛抗旱这一重要政治责任,坚持人民生命至上,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二要理清顺指挥体系,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形成防汛抗旱工作合力,切实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三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用好防汛抗旱指挥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快速响应和应急发布,增强监测预报预警实效。四要细化优化应急预案,备足备齐应急物资,做好综合实战演练,确保把各项应对准备工作抓实抓细。五要继续巩固、深化汛前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努力把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未雨绸缪”方可“泰山崩于面”而不慌。忠孝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防汛抗旱和地灾防范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查隐患、堵漏洞,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应对工作。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8-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羊丽 谢勇 特约通讯员 田明霞8月12日,三台县水利局组织农村供水总站深入该县石安场镇、三元芦桥等旱区开展人畜应急供水。看见一股股清流接入到水窖水井,看见应急消防车、县城洒水车送来清水,把桶、锅儿、茶壶、瓢碗灌满,一些干部群众激动地说:“由衷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灵兴镇石堰村村民涂桂英说,没想到今年竟然会这么干旱,上面送来清水,真给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  一个半月来,三台县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以上,严峻旱情正在持续发展为严重的伏旱。为此,气象、水利、农业、应急、住建、卫健等单位加强旱情预警,搞好会商研判,全方位阻击旱魔侵袭。据悉,都江堰人民渠六七期灌区、武引一期灌区,以及永和堰、红旗堰、印盒山、大围埝灌区水管单位干部职工认真落实省市县三级抗旱应急响应,严格供水抗旱目标责任,搞好水资源科学调配,强力做好灌区供水抗旱减灾各项基础工作,现目前组织抗旱应急供水560万方。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16
四川农村日报讯 林忠伟  梓潼县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结合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用好用活村规民约“红黑榜”,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推动农村面貌持续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日前,笔者在梓潼县宏仁镇红星村“村风公开栏”上看到:上面设置了红榜和黑榜,红榜上张贴着受到表彰村民的照片,黑榜上张贴着有两户群众在村规民约评选中家庭卫生差的照片。在村委会外墙上,公示了红星村《村规民约》和红星村《积分制管理办法》。“红星村根据各家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评比,建立红黑榜,促使相互监督,提升村民爱护清洁卫生的自觉性。”红星村党委书记杨大民说。  宏仁镇把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村社“五清”、场镇“四定”纳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管理,精心编制“遵法纪,知荣辱,抓五清,扫干净,摆整齐,有秩序”等落实上级部署、内容浅显易懂、语句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广泛宣传,让群众喜欢听、看得懂、记得住、能遵守。并实行积分制管理,对环境卫生好的农户通过“红榜”全村通报表扬;对环境脏乱差的农户通过“黑榜”通报全村批评。“宏仁镇利用‘红黑榜’,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群众自治合力和内驱动能,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度,积极争创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全市十佳乡镇。”宏仁镇党委书记黄兴说。  梓潼县把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中“三清两改一提升”融入“群众评价、评审小组评分、村委会评议,党支部审核、村民代表大会审定”积分制管理“三评两审”工作中,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转变群众小环保意识,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制度上对群众再次进行约束,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努力创建“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四好村”。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8-16
“面向异常严峻的旱情,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不断把三农服务搞得更好!”。7月底以来,四川省三台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县府农办)多次召开专题党委(扩大)会议,推动落实农业种养殖、农田水利防汛抗旱阶段工作,坚决维护粮食安全,进而为拼经济搞建设 清障护航。近期以来, 三台县农业农村局把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包括来川视察重要指示讲话转化为践行一线工作法的强大动力,切实抓党建强经济,主动围绕下半年三农目标,高质量推动抗旱稳粮,喜迎党的二十大。为此,全县农业农村干部着力提高四个意识,增强拥护“两个确立”行动自觉。通过充分认知夏季高温和主汛期事故频发复杂态势,跟进形势问题研判。针对抗旱防汛等薄弱环节,查隐患、控风险,搞好应急救援,切实破解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旱情应对老大难,搞好信访维稳,积极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保障疫情防住、经济稳住和发展安全。突出人才兴农支撑,引进双一流高层次专业人才,善于发挥人才特长优势,把合适人放在合适岗位,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期间,农业农村各部门统计人员着力围绕中心,强担当、增作为,专业敬业,科学完善统计机制,提高能力水平,保障科学统计、依法统计,求真务实。老专家们积极做好传帮带,年轻人认真学习专业领域实践知识,老中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支撑服务于粮油果蔬、水产畜牧等民生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共同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振兴贡献智慧力量,做到提前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继续擦亮三台县农业大县金子招牌。另一方面,搞好脱贫小康农业项目、农村改革、宜居乡村,抓实党风廉政和干部作风管理。夯实生猪、粮油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持续巩固生猪出栏、油料产量稳住全川第一,粮食产量全川第三地位。共建乡村振兴先进县,致力生猪种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晋升省级星级园区。全力冲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等目标,让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在十四五不断跃上新台阶。(三台县农业农村局  陈凤琼)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8-14
小二型水利观山水库位于三台县立新镇团辉村,库容17.78万方,灌溉农田2000余亩,兼有水产养殖等三农服务综合效益。防洪标准20年一遇。经鉴定,该水库大坝及放水等设施老化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农村水利专家建议:在上游坝坡以浆砌预制六棱块衬砌,下游坝坡以砼框格草皮护坡,同步改建放水设施,整治白蚁病害。这些年,通过新建排水棱体、防汛道路,修好水管房、排洪沟,安装观测监测设备,实行库区清淤还清水于民。在水坝上游采用混凝土框格浆砌预制六棱砖衬砌,在坡面开挖回填夯实,并削坡至设计坡比,开槽浇筑混凝土框格,靠近上游部分砼现浇压顶,靠近下游下游框格草皮护坡压顶,增设大坝变形观测等措施,投资200多万元的观山水库如期除险加固,保障了防汛抗旱两手发力。据了解,绵阳三台今年小型水库除险还将实施新德镇452水库,现已完成初设批复、发改局赋码、财政评审等工作,上月已挂网预计9月初完成采购、确立施工单位,到9月中旬完成开工准备,保障9月底开工建设,年底主体完工。同时,抓紧15座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开展26座小二型雨情测报,推动6座小一、小二安全监测,夯实防汛抗旱问题治理整改。(通讯员:羊丽)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8-13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