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向燕扬)一台“大空调”,招徕天下客。    7月25日夜,广元市朝天区曾家山上,汉王老街一家小吃店里坐着来自重庆、河南、陕西等地的食客,老板娘杨学琴拗着一口“川普”跟大家交流,努力想把“巴适”“安逸”“凉快”这些词撸清楚。  总面积586平方公里的曾家山,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2℃,夏季平均气温23℃,是绿色的天然氧吧,仿佛一台巨大的自然空调,吸引着八方游客。  从最初的寂寂无名,变身为全国十大避暑名山,曾家山藏有什么奥秘?朝天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大山大水大生态优势,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促进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  数据显示,近3年来,全区年均旅游综合收入实现60亿元以上,带动群众就业5万余人,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25.7%。今年1-6月,全区累计接待游客44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35亿元。  旅游,成为富民强区的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广元市朝天区多个“曾家山”变身“热门景点”,成功入列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向高品质全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更进一步。美丽的曾家山·原乡一隅。 钟卫东 摄从无到有“野”资源变避暑地成就品牌  朝天区地处秦巴山南麓、川陕结合部,是千年古蜀道、千里嘉陵江交会地。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5.9%,拥有明月峡、曾家山、龙门阁、水磨沟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如何聚焦需求,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朝天区在研究游客需求的基础上,从旅游供给侧入手发力。  打造生态名片,塑造康养品牌。即立足生态,瞄准康养产业,实现朝天区文旅项目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跨越。  2014年,投资8000余万元、以滑雪为主项目的广元曾家山滑雪场国际度假区正式营业,曾家山滑雪度假区成为川北地区最大规模的滑雪场;2018年,重庆坤伍集团投资70亿元规划建设的荣乐养生谷生态康养旅游基地落户曾家山……大气魄谋划、大手笔招引、大力度建设,朝天区精心谋划了75个精品文旅项目,总投资达630亿元。“十三五”期间,朝天区共实施重大文旅项目34个,总投资200余亿元。曾家山养生文化展览馆。张敏 摄  7月25日,曾家山荣乐养生谷,来自成都的王先生准备在这里花上一周体验度假避暑房。“这里非常凉快,离成都也比较近,交通方便,适宜居住。”  “我们的客人主要来自重庆、陕西、甘肃,以及省内的成都、绵阳、德阳等地。”荣乐养生谷工作人员介绍。地处成都、西安、兰州、重庆四大城市几何中心,曾家山成为避暑客人的汇聚之地。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朝天区将曾家山打造成全国面积最大的度假型4A景区之一,将明月峡升级为从朝天区到重庆朝天门的大漂流之旅出发地,将龙门阁升级为美食与夜游雪溪洞的组合;易地扶贫搬迁的罗圈岩集中安置点,现在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已建成七彩滑道、岭上石林景点、岭上茶园、岭上果园及6幢度假木屋“岭上仙居”等体验业态,还有“岭上云隐”精品民宿和集餐饮、会议室为一体的“岭上大堂”小型接待中心。  避暑、观光、度假、探险、研学等旅游业态丰富着朝天生态康养品牌的内涵。朝天区正在着手推进天府旅游名牌创建,对标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旅游民宿)、名导(导游、讲解员)、名品(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和美食等创建要求,进一步提升“天府旅游名牌”创建计划。AAA级智慧旅游厕所内景。张敏 摄从大到小细化服务构建游客“安逸”之旅  “我按照手绘美食地图而来,哪里有好吃的一目了然。”来自南充的王女士在曾家山核桃饼小店买了5份核桃饼,准备带给家人和朋友们,她扬一扬手机说:“我下载了朝天手绘美食地图,‘按图索食’。”  今年5月,朝天区发布了“朝天手绘美食地图”,方便了不少像王女士这样的外地游客。这个美食地图不仅标注有曾家山、明月峡、水磨沟等景区景点,还标明布谷布谷、云顶美墅、雨田山庄、曾家山食府等精品民宿和餐饮名店,实现让游客一张地图在手,畅游朝天无忧。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朝天通过精细化服务,让前来度假的游客,能随处感受旅游出行的舒适和便捷。  除了美食地图,朝天区还制定了《曾家山地方菜系标准》《旅游住宿业标准》等8大规范;在住宿上,建成4星级及以上标准酒店3家、中高端精品民宿53家。2020年8月,曾家山成立了生态康养旅游联盟,目前共有167家成员单位,涵盖乡村酒店、农家乐、旅游地产等多个涉旅行业,共同打造生态康养、休闲度假、精品美食等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曾家山生态康养旅游品质。位于朝天区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门阁。(广元市朝天区委宣传部供图)  游明月峡,感受古栈道,是许多游客到朝天区的必选项目,这也是外地游客了解朝天的一扇窗口。游客一个清晰的感受是,景区内道路干净整洁,标识醒目又完备,卫生间都设有专管员,地面、洁具“随走随扫”,门窗、墙面“随脏随擦”,洗衣液、手纸“用完即补”。细致入微的关怀和标准化服务,让游客们直呼“没想到”。  标准化促进精细化,精细化提升游客满意度。  “我们在景区游客中心设立咨询、投诉服务窗口,还按照‘标准’设定了服务热线。”在龙门阁景区,服务人员介绍说,景区内主要景点、主要游线、游客聚集地已实现移动网络、语音服务全覆盖。  标准化带来高效率,高效率提升景区服务质量。  “朝天区按照‘顶层架构、示范引领、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的思路,通过学习标准、贯彻标准和制定标准,拓展传统旅游服务内涵,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构建,品质服务深入人心。”朝天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朝天区发布了《广元市朝天区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行业标准》,制定了旅游住宿业、旅游咨询服务、智慧旅游景区、特色旅游商品购物店、森林康养基地、旅游交通、会务服务以及曾家山地方菜系8个地方标准,由此建立起朝天地方旅游标准体系。精品民宿——布谷布谷生态康养谷。钟卫东 摄由弱到强进入智慧“轨道”全力提档升级  不需要人工检票,二维码自助扫描过闸机;各个景点的电子地图、语音导游全程陪伴;特色民宿工作人员热情服务,各旅游集散中心工作人员贴心提醒……走进广元市朝天区,游客不断感受到惊喜。  “手机在手,出游无忧。吃、住、行、游、购、娱,都有‘一条龙’服务,朝天区的旅游管理越来越规范,服务越来越贴心。”离开朝天,在某旅游APP上,90后游客罗庆写下了十分中肯的点评。  在朝天,智慧旅游处处可体验。“刷脸、伸手,厕纸自动滑落到手中,今天到曾家山,不仅欣赏了美景呼吸了新鲜空气,还体验了周到的服务。”近日,到曾家山滑雪场旅游的高三学生刘超对景区配套的AAA级智慧旅游厕所连声赞叹,“有智能感应、赏心悦目的绿植和装饰,还配备了书吧、电视机、WiFi网络,简直是一种享受。”  为了给游客提供干净整洁的配套设施,解决景区常见的“如厕难”,近年来,朝天区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旅游厕所75座,其中A级标准厕所42座,AAA级厕所3座,实现了旅游区车行25分钟旅游厕所全覆盖。  在京昆高速朝天收费站的出口,朝天旅游服务中心设置了这样一台机器,景区特色、旅游线路、美食地图、来去交通,一台机器就可了解朝天旅游攻略。而在朝天全区,一共安装了25台这样的旅游智能服务终端机。  “对于各景区的客流量、游客消费情况、投诉情况,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个旅游大数据了解到,并通过市场数据,作出相应的调整。”2019年,朝天区建立了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了行业监管、产业数据统计分析、应急指挥等多平台合一。  在游客中心、集散中心、主要旅游咨询站等安装旅游智能服务终端机,全面展示朝天文化旅游形象;设计制作朝天智慧旅游地图,开发“云游朝天”智能服务小程序,实现自助旅游者在线咨询、导览、导游、导购、一键报警和分享评价等功能。  智慧管理让朝天旅游提档升级步伐加快,智慧旅游让游客游得放心玩得舒心。由散到合“旅游+”让产业融合加速跑  7月5日,2021年全国女子门球赛在曾家山拉开帷幕,来自国内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6支代表队、800余人参加比赛。门球活动中心的旁边就是曾家山中医养生馆、318房车营地,漫步慢运动疗养基地,让人舒适又惬意。  “体育+养生”相互促进。广元市朝天区围绕建设曾家山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慢运动疗养基地,建成曾家山中医养生馆、康养医院和康养型民宿20余家。  围绕“旅游+”“+旅游”,朝天区推进旅游与文化、医疗、农业、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  曾家山中医养生馆去年开门迎客,馆内不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中药材,更配备了优质的中医资源,能根据游客的具体情况提供膳食搭配,以及健康保养等服务。“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做中医推拿按摩,还能泡中药养生汤,同时还能品尝到药膳养生餐,养身又养心。”养生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培育特色产业,“旅游+”融合发展,在朝天区已呈遍地开花之势。目前朝天区建成曾家山滑雪场、318房车营地、门球中心等精品体育设施,推出潜溪河漂流、山地越野、丛林穿越等探险体验活动,举办曾家山国际越野赛、国际山地超级马拉松等国际赛事活动,有效带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  布局绿色生态康养全产业链,建设涵盖旅游、养老、养生、绿色蔬菜、中医药为特色的康养之地,曾家山、明月峡、水磨沟、雪溪洞等景区,支撑起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  紧扣中子铺细石器遗址挖掘、古蜀道文化提升和曾家山农旅文融合示范区建设这“三大引爆点”,朝天区还在积极探索“+旅游”“+生态”等模式,着力把生态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在修建道路交通时,要在合适的地点规划观光点,在农业产业园区要规划游客采摘体验区……近年来,朝天区的产业园区、民宿、民俗、民风、民居都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力。截至目前,朝天区已建成9个特色休闲农业观光园区、52个精品旅游村落和3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培育乡村酒店、农家乐、客栈276家,带动社会就业达3.1万余人,受益人数超10万人,促进旅游地区农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由点及面构建全民、全域、全时旅游发展新格局  “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戏雪”,四季如画,亦如歌。有着“栈道之都,养生朝天”之美誉的朝天区,发挥区位、资源、气候等优势,唱响全域旅游“四季歌”,形成了全民、全域、全时旅游发展的新格局。  7月,七盘关至曾家山旅游快速通道前3公里建成通车,沥青混凝土路面宽阔平坦,车辆络绎不绝,去曾家山的路程节约了20分钟。下半年,中曾公路全程通车,将为冬天去曾家山滑雪的游客提供方便,此前,冬季下雪天去曾家山滑雪,要在车轮上绑上铁链。  交通的改善,将有效促进朝天区全时化旅游和全域化旅游,用专家的话说,朝天旅游将驶上“全时空”快车道。  “太漂亮了,没想到山上还有这么美的公路,公路也能成为风景。”道路两旁,鲜花正盛开,行驶在曾家山上的生态旅游环线上,游客不时发出赞叹。总投资1.5亿元、全长53公里的曾家山生态旅游环线,将曾家山旅游景区连点成面,也解决了曾家山片区6万余人的出行问题。  截至目前,朝天区建成3条城市休闲绿道、9条旅游专线和曾家山生态旅游环线,新(改)建公路服务区和驿站3个、停车场50余个,广元市城区黑石坡至曾家山旅游快速通道即将动工,推动实现机场、高速公路、景区的快速互联互通。  全域旅游,多点开花,四时不拘,随到随游。走出曾家山,位于朝天镇的明月峡集秦古栈道、嘉陵水道、纤夫鸟道、金牛驿道、108国道、宝成复线等六道于一峡,集中展现了古代、近代、现代交通历史变迁的全过程,可谓是一部中国道路交通史;走进朝天区中子镇,中子铺细石器文化博物馆主体已经建成,全国首个细石器文化博物馆今年底将开馆,届时,游客可以贴近感受7000年前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7月27日-28日,四川省旅游景区发展大会在曾家山举行,来自各地的文旅从业人员参会,将在这里为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展开交流与碰撞,助力朝天区建设高品质全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着力推动我省旅游景区新成果、新技术、新场景的应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7-27
(记者  李洋)7月23日,“天府旅游名县巡礼”集中宣传报道活动在眉山市洪雅县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邀请和组织了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社、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四川经济日报等20多家中省级主流媒体、重要社会媒体参加。据悉,2020年9月,经过严格评选、激烈竞争,眉山市洪雅县等10个县(市、区)最终脱颖而出,成功创建成为四川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并予授牌。至此,全省天府旅游名县“领头羊”队伍得以壮大,成员由10个县(市、区)增加到20个县(市、区)。据了解,参加此次“天府旅游名县巡礼”的媒体记者们将陆续走进洪雅县、成都市武侯区、米易县、北川县、仪陇县、宣汉县、南江县、雅安市雨城区、理县、康定市这10个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以及剑阁县、阆中市、西昌市等10个首批天府旅游名县,聚焦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机制、文旅产业发展成果、重点文旅建设项目、文旅融合新兴业态、激发文旅消费措施、代表性旅游景区景点、名县创新经验等,多角度见证天府旅游名县发展新面貌和新成就。本次活动中,媒体记者将兵分多路,走进旅游景区景点,深入重点项目一线,体验新兴文旅业态,挖掘文旅先进典型,对话当地主要领导。同时,利用无人机、全景相机、4G背包等技术装备,运用线上直播、短视频、H5、Vlog等方式,高密度、深层次、宽视野、全方位地展示文旅产业纷呈亮点,展现四川县域文化旅游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提升天府旅游名县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7-26
(唐静  记者  张小星)今年,南充市高坪区提出了文旅发展“633”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未来几年,高坪区将坚定不移贯彻“三个新高地”战略定位,围绕“大城门户、森林城市、活力高坪”发展目标,坚持走全域旅游发展之路,建设“六大景区”,擦亮“三张名片”,打造“三条精品线路”,推动文旅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力争到2025年,把高坪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核心旅游目的地和特色全域旅游示范区。资料图片挖掘资源禀赋擦亮乡村旅游名片产业兴,乡村兴;产业强,群众富。近年来,高坪区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强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坚持“全域旅游+乡村振兴”一体化工作思路,打造形态美、功能美、环境美、生活美的美丽乡村旅游。炎炎夏日,记者来到位于高坪区长乐镇苏家桥村的“海螺湾水世界”内,游客正三三两两地在小镇内的各个项目内嬉戏,海啸冲浪、七彩滑道、亲子水寨、大象池、冲关冒险池等人气项目深受人们喜爱。今年上半年以来,海螺湾水世界累计接待游客4万人次。“这个地方很好耍,离城区也近,园内的游乐设施多,项目丰富,价钱也不贵,适合周末带家人来游玩……”游客陈女士和孩子体验完水滑道项目后说。“海螺湾水世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有别于传统乡村游只有单一田园风光,海螺湾水世界集娱乐、运动、休闲为一体,游客还能体验海啸冲浪,尤其在盛夏时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如今,来村子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也会根据顾客的需求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乡村旅游有了新蓝图。近年来,高坪区搭乘乡村振兴的东风,大力发展近郊游,举办了橙花节、甜橙采果节、桃花节、樱桃采摘节、花椒采摘节、非遗文化节、竹编大赛等节庆活动近百场次。不少乡村旅游景点纷纷上档升级,乘势而上。以节促游,聚集了人气,乡村旅游持续火爆,该区坚持以旅助农、以旅促农,积极引导乡村景点上档升级,不断擦亮乡村旅游名片,也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据悉,该区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完善旅游附属设施,开设各类特色体验项目,着力打造集生态观光、采摘体验、户外运动、科普示范为一体的全新业态,成功打造出凤仪湾中法农业科技园、百公里柑橘产业旅游带、坝上草原、凤凰故垒、澜岭江花等乡村旅游精品景点和线路。文旅与产业相促深度推进农旅融合都说“好山好水好风景,上风上水上高坪”,高坪不仅有嘉陵江,还有被称为最佳风水景区的凌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近年来,高坪区凌云山风景区依托“品牌旅游+乡村旅游”,全力构建景民共融机制,提升景区品质和影响力,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走进凌云山风景区,映入眼帘的是改造升级后的道路、清晰的旅游标识牌和成群结队的游客。“我们是外地过来的游客,这边不光景色好,休闲娱乐设施比以前也更好了。”改造后的凌云山风景区让外地游客张光春赞不绝口。近年来,凌云山风景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园林提档升级、农房风貌改造、游乐设施等方面投入资金达4000万元,改造一新的景区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凌云山上绿无边,桥下湖泊水如烟。每到周末,凌云山风景区都会接待一批自成渝及周边的旅游团队,在这里,游客们不光可欣赏独特自然风光,体验户外拓展、玻璃栈道等游乐项目,探寻精美石刻艺术、“四象五行”独特地形地貌等神奇,疲惫时还能在景区吃上一桌“好菜”。龙建杰是凌云山风景区的一户农家乐业主,记者见到他时,他正给就餐的客人上菜,说到现在景区的发展模式,他连连称赞:“景区在发展中也考虑了我们当地村民的利益,他们不但把景区建设得美,基础设施改善也很大,还给我们配套建设了旅游设施。”硬件要“硬”,软件不“软”。龙建杰还说,在旅游服务方面,景区也对他们进行了集中培训。现在节假日游客增多,他们生意更好了,收入也变多了。据了解,凌云山风景区内共有50家农家乐,全年旅游接待收入超600万元。对于高坪来说,文旅是地方发展的“聚合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顺应消费趋势变化、顺应群众精神需求的产业发展方向。打造精品线路融入市内外“大旅游”格局近年来,高坪区抢抓文旅融合机遇,全方位推广“世界丝绸源点、鲤鱼跃龙门、凌云圣境”三大名片,高坪文旅品牌魅力彰显。2020年,新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市级文旅特色小镇各1个,中法农业科技园被评为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全年实现文旅产业产值118亿元。阔步文旅新征程,掘进产业新蓝海。按照高坪区文旅发展“633”行动方案,要坚持抓文旅就是抓经济、抓环境、抓生态、抓文化、抓宣传、抓开放的理念,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为抓手,全力擦亮世界丝绸源点、鲤鱼跃龙门、凌云圣境“三张名片”, 打造凌云圣境探秘之旅、丝绸文化寻源之旅、天下曲流体验之旅“三条精品线路”,全力打造具有文化底蕴、山水格局、区域特色的天府旅游名县。全方位展示高坪的自然山水之美、历史人文之美、风土人情之美,着力改变文旅品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现象,让高坪文旅的盛名享誉巴蜀、闻名全国、蜚声海外。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放眼高坪城乡,旅游景区景点遍布全域,点连成串,集群成势。围绕构建全域旅游品牌形象体系,十三五期间,高坪区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融合发展,在“丝绸源点,山水高坪”的主题形象基础上,提炼开发“古镇码头夜龙门”“风水宝地凌云山”“丝绸源点六合园”“滨江美景鹤鸣山”等具有高坪特色的“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高坪区接待游客45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52亿元。高坪区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凌云山景区、世界丝绸源点景区;推动金城山景区与天下第一曲流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区;依托中法农业科技园现有基础,力争在2022年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以文旅发展“633”行动为抓手,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为目标,进一步提升高坪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7-26
四川农村日报讯 何三胜 宋秋7月23日,笔者从四川·开江第八届荷花文化旅游节暨中国·西部第三届小龙虾美食文化节新闻发布会获悉,2021 开江“双节”从7月30日启幕后,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  本届荷花文化旅游节和小龙虾美食文化节包含“田城开江·荷你共赏”万亩荷塘游、“田城开江·携手共建”招商引资项目推荐会、“田城开江·翩翩荷仙”形象代言大使选拔大赛等系列活动十一个,涉及特色水产养殖、旅游业发展、招商引资、文艺交流等多个方面。相较往届,本届“双节”着重在“炫、爽、香、雅”四字上下功夫,突出市场化、时尚化、本土化、书香化。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26
(记者 钟帆 祖明远 蒲南溪)“现在到底有多少户愿意来加入项目?周边停车场又咋个打造?……”7月19日,普照村村委会周一例会上,村党支部书记汪廷全又和大家讨论到了建“民宿村”的话题。  普照村是江油市南部近郊太平镇的一个村庄,距绵阳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仅1公里,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同时,村庄到江油境内的两座高铁站也均在15分钟车程范围内。普照村  大约在7年前,得知成绵乐城际铁路将在江油设置站点,汪廷全与友人合资,在江油站附近开了他人生中第一家宾馆,“打车10分钟就到江油站,到现在生意都还可以。”  在高铁开通前,由于大部分村民已在城里置业,普照村几乎80%的村民常年在外。近年来,回村发展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来了不少外地客,“全村流动人口800人左右,好多都是整栋整栋地租房子,开餐厅、超市、酒厂、豆腐加工坊的都有。”汪廷全说。在汪廷全眼里,高铁仿佛为村子发展装上了一台“加速器”。尤其是去年夏天,附近的绵阳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正式开园,旅游热度节节攀升,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吃上了“旅游饭”,“今年春节到现在,仅到我这里申请办理营业执照的就有30多个。”  如何让全村一起搭上这班旅游“高铁”,汪廷全萌生了打造民宿村的想法,并多次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外出考察。  截至目前,普照村已先后接洽过3家从成都、重庆来的投资企业,“他们说在做设计方案,我们也在观望。”而汪廷全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他希望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方式来打造民宿村,“村民以房子和现金入股都可以,统一打造、管理、分红。”  飞驰的高铁无疑是吸引特色旅游IP落户的一大重要因素,主题乐园带来的商机,又成为改变村庄发展方向的“导火索”。环环相扣,一个由高铁带来的“景点+民宿”旅游模式正在江油萌发。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7-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火红七月,面朝嘉陵江,虎踞龙蟠山,歌舞鼓声闹。7月17日,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人民广场上人头攒动,龙蟠镇送文化下乡促疫苗接种活动在这里举行。为推动新冠疫苗应接尽接,该镇别出心裁,将文艺汇演活动与疫苗接种宣传相结合,效果喜人。凡是接种疫苗的乡亲可领到卡通驴、洗衣粉等小礼品。文化下乡疫苗接种宣传入心  国风扇子舞、红歌连唱、欢乐腰鼓……台上精彩节目接连上演,在13个节目中,还有本镇群众带来的4个节目穿插其中,表演者精气神十足,赢得阵阵掌声。  而舞台下,南充市雨霖书画院的一批老书画家,现场挥毫泼墨,将高雅的艺术作品赠送给这天到龙蟠接种疫苗的乡亲。  “龙蟠,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川北重镇,是一方饱含激情的创业热土,是腊八文化、端午文化的传承地,培育了一大批青年骨干,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龙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勇在致辞中说,此次举行送文化下乡促疫苗接种活动,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此次活动更好地了解龙蟠文化、了解疫情形势、了解新冠疫苗,用实际行动构筑起免疫的强大屏障。南充市雨霖书画院的老书画家现场挥毫泼墨。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该镇充分认识并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科学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镇上开通了“招手就停”的面包车巡回接送打疫苗的乡亲,大巴车往返在南充跟龙蟠之间,接送城区的乡亲回龙蟠打疫苗,还开通了“夜访热线”,开展了“24小时预约上门服务”,保证辖区内各个村居的所有18岁至85岁的人员应种尽种不漏一人,同时向辖区外的龙蟠镇老乡宣传到位,促其尽快接种。  活动现场,司南垭村党支部书记贾凤琼分享了该村的一些做法:“我们通过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摸底登记到位、信息领悟到位、示范带动到位,全面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效阻断新冠疫情的传播,扎实构建人群免疫屏障。”南充市雨霖书画院的老书画家现场挥毫泼墨。有礼相送社会人士助力疫苗接种  促疫苗接种,龙蟠镇的“办法”不止这些。这几日,凡是接种疫苗的乡亲,还可领到蘑菇酱、卡通驴、洗衣粉、香皂肥皂等小礼品。  这些小礼品都从哪儿来的?原来,做出这等“好事”的是龙蟠镇的一些商家、店老板。为了促疫苗接种,这些社会人士众筹,力所能及地拿出了一箩筐礼品赠送给打疫苗的乡亲们。  南充三顾毛驴餐饮店老板杜毅就是其中之一。“这段时间,龙蟠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不论天晴下雨、白天晚上都在挨家挨户做疫苗接种的宣传动员。”他说,这次之所以拿出500个手工卡通小毛驴赠送给打疫苗的乡亲,一方面是被镇党委、政府这段时间的集体发力所感动,另一方面,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大家接种疫苗的积极性,为“战疫”做贡献。  四川省第八届劳动模范、龙蟠镇人大代表张涛也加入到助力“打疫苗”的队伍,他把自己企业刚开发出来的1000多瓶蘑菇酱拿出来支持乡亲们打疫苗,表达对党委、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图片均由龙蟠镇镇政府提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22
推动农旅融合 为乡村引流聚力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如何制作家乡代言爆款视频?镜头萌新如何玩转短视频拍摄?7月21日上午,四川省首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大赛第二场片区培训会走进绵阳,有关专家针对参赛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生动的讲解。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好乡村文化振兴“先手棋”,今年4月底,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省体育局、省广播电视局主办的四川省首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大赛火热开启。活动充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需求新特征,营造全省百县千镇上万群众参与代言、创作并上网竞演、展示风采的声势,增强新时代互联网语境下的乡村文化影响力、传播力,挖掘、发现、推出更多“丁真”“李子柒”式的正能量网红,为乡村文化振兴、乡土文脉传承、文旅经济发展助力。授课中,特约讲师林立通过大量原创视频案例分析,就大家关心的“乡土文化能人如何打造爆款视频”“魅力乡镇如何通过短视频推介家乡”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有趣、有用、有品、有情,是短视频打造需要抓住的关键点。”林立讲道,要把内容变得轻松有趣、做出“爆款”短视频,可探索短视频人设打造,推出人格化短视频产品,以引起网友共鸣。从事市级非遗项目金钱板表演30多个年头的安州区民间艺人李诗吉说,金钱板传承以往多是通过进校园、社区的方式,“听了短视频课程,让我一下打开了思路。通过短视频途径,能更广泛地传播。”李诗吉所在的安州区秀水镇青松村,目前正在进行“桂家湾”乡村映像农旅基地建设,他希望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助力农旅融合,进一步为家乡引来客流。平武县高村乡乡长朱红则表示,当地正在打造精品民宿产业带,要用好短视频平台展示民宿之美,宣传高村的美好乡村生活。“在创意短视频制作上,现在我们还有很多不足,这次培训会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将不断鼓励乡上的文化能人、群众,尤其是年轻人拍摄家乡,展示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省委宣传部公共服务处、绵阳市委宣传部、绵阳各区(市、县)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部分乡镇主要负责人,乡土文化能人代表等近100人参加了现场培训。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22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潘建勇7 月 19 日上午,在仁寿县曹家镇东联村的广场上,伴随着欢乐的歌舞,2021 年仁寿县乡村文化旅游季暨曹家镇梨文化推广活动正式开幕。开幕式上举办了梨王评选活动,评委和群众代表根据梨品种的不同,对参赛梨口感、果型等综合打分,最终评选出优良梨奖6个、优质梨奖3个、最佳人气奖 1 个和梨王1个。活动现场  曹家种梨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其种梨历史已有 400 多年,100 年以上的老梨树有 7 万多株,400 年以上的老梨树有 1700 余株,品种涵盖富锗六月雪梨、富锗金花梨、富锗黄金梨等30多个品种。目前,曹家梨总面积达3万亩,年产量达9000万斤,年产值达2.3亿元以上。依托梨产业,多年来,曹家镇不断探索,求新求变,打响了川内闻名“百年梨乡”的金字招牌,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农旅文融合道路,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4500万元。  据悉,下一步,曹家镇还将建成“永不分离(梨)”网红打卡点;加快完成“一镇一园”项目,建成乡村博物馆,为建设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主题公园奠定基础;实施古梨树保护项目,改造老梨园 1000 余亩,提升优质梨 3 万亩;积极引进优质特色民宿,继续实施乡村点亮工程,打造最美乡村公园,建设“梨园田园综合体”。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21
(记者  胡智  陈国盼)7月18日,以“盐源花椒  香麻四海”为主题的2021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暨盐源县首届花椒节开幕。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传承弘扬农耕文化、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全方位宣传推介“盐源花椒”,提高“盐源花椒”品牌知名度,促进“盐源花椒”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开幕式现场本届花椒节除了“花椒树王”“花椒采摘能手”“花椒种植致富带头人”评选、开幕式文艺汇演外,活动期间还开展了“花椒情”摄影、美术、书法展览,并举办了花椒产业发展研讨会、农特产品展销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据悉,盐源种植花椒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盐源出产的花椒粒大肉丰、色泽鲜艳、香气浓郁、麻味纯正,“盐源正路”“盐源大红袍”堪称花椒中的珍品。目前,盐源花椒种植面积达82万亩,年产鲜椒6万吨,综合产值20亿元。盐源树上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花椒油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二。勤劳的盐源人民发展了花椒产业,花椒也成就了盐源人民,椒农年人均种椒收入达7000元以上。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7-20
记者  黄晓庆  闫新宇时代不负江山秀,岁月从来应美景。绵水之滨,茂林修竹,是谓绵竹。绵竹,古为蜀山氏地,有“古蜀翘楚,益州重镇”之誉,是远近闻名的酒乡画城。它,因酒而兴,“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一壶老酒,香溢四海,传承千年,兴了一方业。它,因画而名,木板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并称中国年画四大家,源于北宋,行销世界,名了一座城。昔日,绵竹从2200年前的历史深处走来,在124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写下了酒乡画城的传奇。今朝,新时代绵竹又以酒乡画城为底,绘就全域旅游的新诗篇。近年来,绵竹市委、市政府依托丰富文化底蕴,深挖本土旅游资源,串起绿水青山连起金山银山,以旅游业态融合,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双创”工作,做精做特做优旅游文章,拓展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2019年,绵竹市成功入围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2020年,成功创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入围2020中国旅游潜力百强县。一座诗意城   酒香绵延画境新千年绵竹,古而不老。盛夏时节,步入绵竹城区,一缕酒香打翻了时光的沙漏,开启了一条老街的前世今生。剑南老街,一条酒香千年的古街。早在1500年前,绵竹人开始在此酿造美酒,酿出了“大唐国酒”剑南烧春;造出了酒坊林立,商贾云集,百业兴盛。如今,明清风格的剑南老街,是剑南春集团依托“剑南春遗址”和“天益老号”酒坊,打造的“旅游+工业”景区。500米长的青石板巷,串起了剑南春独有的御酒历史,勾连着川酒会馆、诸葛双忠祠、年画坊等酒文化、三国文化和绵竹年画文化。白天,来剑南老街,可以体验古法酿造全过程,现场品尝新出的美酒;也可以拜谒诸葛瞻父子墓,瞻仰汉室忠烈的遗风等。夜里,可享近日全新开启的“夜游模式”。古色古香的老街,萨克斯手、吉他手、魔术人等艺人齐聚,吸引了无数市民和游人,点亮了千年古街的夜。不久,剑南春大唐国酒生态园即将开园,将开启剑南老街全新的体验。视线从城市转到乡村,年画村又是另一番诗意的风景。绵竹年画,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作家冯骥才称其为“土中大艺术,纸上剑南春”。走进年画村,田野里的川西民居青瓦、白墙、朱漆,错落有致,墙上绘出的胖娃娃憨态可掬,门神眉目传神,一展绵竹年画的千年魅力。在这里,年画不再只是挂在墙壁上的艺术,而是以年画为题材开发了各类年画手工衍生品,游客们可以DIY自己喜欢的产品,也可以体验传统农耕文化。年画村党支部副书记徐晓燕告诉记者,目前村上有年画作坊20家左右,年画艺人400余名,他们过着“农忙扛锄头,农闲握笔头”的诗意生活。如今,年画村荣获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首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两项殊荣,成为四川引领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在酒乡画城之上写“文旅新韵”,绵竹的手法远不止于在千年“老底片”上绘“新名堂”,更在于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无中生有”,打造了“一镇一貌”的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格局。在麓棠镇,依托万亩大马士革玫瑰花打造的“中国玫瑰谷”,不仅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大马士革玫瑰种植基地,还以玫瑰产业为基础,带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催生了“她经济”和“美丽经济”相关产业落户绵竹,形成玫瑰生态全产业链,被称为酒画之外的第三张城市名片。去年6月,玫瑰小镇成为国家发改委特色小镇典型示范。今年6月,又上榜四川省特色小镇。龙门山脚下,九龙镇打造了滑草滑翔项目,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滑翔伞爱好者;推出“绵竹绿道”IP,荣获“中国最适宜骑行游览线路”;打造花棚子、花乡花宿等特色民宿。2019年,九龙山景区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在清平镇,绵绵的青山里,通过政府引导,“矿区变景区、家园变花园、颜值变产值”,昔日的泥石流遗址和矿场料坑上,“钻”出了彩色的民房、星空泡泡屋、特色民宿,跑起了浪漫的观光小火车,打造出金色的童话世界,一个成渝文旅新地标,拔地而起。“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从城市到乡村,从景点到全域,绵竹不断加大旅游资源供给。“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观雪”。近年来,绵竹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努力打造“多业融合,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形成“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自然生态游”“运动康体游”和“特色乡村游”等特色旅游精品。目前,已建成大小景点50余处,成功打造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处,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确立了“酒香画境,美丽绵竹”的文旅品牌。千年酒乡画城,更添了诗和远方的新韵。一条创新路   不拘一格谋发展在宁静的剑南老街上,最近随时可见四川四汇斋年画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涌忙碌的身影:跑自家原创年画图案被盗用案的庭前调查举证;忙自主研发的绵竹年画主题白酒的销售;忙着引进年画项目的谈判……“我们正在引进一个年画相关的文旅项目,预计投资2000万,可能是绵竹近年来投资最大的年画项目。”曾涌说,虽然最近又忙又累,但想起新项目,浑身都是劲儿。“不仅本地从业者投入积极了,外地的企业也敢来投资了。”曾涌告诉记者,这两年绵竹年画产业发展活力倍增。而这一切变化,源于2020年1月1日《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条例》的正式实施。绵竹年画,首批国家级非遗。近年来,水平参差不齐,行业自律不足,保护不足,成产业之困。《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条例》是国内首部年画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其出台和实施以来,建立了对行业的刚性约束,大大提振了年画人信心,激发了行业活力,受到文旅部通报表扬。这是绵竹市护航文旅发展路上的一大创举,也是绵竹大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侧影。“近年来,绵竹市文旅发展,围绕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积极创新突破,从机制体制、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方面全方位下深水,全面保证文旅发展。”绵竹市文旅局局长钟声说。在机制体制方面,绵竹实施创新突破,进行高位推动,凝聚发展合力。2018年,绵竹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出台了《关于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努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决定》。随后,成立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域旅游规划建设会战指挥部和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建立“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组建市文化体育和旅游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健全“1+3+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市场执法中队)。为保证工作落到实处,绵竹市还将“双创”工作纳入全年目标工作考核,并逐年加大权重;开展全域旅游统计监测,加强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推动旅游管理从单一部门向社会综合治理转变。在基础设施方面创新突破,2019年,绵竹市与中国绿地博大绿泽集团有限公司签约,率先在全省“双创”工作中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这既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项目营运问题,又能全力补齐文旅发展短板。2020年6月,被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列为全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而在服务体系方面,绵竹市也开启了创新模式——以成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试点县为契机,以全市文旅人、涉旅企业、青年团员、景区人员为主体,成立“画境绵竹”志愿服务大队,整合构建“1+9+N”阵地体系,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服务。一颗名城心   不负千年不负卿脉脉人文传古今,不负千年一名城。绵竹,始建于西汉高祖6年,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宝地。旧志载:“汉有五忠,宋有三贤”,晚清有“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杨锐,近现代有令人崇敬的早期共产党员王干青、骆是愚、赵利群。至今,绵竹境内保存的历史古迹众多,有诸葛双忠祠、南轩祠、杨锐墓祠、“天下第一禅林”祥符寺、道教圣地严仙观、千年名刹吉祥寺、紫岩书院遗址、回澜塔等古迹,形成名酒文化、年画文化、南轩文化、三国文化、德孝文化等历史文化名片。早在1995年,绵竹就被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而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绵竹更以历史文化为底,提出建设“文旅名城”,科学编制了《四川省绵竹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7个子规划,形成“一心、一园、三带、六组团”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延伸了全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基本盘”。同时,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争创四川省旅游强县为抓手,全力推进中国熊猫谷、中国玫瑰谷、中国年文化小镇、天府冰雪小镇、清平4A级景区提档升级项目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形成“多业融合,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2019年,绵竹成功入围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2020年,绵竹成功入选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十四五”,绵竹响亮提出,紧紧围绕德阳市建设“三区两地”的建设目标,深度融入成德眉资同城化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深度融入旅游发展新格局;以绵竹建设“三高三地”为核心,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为引领、以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为基础,打造高颜值旅游目的地。目标既定,重在落实。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绵竹市围绕打造高颜值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坚定不移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重点推出绵竹玫瑰谷、绵竹天府冰雪运动项目、全域旅游PPP项目等10大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118亿元。如今,绵竹大地,重点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月季园玫瑰城堡正在升级外观,中国玫瑰谷君澜玫瑰度假酒店项目已签订协议;清平游客集散中心钢柱、梁施工完成,停车场完成50%;绵竹市户外山地运动项目,建设方案正在编制中。……让游客舒心游,让游客有得游,让游客方便游。绵竹,正全力补齐文旅发展短板——加快形成以中国玫瑰谷为主体的国际化高端旅游度假目的地;以中国熊猫谷为主体的集观赏、游乐、科普、休闲于一体的沉浸式科普乐园;以大九龙山片区为基础的国家级山地运动旅游度假区;以年画、年俗、年味、年趣为核心内容的一站式年文化体验度假旅游景区;以清平优质森林资源为核心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绵竹,不负千年,不负游客,绵远河畔,一方全新的酒香画境正点亮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7-20
(杨蜀丹 记者 吴忧)7月13日,省文旅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发文公布第二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高洞村入选。这个曾经的“插花式”贫困村,在“一颗橘子”的带动下,深入挖掘镇村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文旅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农旅融合,以文化吸引人,以旅游留住人,成为以文兴农、以旅富农的发展典型。7月14日,资阳市雁江区丰裕镇高洞村的佛山橘海·橘乐田园景区游步道旁,以柑橘元素制作的卡通形象。 雁江区委宣传部供图挖特色 推动农旅融合  蜿蜒的彩色沥青路串联起群山沟壑,翠绿的柑橘林一片连着一片,造型别致的“虫虫小屋”令人留恋,农家小院式的古风民宿别有韵味,“乌篷船”上吃火锅感受地道乡村美食……  近年来,高洞村依托柑橘产业,深入挖掘王家祠堂、苌弘故里等人文历史和纤夫文化、竹编藤编等民俗文化,按照一园(柑橘科普博览园)、四区(游客综合服务区、民俗休闲静养区、亲子娱乐互动区、文创体验教培区)、一中心(农文旅教融合发展综合展示中心)、一基地(柑橘苗木繁育基地)的总体规划布局,打造现代农业展示、农耕文化体验、特色美食和民宿等文旅项目,建成以柑橘为主题的佛山橘海·橘乐田园景区,目前已成功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除了打造“佛山橘海”旅游品牌,资阳市雁江区统筹整合高洞村资源,完善建立集图书阅读、闲散谈心、文娱歌咏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场所,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定期组织广场舞、文娱歌咏、体育运动等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持续提升群众文化审美。新模式 实现成果共享  “橘乐田园项目落地高洞村,也为村民带来了一定的营业和务工收入。”高洞村党支部书记李杰介绍,该项目不仅修建完善了村道等基础设施,美化了人居环境,还流转了村里1350余亩土地,让留守村民在家就可以获得流转租金和务工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大量游客的到来,让村民开阔了视野、活络了思维,吸引了更多资源投入村组建设发展中。  李杰说,橘乐田园项目促使当地在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庭院美化等细节上精雕细琢,乡村颜值焕然一新,让高洞村有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资阳市雁江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佛山橘海·橘乐田园以“国有企业+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的经营模式,采取国有企业建设、集体经济参与、运营管理交由第三方原乡四季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按照投资比例三方分红的形式,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同时,以佛山橘海·橘乐田园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参与建设、活用资源,建立劳务输出专合社、旅游专合社,大力发展“柑橘种植+产业工坊+土特产”等村集体经济模式,着力以旅富农,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多样化,让村民共享乡村旅游发展成果。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7-20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光富 文/图7月15日,2021中国·汶川大禹华诞仪式活动在汶川县绵虒镇大禹祭坛举行。阿坝州文体旅游局发布了阿坝全州禹迹图,并成立了由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小金、九寨沟组成的“大禹故里联盟”。  作为治水开国的华夏先祖,大禹为今天的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禹故里不仅仅是汶川的文化名片,更是中华儿女的寻根胜地。为了弘扬大禹治水精神,汶川今年在岷江岸边举办了治水文化及水生态文明展,让人们充分了解大禹治水对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活动现场。  在2021中国·汶川大禹文化学术交流活动中,阿坝州文体旅游局正式发布并解读了《阿坝州禹迹图》。据禹迹图显示,阿坝州共有107处禹迹,包括山水洞池21处、庙宇宫祠20处、碑刻文字20处、浮雕塑像12处、地名14处、其他20处。其中,汶川县有禹迹69处,约占全州禹迹总数的65%,以山水洞池类、庙宇宫祠类、浮雕塑像为主;理县、茂县分别有禹迹16处,松潘有禹迹4处,小金、九寨沟有禹迹各1处。  禹迹图将阿坝州东部有着丰富文旅资源和著名景点的六县串联起来,形成了“禹迹寻根”闭环,发展潜力巨大。为了让大禹文化赋能全域旅游,开辟禹迹寻根旅游线路,汶川与理县、茂县、松潘、小金、九寨沟组成大禹故里联盟,共同打造“大禹故里”品牌。  在学术交流会上,大禹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们围绕“如何为阿坝州大禹文化产业赋能”展开了热烈交流。大家一致表示,立足大禹文化探寻、整合阿坝州禹迹点、文旅资源点,将有助于将“大禹故里”打造成惠及阿坝全州的公共产品,并对四川乃至全国旅游市场产生影响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20
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成立 标志着四川十大文旅品牌建设成型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7月16日,以“黄河第一湾·安逸走四川”为主题的2021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阿坝州若尔盖县如期举行,标志着“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大会系列活动的全面开启。  该节会由省文化和旅游厅、阿坝州人民政府主办,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中共若尔盖县委、若尔盖县人民政府承办,以“一节、三会、一赛、三场活动”等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系列文旅活动,收获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开幕式现场。若诗若画若尔盖系列活动缤纷多彩  若尔盖地处川甘青三省结合部、黄河大草原,境内有黄河九曲第一湾、花湖等5个国家A级景区,不仅是全国第二大草原,还享有“世界最大的高寒泥炭沼泽湿地”等美誉。  节会期间,将举行“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成立大会、2021黄河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四川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推进会、黄河河曲马赛马大会、《黄河万古流》主题交响音乐会、“黄河河源文化”舞台艺术创作研讨暨采风活动……不仅面向全球游客推介若尔盖县文化旅游资源,展示“若诗若画若尔盖”的自然和人文美景,更聚集智慧之力,全面提升四川文旅融合的发展水平,持续放大四川十大文旅品牌的带动效应。  与此同时,除了为广大游客呈现集景区观光、特色民俗体验、体育运动等于一体的视听盛宴,“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还面向全球游客推介了四川黄河大草原文旅线路产品,发出了本次活动“最强音”,让大草原文旅精品惠及到更多人,也收获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黄河第一湾,安逸走四川’。跟着这一主题旋律,我们来到若尔盖旅游,听到了安多传统民歌弹唱,欣赏了传统赛马、藏绵羊选美、牦牛选美等独具阿坝特色的文体活动,感受到了若尔盖之美、阿坝之美,感受我们四川的‘大草原’之美。”游客谭女士说。骑手参加赛马活动。“大草原”文旅联盟授旗四川十大文旅品牌打造成型  在开幕式现场,与会领导同海内外文旅领域的百余名嘉宾一起,见证了“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授旗仪式,听取了《“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成立宣言》,这意味着以建设四川大草原文旅品牌为目的的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正式成立。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十大”品牌建设工作。2020年,四川通过了《四川省“十大”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方案(2021—2025年)》,要求做优“大遗址”“大九寨”“大熊猫”“大峨眉”4个世界级文旅品牌,做强“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竹海”“大蜀道”4个国家级文旅品牌,重点培育“大灌区”“大草原”2个区域特色文旅品牌。建设“十大”文旅品牌,是四川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战略之举。  而此次在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期间全新成立的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正是四川建设十大文旅品牌联盟的最后一个,这也标志着四川十大文旅品牌的建设成型。“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授旗。  据悉,大草原文旅联盟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与阿坝州马尔康市、红原县、松潘县、阿坝县、壤塘县,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石渠县、理塘县、巴塘县、色达县等 11个县组成。  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的成立,将充分展现大草原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搭建合作平台、畅通沟通渠道、联合宣传营销,共同做精产品、做好服务、做大市场、做强品牌,实现区域协作、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大草原区域的旅游品质,将大草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助力四川省全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图片由省文旅厅提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20
(记者 王丹 文/图)精彩纷呈的开幕式文艺表演,文艺范十足的摄影、书法、绘画展示,人气高涨的快乐健康跑、休闲垂钓、特色农产品展示、美食品尝等系列活动轮番上演……昨日,2021年成都首届荷花季暨简阳市平泉街道太阳村第四届荷花观赏活动开幕。千亩荷塘内,层层叠叠的碧绿荷叶互相依偎着朝远方延伸,粉白的花朵随风摇曳,在一池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更显娇艳。阳光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意美景跃然眼前。摄影爱好者们纷纷用手中的“长枪短炮”定格这夏日独有的诗意美景。游客欣赏荷花美景“吃了农家菜,参加了健康跑,看了文艺展,欣赏了千亩荷花美景,这个荷花节安逸。听说晚上还有美轮美奂的荷塘灯光秀,好期待。”现场群众纷纷为丰富活动点赞。作为成都首届荷花季的四大分会场之一,平泉街道太阳村十里荷花长廊景区距简阳城区21公里,距离成都市第三绕城高速仅3公里,地理位置绝佳、生态环境良好。该景区以“十里荷花、莲韵驿站”为形象定位,利用近1600亩荷花造景,逐步完善步游道、景观亭、夜景灯光等旅游服务设施,使游客流连忘返于独特的荷风莲韵中。据了解,2021年简阳市休闲垂钓季暨平泉街道太阳村第四届荷花节将持续到7月25日。作为此次活动的亮点,迷你马拉松和“荷”力一夏舞蹈SHOW将为今年荷花节注入时尚运动的新活力,同时休闲垂钓的活动图景与荷塘相得益彰,为市民避暑消夏提供多元选择。“近年来,平泉街道紧紧围绕‘消费新场景,城市后花园’的目标,大力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创建了‘家风荷乡3A林盘’景区,打造了‘十里荷花长廊’‘悠然岛’等网红打卡地,2020年创造旅游收入1370万元,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有效形成休闲农业、生态康养、田园旅居等新业态,是简阳生态观光游、乡村体验游、休闲度假游、健康养生游的首选之地。”平泉街道党工委书记 邹斯若表示。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1-07-19
(张超 记者 薛维睿)近日,2021年度雅安“十大最美农村公路”发布,分别为:雨城区海子山旅游公路、汉源县九襄至双溪公路、汉源县甘溪坝至清溪公路、名山区中国至美茶园绿道(百丈至中峰段)、天全县结柳路、荥经县熊猫翠竹长廊、荥经县悠然森林绿道、宝兴县达瓦更扎公路、芦山县生态环线、石棉县美哉环线。  “不用绕道也不用人背,收茶的小车可以直接开到茶园,省时又省力。”天全结柳路通车后,茶农周芝蓉发展茶产业的信心更足。  “出门硬化路,抬腿上客车”,路通业兴,宝兴县硗碛乡嘎日村党支部书记阿生深有体会:“达瓦更扎公路通车后,嘎日村不少村民守着家门吃上了‘旅游饭’,201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9873元。”  “十三五”以来,雅安新改建农村公路2076公里,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防工程1167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达6621.925公里,全市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乡镇和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打通了县域经济发展大动脉。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7-19
(记者 薛维睿)6月29日晚上,石棉县城岩子社区的街道上,近十家烧烤店家家满座。  一股猛火扑上来,腾到空中,铁板上的肉随着油温“滋滋”作响,烧烤店内本地的客人纷纷举起手机,拍下“火上飘”的精彩瞬间,而本地人淡定地喝着啤酒、摆着龙门阵,享受夏日夜晚的轻松时刻。  对于大渡河畔的石棉县城来说,烧烤是每个夜晚的最佳搭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演变,石棉形成了独特的烧烤文化,造就了串串烧烤、火上飘、铁板烧、锅盖烧、网烧、瓦片烧等多种类型。今年,在四川省级天府旅游美食候选名单中,石棉烧烤是雅安进入榜单的三道美食之一。  近年来,石棉县城有300余家烧烤店,约占餐饮店铺总量的50%,烧烤品牌带动了全县文旅产业发展。  2005年,彭羽在石棉开了一家新式烧烤店。一张烤网,放上新鲜的菜品,食物与火直接接触,风味纯正爽口。这是更接近于传统烧烤的烤制方式,但是“当时很多客人提出,好吃是好吃,就是油烟太重了,有点受不了。”彭羽说。  不断增加的烧烤摊,丰富了石棉的餐饮业,但油烟污染也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  2017年,石棉县成立烧烤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石棉县城区市场专项整治方案》,要求烧烤店统一“炭改气、炭改电,安装油烟净化器”。  石棉县还出台了奖补政策,包括一台环保无烟烧烤车奖补2000元、一处油烟净化设施奖补1000元等,让100多家烧烤店受益,总计兑付奖补总额达35万余元。  经过全面整改,石棉的烧烤店焕然一新,原有烧烤架变成无烟烧烤机;所有摊点搬进了铺面,有了舒适的室内环境。  做大石棉烧烤的品牌,无烟措施是石棉走出的第一步。  去年6月,石棉县再度发力,发布《石棉县烧烤扶持奖励办法的通知》,尝试以石棉烧烤的品牌影响力带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石棉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肖静谦说,根据奖励办法,室内经营面积在100平方米(含100平方米)以上的烧烤店,符合环保要求的能获得一次性1万元至3万元不等的奖励。  去年10月,石棉烧烤企业共同成立“石棉烧烤协会”,让烧烤店抱团发展。  “烧烤协会成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制定石棉烧烤行业标准。”彭羽担任了烧烤协会秘书长,参与制定了行业标准和行业准则,对食材选取、烤炙过程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范。  “在保持每家特色的基础上,要求保证价格透明,分量统一。”彭羽说,比如牛肉串,一公斤牛肉穿60-70串,选用100公斤以上猪的猪腰制作腰片,每片厚度需达0.5厘米。“现在外地游客到石棉,完全可以‘盲选’烧烤店,走进任何一家都是标准的石棉烧烤。”“现在从全国各地来的游客,专程为吃烧烤而来的比例不低。”石棉有安顺场、王岗坪、孟获城等景区,2020年全年接待游客5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亿元。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7-19
若耶(图片除署名外由船山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盛夏,圣莲岛世界荷花博览园美景宜人,游人如织。在碧水湖畔漫步观景、于游船之上泛舟江心,清风拂过,水光潋滟,宛若城中世外桃源。  这里是遂宁市船山区,此处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山水相依。如何用好用活这些资源禀赋,走出一条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船山区一直在思考、探索、突破。  近年来,船山区深入挖掘“水·荷花·宋瓷”核心资源,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揽,着力打造旅游康养首选地和休闲度假目的地,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船山区旅游综合性收入年均增长达20.3%,对县域GDP贡献率达15.6%。2020年接待国内游客1342.7万人次,其中接待省外游客占比16.23%。夜色船山。 李四海 摄谋事一盘棋全域旅游阔步前行 “+旅游”融合全面开花  正逢暑假,这几天的四川宋瓷博物馆内,人头攒动,一批批青少年组团来此参加研学活动,感受国宝宋瓷“荷叶盖罐”之韵,感悟宋人优雅闲适之趣。  不止是四川宋瓷博物馆。在遂宁市船山区,蜀风古韵的龙凤古镇、碧波荡漾的观音湖、如诗如画的圣莲岛等,都是令游客向往的打卡胜地……如此丰富且各具特色的景点,汇聚起船山区文旅发展的底气和信心,同时也催生出船山区以一盘棋统筹、做好全域旅游大文章的深刻考量。  一盘棋从高位推进。船山区委、区政府提出“工业强区、商旅兴区、农业稳区”战略,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0余个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性文件,以此统筹发展文旅产业;  一盘棋以规划引领。船山区从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全天候经营七个方面“谋篇布局”全域旅游,明确了全区“一核一带三区”的景城一体式空间布局,即建设中心城区文旅经济核心区,涪江水上观光游览带,古镇休闲文创区、现代农旅示范区、健康养生体验区,着力推动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  一盘棋在关键处“落子”。深谙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逻辑,船山区以厚重的文化内涵为核,同时整合域内各优势产业,以“+旅游”的创新实践形成“叠加放大”之效,实现优势产业与文旅发展的“相融相盛”。  具体而言,“文化+旅游”,已打造出中国观音文化旅游节、涪江文化艺术节、观音湖荷花节等文旅节会品牌5个,推出观音故里文化游、观音湖休闲游等6条精品游线;“工业+旅游”,围绕龙凤水电站、原遂宁纺织厂旧址等资源,培育打造出龙凤电力文创特色小镇、绿地·遂宁1958文创产业园等景区景点;“农业+旅游”,催生出十里荷画等新型旅游目的地,培育康养、乡村、研学旅游新业态20余家,该区成功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商贸+旅游”打造出中央商务区、董家巷、万达金街等特色街区7条……龙凤古镇。抓实一条线提升品质丰富体验 培育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华灯初上,夜游船山,泛舟涪江之上可赏两岸灯光秀,沿河滨漫步可观精彩街头文化表演、品味船山特色美食……船山区的缤纷“夜”态,可谓别有一番风情。  动静两相宜、昼夜有精彩。在船山区,高品质出行、高品质生活,成为人们在此休闲旅游度假的共同体验。  在船山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对于处处是景的船山区而言,落实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必须牢牢抓住“提质增效”这条主线,“以线连点、以线促面”,不断提升、丰富船山文旅的整体品质和体验感。  提质增效,配套先行。在船山区,旅游交通、公共服务和智慧旅游三张“大网”正加速成形:看旅游交通,船山区1.5小时经济圈覆盖成都、重庆在内的周边37座大中城市。自驾游营地、景区生态停车位、旅游风景道等一应俱全,快进慢出的旅游交通网络初步形成;看公共服务,船山区把“为居者服务,为旅游服务”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对多个景区景点进行“海绵城市”改造,持续完善特色餐饮、高品质酒店等旅游要素;看智慧旅游,船山区坚持创新驱动,在遂宁率先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4A级景区智慧旅游全覆盖。  提质增效,培育活跃的市场主体至关重要。据统计,船山区共有文旅企业7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文旅企业42家。“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力争每年培育3-5家规模以上文旅企业。”该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狠抓重大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优化文旅产品供给,不断培育船山文旅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截至目前,已建成世界荷花博览园、龙凤源生态公园、九莲洲生态湿地公园等重大文旅项目23个,圣平岛基础设施、通港大道、科创中心等项目正加快建设中。圣莲岛世界荷花博览园。鼓足一股劲建设文化旅游强区 全力争创天府旅游名县  在放大既有资源优势的同时,船山区正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瞄准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的目标,谋划实施“文旅融合”攻坚行动,围绕“两岛一河一镇”,着力培育发展体育竞技、滨水休闲度假、特色文化娱乐体验等新业态,着力打造成渝地区旅游康养目的地和休闲度假首选地。  谋未来,步稳蹄疾——船山区正加快推进“两岛一河一镇”建设,即以圣莲岛为载体,打造中国漫岛;以圣平岛为载体,打造滨水生态野奢度假岛;以渠河为载体,打造山水实景演艺;以龙凤古镇为载体,打造电力文创特色小镇。  展蓝图,宏伟广阔——力争到2025年,船山区旅游核心IP全面形成,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更加完善,文旅产业成为全区的支柱产业,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全面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鼓足一股劲,推动蓝图变为现实。遂宁市船山区将从更深处着力、往更广处晕染,以系统思维勾勒全域旅游,持续做大船山文旅品牌,提升船山文旅影响力,一幅船山文旅发展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7-19
四川农村日报讯 朱映江近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四川省第二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建议名单,广元市昭化区1个镇和 3 个村拟入选。其中,昭化镇拟入选四川省第二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元坝镇拣银岩村、昭化镇朝阳村、柏林沟镇向阳村拟入选四川省第二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近年来,昭化区围绕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和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把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全区文旅产业的重要抓手,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基层导向、利民导向、发展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推进全区乡村旅游发展,实现规划布局更加合理、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品供给更加丰富、管理服务更加规范、人才队伍更加壮大。  2021年上半年,全区共接待游客458.73万人次,同比 2019 年增长16.13%;旅游综合收入36.96亿元,同比 2019年增长8.39% 。 其中,乡村旅游人数153.539万人次,总收入14.786亿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19
(记者 秦勇)7月8日一大早,家住自贡市大安区龙井街道的杨敏,带着家人前往自贡高铁站。他们要乘坐8点47分从自贡站前往成都东站的G2234次列车,走亲戚。“盼了好几年,今天终于在家门口第一次坐上高铁。”杨敏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历经5年多的建设和调试,6月28日,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开通运营,自贡迈入“高铁时代”,车头向北,直奔成都、绵阳;向南,通往泸州、广州,“成渝1小时、川南半小时”交通新格局由此形成。  这条期盼已久的高铁,能给自贡带来什么?四向通达 构建区域交通新格局  自贡位于川南几何中心,以前,仅有一条内昆铁路过境。  绵泸高铁内自泸段,自贡境内56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班列开行到广州、西安、成都、贵阳等地。  自贡市退休干部陈星生还清晰记得:自贡的第一列绿皮火车,是1957年3月1日8点20分,从自贡开往内江,距今已有64年,“2021年6月28日9点19分,自贡高铁首发,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自贡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绵泸高铁内自泸段开通运营,不仅结束了自贡无高铁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自贡由此融入国家干线铁路网络,形成了成渝1小时、川南半小时的通达格局。自贡直连成都、重庆两极核之间的高铁通道,强化了川南渝西城市间的联系,将加快自贡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步伐。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着力构建对外运输“一张网”,打造1小时交通圈、通勤圈。  两年后,成自宜高铁开通,自贡半小时即可抵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规划建设的自贡至永川高速公路、重庆至自贡至雅安铁路、泸遵铁路将形成新的交通格局,实现四向通达成都、重庆、昆明、贵阳、西安的1-2小时的高铁交通圈。“这对全面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再造产业自贡,重铸盐都辉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自贡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协同创新 融入成渝“产业圈”  高铁改变一座城市,带动一片区域,绵泸高铁内自泸段一轨贯川南,为沿线地区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借力高铁开通,自贡已在谋划新产业、新合作,融入成渝“产业圈”。  自贡中兴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入驻重庆綦江工业园区已半年有余,和园区内多家企业实现了产业对接。该公司副总经理赵建涛说,随着自贡迈入“高铁时代”,与成渝等城市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产业合作也将更加广泛密切。  今年,自贡高新区入选首批成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联手綦江打造“一园三中心”,即自贡·綦江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高端铝合金材料研发应用中心、齿轮专用硬质合金刀具模具研究应用中心和矿山输送机械应用服务中心,增强两地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共同发展,年内双方合作企业数量有望突破10户。  目前,自贡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盐及盐化工等支柱产业产值占比近七成,航空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有待提升规模。  “随着自贡迈入高铁时代,将加速自贡与永川、荣昌、綦江等地在通用航空、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强化园区合作及协调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培育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自贡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核心,人才聚集是关键。  高铁促进人的流动和迁移。自贡推动本地企业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成渝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弥补源头创新和基础创新短板,通过学科共建、实验室共建等方式,在技术咨询、合作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共享成渝地区科技创新资源,吸引高层次人才。整合资源 打造旅游精品线路  对外地的自贡人而言,高铁让他们回家的路更近了。  “想吃盐帮菜,‘打’个高铁就到自贡的家了。吃完再‘打’个高铁,就回成都的家。”在成都的自贡人陈旭和朋友约好,每周坐高铁回自贡聚聚。  同样,高铁也让品味这座有盐有味城市的游客,有了更快捷的选择。  “高铁时代,自贡文化旅游业态、游客结构、出行模式等都会发生显著变化。”自贡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自贡将从打造特色精品旅游产品、强化高铁旅游营销、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打好“组合拳”。前不久,自贡,泸州、内江、宜宾与重庆永川区、江津区、荣昌区七市区联合推出川南渝西文化旅游环线,串联起七市区极具代表性的景点,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近日,自贡“恐龙研学游彩灯璀璨夜”暑期文旅活动将火热开启。自贡还将整合“盐龙灯食”等特色文旅资源,开发家庭游、亲子游、研学游、文化游旅行产品,推出3日游、川南周边主题游、高铁沿线城市游等精品线路。  借力高铁,自贡今年还将开展购物节、盐帮美食节、川南渝西汽车展等消费促进活动,培育消费新场景,打造自流井老街等特色商业街区,提升华商等城市综合体服务功能;以文化旅游活动为抓手,激活假日经济、夜间经济。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7-14
四川农村日报讯 梁柱生 尚将 特约通讯员 田明霞  7月7日,笔者在江油市大康镇书院村境内大匡山新发现的千亩石林看到,石林的形状美不胜收,或像张牙咧嘴的狮头,或如伸展腰身的猩猩,或似雅致别趣的莲花宝座,让人叹为观止。  大匡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代读书求学练剑的地方,因其山形如同一只倒扣的大箩筐,故名(古代“匡”通“筐”)。李白当年在大匡山学成后,离别时,曾写下著名的诗篇《别匡山》:“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村“两委”助理曹焌文研读李白的《别匡山》后,认为大匡山上应该有大片石林,诗里写的“晓峰如画碧参差”,应该写的就是石林。村“两委”于是组织村民,自备干粮,带足矿泉水,拿上砍刀,进山探险。大匡山属漏斗形的岩溶地貌,山上的土质储不住水,曾有村民在山上挖水池想储存雨水,结果水池都是干的。因为这个缘故,加上山上石头多,大匡山没有开垦耕种,各种野草、藤蔓、杂树疯长,遮天蔽日,蛇虫出没,人迹罕至,除了匡山书院等景点有路相通外,其它地方都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形同原始森林。  果然,进山没多久,砍掉藤蔓便发现了石林。继续探险,结果发现七组整座山都是石林。那些突出地面的石灰岩千奇百怪,高矮排列,错落有序。村民们置身其中,不由得啧啧称奇。据测量,这片石林面积达1000多亩,十分罕见。有趣的是,大匡山虽然存不住水,但山脚下的河道却泉水叮咚,清澈见底,引来不少市民前来戏水纳凉。书院村四组、五组、六组也水源丰富,湿地众多,为此村里在这三个组发展了白花藕300亩。  书院村党支部书记蒲明明介绍,眼前这片石林只是整个匡山石林的一部分,核心区域有600 多亩,整个石林面积 1000多亩。村里打算把它开发出来,让游客们上山能观石林,下山能赏荷,还可以到70亩湿地的观光湖中划船。目前需要修建赏荷游道、观景台、公厕等,荷塘的排水沟渠、河边坍塌的河堤也需完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系教授梁金龙介绍,两亿多年前,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化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变迁,才形成了现今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石林。石林是一种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地质活动中石体不断受到挤压,在断裂等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1-07-14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