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叶强平  记者  杨琦  文/图)近日,一场气势磅礴的赛马会在理塘县毛垭草原八一赛马场举行,万马奔腾的恢宏场景再次展现在游客面前。活动上,马术表演方队英姿勃发、跃马驰骋、技艺高超,深受观众喜爱。马背倒立、藏身马肚、俯身拾哈达、飞枪射击。矫健的骑手穿梭于马背上,轻似蜻蜓点水,快似风卷残云。一匹匹骏马被精心装饰,头戴红缨、颈系铜铃、身佩马鞍。马儿的彩饰迎风飘动,骑手的身姿变幻多样,令人眼花缭乱,令草原热血沸腾,这就是理塘男儿在马背上的好身手。草原驰骋“我是从杭州自驾过来的,初衷是为了看丁真,然而丁真的家乡更令人陶醉。漫漫3000多公里的路,我满心期盼,到达理塘县城的那一刻,我激动得一夜没睡着。这里的风光秀美,人文璀璨,尤其是这里的赛马会,真是扣人心弦,震撼无比。”来自杭州的游客曹薇激动地表示。据悉,活动当天还举行了3000米走马公开赛、5000米走马公开赛、10000米甘孜马速度赛、10000米国产混合马速度赛等一系列比赛。报名参与本次赛事活动的选手共有100余名,他们分别来自云南、内蒙古、玉树以及康定、泸定、丹巴、雅江等25个市(县)地区。此外,本次赛马会还有锅庄比赛、歌舞演出、马市交易、藏戏演出、美食荟、“理?赞”天空之城音舞诗画剧、318国民公路音乐会等活动。据了解,在理塘县“体育+旅游”发展战略推动下,拥有400多年历史底蕴的传统赛马会,正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赛马会已成为集民间游艺、民族歌舞、传统工艺、物资交流等为一体的大型文旅综合体,成为了展示理塘民族民间文化最为亮丽的名片。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7-29
 (记者 兰珍)7月21日,在泸定县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来自南京的严女士带着两个女儿,专程到泸定县瞻仰革命先烈。“带孩子来感受红色教育,看遗迹、触摸历史,比书本更有说服力。”严女士计划参观纪念馆后,再带着女儿到泸定桥走一走。  今年以来,在以自然风光为特色的甘孜州,红色旅游景点成为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大批游客前往革命遗址,感受红色文化。特别是以飞夺泸定桥、磨西镇毛泽东住地旧址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核心品牌,掀起了“红色旅游热潮”。随着暑假到来,“红色旅游热潮”再添“一把火”,接续为甘孜全域旅游发展增添新动能。7月21日,众多游客排队游览红色景点泸定桥。罗楚凯 摄游客大幅增长 红色景点持续升温  7月21日,炎炎烈日下,记者看到,在泸定桥入口处,两列排队上桥的游客已延伸至50米开外,另有大量的游客在河岸边观望泸定桥、拍照留念。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泸定桥载客量有限,人员限流而进,但游客热情不断,自暑期开始,排长队的情况已持续10多天。  今年1—5月,泸定县接待游客达181万人次,同比增长197%,其中,泸定桥景区30万人次。  在丹巴县甲居藏寨,来自重庆的退休职工陈祥观赏自然风光后,特意去了红五军政治部旧址。“甲居藏寨的风景优美,值得一游。参观了红五军政治部旧址才知道红军以前也到过丹巴。”  记者从美人谷传媒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7月15日,甲居藏寨景区红五军政治部旧址接待游客3224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近2600人次,增长率超400%。  同样较以往人气和名气大幅提升的,还有甘孜县十八军窑洞群,以及一系列红色纪念馆。“1936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孜,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六师最后离开甘孜县境,历时三个半月,红军和甘孜的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意,这片土地上有红军长征会师的遗址。”纪念馆讲解员拉姆为浙江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甘孜县队员讲解红军在甘孜县的历史,来自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中学教师邹晖感触颇深,“我在革命老区井冈山长大,参加工作是在浙江,现在来到甘孜县支教,有幸到纪念馆参观,一路下来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艰辛和困难。作为来支援甘孜建设的教师,我一定会倾尽力量。”  目前,正值旅游旺季,甘孜县红色遗址较往年游客参观人数有很大涨幅,截至7月16日,甘孜多个红色纪念馆共接待游客约5400余人次。山村变成游览区 村民轮流参与接待  “85年前,红军在丹巴驻留了一年多,1000余名藏族同胞参加了红军建立的第一支以少数民族命名的成建制部队——藏民独立师。”在丹巴县甲居镇藏民独立师师部遗址,小巴旺村村党支部书记降初拉姆向游客讲述着从小听到的红军故事。截至目前,甲居镇藏民独立师师部旧址接待游客600余人次,较去年同期150余人次增加450人次,增长率300%。  在甲居镇180公里以外的海螺沟磨西镇柏秧坪村,长征时期红军在此激战过。今年5月以来,柏秧坪村全新打造了一条红色旅游线路,备受各地游客的青睐。“几乎每天都有团队前来柏秧坪村,高峰时,停车场、村道、村民家门口都停满了游客的车。”村民马东美说,村里实行轮流待客制,家家户户都能参与游客接待。当游客体验完红军长征的辛苦后,可品尝到磨西老腊肉、地道农家野菜。  红色旅游对经济的带动十分明显,据村民介绍,当地餐馆、住宿为游客提供的食材源自本村,原生态的土豆白菜是游客口中的绿色食品,成为“抢手货”,香肠、腊肉更是供不应求。“就目前发展趋势,我们村开办民宿的农户,少的一年收入10万元,多的数十万元。”柏秧坪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全伦高兴地说。挖掘特色资源 串起红色旅游大环线  甘孜州红色旅游资源丰厚,分布面广,长征时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进入甘孜州15个县,活动期长达17个月。在和平解放时期、民主改革平叛时期,甘孜州是十八军进藏最大后方补给地。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甘孜州被列为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列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泸定桥革命文物纪念馆列为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依托资源禀赋,近年来,甘孜州深层次挖掘红色资源,不断擦亮红色名片,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全域旅游发展增添新动能。  开展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普查调研,编制发展规划,围绕“飞夺泸定桥、甘孜大会师”两大红色旅游主题,打造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整理长征主题纪念设施、遗址48处;实施红色遗址恢复与保护工程,目前,投资8034.85万元,重点建设川藏公路博物馆等7个项目;整合康定、泸定、丹巴红色资源和特色点位,串点成线打造红色精品教学大环线。同时,结合史实资料,深挖红色故事,出版《红军长征在甘孜》教育读本,制作《飞夺泸定桥》实景剧,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更鲜活的本土历史元素。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7-29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在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山的一个展厅,“解放前台、提升服务”的房卡发卡器,智慧施救的自动体外除颤器,具有空中集群表演及景区安防巡检的无人机等景区智能终端设备令人眼前一亮、啧啧称奇……7月27日至28日,以“智慧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为主题的全省旅游景区发展大会在广元市朝天区举行,提出近期全省旅游景区建设的一大重点就是抓好智慧旅游景区建设。  我省现有旅游景区906家,其中 A 级景区 773 家(5A级15家、4A级303家),旅游度假区57家(国家级3家),生态旅游示范区76家(国家级6家)。总体上看,旅游景区高品质供给、规划布局、结构类型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因此,会议提出抓好旅游度假景区转型升级,要大力发展旅游度假区、加快高等级A级景区创建、推进新场景新业态景区建设。  此前,国家文旅部印发了《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指南》,我省也正在加快形成《智慧旅游景区建设要求与评价》等实施细则。  据了解,我省计划,一是加快智慧旅游景区打造。科技创新、数字化发展是景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江油方特、都江堰融创文旅城、剑门关《剑门长歌》、光雾山《梦境光雾山》等新产品和新业态为我省做了很好示范,各景 区 要 加 强 VR/AR、4D/ 5D、沉浸式体验等虚拟现实、场景再现,鼓励和支持打造数字博物馆、数字展览馆,设置景区重要景观、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全景图像或三维场景的在线虚拟体验等。二是强化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全省每一个景区,要尽快与“智游天府”平台连接,提供在线预约预订、流量监测、数字导览等服务,推动旅游景区智慧化转型升级。年底将对3A级及以上景区的智慧化建设水平进行总体评价,促进 3A级及以上景区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智慧旅游景区建设任务。  据了解,全省旅游景区发展大会于去年举办首届,明年将举办第三届,各地可以积极申请承办,省文旅厅将根据申报资料和各地实际,综合评估后选定承办地。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29
7月27日,在位于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咀村的乡村旅游景点“荷月江岸”,“华蓥山俏幺妹”在展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滑竿抬幺妹”。(邱海鹰  游 青 记者  游伍琼  摄影报道)四川省华蓥市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蓥山滑竿抬幺妹”与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组织当地评选出的10名“华蓥山俏幺妹”,巡回到葡萄、蜜梨、花卉等基地“打卡”,助推特色农业与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7月27日,在位于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咀村的乡村旅游景点“荷月江岸”,“华蓥山俏幺妹”在展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滑竿抬幺妹”(无人机拍摄)。“华蓥山滑竿抬幺妹”是川东华蓥山区独有的民间文体活动,在当地具有较高的人气和重要影响力。今年6月,“华蓥山滑竿抬幺妹”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月27日,“华蓥山俏幺妹”在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白鹤咀村乡村旅游景点“荷月江岸”走秀。7月27日,在位于四川省华蓥市阳和镇三岔河村的德嘉葡萄园,“华蓥山俏幺妹” 采摘葡萄,为果农促销。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7-28
(记者 邹辉)7月27日,四川省第十二届(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在达州万源市开幕。本次旅游节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达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达州市文体旅游局、达州市农业农村局、万源市人民政府承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戴允康,达州市委书记邵革军,省政府参事、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胡强分别致辞。达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严卫东主持开幕式。戴允康在开幕致辞时表示,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先后作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今年6月,省委召开了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强调要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旅游工作,接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着力建设乡村旅游特色景区和重点村,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用文化为乡村振兴发展铸魂,用旅游带动村民致富增收,乡村文化旅游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新引擎。戴允康表示,省乡村文化旅游节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保留的重要节会品牌活动,也是全省推进“农业+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文化和旅游厅会同农业农村厅等部门,以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为契机,结合全省不同地域乡村特色、风俗民情,策划开发康养、生态、亲子、避暑、研学等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产品,持续推动乡村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实现乡村旅游产品多样化、个性化、可持续性发展,推动四川乡村旅游由量向质提升转变。 邵革军在致辞时表示,此次乡村文化旅游节,是达州迎来的一次盛大节会活动,是达州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难得机遇。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达州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重大机遇,充分整合文化、旅游、农业等资源,持续扩大“巴风賨韵·水墨达州”品牌影响力,加快景区建设、加强品牌营销、加速产业融合,努力将达州建成“大三峡·大巴山”地区“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滑雪”度假旅游目的地,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靓丽风景线,推动达州由“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经济大市”跨越发展。 胡强表示,近年来,达州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功打造了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区。万源市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以“生态福地·和美万源”建设为核心,主动融入万达开一体化发展经济圈,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示范发展,打造了八台茶文化小镇、十里画卷龙潭河等生态休闲观光景区,激发了乡村活力,振兴了地方经济。 万源市委书记倪欣在开幕式上推介万源市文化旅游资源之后,晚上8点30分左右,戴允康、邵革军、胡强、严卫东上台共同启动四川省第十二届(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还交接了四川省乡村文化旅游节会旗,四川省第十二届(秋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将在阿坝州黑水县举办。开幕式结束后,出席开幕式的全体领导嘉宾观看了《龙潭秘境》山水实景演出。《秘境龙潭》大型山体光影实景演艺秀项目选址于龙潭河景区。该地山环水抱,形成自然的元宝形状,依托两山之间自然的山坳与山坳后的山峦,构成天然的演艺区;项目以龙凤文化为文脉,以龙潭的风情民俗文化为本底,以“节气”为时间线和情节发展线,用一个动人的传说讲述了龙潭河的由来,展现了龙潭之“奇”、龙潭之“秘”、龙潭之“福”。在剧情的最后,回溯万源的发展历程,饮水思源,展现出红色文化在万源的传承,烘托出“幸福万源长”的无尽祝福和美好期许!据了解,四川省乡村文化旅游节已成为文化旅游行业的重要品牌节会。此次承办地达州万源位于四川东北部、川渝陕三省(市)结合部,四川第一缕阳光在这里升起,四川唯一天然富硒区在这里升腾,不朽的红色精神在这里生辉。这里地处北纬30度,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森林覆盖率63.8%,空气中负氧离子达6级最高标准,夏季平均气温21℃,是中国避暑养生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这里,每克土壤平均含硒量高达0.51微克,“中国硒部茶园走廊”横跨东西,生态茶园绵延26公里;这里有古朴厚重的历史底蕴、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多姿多彩的生态文化。在这里,总能感受到一砖一瓦的巴风巴韵,一人一物的温厚醇良。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7-28
(任露潇  记者  张宇)近日,中国小康杂志社发布“2021中国品质休闲百佳县市”榜单,四川12个县市上榜,绵阳市平武县以总评分95.56分位列全国总评榜第22位,这也是绵阳唯一上榜的区县。中国品质休闲百佳县市客观反映了各县市休闲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近年来,绵阳平武紧紧抓住“两项改革”契机,对标全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布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紧咬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始终突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条主线,坚持“双向融入”基本路径,南向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北向深度融入大九寨旅游环线、努力成为“九寨黄龙门户”,聚焦聚力谱写好生态屏障、乡村振兴、绿色崛起“三篇文章”。资料图片●绿色打底 >>>筑牢发展生态屏障日前,记者跟随绵阳市绿化标兵——任顺友的步伐,前往他的家乡平武县豆叩羌族乡银岭村。从豆叩羌族乡场镇出发,在去往银岭村的路上,任顺友不时地指着车窗外的一片片树林,嘴里不自觉地念叨着:这座山上的树是我们三年前栽的,那片林子是我们五年前种的……就像给朋友介绍自己的孩子一样。一位普通的山里汉子,为了挚爱的绿化事业,11年间累计植树造林达4000余亩,培育各种树苗百万株以上,为莽莽山峦披上绿装。而他,正是平武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案例。平武地处四川盆周山区与川西高原过度地带和川甘两省的交汇点、岷山山系大熊猫A种群腹心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宜人的气候、独特的人文资源和奇特的地形地貌。一组数据,足以看出平武自然资源的富集:4760平方公里林地面积,生态覆盖率达74%以上,常见优势树种23科、37属、78种,优势建群树种32种,草被植物有96科、332属、573种……而与得天独厚的资源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平武积极推行保护发展生态资源相关举措,加强生态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保护林地资源和古树名木,打击一切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从各个环节确保了生态资源安全。同时弘扬绿色文化,广泛开展“爱绿护绿”公益性活动,将生态“植入”人心,让建绿、爱绿、护绿成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动,为写好生态屏障保护文章加上一把“安全锁”。●产业带动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连日来,在平武县高村乡黄金木耳种植基地,上百个大棚内的黄金木耳长势喜人,迎来了采收季。记者在基地内看到,一个个成熟的黄金木耳如同一块块发光的金子,依附在修剪整齐的青杠木棒上,数十名工人正抓紧时间进行采摘,现场一派丰收的景象。“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我们总共在高村乡流转土地30余亩,今年虽然是初次收获,但黄金木耳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兰定斌告诉记者,目前他收获的黄金木耳主要卖到云南等地,市场需求量很大,基本上是供不应求。其价格也从鲜货的120元一公斤,到烘干之后的800元一公斤不等,木耳种植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产业。平武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县,各类农业资源富集,不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各具特色,如何更好地打响平武农业优势品牌,关键在聚焦特色。对此,平武明确提出构建“7+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绿茶、中药材、食用菌、核桃、中蜂、大红公鸡、果梅7大优势特色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观光休闲农业、冷链仓储物流、农村电商4大先导产业。重点发展果梅、茶叶、厚朴三大主导产业。对标县“7+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平武依托绿茶、果梅、雷竹、中蜂等优势资源,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创建以豆叩茶香村、锁江黄坪村为核心的市级茶叶现代农业园区,重点培育以平通桅杆村为核心的省级果梅现代农业园区,推进高村车厘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集群化的特色产业,不断增强平武农业品牌影响力。●文化铸魂 >>>丰富群众精神家园乡愁何处寻?令人沉醉的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独具特色的乡土风情,是农村地区的灵魂和血脉所在。从绵阳出发进入平武,沿着清漪江流淌的方向,一路逆行,很快就来到锁江羌族乡黄坪村。走进村中,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极具羌风韵味的民居立马映入眼帘,洁净的水泥路蜿蜒连通家家户户,盏盏路灯整齐划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序运转,公共停车场平整宽敞……整个村子处处跳动着发展的活力因子。据了解,“两项改革”以来,黄坪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积极探索“四化四提升”融合善治新模式,不断健全自治、德治体系,推动基层组织不断夯实、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党群关系不断改善,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无独有偶,在涪江上游的少数民族乡镇中,三月三蜂王会、白马人·圪答圆舞节、白马木座清明歌会等白马人特殊民俗节日活动依次展开,绘就出一幅幅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画卷。近年来,平武着力构建“村规民约、道德评价、乡风监督”三大体系,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不断丰富广大群众精神家园,提升群众精神风貌,筑牢乡村群众精神文化“内核”。在城镇,坚持以文化滋养人,以文化熏陶人。今年以来,平武举行多场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开展快闪、演讲大赛、读书活动等激发群众爱国热情;全县各地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相关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场场主题突出的文化活动,引领一种积极向上的新时代文明风潮。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7-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  7月26日,威远县镇西镇文化服务中心的廖跃与年逾古稀的曹征海联系说:“曹老师,你给大家修了这么漂亮一个舞台,这次演出请你一定来观看,让大家认识认识哈!”曹征海却再次推辞道:“小事一件,不好张扬,谢了!”  曹征海因家境不济,初中毕业后就弃了学。虽然四处打工,还下井挖过煤,可他一直没放弃学习,1978年凭着自学的知识一举考取了内江师专中文系。毕业后他在自贡一家化工研究院子弟校当了一名教师,后来又在研究院宣传部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并入了党。上世纪90年代,他受政策鼓励,“下海”经商,凭着多年的知识和本事积累,创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虽然考入学校后就离开了镇西,可曹征海仍然经常回到家乡看望乡亲,也总想要为家乡做点事。2018年,他回到曾经生长的团标村,看到乡亲们跳坝坝舞没个像样的场所,院坝里、乡村公路上,哪里合适哪里跳,村里要组织文体活动、开个村民大会都得临时找地方。他有些心酸,便主动捐出5万元在村里修了一个几百平方米的广场,广场上建了一个小舞台。广场修成后,村里的干部群众甭说有多高兴了,都夸曹老师为大家做了件他们想了好多年都没做成的大事。  今年3月,曹征海途经镇西镇广场,那里正在表演文艺节目,因为没有舞台,演员不好演,观众看不好,曹征海长长叹了口气。过了两天,曹征海找到镇上相关负责人,提出了自己愿意捐款修舞台的想法。镇领导喜出望外,找来相关人士配合曹征海设计、定方案,于4月开工修建。施工期间,曹征海经常到现场,要求材料尽量用好的,确保质量。  舞台于6月底顺利完工,长16米、宽12米,正面前台为7级台阶,均用大理石铺面,背景是一面高5.2米、长16米的文化墙。文化墙面向舞台一面是一幅镇内具有代表性、也是全县有名的老君山风景巨幅画卷;文化墙背面是《镇西赋》《镇西名人录》,均用微晶石砖烧制。整个舞台一共花了 40 万元。当镇上在这个舞台上举行第一次文艺演出请他到场时,他推辞说:“这不算啥,兴师动众不好。”  在这之前,曹征海捐了6万多元为母校内江师范学院修造了一座汉白玉孔子雕像;花数千元修建了威远县著名景点老君山文化碑。他还解囊帮助过数十家有困难的乡亲,仅为家乡文化建设,就捐出了50多万元。  面对乡亲们的赞誉,曹征海说:“我是一名党员,不忘党恩,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点事是应该的。同时我也希望能带动更多人关心支持家乡建设。”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28
(向燕扬)一台“大空调”,招徕天下客。    7月25日夜,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山上,汉王老街一家小吃店里坐着来自重庆、河南、陕西等地的食客,老板娘杨学琴拗着一口“川普”跟大家交流,努力想把“巴适”“安逸”“凉快”这些词撸清楚。  总面积586平方公里的曾家山,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2℃,夏季平均气温23℃,是绿色的天然氧吧,仿佛一台巨大的自然空调,吸引着八方游客。  从最初的寂寂无名,变身为全国十大避暑名山,曾家山藏有什么奥秘?朝天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大山大水大生态优势,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促进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近3年来,全区年均旅游综合收入实现60亿元以上,带动群众就业5万余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25.7%。今年1-6月,全区累计接待游客44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35亿元。  旅游,成为富民强区的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广元市朝天区多个“曾家山”变身“热门景点”,成功入列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向高品质全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更进一步。美丽的曾家山·原乡一隅。 钟卫东 摄从无到有“野”资源变避暑地成就品牌  朝天区地处秦巴山南麓、川陕结合部,是千年古蜀道、千里嘉陵江交会地。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5.9%,拥有明月峡、曾家山、龙门阁、水磨沟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如何聚焦需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朝天区在研究游客需求的基础上,从旅游供给侧入手发力。  打造生态名片,塑造康养品牌。即立足生态,瞄准康养产业,实现朝天区文旅项目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跨越。  2014年,投资8000余万元、以滑雪为主项目的广元曾家山滑雪场国际度假区正式营业,曾家山滑雪度假区成为川北地区最大规模的滑雪场;2018年,重庆坤伍集团投资70亿元规划建设的荣乐养生谷生态康养旅游基地落户曾家山……大气魄谋划、大手笔招引、大力度建设,朝天区精心谋划了75个精品文旅项目,总投资达630亿元。“十三五”期间,朝天区共实施重大文旅项目34个,总投资200余亿元。曾家山养生文化展览馆。张敏 摄  7月25日,曾家山荣乐养生谷,来自成都的王先生准备在这里花上一周体验度假避暑房。“这里非常凉快,离成都也比较近,交通方便,适宜居住。”  “我们的客人主要来自重庆、陕西、甘肃,以及省内的成都、绵阳、德阳等地。”荣乐养生谷工作人员介绍。地处成都、西安、兰州、重庆四大城市几何中心,曾家山成为避暑客人的汇聚之地。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朝天区将曾家山打造成全国面积最大的度假型4A景区之一,将明月峡升级为从朝天区到重庆朝天门的大漂流之旅出发地,将龙门阁升级为美食与夜游雪溪洞的组合;易地扶贫搬迁的罗圈岩集中安置点,现在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已建成七彩滑道、岭上石林景点、岭上茶园、岭上果园及6幢度假木屋“岭上仙居”等体验业态,还有“岭上云隐”精品民宿和集餐饮、会议室为一体的“岭上大堂”小型接待中心。  避暑、观光、度假、探险、研学等旅游业态丰富着朝天生态康养品牌的内涵。朝天区正在着手推进天府旅游名牌创建,对标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旅游民宿)、名导(导游、讲解员)、名品(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和美食等创建要求,进一步提升“天府旅游名牌”创建计划。AAA级智慧旅游厕所内景。张敏 摄从大到小细化服务构建游客“安逸”之旅  “我按照手绘美食地图而来,哪里有好吃的一目了然。”来自南充的王女士在曾家山核桃饼小店买了5份核桃饼,准备带给家人和朋友们,她扬一扬手机说:“我下载了朝天手绘美食地图,‘按图索食’。”  今年5月,朝天区发布了“朝天手绘美食地图”,方便了不少像王女士这样的外地游客。这个美食地图不仅标注有曾家山、明月峡、水磨沟等景区景点,还标明布谷布谷、云顶美墅、雨田山庄、曾家山食府等精品民宿和餐饮名店,实现让游客一张地图在手,畅游朝天无忧。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朝天通过精细化服务,让前来度假的游客,能随处感受旅游出行的舒适和便捷。  除了美食地图,朝天区还制定了《曾家山地方菜系标准》《旅游住宿业标准》等8大规范;在住宿上,建成4星级及以上标准酒店3家、中高端精品民宿53家。2020年8月,曾家山成立了生态康养旅游联盟,目前共有167家成员单位,涵盖乡村酒店、农家乐、旅游地产等多个涉旅行业,共同打造生态康养、休闲度假、精品美食等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曾家山生态康养旅游品质。位于朝天区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门阁。(广元市朝天区委宣传部供图)  游明月峡,感受古栈道,是许多游客到朝天区的必选项目,这也是外地游客了解朝天的一扇窗口。游客一个清晰的感受是,景区内道路干净整洁,标识醒目又完备,卫生间都设有专管员,地面、洁具“随走随扫”,门窗、墙面“随脏随擦”,洗衣液、手纸“用完即补”。细致入微的关怀和标准化服务,让游客们直呼“没想到”。  标准化促进精细化,精细化提升游客满意度。  “我们在景区游客中心设立咨询、投诉服务窗口,还按照‘标准’设定了服务热线。”在龙门阁景区,服务人员介绍说,景区内主要景点、主要游线、游客聚集地已实现移动网络、语音服务全覆盖。  标准化带来高效率,高效率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朝天区按照‘顶层架构、示范引领、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的思路,通过学习标准、贯彻标准和制定标准,拓展传统旅游服务内涵,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构建,品质服务深入人心。”朝天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朝天区发布了《广元市朝天区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行业标准》,制定了旅游住宿业、旅游咨询服务、智慧旅游景区、特色旅游商品购物店、森林康养基地、旅游交通、会务服务以及曾家山地方菜系8个地方标准,由此建立起朝天地方旅游标准体系。精品民宿——布谷布谷生态康养谷。钟卫东 摄由弱到强进入智慧“轨道”全力提档升级  不需要人工检票,二维码自助扫描过闸机;各个景点的电子地图、语音导游全程陪伴;特色民宿工作人员热情服务,各旅游集散中心工作人员贴心提醒……走进广元市朝天区,游客不断感受到惊喜。  “手机在手,出游无忧。吃、住、行、游、购、娱,都有‘一条龙’服务,朝天区的旅游管理越来越规范,服务越来越贴心。”离开朝天,在某旅游APP上,90后游客罗庆写下了十分中肯的点评。  在朝天,智慧旅游处处可体验。“刷脸、伸手,厕纸自动滑落到手中,今天到曾家山,不仅欣赏了美景呼吸了新鲜空气,还体验了周到的服务。”近日,到曾家山滑雪场旅游的高三学生刘超对景区配套的AAA级智慧旅游厕所连声赞叹,“有智能感应、赏心悦目的绿植和装饰,还配备了书吧、电视机、WiFi网络,简直是一种享受。”  为了给游客提供干净整洁的配套设施,解决景区常见的“如厕难”,近年来,朝天区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旅游厕所75座,其中A级标准厕所42座,AAA级厕所3座,实现了旅游区车行25分钟旅游厕所全覆盖。  在京昆高速朝天收费站的出口,朝天旅游服务中心设置了这样一台机器,景区特色、旅游线路、美食地图、来去交通,一台机器就可了解朝天旅游攻略。而在朝天全区,一共安装了25台这样的旅游智能服务终端机。  “对于各景区的客流量、游客消费情况、投诉情况,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个旅游大数据了解到,并通过市场数据,作出相应的调整。”2019年,朝天区建立了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了行业监管、产业数据统计分析、应急指挥等多平台合一。  在游客中心、集散中心、主要旅游咨询站等安装旅游智能服务终端机,全面展示朝天文化旅游形象;设计制作朝天智慧旅游地图,开发“云游朝天”智能服务小程序,实现自助旅游者在线咨询、导览、导游、导购、一键报警和分享评价等功能。  智慧管理让朝天旅游提档升级步伐加快,智慧旅游让游客游得放心玩得舒心。由散到合“旅游+”让产业融合加速跑  7月5日,2021年全国女子门球赛在曾家山拉开帷幕,来自国内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6支代表队、800余人参加比赛。门球活动中心的旁边就是曾家山中医养生馆、318房车营地,漫步慢运动疗养基地,让人舒适又惬意。  “体育+养生”相互促进。广元市朝天区围绕建设曾家山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慢运动疗养基地,建成曾家山中医养生馆、康养医院和康养型民宿20余家。  围绕“旅游+”“+旅游”,朝天区推进旅游与文化、医疗、农业、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  曾家山中医养生馆去年开门迎客,馆内不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中药材,更配备了优质的中医资源,能根据游客的具体情况提供膳食搭配,以及健康保养等服务。“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做中医推拿按摩,还能泡中药养生汤,同时还能品尝到药膳养生餐,养身又养心。”养生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培育特色产业,“旅游+”融合发展,在朝天区已呈遍地开花之势。目前朝天区建成曾家山滑雪场、318房车营地、门球中心等精品体育设施,推出潜溪河漂流、山地越野、丛林穿越等探险体验活动,举办曾家山国际越野赛、国际山地超级马拉松等国际赛事活动,有效带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  布局绿色生态康养全产业链,建设涵盖旅游、养老、养生、绿色蔬菜、中医药为特色的康养之地,曾家山、明月峡、水磨沟、雪溪洞等景区,支撑起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  紧扣中子铺细石器遗址挖掘、古蜀道文化提升和曾家山农旅文融合示范区建设这“三大引爆点”,朝天区还在积极探索“+旅游”“+生态”等模式,着力把生态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在修建道路交通时,要在合适的地点规划观光点,在农业产业园区要规划游客采摘体验区……近年来,朝天区的产业园区、民宿、民俗、民风、民居都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力。截至目前,朝天区已建成9个特色休闲农业观光园区、52个精品旅游村落和3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培育乡村酒店、农家乐、客栈276家,带动社会就业达3.1万余人,受益人数超10万人,促进旅游地区农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由点及面构建全民、全域、全时旅游发展新格局  “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戏雪”,四季如画,亦如歌。有着“栈道之都,养生朝天”之美誉的朝天区,发挥区位、资源、气候等优势,唱响全域旅游“四季歌”,形成了全民、全域、全时旅游发展的新格局。  7月,七盘关至曾家山旅游快速通道前3公里建成通车,沥青混凝土路面宽阔平坦,车辆络绎不绝,去曾家山的路程节约了20分钟。下半年,中曾公路全程通车,将为冬天去曾家山滑雪的游客提供方便,此前,冬季下雪天去曾家山滑雪,要在车轮上绑上铁链。  交通的改善,将有效促进朝天区全时化旅游和全域化旅游,用专家的话说,朝天旅游将驶上“全时空”快车道。  “太漂亮了,没想到山上还有这么美的公路,公路也能成为风景。”道路两旁,鲜花正盛开,行驶在曾家山上的生态旅游环线上,游客不时发出赞叹。总投资1.5亿元、全长53公里的曾家山生态旅游环线,将曾家山旅游景区连点成面,也解决了曾家山片区6万余人的出行问题。  截至目前,朝天区建成3条城市休闲绿道、9条旅游专线和曾家山生态旅游环线,新(改)建公路服务区和驿站3个、停车场50余个,广元市城区黑石坡至曾家山旅游快速通道即将动工,推动实现机场、高速公路、景区的快速互联互通。  全域旅游,多点开花,四时不拘,随到随游。走出曾家山,位于朝天镇的明月峡集秦古栈道、嘉陵水道、纤夫鸟道、金牛驿道、108国道、宝成复线等六道于一峡,集中展现了古代、近代、现代交通历史变迁的全过程,可谓是一部中国道路交通史;走进朝天区中子镇,中子铺细石器文化博物馆主体已经建成,全国首个细石器文化博物馆今年底将开馆,届时,游客可以贴近感受7000年前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7月27日-28日,四川省旅游景区发展大会在曾家山举行,来自各地的文旅从业人员参会,将在这里为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展开交流与碰撞,助力朝天区建设高品质全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着力推动我省旅游景区新成果、新技术、新场景的应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7-27
(记者  李洋)7月23日,“天府旅游名县巡礼”集中宣传报道活动在眉山市洪雅县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邀请和组织了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四川经济日报等20多家中省级主流媒体、重要社会媒体参加。据悉,2020年9月,经过严格评选、激烈竞争,眉山市洪雅县等10个县(市、区)最终脱颖而出,成功创建成为四川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并予授牌。至此,全省天府旅游名县“领头羊”队伍得以壮大,成员由10个县(市、区)增加到20个县(市、区)。据了解,参加此次“天府旅游名县巡礼”的媒体记者们将陆续走进洪雅县、成都市武侯区、米易县、北川县、仪陇县、宣汉县、南江县、雅安市雨城区、理县、康定市这10个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以及剑阁县、阆中市、西昌市等10个首批天府旅游名县,聚焦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机制、文旅产业发展成果、重点文旅建设项目、文旅融合新兴业态、激发文旅消费措施、代表性旅游景区景点、名县创新经验等,多角度见证天府旅游名县发展新面貌和新成就。本次活动中,媒体记者将兵分多路,走进旅游景区景点,深入重点项目一线,体验新兴文旅业态,挖掘文旅先进典型,对话当地主要领导。同时,利用无人机、全景相机、4G背包等技术装备,运用线上直播、短视频、H5、Vlog等方式,高密度、深层次、宽视野、全方位地展示文旅产业纷呈亮点,展现四川县域文化旅游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提升天府旅游名县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7-26
(唐静  记者  张小星)今年,南充市高坪区提出了文旅发展“633”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未来几年,高坪区将坚定不移贯彻“三个新高地”战略定位,围绕“大城门户、森林城市、活力高坪”发展目标,坚持走全域旅游发展之路,建设“六大景区”,擦亮“三张名片”,打造“三条精品线路”,推动文旅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力争到2025年,把高坪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核心旅游目的地和特色全域旅游示范区。资料图片挖掘资源禀赋擦亮乡村旅游名片产业兴,乡村兴;产业强,群众富。近年来,高坪区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强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坚持“全域旅游+乡村振兴”一体化工作思路,打造形态美、功能美、环境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旅游。炎炎夏日,记者来到位于高坪区长乐镇苏家桥村的“海螺湾水世界”内,游客正三三两两地在小镇内的各个项目内嬉戏,海啸冲浪、七彩滑道、亲子水寨、大象池、冲关冒险池等人气项目深受人们喜爱。今年上半年以来,海螺湾水世界累计接待游客4万人次。“这个地方很好耍,离城区也近,园内的游乐设施多,项目丰富,价钱也不贵,适合周末带家人来游玩……”游客陈女士和孩子体验完水滑道项目后说。“海螺湾水世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别于传统乡村游只有单一田园风光,海螺湾水世界集娱乐、运动、休闲为一体,游客还能体验海啸冲浪,尤其在盛夏时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如今,来村子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也会根据顾客的需求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乡村旅游有了新蓝图。近年来,高坪区搭乘乡村振兴的东风,大力发展近郊游,举办了橙花节、甜橙采果节、桃花节、樱桃采摘节、花椒采摘节、非遗文化节、竹编大赛等节庆活动近百场次。不少乡村旅游景点纷纷上档升级,乘势而上。以节促游,聚集了人气,乡村旅游持续火爆,该区坚持以旅助农、以旅促农,积极引导乡村景点上档升级,不断擦亮乡村旅游名片,也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据悉,该区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完善旅游附属设施,开设各类特色体验项目,着力打造集生态观光、采摘体验、户外运动、科普示范为一体的全新业态,成功打造出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百公里柑橘产业旅游带、坝上草原、凤凰故垒、澜岭江花等乡村旅游精品景点和线路。文旅与产业相促深度推进农旅融合都说“好山好水好风景,上风上水上高坪”,高坪不仅有嘉陵江,还有被称为最佳风水景区的凌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近年来,高坪区凌云山风景区依托“品牌旅游+乡村旅游”,全力构建景民共融机制,提升景区品质和影响力,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走进凌云山风景区,映入眼帘的是改造升级后的道路、清晰的旅游标识牌和成群结队的游客。“我们是外地过来的游客,这边不光景色好,休闲娱乐设施比以前也更好了。”改造后的凌云山风景区让外地游客张光春赞不绝口。近年来,凌云山风景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园林提档升级、农房风貌改造、游乐设施等方面投入资金达4000万元,改造一新的景区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凌云山上绿无边,桥下湖泊水如烟。每到周末,凌云山风景区都会接待一批自成渝及周边的旅游团队,在这里,游客们不光可欣赏独特自然风光,体验户外拓展、玻璃栈道等游乐项目,探寻精美石刻艺术、“四象五行”独特地形地貌等神奇,疲惫时还能在景区吃上一桌“好菜”。龙建杰是凌云山风景区的一户农家乐业主,记者见到他时,他正给就餐的客人上菜,说到现在景区的发展模式,他连连称赞:“景区在发展中也考虑了我们当地村民的利益,他们不但把景区建设得美,基础设施改善也很大,还给我们配套建设了旅游设施。”硬件要“硬”,软件不“软”。龙建杰还说,在旅游服务方面,景区也对他们进行了集中培训。现在节假日游客增多,他们生意更好了,收入也变多了。据了解,凌云山风景区内共有50家农家乐,全年旅游接待收入超600万元。对于高坪来说,文旅是地方发展的“聚合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顺应消费趋势变化、顺应群众精神需求的产业发展方向。打造精品线路融入市内外“大旅游”格局近年来,高坪区抢抓文旅融合机遇,全方位推广“世界丝绸源点、鲤鱼跃龙门、凌云圣境”三大名片,高坪文旅品牌魅力彰显。2020年,新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市级文旅特色小镇各1个,中法农业科技园被评为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全年实现文旅产业产值118亿元。阔步文旅新征程,掘进产业新蓝海。按照高坪区文旅发展“633”行动方案,要坚持抓文旅就是抓经济、抓环境、抓生态、抓文化、抓宣传、抓开放的理念,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为抓手,全力擦亮世界丝绸源点、鲤鱼跃龙门、凌云圣境“三张名片”, 打造凌云圣境探秘之旅、丝绸文化寻源之旅、天下曲流体验之旅“三条精品线路”,全力打造具有文化底蕴、山水格局、区域特色的天府旅游名县。全方位展示高坪的自然山水之美、历史人文之美、风土人情之美,着力改变文旅品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现象,让高坪文旅的盛名享誉巴蜀、闻名全国、蜚声海外。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放眼高坪城乡,旅游景区景点遍布全域,点连成串,集群成势。围绕构建全域旅游品牌形象体系,十三五期间,高坪区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融合发展,在“丝绸源点,山水高坪”的主题形象基础上,提炼开发“古镇码头夜龙门”“风水宝地凌云山”“丝绸源点六合园”“滨江美景鹤鸣山”等具有高坪特色的“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高坪区接待游客45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52亿元。高坪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凌云山景区、世界丝绸源点景区;推动金城山景区与天下第一曲流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区;依托中法农业科技园现有基础,力争在2022年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以文旅发展“633”行动为抓手,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目标,进一步提升高坪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7-26
四川农村日报讯 何三胜 宋秋7月23日,笔者从四川·开江第八届荷花文化旅游节暨中国·西部第三届小龙虾美食文化节新闻发布会获悉,2021 开江“双节”从7月30日启幕后,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  本届荷花文化旅游节和小龙虾美食文化节包含“田城开江·荷你共赏”万亩荷塘游、“田城开江·携手共建”招商引资项目推荐会、“田城开江·翩翩荷仙”形象代言大使选拔大赛等系列活动十一个,涉及特色水产养殖、旅游业发展、招商引资、文艺交流等多个方面。相较往届,本届“双节”着重在“炫、爽、香、雅”四字上下功夫,突出市场化、时尚化、本土化、书香化。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26
(记者 钟帆 祖明远 蒲南溪)“现在到底有多少户愿意来加入项目?周边停车场又咋个打造?……”7月19日,普照村村委会周一例会上,村党支部书记汪廷全又和大家讨论到了建“民宿村”的话题。  普照村是江油市南部近郊太平镇的一个村庄,距绵阳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仅1公里,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同时,村庄到江油境内的两座高铁站也均在15分钟车程范围内。普照村  大约在7年前,得知成绵乐城际铁路将在江油设置站点,汪廷全与友人合资,在江油站附近开了他人生中第一家宾馆,“打车10分钟就到江油站,到现在生意都还可以。”  在高铁开通前,由于大部分村民已在城里置业,普照村几乎80%的村民常年在外。近年来,回村发展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来了不少外地客,“全村流动人口800人左右,好多都是整栋整栋地租房子,开餐厅、超市、酒厂、豆腐加工坊的都有。”汪廷全说。在汪廷全眼里,高铁仿佛为村子发展装上了一台“加速器”。尤其是去年夏天,附近的绵阳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正式开园,旅游热度节节攀升,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吃上了“旅游饭”,“今年春节到现在,仅到我这里申请办理营业执照的就有30多个。”  如何让全村一起搭上这班旅游“高铁”,汪廷全萌生了打造民宿村的想法,并多次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外出考察。  截至目前,普照村已先后接洽过3家从成都、重庆来的投资企业,“他们说在做设计方案,我们也在观望。”而汪廷全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他希望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方式来打造民宿村,“村民以房子和现金入股都可以,统一打造、管理、分红。”  飞驰的高铁无疑是吸引特色旅游IP落户的一大重要因素,主题乐园带来的商机,又成为改变村庄发展方向的“导火索”。环环相扣,一个由高铁带来的“景点+民宿”旅游模式正在江油萌发。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7-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火红七月,面朝嘉陵江,虎踞龙蟠山,歌舞鼓声闹。7月17日,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人民广场上人头攒动,龙蟠镇送文化下乡促疫苗接种活动在这里举行。为推动新冠疫苗应接尽接,该镇别出心裁,将文艺汇演活动与疫苗接种宣传相结合,效果喜人。凡是接种疫苗的乡亲可领到卡通驴、洗衣粉等小礼品。文化下乡疫苗接种宣传入心  国风扇子舞、红歌连唱、欢乐腰鼓……台上精彩节目接连上演,在13个节目中,还有本镇群众带来的4个节目穿插其中,表演者精气神十足,赢得阵阵掌声。  而舞台下,南充市雨霖书画院的一批老书画家,现场挥毫泼墨,将高雅的艺术作品赠送给这天到龙蟠接种疫苗的乡亲。  “龙蟠,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川北重镇,是一方饱含激情的创业热土,是腊八文化、端午文化的传承地,培育了一大批青年骨干,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龙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勇在致辞中说,此次举行送文化下乡促疫苗接种活动,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此次活动更好地了解龙蟠文化、了解疫情形势、了解新冠疫苗,用实际行动构筑起免疫的强大屏障。南充市雨霖书画院的老书画家现场挥毫泼墨。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该镇充分认识并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科学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镇上开通了“招手就停”的面包车巡回接送打疫苗的乡亲,大巴车往返在南充跟龙蟠之间,接送城区的乡亲回龙蟠打疫苗,还开通了“夜访热线”,开展了“24小时预约上门服务”,保证辖区内各个村居的所有18岁至85岁的人员应种尽种不漏一人,同时向辖区外的龙蟠镇老乡宣传到位,促其尽快接种。  活动现场,司南垭村党支部书记贾凤琼分享了该村的一些做法:“我们通过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摸底登记到位、信息领悟到位、示范带动到位,全面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效阻断新冠疫情的传播,扎实构建人群免疫屏障。”南充市雨霖书画院的老书画家现场挥毫泼墨。有礼相送社会人士助力疫苗接种  促疫苗接种,龙蟠镇的“办法”不止这些。这几日,凡是接种疫苗的乡亲,还可领到蘑菇酱、卡通驴、洗衣粉、香皂肥皂等小礼品。  这些小礼品都从哪儿来的?原来,做出这等“好事”的是龙蟠镇的一些商家、店老板。为了促疫苗接种,这些社会人士众筹,力所能及地拿出了一箩筐礼品赠送给打疫苗的乡亲们。  南充三顾毛驴餐饮店老板杜毅就是其中之一。“这段时间,龙蟠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不论天晴下雨、白天晚上都在挨家挨户做疫苗接种的宣传动员。”他说,这次之所以拿出500个手工卡通小毛驴赠送给打疫苗的乡亲,一方面是被镇党委、政府这段时间的集体发力所感动,另一方面,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大家接种疫苗的积极性,为“战疫”做贡献。  四川省第八届劳动模范、龙蟠镇人大代表张涛也加入到助力“打疫苗”的队伍,他把自己企业刚开发出来的1000多瓶蘑菇酱拿出来支持乡亲们打疫苗,表达对党委、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图片均由龙蟠镇镇政府提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22
推动农旅融合 为乡村引流聚力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如何制作家乡代言爆款视频?镜头萌新如何玩转短视频拍摄?7月21日上午,四川省首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大赛第二场片区培训会走进绵阳,有关专家针对参赛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生动的讲解。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好乡村文化振兴“先手棋”,今年4月底,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省体育局、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四川省首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大赛火热开启。活动充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需求新特征,营造全省百县千镇上万群众参与代言、创作并上网竞演、展示风采的声势,增强新时代互联网语境下的乡村文化影响力、传播力,挖掘、发现、推出更多“丁真”“李子柒”式的正能量网红,为乡村文化振兴、乡土文脉传承、文旅经济发展助力。授课中,特约讲师林立通过大量原创视频案例分析,就大家关心的“乡土文化能人如何打造爆款视频”“魅力乡镇如何通过短视频推介家乡”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有趣、有用、有品、有情,是短视频打造需要抓住的关键点。”林立讲道,要把内容变得轻松有趣、做出“爆款”短视频,可探索短视频人设打造,推出人格化短视频产品,以引起网友共鸣。从事市级非遗项目金钱板表演30多个年头的安州区民间艺人李诗吉说,金钱板传承以往多是通过进校园、社区的方式,“听了短视频课程,让我一下打开了思路。通过短视频途径,能更广泛地传播。”李诗吉所在的安州区秀水镇青松村,目前正在进行“桂家湾”乡村映像农旅基地建设,他希望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助力农旅融合,进一步为家乡引来客流。平武县高村乡乡长朱红则表示,当地正在打造精品民宿产业带,要用好短视频平台展示民宿之美,宣传高村的美好乡村生活。“在创意短视频制作上,现在我们还有很多不足,这次培训会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将不断鼓励乡上的文化能人、群众,尤其是年轻人拍摄家乡,展示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省委宣传部公共服务处、绵阳市委宣传部、绵阳各区(市、县)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部分乡镇主要负责人,乡土文化能人代表等近100人参加了现场培训。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7 月 19 日上午,在仁寿县曹家镇东联村的广场上,伴随着欢乐的歌舞,2021 年仁寿县乡村文化旅游季暨曹家镇梨文化推广活动正式开幕。开幕式上举办了梨王评选活动,评委和群众代表根据梨品种的不同,对参赛梨口感、果型等综合打分,最终评选出优良梨奖6个、优质梨奖3个、最佳人气奖 1 个和梨王1个。活动现场  曹家种梨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其种梨历史已有 400 多年,100 年以上的老梨树有 7 万多株,400 年以上的老梨树有 1700 余株,品种涵盖富锗六月雪梨、富锗金花梨、富锗黄金梨等30多个品种。目前,曹家梨总面积达3万亩,年产量达9000万斤,年产值达2.3亿元以上。依托梨产业,多年来,曹家镇不断探索,求新求变,打响了川内闻名“百年梨乡”的金字招牌,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农旅文融合道路,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4500万元。  据悉,下一步,曹家镇还将建成“永不分离(梨)”网红打卡点;加快完成“一镇一园”项目,建成乡村博物馆,为建设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主题公园奠定基础;实施古梨树保护项目,改造老梨园 1000 余亩,提升优质梨 3 万亩;积极引进优质特色民宿,继续实施乡村点亮工程,打造最美乡村公园,建设“梨园田园综合体”。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21
(记者  胡智  陈国盼)7月18日,以“盐源花椒  香麻四海”为主题的2021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暨盐源县首届花椒节开幕。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传承弘扬农耕文化、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全方位宣传推介“盐源花椒”,提高“盐源花椒”品牌知名度,促进“盐源花椒”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开幕式现场本届花椒节除了“花椒树王”“花椒采摘能手”“花椒种植致富带头人”评选、开幕式文艺汇演外,活动期间还开展了“花椒情”摄影、美术、书法展览,并举办了花椒产业发展研讨会、农特产品展销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据悉,盐源种植花椒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盐源出产的花椒粒大肉丰、色泽鲜艳、香气浓郁、麻味纯正,“盐源正路”“盐源大红袍”堪称花椒中的珍品。目前,盐源花椒种植面积达82万亩,年产鲜椒6万吨,综合产值20亿元。盐源树上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花椒油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二。勤劳的盐源人民发展了花椒产业,花椒也成就了盐源人民,椒农年人均种椒收入达7000元以上。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7-20
记者  黄晓庆  闫新宇时代不负江山秀,岁月从来应美景。绵水之滨,茂林修竹,是谓绵竹。绵竹,古为蜀山氏地,有“古蜀翘楚,益州重镇”之誉,是远近闻名的酒乡画城。它,因酒而兴,“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一壶老酒,香溢四海,传承千年,兴了一方业。它,因画而名,木板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并称中国年画四大家,源于北宋,行销世界,名了一座城。昔日,绵竹从2200年前的历史深处走来,在124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写下了酒乡画城的传奇。今朝,新时代绵竹又以酒乡画城为底,绘就全域旅游的新诗篇。近年来,绵竹市委、市政府依托丰富文化底蕴,深挖本土旅游资源,串起绿水青山连起金山银山,以旅游业态融合,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双创”工作,做精做特做优旅游文章,拓展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2019年,绵竹市成功入围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2020年,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入围2020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一座诗意城   酒香绵延画境新千年绵竹,古而不老。盛夏时节,步入绵竹城区,一缕酒香打翻了时光的沙漏,开启了一条老街的前世今生。剑南老街,一条酒香千年的古街。早在1500年前,绵竹人开始在此酿造美酒,酿出了“大唐国酒”剑南烧春;造出了酒坊林立,商贾云集,百业兴盛。如今,明清风格的剑南老街,是剑南春集团依托“剑南春遗址”和“天益老号”酒坊,打造的“旅游+工业”景区。500米长的青石板巷,串起了剑南春独有的御酒历史,勾连着川酒会馆、诸葛双忠祠、年画坊等酒文化、三国文化和绵竹年画文化。白天,来剑南老街,可以体验古法酿造全过程,现场品尝新出的美酒;也可以拜谒诸葛瞻父子墓,瞻仰汉室忠烈的遗风等。夜里,可享近日全新开启的“夜游模式”。古色古香的老街,萨克斯手、吉他手、魔术人等艺人齐聚,吸引了无数市民和游人,点亮了千年古街的夜。不久,剑南春大唐国酒生态园即将开园,将开启剑南老街全新的体验。视线从城市转到乡村,年画村又是另一番诗意的风景。绵竹年画,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作家冯骥才称其为“土中大艺术,纸上剑南春”。走进年画村,田野里的川西民居青瓦、白墙、朱漆,错落有致,墙上绘出的胖娃娃憨态可掬,门神眉目传神,一展绵竹年画的千年魅力。在这里,年画不再只是挂在墙壁上的艺术,而是以年画为题材开发了各类年画手工衍生品,游客们可以DIY自己喜欢的产品,也可以体验传统农耕文化。年画村党支部副书记徐晓燕告诉记者,目前村上有年画作坊20家左右,年画艺人400余名,他们过着“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的诗意生活。如今,年画村荣获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首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两项殊荣,成为四川引领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在酒乡画城之上写“文旅新韵”,绵竹的手法远不止于在千年“老底片”上绘“新名堂”,更在于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无中生有”,打造了“一镇一貌”的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格局。在麓棠镇,依托万亩大马士革玫瑰花打造的“中国玫瑰谷”,不仅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大马士革玫瑰种植基地,还以玫瑰产业为基础,带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催生了“她经济”和“美丽经济”相关产业落户绵竹,形成玫瑰生态全产业链,被称为酒画之外的第三张城市名片。去年6月,玫瑰小镇成为国家发改委特色小镇典型示范。今年6月,又上榜四川省特色小镇。龙门山脚下,九龙镇打造了滑草滑翔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滑翔伞爱好者;推出“绵竹绿道”IP,荣获“中国最适宜骑行游览线路”;打造花棚子、花乡花宿等特色民宿。2019年,九龙山景区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在清平镇,绵绵的青山里,通过政府引导,“矿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颜值变产值”,昔日的泥石流遗址和矿场料坑上,“钻”出了彩色的民房、星空泡泡屋、特色民宿,跑起了浪漫的观光小火车,打造出金色的童话世界,一个成渝文旅新地标,拔地而起。“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从城市到乡村,从景点到全域,绵竹不断加大旅游资源供给。“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观雪”。近年来,绵竹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努力打造“多业融合,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形成“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自然生态游”“运动康体游”和“特色乡村游”等特色旅游精品。目前,已建成大小景点50余处,成功打造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处,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确立了“酒香画境,美丽绵竹”的文旅品牌。千年酒乡画城,更添了诗和远方的新韵。一条创新路   不拘一格谋发展在宁静的剑南老街上,最近随时可见四川四汇斋年画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涌忙碌的身影:跑自家原创年画图案被盗用案的庭前调查举证;忙自主研发的绵竹年画主题白酒的销售;忙着引进年画项目的谈判……“我们正在引进一个年画相关的文旅项目,预计投资2000万,可能是绵竹近年来投资最大的年画项目。”曾涌说,虽然最近又忙又累,但想起新项目,浑身都是劲儿。“不仅本地从业者投入积极了,外地的企业也敢来投资了。”曾涌告诉记者,这两年绵竹年画产业发展活力倍增。而这一切变化,源于2020年1月1日《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条例》的正式实施。绵竹年画,首批国家级非遗。近年来,水平参差不齐,行业自律不足,保护不足,成产业之困。《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条例》是国内首部年画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其出台和实施以来,建立了对行业的刚性约束,大大提振了年画人信心,激发了行业活力,受到文旅部通报表扬。这是绵竹市护航文旅发展路上的一大创举,也是绵竹大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侧影。“近年来,绵竹市文旅发展,围绕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积极创新突破,从机制体制、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方面全方位下深水,全面保证文旅发展。”绵竹市文旅局局长钟声说。在机制体制方面,绵竹实施创新突破,进行高位推动,凝聚发展合力。2018年,绵竹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出台了《关于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努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决定》。随后,成立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域旅游规划建设会战指挥部和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建立“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组建市文化体育和旅游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健全“1+3+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市场执法中队)。为保证工作落到实处,绵竹市还将“双创”工作纳入全年目标工作考核,并逐年加大权重;开展全域旅游统计监测,加强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推动旅游管理从单一部门向社会综合治理转变。在基础设施方面创新突破,2019年,绵竹市与中国绿地博大绿泽集团有限公司签约,率先在全省“双创”工作中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这既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项目营运问题,又能全力补齐文旅发展短板。2020年6月,被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列为全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而在服务体系方面,绵竹市也开启了创新模式——以成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试点县为契机,以全市文旅人、涉旅企业、青年团员、景区人员为主体,成立“画境绵竹”志愿服务大队,整合构建“1+9+N”阵地体系,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服务。一颗名城心   不负千年不负卿脉脉人文传古今,不负千年一名城。绵竹,始建于西汉高祖6年,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宝地。旧志载:“汉有五忠,宋有三贤”,晚清有“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杨锐,近现代有令人崇敬的早期共产党员王干青、骆是愚、赵利群。至今,绵竹境内保存的历史古迹众多,有诸葛双忠祠、南轩祠、杨锐墓祠、“天下第一禅林”祥符寺、道教圣地严仙观、千年名刹吉祥寺、紫岩书院遗址、回澜塔等古迹,形成名酒文化、年画文化、南轩文化、三国文化、德孝文化等历史文化名片。早在1995年,绵竹就被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而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绵竹更以历史文化为底,提出建设“文旅名城”,科学编制了《四川省绵竹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7个子规划,形成“一心、一园、三带、六组团”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延伸了全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基本盘”。同时,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争创四川省旅游强县为抓手,全力推进中国熊猫谷、中国玫瑰谷、中国年文化小镇、天府冰雪小镇、清平4A级景区提档升级项目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形成“多业融合,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2019年,绵竹成功入围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2020年,绵竹成功入选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十四五”,绵竹响亮提出,紧紧围绕德阳市建设“三区两地”的建设目标,深度融入成德眉资同城化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深度融入旅游发展新格局;以绵竹建设“三高三地”为核心,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为引领、以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为基础,打造高颜值旅游目的地。目标既定,重在落实。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绵竹市围绕打造高颜值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坚定不移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重点推出绵竹玫瑰谷、绵竹天府冰雪运动项目、全域旅游PPP项目等10大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118亿元。如今,绵竹大地,重点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月季园玫瑰城堡正在升级外观,中国玫瑰谷君澜玫瑰度假酒店项目已签订协议;清平游客集散中心钢柱、梁施工完成,停车场完成50%;绵竹市户外山地运动项目,建设方案正在编制中。……让游客舒心游,让游客有得游,让游客方便游。绵竹,正全力补齐文旅发展短板——加快形成以中国玫瑰谷为主体的国际化高端旅游度假目的地;以中国熊猫谷为主体的集观赏、游乐、科普、休闲于一体的沉浸式科普乐园;以大九龙山片区为基础的国家级山地运动旅游度假区;以年画、年俗、年味、年趣为核心内容的一站式年文化体验度假旅游景区;以清平优质森林资源为核心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绵竹,不负千年,不负游客,绵远河畔,一方全新的酒香画境正点亮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7-20
(杨蜀丹 记者 吴忧)7月13日,省文旅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发文公布第二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高洞村入选。这个曾经的“插花式”贫困村,在“一颗橘子”的带动下,深入挖掘镇村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文旅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农旅融合,以文化吸引人,以旅游留住人,成为以文兴农、以旅富农的发展典型。7月14日,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高洞村的佛山橘海·橘乐田园景区游步道旁,以柑橘元素制作的卡通形象。 雁江区委宣传部供图挖特色 推动农旅融合  蜿蜒的彩色沥青路串联起群山沟壑,翠绿的柑橘林一片连着一片,造型别致的“虫虫小屋”令人留恋,农家小院式的古风民宿别有韵味,“乌篷船”上吃火锅感受地道乡村美食……  近年来,高洞村依托柑橘产业,深入挖掘王家祠堂、苌弘故里等人文历史和纤夫文化、竹编藤编等民俗文化,按照一园(柑橘科普博览园)、四区(游客综合服务区、民俗休闲静养区、亲子娱乐互动区、文创体验教培区)、一中心(农文旅教融合发展综合展示中心)、一基地(柑橘苗木繁育基地)的总体规划布局,打造现代农业展示、农耕文化体验、特色美食和民宿等文旅项目,建成以柑橘为主题的佛山橘海·橘乐田园景区,目前已成功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除了打造“佛山橘海”旅游品牌,资阳市雁江区统筹整合高洞村资源,完善建立集图书阅读、闲散谈心、文娱歌咏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场所,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定期组织广场舞、文娱歌咏、体育运动等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持续提升群众文化审美。新模式 实现成果共享  “橘乐田园项目落地高洞村,也为村民带来了一定的营业和务工收入。”高洞村党支部书记李杰介绍,该项目不仅修建完善了村道等基础设施,美化了人居环境,还流转了村里1350余亩土地,让留守村民在家就可以获得流转租金和务工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大量游客的到来,让村民开阔了视野、活络了思维,吸引了更多资源投入村组建设发展中。  李杰说,橘乐田园项目促使当地在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庭院美化等细节上精雕细琢,乡村颜值焕然一新,让高洞村有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资阳市雁江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佛山橘海·橘乐田园以“国有企业+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的经营模式,采取国有企业建设、集体经济参与、运营管理交由第三方原乡四季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按照投资比例三方分红的形式,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同时,以佛山橘海·橘乐田园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参与建设、活用资源,建立劳务输出专合社、旅游专合社,大力发展“柑橘种植+产业工坊+土特产”等村集体经济模式,着力以旅富农,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多样化,让村民共享乡村旅游发展成果。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7-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光富 文/图7月15日,2021中国·汶川大禹华诞仪式活动在汶川县绵虒镇大禹祭坛举行。阿坝州文体旅游局发布了阿坝全州禹迹图,并成立了由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小金、九寨沟组成的“大禹故里联盟”。  作为治水开国的华夏先祖,大禹为今天的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禹故里不仅仅是汶川的文化名片,更是中华儿女的寻根胜地。为了弘扬大禹治水精神,汶川今年在岷江岸边举办了治水文化及水生态文明展,让人们充分了解大禹治水对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活动现场。  在2021中国·汶川大禹文化学术交流活动中,阿坝州文体旅游局正式发布并解读了《阿坝州禹迹图》。据禹迹图显示,阿坝州共有107处禹迹,包括山水洞池21处、庙宇宫祠20处、碑刻文字20处、浮雕塑像12处、地名14处、其他20处。其中,汶川县有禹迹69处,约占全州禹迹总数的65%,以山水洞池类、庙宇宫祠类、浮雕塑像为主;理县、茂县分别有禹迹16处,松潘有禹迹4处,小金、九寨沟有禹迹各1处。  禹迹图将阿坝州东部有着丰富文旅资源和著名景点的六县串联起来,形成了“禹迹寻根”闭环,发展潜力巨大。为了让大禹文化赋能全域旅游,开辟禹迹寻根旅游线路,汶川与理县、茂县、松潘、小金、九寨沟组成大禹故里联盟,共同打造“大禹故里”品牌。  在学术交流会上,大禹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们围绕“如何为阿坝州大禹文化产业赋能”展开了热烈交流。大家一致表示,立足大禹文化探寻、整合阿坝州禹迹点、文旅资源点,将有助于将“大禹故里”打造成惠及阿坝全州的公共产品,并对四川乃至全国旅游市场产生影响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20
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成立 标志着四川十大文旅品牌建设成型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7月16日,以“黄河第一湾·安逸走四川”为主题的2021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阿坝州若尔盖县如期举行,标志着“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大会系列活动的全面开启。  该节会由省文化和旅游厅、阿坝州人民政府主办,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中共若尔盖县委、若尔盖县人民政府承办,以“一节、三会、一赛、三场活动”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系列文旅活动,收获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开幕式现场。若诗若画若尔盖系列活动缤纷多彩  若尔盖地处川甘青三省结合部、黄河大草原,境内有黄河九曲第一湾、花湖等5个国家A级景区,不仅是全国第二大草原,还享有“世界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等美誉。  节会期间,将举行“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成立大会、2021黄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四川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黄河河曲马赛马大会、《黄河万古流》主题交响音乐会、“黄河河源文化”舞台艺术创作研讨暨采风活动……不仅面向全球游客推介若尔盖县文化旅游资源,展示“若诗若画若尔盖”的自然和人文美景,更聚集智慧之力,全面提升四川文旅融合的发展水平,持续放大四川十大文旅品牌的带动效应。  与此同时,除了为广大游客呈现集景区观光、特色民俗体验、体育运动等于一体的视听盛宴,“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还面向全球游客推介了四川黄河大草原文旅线路产品,发出了本次活动“最强音”,让大草原文旅精品惠及到更多人,也收获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黄河第一湾,安逸走四川’。跟着这一主题旋律,我们来到若尔盖旅游,听到了安多传统民歌弹唱,欣赏了传统赛马、藏绵羊选美、牦牛选美等独具阿坝特色的文体活动,感受到了若尔盖之美、阿坝之美,感受我们四川的‘大草原’之美。”游客谭女士说。骑手参加赛马活动。“大草原”文旅联盟授旗四川十大文旅品牌打造成型  在开幕式现场,与会领导同海内外文旅领域的百余名嘉宾一起,见证了“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授旗仪式,听取了《“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成立宣言》,这意味着以建设四川大草原文旅品牌为目的的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正式成立。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十大”品牌建设工作。2020年,四川通过了《四川省“十大”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方案(2021—2025年)》,要求做优“大遗址”“大九寨”“大熊猫”“大峨眉”4个世界级文旅品牌,做强“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竹海”“大蜀道”4个国家级文旅品牌,重点培育“大灌区”“大草原”2个区域特色文旅品牌。建设“十大”文旅品牌,是四川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战略之举。  而此次在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期间全新成立的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正是四川建设十大文旅品牌联盟的最后一个,这也标志着四川十大文旅品牌的建设成型。“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授旗。  据悉,大草原文旅联盟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与阿坝州马尔康市、红原县、松潘县、阿坝县、壤塘县,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石渠县、理塘县、巴塘县、色达县等 11个县组成。  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的成立,将充分展现大草原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搭建合作平台、畅通沟通渠道、联合宣传营销,共同做精产品、做好服务、做大市场、做强品牌,实现区域协作、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大草原区域的旅游品质,将大草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助力四川省全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图片由省文旅厅提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2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