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文/图)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作为四川省“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农业灌溉、城乡生产及生活供水等综合功能。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南充市仪陇县境内的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老吴坝渡槽施工现场了解到,截至目前,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四个标段已累计打开工作面269个,贯通隧洞60余座,年度累计完成投资超328442万元,完成率109.5%。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老吴坝渡槽施工现场。 据了解,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渠道总长375.59公里,地跨广元、南充、广安、达州4市11县(市、区),将在农业灌溉和城乡生活及工业供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35.94万亩,计划工期59个月,预计2026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行。 “这是整个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目前在建的最大流量渡槽,整个渡槽全长1.05公里,共24跨,最大架空高度51米,渡槽设计流量51.5立方米/秒。”施工方技术负责人贾宝军几乎天天待在工地上,督促工程进度,保障施工安全。 不仅是老吴坝渡槽,整个亭子口灌区一期工程Ⅱ标段共71公里,由于穿越地貌多为丘陵,该标段有37座共计57公里的隧洞和3公里的渡槽,槽隧比(渡槽、隧洞长度在整个标段的占比)接近85%,建设难度极大。 2023年初,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公布,明确水利工程建设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2023年3月31日,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大水利投入的实施意见》,强调要梯次推进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多措并举解决水利投融资难题。 “两个《意见》为全省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投融资指明了方向,为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前11月,全省完成水利投资550亿元,预计全年突破600亿元,四川正掀起大兴水利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