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王荣升 记者 王云 何勤华)4月23日,“行走新巴蜀”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小分队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如今,进入三河村的道路早已经过硬化,变成了平坦宽敞的柏油路。“以前,路是泥巴路,房是土坯房,家家户户都穷。”“这几年,我们的生活变化太大了……”采访中,几乎每个三河村的村民都有类似的表达。  脱贫摘帽以来,凉山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积极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航拍三河村村民新居。 记者 王云 摄山村变化折射彝区巨变  在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凯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三河村易地扶贫搬迁一号安置点。一座座具有彝族特色的新房整整齐齐,新修的柏油马路通到每一户村民的家门口,房前屋后粉刷一新的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干净、整洁、漂亮,眼前的一切让人几乎忘记这里曾是深度贫困村。  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家里,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阳光洒在衣柜上,让人觉得干净舒心。2019年春节,包括吉好也求在内的三河村首批29户贫困户欢天喜地搬进安置点新家,分区的卧室、独立的厨房、干净的卫生间……当时,新房里的一切让村民们还不怎么适应。  “现在都适应了吧?最近生活有啥变化?”记者问一直笑眯眯的吉好也求。“适应了,生活变化太大了,说都说不完……”吉好也求一边回答,一边指着墙上一张张孩子们的奖状,向记者介绍道:“这是‘三好学生’、这是‘劳动之星’……”  旧貌换新颜,三河村的巨变是凉山彝区的一个缩影。过去五年,凉山105.2万贫困人口、2072个贫困村、1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三河村的变化同样也记录在位于西昌市的凉山州脱贫攻坚展览里。讲解员贾丽为记者分享了一组凉山州脱贫攻坚数据: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10633元,是2016年的3.5倍,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468个,35.3万人住进新居,解决44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和85.1万贫困人口生活用电问题。乡村振兴路上日子会更好  “可以可以,空着也浪费,不如赚点钱。”记者在现场听到,村民里来有布爽快地答应了村干部电话里征求的意见。  什么事答应得这么爽快?李凯介绍说,三河村一号安置点29户农户中,因子女教育和长期外出务工原因导致12户农户住房闲置。村里把闲置房屋统一流转,让农户享受到租金收益。“现在正进行改造和内装。”  据了解,流转后的住房由三河村交给昭觉县现代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代持,再由昭觉县农投公司招引凉山州大农国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运营有收益后,流转农户将按照一定比例分红。  “逐步稳定百姓的收入,村里还有新打算。”李凯介绍,除了种植、养殖业外,村里还要立足资源禀赋,把旧址、新居和村史馆串联起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就在记者快要离开三河村时,吉好也求的小卖部来了客人。两瓶矿泉水、一瓶饮料、一盒方便面。听到收款的语音信息,吉好也求露出憨厚的笑容。  脱贫以来,凉山州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3类人群”,建立州级管理员、县级审核员、乡级初审员、村级监测员“4支队伍”,畅通集中排查、农户线上线下申报、基层干部日常摸排、部门预警、关联监测“5个渠道”,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  “一旦发现风险,我们立即有针对性地落实综合保障、产业就业帮扶、防返贫保障基金等帮扶措施,坚决防止返贫。”凉山州乡村振兴局局长段泽普向记者介绍道。  在西昌市阿七镇大田村,西昌市玉米种业现代农业园区的玉米正茁壮成长。4月初以来,园区已播种玉米近3000亩,预计5月初将播种六七千亩。依托“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这块金字招牌,创新推动玉米种业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成玉米制种核心基地1万亩,带动全市玉米制种基地10万亩、良繁15万亩。  西昌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腾云介绍,园区采取“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佣+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样化组合模式,让园区核心区农户每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  目前,凉山已经创建省级星级现代农业园区7个,建成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3个,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达654.6万亩,实现农业增加值425亿元。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4-27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4月23日,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越城镇金光村,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劳作。  春耕时节,位于大凉山深处的越西县西城中学的学生们来到山间田野劳动实践。据了解,西城中学自2017年起开设劳动实践课程,通过与当地校外农业专业合作社帮扶共建,将合作社场地作为开设劳动课的“教室”,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素质教育。
新华社 | 分享: 2022-04-26
四川三农新闻网凉山讯(通讯员 陈宏)4月20日上午,会理市在益门镇龙泉村组织开展全市烟苗移栽现场观摩培训会,下午继续召开2022年度全市烟叶生产工作推进会,市级相关部门及种烟乡镇相关负责人、农技推广人员等按要求参加会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分管领导全程参与本次会议,并就抓好战“疫”背景下的烤烟生产工作进行全位部署。本次观摩培训会和专项工作推进会标志着会理烟草现代农业再次跨上新台阶、迈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会理市2022烤烟壮苗移栽现场观摩培训按照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由会理市农业农村局作为重点牵头单位,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间接续发力升级打造和示范创建新老烟区,全市各大烟区种植基地的水、电、路、讯、管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得以改造升级和配套完善。会理市2022烤烟壮苗移栽现场观摩培训截止目前,全市6大烟区累计打造优质种烟基地22.1万亩。各试点示范基地综合考量区域性特点、农业现有资源特点等,坚持分类施策和科学布局,始终秉持“良田粮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致力实现乡村增颜值、农民增收入、促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总体目标。会理市烟草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一隅景观(益门片区)会理烟草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创建坚持四大原则:“政府引导,优化服务”“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完善机制,利益共享”。全市烟草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得以培育壮大,单项产值占园区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单项产出效益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集中连片种植率达100%,农机化耕作率呈逐年递增好趋势。通过持续完善市域原生态优质烟叶生产技术体系,采取正向引导、适当补贴、专业培训、试点示范、院(校)地合作等有效方式,全市6大烟区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基于长期实践总结,会理烟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不断完善建立烟草农业生产准入负面清单、生产档案制度、产地准出制度及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等,进一步实现源头控制、过程监管和全程可追溯管理,烟草种植中化肥农药的用量低于当地平均水平25%,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烤烟生产大力推行信息化、机械化、集成化现代农业新技术会理烟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始终做到心中有“数”。高标准农田建设达耕地总面积80%以上,机械化耕作率达90%以上,农业综合信息化水平达75%以上,产地初加工率达95%以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回收处置率达90%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达60%以上,良种覆盖率达100%,品牌农产产量占比达75%以上,烟草创新实用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率达95%以上,从业人员培训率达100%,种烟村组新型职业农民占比达80%以上,每年度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达4项以上,较传统生产模式每亩用工减少4个左右,烟田(地)每亩降本增收达400元以上,烟农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水平20%以上。会理市2022年烟叶生产工作推进会看今朝,会理南北烟草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里种植的烟草从“绿”到“黄”的生长周期勾勒出一幅幅养眼爽心、诗意盎然的田园彩绘图,标准化烟基地扮靓了乡村,人气财气不断聚拢来。在基地里劳作的新农民宛若“画中人”,每天舒心满意的骑着摩托去种田(地)。采烤后的烟叶就是烟农致富的“黄金叶”,“黄金叶”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住房“豪”起来、眼光“高”起来,群众致富奔康的内生源动力被充分激发开来。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22
(记者 文莎)4月7日,在昭觉县博洛乡特殊困难人员住房改造项目建设现场,100多名工人正在粉刷房屋。“项目主体已完工,工期比计划提前了1个月,将于4月底交付。”现场施工负责人说。  博洛乡党委书记马秀英介绍,该项目总投资555万元,于2021年9月动工,新建安置房2幢5层,用于安置掉边掉角户,以及纳入危房改造的低收入群体,共45户、201人。  “多亏了涪城的帮助!”马秀英说,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问题曾导致停工多日。绵阳涪城区对口帮扶工作队在了解情况后,将其纳入2021年重点对口帮扶项目库,及时下拨了对口帮扶资金150万元,解决了项目资金缺口。  为了追回工期,涪城区对口帮扶昭觉县工作队成立了工作专班,现场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安全,每日反馈工程施工进度和存在的困难,及时协调各部门解决。  78岁的勒尔木伍各是博洛乡坡格惹村人,儿子在外打工,祖孙二人生活在一间老旧的房子里,被第三方机构鉴定为D级危房。通过自主申请,村乡两级审核、县级审批后,勒尔木伍各申请到安置房。“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能住上崭新的楼房。”勒尔木伍各计划着,等搬进了新家,给孙儿添置一张书桌。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4-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我们布拖县终于种出羊肚菌了,可以吃上鲜羊肚菌炖土鸡,一定巴适得板!”4月6日,记者通过布拖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江云了解到,经过2021年底至2022年初多次大雪极端天气的严峻考验,该县特木里镇布江蜀丰农业园区约2亩试种羊肚菌成功出菇。布拖县种出羊肚菌。受访者供图  在羊肚菌种植大棚内,成都市农业农村系统帮扶凉山工作专班队员小心翼翼地将一朵朵鲜嫩的羊肚菌从土中拨出,放入背篓。经专家现场测定,羊肚菌平均产量为203公斤/亩,按当前鲜羊肚菌市场价格 100 元/公斤计算,种植羊肚菌每亩产值可达2万元左右。  江云介绍,布拖县海拔高、年均温低,冬季严寒、春夏温度低,自然条件恶劣。一直以来,该县以玉米、土豆、荞子等粮食作物为种植主业,产量低且经济效益差。为提高当地冬季空闲地复种率、增加土地经济效益,布拖县决定探索试种经济效益高的羊肚菌,引进四川康润源农业有限公司在布江蜀丰农业园区内试种50亩羊肚菌,今年实现了园区内6个钢架大棚地约2亩试种羊肚菌成功出菇。  此次羊肚菌试种成功,拓宽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由于当地海拔高、春季气温回升较其它地区缓慢且低,羊肚菌上市时间晚一个月,可错峰上市,市场价格相对较高、经济效益更好,羊肚菌产业有望成为布拖县农业产业振兴的致富菇。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布拖县将大力推广钢架大棚种植羊肚菌技术,扩大种植面积,让当地农户学会种植羊肚菌技术,在家门口就有好的收益。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4-12
四川三农新闻网凉山讯(通讯员 陈宏 文/图)4月7日,会理市如期举办2022年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丰产技术现场观摩培训会,培训地点在关河镇3000亩集中连片示范点。州、县(市)、乡镇(街道)各级各部门对本次培训高度重视,旨在通过务实管用、生动直观的现场观摩培训推动此项粮油丰产创新技术扎根乡村热土、筑牢筑强三农“压舱石”。州、县(市)领导在观摩培训现场指导工作凉山州农业农村局、会理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市卫生健康局、市统计局、市乡村振兴局、全市20个乡镇(街道)等多部门派出相关负责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技术骨干等参加培训。凉山州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罗锐率队赴会理作培训指导,会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泽龙主持现场观摩培训会,会理市委副书记廖开成、市政协副主席刘吉洪莅临现场指导并发表主旨讲话。观摩培训现场培训会突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总要求,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和森林草原防火中心工作精部署、严督导、抓落实,对禁止户外用火及吸烟、禁止人员聚集扎堆、戴口罩、讲卫生等反复重申、严明纪律要求。培训会深入查找分析会理存在的问题短板、总结交流会理实践经验、传播分享他山之石、实操演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观摩培训现场,关河镇党政负责人介绍了示范基地创建基本情况,市农业农村局专家从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背景和意义、会理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优势与限制因素、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关键技术等三个方面作了详细培训指导。观摩培训现场现场观摩培训结束后,全体参训人员有序返回关河镇人民政府,在政府3楼会议室参加第二阶段会议。会议就全市第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研判分析,并就二季度防火、防疫、春耕春播等重点工作进行精密部署。市政协副主席刘吉洪传达学习了当前党中央、省、州各级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会议精神。关河镇围绕春耕备耕、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落实情况作交流发言。彰冠镇围绕石榴园套种大豆落实情况作交流发言。益门镇围绕烤烟地套种大豆落实情况作交流发言。市乡村振兴局围绕财政衔接资金、防返贫动态监测情况作交流发言。市农业农村局围绕春耕备耕、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烤烟生产、生猪生产、能繁母猪保险工作落实情况作交流发言。最后,市委副书记廖开成就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战线、狠抓当前重点工作落实作出“加强统筹协调、广泛组织群众开展春耕生产、扎实开展农药物资专项整治行动、全力做好“新冠”“非瘟”疫情防控等四项工作部署。会理市春耕备耕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专题工作会为确保“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用技术不误关键农时节、尽快到达田间地头助农增收,会理市农业农村局及时成立了“粮食和大豆油料科技服务队”,整合全局科技推广培训服务专业人才144人,其中包括市级专业技术人员41人、乡镇(街道)专业技术人员103人,市级专家团队配备省级技术顾问1人、队长1人,各个乡镇(街道)配备小分队队长(牵头联络员)1人、共计20人,服务团队全面铺开对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示范园区及种养示范户(大户)的全覆盖培训。科技服务团队将聚焦解决干旱区缺乏生产用水、区域适种优良品种选择与育种制备、重点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等制约问题及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精准培训指导服务。会理市粮食和大豆油料科技助农促发展工作坚持走在前、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近年来,市农业农村专家团队有计划开展大豆、玉米、水稻良种自主育种制备试验示范工作,积极开展金沙江沿江带干热河谷地区乡镇早市大豆、早市玉米及高产杂交水稻的调研与推广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助力全市打赢打好“防疫+防火+农业稳产保供”的人民战组合战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会理市春耕备耕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专题培训会场会理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丰产集成技术示范创建将致力实现玉米单产550kg/亩、大豆单产150kg/亩的目标产量,主推扩间增光、缩株保密、良种育种制备、测土配方、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设施农业)、绿色植保防控等农业实用新技术,创新示范推广玉米地、烤烟地、石榴园套种大豆增收技术,重点推广区域适种的“川豆155(大豆类)”“先玉1798、罗单297、裕单185(玉米类)”等优良品种。主推技术规范:玉米带幅2m、株距0.33m、宽窄行种植、每穴双苗、密植密度4000株/亩;大豆种植行距0.4m、株距0.2m、每穴3苗、密植密度10000株/亩。试验示范地每亩施用农家肥1000kg,适量使用化肥,坚持减量增效指导方针。病虫草害采取生物、物理和化学多元集成技术进行综合防治,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首位。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4-08
(记者 何勤华)3月31日,记者从凉山州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目前,凉山州已设立州、县、乡、村、组五级林长共1.9万余名,实现林草地全覆盖,基本建立起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责任体系。  目前,凉山州已出台《凉山州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高规格设立州级总林长、副总林长,创新设立联系林长,坚持“无盲区、不重叠”的原则,实行州级林长包县、县级林长包乡(镇、街道)、乡级林长包村(社区)、村级林长包组、组级林长包山头地块的五级林长组织责任体系,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凉山还印发了《林长制运行规则(试行)》《林长巡林工作制度(试行)》等五项林长制配套制度。全州17个县(市)全面完成林长制工作方案制定,明确了当前、近期、远期三个阶段目标,着力开展护绿、增绿、用绿、固本4大行动,聚力完成7项具体任务目标。如针对森林草原资源优势,将创新推动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积极开发林草碳汇认证。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4-08
(记者 何勤华 文/图)3月30日,沿着通畅的防火通道,记者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巴洞镇宽裕村的一处防火瞭望哨。这里地势较高,举目四望,毗邻的永郎镇、金沙傈僳族乡的大部分林区都能尽收眼底;一旁的坡地上,40个“钢椤子”排列整齐。  “钢椤子”是当地对储备防灭火水源用的钢结构蓄水池的称呼,多建在山间林区腹地,被当地视为提升“以水灭火”扑救能力的核心举措。  根据气象预测,3月底至4月,凉山州各地降水偏少,气温将持续攀升,风速明显增大,空气极为干燥,大部分县(市)火险等级将高达4级,部分甚至可达5级,防火形势异常严峻。  近期以来,凉山州按照“控发生、防反弹、保安全、守底线”的要求严抓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力求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为打赢森林草原防灭火攻坚战全力以赴。德昌县巴洞镇宽裕村的消防蓄水池。建立“两点一哨”守望相助,密切配合  “你好,请扫码登记,进山禁止携带火源。”3月22日,在木里县李子坪乡上李子沟防火检查卡点,工作人员拦住记者一行。  卡点,在防灭火中十分关键。凉山经过对全州林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关键点位,建立配备火源探测仪、防火二维码、人脸识别系统等的卡点1714个。每个卡点配备4名驻点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对每一个进山入林的人员进行检查询问。  记者在上李子沟防火检查卡点看到,这里配备有强光电筒、急救医疗箱、太阳能充电板、望远镜、水枪、消防应急摩托车等装备设备。  除了卡点,凉山州还在山腰建立前置驻守点,在山顶建立瞭望哨,要求“山与山守望相助、哨与点密切配合”。  目前,凉山以“半小时内抵达现场”为标准建立前置驻守点415个,配备8人以上专业(半专业)扑火队员,24小时吃住在林区、巡护在林区,随时做好发现、核实、处置火情的准备;建立瞭望哨433个,每个配备4名专职瞭望员,24小时轮班值守,实现林区全覆盖监控瞭望,同时与前置点和卡点建立联动,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响应。  为了让驻点驻哨人员能安心工作,凉山州明确了“两点一哨”的“有床铺、有食堂、有厕所、有澡堂、有电、有电视、有信号”“七有”标准,优化生活物资的供应保障,同时大幅提高扑火人员待遇:县乡专业(半专业)扑火队员每人每月3000元以上、村级初期火情处置小组每人每月600元,且训练、扑火时每天补助80至100元;巡山护林员每人每月2000元。凉山林间常见的消防蓄水池。干部“层层下沉” 进村入户,到岗驻点  3月29日,共青团凉山州委副书记阿吾木牛和9名同事在会理市绿水镇雨补村开展下沉督导。3月10日以来,绿水镇的9个村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今年以来,凉山州实行包保责任制,形成“一级一级往下沉、层层下沉抓落实”工作格局:17名州级领导包县(市),304名县级领导包乡镇(街道),2423名乡镇领导包村,州、县、乡、村干部2.6万人包户,逐级签订包保任务承诺书14万余份。  凉山要求,橙色及以上预警期,包保责任人全部背包入住到责任区域,进村入户、到岗驻点,实现每个卡点都有干部值守、每个山头都有干部协助巡山、每个林牧区都有干部蹲点。  同时,凉山锁定林边村4394个、林缘户7.5万户、林中人6.8万人,进行“盯对”管理;成立9.1万个“十户联保”小组,推行“十户联保”小组奖惩制度、有奖举报制度,将长期在林区从事放牧、养蜂等生产活动的1.3万人选任为巡山护林员,全面提高“管人”质效。  在高火险期内,凉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州森防指办主任还要每日轮流到州应急指挥中心调度,防灭火任务较重的县(市)党政主要领导每天轮流值守,州县森防指办每天随机抽查,做到防火动态实时掌控。  凉山还划定“火险区”3949个、设置“火警线”140万米,每个重点村组建1个辅警、5个民兵的军警民联合巡护队,全覆盖24小时带装备巡逻。截至目前,已查处违规野外用火案839起,拘留434人、罚款345人。3月30日,“3·30”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日活动在凉山州西昌火把广场举行。图为宣传人员在发放宣传资料。演练“以练为战”快速反应,科学研判  3月21日,木里县李子坪乡白草坪村,一场烟雾弹模拟火情突然“发生”。  在接到瞭望哨监测员的“火情”报告后,白草坪村支部书记立即向乡党委政府、县森防指报告情况,县森防指接报核实后,经研判启动三级响应。  同时,白草坪村前置点驻守人员和村级初期火处置小组赶赴“火场”,分组实施前期扑救,组织疏散“失火林区”周边农户。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在接到支援命令后与乡、村两级联动,分东、西、北三线对“火线”进行合围,开辟防火隔离带,清理可燃物,并借助水泵接力、水车供水等形式扑灭东西两线的“火焰”。  今年以来,类似的全要素无脚本应急演练,陆续在凉山州各县(市)开展。“接到火情报告时,我还以为真的起火了。”在雷波县永盛镇岭岗村的一场演练后,一位救援人员感叹说。  以练为战、应急演练“实战化”,意在打造一支能迅速出击、快速反应、科学研判的高素质森林草原防灭火队伍。  为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凉山还要求,黄色及以上预警期间,各级森林草原扑火队伍要进入前置区域备战待命。  压紧压实防控责任,今年以来,凉山州已有7名县级干部、8名乡镇党政正职因“工作不履职不尽责”受到党纪政务处分。3月28日起,凉山州纪委监委还派出6个巡察组,对11个高火险县(市)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决策部署、干部作风建设、担当尽责和廉洁从政等情况,开展为期1个月的机动巡察。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4-08
(记者 胡智 陈国盼)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凉山州西昌市安宁镇株木树村暴石农场,远远就看到了一片塑料大棚。棚内生机盎然,一串串饱满的蓝莓缀在枝头,长势喜人,散发出甜甜的果香。走进棚内,半人高的蓝莓果树像盆景一样种植在花盆内,通过一根水肥管道连接,每个“蓝莓盆景”都配备了一个智能滴灌装置,加上棚内的自动调温装置,整个蓝莓种植棚内显得“智能感”满满。 蓝莓花“我们的蓝莓是无土栽培,引进了以色列滴灌水肥系统进行种植,很智能很方便。”农场负责人李会昌说,该系统对蓝莓种植的各个时期都有一套科学灌溉方案,通过滴灌系统等智能设备结合蓝莓各生产阶段的营养需求进行供应和调控,做到科学管理、精细化作业,“解放双手”实现自动化种植。60亩的蓝莓园仅由李会昌和爱人谌立英就能管理。现在,蓝莓已经陆续进入采摘期,每天早上8点,李会昌都会准时通过手机操控系统,对蓝莓的基本情况进行监测,确保每株蓝莓都能及时得到营养浇灌。“无土栽培的蓝莓不仅能减少病虫害,口感和产量都优于普通栽培方式产出的蓝莓。”个大饱满的新鲜蓝莓枝头的蓝莓被薄薄的白色果霜包裹,个个颗粒饱满。“我们的蓝莓是纯正的绿色有机食品,可以直接采摘,直接入口。”谌立英告诉记者,农场蓝莓共有优瑞卡、珠宝、H5三个品种,每个品种口感都不相同,其中“优瑞卡”因为个头大、吃起来香甜脆,最为受欢迎,“优瑞卡”的果实成熟后有1元硬币大小。今年是暴石农场蓝莓挂果的第一年,成熟的果实已经陆续销往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现在,农场内的蓝莓已经进入丰产期。眼下,正值国内外蓝莓上市的“空窗期”,农场内错峰销售的蓝莓一上市便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对于李会昌夫妇来说,今年算是个小丰收年,年产量预计达30吨、产值300万元。“我们也希望能借助我们的农场带动大家一起增收致富。”李会昌说,3月底至4月初,是蓝莓的丰产期,蓝莓园会雇用20至30名株木树村周边的村民进行采摘,每人每月预计能增收4000元,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增收。  农场内蓝莓植株的个头仅有小灌木大小,这样高度的蓝莓非常适合采摘。相较于让自家蓝莓外销,谌立英更愿意让家乡人都能品尝到物美价廉的新鲜蓝莓。“我们是西昌首家集果蔬采摘加科普体验于一体的农场,这里不仅能让孩子们认识大自然,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2-04-01
四川三农新闻网凉山讯(通讯员 陈宏 李在华 文/图)凉山州“3·30”森林草原防火警示日,会理市农业农村局闻令而动、严阵以待。按照会理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市农业农村局精心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党员先锋战一线”主题党日活动。“5+N”市级联系单位干部职工和彰冠镇镇、村三级森林草原防灭火网格体系的党员干部3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主持。会理市委副书记廖开成、市政协副主席刘吉洪、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市乡村振兴局负责人、彰冠镇党政负责人等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活动并作主旨讲话。各位领导就抓好当前森林草原防灭火中心工作和疫情防控、春耕春播等重点工作支实招提建议作部署。会理市领导在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现场讲话在彰冠镇主题党日活动现场-万红村12组万红梁子大长沟,由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领誓,重温“入党誓词”,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响彻青山绿水之间。领导讲话鼓舞士气,重温誓词提振精神,在场的每一名党员、干部已经准备好躬身践诺、守土尽责。市委副书记廖开成大声问大家:有没有信心打赢打好这场森林草原防灭火的人民战、攻坚战、组合战、持久战?在场的先锋党员报以响彻云霄的“有”!活动仪式结束后,市领导为彰冠镇10个行政村“授旗”。十面鲜红的党旗引领着十个森防攻坚党小组、300余名先锋党员奔赴指定的岗位践行守土承诺。彰冠镇8万余亩林草场、青山绿水之间到处飘扬着人民挚爱的“党旗红”“中国红”。一场赓续红色基因、把支部建在攻坚一线、传承弘扬党员先锋精神的青山绿水保卫战轰轰烈烈的打响了。重温入党誓词按照主题党日活动总要求,践行“三大行动”是当前开展主题学习实践教育的“纲”和“魂”。聚焦能力大提升,全体下沉的干部职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尽其能,防火攻坚一线转变成为练兵场和阅兵场。党委(党组)在实战演练中发现“能者、贤者、好苗子”,为选优配强基层组织、用好用活拔尖人才建好一本“新台账”。老中青合理搭配,在实战历练中开展“传帮带”,新时期党员干部的“八个本领”在下沉期间持续充电赋能,在人民检阅中不断优化提升。授旗仪式聚焦作风大转变,下沉期间坚持“一以贯之全面从严”主基调。党委(党组)坚持“巡、查、访、督、问”多点结合,明查与暗访结合,实地调研与问题研判处置结合,纪检监督与追责问效结合,安排部署与督查督办结合,严督实导与真抓实干并举。进入防火安全红色警戒期,市农业农村局下沉工作组无畏山高坡陡、道路险难,多次督查检查彰冠镇重点山场至高点-哨房梁子观察点,轮岗驻点的工作人员全员到岗、忠于职守。据悉,该观察点可鸟瞰彰冠镇8万余亩林草场,是全域动态监测、风险预警的重要卡点之一。截至3月31日,该观察点已轮岗90批、180人次,工作人员已坚守岗位59天59夜,保持24小时高度警戒、信息畅通不松懈。会理市领导现场调度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工作聚焦工作大落实,“防火攻坚+科技助农”正当时。农业农村局下沉人员中不乏中、高级农牧专业技术人才,大家在防火攻坚主战场开辟了春耕春播培训指导、重点重大农业项目推进的第二战场。一场以防火攻坚为第一要务的“人民战、组合战、攻坚战”完美开局,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常规工作统筹兼顾齐推进。市级联系单位与镇村组形成“防火+防疫+春耕春播”高度统筹“一盘棋”的新战局。市领导强调:每一名先锋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一级组织就是一个堡垒,要充分发挥组织人才和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市、镇、村、组各级要密不可分统一战线,中心工作与本职工作要两手抓两手硬两不误,既要盯紧山头、坟头、“五周无缘”防火安全不松劲,又要确保田间地头春耕春播、重大农业项目推进落实不误点。彰冠镇防火观察点轮岗驻守的党员先锋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3-31
(记者 赵荣昌 王代强)目前正值森林草原防火关键期。连日来,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连续发布森林草原火险橙色预警。四川各地保持森林草原防灭火高压态势,党员干部严守防火一线,将森林草原防火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撒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安全网”。  3月下旬,记者走进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宁南、会理等地,探访森林防火一线情况。取水集群 防火的“宝贝疙瘩”  在凉山州德昌县麻栗镇阿月村蒋家山顶,记者看到整齐排列的37个水池。  “37个水池,每个承水量33吨,可以保证方圆5公里范围用水。”德昌县麻栗镇镇长胡东海介绍,自森林草原防灭火季开始,水池每天“满负荷”。  “麻栗镇阿月村共有人口5000余人,林地面积3.5万余亩,林区面积大,过往车辆较多,护林防火形势严峻。”胡东海说,今年,当地除了在山顶建起取水集群,还在防火通道两侧300米至500米间隔合理布置钢制水池34个。“目前,整座山人工蓄水2272吨,能为抽水机持续供水120小时以上。”胡东海说,这是森林防火战场上的“宝贝疙瘩”,也是守住这片青山的坚实保障。“两点一哨”24小时值守  车行林区,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标语随处可见。  为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凉山州建设了一批林区卡防点、前置驻防点、火情瞭望哨(“两点一哨”),在关键点位实现24小时轮流值班,全时段对进山入林人员进行全覆盖盘查询问;在制高点设置瞭望哨对林区全覆盖监控瞭望。  宁南县森林覆盖率达52%,共有5个重点林区,设置了林区卡防点43个,前置驻防点6个。该县石梨镇镇长卢万宏告诉记者,已经40多天没回家了,“24小时值守,不仅要检查点位人员在岗情况,还要时刻盯着人员出入,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林区。”  人防是当地最有效的办法。“很多干部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守住青山,就是守住我们的家园。”卢万宏介绍,当地还在每个前置点安排了3个小队,每个小队由10名队员组成。这些半专业扑火队伍轮流靠前驻防,随时做好出动准备。父子上阵 共护森林10万余公顷  为了守护青山,以24小时为单位,凉山州会理市太平镇尖山村一家4口两两换班护林。  4人中,父亲何荣友和母亲李林香、儿子何清龙和儿媳杨元会,组成了两个小组,24小时一班,值守在村里最高处的瞭望塔,守护着10万余公顷森林。  何荣友59岁,何清龙34岁,父子俩已守护这片林区15年。每年1至6月,是当地森林草原防火的关键期,也是何清龙一家4口最忙碌的时段。周而复始交班换班,一天都不能落下。  “我和父亲更像是战友,每天跟他交接班,就像是战友间的换岗。”何清龙说,护林和宣传是一家人进入森林草原防灭火季后的主要任务。他们一家需及时发现冒烟情况,向相关单位、部门报告,以便快速处置险情火情。  “已经3年没有发生火情了。”何清龙说,他时常会跟父亲一起回想以前处置火情的场景。“现在大家都很重视森林防火,我们很多时候换班都靠步行,在路上碰到上山的村民和游客,就给他们讲一下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和常识,提醒他们注意防火。”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3-31
3月28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暨2022年四川科技下乡万里行活动启动仪式后,作为首发的8个服务团中的唯一国家科技特派团,国家科技特派团昭觉团团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高级农艺师罗晓玲迅速带队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国家科技特派团的到来,将如何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助力?马晓平向养殖户讲解肉牛养殖技术。培育新名片为“昭觉牛”发展把脉  3月29日一大早,特派团一行沿着307省道驱车2个多小时,来到昭觉县涪昭现代农业园区虹谷牛场。当地各乡镇的养殖大户等80余人聚集在饲料贮藏车间外,听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特派团成员马晓平讲解肉牛养殖技术。  “选牛和运输应急是肉牛养殖需要重视的一个关键环节。”马晓平介绍,在选牛过程中应关注牛的健康状况和相关资质。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在车上铺设秸秆等防止牛滑倒。运回农场后需进行隔离、观察,不能立即饮水和进食,在观察至少4个小时以后,每头牛少量饮水,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待牛状态稳定后,可少量进食。  群山环绕间,平坝处的虹谷牛场内分布着数十座牛舍。昭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比小龙介绍,当地通过建立“五方联动”模式(政府+牧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保险公司),依托龙头企业统筹运营,带动村集体经济参与管理、入股分红;通过村集体统筹协调闲置圈舍、改扩建圈舍等,采用农户自营、租赁经营等方式盘活资产,开展母牛养殖、肉牛育肥、统一配种。  “通过联动带农的方式,农户不仅可以在向企业销售犊牛、架子牛、饲草饲料中获利,还可以就地就近到企业就业。”管理运营该牛场的负责人何应明说。  当天,特派团一行还实地考察牛舍,与当地农业部门及企业交流当地肉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罗晓玲向种植户讲解苦荞播种等技术。挖掘土地活力机械化生产助推提质增收当天下午,在昭觉县地莫镇,山坡上的大片土地被开垦成一片片1亩左右的坡地。此次,特派团为当地准备了1000公斤川荞二号、云荞二号等优良苦荞品种种子。罗晓玲告诉记者,昭觉县的苦荞种植面积仅占全州103.5万亩的十分之一不到,全年产量只有1万余吨,远远不能满足当地企业的生产需求。  在现场,特派团通过设置机犁点播、人工条播、小窝点播、人工撒播4种方式,向种植户讲解机械化生产产业发展的优势。  马比小龙告诉记者,为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发展昭觉传统优势作物,充分利用空闲地应种尽种,结合实情 ,当 地 正 探 索 在 海 拔2700米以下的闲置撂荒地种植传统优势作物苦荞、马铃薯,发展优质牛、羊养殖业。  当天,罗晓玲还通过亲身操作,向当地种植户、县农业部门农技人员等讲解了荞麦品种选择、施肥用量、荞麦精量播种和机械化种植技术等方面技巧,为当地种植户提质增收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今年,国家向甘孜、阿坝、凉山三州选派25个科技特派团、260 名帮扶专家。作为其中的一支,罗晓玲介绍,该特派团集结了来自省内外的25位相关领域专家,3年时间将聚焦昭觉县荞麦燕麦、马铃薯、肉牛、绒毛与肉用羊等农业主导产业,围绕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品种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集中攻关、本土人才培养帮带、农业产业功能拓展等方面,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服务。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3-31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连日来,凉山州盐源县藤桥乡大坪子村的山坡上一派繁忙,村民们正在把一捆捆来自宁波市鄞州区的“黄金芽”茶苗栽培在田间,目前已完成30万株“黄金芽”茶苗的种植,面积达100亩。村民们栽种“黄金芽”茶苗。 汪涵 供图  盐源县地处青藏高原南缘,雅砻江下游西岸,海拔在1200米~4393米之间。由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及高海拔垂直气候的加持,盐源县不少地方缺少灌溉用水,种植作物产量不高,县内待开垦的荒地、林地较多。  2021年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鄞州驻盐源挂职干部深入乡村调研,当年技术指导大坪子村试种30亩绿茶取得成功。2022年,为鼓励大坪子村扩大茶叶种植规模、提升茶叶品质,挂职干部朱叶锋多次与鄞州茶苗供应商对接,提供适合盐源当地种植的“黄金芽”茶苗,并协调鄞州城投捐赠50万元用于100亩梯田的开挖以及茶苗的采购。  “由于交通不便,以往大坪子村种植的核桃很难走出凉山,茶叶种植虽然在盐源县是个尝鲜,但这个项目非常适合我们村的产业发展。鄞州方面不仅出资帮扶,还提供种子、种养技术,甚至能帮销茶叶,我们只是需要做好田间管理。感谢鄞州干部、鄞州企业为我们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助上关键的一臂之力,我们将精心养护好这些‘黄金芽’,让它长成大坪子村致富的‘黄金叶’。”大坪子村党支部书记陈立泽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3-28
四川三农新闻网凉山讯(通讯员 陈宏 郑洪荣 文/图)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要会议精神,以及省、州、县(市)相关工作部署,会理市农业农村局及早统筹开展春季“人才进乡村、进园区”科技助农培训服务活动。专家服务团在石榴园区开展“义诊”及现场培训阳春三月,春耕春播、复工复产正当时。会理市农业农村局择优选强组建农牧专家团队,为全市6大片区各乡镇(街道)和29个省、州、县(市)级现代农(林)产业园区量身定制了培训“菜单”。新春走基层活动期间,市农业农村局选派业内专家人才221人,为全市特色种养主导产业精准匹配了分级分类、个性化的专家服务团队。其中,包括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8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85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106人,涉及专业囊括“农学、土肥、园艺(蚕桑)、畜牧、兽医、综合”六大类,累计开展会议集训和现场观摩培训82场、4800余人次。问需群众、按需开展精准培训聚焦推动会理石榴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团队重点调研和宣传培训推广“绿色植保防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高效节水灌溉、种养循环集成农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山地果园新农机使用”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通过近年不懈努力,会理石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实现了“一户一产业、一人一技”的良好发展格局。在会理石榴核心园区,10000余个柔性防渗蓄水池将高效节水灌溉农业技术发挥到了极致。园区通过大力推广示范应用水肥一体化微灌设施农业新技术,有效破解了山地果园严重干旱缺水的短板制约难题,“人工蓄水种石榴”充分彰显了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同时,通过专家团队和各级党政的不懈努力,会理石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培训培育了一大批“有产业、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乡村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民。这些本土实用人才为助推一方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力”。在石榴园区,随处可见能够自主剪枝整形、间花梳果、使用植保无人机喷药、使用山地果园新农机耕作的新农民,其中甚至不乏老年人和妇女儿童。会理石榴园区柔性防渗蓄水池会理石榴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全市新农业的“样板标杆”和“领军先驱”,扎实推动县(市)级以上专家人才下沉、以科技强农兴农是园区发展的根本策略。市农业农村局“人才进乡村、进园区”科技助农巡回培训服务活动在深入总结石榴园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稳面积、促提质增效、保稳产增收”的长期发展目标。会理石榴园区的创新发展经验模式被专家团队进一步推而广之。专家团队指导石榴种植户“春管”会理石榴花开红似火“科技赢未来”,会理农业农村“人才进乡村、进园区”科技助农培训活动一直在路上,“一户一产业、一户多产业、一人一技、一人多技”是专家团队既定的奋斗目标。市农业农村局以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新型助农联盟为己任,按照会理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成立了会理石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党委和科技推广支部,组织、人才、产业、生态、文化等“五个振兴”在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党建引领之下砥砺前行,科技人才供给全市“一盘棋”,在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就有我们的专家团队在现场贴心服务。专家来帮助,三农有奔头。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3-25
四川三农新闻网凉山讯(通讯员 陈宏 郑洪荣 文/图)阳春三月,会理市农业农村局农牧科教站、植保站、农经站、畜牧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政策法规股、农改股、水产渔政股、农业综合执法队等多部门选派骨干人员组成巡回宣讲团,为全市6大片区人民群众送上一场实用实惠、便民接地气的科普与普法盛宴。赶集天开展科普与普法群众宣传聚焦指导好解决好关键农时节、春耕春播期间的农业技术问题,宣讲团结合区域实际,向群众派发了“芒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作物病虫防治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常识、凉山地区现代农业支撑技术(种植业)、栽桑养蚕实用技术、会理石榴管理技术要点、花椒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家畜禽养殖实用技术、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禁用农药及兽药名录、兽用抗菌素知识”等农业实用技术科普读物9000余册/份,现场解答群众种养技术问题15000余人次,深入石榴、芒果、茭白、玉米、小麦、烤烟、早市蔬菜主产区开展现场义诊和培训指导130余场次。张贴标语广泛宣传营氛围聚焦强宣传营氛围、推进乡村依法治理,宣讲团现场派发“农村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扫黑除恶、反诈骗、禁毒防艾、防范邪教、反邪教警示教育、会理市重点水域全面禁捕通告及手册、禁渔禁捕违法行为答疑”等相关普法宣传读物4000余册/份。2022年1月至3月期间,农业农村系统与公安、属地党政等部门配合查处重点水域违法违规捕捞案7件,全市开展以案释法警示教育9场、1500余人次;查处城乡违建17起,全市开展以案释法警示教育10场、580余人次;县(市)乡联动,开展饲料兽药及农资经营主体联合执法检查及专项整治行动5场次;春节、元宵节等重点节间例行开展全覆盖食品卫生安全联合执法检查及专项整治行动3场次。强势宣传教育与重拳依法治理相结合,大力营造全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群众展示领到的科普普法宣传资料袋活动期间,群众按需索要自家用得上的农业科普读物,领取印制“长江十年禁渔”“安全出行”等字样的手提袋及围腰,有力推动科普与普法走入寻常百姓家。科普普法现场“一年之计在于春”,会理以扎实开展全民科普助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送法下乡提升全民法治意识、筑牢全民法治思想根基和法治防线。为增强服务群众的便捷性和实效性,会理农业农村系统大力推行“网+”双线便民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两微一端(微信、微博、科普普法APP及新闻客户端)”新融媒的优势,通过创建行业部门垂直监管群、行业办公群、社会化服务群、农牧科教群、种养基地交流群等,以及组建“四川科技兴村在线”服务平台专家团队等有效途径,切实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自“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原四川乡村振兴科技在线)”服务平台创建以来,农业农村系统先后入驻农牧专家25人,其中包括正高级技术职称人员3人、副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1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8人、初级技术职称人员3人,已为群众在线解答各类种养技术问题1000余人次。工作人员开展现场科普与普法宣讲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依法治县(市),会理农业农村系统始终坚持科普与普法行动“一直在路上”“一直在线上”,科普与普法“两驱”同向发力,推动“法治会理”加快形成,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振兴”打开新格局、跑出加速度。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3-23
(杨日火 胡智 陈国盼 文/图)3月,是春的季节。去凉山州美姑县的路上,过了美姑大桥,沿路的工地越来越多。抢工期、抓进度,现场一派忙碌景象。牛牛坝扶贫车间项目、拉马镇北美综合产业园区项目、乐西高速大凉山1号隧道、牛牛坝热口短期育肥基地项目、美姑县城关粮站新粮库建设项目、美姑县殡仪馆和骨灰堂建设及殡仪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众多重大项目建设火热朝天,为推进美姑高质量发展聚力。剑指地区生产总值62.44亿元的“小目标”,美姑向着“明天”迈进——力争利用5年时间,美姑经济开放水平实现质的转变,美姑县域国土空间和城镇新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功能逐步健全,城市面貌显著提升,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奋力开创美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美姑县城全貌发展才是硬道理   抓牢项目建设的“牛鼻子”“抓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抓住项目建设这一‘牛鼻子’!”近日,美姑县委书记陈翔在美姑县发改局调研重大项目建设暨“开门红”目标任务推进情况时强调,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加快实施一批打基础、强支撑、利长远的大项目。工作怎么干?重点做好“五个抓”。抓思想建设。当前,美姑的工作重心已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要实现乡村振兴就离不开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否扎实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行动上紧跟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思维上勇于从“抓农业生产”向“抓经济建设”转变,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斗志和百折不挠、争取胜利的精神,抓牢抓实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抓人才培养。地区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要通过“思维上的革命”锻造一支“技能上有提升”的有力队伍。引导优秀人才勇当“排头兵”,争做“先行者”,为美姑县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全力。抓学习能力。抓经济建设,离不开干部能力的提升,要通过不断加强学习,切实提升干部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机制上,健全制度,坚持“每周一学”,既要从书本中学习提升业务水平,也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修养自我。实践上,要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实践岗位上不断提升抓经济能力和水平;内容上,聚焦关键,突出短板,专题学习,缺什么学什么、懂什么精什么,力争实现在抓经济建设领域成精英、变榜样。美姑走进“春天里”抓机制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严格落实“清单制”责任落实,认真实行“周报送、月评比、季考核”制度,绝不能让抓经济的干部成为“赶考”路上的掉队者,更不能成为“赶考”路上的绊脚石,要争取把每一件事干精致干极致,把每一项工作做出色、做出彩,确保高质量完成州委、州政府下达分解的各项经济指标任务,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抓督查督导。要把督查的“放大镜”亮起来,督导的“指挥棒”立起来,勇于对“慵懒散浮拖”亮剑,敢于对“吃拿卡要堵”挥刀。真正发挥督查督导作用,让美姑县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走在凉山州前列,助推美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抓”之下,美姑县重大项目建设“虎”力全开,重大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美姑大地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澎湃热潮,实现了开门红、开局稳。美姑广和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代化蛋鸡养殖场生产的鸡蛋正在装箱,准备外销。项目为王效率至上   把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3月17日,走进位于美姑县拉马镇北美综合产业园区的美姑广和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超林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他们的现代化蛋鸡养殖场生产的新鲜鸡蛋已经在美姑及周边迅速打开了市场。据统计,现在第一期项目已经投产使用,年产蛋5000万枚,年净利润达到了300万元。作为拉马镇北美综合产业园区的首批入驻企业,美姑广和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代化蛋鸡养殖场计划投资3075万元,项目总用地面积51.26亩,分为两期建设完成。一期工程占地11.84亩,其中包括三栋蛋鸡舍,还有玉米仓、饲料仓、蛋鸡库等,二期工程即将投入使用,建成后,蛋鸡存栏将达30万羽,年销售总额近6000万元。一家广东企业,从广东到美姑,这一路,不止千山,不止万水,为什么来?“对于美姑的发展前景,我们非常看好。”刘超林说,美姑是一片投资的热土,发展潜力巨大。同样看好美姑的,还有宜宾牛犇食品有限公司。作为省级龙头企业,他们在美姑投资了美姑牛多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在,公司投资建设的牛牛坝热口牛场,养殖了600头牛;扎则山上能繁母牛基地,有200头能繁母牛繁育;公司还与七个村集体以及农投公司合作养牛,目前,塔哈200头,阿居曲500头,依波窝、马洛、瓦吉吉、特西乃拖、典阿尼共计养殖160头牛。截至目前,在美姑总投资5000万元,饲养牛只共计1660头。“美姑气候好,发展好,我们的牛崽不愁销。”负责人马小均笑着说,美姑非常适合牛产业发展,下一步,他们还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抓大项目建设,促进重大工程项目落地、落实、落细,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重大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为优化营商环境,美姑2022年开年就召开了大会,专题研究部署。“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向四海客商、八方宾朋广发‘邀请函’、吹响‘集结号’,以开年就奔跑、开局即冲刺的姿态,坚决打造一流美姑营商环境。”陈翔说,美姑的营商环境不仅要做好,更要做优。要举全县之力,集各方之智,为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造、做大做强提供最好条件,创造最优环境,切实以奔跑姿态、拼抢常态、战斗姿态,推动美姑县营商环境实现革命性变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发挥“拓荒牛”精神,缩减程序,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发扬“老黄牛”精神,多措并举,提升企业稳岗效率;秉承“孺子牛”精神,多管齐下,进一步密切“政企”关系。以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抓好项目建设,让项目招得进、落得下、留得住……美姑,奋力跑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美姑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激发美姑经济发展新动能重锤击鼓,蹄疾步稳。美姑的大项目建设一个接一个,激发了美姑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北仑与美姑两地携手共进、开创新局的重要产业项目,北美综合产业园区现已引入多家企业。其中,美姑县拉马镇苦荞加工厂项目,项目投资2007万元,新建4条生产线,年产1万吨苦荞产品,该项目建成后,每年产品销售收入可达2000万元。美姑县拉马镇青贮饲料厂项目建成使用后,年最大加工生产青贮饲料3.0万吨/年,年新增销售收入可达2220万元。目前,园区道路已破土动工,北美综合产业园区管委会综合大楼也在建设中。随着北美综合产业园区的建成,不仅将改变美姑县工业结构单一的现状,还将吸收大量美姑脱贫人员务工,增加收入,有力推动美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园区也将成为今后美姑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之一,为美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作为美姑县重大项目里的重点民生项目,美姑县殡仪馆和骨灰堂建设及殡仪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事关全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生活所需,更是美姑推动殡葬改革,引导群众形成节俭办丧、生态安葬、文明祭祀的时代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所需。为了更好地推进项目建设,美姑县民政局从建设、项目日常督导管理直到项目竣工验收全过程参与,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及时予以解决和疏通,确保项目零障碍推进。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乐山市对口帮扶美姑县的重大项目。日前,乐山市对口帮扶美姑县新一轮2个项目正式开工,包括美姑县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大桥福利中心集中供水工程和拉马镇依惹村小学改扩建项目。扶贫工厂车间已建成投产的牛牛坝乐美扶贫工厂,作为美姑县重点生产企业,正在为冲刺“开门红”,马不停蹄赶订单、促生产,生产进入“白热化”。在安置点设立“厂房式”扶贫车间,以“企业+车间+农户”的方式,拓展就业渠道,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在这里实现了稳定就业。在建项目持续发力,储备项目呼之欲出。据统计,美姑投资规模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共110个,其中2021年续建项目31个,今年预计投资29.1314万元;新开工79个项目,计划总投资52.6449亿元,今年预计投资31.4586亿元。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今日的美姑,有拼劲、有闯劲、有韧劲,“加快绿色崛起、推进共同富裕”的美姑新篇,正在重大项目建设的轰鸣声中翻开,走进了“春天里”。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3-21
四川农村日报讯 易文杰 记者 刘佳春日暖阳下,烤烟育苗正当时。近日,会理市太平镇大村站烤烟育苗基地里,50亩烟苗已长至2厘米左右,成活率达99%,预计在4月移栽时,可满足17369亩烤烟用苗需求。  基地负责人胡琥介绍,烤烟生产主要包括育苗、移栽、田管、烘烤、分级五个环节,整个周期从1月持续到9月中下旬。其中育苗是烤烟生产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所在,常用方法是漂浮育苗。烤烟育苗基地。  黄正洪 摄  要培育出健壮烟苗,重点要把握四个关键:一是全程严格消毒;二是科学调控网、肥水及温度;三是适时适度剪叶炼苗;四是加强病虫防控。  位于四川南端的会理市太平镇,2021年烤烟产量达97576.1 担,烤烟种植面积35124 亩,亩均效益 6000元,烤烟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今年2 月下旬,一场三十年未遇的大雪覆盖了整个小镇,沉甸甸的积雪把烤烟育苗棚压得变了形。烟农团结一致,在太平烟站技术人员左云指导下,竹竿铲雪、修复大棚薄膜、用蜡烛升温、捂棉被抗冻……全镇130余亩烤烟育苗基地成功渡过难关。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3-18
(何万敏)一条长达300多公里的安宁河,从崇山峻岭的小涧,汇聚成汩汩长河,滋润着大河两岸平坦的沃土田畴,造就了四川第二大平原安宁河谷平原。  安宁河谷孕育了特殊的自然地理:温度、空气湿度、海拔高度、农作物优产度、空气洁净度和森林覆盖度等,“六度”皆宜。这里农业出产富庶,四季瓜果飘香,月月花朵盛开,高原季风气候形成了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水果轮番上市的热闹景象,无不令人心醉,因此安宁河谷有着“第二天府”的美誉。德昌县麻栗镇段的安宁河谷平原景色。 冷文浩 摄崇山峻岭间的绿色羽扇  中国地势总体西高东低,江河依势自西向东奔流不息,但在东经95°至105°之间,却有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6条大江及其众多支流自北向南奔流而下,湍急的水流将青藏高原东南缘、川西北高原和云贵高原西部一带,纵向切出一条条深谷,其独特的地理单元就是“横断山高山峡谷地带”。  安宁河属于雅砻江的支流,得名于清代,它有东西两大源头,两源在凉山州冕宁县大桥镇东南方汇合后始称安宁河,经冕宁、西昌、德昌、米易,在盐边县汇入雅砻江。虽然属于雅砻江的支流,但安宁河谷形态却有别于雅砻江干流上的其他支流,它切割较浅、河谷宽阔,蜿蜒曲折,分支交错,在干流与支流的交汇处形成了巨大的冲积扇,漫滩与江心洲星罗棋布,独特的羽状水系,最终形成了窄狭而漫长的安宁河谷平原。  地理专家、西南大学徐茂其教授认为,安宁河在上新世末更新世初时期,河道应是由南向北流入大渡河的,后因菩萨岗东西向强烈隆起,强迫菩萨岗以南的安宁河水倒向,向南流入金沙江。专家们甚至推测,安宁河可能是大渡河的故道;北面的大渡河被迫向东切开大瓦山,流向四川盆地后,南边的安宁河因水量锐减,几乎成为断头河,只好重新一路纳聚细流,继续向南流淌。这就是为什么安宁河水量不大,但安宁河谷却十分宽阔的原因。  因地处安宁河断裂谷,上新世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安宁河断裂带重新复活,河谷两侧山体抬升,谷地相对下沉,堆积了厚达数十米的松散沉积层;安宁河谷平原属于扇状冲积、洪积平原,它与成都平原千里沃野的气势完全迥异。安宁河平原窄长的地理特征,沿羽状水系分布的格局,加上四周山地耸立,使整个平原犹如一把铺在崇山峻岭间的绿色羽扇。  安宁河谷那些规模不大的冲积、洪积平原在山区广泛发育,一般高出江面、水面10-15米或20-25米,冲积、洪积扇分布广泛,新老洪积扇沟谷相连,状若串珠;有的新洪积扇嵌在老洪积体中,呈阶梯状,形成洪积扇阶地,这些边缘山麓的洪积扇也是安宁河谷平原的组成部分,这也是安宁河谷平原比较独特的地貌特征。  安宁河谷从冕宁县解放桥始,至西昌市黄水塘止。河谷中部最宽,约8-12公里,河谷南北两端较窄,约2-5公里,故整个河谷呈梭形;河谷的海拔高度在1400-1500米之间,成片面积约700平方公里。广义上的安宁河谷平原包括中下游两岸的河谷平坝,把攀枝花市米易县、盐边县等地全计算在内,面积约960平方公里,正好是官方公布的我国陆地面积的万分之一。西昌市安哈镇,十里春风暖梨花。张家让 摄丰饶宜居的“袖珍天府”  在人们的认知里,所谓“天府”,应该指那些拥有丰富物产和较大人口承载力的大型平原或谷地,如成都平原、关中平原等,然而事实上,一些小平原也同样拥有丰饶的物产和美景,像四川安宁河谷平原、云南丽江坝子等。在笔者看来,这些小平原更能体现人们所追求的精致生活,可以把它们称为“袖珍天府”。  安宁河,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安详而宁静,尽管这里不时也有肆虐的洪水,但在长久的岁月流淌中,她绝对是一条温婉柔美的河流,造就了这里河谷平原的丰饶宜居。  说丰饶。安宁河谷周边的大山阻滞了冷空气,和四川盆地一样,它宛如一个封闭的“暖盆”,安宁河谷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比四川盆地更为温暖;因为气温较高,无霜期更长,加之土壤肥沃,周围山地汇流的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安宁河谷历来是四川的水稻、玉米、土豆、蚕茧丝、水果、蔬菜、花卉、肉食等生产基地,而其中的特色水果,早熟枇杷、桑葚、芒果、石榴、木瓜等都堪称上品。  说城市。西昌在安宁河畔,城边还有一汪硕大而清澈的湖泊——邛海,面积有32平方公里,为四川第二大湖;在邛海湖畔开阔平坦的安宁河谷中,突兀地崛起了一座海拔2317米的泸山,那里树木葱葱、松涛滚滚、鸟鸣声声,与明澈的邛海相呼应,为渐次扩张的城市发挥着“双肺”的功能,长年累月地调节着高原、山地、河谷中的气候。正因为此,西昌人才颇有底气地说,这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  说宜居。安宁河谷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气候温和,这里雨旱两季分明,空气干洁、日照时数多,在周围群山环绕之下,温暖的河谷总让人身心感到愉悦。严冬时节,安宁河谷风和日丽,山清水秀,温暖如春;盛夏时节,这里天朗气清,凉爽宜人,也是避暑的好地方。每年冬天,那些从成都、重庆等地来到西昌、米易、盐边过冬的人们,和当地人一起悠闲地共享着天赐的福分。  灿烂的阳光、潺潺的流水、肥沃的土地、悠久的历史,安宁河谷虽没有大平原那般一望无际的辽阔,却有着远山近水的迂阔绵延,像一位隐居乡间的小家碧玉,用勤劳灵巧的双手塑造着精致的生活福地。大石墓是安宁河谷流域原住民的独特墓葬形式。胡小平 摄底蕴深厚的“大石墓文化”  安宁河谷也是南方丝绸之路、藏羌彝文化走廊、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叠加区,境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富集、民族文化多样。  曾经在安宁河谷长期从事考古工作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原馆长唐亮,谈起这个区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如数家珍,他列举了横栏山遗址、董家坡遗址、高坡遗址、沙坪站遗址等,说明学术界将“礼州遗存”(西昌市郊北面23公里礼州古镇境内)视为安宁河流域及金沙江中游地区主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并提出“大墩子—礼州文化类型”等命名;安宁河谷的新石器文化以西昌大兴横栏山遗址为代表,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而且在安宁河流域有着广泛的分布。  1987年,在攀枝花市米易县白马镇何家坝,修建堰沟的乡民挖到两个完好的双耳夹陶罐和成堆的陶罐、陶片、黑色炭粒(泥)组成的堆积物,后又相继发现了石斧、石锛、石镰、钻孔器(石纺轮或石佩器)、石箭镞等形制偏小、工艺粗糙原始的磨制石器。考古专家认定,这些石器属于新石器晚期,年代约在距今4000至3000年前,比横栏山文化类型稍晚。  大致在战国至西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分布与活跃着许多古代民族,这些民族被历史文献统称为“西南夷”。与中原地区相比较,“西南夷”的文化发展是滞后的,当中原地区包括相邻的成都平原早就进入铁器时代时,“西南夷”还停留在青铜时代,但这个时代却是安宁河谷考古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  2017年10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在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境)的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收获:在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遗址区内,共清理出距今4800至2200年间的近2000座房址、墓葬、灰坑、灰沟、窑址,另有近8000个柱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陈苇说,“这证明南方丝绸之路开通以前的先秦时期,安宁河谷流域就已经开始了丰富的对外文化交流。”他还认为,过去把安宁河谷人类出现的年代认定为距今4000年前,而现在考古发现的器物证明,这个时间至少还可以往上推1000年。  巨石砌成的大石墓,是安宁河谷一道神秘的景观。比如德昌县王所镇王所村,两座保存完好的大石墓葬呈长方形,宽1米多、长近10米,墓壁用较为扁平的巨石立砌,墓壁之上几块重达数吨乃至十多吨的巨石排列盖顶。目前保存完好的大石墓有240余座,主要分布于安宁河及其支流两岸的台地和山坡地上,其中以凉山州西昌市、喜德县和德昌县境内最为集中。  早在2004年,四川省文物考古部门就曾对6座大石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当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就说,“可以认定大石墓就是《史记》《汉书》等古籍记载的‘邛人’‘邛都夷’的文化遗存。”  梳理历史线索可知,大石墓文化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大石墓出土的带耳器尽管有自己的特点,但总体面貌明显受到甘青地区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等影响,铜刀、铜铃以及铜扣饰、玛瑙珠等装饰品则可追溯到北方草原文化。大石墓文化与川西青铜文化、滇西北及滇文化之间也有明显联系。由此可见,从远古开始这一地区便是横断山脉民族走廊的关键地段。在这一走廊中,西北、西南众多民族的先民们频繁迁徙,民族之间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大石墓文化面貌的多样性充分印证了民族走廊的这一特征。  一条长河滋润的文明光辉,隐藏在静默的大石墓等遗址中,隐藏在颛顼的传说里,隐藏在流淌的安宁河水里,等待着人们更多地发现。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3-15
四川三农新闻网凉山讯(通讯员 陈宏 陈忠红  文/图)聚焦构建全市重点水域禁捕执法长效管理机制,会理市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大队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始终秉持带头学法、普法、用法的法治思维理念,在学懂弄通用活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与公安、属地党政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一触即发”的县(市)-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机制自禁捕攻坚战启动以来开展联合执法检查32次、办结非法捕捞案件20件、依法惩治教育违法涉案人员26人次、开展现场普法46场次、开展市域现实案例警示教育22场次。专题研究部署禁渔禁捕专项工作2022新年伊始,会理“长江十年禁捕”专项行动再立新功。2月14日,市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部门接到渔政协助巡护员电话举报,称会理城河城南南阁河段有人毒鱼、非法捕捞,接报人当即汇报局领导并对接公安部门迅速出警。联合执法组10分钟不到即赶赴涉案现场,经1小时左右核查采证,顺利办结非法捕捞案2起、惩治教育违法嫌疑人4人。其中,1人为当地村民,其在河边自家菜园地浇菜时发现河面有浮鱼,一时贪图小便宜将浮鱼捕捞归为己有,由于该河段属于我市明文规定的禁捕水域,因此该行为涉嫌违法违规。执法人员对其进行了禁渔禁捕政策法规宣传,告知该行为涉嫌违法,经说服教育后责令其将鱼放生原水域。农业农村局常态化开展巡河检查案件一:违法当事人1人,王XX,所用渔网为抄网(舀兜),最小尺寸为13.7mm,杆长4.47m,渔获物为天然野生鱼,己全部死亡,品种为鲫鱼、鲤鱼、马口鱼,重量为3kg,数量为22条,最大鱼长390mm,最小鱼长94mm,经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依法认定属违法行为。执法现场指认非法渔获物案件二:违法当事人2人,陶XX、陶XX,所用渔网为抄网(舀兜),最小尺寸为11.0mm,杆长为0.6m,渔获物为天然野生鱼,品种为鲫鱼,重量为0.14kg,数量为1条,经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依法认定属违法行为。联合执法组责令其将非法捕获的鱼放归涉案上游河段,捕捞工具作为违法证据收缴、登记、保存。执法人员依法开展非法渔获物认定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防微杜渐”原则,联合执法组认定其中1人为违法捕捞辅助作用,情节较轻微,不予立案。另外2人涉嫌禁渔期在禁捕水域违法捕捞,予以立案处理。鉴于2人在调查过程中提出自愿购买鱼苗进行增殖放流,属于主动消除或减轻渔业违法行为后果,符合《渔业行政处罚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之规定,对其从轻处罚,分别处以2000元、1000元罚款处置,同时督促2人各购买1000条鲫鱼或鲤鱼鱼苗在违法捕捞河段放流增殖。常态化开展“十年禁捕”普法宣传走基层行动通过本次联合执法、“打非断链”亮剑行动,执法组现场普法教育300余人次,并要求属地党政加强全覆盖宣传和常态长效监管,坚决打击遏制此类违法违规行为。结合本案情况,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提醒广大干群在我市明文规定禁捕水域存在以下行为属于违法和严重违法:私自打捞禁捕水域浮鱼的,非法捕捞野生水产品五百公斤以上或者价值达一万元以上的,非法捕捞具有重要经济价值野生水生动物苗种的,怀卵亲体或者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捕捞水产品五十公斤以上或者价值达一千元以上的,电、毒、炸鱼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国家明文禁止禁用方法捕捞的,使用农业农村部规定禁用工具捕捞的,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非法捕捞工具集中销毁现场本案件将作为会理市域2022年度开展案例警示教育的典型素材进一步扩大宣传。会理将坚持以群众身边的鲜活案例教育一大批、威慑一“小群”,坚持“学、宣、巡、训、督、查、打”多点结合,坚持“部门、警、民”协同联动,坚持以案普法警钟长鸣,坚持水产营销环节与重点水域监管并重,坚持史上最严联合执法持续“打非断链”,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打好长江十年禁渔禁捕攻坚战持久战。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3-10
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王成栋  “插根筷子都能活!”提起家乡安宁河谷,全国人大代表、凉山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余彬很是自豪。在余彬看来,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完全不亚于成都平原。  和余彬一样,今年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从中央层面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安宁河流域,特别是安宁河谷的综合开发,打造四川的“第二个成都平原”。  安宁河谷有何魅力,让代表委员们如此看重?距离真正成为“第二个成都平原”,安宁河谷还有哪些路要走?记者采访了部分代表和委员。鸟瞰安宁河谷。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云 摄优势明显安宁河谷是粮仓也是致富的希望  安宁河谷综合开发为何成为热词?  “这既是落实中央部署的主要抓手,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3月8日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视频连线时,全国人大代表、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波建议,将安宁河谷综合开发上升到国家层面。  先看中央部署。“首先,保障包括粮食在内的初级产品供给,已是中央明确的战略性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府副秘书长降初说,近年来,随着疫情蔓延和外部环境的日趋复杂,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要性不断上升。  四川作为地形崎岖的农业大省,面临稳定提升农产品产量的重要课题。重点之一,是在成都平原之外,开拓新的集中连片现代农业生产区。  在此背景下,安宁河谷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作为四川省农业生产条件最优越的区域之一,安宁河谷内平原面积达960平方公里,位居四川第二。同时,得益于优越的光热资源,河谷内已构建起优质烟叶、蚕桑、粮油和果蔬等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去年,安宁河谷粮食产量接近161 万 吨 ,占 全 省 总 量 的4.5%。  再看乡村振兴。曾在凉山工作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苏嘎尔布说,凉山曾是深贫堡垒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强化对安宁河谷的综合开发,将有利于大小凉山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安宁河谷的特色农业效益很高,用工量也很大。”代表委员们注意到,此前的摸底显示,安宁河谷也是整个攀西地区吸纳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的重点区域。实施安宁河谷综合开发正当其时。补齐短板不仅要重点解决灌溉问题,还要确保“良田粮用”  拥有先天优势,安宁河谷距离成为“第二个成都平原”还差在哪里?  “缺水。”全国人大代表、省水利厅厅长郭亨孝说,影响安宁河谷成为“第二个成都平原”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是水资源短缺。  监测显示,作为全省光热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安宁河谷也是全省年蒸发量最大的区域之一。因此,当地布局农业产业时,必须提前和优先配套水利工程。  郭亨孝建议,应尽快启动安宁河引调水工程,布局建设安宁河流域现代水网体系,加快推进安宁河流域的大桥水库、米市水库、引雅济安等水利工程建设和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安宁河谷“旱能灌”。  除了灌溉,安宁河谷还面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问题。  “良田必须要粮用。”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说,当下,安宁河谷农业产业仍以水果、蚕桑、烟叶等特色农业为主,安宁河谷要真正变为“第二个成都平原”,必须在解决灌溉问题之后,逐步将特色农业产业“请到山上,转到坡上”,为粮食种植腾退出空间,“一来,并不影响农户收入;二来,为粮食生产保证了足够的优质耕地。”  调结构,还剑指更大的梦想。“必须攻克种业的‘卡脖子’技术。”苏嘎尔布介绍,得益于独特的光热资源,安宁河谷在农业育种方面极具优势,是国家层面明确的优质玉米育制种基地。目前,河谷内已聚集西昌玉米现代种业园区等种子繁育基地和平台。  苏嘎尔布认为,在打好种业翻身仗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倾斜资源,依托既有的基础,在安宁河谷创建“中国凉山·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为安宁河谷高效农业发展再添新动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3-1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