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新华社记者 张海磊 王曦)“这马可金贵了,成立合作社时,全村投票一致决定买它。”呷玛多吉说的马叫“叶夏”,比他还高大半个头,通体灰白,当初村里用15万元买下作为种马,单独享用一间圈舍。它也是目前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来马镇格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身价”最高的马。甘孜县来马镇格通村村民在驯化从合作社购买的幼马(10月25日摄)。呷玛多吉在合作社负责养殖工作,每天他除了给马喂青稞、豌豆外,还要到附近山上放马。他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里有23匹马,今年刚生的5匹小马已经被买走。由于合作社的种马血统良好,小马驹可以卖到一两万元一匹。包含来马镇在内的甘孜县绒坝岔片区素有“走马之乡”的美誉。走马以碎步快速行走,需要经过独特的步法训练,具有行走平稳,耐力好等特点。在甘孜县来马镇格通村,马群前往草场(10月25日摄)。85年前,红军长征曾经过绒坝岔。79岁的来马镇来马村村民扎西起伍告诉记者,据父辈说,“红军离开的时候,伤病员就是我们这儿的马帮用本地走马送出去的”。如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走马养殖已经演变成致富产业。近年来,甘孜县将走马养殖作为特色产业发展,在来马镇等4个乡镇以村集体合作社的形式,养殖走马超过800匹,并利用产业周转金、土地入股等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当地马匹知名度,发展旅游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甘孜县来马镇格通村,村民在查看幼马的生长情况(10月25日摄)。除了精细喂养外,训练后的走马可以卖到更好的价格。“赛马是比谁跑得快,走马是看谁走得稳。”格通村村民赤乃多吉擅长训练走马,一人骑在马背上,一人拉着缰绳,针对它们的步伐、力量、耐力,就在200米的距离内来回穿梭。丰富的驯马经验让赤乃多吉的走马能卖到两三万元一匹,他觉得有些马练出感情来了,舍不得卖,反而更喜欢把训练经验传授给村里的年轻人。甘孜县训练出的走马,在州内各地举行的大型走马赛中多次获金银牌,带动走马交易的同时,还延伸出走马装饰品产业。据不完全统计,走马已为当地带来上千万元的产值。
新华社 | 分享: 2021-11-03
(记者 文莎)“以前路窄、‘炮弹坑’多,从镇上到县城起码要走两三个小时。现在,‘炮弹坑’变成了沥青路,开车40多分钟就能到县城,真是好得很哦。”近日,甘孜州S220线雅江县城经牙衣河至江中堂(凉山界)段改建工程县城至麻郎措段主体完工,雅江县麻郎措镇唐俄村村民青米普错每天都会来看看修路进展。修路现场。  这条路顺雅砻江而下,由北向南行进,涉及雅江县6个乡镇32个行政村。麻郎措镇镇长兰海深告诉记者,10多年前,当地沿峡谷岩壁开凿出一条道路,居民出行方便了不少,但是路修得窄、弯道也急,路面被飞石砸得坑坑洼洼,“当地管这叫‘炮弹坑’。”  雅江县盛产松茸,因为道路条件不便,出行困难,老乡们采到的松茸经常卖不上好价格。“骑着摩托车把松茸拉到县城,经过一路的颠簸,卖相就不好。”青米普错说。  让山货出山,必须解决交通瓶颈,但是要在这样的高山峡谷地带修建公路,不但造价要比平原地区高出不少,施工更是难上加难。雅江县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雅江县城至麻郎措段改建工程于2019年12月正式动工,2021年10月主体完工。“这条路是麻郎措镇等6个乡镇近一万人口进城的主要通道,对促进群众增产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深远意义。”  围绕“致富路”的谋划也已经开始。兰海深举例说,在麻郎措镇巴德村有一个大型牦牛养殖产业合作社,牦牛存栏量1000多头,以卖牛肉为主,“路修好了,奶制品也能运出大山,养牛的经济效益更高。”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1-03
四川农村日报讯 唐一国  石渠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全县平均海拔4526米,园区所在地海拔3200米,是传说中格萨尔王第一大将邓玛将军的故乡,也是格萨尔王的粮仓所在地,这里水热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高原农业。自2018年4月伊始,石渠冉冉升起一颗“高原蔬菜产业明珠”——石渠县蔬菜现代农业园区。这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太阳部落·云端石渠,散发着强有力的生命力,于2020年被评为四川省三星级园区。石渠县蔬菜现代农业园区效果图。  石渠县委、县政府建设“石渠县蔬菜现代农业园区”项目的目的是达到贫困村按期摘帽、贫困户按期脱贫的目标和可持续增收。目前园区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石渠县也脱贫摘帽。产业园现占地面积18749亩,分为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旅游休闲区、科普教育功能区和配套功能区共4个区域。园区下一步将在巩固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作用,目标是将园区打造成为基础设施完备、生产设施先进、科技支撑水平高、综合生产能力强、生态环境友好、产品特色鲜明的青藏高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标杆,将高原特色农业打造成为石渠县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业转型升级新的支撑点,使石渠县成为四川、青海、西藏三地绿色新鲜果蔬供应的重要且富有竞争力的“菜篮子”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石渠太阳部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作为园区的运营管理平台公司,在产业扶贫方面成效显著。园区通过“飞地模式”和壮大集体经济周转金入股形式与帮扶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每年按期分红,园区保底分红比例5%,截至2020年底已经兑现分红309万元。园区的人事制度优先保证聘用园区附近的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园区务工,工资收入在3000元-4500元/月,平均每年支付本县劳务工资680.46万元,本地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2018年、2019年、2020年共支付土地流转费335.16万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1-03
(新华社记者 周相吉 张海磊 高搏扬)雅砻江一如既往咆哮着奔流而去。10月下旬,记者在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向新龙县行进途中,发现雅砻江畔有一大片药材基地,各种药草在群山峡谷之间,显得格外醒目。  记者眼前的药材基地,位于新龙县博美乡仁乃村。当地群众告诉记者,这片基地以前是个乱石滩。  新龙县境内平均海拔3500米,雅砻江纵贯全境,土地资源稀缺。85年前,红军长征曾途经新龙县,他们克服千难万苦,最终闯出一条胜利道路。这是10月20日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拍摄的雅砻江边的仁乃农旅融合示范园。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驻村帮扶干部达杰说,仁乃村曾是高山峡谷地带的典型贫困村。在土地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发展产业极其艰难。但当地干部群众向贫瘠土地要发展:把乱石滩清理出来,发展特色产业,闯出一条发展的新路!  一开始,仁乃村村民降泽认为,开发那些石滩地是不切实际的。“多少年都没有长出粮食了,能种出啥子来嘛?”降泽说,但在村镇干部号召下,他也加入了“搬石行动”。一时间,仁乃村的石滩地里,人群穿梭,大家清土抬石,硬是把乱石清理得干干净净。降泽家的20亩石滩地也变得平平整整。“当时高兴得不得了。”降泽说。这是10月20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仁乃农旅融合示范园拍摄的当地种植的藏雪菊。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2017年,村里尝试在地里种植油菜和格桑花,但没有带来什么经济效益。新龙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廖阳说,油菜籽榨油工艺当地不擅长,这片来之不易的土地综合效益不理想。  仁乃村支部书记多吉巴登说,他们迅速调整方向,从农旅角度进行融合发展,建立特色产业园区。新龙县按照“特色民宿立园、中药材富园、梅花鹿强园、农旅结合兴园”的发展思路,在仁乃村建成仁乃农旅融合示范园,占地302.6亩,项目总投资8494万余元。  降泽把自己曾经的石滩地按不同年限流转给园区,总共有5万元流转费。他同时在园区上班,每个月工资有3000元。“日子过得相当有规律,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据介绍,目前示范园的效益正在显现,兑现仁乃村土地流转费160万元,特色民宿每年租金60万元。仁乃村集体经济每年有2万元保底收入,园区产业盈利后还有一定分红。这是10月20日在仁乃农旅融合示范园拍摄的当地养殖的梅花鹿。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在药材种植上,园区藏雪菊每年总产值104.4万元,净利润达24.36万元,解决临时务工400余人次,兑现藏雪菊采摘费用12万元,户均增收达4000元。  当前,仁乃村脱贫后正向着乡村振兴迈进。仁乃农旅融合示范园还发展起民宿产业。民宿管理人员杨晓梅告诉记者,有件事情让她至今难忘:民宿开业后,有游客说想体验酥油糌粑,但当时民宿里没有。在民宿里务工的一名员工听说后,就在自己家里做好糌粑和酥油茶,送到了民宿。  “我要把钱给她,她却死活不肯收。”杨晓梅说,村民们有这样的精气神,这里以后必将发展得越来越好。
新华社 | 分享: 2021-10-29
四川农村日报讯 何晓红 记者 刘佳  文/图  金秋时节,位于甘孜州道孚县玉科七美乡唔冲科村境内的甲依拉措,雪山巍峨,湖水清透见底,绕湖的植被五彩斑斓,随手一拍都是一幅立体的油画。“欢迎来到甲依拉措,这里真的太美了。”近日,抖音里时常能刷到道孚玉科甲依拉措游客的打卡视频。甲依拉措远景。  “以前,也有零散游客来甲依拉措玩,但我们没有收益。今年,我们启动唔冲科村乡村振兴试点项目,推出马帮、黑帐篷、摩托车等服务项目,仅十一黄金周期间,就接待游客800余人次,实现收入3.2万元。”七美乡乡长贡布降泽表示,最让大家高兴的是,在发展乡村旅游后,牧民不再乱扔垃圾,杜绝野外用火、爱护生态环境等意识明显提高,大部分牧民积极投入到环境治理、旅游服务等行列中来,马帮、黑帐篷、摩托车队、烧烤等正在成为牧村增收的主要来源。  2019年,随着道二路的全面贯通(道孚至金川二嘎里)和乡村网络的覆盖,融蓝天、白云、雪山、林木、草原、溪流为一体,被誉为“康巴阿勒泰”的玉科草原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成为外地游客的打卡地,为乡村旅游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和活力。  位于县城的道坞湿地公园,被大家称作“道孚县城之肾”。每日傍晚时分,霞光湖水、草木成荫、候鸟徙居,三五成群的市民和游客在湿地公园的林荫小道上悠闲地散步遛弯。  2018年,道孚县投资2950万元,对县城边的道坞湿地进行全面恢复建设,让曾经垃圾满地、污水横流的臭水塘变成现在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打卡地。而道坞湿地对当地维护物种多样性、调节区域小气候、优化县城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样,在距离县城2公里的孜龙村,几年前还是杂草丛生、乱石成堆的一处沙河地,如今建成的康巴高原植物园,成为全国海拔最高的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四川省海拔最高的植物园,更是康巴地区唯一具有现代林卡式外貌和科学内涵的高原特色植物园。园内引进、培育和栽植红豆杉、五小叶槭、康定木兰等国家珍稀保护野生植物和康巴地区优势植物等共32科77属850余种,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前来观赏游玩学习的客人,自2021年7月23日正式开园以来,日均接待游客200余人次。  植物园的建设,也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就业的好机会,常年为8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  “从来没想过养花能成为我挣钱养家的主要经济来源。”鲜水镇孜龙村今年35岁的村民泽绒说,她自小就特别喜欢养花,家里长年种有几盆自己观看的常见花草。自从在植物园务工后,她可以观赏到许多以前没见过的花草苗木,每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还能照顾家人,感觉特别幸福。  占地面积400亩的植物园,集科研科普、文化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是目前甘孜州乡土植物的保育、引种、栽培、驯化、推广、营销基地,更是道孚推动“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亮点工程。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28
新华社成都10月26日电(记者 周相吉 张海磊 高搏扬)在易拉罐上剪下一块,用手比量下继续剪,五个角逐渐显现,再用细条树皮蘸上红色颜料在上面慢慢涂抹,一颗鲜艳的五角星出现在桑安手中。  10月下旬,记者沿着当年红军在雪山草地的长征足迹,走进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盖玉镇打乙西村,看见村民桑安正在制作红色的五角星。  作为打乙西村的巧手,桑安制作的五角星成为村里的“流行单品”。这些五角星常常出现在男女老少的帽子上。  古绒河纵贯打乙西村,而五角星与村子的渊源要从85年前说起。  当时,红军从巴塘翻过雪山,穿越密林来到村里一片草坝处安营扎寨。百姓给红军提供酥油、食用菌,还有的直接到坝子处给他们做饭。  当年,为了感谢村民的热情接待,红军离开时给村里留下几顶军帽。桑安的爷爷因给红军当向导也得到一顶军帽。“村里有五角星帽子的都是德高望重的人,大家觉得五角星很好看,开始自己做,五角星逐渐在村里流行起来。”53岁的村党支部书记白玛扎西说。  村民们和红军的缘分并没有止于那些有五角星的帽子。  白玛扎西告诉记者,据父辈说,红军离开时还在村里留下两名伤员,其中一名大家称之为“阿克李达”,他会打铁能种菜。“阿克李达”当时和几户村民住在草坝处的半山腰上,吃水困难。他就先规划路线,把山上的泉水引到村民家里。  85年前红军安营扎寨的地方,现在机器声轰鸣,新建的桶装水厂生产线正加紧生产。  打乙西村第一书记卡修他也全程参与了水厂的建设。2018年,他到村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草坝边,古绒河水汩汩流淌。“为何不在水上做文章呢?”卡修他也突然兴奋起来。他和村组干部一起,决定利用山泉水发展桶装水产业。  说干就干!卡修他也带着村干部先后到康定、成都等地考察。在村里拿到相关证件后,水厂逐渐建立起来。  卡修他也说,截至目前,水厂实现经济效益达25万元左右,村里79户村民每户在水厂都有股份,桑安家去年分红3000元。此外,这个水厂每年还累计解决96位村民的就业。  水厂投产后,戴着红色五角星帽子的白玛扎西经常到水厂旁转悠,他有时觉得很奇妙,80多年前红军饮过这里的水,还帮他们解决吃水困难的问题。如今,同样是这里优质的水资源,成为村民增加收入的来源。卡修他也说,这叫饮水思源。
新华社 | 分享: 2021-10-28
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呷拉镇西地村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属河谷地带,日照时间长,气候温和。近年来,当地建设起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全村44户村民均加入其中。基地里种植的辣椒、番茄、萝卜等蔬菜,年产量可达50吨左右。村民们不仅从基地务工中获取收入,也掌握了种植技术。 10月25日无人机拍摄的西地村生态农业示范基地。10月25日,村民在位于西地村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内查看蔬菜生长情况。
新华社 | 分享: 2021-10-27
(记者 兰珍)近日,得荣县“阳光得荣”特色农产品加工交易园区不断有企业来考察、洽谈,寻求合作。  “阳光得荣”特色农产品加工交易园区位于得荣县太阳谷镇冉绒村。该项目总规划用地约58亩,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总占地约15亩,包括综合楼1栋,农产品加工标准钢结构厂房2座,项目概算投资2989万元,成都市青羊区对口帮扶资金占比83%。  “这是得荣县第一个加工交易园区。”记者从青羊区第六批对口帮扶工作队获悉,建设该园区将补齐得荣县农产品加工产业短板。  目前,丽江华利公司和香格里拉天泉川贝母种植公司已确定入驻农特产品加工交易园区,后续将陆续开展食用菌冻库、中藏药材初加工生产线建设,推动园区加工、交易、冷链、仓储、物流、产品展示与旅游观光融合发展。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0-26
(胡利梅 记者 兰珍)“高端定制的‘美人脆’苹果平均每个能卖到17元钱,12个装的卖200元钱一箱。在第十八届西博会期间,短短几天时间就销售了近250公斤。”10月18日,在丹巴县革什扎镇的1000余亩美人脆果园里,负责人廉建勇说,“今年是首次挂果,对数量、产量进行控制,产量不到1.5万公斤。”近日,甲居镇小聂呷村村民在给刚采摘的“美人脆”苹果套袋。 丹巴县委宣传部供图  丹巴出产的“美人脆”苹果,为何能卖出如此高价?  “考虑到明年增产,1000亩‘美人脆’全部保留的高端优质果品,从9月中下旬苹果逐步成熟采摘,到目前近1.5万公斤已全部销售完。”廉建勇是丹巴县美人脆专业种植公司董事长,在革什扎镇流转1000余亩土地,“因产量有限,90%的苹果本地就消化了,只预留了小部分在网上销售。”  丹巴县甲居镇小聂呷村的阿加格玛一家是最早种植“美人脆”苹果的种植户之一,她算了一笔账:“我们家总共种了310棵,去年挂果1250公斤左右,今年有2500-3000公斤,相关公司按照每公斤10元的价格,不论优劣统一到地里收购,总共挣2万多元,非常有‘赚头’。”  今年,小聂呷村全村“美人脆”苹果产量达4万余公斤。据村党支部副书记小登干介绍,通过网上销售+线下零售+公司收购,全村目前已卖了5000多公斤。目前,丹巴县“美人脆”苹果种植面积8000余亩,其中,400余亩已成熟挂果,今年平均亩产1000-1500公斤,亩收入可达1.5万元。  “丹巴出产的苹果口感更好、更甜,外观也更漂亮。”今年59岁的中级农技师上官宣司来自“秦脆”之乡陕西,从事苹果种植研究已经30多年,他还被丹巴县农科局特聘为技术员,指导“美人脆”的种植和管护。  上官宣司介绍,丹巴县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让“美人脆”的外观更精致美观,糖分沉淀更多。经检测,美人脆甜度可达25.2度,而市场上其他苹果甜度大部分则在10-16度。  丹巴县农科局高级农艺师刘新丽说,丹巴将在甲居镇、章谷镇、革什扎镇、墨尔多山镇等适宜生长的地区全覆盖种植“美人脆”苹果,预计到2023年建成基地3万亩,辐射全县11个乡(镇)92个行政村。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0-26
(张莹 记者 兰珍)10月21日,甘孜州理塘县禾尼乡禾然尼巴村牦牛奶加工厂车间内,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熟练地操作。生产线上,摆放整齐的玻璃瓶中依次被注入雪白的牦牛奶,封口、加盖……一瓶瓶成品牦牛奶就生产出来了。这是理塘县前不久刚投入运营的首个牦牛奶加工厂。  甘孜州草地资源丰富,拥有天然草原1.42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原1.25亿亩。据统计,2020年底,甘孜州牦牛存栏191.31万头,出栏牦牛48.09万头,牦牛产业总产值达44亿元。  然而,以往靠天养畜的生产方式尚未得到有效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低水平产业现状亟须迭代升级。“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以牦牛产业助推甘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日前,甘孜州委对牦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开展专题研究,计划用3年时间,实施牦牛特色产业革新式发展,在甘孜州打造年产值50亿元的国家级牦牛特色产业集群。石渠县宜牛乡属纯牧业乡,养殖牦牛1.6176万头,占该乡总畜量92%。图为10月10日,宜牛乡牧民在太阳湖旁放牧点放养牦牛。 根呷 摄建设保种繁育基地  9月10日,在甘孜州九龙县呷尔扎日村新山沟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头头牦牛被赶下山,准备装入货车,这300头九龙牦牛将在西藏昌都市果扎种畜牧场经适应性饲养后,投放昌都市牦牛产区。  “我们引进九龙牦牛是作为种用(牦牛)的考虑,九龙牦牛,体型高大,产肉率较高。”昌都市畜牧总站工作人员赵小龙介绍,作为排名《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牦牛地方品种之首的九龙牦牛,是横断高山型牦牛的地方良种。该品种遗传性能稳定,备受昌都市等地牧民青睐,已多次被引进改良牦牛品种。  为健全牦牛良种繁育体系,优化种畜品质,提高种畜良种化率,2017年九龙县成立草坪子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牧繁农育试验示范。合作社运用牦牛“4218”养殖模式,即一头4岁200公斤牦牛,在农区圈养100天,可增重80公斤。目前,合作社共有6000头牦牛,每年出栏种牛380头,出售种公牛120头,肉牛260头。3年来,累计向西藏、云南等地牦牛产区销售优质九龙牦牛种牛800余头,每头增收2000元至3000元,为200余户牦牛养殖户增加纯利润200余万元。  近年来,随着甘孜州大力促进牦牛良种繁育、技术研发、推广服务一体化发展,加快实施良种覆盖等措施,牦牛改良换种、生产性能有所提高,特别是随着白玉县昌台牦牛保种繁育基地建成,优良品种广泛推广到生产区。  目前,甘孜九龙牦牛和白玉昌台牦牛都已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打造现代畜牧业园区  “今年,牲畜出栏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截至9月底,全县已完成牲畜出栏1.62万头,完成年度目标的73%,预计在年底前能完成2.7万头出栏,将超过全年目标任务21%。”10月21日,色达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总畜牧师骆恩祥说。  为积极探索高原牦牛养殖新模式,努力补齐现代畜牧业发展短板,色达县实施一系列措施:对12个牧区乡镇出栏排名前三的乡(镇)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1万元奖励;投资1.47亿元,建成3.15万亩的牦牛产业园区一期工程,引进4家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吸纳9537户牧户加盟;成立色达县云端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托管运营,实施现代养殖技术……成功促使当地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走出了传统畜牧业绿色发展新路子。  牦牛产业大县理塘,也在加快牦牛产业生产方式转变,着力打造现代畜牧业园区。  “现在园区有1000多头牦牛,年底争取达到3000头,园区将实现理塘牦牛四季可出栏。”理塘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副局长杨正康介绍,该园区融入“牧草生产、牦牛育肥、绵羊育种、活畜交易、产品加工、电商物流、牧旅融合”等项目,牦牛年育肥出栏可达1万头以上,可实现年综合产值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个,覆盖该县禾尼、曲登等7个牧业乡镇、5800余户和2.2万名牧民。  截至目前,甘孜州已扶持畜牧业龙头企业2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1家企业正在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培育畜牧专业合作社1485个,建设集体牧场109个,全面启动建设理塘、甘孜、色达、石渠、九龙5个牦牛产业园区。补齐牦牛产业链缺环  “以前除了卖虫草、牲畜,没有其他收入,现在卖牛奶给加工厂,收入更多了。”德格县马尼干戈镇曲西村村民更拥家里养殖了100多头牦牛。  2019年7月,德格县在马尼干戈镇建设了康北牦牛乳制品加工园区,每天定时定点在牧民家门口收购新鲜牦牛奶。目前,每天至少能收购3吨鲜奶。  “园区已建成乡镇奶站4个,村级奶站逐步覆盖70%的行政村,惠及7043户2.958万人。”德格善地蓝逸牦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仁青翁加介绍,“园区完全建成后,计划日处理牛奶21吨,年产量达3150吨,年产值达4000万元以上;可覆盖甘孜州北部石渠、甘孜、白玉、新龙、炉霍、色达、道孚7县,形成‘奶送德格’区域协同模式。”  根据甘孜州打造国家级牦牛特色产业集群的总体规划,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甘孜州牦牛产业集群将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力争通过3年建设,12个实施县(市)牦牛年出栏50万头以上,龙头企业屠宰加工牦牛10万头以上,加工牦牛肉1万吨以上、奶5000吨以上,产业集群区域内牦牛年产值达50亿元以上。  甘孜州农牧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甘孜州正落实实施主体并编制打造国家级牦牛特色产业集群详细方案,将于明年3月申报实施。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0-26
(叶强平 记者 杨琦)10月21日,虽然寒意已袭理塘县,但勒通古镇·千户藏寨的旅游依然很火热 ,濯桑乡汉戈村民正忙着在康藏阳光采收萝卜,“跳蚤市场”的讨价还价声不断,这是理塘县持续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来的结果。通过打造文旅产业、现代特色农牧业、现代商贸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理塘走活了乡村振兴“一盘棋”。跳蚤市场游客购买特色产品优先发展“天空之城理塘”为品牌的文旅产业集群理塘县旅游资源独特,有原始森林、雪山草原、藏寨、温泉等自然风景,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2个。已经形成了以县城内千户藏寨为中心,着力构建“1314”全域文旅产业发展的格局。通过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理塘县开发具有丰厚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打造以尼热、唐卡、石刻、牦牛纺织品等产品研发制作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产业,推动地方特色藏戏团、梵音团市场化运营,形成“藏戏、弦子、锅庄、山歌表演、格腾比赛”等藏民民俗活动,以及“石刻博物馆、康巴人博物馆、黑陶和纺织博物馆、康巴礼物店等康藏文化体验特色业态,突出其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和教育性。成功将传统村落勒通古镇?千户藏寨打造成为理塘首个国家4A级景区。保护并传承文化遗产。理塘县已成功申报文物保护单位18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22个,传承人30名;鼓励支持非遗文化转化为市场成果,瞄准城市群体特色化、品质化的消费特点,打造以格木石刻、濯桑藏绣、下坝土陶、“妮热”牦牛纺织品等非遗文化传承制作为代表的文创产品,深受游客青睐,实现产业持续发展和群众增收共赢;依托以民众家访、手工作坊为内容的文化体验等项目,开发了富有理塘特色的民族饰品、格木石刻、唐卡等特色文创产品让游客既能带走一些,又能留下更多。加快发展“理塘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的现代特色农牧业集群2016年,理塘县率先在涉藏地区创建现代农业园区——濯桑现代农业园区。园区以“极地果蔬、勒通牦牛”为主导产业。2020年,园区被评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021年,被评为四川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园区建成生态种养基地14.2万亩,农畜产品年产量5万吨,2020年实现综合产值3.5亿元。初步形成“群众能增收、企业能赚钱、产品有市场、质量有保障、产业可持续”的发展格局。理塘在园区建设中积极探索“种养循环、景园一体、产村相融”的三产深度融合模式,当前已在园区创建农旅融合4A级景区1个、精深加工绿色生产线4条,三产深度融合。创新园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向滇西北藏东南拓展,当前已覆盖甘孜州6个县、服务面积4万亩。依托园区内的牦牛数字化线上线下交易平台,使牦牛、藏系绵羊线上线下交易未来覆盖康南、甘孜全域以及滇西北、藏东南区域。当前数字化平台正在抓紧建设,建成后年交易量可达10万头(只、匹),年交易额可达到20亿元以上。今年,理塘县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着力构建“126”现代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的现代商贸服务业集群以建设四川面向南亚开放“桥头堡”为目标,理塘县积极重塑“雪域古丝绸之路”茶马重镇地位,正在加快建设“景园一体、双创孵化、产城相融”的产业加工集中园,着力构建1个尼泊尔国家馆理塘展示展销馆,3个电商双创孵化园、理塘—尼泊尔手工艺品孵化园、川尼中小微企业产业园,2个区域性冷链物流枢纽中心、面向川滇藏青和南亚区域性采购交易中心的“132”商贸产业发展格局。依托“东西合作”平台,理塘县统筹整合州域、省内外、粤港澳商贸资源,搭建商务、旅游等诸多版块为一体的商贸平台,打造康南商贸中心,促进商贸业、旅游业转型升级和联动发展。通过物资交易促进县内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助力理塘县乡村振兴。为打开市场经营模式,吸引更多的消费,理塘县建立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主体、村级为基础的优势农特产品、手工艺品、旅游产品等十大类产品的农牧区市场流通体系,以“季主题,月活动”的模式举办商贸会、美食节等活动,吸引了尼泊尔国家馆理塘广场“摆地摊”,在传统体育竞技、民族文化展示、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上引进更多商家、更多采购、更多商机,促进地区间传统产业、民俗产业的交流合作,多渠道拓宽川、滇、藏、青产品营销渠道。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10-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胡晓雨 彭宏伟 邓英杰金秋十月的甘孜,一派丰收的景象。在甘孜县拖坝乡马铃薯高产高效示范种植基地,运马铃薯的拖拉机来来往往,农户们结队而来,忙着收获种薯。高原深处的农民,从旱地里刨出了“金疙瘩”。  “相比传统马铃薯,这次推出的马铃薯新品种种出来的土豆个头大、病害少、产量高,亩产7000斤都很常见。”说起新品种的好处,拖坝乡楚洛村村民康珠高兴得合不拢嘴。  今年,甘孜县在拖坝乡竹溪村、拖坝村、楚洛村、扶贫移民新村建设马铃薯高产高效示范种植基地3150亩,引进黄心226、228、冀张薯12号、希森6号、V7等马铃薯新品种,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基地平均产量达到3500公斤/亩、特别是冀张薯12号最高产量达到了7000公斤/亩,单个薯块重量控制在100克-500克左右,总产可达1102.5万斤。  作为康北粮仓,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甘孜县积极探索一套适宜本县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新技术、新模式,通过构建“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新模式,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积极推动“企业做基地,百姓增收益”,实现了就业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承包管理有“酬金”。2021年企业共支付流转费157.5万元,优质种薯企业分红100斤/亩,折合现金共计63万元,支付小工费200余万元,让4个村351户1669人人均增收2519.5元。  下一步,甘孜县将继续探索由企业供良种、保技术、下订单的新模式,加快发展万亩马铃薯产业基地,打造马铃薯产业“特”“优”发展之路,让其真正成为甘孜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薯光产业”。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21
(胡晓雨 彭宏伟 记者 杨琦)10月18日,在甘孜县拖坝乡马铃薯高产高效示范种植基地,拉运马铃薯的拖拉机来来往往,农户们结队采收种薯。据悉,今年企业共支付土地流转费157.5万元,企业分红达63万元,支付务工费200余万元,实现了拖坝乡四个村351户1669人,人均增收2519.5元。采收马铃薯 (甘孜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供图)据甘孜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马铃薯是甘孜县主要农作物之一,今年该县在拖坝乡竹溪村、拖坝村、楚洛村、扶贫移民新村建设马铃薯高产高效示范种植基地3150亩,引进黄心226、228、冀张薯12号、希森6号、V7等马铃薯新品种,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基地平均产量达到3500公斤/亩,特别是冀张薯12号最高产量达到了7000公斤/亩,单个薯块重量控制在100克-500克左右,总产量可达550万公斤。据了解,2019年以来,甘孜县积极探索出一套适宜高原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新路子,通过构建“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新模式,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积极推动“企业做基地,百姓增收益”,实现了就业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承包管理有“酬金”。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10-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殷洁 特约通讯员 叶强平 文/图  10月17日,理塘县在勒通古镇·千户藏寨举办了以“爱阅读·会生活——致敬建党百年、逐梦书香理塘”为主题的图书展会。小朋友写读书心语。  展会现场,理塘县新华书店及其他实体书店展销了500余种精品图书,理塘学者著述的《藏文创意书法作品集》《50 一代——老一辈和他们儿女们的理塘往事》《理塘民间文化丛书》等书籍也在本次展会上亮相。除县新华书店设立的折扣购书摊和“建党100周年”主题展区以外,理塘本地创业青年开办的实体书屋也共同参与设立折扣书摊,展示展销各类藏汉文优秀出版作品,引领更多读者走进书的世界。“这样的展会拉近了书店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今天来这里看书、买书的人很多,我们门店也全店打折。”县新华书店负责人罗则介绍。  在现场,小朋友在家长的陪同下,用稚嫩的字体,在“读书心语”黑板上写下一句句心得,并依此获赠了书籍。高城镇的洛绒降央小朋友手捧精美绘本,高兴得合不拢嘴。县文联社科联工作人员说:“我们为小读者准备了200册各类图书,包括本地作家著作、理塘民间文化书系和藏汉双语少儿读本等,他们只需在小黑板上留下自己的心声,就可以领取自己喜爱的图书。”活动现场。  一旁的“图书漂流站”上,参与者将自己手中闲置的书籍分享出来,再从其他人提供的二手书中挑选、置换。“这种漂流活动很有意思,我把自己看完的书拿出来换成其他人的书,每一本书都可以发挥最大价值。”理塘教师曲央表示。读者们聚集在摊位前翻阅“淘书”,不亦乐乎。  县图书馆设置了流动借阅点,为读者提供便捷借书服务。展会还特别设置了藏文书法和藏族传统木刻印刷展摊,分别由县书法协会、作品协会向大家直观展示藏文竹笔书法的书写方式和藏族木刻印刷的古老技艺,观众还可亲身参与体验。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10-20
(记者 陈昊)10月13日,甘孜州九龙县华丘村村民何德云像往常一样,来到家门口的高原中藏药科研基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在这里,他每天的劳务费是100元。  这家由成都市青白江区一家公司投资建设的科研基地,两年来带动九龙县5个乡镇30余个村种植中藏药,面积达到4500余亩,带动就业1000余人。  建基地,搭平台,强产业。青白江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下称“工作队”)领队庄伟说,今年计划投入资金1156万元,在产业提升、教育、医疗卫生、人才交流等方面实施帮扶。  青白江区牵手九龙县,会擦出怎样的帮扶火花?近日,记者奔赴九龙,了解帮扶背后的故事。九龙县已初步构建起“1个研发中心+N个种植基地+N个种植大户”的中藏药产业发展格局。图为九龙县高原中藏药科研基地。挖掘特色产品延伸产业链发展中藏药  桃儿七、手掌参、山慈姑……走进九龙县高原中藏药科研基地,负责人聂申明熟悉地给记者介绍各种中藏药材的脾性,“九龙县呈典型的立体气候,海拔跨度大,有6个气候带,复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中藏药材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2017年,四川中康源医药有限公司(青白江区企业)董事长聂申明响应青白江区“帮扶是任务更是责任”的号召,来到九龙县考察药材产业,当场签下了九龙县13吨黄芪保底销售协议。聂申明将九龙县本土产的高原药材送到专业科研机构进行标准化检验后发现,九龙高原黄芪的关键成分比内地平原要高,“值得批量种植。”这让聂申明决定先在踏卡、乃渠、三岩龙规模种植600余亩黄芪,并聘请成都中医学院教授专家向种植户讲解黄芪种植和日常田间管理技术。  “中康源”投资落户后,从事中药材种植、科技技术推广,目前九龙县已初步构建起“1个研发中心+N个种植基地+N个种植大户”的中藏药产业发展格局。  “以前都是凭着感觉在干,现在有药材公司带领我们,心头就有底了。”村民何德云说,除了劳务费,他还在家种植白芍,加上每年的土地流转费,几年来家里的年收入翻了一番,达到五六万元。  在青白江的帮扶下,九龙县将中藏药材产业发展纳入了“十四五”规划,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在种植、加工、销售、融合四大环节着力,分区域成片成带发展中藏药产业。预计到2025年,全县中藏药材相关一二三产业年产值将分别达到3000万元、500万元、1500万元,中藏药材产业年总产值超5000万元。子耳乡高原生态羊养殖产业基地里有黑颈山羊、藏绵羊、小尾寒羊等品种。记者 华小峰 摄壮大集体经济培育本土特色农业品牌  “1年时间,卖了800只羊,平均1只价格2000多元,下一个年度的收益应该会更好。”在九龙县子耳乡高原生态羊养殖产业基地,负责人易正林带记者走进羊圈,“公羊和母羊现在是隔离状态,需要配种的时候才放在一起,时间上很有讲究,如果是放养,就无法实现隔离了。”  基地占地约8亩,大门一侧设置了“母羊养殖区”,是怀孕母羊的专属“运动场”。易正林介绍,基地去年9月投用,以“龙头企业+双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运营,目前主要养殖黑颈山羊、藏绵羊、小尾寒羊等品种。经工作队牵线搭桥,他以合作社负责人的身份负责项目经营,首期合作5年。  “村民都有入股,每年都有分红。”子耳乡党委副书记吕东进说,基地由九龙和青白江两方共同出资建设,项目搭建了“基地+平台”双引擎。麻窝村以价值50万元的种羊入股易正林的扎洼养殖合作社,然后每年从合作社领取年租金和固定比例分红,“5年合同期内,麻窝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55万元以上。”  “过去一家一户放养,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产品影响力也很弱。”子耳乡党委书记胡勇说,养殖基地把企业、合作社和村民结成了“命运共同体”,而“养殖+检疫+交易”的经营模式,则成为开拓周边市场的重要渠道,将有效推动“本土羊”专业交易市场建设,培育供销贸易“子耳品牌”。龙头企业带动品牌茶叶争取走出国门  在九龙县魁多镇,绿油油的茶园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  10多年前,莫觉凡、罗太荣等人来到魁多镇里伍村,创办了红茶项目。“九龙县境内有很多古茶树,有些树龄达到500年以上。”九龙天乡原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莫觉凡说。为利用好九龙县的独特资源,他和罗太荣等人一起决定在甘孜州研究红茶和白茶种植。目前,公司已带动农户种植了6000余亩茶园,承租数万株古茶树的经营权,年产值1700余万元。为让当地村民分享企业的发展红利,该公司与1500多户农牧民签订了生茶采购协议。  “我们采取‘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九龙县相关部门每年向农户免费提供10余万元的有机肥、农药等。”莫觉凡说,公司还提供设备和技术帮扶,每年春天到农户家里收鲜叶,“公司研制的藏红茶已通过了严苛的SGS(瑞士通标)515项农残检测。”  “以往村民都是单打独斗,产量和收入都上不去。”魁多镇党委书记秦秀珍说,当地引进龙头企业“九龙天乡茶叶”后,打造现代农业茶叶产业示范园区,加快产业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今年,工作队将投入帮扶资金30万元,用于茶叶园区增添土壤墒情采集、视频监控、AI智能分析服务等设备,“希望打响品牌后,我们的茶叶能借助青白江的中欧班列出口国外。”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0-15
(记者 杨琦)“要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把打造国家级牦牛特色产业集群摆在未来五年全州畜牧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将其作为‘州长工程’组织推进,以牦牛产业助推甘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日前,在甘孜州委召开的专题会议上,甘孜州委书记沈阳如是表示。据了解,甘孜州草地资源丰富,是牦牛资源大州,牦牛主导品种优势和特色突出。据统计,2020年底全州牦牛存栏191.31万头,出栏牦牛48.09万头,牦牛产业总产值达44亿元。为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甘孜州提出打造国家级牦牛特色产业集群,并初步提出总体思路、建设布局和主要目标。总体思路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国家乡村产业振兴“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园、一域一带建集群”的推进方式,紧紧围绕甘孜州“三江六带”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依托草地资源优势,突出甘孜特色,打破区域界线,统一技术规程,打响甘孜牦牛“金字”招牌,共建产业发展和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重点突出种业、草业、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全力构建甘孜州“一中心、二体系、三工程、四基地、六园区”为支撑的牦牛产业集群,推动牦牛产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实现牦牛养殖大州向牦牛产业强州转变。按照牦牛产业集群建设布局,“一中心”:把甘孜县建成甘孜州牦牛特色产业集群中心;“二体系”:建设覆盖全产业链的牦牛风险防范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三工程”:在牦牛产业化经营的全过程中,突出三个重点环节,持续抓好养殖提质工程、主体培育工程、产品营销工程;“四基地”:牦牛良种繁育推广基地,优质饲草料种植加工基地,标准化养殖基地,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六园区”:在甘孜、色达、石渠、德格、白玉、新龙建设6个牦牛产业园区。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思路,甘孜州牦牛产业集群将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以“企业+基地+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牦牛养殖+饲草种植+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牧旅结合”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据了解,甘孜州力争通过3年建设,全州12个实施县(市)牦牛年出栏50万头以上,龙头企业屠宰加工牦牛10万头以上,加工牦牛肉1万吨以上、奶5000吨以上,产业集群区域内牦牛年产值达50亿元以上。据甘孜州农牧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甘孜州正在落实主体并编制方案,按照该项目常规程序,将于明年3月申报,5月国家组织专家论证,8月批准实施。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10-14
(记者 杨琦)10月12日,记者从甘孜州财政局获悉,截至目前,甘孜州已通过“一卡通”监管平台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7.87亿元,惠及群众25.3万人次。为深化“一卡通”专项治理,推进“一卡通”阳光审批,近年来,甘孜州高度重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阳光审批平台建设,今年9月底全州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阳光审批平台上线后,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申报、查询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据了解,通过调整清理,甘孜州将中央、省、州、县的59个惠民惠农补贴项目全部纳入“一卡通”监管平台,并在四川省惠农惠民公共服务网集中公开。通过整合财政与人社部门现有资源,整合信息技术与资源设备,建设甘孜州惠民惠农“一卡通”公共服务网,开发甘孜州“一卡通”阳光审批微信小程序,建立完善部门之间的信息比对沟通协调机制,实现户籍、工商、车辆、房产等关键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壁垒,堵住监管漏洞。同时,甘孜州结合实际,利用互联网将群众纳入监督体系,参与全过程监督,以真正体现“阳光”二字。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10-14
(唐玉鹢 记者 陈昊)10月12日,康定市新都桥镇,彩林初现,红林渐染,酷爱摄影的成都市民李翔自驾到这个“摄影家的天堂”,“一路都是风景。”  风景背后,是康定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底气,也是都江堰市对口帮扶的信心。都江堰市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下称“工作队”)领队杨云飞表示,凭借都江堰市的旅游发展经验,他们为对口支援康定市的3个村探索出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牧旅融合的发展方式,今年计划投入资金1080万元,用于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及产业提升、教育、医疗卫生、人才交流、就业培训等方面实施帮扶。  当“三遗之城”遇上“溜溜的城”,会产生怎样的帮扶效果?近日记者奔赴康定,了解帮扶背后的故事。网红桥“新都桥”效果图。 都江堰市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供图文旅融合 再建一座“新都桥”  蜿蜒而下的力曲河畔,一侧是群山,一侧是草原。“山上的红叶就快到最佳观赏期了。”10月12日,新都桥镇拔桑二村,杨云飞指着河边说,利用开阔的地理优势和天然彩林的自然优势,“我们要在这里建一座真正的新都桥。”  为什么要在新都桥镇建一座“新都桥”?杨云飞说:“新都桥镇并没有桥,我们要造一座网红桥,让更多的游客来打卡。”这座桥将采用钢架结构,夜间将亮起五彩灯光,同时配套建设风车、水车及部分沿河栈道等工程。  拔桑二村海拔3550米,距新都桥镇政府19公里,全村14户69人,已于2018年全部脱贫,2020年人均收入17000元。“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我们通过打造与新都桥镇地名相匹配的网红打卡点,着力发挥政府资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杨云飞说,目前拟引进海南一家文旅企业,在拔桑二村打造轻奢度假村。  项目将依托山、水、花、草原资源组合,围绕“显山、亲水、赏花、游憩”打造思路,塑造乡村振兴特色品牌,采取“花海+河廊+特色餐娱区+运动休闲区”模式进行打造,盘活村级闲置固定资产。  其中,都江堰市投入配套基础设施资金,建游客接待中心、沿河景观游步道、景观桥、锅庄平台等,将引进社会资本打造高端星空泡泡屋、特色餐厅、庄园式民宿、游泳池等项目。在塔公草原骑马,是游客最为向往的事情。记者 华小峰 摄农旅融合 村民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31岁的甲马塔是拔桑一村村民,家里7口人,主要经济来源靠他一个人在外务工。“平时也种植青稞、土豆、豌豆等,家庭一年总收入大约6万元。”当得知家门口将开发旅游,建设自驾露营平台,甲马塔十分期待。  工作队队员王文负责3个村的项目规划实施工作,对照图纸,他手指比划着哪里将建景区接待大门、露营平台,哪里将搭建帐篷以及四周将建围墙及搭建光彩照明工程等。甲马塔面露喜色:“以后我要让妻子卖些本地土特产,收入肯定比现在多不少。”  拔桑一村110户508人,现有耕地面积1930亩,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7500元。依托村域特色资源,工作队将以帐篷城为主题,打造“房车露营地+草原骑马+滑草+帐篷露营”。  除了旅游项目,工作队还引进龙头种植企业实施千亩高标准青笋、红皮土豆种植等项目,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公司+农户”,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户增收。“我们将利用村民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先种植约100亩红皮土豆,村民还可就地务工。”都江堰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杨波说,已组织都江堰市相关企业到拔桑一村调研,已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牧旅融合 草地变营地景点变景区  一手牵着马缰,39岁的村民沙吉稳步沿坡上山,为乘马的游客引路。10月12日,塔公镇塔公村,塔公草原上游客不减。沙吉以牵马为职业,“上山下山一共120元,旺季时一天能有五六名游客乘马,一年收入2万多元。”  塔公村位于国道248沿线,是通往甘孜州北路各县的必经之地,全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旅游服务业。“村民分组为游客牵马,不是每天都有生意,收入较低,他们听说工作队要将塔公草原景点打造成景区,都很期待。”塔公镇党委副书记伍金夏说。  如何实现景点变景区?工作队要先将这里的草地变营地、牧民变“股民”。依托塔公村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工作队打造“塔公历史文化+草原骑马+亚拉雪山最佳摄影点+木雅文化情景微剧院+房车露营+帐篷星空露营地”于一体的景区,将充分体现党建引领、牧民参与、社会资本投运。  “都江堰市将投入约2400万元,主要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山顶观景台、木雅情景剧场等。”杨云飞说,通过对观景平台提档升级,充分发挥亚拉雪山最佳观景点及天然湖景倒影等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塔公草原魅力指数。“建设标准化赛马场后,将举办马术表演、赛马节等活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10-13
(记者 于遵素 摄影 王欢)平均海拔3800多米的四川甘孜炉霍县,人口稀少。受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影响,这里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曾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全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20年,炉霍县顺利通过贫困县退出省级验收以及国家复审检查,其中群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自2012年,成都锦江区对口支援炉霍县以来,以党建为引领,夯实“众筹”帮扶红色合力,抓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建设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域链接社会帮扶资源,致力于实现炉霍县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书写出两地“‘锦’绣炉霍”的深厚情谊。农业高质高效“飞地+众筹” 破解高原贫困村发展难题高原山区情况特殊。如果在每个村组搞特色产业,资源禀赋不允许,也无法形成市场效益。正是基于这一实际,锦江区对口支援炉霍产业发展,首创“飞地”乡村产业振兴新模式,创新“村域合作、土地集中、各村飞地、龙头经营、入股分红”的飞地产业振兴机制,破解了高原深度贫困民族地区贫困村发展难题。炉霍县高原现代农业“飞地”产业园A区,是2015年由锦江区携手炉霍县,引进的甘孜州盛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后注册为炉霍县鲜水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管理运营,现在已建成智能有机蔬菜大棚301个,专门种植“高原特色小番茄”,主要销往川渝地区和广东、海南等地。目前,小番茄已进入成都大型商超,与盒马、家乐福等多家线上线下平台合作,仅在成都市年销售量就达到400万斤。大棚建设资金,来自炉霍县整合各个涉农项目资金、锦江区对口支援援助资金,以及社会各界“众筹”的援助资金。通过“飞地”嫁接基地产业,帮助炉霍全县88个贫困村(均已于2020年脱贫摘帽,下同)、83个非贫困村在县域异村实现产业发展和经济增收,每个贫困村“拥有”2个大棚,每个非贫困村1个大棚。每年,每个大棚均有3万元分红作为固定收入。这也是锦江区对口支援炉霍县,打造的四川涉藏州县第一个社会帮扶贫困村飞地产业园。301个大棚中,26个大棚的建设资金,来自锦江区有能力、有资源的爱心人士,出任贫困村的“荣誉村长”,通过他们的社会力量召集爱心人士为“荣誉村民”,共同筹集资金为贫困村建设大棚,每年的分红作为贫困村的村集体收入,再根据各村实际情况进行分配。不仅筹资建棚的收益,“荣誉村长”“荣誉村民”同时也是持续推动贫困村发展的“智囊团”和“资源库”,链接了教育、医疗、慈善等多方面资源,达到了1+1>2的叠加效益。锦江区与炉霍县创新构建的“飞地+众筹”贫困村产业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社会帮扶示范案例”,荣登《亚洲减贫报告2020》,入围“2020年联合国全球减贫示范案例”。“现在,我们又招引了邛崃市黑虎蓝海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落地炉霍,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的方式,联合打造产业园B区,开展产业对口帮扶。”炉霍县副县长、锦江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领队胡军介绍说。乡村宜居宜业全域旅游 藏式民居变“景区”虾拉沱镇瓦达村,从村民任青拥措家的院子看出去,近处,是下瓦达村的藏式民居。随着山势错落有致,刚刚成熟的油菜,已经收获完成的青稞田,映衬着红色的崩科式建筑。远处,鲜水河拐了一个弯,温柔地留下一大片开阔的平地。树木尚绿,悄悄点缀了一些黄叶,在高原特有的蓝天白云下,秋色渐浓。这是瓦达藏寨的绝佳“观景点”之一。“炉霍县政府整合涉农资金,投入1500万元,集中改造了15套藏居为民宿。预计在今年10月,完成招引运营企业,对外开放。”炉霍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工作人员杨涛解释说,初步计划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方式,公司租用民居的租金用作集体经济分红,村民参与提供旅游服务,进一步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全域旅游,是甘孜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路径。高原美景与康巴文化交融,旅游扶贫带动农牧民增收。“为此,锦江区在今年投入200多万元,对瓦达村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完善配套旅游设施,力争在今年10月前完成申创3A景区。”胡军说,不仅瓦达藏寨,为了助力炉霍全域旅游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围绕“一村一品”打造美丽乡村,锦江区对口支援,对炉霍县霍尔温泉酒店、宗塔乡七色草原度假村、雅德乡晏尔龙村等民宿、民居、旅游配套设施升级改造,争取打造3个以上3A级景点,并力争在2022年完成申创4A级景区。医教赋能增智强化发展内生动力“留下来,再教一年。”锦江区龙舟路小学的夏榕涓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再次回到炉霍中学——孩子们太缺英语老师了,特别是她任教的九年级,明年就要参加中考。1年支教时间,被她主动延长成了2年。“炉霍的孩子们更需要我。”夏榕涓说。夏榕涓是在一次听了锦江区对口支教炉霍教师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深受感动,决定报名的。“刚来的时候,孩子们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确实跟成都的孩子有差别。”夏榕涓说,教学管理难度也比较大,所以在日常教学以外,她利用早晚自习、课余,跟大家谈心、聊天交流,学风纪律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夏榕涓也成了孩子们心里的“姐姐”“朋友”,甚至是“夏妈妈”。除了教学,夏榕涓和其他支教老师一样,还承担着“传帮带”任务。跨学科、跨学段,对于支教炉霍的锦江区教师们来说,并不少见。他们的到来,填补了炉霍中学急缺的学科,也改善了学校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居多的师资结构。“不仅是综合实力的提高、教学质量的进步,在教学科研方面,2019年、2020年,学校连续两个省级重大课题获批,这是炉霍中学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绩。”炉霍中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谭春赋说。在炉霍妇幼保健中心,让来自锦江区妇幼保健院的陈娇医生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大半年“传帮带”,科室几个医护面对普通生产,已经能够独当一面。除非病情危重,才需要呼叫她参与抢救。从今年3月正式到炉霍妇幼保健中心工作,陈娇和同样来自锦江区妇幼保健院的护士长陈南克服了高反、高寒,带着本院医疗团队,已经接诊了200个患者、抢救了10多个危重疑难症病人,炉霍县乃至周边县母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在2017年,炉霍妇幼保健中心才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今年9月3日,顺利通过复审,这也是四川民族地区首家区县级的省二级甲等妇幼医疗机构。2013年以来,锦江区先后帮助炉霍妇幼保健中心新建门诊大楼,改建拥有产科、妇科、儿科、无尘手术室的住院楼,研发炉霍县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软件,通过人才培养、设备设施援助等方式开展帮扶……援其所需、援其所用,锦江区积极推进“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炉霍医疗事业打造带不走的队伍,强化内生动力。人物故事时隔5年再次支援炉霍的孙红松:为了一段无法忘却的情谊2021年5月9日,成都锦江区对口支援炉霍县工作队副领队孙红松抵达炉霍。这是时隔5年后,他再次来到这里。“全县16个乡镇、175个村。”这是5年前孙红松挂职炉霍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开展“群众工作全覆盖”时,牢牢记在心里的数字。两年挂职工作,孙红松在炉霍县与工作过的同事、战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还曾结对帮扶过一个叫做智西的孤儿,认了“亲戚”。“一直想找机会再来。”孙红松说。2021年5月,作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成员,孙红松回到炉霍感慨良多,“炉霍县第一份脱贫攻坚的红头文件,就是我参与起草的。”从2019年炉霍县脱贫摘帽到现在的“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孙红松说,这是一份伟大的事业,为自己能够参与其中倍感荣幸。孙红松现在还记得,第一次来炉霍,大巴车跑了整整两天,春末初夏,海拔4200多米的折多山还有积雪,堵车严重。今年来炉霍,从成都出发只用了8个小时车程,还不用翻越折多山。这一次回到炉霍,孙红松说,变化真的太大了。不仅是道路交通条件、市政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原本有“糌粑”“坨坨牛肉”就感到满足的农牧民们,通过脱贫攻坚、通过对口支援工作队,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激发了他们努力奋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两次来到炉霍,第一次,孙红松儿子刚上小学;这一次对口支援工作结束,儿子就该考高中了。“两次人生重要的时刻,都没有陪着他,还是觉得愧疚。”孙红松说,家里全靠妻子、老人操持,才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地到炉霍工作。如今,工作之余,孙红松还在托人打听,当年他结对帮扶、每周都会去学校看望的孤儿智西,如今应该是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了,听说她后来考上中专,也许现在已经工作了。遗憾的是双方失去了联系。“找到她,想看看她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了。”孙红松说。记者手记现在,像锦江区对口支援炉霍县工作队副领队孙红松一样,两度参与对口支援工作的锦江区工作队队员、老师、医生,在炉霍县还有5人。和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之初,需要做思想动员工作不同,“主动申请”“留下来、再干一年”,成为越来越多的工作队员发自肺腑的心声。初到炉霍的高反,成了工作之余的笑谈。锦江区妇幼保健院的陈娇医生,在朋友圈乐此不疲地分享和记录着,炉霍县第一台剖宫产手术、第一例胎盘早剥的惊险抢救、第一个8斤重新生儿……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1-09-29
(泽汪罗布 记者 兰珍)9月20日,记者从甘孜州水利局获悉,近年来,甘孜州扎实推进农村饮水解困、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工程。通过科学布点,在该州289个乡(镇、街道)每乡(镇、街道)设置至少2个监测点,重点覆盖农村学校、农村大型饮水安全工程等,将已建成投产的供水工程纳入监测范围。依托对口帮扶工作力量,对该州各县(市)的饮用水水质检测能力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开展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  目前,甘孜全州农村安全饮水集中供水率达89%,自来水入户率达85.85%,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全州共设置农村饮用水监测点642个,做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  建立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制度,采取政府指导价和“一事一议”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制定水价,通过“受益群众收一点、上级补助一点、财政兜底一点”,科学收缴农村水费。设置4072名水利工程巡管员,加强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甘孜州23处千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均已实现收费管理,千人以下百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2095处,已实现收费管理1940处。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9-29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