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周媛 谢义 记者 汤斌 文/图)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连日来,乐至县各地抢抓春季农忙时节,积极推进机械化、智能化播种玉米,按下了春播春种“快进键”。旋耕机正在作业开沟、播种、覆土……3月19日,记者在乐至县佛星镇临江社区看到,旋耕机在玉米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阵阵轰鸣声,原本高低不平的土地被迅速平整成一块块平坦的农田。另一边,玉米播种机也在紧张而有序地工作,随着它的行进,一粒粒玉米种子被精确地播撒进土壤里,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机播玉米每天能播种60亩左右,相较人工效率提升了100多倍,而且机播玉米的成本是每亩80元,比人工播种便宜了一半。”临江社区党委副书记唐磊说,今年社区预计玉米播种面积1100余亩,预计3月底全部完成。玉米播种机正在作业 “目前,全县的玉米播种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乐至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站长刘开燕告诉记者,为保障玉米播种顺利进行,乐至县立足实际早计划、早部署,通过引进农业机械化设备和先进技术,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2024年全县计划种植玉米51万亩,其中玉米机播面积15万亩。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21
(记者 唐泽文)“四川耙耙柑,公寓式管理、纯手工套袋,orange perfect!”  “费婆婆不‘费’,冷大爷不‘冷’。”……这些风趣幽默的语句,均来自资阳市安岳县通贤镇帽石村“网红”村支书关祖苹的直播间。  生于1989年的关祖苹是土生土长的帽石村人。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在深圳工作过,也在成都开过餐饮店,如今成为老家的村支书。在帽石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临时直播间,关祖苹的直播经常吸引三四千人在线观看,并在最近3个月创造了月均30万元左右的销售业绩——其中一半直接来自帽石村村民自家的农副产品,部分村民因此月增收200%以上。不仅如此,露营基地、野炊火锅、越野摩托……通过关祖苹引来的新鲜玩意儿,去年,帽石村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关祖苹接受记者采访  如何利用个人IP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活力?记者采访了关祖苹。  记者:您给大众的感觉与传统印象中的村支书不一样,为何选择走“网红”路线?  关祖苹:我现在粉丝量还不到10万,不算真正的“网红”。之所以选择这条“赛道”,是因为我曾在深圳待过,知道互联网的能量。以前,大家对帽石村的印象就是偏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里开发强度低,如今反而成为优势。如何让这个优势被更多人知晓进而吸引他们前来,直播是个好方法。  记者:如今,网上“三农”创作者已经很多,如何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  关祖苹:我一直在向网上优秀创作者学习。刚开始做直播时,我还是挺“传统”的。后来有幸结识了一位来自湖北的“三农”大主播,他看了直播后私信点拨我——“村子条件很好,但直播内容过于单薄”。后来,我专程前往湖北跟着他学了一个星期,直到把直播整体运营逻辑摸清楚。与其他主播相比,“村支书”是我的特色标签,正如我的抖音账号名字就叫“四川关支书”。  记者:如何用好“村支书”这个标签?  关祖苹:我聚焦“真实”二字。我的视频中,很多场景就是没有滤镜的帽石村村民日常生产生活实景。作为村支书,村民很信任我,我去拍他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不会受到排斥,因此镜头表现也真实自然。这种自然真实的场景,正是大家想看的。  记者:让村民来直播间卖货,对于从未尝试过直播的他们,会不会有点难?  关祖苹:的确,刚开始大家对直播卖货都不太适应。为此,我先从邀请村民一起拍短视频开始,既增加了视频的内容丰富度,也逐渐培养村民适应镜头的能力。拍得多了,大家就慢慢适应了。  记者:直播带货中还遇到过哪些困难?  关祖苹:信任问题。电商平台销售是有回款周期的,不像在农贸市场摆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开始,有些村民会担心:东西给你卖掉了,拿不到钱怎么办?不过,等分到钱后,村民们就了解这个规则了,信任也就逐渐建立了起来。  记者:现在直播带货的销售额大概是多少?  关祖苹:最近3个月,月均30万元左右,其中一半来自村民自家的“土货”。相比村民自己拿到集市上去卖,通过直播带货,农副产品售价能高不少,有村民因此月增收200%以上。  记者:量上去了,如何做好直播间产品品控?  关祖苹:这是关键。如今,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品质管控团队,直播间售卖的农副产品也有质量标准,不合格的就不会放在直播间卖。此外,所有发出去的货,供货方是哪家哪户等具体信息也写得清清楚楚,这样做让产品可溯源,也让消费者更放心。  记者:介绍下你的直播运营团队及计划?  关祖苹:我们整个团队都是有乡村情怀的人。之前,在打造帽石村露营基地时,我需要人手,就在网上招募,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如今,大家分工明确,摄影、剪辑、助播、品控、售后,都有专人在做。  当下,共享概念很火。我们想做“共享村庄”,把帽石村的优质自然资源、优质农产品“共享”出来。消费者得到优质产品,村民得到更好的收入。  记者:走出个人IP带动发展的第一步后,帽石村“网上集市”如何做到长长久久?  关祖苹:曾经一次直播时,我突然接到通知要去镇上开会,换副播上后,直播间人气直降,最终带货效果也不理想。从那次开始,我就着手主播培养,从现有团队和村民中挖掘更多后备力量。  毕竟,我一个人能力有限。如今,通贤镇也在打造“三农”主播矩阵,计划把各个村子有兴趣搞直播的人集合起来,一起研究如何做大做强。比如通过“四川关支书”这个头部账号,带动更多账号发展起来。此外,“三农”主播矩阵还有一个好处——能更充分地把当地之前不太出名的好货挖掘出来,大家一起把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打造好。  就我个人而言,我有长期扎根乡村发展的打算。这是我的家乡,是一片广阔的天地,相信今后一定大有可为。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3-21
(记者 高杲)近日,记者从资阳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获悉,今年,资阳将重点做好“1+2+3+4”工作任务,即打好城市规划建设会战,夯实房地产、建筑业“两个支撑”,扛牢安全、环保、维稳“三个责任”,优化民生、营商、市政、物业“四个服务”。  打好城市规划建设会战,资阳主要从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提升县城功能品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个方面入手。加快实施95个城建项目,年度完成投资70亿元,着力增强中心城区极核引领能级;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抓好中心镇培育建设和历史文化名镇创建,积极争取实施“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试点示范,同时加强农村建筑工匠教育培训和建档立卡管理,提升农房建设品质。  夯实“两个支撑”,资阳将深入实施强化政策激励、拓宽销售渠道、探索“房票”安置、整治销售乱象、优化开发时序、减少车位库存六项举措,千方百计稳定房地产市场。同时,扎实推进“建筑强企”培育、深化建筑市场治理、工程质量提升“三项行动”,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扛牢“三个责任”,资阳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要求,抓好燃气、房屋、建筑工地、市政设施安全管理,筑牢安全生产的铜墙铁壁。  优化“四个服务”,资阳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程序、降成本、提效率、优服务”,提高项目审批效能和水气服务标准。同时,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维护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3-19
(记者 高杲 资阳观察 李红)好春光,农耕忙。3月6日,在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百花村,数台载满秧苗的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30多名村民抢抓农时忙着插秧;在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红碑村,连片成垄的田地里传来了阵阵劳作声,20余名村民忙着搬运、移栽、浇水……开春以来,资阳全面拉开春耕备耕序幕,田间地头处处一派繁忙景象。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红碑村村民在移栽海椒苗。 资阳观察 吴昊江 摄备农资,稳产保供底气足  3月6日,天刚蒙蒙亮,安岳县永清中心供销合作社农资配送站的工作人员便忙碌起来。他们将一袋袋化肥装上车,运往周边乡村。  “这段时间,来买化肥、种子的农户明显增多。”永清中心供销合作社主任吴先东介绍,“一天光化肥就能销售15吨左右。”  几十公里外的资阳市雁江区川丰种子经营部门前也是车来车往。该经营部负责人黄代斌表示,为了准备农资,他们从去年11月就开始备货,“要提前储备足够的种子、农药,以备农忙时节的大量需求。”  在位于乐至县城区的润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门店内,各类化肥、种子等农资整齐堆放。“从春节到现在,我们销售了400多吨肥料。”该公司负责人谭俊伟表示,他们还加派人手,把各类农资配送到乡镇经销点。  不仅要保障农资供应,更要保障农资质量。资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之前,当地就对农资需求和储备情况进行摸底,并进行合理调配,全力保障春耕备耕需要,目前已经准备粮食和蔬菜作物种子3365吨、化肥13万余吨、农药600余吨。同时,资阳市农业农村局还联合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资阳市供销合作社等多个部门,对辖区内农资经营门店开展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售卖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行为。“慧”种田,科技服务送到家  在安岳县龙台镇滑狮村,安岳县岳翔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操作植保无人机,将配好的农药喷洒在田间。该合作社负责人左孝川表示,一台无人机一天可以完成300亩到400亩麦田的农药喷洒任务,不仅节省人工成本,还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资阳各地春耕现场,各种高科技、智能化农业机具纷纷“上岗”,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大显身手。  在雁江区临江镇先锋村的蔬菜现代农业园区,一块显示空气湿度、风速、光照、雨量等多项数据的屏幕格外引人关注。先锋村党支部书记王雪良表示,这是该村上线的物联网信息系统,这套系统包括智能监测云系统、全息智能操控系统、智能水肥一体机等,“哪怕人不在村里,村民也可以通过手机看到大棚内部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让村民从会种田到‘慧’种田。”  忙碌的还有农业科技人员。据了解,资阳还开展为期4个月的“农技下乡 助力春耕”活动,抽派熟悉农业农村及春耕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分赴全市80多个乡镇开展农技服务,对农户做好农技培训和生产指导。“我们希望抓好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农业绿色生产等培训和指导,为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提供技术支撑,确保粮食产量稳中有升。”资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3-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潘政吉 文/图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3月13日,一座“流动图书馆”开到了安岳县林凤镇麒凤社区居民们的“家门口”,给基层群众送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这座特殊的“流动图书馆”满载着文学、科技、养生、教育等各类图书,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阅读选择。活动现场,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着心仪的图书,享受着阅读的乐趣。“朗读快闪”活动现场。  “这本书我一直想读,没想到今天在‘家门口’看到了,真是太方便了!”一位年轻小伙子手捧一本文学书籍,兴奋地说道。而另一边,几位中老年人则围在一起,翻阅着养生类书籍,交流着养生心得。  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入地感受阅读的魅力,安岳县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在现场组织开展了“朗读快闪”活动,让现场氛围更加活跃。参与活动的群众纷纷走上台前,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段落,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掌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  安岳县图书馆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活动旨在将优质的阅读资源送到基层群众身边,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他们还将持续开展类似的活动,为“书香安岳”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胡明贵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眼下,在资阳市雁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乡村大地一派春耕备耕的繁忙景象。  在位于雁江区保和镇的马蹄湾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声响彻田野,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土地整理、沟渠建设、田埂修整等工作。  “目前已完成保和镇盘龙村、团山村和天鹅村旱地水田整理约2850亩,挖掘排灌渠道8500米,新建蓄水池8口及机耕路、田间道路等各类生产道路约20公里。”四川蜀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黄亮介绍,为确保今年4月底前完成建设,实现大春播种,他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班加点推进项目。  据了解,马蹄湾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是今年雁江区重点建设的农业园区,覆盖保和镇金山寺村、盘龙村、马蹄湾村、团山村、天鹅村,将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主要建设内容为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设施和田间道路建设等。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将以粮为主、粮经统筹,发展稻虾产业,种植小麦、玉米、红薯等粮食及经济作物,可进一步稳定全区粮食播面、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雁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雁江区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了一批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水利配套的基本农田,改善了农田灌溉及耕作条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3年,雁江区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 161.6 万亩、产量52.1万吨。今年,雁江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4.9万亩,力争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1.6万亩以上、产量52.8万吨以上,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更多雁江力量。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8
(潘政吉 记者 汤斌 文/图)春回大地暖,春耕正当时。眼下春意正浓,资阳安岳田间一片繁忙景象。连日来,农户们抢抓农时,播种“希望”,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人和村集体经济油菜地3月12日,在安岳县通贤镇人和村,村干部、驻村干部和村民们齐心协力,挥舞着锄头,清理沟渠,为油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农技人员蹲在田间向村民们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指导大家根据时机和具体情况搞好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工作。他们的身影在田野间穿梭,构成了一幅生动而鲜活的春耕画卷。“去年我家种植了3亩多地的油菜,带来了3000多元的收入,今年我还计划扩大种植规模。”村民梁谋高信心满满地说道。在村干部、驻村队和农技人员的帮助下,他学到了更多的种植技术,对今年的丰收充满了期待。春耕备耕,农资先行。在安岳县永清供销合作社农资配送站,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储备充足,负责人吴先东正在紧张地调度农资,为春耕生产提供有力保障。“我们严格控制农资质量,推广高效新型肥料和生物农药,并为农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吴先东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春耕生产不中断、不脱销,安岳提前谋划、及早部署,全力保障各类农资供应,并为农户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以充足的物资储备和优质的服务为保障,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吴先东(左一)和同事忙着将农资送到农户家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安岳始终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重中之重,全力推进粮食生产稳定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据了解,在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中,安岳还注重抓实天府良田建设、春灌用水保障、千亩示范创建、院县合作示范、技术到田服务等关键环节。同时,还出台了《安岳县2024年支持粮油生产十五条措施》,从标准生产、规模发展、设施提升、良种推广、风险防范、延链补链等方面全方位夯实粮食生产保障。下一步,安岳将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项目整合、部门联动和机制考核,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确保完成各项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4
记者 高杲【履职归来】  “还要多想一点办法,让隆恩村名气更响。”“要引进更多文旅项目,带动村庄更好发展。”3月13日,资阳市安岳县文化镇隆恩村党群服务中心内,干部群众讨论村子的发展前景,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从北京返回村里后,全国人大代表,隆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艳英便向村民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当天上午10点,宣讲会准时开始,服务中心一楼的大厅内,干部群众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讨论。  大厅外是崭新的村容村貌——平整干净的道路、错落有致的村居,再往远处看,连片的柠檬树散发阵阵清香……“柠檬种植是隆恩村的特色产业,我们要继续把它做大做强。”谈到村里的发展方向时,刘艳英语气坚定。  隆恩村距安岳县城有10多公里,过去由于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匮乏等原因,一度发展不足。近年来,该村通过柠檬探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去年,全村柠檬种植面积达2000亩,年产值超500万元。  除了种柠檬树、卖柠檬果,该村还围绕柠檬玩出更多花样:一方面,开发柠檬干、柠檬茶、柠檬饮料等精加工、深加工产品,丰富产品线;另一方面,在柠檬文化上做文章,以柠檬产业园为主体,推出赏柠檬花、摘柠檬果、观柠檬景、吃柠檬宴“一条龙”乡村旅游项目,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刘艳英说,全国两会作出的部署给隆恩村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提供了新思路。  宣讲中,提到如何将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隆恩村时,大家讨论的热情愈发高涨。“隆恩村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下一步该借此契机让村子富起来。”“要利用柠檬这一资源,实现多元化发展。”“要想办法吸引返乡人员、大学生、职业农民来隆恩村创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未来充满希望。  对于大家提出的意见和想法,刘艳英仔细记录,逐一回复。比如在谈到多元化发展时,她表示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谋划康养、研学等活动,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发展。  对于隆恩村未来的发展,刘艳英有明确的思路和想法。她说,要持续做好柠檬种植、乡村旅游、餐饮娱乐、康养休闲四大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把隆恩村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讲会开始前,刘艳英还接待了几位外地客商。“有些是做电商的,有些是做研学的,我们希望和他们一起,让更多人走进隆恩村,让更多隆恩村的产品走出去。”【返乡手记】  今年全国两会,我带去了7份建议。从数量看,比去年多了两份;从关注的内容看,除了“三农”、农村养老等话题,我还关注了国家级柠檬产业集群打造、大学生就业、安岳石窟文化保护等,这些内容和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培育、乡村旅游等息息相关。  全国两会期间,我把家乡的柠檬面膜、柠檬冻干片等产品带到了北京,让大家感受隆恩村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一些来自基层的代表在培育特色产业、引进乡村人才、吸引社会资本等方面的理念和思路,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一定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具体而言,就是要搞好乡村建设、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目前,隆恩村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抢抓发展机遇,特别是要把柠檬产业发展好,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巴适、越过越红火。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3-14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播绿时。在第46个中国植树节到来之际,3月12日,四川省选调生实践锻炼安岳基地青苗党支部选调生,来到资阳市安岳县卧佛镇卧佛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选调生团结协作共植新绿    卧佛村位于安岳县北部,因村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佛院景区而得名。近年来,卧佛村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建成了独具卧佛特色的农文旅融合示范带。一到植树点,选调生们就纷纷拿起工具,挥动铁锹、扶正苗木、培实新土、围堰浇水……经过大家一番忙碌,一株株树苗迎风挺立,为农文旅融合示范带再添新绿。在植树间隙,选调生共同学习了“时代楷模”、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张连印将军退休后20年间带领团队共植树2.2万余亩的光荣事迹,更加坚定了扎根农村沃土,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成长成材的理想信念。选调生肖飏表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践。(供稿:安岳县融媒体中心 焉兆生 潘政吉)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13
3月12日,由安岳县人民政府、资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资阳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安柠石光·资足常乐”2024年资阳大足双城农文旅联动营销季暨第三届安岳元坝油菜花赏花活动在资阳市安岳县元坝镇正式启动。活动现场据悉,本届油菜花赏花活动以“魅力安岳 乡约元坝”为主题,将从3月12日持续至3月17日,开展“元坝特产集市”“花间特色美食集”等八大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以花为媒,以游促产,依托元坝镇佛白村袁家坝、黄泥坝、蔡家坝和周家坝等地集中连片的油菜花,同步开展赏花、美食体验、农产品展销、休闲娱乐等系列活动,充分向外界展示了元坝镇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和水韵人文之美。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随着春天的“脚步”走进元坝镇佛白村,千亩油菜花相互交映、错落有致。前来踏青游玩的游客或赏花玩水,或歌舞助兴,现场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入春了,天气也暖和起来了。现在时间也充裕,趁着春暖花开的时候,出来遛遛弯儿,欣赏一下咱们安岳乡村的美丽风光,多好呀!”从重庆市大足区铁山镇慕名而来的李先生一边拿起手机拍照,一边感叹道。“本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种植业主、大户发展农业新模式的积极性,同时也释放了消费活力。”据元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高琴介绍,活动吸引了重庆市大足区铁山镇、高升镇等地群众的广泛参与,增加了安岳、大足毗邻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推动了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从自然景观到美食人文,从文艺表演到乡村集市,此次活动以油菜花为媒,将民风民俗融为一体,让来自各地的游客感受到了油菜花的“热辣滚烫”。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安岳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下一步,安岳县将以此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新增长点,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持续释放出乡村振兴新活力。(供稿:安岳县融媒体中心 闫凯 李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13
(潘政吉 记者 汤斌 文/图)3月10日,记者走进资阳市安岳县石羊镇园门村的粮蔬轮作基地,1200亩粮蔬轮作基地在眼前延绵开来,犹如一片绿色海洋。在这片广阔农田里,卷心菜硕大紧实,绿意盎然。村民们穿梭其间,忙碌地采收着丰收的果实,一派“人勤春来早”的喜人景象。村民在田间采收卷心菜“看,我们种的卷心菜长得多好,今年的收成肯定不错!”村民李大姐兴奋地展示着手中的卷心菜,脸上写满了自豪。她告诉记者,自从在粮蔬轮作基地务工后,家里的收入明显增加,生活也越过越红火。据了解,该基地采取玉米与蔬菜轮作的模式,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的同时,还为村民们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年产玉米500余吨、蔬菜2500余吨的骄人收成,让这里的年总产值可达900余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增收300余万元。其中,土地流转收入和务工收入成为村民们增收的重要渠道。“我们的卷心菜品质有保证,每天能采收60余吨,主要销往甘肃、宁夏等地。”基地负责人李天友的话语中透露着朴实与满足,“下一批100余亩的卷心菜预计4月下旬就能收获,看着这些蔬菜源源不断地供应出去,我心中那份满足感,真的无法用言语表达。”在该基地的一角,几位村民忙着将刚采收的卷心菜装车。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些卷心菜不仅卖出了好价钱,更让他们在“家门口”就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实现了“家门口”的就业梦。菜地里盎然春意,村民笑颜迎丰收值得一提的是,石羊镇正在积极行动,着力打造“安柠石光——家乡菜地”沉浸式农耕文化打卡点。通过规划西瓜采摘、园门村花海、双鱼湖微景观等项目内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农耕文化、感受石羊魅力。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安岳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还为村民们带来了新的增收渠道。在园门村粮蔬轮作基地,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田间地头,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放眼安岳,这样的喜人场景只是众多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岳紧紧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推广粮蔬轮作、稻麦轮作、粮油轮作等多元化的种植模式,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更为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谢义)春日的帅乡大地生机盎然,满目皆景,各农业生产领域抢抓农时忙农事。在乐至县各农资销售点,农户们正在购买种子、肥料;大棚里,一个个秧盘被装上车;田间地头,村民们分工协作栽种早玉米……忙碌有序的春耕生产,勾勒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乡村春耕图”。  “老板,我想买点苞谷种和肥料,你帮我推荐一下嘛。”3月2日一大早,乐至县中天镇花红湾村村民肖登金就来到镇上的农资销售点,订购今年需要的农资产品。  “现在买种子、肥料,都是他们(经销商)送货上门,比以前自己背回去方便多了。”肖登金告诉笔者。  在位于乐至城区的润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各类种子、农药、地膜、肥料一应俱全,被整齐摆放在门店内。  “开年后到现在,我们已经销售了400吨肥料。”该公司负责人谭俊伟说,当前春耕生产已经开始,将陆续把各类农资配送到乡镇经销点,满足春耕需要。  据了解,为保障今年春耕生产顺利开展,乐至县农业农村局结合实际,积极统筹做好化肥、种子、地膜、农药等农资购买、调运和储备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储备种子1200吨、化肥2.19万吨、农膜100吨、农药90吨,各类农资储备数量充足、品种齐全、价格稳定,能够满足全县春耕生产需要。  运苗、施肥、栽种、浇水、破膜……在中天镇大楼湾村,当地村民正趁着良好天气,将今年的早玉米种植下去。  “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种植早玉米230亩,目前已完成种植150亩。”大楼湾村党总支书记陈祖国告诉笔者,到5月初销售完早玉米之后,将采取玉豆芋套种模式进行第二轮种植。  据乐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县种植早玉米2万亩。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2
杨树 王一(图片由安岳县委宣传部提供)  春光融融,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城安岳生机勃勃,呈现一派火热的景象——园区发展稳中有进,工厂车间忙中有序,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涌动着工业向上向好发展的滚滚浪潮。  近年来,资阳市安岳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等重大发展机遇,聚焦安岳县委“1324”战略部署,突出“三件大事”“四个突破”“五项改革”,坚持以项目和企业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建设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先行区。安岳县乾龙镇粮经复合示范点。产业向“新”  主厂房、智慧管控中心等建筑拔地而起,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在川投集团资阳燃气电站新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上百亩的工地一片热闹景象。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足以供应300万居民生活用电。在安岳县委主要负责人看来,这不仅将有力改善当地电源结构,增强电网调峰能力,同时也将进一步优化安岳的产业结构。  近年来,安岳县将清洁能源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培育,产业发展提速,随着川投集团资阳燃气电站新建工程项目等加快建设,以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正在安岳崛起。  根据资料显示,安岳气田是目前国内发现单体规模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探明储量约1.1万亿立方米,其中,位于安岳县区块内的储量约5400亿立方米,占安岳气田储量的近50%,也是川内常规天然气板块储量最多的区块。  “我们这里的天然气储量大、气质好、产量高,而且分布均匀。”安岳县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随着四川建设中国“气大庆”的深入推进,安岳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安岳大力发展天然气钻探、转化和利用等产业,产业链的“筋骨”正在不断壮大。  “我们将打造‘川渝地区天然气生产加工转化强县’。”安岳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将坚持推动产业延链、集聚,助推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5年,当地天然气年开采和净化能力均达100亿立方米,跃居全国县域单元前列。就地转化利用10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产业综合产值达20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12亿元以上。  对此,当地锚定以天然气为工业燃料、天然气化工、热电联产、油气装备制造等主攻方向发力,谋划了两条主要路径:一条是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制氢、LNG液化加工、绿色新材料等产业;另一条则是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产业,如燃气发电等。蓬勃发展的天然气产业。图为安岳县岳新乡集气总站。文旅“上新”今年春节期间,安岳石刻·圆觉洞景区游人如织。仅正月初一,景区游客量就达3万人次,同比增长394%。  夜间旅游也成为新潮流。春节期间,安岳县宝森柠檬旅游区举办的“安柠石光·岳迎八方”安岳新春嘉年华活动,为游客带来了音乐节、马戏表演、水幕电影、打铁花等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  一处处文化厚重的石刻,串联成安岳县城的一张名片;一条条观光游览线路,串起了乡村的美丽途景。不同的游玩体验,让游客认识了不一样的安岳,这也是安岳县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依托柠檬、石刻等特色资源,推进优势业态融合与资源要素集聚,着力构建点状辐射、点面结合、带状串联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  扎钢筋、拆钢管……在工人们忙碌的施工中,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项目已具雏形。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完成90%,即将进入装修装饰阶段。  据了解,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项目以现代化、数字化手段集中展示安岳石窟“古、多、精、美”的艺术精华,打造集石窟数字保存、展示、利用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安岳县地标建筑,预计年接待能力达120万人次,带动就业3000余人。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项目,是安岳县三大文旅组团发展的一个载体。  当地依托卧佛院景区,建设“石窟+水”组团,预计投入6亿元,着力打造八妙卧佛旅游区;依托圆觉洞、千佛寨景区,建设“石窟+数”组团,预计投入21.7亿元,着力打造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依托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景点,建设“石窟+山”组团,预计投入40亿元,着力打造“安柠石光”巴蜀文化体验区。  下一步,安岳将进一步强化文旅融合发展理念,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着力推进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加快打造资阳大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要节点、成渝中部特色旅游目的地。安岳县圆觉洞景区。城市“焕新”  老街围墙摇身一变,成了靓丽的“手绘墙”;拥挤的居民区,辟出一个个“口袋公园”;治理后的小水沟,成为村民休闲散步的景观带……不管是行走在城市街景之中,还是漫步在乡野田间,这些细微处的改变让安岳变得更加美丽宜居,折射出当地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成效。  城乡融合之路怎么走?当地提出加快构建以县城为核心、中心镇为支撑、中心村为节点的“一核七片”城乡融合发展格局,走出一条川中丘陵地区农业大县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特色路子,助力成渝地区中部加快崛起。  何为“一核七片”?“一核”即做强县城支撑。按照“东拓、西控、北聚、南兴、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安岳规划构建了“两轴四片多中心”的中心城区总体功能结构。  具体来看,依托安岳大道—工业大道和柠都大道两条城市发展主轴,打造老城综合片区、城东综合片区、城南生活片区、城北产城片区四大片区,科学构建安岳县城发展框架。  加快补齐安岳县城短板弱项,提升生活品质和便利化程度,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安岳。坚持文化塑城,深入挖掘柠檬、石刻、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加快塑造一批示范点位、示范街区等城市文化景观,展现千年普州古韵,持续提升县城功能品质。  以县城为引领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做优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入园,持续优化安岳经开区体制机制,完善园区功能设施配套,打造县域经济发展主阵地。  “七片”则是重点增强中心镇辐射能力。通过天然气利用融合发展片区、柠檬产业融合发展片区、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片区、李家三产融合发展片区、周礼薯业现代农业发展片区、鱼龙山农旅融合发展片区、驯龙绿色高效粮油发展片区,促进人口、资源和要素向中心镇集聚,推动形成“一片一特色”,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一体化发展。  产业升级“焕新”,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业态在山水田园间多点开花,乡镇场镇人居环境改善为乡村带来“新风”,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在安岳大地生动呈现。  从产业向“新”、文旅“上新”,到城市“焕新”,安岳一路向“新”而行,奋力书写“一座城、一条路、一群人、一起干、一定赢”的新时代新征程安岳奋斗故事,徐徐展开百万人口大县、革命老区的高质量发展壮美画卷。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3-08
杨树 王一 (图片由雁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  2024年春节假期刚过,资阳市雁江区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四川安井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忙碌作业,一箱箱“雁江造”火锅料制品从这里出发运往全国;四川旺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同样是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台台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企业抢订单、抓生产,开足马力冲刺“开门红”。  这一个个鲜活的生产现场,是雁江区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数据显示,2023年,雁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7.66亿元,同比增长5.7%,较2022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乘风破浪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雁江区将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资同城化为战略支撑,坚持以项目和企业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努力探索川中丘陵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全面建设幸福美丽新雁江。位于雁江区丹山镇的中石化“资阳2”海相常规气井项目。打开新局面  2月22日,雁江区聚焦高质量发展,召开“新春第一会”。会上总结了2023年的成绩:看总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7%,较2022年提高1.8个百分点;看质量,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14亿元,同比增长12.8%。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特色优势产业也在逐步增强:天然气产业持续壮大,日产气量从22万立方米上升至44万立方米,日转化天然气达26万立方米;食品饮料产业接续发展,规模以上食品饮料企业实现总产值22亿元,同比增长4.4%。  “此外,我们还创下了5个‘最’。”回顾过去的一年,雁江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列举了一组数据:全年共签约引进工业项目15个,协议投资20.45亿元,招引项目数量为近五年最多;全年新开工项目23个,年度新开工项目为近五年最多;完成工业投资12.69亿元,工业投资额为近五年最高;全年新建成投产企业6户,年度投产企业为近五年最多;全年新入园企业达14户,为年度新入园企业最多。  雁江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一年的发展,工业产业链条更加完备、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下一步,雁江区将聚焦项目、企业、产业“三大重点”,把项目做实、把企业做大、把产业做强,推动雁江高质量发展。资阳捷邦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迎接新机遇  新年还没过完,轨道交通资阳线的部分站点就开始拆围,意味着这一全省首条跨市城际轨道交通进入投用“倒计时”。  “雁江区即将进入‘地铁时代’。”在雁江区政府相关负责人看来,轨道交通资阳线投入使用后,当地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雁江也将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聚焦天然气、食品饮料两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毗邻成渝两地大市场优势,推动雁江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当地纵深推进同城化发展,深入推进跨区域建圈强链,深化“总部+基地”“研发+制造”“头部+配套”等产业互动模式,引导成都优质企业在雁江设立生产基地、探索共建合作园区;另一方面,持续推动与重庆市永川区、铜梁区、大足区等系列合作协议落实,不断深化业务交流、人才互通、队伍建设等合作互动,加快提升发展位势。  这一点,不少一线工作人员深有感触。雁江区经济科技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来雁江考察的企业多了,落地的项目也多了。  2023年,雁江区新签约欧福蛋业等食品饮料及配套项目7个,总投资16.3亿元,集聚食品饮料及配套企业50户;中石油在雁江进行布局,在伍隍、石岭等10个镇开展三维物探,“资204”等3个井场完成前期工作,中京燃气一期LNG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产、二期正式签约,绿杉能源设备等项目也在筹备中,天然气综合利用加快推进。  新机遇激活了雁江区发展新动能。“我们要推动‘交通枢纽’转变为‘经济枢纽’。”雁江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雁江区将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建设成渝中部食品饮料集聚区、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区、高品质农业开发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雁江。在雁江区,食品饮料产业蓬勃发展。图为四川宝莲酒业有限公司。吹响新号角  当沱江两岸变得翠绿,迎着春天的脚步,雁江吹响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冲锋号角。  在雁江区广袤的土地上,丹山大米、宝台红薯、雁江蜜柑、中和小龙虾等优势农业产业积极行动起来,确保群众“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供应更新鲜更充足。  雁江是“农业大区”,“小城市、大农村”的特征明显。雁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要重点抓好粮食安全、保护耕地和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三件大事,主要聚焦柑橘产业提质和稻虾产业扩面,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全域灌溉、农村综合改革、人居环境改善、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现代化“五项任务”,稳住农业基本盘,推动农、林、牧、渔业提质增效。  具体来看,在种植业方面,将完成4.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力争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1.6万亩以上、产量52.8万吨以上,蔬菜、水果产量分别达69万吨、49万吨以上。  在畜牧业方面,做好生猪产能调控,推动正大凤凰种猪场和正天蓬、亿龙、正泓鑫等代养场投入使用,建设国家级、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14家,确保生猪出栏稳定在90万头以上。  在林业和渔业方面,要稳步推进森林质量提升绿色产业发展等项目,发展用材林资源,逐步提高全区木材供应。  夯实工业经济基本盘。今年雁江区将着力持续培育壮大天然气、食品饮料两大主导产业。  在天然气产业方面,将推动中石化“资阳2”井尽快实现配产,推动绿杉能源设备项目5月试生产、中京燃气二期LNG综合利用项目9月建成投用,力争全年新增钻井12口以上、日产气量突破100万立方米。  在食品饮料产业方面,聚焦食品饮料主导产业,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食品饮料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推动6个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建设,11个在建项目建成投产。  打开新局面、迎接新机遇、吹响新号角,雁江区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3-08
在初春的暖阳下,资阳市安岳县通贤镇人和村集体经济300亩油菜地里一片繁忙。这里是人和村春耕的主战场,村干部、驻村干部和村民们一起挥舞着锄头,清理沟渠,为油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他们的身影在田野间穿梭,构成了一幅生动而鲜活的春耕画卷。田间管理“小周啊,你这锄头用得越来越溜了,看来你已经完全融入我们农村生活了!”村干部笑着夸赞驻村第一书记周川凯。从去年9月刚来到人和村时的农事“小白”,到现在能熟练操持农活的“行家”,小周的付出和努力赢得了村民们的认可。他坚信,只有深入了解农业、贴近农民,才能更好地为基层工作服务。人和村集体经济油菜地    近年来,人和村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以油菜种植产业为突破口,成功打通了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快速路”。通过实行“党建+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引导村民采取“大季+小季”种植方式,冬季种植油菜,春季则种植水稻、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协同管护,实现了人闲地不闲,群众收入再增一笔。“老梁,这两天天气好,你要把油菜地里的水沟疏通一下,今年春季阴雨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要做好防涝准备,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油菜根系生长。”刚忙完锄草的周川凯扛着锄头,来到油菜种植户梁谋高家中,将学到的油菜春季管理技术分享给老梁。“去年我家的3亩多油菜带来了3000多元的收入。”尝到了种植甜头的老梁信心满满,“今年我还计划扩大种植规模,相信在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帮助下,今年肯定又是个丰收年!”据了解,人和村积极探索“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融入”方式,推进“支部创带工程”,让党员们先学、先试、先干,一对一帮扶,为群众解决种植技术难题,助力他们掌握种植技术,实现增收致富。现在,人和村的油菜种植户越来越多,目前已新增30余户,实现户均增收2000余元。随着春耕生产的深入推进,人和村的田野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春耕的忙碌并未让我们感到疲惫,反而让大伙儿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周川凯表示,下一步还将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供稿:安岳县融媒体中心 潘政吉)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07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丰景”看春耕。随着天气回暖,资阳市安岳县春耕备耕的序曲已然奏响,广大农户正张罗着选购农资。为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安岳县提前谋划、及早部署,全力保障各类农资供应,为春耕生产备足“粮草”。供销合作社的职工们正忙着将化肥装车    3月6日,记者在安岳县永清供销合作社农资配送站看到,有机肥、复合肥、尿素等化肥堆满仓库。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叉车来回作业,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这段时间前来购买化肥的农户越来越多,农资需求特别旺。”安岳县永清供销合作社主任吴先东告诉记者,这个配送站覆盖永清镇及周边乡镇,目前农资储备非常足,优质的化肥在供销社以实惠的价格销售给农户,确保让利于民。吴先东(左一)正和同事们忙着将农资送到田间地头    “不只让利于民,还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确保春耕不误农时。”当天上午,吴先东发动拖车,引擎轰鸣,满载着化肥驶出仓库,向村庄疾驰而去,将农资送到田间地头。他感慨地说:“以前守着门店等待农户上门购买,如今变门店销售为送货上门,直接把服务做到家。”农资储备工作是保证春耕生产的重要一环。眼下,全县供销社系统积极行动,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主渠道作用,多管齐下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确保农资储备充足、供应稳定,让农民朋友们春耕备耕“底气十足”。“我们通过优化服务、配送到户的方式,为农户提供‘一站式’‘送上门’的便民服务,还严格控制农资质量,推广高效新型肥料和生物农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同时也加强农资安全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户识假辨假能力和科学用药施肥水平,并与村集体经济合作建立村级农资服务站,助力乡村振兴。”安岳县供销合作社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县供销社各网点已销售农资达4600余吨,库存量仍保持在5000余吨的高位水平,确保春耕旺季不脱销、不断档,为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农资保供的高效运转,让安岳的广大农民朋友们信心满满地投入到新一年的农业生产中,播下丰收的喜悦。(供稿:安岳县融媒体中心 潘政吉)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07
(胡明贵 记者 汤斌 文/图)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眼下,在资阳市雁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乡村大地一派春耕备耕的繁忙景象。3月4日,记者走进位于雁江区保和镇的马蹄湾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机械轰鸣声响彻田野,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土地整理、沟渠建设、田埂修整等工作。保和镇马蹄湾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目前已完成保和镇盘龙村、团山村和天鹅村旱地水田整理约2850亩,挖掘排灌渠渠道8500米,新建蓄水池8口及机耕路、田间道路等各类生产道路约20公里。”四川蜀雁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黄亮介绍,为确保今年4月底前完成建设,实现大春播种,他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班加点推进项目。据了解,马蹄湾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是2024年雁江区重点建设的农业园区,覆盖保和镇金山寺村、盘龙村、马蹄湾村、团山村、天鹅村,将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等。“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将以粮为主、粮经统筹,发展稻虾产业,种植小麦、玉米、红薯等粮食及经济作物,可进一步稳定全区粮食播面、增加粮食产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雁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该区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了一批集中连片、设施完善、水利配套的基本农田,改善了农田灌溉及耕作条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3年,该区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61.6万亩、产量52.1万吨。2024年,该区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4.9万亩,力争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1.6万亩以上、产量达52.8万吨以上,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更多雁江力量。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潘政吉)在资阳市安岳县通贤镇人和村的集体经济油菜地里,村干部、驻村干部和村民们正挥舞着锄头清理沟渠,为油菜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这里是人和村春耕的“主战场”,大家忙碌的身影在田间穿梭,构成了一幅生动而鲜活的春耕画卷。  “老梁,这两天天气好,你把油菜地里的水沟疏通一下。今年春季阴雨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要做好防涝准备,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油菜根系生长。”刚忙完锄草工作的驻村第一书记周川凯扛着锄头,来到油菜种植户梁谋高的家中,将油菜春季管理技术分享给老梁。  “去年,我家3亩多油菜带来了3000多元的收入。”尝到种植甜头的老梁信心满满,“今年我计划扩大种植规模,相信在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的帮助下,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据了解,人和村积极探索“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融入”方式,推进“支部创带工程”,让党员们先学、先试、先干,一对一帮扶,为群众解决种植技术难题。现在,该村的油菜种植户越来越多,已新增30余户,实现户均增收2000余元。  近年来,人和村还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以油菜种植产业为突破口,通过实行“党建+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引导村民采取“大季+小季”种植方式,冬季种植油菜,春季则种植水稻、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实现人闲地不闲,群众收入再增一笔。  随着春耕生产的深入推进,田野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春耕的忙碌并未让我们感到疲惫,反而让大伙儿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周川凯表示,下一步还将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谢义  笔者走进乐至县良安镇老屋沟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当地种植业主曾宪春正在村东头安排技术人员用无人机对小麦进行防虫作业。  “这边地势较好,我们是去年开始在村上流转土地的,已经种了一季水稻,今年上半年种植小麦。”曾宪春说,他在村上流转的1000亩土地,包括防虫作业在内全程都是采用机械化操作。绿油油的田地  “我们村在去年通过流转土地,40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余元。”老屋沟村党总支副书记李书荣说,下一步还将引进更多的业主,把村里的土地盘活,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村民李冬梅看来,将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收入比自己耕作要高出许多。“我家三亩地都流转了,平时我在地里打工,一年算下来有1万多元的收入。”李冬梅告诉笔者。  从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到千亩规模化步调一致的“ 集团作战”,老屋沟村千亩示范片已经初具规模。  近年来,良安镇聚焦产业发展,积极整合土地资源,在全胜社区、河沟村、落羊湾村、老屋沟村等地流转土地3000余亩,用于种植水稻、小麦等粮油作物,全力打造千亩粮油示范片。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利用土地整理项目,整合各类资源,奋力推进千亩粮油种植生产示范片区建设,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良安力量。”该镇副镇长张刚表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5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潘政吉 文/图  春节刚过,位于安岳县岳新乡高石社区的朗特鞋业鞋面“卫星工厂”便火力全开。近日,笔者走进生产车间,只见几十名工人脚踩缝纫机,手上飞针走线,正在为新的订单紧张忙碌着。  在安岳,每个鞋服企业都像是一粒种子,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出富民花朵。罗进在岳新“卫星工厂”工位上进行鞋面加工。“卫星工厂”布阵乡村  刘素琼是朗特鞋业派驻岳新“卫星工厂”的厂长,既做管理也教技术。她说:“所谓‘卫星工厂’,就是由位于县城的‘核心工厂’提供订单、材料和技术,在多个村(社区)‘排星布阵’,这些‘卫星工厂’负责鞋面加工等简单工艺,从而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就业。”  岳新乡桃坎村6组村民罗进几年前外出务工,家门口的工厂让她有了新选择。  “在这里工作月平均工资4000元左右。出了家门就到厂门,幼儿园也在附近,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都很方便,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如今的生活让她觉得安稳又踏实。  不管是因照顾孩子无法定时上班的妇女,还是残疾人士,又或者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只要想干,都能在“卫星工厂”实现灵活就业。该厂自2022年7月成立以来,吸引了30多人回到本地就业。  通过县委、县政府搭桥,“卫星工厂”、家庭工坊成为了城市劳动力回迁的“微平台”,为鞋服产业振兴注入新的动能。截至目前,朗特、安鑫、季茜等鞋服企业在岳新、兴隆、石羊等30个乡镇建立“卫星工厂”91个、家庭工坊300余户。2023年鞋服“卫星工厂”实现产能超900万双(套)、盘活闲置资产20余处,帮助乡镇留守劳动力就近就业超3000人,吸引500多名乡贤、人才返乡创业,人均月增收3000至5000元。2024年1月实现产能72万双(套),同比增长12.5%。“动能”拉满吸纳就业  拉帮、入楦、刷胶、贴底……走进安岳安鑫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宽敞整洁的新厂房内,在针车生产线和成型生产线上,900余名制鞋工人双手如蝴蝶穿花般上下翻飞,一双双成品鞋正源源不断地生产下线,打包装箱后等待发货,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安岳安鑫是安踏集团的重要合作伙伴,企业共有26条针车线、6个裁备组、8条成型线。“我们今年的生产计划安排得满满当当,目前的订单到6月份都是饱和的,每月计划生产45万双(套),全年目标力争突破500万双(套)。”公司D栋技术总监官安虎表示,企业今年能够大丰收,工人也能拿到理想的收入。  在“扩产能”的同时,安岳安鑫也积极履行民营企业“稳就业”社会责任。企业计划在“核心工厂”和多个村(社区)“卫星工厂”再招工600余名,一方面扎实保障员工安全、健康,另一方面积极通过当地搭建的各类招聘平台增岗扩员,实现经济效益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周霞是安岳安鑫的针车熟手,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勤劳的双手,每月稳稳收入6000多元。周霞笑着说,这份收入,不仅是一份工作的报酬,更是她实现自我价值、支撑家庭生活的坚实基石。在安岳,像周霞这样的制鞋工人还有很多。  十年蝶变,安岳经开区成为川渝地区规模最大、品牌最多、配套最完善的新兴鞋服产业基地,也是全省唯一鞋纺产业功能区。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入驻企业108户,吸纳就业1.5万余人,2023年鞋服产业实现产能3400万双 ( 套)。2024年,园区力争产能突破4000万双 ( 套),新增就业3000人以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5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