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罗敏  “罗大爷,您没看完的书我给您找出来了。热水倒好放在您手边,有什么需要您再叫我。”“谢谢小李,你快去忙!”这段对话发生在11月28日,夹江县新场镇东风村幸福邻里中心。身为本村人的工作人员李东翼一早就位,开始为乡亲们提供帮助。  今年年初,作为当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要部分,东风村幸福邻里中心正式运营了。李东翼就这样在家门口上了岗。白天,村里的青壮年外出工作,她和同事们主要接待村里的老人儿童。  李东翼很牵挂村里一个学龄前孩子小车(化名)——他的父母在省外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带孩子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邻里中心运营后,这个有着宽敞明亮大厅和五颜六色绘本的地方,成了小车的“秘密基地”,温柔和气的李东翼成了他的“好朋友”,一直陪伴他到上小学一年级。  或许在他人看来,李东翼每天都是处理一些“东家长、西家短”的琐事,但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乡亲父老的笑容,这个90后女孩儿觉得值得。  被这个和美乡村“暖”到的,不仅仅是这里的村民,还有远道而来的客人。  “朋友们,开着房车出行,一路上不一定都有适合停靠休息的地方。但这个秋天我在四川邂逅了一个‘善待’房车的村落,它就是乐山市东风村,停车免费,用水、用电都很便利。”今年9月,著名旅游博主“车城老汉”发布了一条旅游视频,把东风村好好地夸了一番。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跟随着“车城老汉”的镜头,6.6万粉丝看到了东风村一亩亩整齐的现代化农田一望无际,这一季泽泻收了,又将种下水稻;一幢幢蓝白相间的农家别墅错落有致,2.7公里环形绿化路和4公里生产便道向远处延伸,到处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鸟语花香、繁荣和谐景象。  “你要是夏天来,还能看到大片蓝花楹盛开,唯美而壮观。”镜头外,东风村党支部书记肖国贵介绍,村子除了划分出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粮药轮作产业区和生态休闲观光区,还引进苗木产业打造了蓝花楹、桢楠种植区。2022年,该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37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1万元。  肖国贵说,下一步将依托幸福邻里中心,继续优化丰富服务功能,提升服务邻里乡亲能力,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新乡村。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钟怡 王雷雨)初冬,正是中药材当归成熟收获的时节,乐山市沙湾区踏水镇长坪村在今年试种的40亩当归迎来了丰收,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又一条增收新路子。  11月29日,笔者来到长坪村,远远便看到村民们正在当归地里忙着采收,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村民采收当归  “最近几天在这里采收当归,每天能有100元左右的工资,我自己今年也试种了一亩,行情还可以,明年想多种一点!”长坪村村民吴冬梅乐呵呵地说。  当归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虽然种植技术难度较大,但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正是看到种植当归的好前景,长坪村村民肖洪强经过多方考察,决定带领村民发展当归产业。  “今年3月,全村试种了40余亩甜当归。从这几天的采收情况估算,亩产量达到了6000斤。”肖洪强介绍,甜当归味甜、药味浓、无麻味,虽然药效稍弱于药当归,但非常适合用作药膳的辅材。此外,得益于长坪村高海拔、土壤含沙量大、湿润多雨等特点,种植出的当归不仅品质好,并且产量高,能够带来可观的收益。  肖洪强说,目前,这40余亩当归已经被多家药材收购商预订一空,待采收完毕后就将装车发往各大药材交易市场。按照今年1.5元一斤的市场收购价,预计销售收入将达到45万元。  “下一步,我准备向更多村民推广当归种植技术,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同时,还将利用当归采收完毕后的‘空窗期’种植油菜,实现‘一田两用’,带领乡亲们走出增收新路子。”谈到接下来的打算,肖洪强信心十足。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05
(李丽)12月1日—3日,以“烟火乐山 巡礼绍兴”为主题的2023“天府乡村 走进绍兴”商贸交流活动在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举行。本次活动,乐山市市中区、金口河区、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眉山市、井研县等38户企业(商家)携质优品良的各类农特产品到绍兴,为当地市民献上了高山茶、富硒大米、乌金猪肉、绿壳蛋鸡、乌天麻、野山菌、山珍笋等优质特产。其中,赵鸭子甜皮鸭、吉太太卤味、嘉州钟鸭子、萍孃食品等乐山网红美食代表商家也亮相绍兴世茂广场,现场制作、售卖,为越城区人民带去最正宗的“乐山味道”,献上一场好看、好吃、好玩的购物盛宴。活动现场据了解, 2023“天府乡村·走进绍兴”商贸交流活动除携乐山的“天府乡村”品牌、“乐山味·乐山造”品牌和“越嘉有味”品牌优质农特产品亮相绍兴外,还特别组织绍兴当地24家采购企业到活动现场,参观展商展品,并进行采购意向和订单的洽谈,活动促成绍乐两地多家企业的达成合作共识,签约金额达到上1822万元,意向性采购达1亿元。回望过去,绍乐携手共进,东西消费协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乐山积极打造“越嘉有味”公共品牌、推动“两地仓”建设,定期举办乐山市农产品生产企业、专合组织与绍兴市商贸流通企业的专题农商对接会、商贸交流活动,不断提升乐山特色农产品向东销售竞争力,尤其是“三县一区”质优品良的茶叶、竹笋、魔芋、乌天麻、乌金猪腊肉制品,正逐步走向东部市场,实现消费帮扶超5亿元。展望未来,绍乐信心满怀,东西部协作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推动地方发展的重大机遇,更是绍兴与乐山加深合作、深化友谊的重要举措。乐山将持续加强消费领域深层次交流合作,利用好东部庞大的消费市场、畅通的外销渠道以及活跃的民营经济,通过与绍兴共建原料供应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等方式,加大资源合作开发力度,将各自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共同的发展胜势,促进多方互利共赢。活动现场乐山欢迎绍兴市民前来关注、了解乐山特色美食,订购“乐山味乐山造”好物良品,也期待借助本次商贸交流活动的赋能,加大延伸“乐山造”相关产业的配套合作、促进创新市场营销,以提升乐山特产的推广销售渠道。接下来,绍乐两地将继续深化消费协作,利用东部庞大的消费市场、活跃的民营经济,加大资源合作开发力度,将各自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声势,促进双方互利共赢。乐山市也将不断挖掘美食文化和创新亮点,着力提升乐山作为“特色美食地标城市”的影响力,持续擦亮“乐山味道”金字招牌。(乐山商务局供图)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2-04
(冯丹远 钟怡 记者 蒋培路)今年10月,乐山市沙湾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乐山三江笋业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投产。经过1个多月的运行,目前企业生产已踏上正轨,正向着年产7000吨泡椒竹笋的目标迈进。人工分拣现场日前,位于乐山市沙湾区太平镇的乐山三江笋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50余名工人正穿戴着整洁的工作衣帽、口罩,抓紧时间赶制泡椒竹笋,每个生产环节都井井有条、干净卫生。“目前我们的各条生产线已经全部投入运行,每天能够生产2吨左右的泡椒竹笋。”乐山三江笋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说,由于年底用工紧缺,目前企业还未达到满负荷生产,预计满产后的日产量能达到20吨。据了解,乐山三江笋业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竹笋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企业总投资1000余万元,占地面积23亩,拥有预蒸煮、巴氏杀菌、内外包装等5条生产线,现已与国内多个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建立了产品供销联系。“今年我们的竹笋收购价大概在7元1斤,经过深加工后的成品泡椒竹笋能够卖到11至12元1斤,还是有不错的利润空间。”马建介绍,企业实行的是订单式生产,产品原料主要采用大竹笋和罗汉笋,除了收购沙湾本地的竹笋之外,还会大量采购马边、峨边以及云南昭通等地区的竹笋,未来每年的采购量可达7000吨以上,对于各地竹产业的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此外,由于企业是采用半自动化生产线,因此还可以为当地群众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下一步,企业还将增加多条生产线,加工泡椒土豆片、泡椒藕片等熟食蔬菜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线。(文中图片来自沙湾区融媒体中心)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2-01
今年来,犍为县清溪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完善制度为保障、服务群众为根本,创新推出精准化、精细化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新格局。“一厅”共享,开创便民服务“新空间”。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成果共享,以和美乡村样板打造为契机,利用原踏水村闲置阵地打造“茉莉会客厅”公共服务站,设“花工休憩室”“农具补给室”“农技培训站”“茉莉名人堂”等9个功能区约500平米,为周边农户和茉莉花采摘工人提供休憩补给、农资购买、志愿代办等服务,兼具技术培训、承办会议、乡村文化展示等功能。目前,会客厅全面落成,备齐农技、种养等各类书籍500余册,收集掌握周边2000余花农信息,着力打造“服务在驿站、有事立刻办”的家门口“会客厅”,真正实现党群服务“零距离”。 “双超”共建,扩宽群众参与“新路径”。创新开设“解纷超市”“积分超市”,双超配合运行延伸基层治理“触角”,激发群众自治热情。积分超市以政法系统文明积分管理为依托,通过“量化指标”兑换物质奖励,号召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目前16个村(社区)已实现积分管理全覆盖,党员参与率超90%;“解纷超市”践行1个核心组织+2项运行机制+3股中坚力量的调解思路,以镇党委-村党组织牵头为调解核心组织架构,创新“分类调处、多方联动”机制,将解纷事项划分为邻里纠纷、劳动争议、土地属权等类型。目前,已整合吸收离退休人员、综治办专干、法律顾问3股主要力量200余人,本月解决矛盾纠纷4起,初步实现功能职责“菜单化”、群众诉求“点单式”。 “三治”共融,构建乡村共治“新气象”。以自治为先导,成立乡风文明监督小组、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引导村民拆围增花增绿,目前已统一灌引村、洛江村2公里村道沿线风貌,因地制宜完成112户农房院落改造,引导3户居民发展特色种植、特色休闲旅游等庭院经济;以法治为保障,聘请“茉莉法官”围绕土地流转、花市交易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律进花田”等普法宣传活动2次;以德治为支撑,结合“洁白茉莉”廉洁文化、“末利”故事、“沉犀节孝坊”精神传承等本土文化对环线14个墙面点位进行美化绘制,挂牌选树“最美庭院”“和美之家”“产业能人”各5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供稿:犍为县清溪镇 向雨欣)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1-30
(记者 王晋朝)11月20日,乐山市犍为县舞雩镇观音寺社区党支部书记鲁杨带着两床厚棉被敲开了社区一居民的房门。  “这是这个月第三次上门了。”鲁杨介绍,该居民系残障人士,其女儿也有智力残疾,一家全靠80多岁的老母亲照顾。近来,社区为这家人添置了御寒物资。“作为‘嘉里人关爱’专项行动的定点帮扶对象,我们一直关注着这家人。”  乐山市委两新工委专职副书记田晓华介绍,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乐山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深化“嘉里人关爱”——党建引领“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行动(简称“嘉里人关爱”专项行动),把帮助送到群众身边。重点关注“一老一小”  11月21日11时,乐山峨眉山市绥山镇红华苑社区居民杨喜迎收到了志愿者从社区“长者食堂”送来的午餐。“多亏有他们送饭菜。”这位住在五楼、上下楼有困难的独居老人说。  红华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先梅介绍,为解决辖区内老年人就餐难问题,社区年前就建起了“长者食堂”;其后,又成立了“一顿饭陪伴”志愿队——组织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陪伴老人拉家常。  “把切实的帮助送到身边。”乐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游全说,红华苑社区的实践正是当下乐山深化“嘉里人关爱”专项行动的缩影:结合主题教育要求,乐山自9月以来,对“五类重点人员”情况进行再次摸排,目前关注重点是“一老一小”两大群体。  如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乐山将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下沉到社区,以社区为单元,对留守儿童及其他缺乏陪伴、家庭情况特殊的青少年群体给予特别关注,让相关帮助“常态化”。  又如老人就餐,目前,乐山全市已设有40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以送餐等形式改善老人就餐情况。形成全覆盖“关爱网”  “这两年都不用出去打工了!”11月17日,谈起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乐山市金口河区永和镇居民刘富水很高兴——他在金口河区境内的沙坪一级水电站项目建设工地就近就业。  “要解燃眉之急,更要为困难群众提供长期有效的生活保障。”田晓华介绍,随着乐山对“五类重点人员”再次摸排,当地也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进行归因——若就近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可从根源上减少相关问题发生。  为此,乐山在实施“嘉里人关爱”专项行动中,通过“企地共建共促”等方式,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近就业机会——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已为6688名返乡农民工提供就近就业机会。  田晓华说,围绕“五类重点人员”在生活中可能涉及的急难愁盼问题,乐山形成了一张全覆盖的“关爱网”。  目前,乐山市委党建办牵头,将全市数十个部门囊括其中,并通过下发相关帮扶清单等形式,有效整合各级各部门帮扶力量。  乐山还围绕就学、就业、医疗等各领域,推出乐学爱“嘉”、健康“嘉”人、法惠“嘉”里人等“嘉里人关爱”子品牌。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1-30
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金口河区永胜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实际,充分发挥资源和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壮大特色中药材种植,开出老百姓致富新“药方”。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寒冬虽已至,但在永胜乡民主村梨子岗黄精产业基地内,百亩黄精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抢抓农时为药材进行锄杂草、施农肥,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黄精喜欢阴湿的环境,具有喜阴、耐寒、不耐旱的特性,适合种植在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中,一般生长于海拔800-2800米的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该基地海拔1820米,较高的空气湿度和隐蔽度为黄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2022年,我跟朋友在大瓦山国家湿地公园旅游期间,发现这里的空气湿度较高,于是便将民主村的土壤带了一些回去,请专家进行了检测,发现这里的土壤非常适宜种植黄精,于是便与永胜乡党委政府取得了联系,表达了投资兴业的意向。”据梨子岗黄精产业基地负责人张毅辉介绍,在取得了永胜乡党委政府和民主村村两委的支持后,同年11月,张毅辉先后流转林地700亩,采用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在保护、利用生态公益林的基础上,以“科技示范基地+农户+研学、团建、观光”的模式发展黄精产业,目前,基地内种植姜形黄精150亩130万棵,育苗100万株。 “今年,我们准备出售基地内的黄精种苗50万株,预计将收入40万元。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4年一收成,预计2025年,黄精产量超500吨,收入可达1000万元。”张毅辉说道。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也跟着富起来了。据悉,梨子岗黄精产业基地每年带动周边30余名老百姓增收,发放工资约50万元,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童倚强是民主村4组村民,自梨子岗黄精产业基地建成以来,他和妻子便在基地内务工,同时将自家的25亩林地流转给了基地,每年为他们的家庭增加了近4万元的收入。“在基地做工,离家近,工资高,每天工资180~200元不等,比外出打工强。”童倚强开心地说道。 同样依托药材致富的还有民主村付永芳一家。时下正值川牛膝收获季节,付永芳一家又到了全年最忙碌的时候,一大清早,她便和丈夫来到川牛膝地里,采挖、捆扎、搬运......两口子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家种了30亩的川牛膝,预计收获10万斤,能挣十几万元。”付永芳说。据悉,作为四川省规模最大、品种最全、品质最优的川牛膝生产基地,金口河川牛膝因产量高、品质好著称,属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金口河道地中药材的金字招牌。川牛膝在金口河落地生根,主要得益于金口河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永胜乡海拔高,气候适宜,是川牛膝的主产区,川牛膝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便坐落于此。园区核心区面积4500亩,辐射带动周边种植面积达1.2万亩,带动永胜乡群众年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是全乡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今年以来,永胜乡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乡村振兴各项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创新举措、整合资源、高位推进“五大振兴”,紧紧围绕树牢“园区引领、龙头强链、品牌营销、农旅融合”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药、蔬、茶、花、肉”等特色优势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为群众增收铺就了新道路,为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金口河新篇章注入了新动能。(供稿:金口河区融媒体中心 熊秋敏)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1-29
(记者 王晋朝)“马上要种羊角菜了,我们这次主要是来检查村集体农资使用情况。”峨边彝族自治县新场乡星星村,新一季的高山蔬菜即将播种,该村纪检小组长王帮全照例对农资使用情况进行巡查。  近年来,峨边高山蔬菜种植发展迅速。如何让特色产业良性、有序发展?峨边县纪委监委围绕林竹、高山果蔬、道地中药材三大产业,聚焦农产品产业发展、项目管理、资金使用、技术支持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检查,形成“闭环管理”,着力纠治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  “现在主要采用‘三单三查’监督机制,所谓‘三单’就是每个月由县级部门建立清单,自上而下派单,自下而上填单反馈;‘三查’则是由村纪检小组长开展自查,乡镇纪委开展复查,县纪委监委开展抽查。”星星村纪检小组长王帮全介绍,三级监督互为补充,一级没有查到的问题,就会有上一级来补足这个短板。  峨边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三单三查”监督机制,当地不仅为乡村振兴、重大项目推进保驾护航,还聚焦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森林防灭火等问题开展日常监督,目前已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50余轮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1-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稳 特约通讯员 倪薇 文/图)冬日暖阳下,夹江县吴场镇仁和村400亩高标准农田一派火热景象:旋耕机不停地往来进行翻耕作业,种植大户汪建安正跟村民一道将翻耕后的稻田稍作平整,准备种植羊肚菌。谁能想到,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之前不过是些“巴掌地”“鸡窝田”。吴场镇仁和村高标准农田农作物长势喜人。探索全民参与耕地保护机制  “之前大家都是零星地种点茶叶,既费人工又不出货,还不符合防止耕地‘非粮化’规定。镇上给我们争取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田连成了片、农机开进了田,提升了种植效率和经济效益。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一大批致富带头人涌现出来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仁和村党总支书记刘开明说。  仁和村地势陡峭,耕地必须见缝插针用起来。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空间布局,把握时节品种茬口,通过轮种、套种等方式,提高耕地效益,带动乡亲们增收。用起来才是最好的保护。截至目前,吴场镇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余亩,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亩均增收500—1000元,既保护了耕地,又富了百姓。  在吴场镇三洞桥社区,田间地头都是忙碌的身影。田间的机耕道上,三洞桥社区党委书记张田华正骑着电动车巡护田块。作为村级“田长”,每天巡田成为张田华的“规定动作”。  “在工作中遇到需要整治的耕地问题不少,可基层执法人手不足,动态巡查、及时发现违法行为,还需要乡亲们的共同参与。”吴场镇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罗庆说。  为了破解难题,吴场镇探索构建起“全民共同参与耕地保护”的长效治理机制,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由村支书担任村级“田长”,村民组长担任“网格长”,党员代表、社员代表、种粮大户担任义务巡田员,努力将保护耕地的责任落实到每户、每一个地块。“田长”们逐家上门、挨户宣讲,靠脚步丈量村里的每寸土地。经过探索推进,目前吴场镇12个村(社区)、78个组级(网格)全面建立“田长制”,设立“田长制”公示牌13块,出台相关配套文件,建立了投诉举报、责任单位协调配合等制度。“现在村民只要是想动田用土,都会主动询问‘田长’的意见。”张田华说。撂荒地连片了好种好收充满希望  吴场镇白龙村,飞防无人机在田地上空盘旋,不到一上午,500多亩芥菜地全部完成飞防作业。无人机操作员汪学兵是白龙村村民,他说:“原来我们这里到处都是撂荒地,现在连片了,好种好收,充满希望。”  土地撂荒原因何在?近年来,随着村里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的留守老人、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他们想种好地却有心无力。为了提升土地利用率,村“两委”干部逐户摸排,征求村民意见,决定将撂荒地通过土地整治后,统一种植经营。村“两委”干部带头把村里的撂荒地聚拢起来,跟现有的耕地一起,成方连片种植芥菜。  近年来,吴场镇引导农户按照自愿、有偿原则,将撂荒地流转给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唤醒”撂荒地500多亩。除此之外,流转土地的农户可以就近务工,实现家庭“双收”。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保护耕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接下来,夹江县将继续严守红线稳数量、严格标准提质量,守好、种好“饭碗田”。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1-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叶启云)11月20日,笔者在乐山市沙湾区沙湾镇余溪村村民居住点看到,这里环境整洁、菊香四溢,28户村民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劳作、生活,十分惬意。享受着生活污水直排治理后带来的喜人变化,村民个个竖起大拇指:“环境变美了,溪水干净了!”  据悉,余溪村2组生活污水的直排治理得益于沙湾区政协“有事来协商·委员来帮忙”工作的开展。2022年底,沙湾镇政协联络站在区政协的指导下,组织下沉的市、区政协委员和镇村干部、村民代表等通过小微协商,促进对上争取小微动力污水处理项目和村民自筹资金,累计投入20多万元对该片区生活直排污水和地表环境进行治理,开启了当地村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华丽蜕变。  近年来,沙湾区政协以“委员群众面对面·履职为民心连心”活动为抓手,推动协商议事平台进片区、到园区、入小区,搭建区、镇、村三级协商议事平台105个,将34名市政协委员和151名区政协委员下沉92个村(社区),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参与小微协商、协调化解问题,助力基层治理,促进群众实际困难得到有效解决。  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沙湾区政协紧扣重点产业规划,在太平道地中药材片区、嘉农新型建材片区、峨山研学康养片区,以及重点特色产业园区,搭建了8个“有事来协商·委员来帮忙”平台,创建了10个“委员工作室”,聚焦推动“三大片区”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小微协商18次,促进区政府出台农业、旅游和基建等方面政策20余项,助力破解影响园区和企业发展,以及涉及劳动者利益的问题20多个。  在太平道地中药材片区“有事来协商·委员来帮忙”协商议事平台,来自太平、踏水、福禄3个镇的30多名镇村干部、村民代表、龙头企业负责人和10多名市、区政协委员联合开展“做大佛手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小微协商,形成的“由龙头企业负责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产品及农户以山地或劳动力入股发展佛手柑产业”的协商成果,得到3个镇党委、政府的一致认可,推动佛手柑增收致富工程全面实施,促进基地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  在铜河街道南陵社区的政府小区,经过邻里协商形成的“实施新风浸润、共建共享、文明创建‘三大行动’,引导居民树立‘家园’意识、培育‘家园’文化、共创‘家园’文明”的协商成果得到社区党委、居委会的充分肯定和居民们的一致认同。目前,该小区通过建立居民公约和负面行为清单、选树道德模范、褒奖善行义举等活动引导居民崇德尚善,形成了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1-23
(记者 蒋培路)近日,乐山市井研县“井研柑橘”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蜀汉江陵千树橘”,井研柑橘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至今,井研柑橘品种多达20余种,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井研柑橘于2019年核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2023年获批筹建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井研百里柑橘产业环线依托优势抓产业   夯实品牌基础为推进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乐山市、县两级大力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在“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促融合”上下功夫,大力推进“井研柑橘”品牌建设。井研县委、县政府出台《井研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井研柑橘现代农业园区提升行动方案》《井研柑橘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实施方案》。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井研柑橘”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和全产业链建设。井研柑橘路标展示牌全力以赴抓培育  打造品牌集群乐山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着力构建“区域+企业+产品”的品牌体系。指导建立健全柑橘生产加工标准体系,发布《井研柑橘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井研柑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规范》等三项团体标准,建立“追溯码+农产品合格证”监管新模式,对农产品生产销售环节进行智能化、数字化管理。依托市知识产权志愿服务队,建设柑橘园区商标品牌指导站及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为柑橘种植业主提供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保护等相关服务,成功打造了“繁盛”“沃馋”“果味来”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本土自主品牌,注册“超果”“川柑”等柑橘产品商标41个。截至目前,“井研柑橘”系列元素共获外观专利8件,版权登记14件,注册商标12件。四川果味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指导落实“井研柑橘”地理标志使用规则、管理规范,组织开展地理标志商标的专项执法保护,推进28户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企业规范用标。井研柑橘商标下足功夫抓宣传  提升品牌影响力井研县将央视《大地讲堂》、川台《乡村大篷车》等栏目“请进”井研,精心组织“井研柑橘”系列产品推介,走进长三角、大湾区、大西北等多个一线城市开展品牌营销,让井研柑橘走出去,提升知名度和品牌价值。打造井研柑橘网红打卡地,吸引盒马、云集、宜品生鲜等60余家优质渠道商来井研洽谈产销对接,“井研柑橘”品牌形象成功进驻成都双流机场和上海虹桥机场。目前,作为全国柑橘产业30强县,井研柑橘年产量达28.1万吨、产值13.08亿元。2023年,“井研柑橘”参与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品牌价值达16.89亿元。下一步,乐山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围绕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契机,以品牌富农、品牌兴企为目标,着力以地理标志运用促知识产权保护、促产业发展、促品牌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图片来自乐山市市场监管局)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1-20
立冬时节,娇艳的荷花早已凋谢,但荷塘中蕴藏的莲藕却正是最肥硕、脆甜的时候。眼下,沙湾区踏水镇柏林村“柏林荷乡”内的藕田就迎来了丰收,让当地村民喜笑“莲莲”。 找藕、挖藕、拔藕......藕田内,采藕工们正穿着防水靴,躬身将手伸入塘底的淤泥中,慢慢将淤泥刨开,顺着莲梗抓住莲藕,小心翼翼地往上一提,一根新鲜的莲藕就被“揪”了出来。最后,经过高压水枪的仔细冲洗,沾满淤泥的就会露出白嫩的真颜。莲藕丰收“每天有接近400元的收入。”采藕工罗柱桃说,这已经是他连续第4年来藕田里当采藕工,在整个莲藕的采收季,他能够领到近2万元的工资,同时他自己还种植了3亩莲藕,每年仅仅从莲藕身上就可以得到不错的收益。“从这几天的采收情况来,亩产量在2500左右!”正在藕田边帮助采藕工冲洗和运送莲藕的柏林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小云介绍,柏林村从2017年开始种植莲藕,并打造了“柏林荷乡”农旅项目,目前已经种植了珍珠藕、白花藕等食用藕品种150亩,按照今年的市场收购价,总产值可达120万元。 不止是销售莲藕,柏林村还种植了50亩花色艳丽的红花藕,专门用作观赏藕,大力发展“赏花经济”。在今年荷花盛开的时节,柏林村就依托“柏林荷乡”,精心打造了“荷花清凉季”主题活动,通过赏荷花、品荷花宴、体验采摘荷花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综合收入超过了100万元,让200亩藕田实现了“一田双收、荷藕共赢”,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明年我们将继续扩大食用藕种植规模,并计划引进机械化采藕代替人工采藕,进一步提升采收效率、减少损耗。”李小云表示,除了继续发展食用藕产业,柏林村还将对观赏藕的品种进行更换,同时增加“柏林荷乡”的游玩和体验项目,让“柏林荷乡”更具吸引力。(供稿:沙湾区融媒体中心 李鹏飞 钟怡)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1-17
(官国平 林立 文/图)小花园、微景观、推窗见绿、开门见花。在峨眉山市胜利街道夏荷村,昔日脏、乱、差的闲置地,变成了美丽的“口袋花园”。微风轻拂,枝叶随风摇曳,花香、草香扑面而来,三五成群的村民在此散步、聊天,好不悠闲……郑碾房“口袋花园”据了解,峨眉山市胜利街道夏荷村地处峨眉山市城乡接合部的城市东郊,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夏荷村“两委”坚持以“绿色、共享、民生”为核心理念,着力打造和美宜居乡村,建设花园村庄,以满足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罗村花园村上通过村民大会,制定出了从本村2组启动的示范引领方案,对2组道路沿线影响安全出行和农户房前屋后影响环境卫生的荒乱竹林地进行淘汰换种,打造“微景观”,利用农户家门口凌乱闲置的“边角料”地块因地制宜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口袋花园”,既实现了老百姓“推门看花景、开窗闻花香”的愿景,又提档升级了村庄的环境颜值,让“方寸之地”尽显“民生幸福”。义务劳动建花园为了节约资金,夏荷村村“两委”干部主动带头,带领党员、志愿者现场参与劳动,有的填土,有的种树,还深入到河堤下面拾捡石头铺路,劳动现场一派热闹景象。“边角料”变成微景观夏荷村党总支副书记雷邹丽谈道,这里以前是一个荒乱的小竹林,附近村民偶尔扔倒垃圾,村里也曾清理过,可没几天就又倒上了,反反复复,让村里很是头疼,特别是一到夏天,更是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如今,夏荷村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清理村口、路边等闲置地块和垃圾堆,通过栽种苗木、鲜花错落搭配,辅之以砖铺小路、山石装点,打造“口袋花园”,深受村民们的欢迎。“移步入园”打卡点村民郑大爷说,新建成的“口袋花园”微景观,成了村里新的打卡点,是大家茶余饭后逛路休憩的好地方。生活在夏荷村能“推窗见绿”“开门见花”“移步入园”,大家感到非常开心、幸福。据悉,夏荷村目前已打造完工2个“口袋花园”,7个点位也正在努力推进中。村党总支书记张可斌表示,下一步,夏荷村还将对2组道路沿线农房破旧的墙体进行彩绘装饰,充分展现夏荷村的“精气神”,并通过示范带动,对全村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宜居乡村,不断提升村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助推夏荷村的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1-17
(四川农村日报讯 钟怡)“快来领钱喽!”近日,乐山长藿中药材有限公司为沙湾区太平镇挹峨村和谭坝村的柔毛淫羊藿种植户分发了今年产品带来的收益,村民们都笑开了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里种植的柔毛淫羊藿今年喜获丰收,这也更加坚定了所有人持续发展该产业的信心。种植户领到收益  挹峨村的种植户李俊德在拿到近15万元的收益后,决定从现有的6亩地扩建到8亩。他告诉笔者,以前在自家土地上就种些庄稼,一年到头收益不高,后来看到村民们跟着合作社种植柔毛淫羊藿效益良好,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柔毛淫羊藿的种植队伍。  “我种植仅一年时间,没想到获得如此大的收益。”李俊德开心之余更多的是感恩,“这一切都多亏了乐山长藿中药材有限公司,不仅为我们农户提供了技术指导,定期安排专人检查,还签订了收购协议,使得我们新手种植起来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谈起柔毛淫羊藿的种植难度,今年已经62岁的李俊德坦言并不难。除此之外,李俊德还在种植基地里务工,一年下来还能挣到 4 万元左右的工钱。  李俊德只是众多种植户中的一员,大家都在该产业发展中分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杯羹”。据了解,乐山长藿中药材有限公司于2015年在挹峨村开始种植柔毛淫羊藿,后来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鼓励村民加入,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育苗、制肥、种植、采收、烘干等一系列流程均实现自主化。目前,这里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柔毛淫羊藿采种育苗示范基地。  “市场上柔毛淫羊藿仍然是一个稀缺品种,供小于求,所以这几年行情特别好,发展势头迅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提高了药材的产量,预计今年整体产值能达6000万元。”乐山长藿中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谭长虹说,“我们将持续发力,扩大种植规模,积极引导更多村民进行柔毛淫羊藿的种植,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民铺出一条实实在在的增收之路。”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1-16
近日,由东西部协作牵线,从铁骑力士集团四川古川藏优食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川藏黑猪”运抵马边,首批“川藏黑猪”共1100头,寄养在下溪镇金马村永超生猪养殖家庭农场。 在下溪镇金马村永超生猪养殖家庭农场,村民程永超正忙着给圈舍消毒。“川藏黑猪就是我的救命稻草。”程永超说,他养猪七年,亏损60多万,正一筹莫展,本打算外出务工还债,没想到村里找到他,给他推荐了东西部协作引进的“川藏黑猪”代养项目,他和妻子满心欢喜,决定把握住这次绝好的翻身机会。“只花一万多元升级了圈舍,猪、药品、饲料全由公司提供不说,公司还派专人住进猪场手把手教我们喂养技术,这个黑猪,我非常有信心把它养好。”“川藏黑猪”养殖周期180天以上,公司以1.1元每头每天的价格付给代养人养殖报酬,养殖顺利的话,这批猪能给程永超带来20万元的收益。  “‘川藏黑猪’是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历经14年技术攻关培育而成的我国首个肉质风味优、抗病力强、生产效率高、具鲜明区域特色的优质风味黑猪配套系。”铁骑力士集团四川古川藏优食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斌介绍,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从育种、繁育、养殖、加工到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产品已通过绿色安全认证、HACCP认证,销往西南、华东、华南、华北等地区的二十多个城市。 前段时间,为推广“川藏黑猪”代养项目,东西部协作驻马边工作队副队长、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副主任凌华栋牵头召开了的代养推广会和需求摸底调查会议,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将以头部企业+政府+企业+农户+文旅体验+消费的模式,依托马边年出栏2万头高品质川藏黑猪养殖为基础,引导铁骑力士集团投资马边,全产业链打造有代表性的特色有机高品质农副产品营销新商业,实现项目持续健康的增长,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东西部协作驻马边工作队队长、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沈水梫说。(供稿:马边县融媒体中心 杨红梅)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1-13
(记者 蒋培路)秋日里的小凉山——峨边,小城悠悠,多彩人文,醉人风光……“彝步千年”蓬勃生机,美丽峨边跃然眼前。今年以来,借力高速、高铁,峨边旅游驶入发展快车道。抓项目、出产品、育品牌……峨边连对出招,打出一系列组合牌,文旅热度持续飙升!据统计,截至10月,来峨旅游人次达255余万,同比增加29.94%;实现旅游创收14.4亿余元,同比增加44.93%。黑竹沟秋色打好资源牌  助力生态热春有珙桐翻飞,万物生机;夏有牛羊成群,绿野仙踪;秋有缤纷草甸,彩林绚烂;冬有冰雪世界,童话王国。黑竹沟景区是峨边旅游资源的一大瑰宝。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拥有沟口景区、石门关景区、荣宏得景区、特克马鞍山景区、涡罗挖曲景区、罗索依达·绝壁沟和大小杜鹃池7大景区,集雄、险、奇、秀、原始、珍稀、神秘、清幽于一体,是探险者的宝藏打卡之地。黑竹沟晨光今年以来,峨边加快推进以黑竹沟带动全域旅游的景区建设,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充分挖掘森林、温泉、地磁等优质特色资源。立足黑竹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生态保护和自然修复,建设黑竹沟保护区大熊猫生态走廊;高标准规划设计、高品质开发建设马里冷旧—蜂巢岩—荣宏德、大小杜鹃池—挖黑罗豁两大重点片区,打造世界级原生态深度体验野奢旅游胜地。打好文旅牌  助力研学热今年暑假,随着峨边“非遗·生态”研学独立营火热开营,一群来自都市的7岁至12岁的孩子们入住彝家村寨、品尝彝家美食、学习彝族技艺、了解彝族文化,开启了一段“传统非遗+自然生态”的研学之旅。峨边非遗生态夏令营活动本月初,“最美彝风·非遗传承”峨边研学课程发布暨劳动与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新林镇茗新村举行。活动上,新华文轩非遗研学基地、中草药研学基地、综合劳动创意基地授牌成立,相关研学机构将积极探索不同层次、不同主题的研学游项目。峨边,是距离成都最近的彝汉文化展示窗口,15万彝汉儿女在此繁衍生息,孕育出了绚烂多彩、底蕴丰厚的彝族文化。追寻“记忆峨边”沉浸式演出感受“彝步千年”的飞跃巨变,随着“路边式”民族演唱会的律动感受浓烈的彝族风情……当热情好客的彝家传统文化与研学旅游碰撞在一起,不仅可以刺激文旅消费,还能实现文化的赓续与传承。“路边式”民族演唱会尽显民族风情让文化走向“远方”,让旅游更富“诗意”。今年以来,峨边致力于非遗市场转化。通过引进培育成长型创意文创企业,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把自然科学、彝绣民俗文化融入研学教育和旅行体验,倾力打造小凉山研学品牌。在暑期、五一、国庆等小长假期间,峨边相继推出了小凉山“非遗+生态”系列研学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同时聚力打造本土标志性文创IP,设计开发以“黑竹沟”“甘嫫阿妞”“彝族刺绣”为代表的明信片、书签、印章、丝巾等系列文创衍生产品,受到广大游客的追捧。当前正在火热进行的“黑竹沟全球文旅形象大使选拔”地推活动,更是一次次对峨边多彩文化的推广,将推动“美神故里”家喻户晓。打好振兴牌  助力乡村热今年10月,位于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茗新村的“彝步千年·文旅新寨”正式投用。该项目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整合了大小凉山八个区县的彝族特色元素,打造了集民宿、餐饮、茶室、彝医、养生、文创等于一体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彝步千年·文旅新寨”焕发蓬勃生机彝族文化氛围浓厚、自然风光奇秀旖旎的大山深谷里,智慧、平和、安逸的“生活禅”理念,巧妙融合于当地特有的热情、纯朴、真诚的村寨文化中,一经推出,便迎来一批又一批爱生活的游客慕名而来,成为峨边旅游又一热点“打卡”地。航拍茗新村“茗新村于2017年正式建制,通过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并依托科研项目引入、东西部协作发展村内天麻种植、艾草加工等一二产业,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茗新村党支部书记张俊林介绍,“不过,此前村居内一直有一个短板,就是缺乏第三产业,无法将村居的美丽风貌转换成美丽经济。”山海携手,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为村居集聚人气,去年下半年,“彝步千年·文旅新寨”开建,并于今年六月建成。综合体拥有400平方米的休闲咖啡馆、600平方米的主题餐厅、200平方米的国风茶室、13间特色民宿等。综合体旁还种植了150亩茶树,营造了浓厚的田园氛围。今年以来,峨边围绕康养、酒店、户外、露营等生成文旅招商项目16个,成功签约2个,签约金额10.7亿元。打造“彝俗彝恋”彝族风情中心镇,串珠农旅融合彝家新寨,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打造全域慢游网。如今,放眼峨边,村村寨寨开起了农家乐、休闲山庄,美丽经济掀起乡村热。(文中图片来自峨边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1-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佳 文/图  11月8日,夹江县甘江镇蔬菜种植基地里,一片片无筋豆郁郁葱葱,藤蔓上挂着沉甸甸的豆荚,村民迎来秋季蔬菜采摘期。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菜地时,甘江镇新生村4组村民薛冰已经在自家菜地里采摘无筋豆。只见她动作娴熟、忙而有序,看着收获满满的篮子,她的脸上掩饰不住高兴。甘江镇蔬菜种植基地。  “今年价格好,收成也比去年好,每斤价钱从1.8元涨到2.8元了。”薛冰一边忙碌着,一边和笔者算起了收入账。今年她种植了近3亩无筋豆,预计收入超万元。  下午,在甘江镇蔬菜收购点,村民们陆续将采摘的无筋豆运来售卖。村民蒋立学告诉笔者:“今天价钱好,上午我卖了一次,下午又来一趟,有600多块钱的收入。”  与此同时,在甘江镇兴农联蔬菜合作社收购储藏点,一辆辆外地牌照的大货车正在排队装运。工人们忙着对无筋豆进行分拣、装袋、称重、打包、制冷、装车,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兴农联蔬菜合作社负责人江国卫介绍:“现在夹江的秋季无筋豆正大量上市,每天有两三百吨需要预冷运往外省。夹江有几个大冷藏库,每天在我这里预冷的无筋豆就有100吨左右。”  碧波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蔬菜外运公司,当天有6台装满夹江无筋豆的冷藏车发往北京、沈阳、郑州、西安。  该公司负责人张碧生表示:“夹江的无筋豆质量和颜色都比较好,运到外省去卖,都是抢手货。”  夹江县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合无筋豆种植。每年分为春、秋两季播种,春季在春节前后播种,秋季则在8月中旬播种,菜农可以实现两季采收。无筋豆的亩均产量约3000斤,收入在1万元左右。  为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夹江县农业农村局邀请了农业科研部门进行技术培训,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菜农提供种植管理的技术指导。  近年来,夹江县致力于发展蔬菜多元化,蔬菜产业成为当地菜农的主要收入来源。截至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1万亩(含复种),年产量约47万吨,产值可达13亿元。其中,无筋豆种植面积2.9万亩,秋季四季豆产量预计5.8万吨,产值达1.4亿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1-10
(杨爵诚  记者 王晋朝 杨艺茂)11月8日,第六届乐山大佛旅游文化节和乐山大佛开凿1310年文旅活动启动仪式在乐山大佛文化广场举行。  启动仪式上,从舞美搭建到环节设置,无不体现着对千年乐山大佛的传承与守护这一主题。舞台上,完成乐山大佛造像的韦皋、写下“奔腾过佛脚”的苏轼、主政嘉州9个月的陆游……由演员扮演的24位中华历史文化名人,带领现场观众穿越千年,与历代大佛守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活动现场表演。四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供图  启动仪式现场,乐山大佛景区发布“乐山大佛保护全球倡议”;举行了乐山大佛特邀守护人和守护团体代表授誉仪式,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等人“乐山大佛守护人”称号,并为守护人及团体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希望以此为契机向世界展现乐山大佛的魅力,同时也让更多人加入保护乐山大佛的行列中。”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乐山大佛景区自2013年后,时隔10年再次面向全球征集“乐山大佛守护人(团体)”,希望以此将这份千年守护传递下去。  新中国成立后,乐山大佛较大规模的检查和修缮达10余次,针对特定部位的加固修复,并统筹开展系列遗产保护管理、展示利用等工作。近年来,全省首个遗产地专项保护法规《乐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成立省内首个文物保护领域基金会——乐山大佛文物保护公益基金会,并于2019年成立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加强对乐山大佛的系统性研究和保护。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1-09
近期,在现场观众们的欢呼声中,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首届“牛BA”趣味运动会在苏稽古镇欢乐开幕,拔河比赛、箩筐挑大米、背篓接沙包、贰柒拾挑战赛等趣味竞技活动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前来体验。近年来,苏稽镇党委依托苏稽古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围绕“产业强区、文旅兴区”发展战略,聚焦队伍建设、重点项目、特色产业,将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持之以恒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以农文旅融合发展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聚焦队伍建设 蓄力文旅融合“新动能”苏稽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队伍建设,通过进一步优化村(社区)干部结构,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联村(社区)干部、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加大从退伍军人、务工返乡青年、致富能手等人员中选配村(社区)干部力度,选优配强村(社区)干部队伍,不断培育壮大文旅人才“领头雁”。镇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培训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与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校地合作协议,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校外实践、产业合作。坚持因需施训、精准培训,设置一批基层党建、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等方面精品培训课程,不断拓宽文旅人才发展思路,提升村(社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能力。今年以来,集中组织开展村(社区)干部培训400余人次,分批组织机关中层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员外出参观学习乡村振兴先进经验110余人次。组织村(社区)书记外出参观学习聚焦重点项目 跑出文旅融合“加速度”苏稽镇党委坚持“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组织力量有效贯穿项目谋划、立项、建设全过程,以党建助推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镇党委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优势,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谋划项目,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党政主要领导紧盯一线、带头攻坚。同时,选派党性强、工作经验足的党员干部组建项目建设服务先锋队,成立攻坚专班,实行定人定责负责制,全方位保障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跷脚牛肉非遗馆、安福堰鱼鳞坝、峨眉河风景道二期等22个重点文旅项目顺利建成。积极打造新联村桑竹小院、玖樾海棠民宿酒店等集体经济项目,采取“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利润返还”等模式,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近年来,苏稽古镇先后荣获四川最受网民喜爱网红打卡地、四川省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等荣誉称号,持续擦亮苏稽古镇文旅“金名片”。苏稽镇新联村集体经济项目桑竹小院聚焦特色产业 激发文旅融合“新活力”苏稽镇党委紧扣文旅产业和美食产业两大核心,立足三产、转型二产、连接一产。成立苏稽古镇商业协会和古镇文旅街区党支部,依托“党建+协会”模式,为商户搭建沟通交流、优化服务、聚合力量的平台,把党的组织优势融入到旅游产业抱团发展中,有效实现党建引领文旅高质量发展。结合党员“双报到”、党建引领“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行动,常态化设立心连心旅游服务岗、党员志愿服务岗,持续提供“宠游客”综合文旅服务,游客旅游体验感得到显著提升。近年来,苏稽镇聚焦跷脚牛肉、苏稽香油米花糖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探寻“舌尖经济”新动能,培育餐饮消费新热点,不断壮大特色美食产业。通过举办百姓“村晚”、跷脚牛肉坝坝宴、美食文化节、趣味运动会等60余次特色乡村文化艺术活动,让特色活动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引擎。目前,苏稽镇年接待游客约152.45万人,带动收入约13270.69万元。(供稿:乐山市市中区区委组织部 市中区苏稽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1-03
(钟钰铃 记者 蒋培路)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调动群众种粮积极性,乐山市市中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提标改造项目。目前,茅桥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近日,记者在茅桥镇看到,高标准农田提标改造项目正在火热地进行,挖掘机、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正在加紧整理渠道,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从10月8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我们已组织到位挖掘机16台、装载机1台、运土车辆9台、混凝土运输车辆1台、施工人员30余人,目前已完成田型改造220余亩,占总量的31%,生产道路1500余米,占总量的22%。渠道整治、道路加宽、提灌站等相关工程也已多点位正式开始施工,预计12月中旬能够完成建设。”茅桥镇高标准农田提标改造项目的项目经理杨坤介绍道。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据了解,茅桥镇高标准农田提标改造项目建设面积为5000亩。将整治田块696亩,整治渠道10310米,新建泵站3座,维修整治泵站2座;整治生产道路6680米;机耕道加宽1540米。项目完成后周边将实现水系畅通、田面平整、农田格式化,排、灌分系,具有较高的抗旱与排涝能力。同时,田间道路成网,布局合理,能适应大中型农机下田作业要求,将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提高农业发展后劲,农业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图片来自乐山市市中区融媒体中心)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1-03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