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马发海 王欣悦 冯津榕 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近日,在万源市白沙镇猫儿坝村千亩油菜花海,“牵手通川·香约白沙”第二届万源市白沙镇五彩农特产品推介活动举行,上万名游客纷至沓来,共赴这场春日浪漫约会。漫步于油菜花海,游客仿佛踏入了大地“调色盘”,层层金浪将田野染成流动的金色绸缎。点缀在花丛中的国漫“顶流”哪吒、敖丙等卡通形象立牌,更是引得游客惊喜连连。活动现场在活动主会场,白沙镇的乡亲们热情迎接着远方来客。铿锵的锣鼓声中,两条金色舞龙腾空而起,上演“双龙戏珠”。身着传统服饰的演员轻盈起舞,衣袂卷起淡淡菜花香。小朋友们也在舞台上摇起了拨浪鼓,奏响了春日的“交响乐”。在主会场旁边的花田集市,20余种白沙镇农特产品渐次铺陈——传统技艺制作的腊肉香味扑鼻,原汁原味的蜂蜜泛着琥珀光泽,新鲜采摘的高山茶叶鲜香四溢……“好吃的太多了,尤其是万源老腊肉,果然名不虚传。”游客们纷纷化身“美食达人”,在一个个展位前驻足品尝。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线上+线下”农特产品展销区,线上通过直播带货,将白沙镇的优质农特产品推向全国市场;线下则设立实体展销区、美食体验区,供游客现场品尝、购买,在赏花之余享受源自白沙镇五彩产业的地道美食。据悉,此次活动由通川区主办、白沙镇协办,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丰富白沙镇乡村旅游体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有力推动白沙镇经济多元化发展。成片盛开的油菜花自开展托底性帮扶工作以来,通川区切实扛牢帮扶责任,对白沙镇开展“一对一”托底性帮扶工作,围绕“文化+农业”“文化+乡村游”发展路径,大力支持白沙镇农文旅产业发展,用心用情开展托底帮扶工作,奋力打造托底样板。(图据万源市委宣传部)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5-03-27
(记者 袁城霖)位于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的罗家坝遗址,地处渠江二级支流后河与中河交汇处,由罗家坝外坝、张家坝及罗家坝内坝三部分组成,已出土青铜器、陶器等各类器物3500余件。2023年4月,以罗家坝遗址出土的文物为核心展陈的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是我国首个巴文化专题博物馆。  3月24日,记者走进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探寻巴文化起源。在博物馆馆外广场右侧,一块倾斜放置的圆柱形大石头映入记者眼帘。“这是博物馆建馆时,利用天然岩体改造的巴蜀印章形象。”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张立佳说。  为突出“巴”文化,博物馆主体建筑的造型设计也形似篆书的“巴”字。  从广场拾级而上,进入博物馆二楼展厅,记者在序厅墙上看到“西南有巴国”五个大字。该展厅以“揭秘罗家坝”为主题,集中展示罗家坝遗址出土的生活用具、兵器、礼器、龟甲等各类精美文物500余件。循着陈列观看,一件件文物将神秘的古代巴国呈现在记者面前。  展厅中央,水陆攻战纹铜豆、狩猎纹铜壶等“镇馆之宝”依次展现,文物上有虎纹、鸟纹以及巴蜀符号等。其中,水陆攻战纹铜豆上的水战、陆战、云梯攻城等纹饰,展现了当时的战争场景。  1999年以来,罗家坝遗址已经实施9次考古发掘,这些出土的文物将尘封的古代巴国文明带到我们面前。  除了关注本地巴文化,博物馆还将巴文化的关注视野扩展到鄂西、川北、重庆、陕南等地区。博物馆一楼展厅以“寻踪觅巴国”为主题,重点还原古代巴国及巴文化的源流、演变、发展和传承情况。  馆内一份“巴文化典型遗址分布示意图”显示,现今发现的典型遗址主要分布在嘉陵江、长江沿岸等地,北至陕西汉中,东至湖北宜昌。展陈以图文形式,介绍各地巴文化典型遗址发现的文物情况,以及古代巴人在这里生活的年代等信息。  除此之外,巴人迁徙过程中,不断与周边其他文化发生的碰撞与融合,也是展陈的重要内容,包括“巴蜀同辉”“巴楚为邻”等板块,进一步拓宽了历史视野。  如今,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已成为集社会教育、休闲旅游、科研考古于一体的大中型公共建筑。自开馆以来,该馆已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5-03-27
(记者 王晋朝 蒋君芳)3月26日,“2025春游四川·飞花令”系列宣传活动,在成都崇州市隆兴镇梁景村的油菜花田中正式启动。来自绵阳、雅安、乐山、达州、攀枝花五地的媒体记者通过现场视频连线,向与会嘉宾呈现一幅幅跨越地域的“春日盛景图”。3月26日,位于成都崇州市隆兴镇梁景村的“花田火锅”吸引游客赏美景、品火锅。记者 李向雨 摄  “2025春游四川·飞花令”系列宣传活动包括“花开天府”短视频大赛、“跟着古诗去寻花”全省融媒联合推介活动、“春芳飞韵”全省景区喊麦接龙挑战以及“春满大地·花开人间”主题作品征集活动。活动将贯穿整个春季,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和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四川文化旅游宣传推广联盟推介了“崇州赏花之旅”“乐山金浪桐雨与杜鹃之旅”“达州巴山深处野性春天之旅”“绵阳辛夷花山间粉黛之旅”“攀枝花阳光凤凰蓝花楹之旅”“雅安跟着熊猫赏浪漫花海之旅”6条春游四川赏花精品线路,揭开四川春日繁花胜景的一隅。  此次活动现场还布置了“春芳集韵”非遗活态体验专区,集中展示道明竹编、怀远藤编等技艺,游客可亲手制作竹编艺术品。值得一提的是,在隆兴镇梁景村的花海旁,游客还可体验“花田火锅”,享受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5-03-27
阳春三月,繁花竞放。3月23日,在万源市白沙镇猫儿坝村千亩油菜花海,“牵手通川·香约白沙”第二届万源市白沙镇五彩农特产品推介活动举行,上万名游客纷至沓来,共赴这场春日浪漫约会。漫步于油菜花海,游客仿佛踏入了大地“调色盘”,层层金浪将田野染成流动的金色绸缎。点缀在花丛中的国漫“顶流”哪吒、敖丙等卡通形象立牌,更是引得游客惊喜连连。在活动主会场,白沙镇的乡亲们热情迎接着远方来客。铿锵的锣鼓声中,两条金色舞龙腾空而起,上演“双龙戏珠”。身着传统服饰的演员轻盈起舞,衣袂卷起淡淡的菜花香。小朋友们也在舞台上摇起了拨浪鼓,奏响了春日的“交响乐”。在主会场旁边的花田集市,20余种白沙镇农特产品渐次铺陈——传统技艺制作的腊肉香味扑鼻,原汁原味的蜂蜜泛着琥珀光泽,新鲜采摘的高山茶叶鲜香四溢……“好吃的太多了,尤其是万源老腊肉,果然名不虚传。”游客们纷纷化身“美食达人”,在一个个展位前驻足品尝。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线上+线下”农特产品展销区,线上通过直播带货,将白沙镇的优质农特产品推向全国市场;线下则设立实体展销区、美食体验区,供游客现场品尝、购买,在赏花之余享受源自白沙镇五彩产业的地道美食。据悉,此次活动由通川区主办、白沙镇协办,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丰富白沙镇乡村旅游体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有力推动白沙镇经济多元化发展。自开展托底性帮扶工作以来,通川区切实扛牢帮扶责任,对白沙镇开展“一对一”托底性帮扶工作,围绕“文化+农业”“文化+乡村游”发展路径,大力支持白沙镇农文旅产业发展,用心用情开展托底帮扶工作,奋力打造托底帮扶样板。(万源市委宣传部 马发海 王欣悦 冯津榕 供稿 彭进 供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5-03-26
“李花怒放一树白,遥望疑是春飞雪。”3月22日,一场以“相约李花间,共赏春日景”为主题的2025“花在庙安”乡村旅游消费季系列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据了解,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响应文旅融合发展政策,充分挖掘宣汉县庙安镇李花资源优势,着力发展“花间经济”,通过“以花为媒、以游促兴”推动消费扩容升级,大力推动文旅产业做大做强,联动线上线下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体验,实现“文旅农商体”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活动现场上午9时许,笔者来到了宣汉县庙安镇花果山景区,只见漫山遍野的李花竞相绽放,山前地头、房前屋后,一团团、一簇簇的李花如雪似云,游客们漫步其中,踏青赏花、拍照留影,感受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李花,是庙安的底色,亦是这场春日盛宴的灵魂。伴随着阵阵花香,《龙跃九州》《花满女儿心》《望乡》……一个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熟悉的旋律响起,现场气氛瞬间热闹起来,游客们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轻轻哼唱,掌声和歌声交织在一起,将此次活动的氛围推向高潮。看节目的同时,一边锅碗叮当,一边饭菜飘香。30余个特色摊位沿路铺开,既有清明粑、凉面、炸土豆等传统小吃,也有当地李子酿造的李子酒,游客尽情感受着乡村美食文化的魅力。在“李花树下”音乐派对现场,不少游客登台献唱,奏响了春之乐章,让游客感受到了“耳畔有旋律、抬眼即花海”的浪漫。县老年书画研究会名家以大地为纸、清风为墨,挥毫书写“李花诗词”“春日寄语”,让游客感受到笔墨与花海的交融,让传统文化在花香中焕发新韵,让艺术创作带动文化消费。“开席了!开席了!”中午时分,随着椿蛋卷、麻辣鸡、蒸排骨等一道道精美菜肴端上桌子,“林中有家·花开盛宴”长龙坝坝宴也热闹开席,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围坐在一起,在李花丛中品尝美食、欣赏美景。不少游客还围坐于花丛间,品赏着“林下火锅”的别样情趣,花影摇曳、香气缭绕,在花海中定格美好瞬间,成为今春最难忘的消费体验!“今天我们过来不仅有美丽的李花可以看,还有特色美食可以吃,真的是大饱眼福和口福!”游客龙女士高兴的说道,“我还是第一次在花海中吃饭,感觉别有一番味道。”近年来,庙安镇以八庙村为核心,栽植李树万余亩,是宣汉县目前最大的李子现代产业园。这里李树种类繁多,有青脆李、脆红李、五月脆等优质品种,每年7月至8月集中上市,远销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欢。此次消费季,庙安镇精心推出“哪吒踏春·李雪迎风”打卡、“春绘李花梦” 亲子绘画活动、“舌尖上的庙安” 李花美食集市、“林中有家·花开盛宴”长龙坝坝宴、花海火锅·香漫李下”火锅宴、“李花树下”音乐派对、“翰墨飘香·李花映韵”书法艺术现场创作7大主题活动,以一场花事,书写乡村振兴的答卷。活动当日,游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人数达到1.5万余人。“本次‘花在庙安’乡村旅游消费季的启动,不仅是一次赏花之旅,更是一次文化之旅、生态之旅、振兴之旅。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挖掘庙安的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更多的游客走进庙安,了解庙安,爱上庙安。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消费季的举办,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庙安镇党委书记罗祁宇介绍道。(图文由宣汉县委宣传部张平、符艳、王小刚提供)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5-03-26
宜宾市珙县,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茶产业蓬勃发展,是四川省30个茶叶优势县之一。近年来,珙县以茶产业为核心抓手,不仅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更惠及各族群众,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典范。以茶产业为依托,构建全产业链。珙县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将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文旅融合的全产业链条。截至202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15.17万亩,茶叶产量达到1.23万吨,产值6.52亿元。珙县重点发展高山茶,培育出了“鹿鸣贡茶”“鹿鸣雾芽”等知名品牌,推动了以鹿鸣茶海为代表的茶旅综合体,成功创建了国家级AAA景区和省级农业主题公园,带动了周边餐饮、民宿等产业发展。在茶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政府投入资金实施到户产业帮扶,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并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惠及全县茶农。以技能共享为桥梁,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珙县茶产业的发展,为各族群众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和技能提升平台。集结种茶、制茶的精英人才,组织实地指导,开设培训班,将制茶工艺等关键技巧传授给各族群众,实现“教育促就业,就业助脱贫”的目标。茶产业季节性用工需求旺盛,从采茶到加工,再到旅游服务,每年为当地各族群众提供数万个岗位,助力各族群众迈向收入增长新台阶。以民族融合为笔,构筑文化传承与共融的全新架构。珙县茶产业是民族融合的直观体现。各族同胞携手种茶、制茶,古老茶艺代代传承,不同民族文化在茶香中碰撞交融,协同打造文化传承与共融的全新局面,展现团结奋进与繁荣昌盛的发展景象。通过“鹿鸣贡茶”等公共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2025年宜宾早茶产销对接会上,帮助珙县茶企拓宽了销售渠道,惠及全县各乡镇各民族生产者。珙县茶产业的成功,既是经济转型的缩影,也是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技能赋能、文化融合,珙县不仅实现了“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目标,更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携手前行。下一步,随着“十四五”茶产业规划的深入推进,为推动各民族群众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珙县方案”。(供稿:珙县县委统战部 杜金晶)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5-03-26
(杨文波 记者 侯东 文/图)3月24日,农历二月二十五,广元市剑阁县秀钟乡迎来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骡马会”。今年,当地同步举办第十届农耕文化节与第三届牛王争霸赛,通过评选优质肉牛、展示畜牧产业成果、演绎民俗文化,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比赛现场本届牛王争霸赛共有70余头本地养殖的西门塔尔、夏洛莱等优良品种肉牛参赛。参赛牛需满足年龄1至3岁、健康无疾病等条件,最终20头牛通过预选赛进入决赛。在锣声与牛叫声中,评委从品种、毛色、肌肉、四肢等维度综合评分,最终4号牛凭借匀称体型和健硕肌肉摘得桂冠,头戴大红花的“牛王”威风凛凛,赛事共评出一二三等奖及17名优秀奖。参赛村民唐琼英激动地表示:“感谢政府的支持,今后要更用心养牛,把产业做大!” 头戴大红花的“牛王”赛事不仅评选牛的品相,更展现了当地畜牧产业的提质升级。据评委介绍,今年参赛牛只在品种纯度上较去年提升一倍,健壮程度显著提高。近年来,秀钟乡通过财政激励、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优化饲养管理等举措,推动肉牛产业突破性发展。高级兽医师张布勇举例称,当前建立的12项良种繁育指标,使优质肉牛的腰背平直度、四肢丰满度达到标准,养殖户每头牛可增收3000元。与此同时,第十届农耕文化节为活动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干部群众自编自演的话剧《红军田姑娘》重现当地红色历史,引发观众共鸣;农产品物资交流会上,特色山货、农具等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此起彼伏。传承200余年的“骡马会”不仅是民俗与农耕文化的缩影,更成为文旅融合的新载体。秀钟乡党委书记熊朝勇表示,下一步,将深挖“骡马会”文化内涵,结合红色文化、农事体验,利用科技手段打造“骡马会+”农文旅综合体,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历史与乡愁,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场赛事,激活一方产业;一场盛会,传承百年文脉。剑阁县以“牛”为媒,赛出了畜牧产业的蓬勃生机,更赛出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5-03-26
(记者 杨琦)3月25日,随着梨花下的音乐会举行,甘孜州丹巴县"花开丹巴·为梨而来"2025春赏季在中路藏寨海子坪启幕。以花为媒,以歌动人,为游客们带来丹巴春日里最动听的歌声。此次春赏季是丹巴县在“春赏花、夏纳凉、秋选美、冬沐阳”全域全季旅游营销思路的引领下举行,以"生态+人文"双核驱动的创新模式,全方位展现"地球之花,美人丹巴"的独特魅力,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2025春赏季梨花下的音乐会现场活动开始前,游客们漫步在田野间,欣赏甘孜州“辉煌75载·文艺颂党恩”摄影展作品。在开幕式上,土拨鼠乐队随着《梨花绽放》的音乐登场,为到场的游客们送上甜蜜可口的梨花酥。随着主持人宣布本次丹巴春赏季的开幕,《丹巴姑娘》和《茉莉花》引发现场大合唱,《梨花又开放》、《苹果香》《梨花起舞的地方》《可能》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在花香四溢的舞台轮番登场。歌曲表演午间时刻特别设置了"春日好声音"擂台赛,通过群众参与、全面互动的形式,评选出"人气歌王"。游客手持梨花为民间歌者投票,选出心中的春日歌王。下午场的丹巴歌手春日专场音乐会,则以三大篇章构建音乐诗篇:在“致敬经典”中歌手们献唱了《古堡情歌》《古碉悠情》《故乡之恋》等经典歌曲,用歌声演绎经典礼赞;“甘孜韵律”则以音乐为媒介,从《康定情歌》《洁白的仙鹤》《炉霍恋歌》《燕子》到《啦哩谢莫》,歌唱了情城康定的浪漫、“天空之城”理塘的诗意、炉霍的唯美纯洁等,一首首精彩的歌曲尽显甘孜州各地的特色人文风情;在第三篇章“丹巴之声”中,《花开丹巴》《茶马古道》等歌曲深情呈现了丹巴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新传奇,《东女国的传说》非遗服饰活态展演,以及压轴环节的《天籁之爱》与全场观众锅庄共舞,则打破地域界限,展现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风貌。活动现场此外,活动现场还精心打造了春日集市,将勉唐唐卡、夏尔琼藏香以及丹巴藏纸等非遗产品在集市上进行展示,配合梨花酥、梨花酿等春日特色产品,让游客沉浸在春日里丹巴的文化画卷中。近年来,丹巴县深耕“美丽经济”,以梨花为纽带,创新打造“梨花经济”生态链,推动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深挖本土文化资源,原创非遗主题剧目《梨花下的成人礼》将东女国传说与梨花意象结合,以沉浸式演出展现丹巴历史文脉,成为游客体验当地文化的“必打卡”项目;每年春赏梨花季更以“梨花+”模式延伸产业链,形成“以节促游、以游兴产”的良性循环。丹巴梨花绽放据悉,丹巴2025春赏季将持续至4月下旬,美人谷丹巴诚邀四海宾朋共赏"千树梨香映藏寨"的绝美景致,共同见证“地球之花·美人丹巴”的春日胜景。(活动主办方供图)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5-03-26
(记者 薛剑)2025年四川省“体育之光”非遗体育文化季“飞遍四川”全国乡村旅游风筝邀请赛3月14日在成都市彭州市敖平镇风筝广场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20余支顶尖队伍同场竞技,以非遗技艺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3月14日至16日,敖平镇风筝广场上空,群鸢争艳,蛟龙腾云,彩蝶翩跹,一场非遗与体育竞技交融的视觉盛宴在此上演。作为2025年四川省“体育之光”非遗体育文化季的重磅活动,本届赛事创新设置龙类、软翅串、硬翅串等18个竞赛项目,将传统风筝技艺与现代竞技规则深度结合。参赛选手通过精准操控与艺术设计,展现“一绳牵动千载韵”的文化传承。现场同步举办的非遗风筝文化展,通过实物展示与数字互动装置,解码敖平风筝百年技艺,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体育”的魅力。  与此同时,活动主办方以“以赛事为驱动、文旅为纽带、消费为引擎,构建‘赛事+文旅+消费’融合发展新格局”模式,构建多元体验场景。其中,2025四川省“体育之光”系列文化推广活动,聚焦“五光十色”文化氛围营造,举办了“精彩世运”“盛世全运”知识展,用32幅展板、百余张珍贵图片,展示世运会、全运会发展历程,四川体育成就及精彩瞬间,与全省人民一道“迎世运、迎全运、迎好运”。活动主办方还邀请2024年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冠军肖雁宁“空降”现场,与敖平雅居乐小学学生共上“冠军体育课”,通过趣味运动游戏传递体育精神,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冠军风采,更在欢声笑语中播撒下热爱体育的种子。  此外,活动现场设置的中医药文化市集、非遗书画展还与乡土美食长廊联动,带动周边餐饮、民宿客流增长,拉动彭州“春日经济”快速升温。  据悉,2025四川省“体育之光”系列文化推广活动将从单一办展升级为展览、演出、互动、文创、书籍出版等各要素深度绑定、同向发力,同时大胆融入舞台剧、Cosplay、非遗展演等多种媒介,有机融合为“五光十色”的体育文化矩阵,形成“强国炬光”“川体荣光”“非遗拾光”“榜样如光”“活力逐光”的交相辉映,折射出“主心红色”“忠诚本色”“奋斗底色”“发展慧色”“古香古色”“天姿国色”“初心绘色”“青春靓色”“健康绿色”“幸福原色”的大美风景,为广大群众呈献一场场与众不同的体育文化大餐。  四川省体育局副局长杨淼表示:“四川省体育局将持续指导四川省体育博物馆以非遗体育为纽带,培育‘一赛带多业’的县域经济新模式,将赛事办成广大群众心中的节日,让‘体育之光’真正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5-03-26
(记者 袁敏 秦勇 遂宁频道 刘作鹏)3月24日,遂宁射洪市广兴镇龙宝坝村,57岁的村民于小容约上同村姐妹,早早来到村中心广场等候。这天,于小容和姐妹们要在村里见见自己的“经纪人”。  涪江与梓江在龙宝坝村交汇,江边坐落着依托陈子昂衣冠冢而建的仿古建筑群文宗苑,由此形成绵延数里的沿江风光带。有山有水有故事的龙宝坝村,吸引了不少短剧创作者前来,已有两部在村里完整拍摄的微短剧上线播放。  多个剧组进村,让龙宝坝村村民有了新的职业体验——担任短剧群演。  “于大姐,你上次演得好哦,下次有剧组进村还要请你出马。”10时,“经纪人”刘辉开车赶到龙宝坝村。在于小容的招呼下,广场上已到了10多名村民,大家都想见见这位“经纪人”。  “村里来了20多人,拍了整整5天。”于小容打开手机上的短剧播放平台,兴奋地向刘辉介绍大家去年在村里参演的短剧。剧里有寒窗苦读的女孩、善良的父亲……虽然是没有一句台词的群演,但剧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画面背后的故事,于小容都印象深刻。  刘辉是射洪本地人,常年活跃于本地文化演艺市场。近年来,射洪短剧拍摄热潮兴起,让刘辉嗅到了发展机遇。他不仅自己参演了10多部微短剧,还扮演起“经纪人”角色,成为外地入驻剧组和本地群演之间的“桥梁”。  这次进村,刘辉带着任务:一是把龙宝坝村有意当群演的村民拉进工作群;二是对大家进行一次简要的演出技能指导。要尝试记台词、多对着镜子练习、把自己融入剧情中……一场暖阳下的现场教学氛围轻松,刘辉也不断给大家加油打气,“今天先当群演,以后争取当主角。”  说起当主角,于小容有自己的想法。上次村里拍摄微短剧时,于小容和丈夫同入剧组当群演,每人每天能挣120元,吃的是剧组盒饭,从早拍到晚。“拍戏很辛苦,但也很过瘾,多拍多练,说不定下盘我们也能成为主角。”  农忙种地、农闲演戏,已成为龙宝坝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的新选项。龙宝坝村党总支书记廖武介绍,全村先后已有60多名村民参演短剧。作为射洪“两江画廊”沿江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龙宝坝村的文宗苑今年将启动三期建设。廖武说,依托文宗苑新项目,村里还将增添更多古装戏实景拍摄场地,以满足更多剧组的拍摄需求,进一步打响龙宝坝村在短剧圈的名气。  不只是龙宝坝村。近年来,得益于射洪独特的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已有70余部微短剧在射洪完成拍摄,参与其中的本地群演达2800余人。“这不仅是群众乐意参与的文化活动,更是射洪文化产业的新赛道。”射洪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蔡静介绍,射洪已成立微短剧专业服务公司,招引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入驻,力争今年引入110部各类微短剧落地拍摄、制作。  长远谋划影视产业发展正稳步推进。蔡静介绍,射洪将以“场景营造、情景再现、沉浸体验”为思路,建立成体系的分类场景库,以满足电影、网络剧、综艺等各类剧组的实景拍摄需求,“群演培训班已在县城办了起来,要让更多群众参与其中,既能为生活增添色彩,还能增加一份不错的收入。”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5-03-26
●首设人工智能设备专区,展示全球人工智能最新技术在食品行业的最新应用成果  ●首设健康食品及科技服务专区,重点展示临床营养食品、药膳食品、科技服务等  (记者 雷倢 张彧希)3月25日,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糖酒会)在成都开幕。  本届糖酒会同时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两大展馆举行,展览面积达32.5万平方米,吸引超6600家展商参展。其中,不少特色专区首次亮相。展览首次设置人工智能设备专区,汇聚头部科技企业,展示全球人工智能最新技术在食品行业的最新应用成果。同时还首设健康食品及科技服务专区,重点展示低GI食品(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临床营养食品、药膳食品、科技服务等。今年的糖酒会吸引了众多国际展商和观众。国际展区近6万平方米,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个国际品牌参展。记者 李志强 摄  除了展览,还有聚焦行业发展的研讨会议和赛事。本届糖酒会还将举办超50场专业会议论坛。  糖酒会不仅是国内食品行业的盛会,也是国际食品行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今年糖酒会吸引了众多国际展商和观众,在近6万平方米的国际展区,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个国际品牌参展。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成都首次提出将“展”升级为“节”,这一创新举措极大地拓展了糖酒会的影响力,提升了经济带动效应,直接带动服务业增收超百亿元。今年,成都进一步将“展”升级为“季”,通过延长活动周期、丰富活动形式、拓展活动空间,全方位提升糖酒会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致力于打造一个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强的城市节庆品牌。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5-03-26
3月25日,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司在安徽绩溪举办 2025 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春季)推介活动,现场发布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漫步花海”春季休闲观光游、重庆市巴南区多彩田园踏青赏花游等 60 条春季精品线路,以及家朋乡油菜花梯田、伏热花海等 189 个精品景点。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顺应城乡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大力实施休闲农业精品工程,注重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深度发掘,不断丰富业态类型,提升服务水平,推动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向好,农文旅跨界融合更加多元,联农带农作用更加凸显,全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近9000亿元,成为旅游业场景创新、业态融合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本次活动旨在展示乡村美景,传承农耕文化,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激发乡村休闲消费新活力。活动在聚焦“春观花 乐享田园慢生活”主题的基础上,推出了“跟着乡宿去旅行”主题精品线路,通过传统戏曲展演、非遗民俗展示等多种形式,为广大游客提供了邂逅浪漫春日、品味田园农趣的精彩指南。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 分享: 2025-03-26
(记者 杨颜铭 摄影报道)“美院美村、美美与共”。3月24日,在油菜花海簇拥的砚山脚下,资阳首届天府国际·砚山大地艺术季在临空经济区红碑村盛大启幕。这场以"艺术激活乡村"为内核的文化盛事,将用两个月时间在田野间播撒艺术种子,谱写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振兴乐章。启动仪式现场此次艺术季的举办,是对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生动回应,是资阳市人民政府与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携手探索的创新实践,旨在以大地为画布,以艺术为彩墨,勾勒乡村发展新路径。红碑村,宛如一颗镶嵌在资阳临空经济区的璀璨明珠,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馈赠,又承载着悠久醇厚的农耕文化记忆。在艺术季的催化下,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的专业力量与地方政府资源紧密相拥,将为这片土地注入全新活力,塑造“艺术+产业+生态”的独特乡村发展样板,助力打造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标杆。一场集自然之美、艺术之魅、乡村之魂于一体的盛宴就此开启。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此次艺术季邀请了28位杰出艺术家参与创作,他们怀揣着对乡土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共同挥毫泼墨,精心绘制一幅诗意盎然的春日乡间图卷。从艺术装置的精妙构思,到与自然景观的无缝契合,每一处细节都饱含匠心。两个月后,这些艺术瑰宝将在乡野间惊艳亮相,成为串联人与土地、人与自然情感的坚固桥梁,让乡土文化如丝丝细雨,润泽人心。“我创作了新作《彩色果实》,灵感来源于红碑村的田园美景。去年第一次踏进红碑村,就被这里的丰收景象所打动,于是萌生了用色彩捕捉这份热闹,让路过的人感受到土地喜悦的创作思路。”艺术家代表李江谈道,《彩色果实》的出世,不仅是一件艺术作品,它还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展示了“最美乡村”与“最美美院”的融合,希望通过艺术的力量,激发乡亲们的文化自信,让红碑村的文化瑰宝得以传承和发扬。当前,资阳正处于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首届天府国际·砚山大地艺术季无疑是一枚关键落子,将撬动全域休闲旅游的磅礴发展,助力资阳跻身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热门榜单。展望未来,随着砚山大地艺术季的持续推进,资阳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必将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在艺术与乡村的和谐共鸣中,奏响乡村振兴的最强音,实现文化艺术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5-03-25
(赵宁 记者 侯东 文/图)3月22日晚,以“苍溪梨花盛 与君仙湖逢”为主题的第二十届苍溪梨花观赏季音乐嘉年华文化周演出活动在苍溪县梨仙湖湿地公园启幕,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音乐与文化的结合,展示苍溪县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和音乐爱好者前来观看。演出现场演出中,现场气氛热烈,歌手张琳琳以一首经典老歌《漫步人生路》开启音乐之旅,深情的嗓音瞬间抓住了观众的心。花僮带来的《浪子闲话》《花间一壶酒》《快来嘛》《笑纳》,海鸣威的《一个人的北京》《从今夜》《你的承诺》《老人与海》,南方凯的《问心》《万拒》《巡光》《离别开出花》,黑龙的《38度6》《摇摆绅士》《盗心贼》《回心转意》等歌曲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现场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此外,灯光秀和伴奏表演也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让大家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南方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苍溪的观众特别热情,一上台就感受到了他们的喜爱和支持,非常开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和回忆。当夜幕降临,乌兰图雅用《来跳舞》《站在草原望北京》《走天涯》《套马杆》等经典曲目,为整场演出画上圆满的句号。观众们纷纷表示,这场演出太棒了,喜欢的歌手都来了,听到那些熟悉的歌曲,感觉特别亲切,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高水平的演出,真的很幸福,希望以后苍溪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歌手乌兰图雅演唱现场 活动当天,除了精彩纷呈的演唱会,一旁的游园会同样热闹非凡、精彩纷呈。游园会结合了春晚跳舞机器人、哪吒等热门IP及机甲战士、黑神话悟空、哪吒等形象Cosplay秀,这些独特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让大家纷纷驻足欣赏。同时在梨仙湖湿地公园还组织开展了汉服巡游,吸引游客换装拍照打卡。游客们不仅能欣赏到苍溪美丽的梨花景色,还能参与游戏互动,品尝当地特色小吃,充分感受苍溪的独特魅力。“我带着孩子一起来的,游园会里好玩的很多,孩子玩得特别开心,还能了解苍溪的梨文化,收获很大。”游客王新说。据悉,此次音乐嘉年华文化周活动,不仅为苍溪人民带来了欢乐和享受,也借助梨花观赏季的契机,进一步提升了苍溪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当地文旅产业发展。下一步,苍溪县将继续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以梨花为媒、音乐为介,融合“生态+文化+旅游”元素,精心打造集梨花观赏、音乐互动、游乐体验、农旅消费为一体的综合性节庆品牌,进一步擦亮“中国雪梨之乡”金名片,助力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5-03-25
(记者 李娟 程琪霖 文/图)昨日,“100分的‘花花世界’——重庆×成都×昆明×贵阳四城联动‘云赏花’”直播第二站来到成都,由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带领观众走进新津天府农博园,感受赏花经济与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此次直播备受关注,共有40多家主流直播平台同步直播,浏览量超500万。直播于11时开始,五彩斑斓的油菜花如同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当前,正值园内350亩多彩油菜的盛花期,今年新增的暗粉、深砖红、玫瑰红等新品种,与金色传统油菜花交织成“彩色油画”。天府农博园“普通油菜花通常3月才绽放,我们园区引进的早花油菜,早在去年12月便已花开满枝。”天府农博园农业产业部部长袁周平介绍,园区引入了由成都市农林科学院自主研发的50亩早花油菜品种“长花100”,油菜花的花期从1个月延长至3到4个月,今年的客流量也增加了不少。在颇具艺术色彩的24节气塔,从塔顶俯瞰,花田与展馆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大美田园画卷。据袁周平介绍,今年为满足游客沉浸式观赏需求,专门设计了花田步道,还新增了“农博剪影”“芙蓉花” 等大田景观。这片如梦似幻的花海之中,花田火锅、花田咖啡等多元业态纷纷兴起,为游客带来了别具一格的游玩体验。游客们品尝着美食,欢声笑语,在这片花田之中,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花田火锅区域,每张桌子中间都安置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游客们围坐在花海之中,身旁是随风摇曳的油菜花,锅中汤汁翻滚,红亮的辣油裹挟着各种食材,散发出勾人味蕾的香气。花田火锅主理人陈娟在直播中透露,得益于花期的延长,今年店铺的客流量增加了40%左右,即使在工作日预订量也处于爆满状态。油菜花的“超长待机”正持续升级天府农博园的多元业态。直播中,东方农博的负责人孙凯介绍了天府农博园 “构建新消费场景”的核心经营理念。今年天府农博园新引进包括星巴克、海底捞、德克士等在内的27家连锁品牌商家,以及超过8家各种咖啡品牌,以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5-03-25
(记者 底伊乐)“这里的油菜花非常漂亮,我是在网上看到后,专程从东坡区过来的。”日前,眉山市东坡区游客邓锐和家人来到青神县青竹街道新光村观赏油菜花。不远处,一场田园音乐会正在油菜花田中上演,优美的乐曲与金色的花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以“花”为媒挖掘春天里的“流量密码”,入春以来,眉山各地为市民游客打造一系列集赏春花、品春茶、选春橘等为一体的春日活动,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洪雅县斗茶比赛现场。 洪雅县委宣传部供图升级 场景创新+流量转化  3月16日,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500余名跑友穿梭在花海环绕的乡村赛道上,感受多悦镇和美乡村乐跑活动的魅力。  这条全长7.12公里的跑道穿越一片片郁金香、油菜花、桃花和樱花,串联起旧石器考古遗址、坛罐山驿站、湿地公园等人文地标,沿途还经过坛罐山民宿、房车营地、水果采摘园等休闲业态,让跑友们踏着花香饱览“一步一景”的和美乡村。  20多公里外的修文镇,一场以“金色花海·归居田园”为主题的油菜花音乐节在持续进行。400亩油菜花田里,赏花游玩、音乐嘉年华、汉服文化体验、田园美食品尝等活动轮番上演,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的春日乡村旅游体验。  将“赏花”模式与地方特色相叠加,丹棱县推出风筝季、春橘大比武,洪雅县则打造斗茶比赛、春茶采摘等特色活动,把“农田”变成“体验田”,将传统的农事活动升级为文旅项目。  “我们通过‘场景创新+流量转化’,实现了从单一赏花到多元体验的转变,既提升了乡村的吸引力,又丰富了人们的旅游体验,让‘春日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激活 线下体验+线上消费  “欢迎大家前往东坡故里。”日前,2025“天府精品”眉山迎春消费季走进成都推介活动在成都宽窄巷子举行,眉山通过文化展示、旅游推介、特色展销以及互动体验等形式,向市民游客发出邀约。  “我看到三苏祠的海棠花、青神县的萤火虫,还有丹棱县的幸福古村美景……感觉眉山有很多值得去玩的地方。”成都市民魏诗瑶说,计划本月底去踏春游玩。  为激发春日消费活力,眉山围绕绿色、智能、健康、时尚、数享五大主题,推出采摘、赏花、登山、露营、骑行等近郊休闲度假精品线路,并升级夜间经济、培育旅拍经济,打造集观光、体验、消费于一体的春日消费盛宴。  此外,眉山还组织商家参与电商购物节等活动,通过直播带货推广眉山春茶、春橘、腌腊制品等特色农产品,打通“线下体验+线上消费”新链路,让春日消费更加便捷多元。  进一步刺激春日消费,眉山还拿出真金白银。“今年以来,我们已围绕百货、住宿、餐饮、文旅等重点领域发放1500万元消费券;积极开展‘成都人游购眉山’活动,并针对成都游客群体单独发放200万元消费券。”眉山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5-03-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蒋兵 文/图  3月21日,“田园荣州·茶韵来牟”荣县第十六届茶旅风情季开幕。荣县来牟镇青翠欲滴的茶山上,迎来了南腔北调的八方客人。有忙着采茶的姑娘,有甩起长嘴茶壶表演的艺人,有围炉煮茶品春天味道的客人,还有鼓掌捧场看文艺演出的观众。  茶园边,一字型排列的春茶交易会现场,游客们有的手捧茶叶闻味道,有的摊开茶叶看条形,还有的与老板讨价还价买鲜茶。当日,茶叶交易额近800万元。茶艺表演现场  “吸日月之精华,经春雨之滋润,翠绿的茶尖啊,你正吐露春天的芳华。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就在荣县来牟镇采茶姑娘的巧手里……”翠绿的茶园边,几个文人在把茶言欢。  “姐妹们,快过来啊,这里的茶好嫩,这才是春天的味道……”在众人的目光下,一群白衣姑娘正在茶园采茶。  主会场周边的三条公路上,车辆排出了不少于4公里的长龙。“来逛茶山、吃茶餐、住茶寓的各地游客,今天估计有1.8万人次,近千人在农家乐吃茶餐,茶寓一房难求。三天茶旅风情节下来,接待的游客会突破5万人次。”来牟镇镇长童晓东说。  据悉,荣县第十六届茶旅风情季为期三天,在此期间,春茶交易会、网络达人直播带货、采茶制茶技能大赛、茶文化巡游等系列活动轮番登场。游客既可沉浸于茶旅摄影展的视觉艺术,体验茶山坝坝宴的地道风味,亦能在美食部落寻味、自驾车露营观景,感受“穹窿秘境”的独特魅力。  荣县茶文化源远流长,自汉代起已有2000余年种茶史。《茶经》记载“荣州铁山产茶”,陆游任荣州州官时更留下“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的佳句。荣县先后获得四川茶业十强县、中国花茶之乡、中国特色魅力茶乡等荣誉。“荣县花茶”品牌以强劲实力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与“荣县绿茶”双双入选《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全县11家出口茶企年外销茶叶2.2万吨,远销摩洛哥、俄罗斯、印尼等 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5亿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5-03-25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邱莉 苏杭  3月22日下午,在春日的暖阳中,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协办的“春行田野”2025年媒体采风活动在成都市大邑县圆满收官。  两天时间里,由新华社、中新社、农民日报、四川日报、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农村日报等十余家中央、省级媒体记者组成的媒体采风团先后前往邛崃市夹关镇、天府现代种业园和大邑县新福社区、稻香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田间地头,在乡村生产一线实地感受春季农业生产的火热场景,探访我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新实践、新经验和新成效。  春分时节探春讯。从万亩茶园到连片油菜花海,从智能化春耕备耕到种业发展前沿,媒体采风团在行走中感受到四川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  工厂化育秧高效精准,无人机播种效率十足,数智监测系统更是为农田装上了“智慧大脑”……四川农业生产正日益迈向机器化与数智化的新纪元,这一发现让农民日报“萌新”记者姚汶男印象深刻。“在时代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崭露头角,农业新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散发出独特魅力。”他坚信,未来“三农”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这次采风活动走进邛崃和大邑,探寻春天里的花经济,着实令人印象深刻。”中新社记者陈选斌认为,大邑的油菜花海与文旅融合堪称典范。在大邑稻香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里,大片油菜花肆意盛开,金黄灿烂。景区围绕油菜花打造了植物拓印、摊油菜花煎饼等丰富的消费新场景和新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真正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让乡村因花而兴,百姓因花而富。“此次采访,让我真切感受到春天花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的强大动力。”陈选斌说。  “在春光灿烂时节走进大自然,让我挖掘到了更多新事物、获得更多新体验。”四川广播电视台乡村频道记者陈丹说,此次采风实地看到成都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优秀成果和案例,为她今后的新闻报道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但让她感受最深刻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入到乡村建设当中。“比如在新福社区遇到的95后女飞手周梦鑫、在天府现代种业园区看到的90后农场主黄鑫,这些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投入农业,为乡村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她表示,此次报道中她将对这些年轻人的故事进行特别呈现,希望能让更多人关注到乡村中的年轻一代。  这是四川日报记者尹梦奇第二次参加农业农村厅主办的媒体采风活动。“这次趁着美好春光,走进田野、深入乡村,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春回大地、万物竞发的勃勃生机,也能体验和记录四川乡村振兴脉动、农业生产实践。”尹梦奇表示,此次采风活动以春茶上市、春耕生产、春花盛开为背景,为采访报道提供了一个极具特色的视角。“让我能够透过春茶、春耕、春花这三个代表性春日意象,看到四川农业农村在发展农文旅融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和盘活利用农村闲置资产等方面的万千气象。”  此次走访四川春耕一线,采风团深刻感受到现代农业与传统乡村的深度融合。天府黑茶公园为邛崃黑茶的未来构建了新格局,天府现代种业园里的彩色油菜花海为今后四川的“油菜花经济”提供了更多可能,福新社区里各种农业科技,让古老的土地焕发新生……  “田间地头早已不是‘面朝黄土’的单调叙事,而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试验场。”四川经济日报记者蒋师帅说,在今后的新闻报道中,他将更注重“田间视角”,用具体人物和场景,讲述更加有温度的乡村故事。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5-03-25
(胡先映 张建芳 摄影报道)“李花漫锦屏,诗意醉春风”!3月22日,屏山县锦屏第十一届李花旅游文化活动在屏山县锦屏山游客接待中心正式启动。本届李花旅游文化活动由中共屏山县委、屏山县人民政府主办。活动融合自然风光与民俗体验,推出徒步、演艺、市集等多元活动,吸引八方游客共赴春日繁花之约。活动现场在活动现场,在精彩的舞狮表演和川剧变脸后,徒步活动正式开始,110名选手徒步穿梭在李花丛中。徒步活动的路线精心规划,从风景秀丽的锦屏山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出发,沿途经过梯田茶海、三片叶子、八卦亭停车场、百步水库,最终回到起点锦屏山游客中心,形成一条完美的环线。这不仅仅是一场身体上的挑战,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自然的探索。屏山茵红李种植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40多年,至今锦屏镇新村还有“母树群”。全县茵红李种植面积12万亩,主要分布于锦屏镇、大乘镇、书楼镇和新市镇等全县9个乡镇,涉及127个村社区4.2万户农户(含脱贫户4500余户)。2024年,全县茵红李产量16.1万吨,销售金额9.98亿元,有茵红李农民专业合作社248家、专业大户385家,获得注册商标7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转换认证11个。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5-03-24
3月22日,宜宾市长宁县佛来山第二十四届梨花观赏月活动开幕。此次活动以“与‘梨’相约・爱上长宁”为主题,为游客打造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春日游玩盛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梨花观赏月开幕现场    开幕当天,佛来山景区内热闹非凡,各类精心策划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上午10时,赏春踏青活动正式开启,徒步队伍从佛来山景区生态停车场出发,沿着特别规划的路线有序前行。一路上,洁白似雪的梨花在枝头竞相绽放,微风轻拂,花瓣如雪般纷纷飘落,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队伍途经梨松苑、新观景平台,最终抵达西明禅寺,沿途设置的10个趣味互动游戏,如陈塘关猜拳、龙宫跳格赛等,为游客增添了不少乐趣。此外,5个精心打造的打卡点,成为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热门场景,大家纷纷用拍照定格这美好的瞬间。趣味互动游戏    当天的梨花电音会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动感的音乐、绚烂的灯光与漫山遍野的梨花相互辉映,为游客带来了一场独特的视听盛宴。在电音的节奏中,游客们尽情摇摆,充分感受着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魅力。佛来山种梨历史悠久,近千年的传承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近年来,当地政府为推动梨产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通过科学规划和大力扶持,创新采用“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产业大户+脱贫户”的发展模式,建成200亩标准化果园,辐射带动佛来山8000亩梨产业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每到梨花盛开的季节,大批游客慕名而来,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游客在梨花林中拍照打卡    活动期间,游客们对此次梨花观赏月活动赞不绝口。游客李女士兴奋地分享道:“我一直想来看看佛来山的梨花,这次真的没让我失望!一路上的梨花美景就像走进了仙境,趣味游戏也特别有意思,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好几岁。而且这里的美食太好吃了,双河凉糕和梨膏搭配在一起,口感绝了!”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张先生也表示:“这个活动很适合全家一起出游,孩子玩得特别开心,在趣味游戏里认识了好多新朋友。我们还买了不少特色农副产品,准备带回去给亲朋好友尝尝。”“我们以花为媒,以梨为介,举办梨花观赏月活动,助力镇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宁县有关领导表示,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将佛来山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传统农业产业的增效和群众的增收。(供稿:长宁县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宋成均 张倩/图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5-03-24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