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见习记者 欧阳靖雯)猪价自2021年7月以来便在低位震荡,利好消费者的同时,也让养殖场(户)普遍承压。对此,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在价格低位下避免养殖端过度悲观导致的盲目退出、清栏或者过度淘汰,对稳定未来长期生猪产能显得尤为重要。  在目前猪肉价格下行背景下,养殖端能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压力稳住自身产能?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龙头猪企和中小养殖户。  短期内猪肉供给依然宽裕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已连续6周下降,2022年第11周16省(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15.73元,环比下跌1.4%,同比下跌54.3%,较上周扩大0.2个百分点。  “生猪的供需基本面并未改变,预计今后两个月猪价还将弱势运行。”朱增勇表示,目前生猪供给依然宽裕,尽管能繁母猪存栏量已回调到绿色合理区域,但生猪出栏仍惯性增长,加上春节后是猪肉传统消费淡季,导致未来猪价短期内低位徘徊可能性大。  在他看来,当前供给宽松的局面与2021年年底生猪存栏量偏多有关。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全国生猪存栏4.49亿头,同比增长10.5%;同时2021年4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为4329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5.6%,产能大幅增加,处于黄色区域。  而当前养殖端的产能调整,决定的则是2023年的供需基本面改善。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1月末能繁母猪存栏(万头)4290,已处于产能正常波动的绿色区域。朱增勇认为,下半年供需平衡的可能性会比上半年高。  龙头猪企节本增效稳产能  “短期的价格波动并不会使规模企业对产能进行大的调整。”龙头猪企牧原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从牧原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公司能繁母猪存栏量为283.1万头,预计2022年能繁母猪数比2021年略有增长。  据了解,生猪养殖成本主要由饲料、人工和疫病防控等成本组成。“我们公司养殖成本短期内没有太大变化。”牧原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应对价格低位导致的成本压力,该公司通过推行低玉米豆粕配方、调整饲料原料采购策略、借助远期合同控制采购价格等方式降低饲料成本;通过智能环控、养猪机器人等智能装备,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疫病传播风险。  对龙头猪企来说,延伸产业链和促进产业转型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道。在朱增勇看来,牧原2019年进入屠宰行业的做法是该企业进入完善产业链初期阶段的标志。当前牧原屠宰投产产能为2200万头/年,已形成集饲料加工、种猪选育、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屠宰肉食于一体的产业链。  大户参与“保险+期货”锁收益  此轮养猪利润波动,让更多中小规模养殖户对价格风险管理的诉求陡然提升。  “稳定整体生猪产能,避免猪价大起大落,是我们养猪人共同的愿望。”对于重庆市云阳县养殖户李大爷来说,即便养了十几年猪,行业内的周期性利润波动依然让他心有余悸。  “过去的生猪保险赔付水平较低,而‘保险+期货’项目能让养殖户收入保障水平提高至80%以上。”大地财险重庆分公司业务员向记者介绍,2021年在云阳开展项目时,当地共有18位养殖户为6144头生猪投保,保费出资比例按农户出20%、政府出30%、大连商品交易所出50%来算。最后赔付时,养殖户们惊喜地发现自己仅为每头猪出资50多元保费,却获得了1000元的赔付。  基本收益锁住了,养猪就更有信心了。自从有了过去的经验,不少当地养殖户对参与2022年生猪“保险+期货”项目的积极性高了许多。  成功的案例还有很多。如今“保险+期货”项目正在全国遍地开花。据了解,由大连商品交易所设立的2021年“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已完成运行124个生猪“保险+期货”项目,覆盖全国27个省份,实现理赔1.67亿元,保障生猪数量219万头,帮助近万名养殖户锁住了基本收益。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3-28
3月25日上午,内江市东兴区双桥镇一村民家前院,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吕向阳和天冬种植专业户、村干部一起商讨高龄天冬的保护工作。他们脚下的区域,两天前挖出了一株重约300斤的巨型天冬,初步估算已生长近百年。方圆几公里,还有至少11处野生高龄天冬,这也佐证了东兴区作为“中国天冬之乡”历史悠久,名副其实。记者在现场看到,巨型天冬被挖的区域,地上空出了一个坑,旁边土层中间,还可以看见另一株天冬裸露了一截在外。高龄天冬裸露在外巨型天冬的主人李爷爷今年已经70岁,自他有记忆来,房前就有了天冬。“这是我爷爷种的,平时我们会用天冬来炖汤,吃起来还有点甜。”在李爷爷眼里,天冬是个好东西,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想吃了就挖一点。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研究野生资源,科研人员依据“就地保护为主,适度开展迁地保护”的原则,将该天冬野生资源移栽到市农业科学院天冬资源圃。3月23日,3名壮汉轮流上手,从上午11点挖到下午两点多,才将这株天冬完整挖出。而在搬运过程中,4名壮汉又费了很大力气才将其抬出。“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并采挖到的最大野生天冬植株。”吕向阳介绍,经测量,此次发现的巨型天冬植株直径约110cm,块根长达35cm、直径达2.4cm。李爷爷的兄弟家前院,也种有天冬,其中一株天冬藤沿着柑橘树向上蔓延,已经有几米高。初步判断,这株天冬也有几十年历史。挖出的巨型天冬吕向阳分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曾大面积种植天冬,村民的房前屋后,阴凉地方都有天冬的痕迹。在自然和地理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天冬能生长这么多年,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虽然不确定还会不会发现更多更大的单个天冬植株,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株天冬的生长地极有可能是内江野生天冬种群的集聚地。”吕向阳说。因此,挖回去的巨型天冬颇具研究价值,接下来,中药研究所将会对这株天冬开展基因序列测定,进行形态、显微、理化等一系列鉴定工作,确定天冬基原,为天冬品种改良、种苗繁育和仿野生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支持内江天冬产业发展。当前,东兴区正在大力发展以天冬为主导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坚持育苗、种植、加工、交易、产品研发、品牌营销、康养旅游“七位一体”发展战略,带动天冬一二三产业全链条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目前已经栽种天冬1.2万亩,到今年年底,天冬种植面积将达到4万亩。(来源:封面新闻 黄晓庆)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3-28
(苏小娟 寇茂煜 记者 庄媛)近日,由中共金川县委宣传部牵头,金川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金川县融媒体中心联合网红达人共同举办了“助力乡村振兴 我为家乡出把力”主题直播活动,向网友推介金川特色农产品。“这是我们金川的雪梨膏,大家准备一下,马上就上链接。”当天上午十点半,在直播间里,网红达人“阿坝州娟妹儿”等,便向“粉丝”推荐金川当地的雪梨膏。除了雪梨膏,梨膏棒棒糖、金川双眼皮大白瓜子、野生菌、牦牛肉干、金川酥饼等也是当天代售的特色农产品,几位主播通过现场展示、试吃、点评,将各种农产品的口感、特色,生动、形象地展示在网友面前,吸引大家纷纷下单购买。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网红达人现场还为网友们表演了精彩的歌舞。除了演播室的带货,主播们还走出直播间,带着大家“云”游金川梨花美景,观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将藏族唐卡、民族绣品等各类手工艺品近距离展示在网友面前,进一步提升了金川当地特色产品的知名度。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成为了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媒介。作为金川土生土长的嘉绒藏族姑娘,金川首届梨花仙子的亚军得主“梨花公主”三兰和“阿坝州娟妹儿”等人,更是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出力,让金川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走俏全国。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3-28
(记者 杨琦 张诗若 文/图)阳春三月,美人谷里春意浓。近日,在丹巴县宏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排排黑色大棚内一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长势喜人,村民们忙着采摘羊肚菌,大家有说有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朵朵羊肚菌破土而出“由于技术指导、管理到位,今年羊肚菌预计亩产近800斤,产量将达24000斤,按照目前鲜品每斤50元价格计算,将实现产值120万元。”丹巴县宏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延文告诉记者。2020年,丹巴宏杨农业开发公司按照每亩1200元价格流转村民30亩土地建起了14个蔬菜种植大棚,今年,30亩羊肚菌喜获丰收。羊肚菌采收后,大棚内还将种植以色列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预计产量将超过60多万斤,产值超100万元以上,全年预计将支付村民务工费50多万元,从而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近年来,丹巴县依托独特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促增收”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积极打造大渡河流域羊肚菌产业示范带。“今年全县羊肚菌种植基地达3000亩,鲜菌产量预计达300吨左右,亩均产值达1万元,亩均纯收入5500元。目前,全县羊肚菌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甘孜州之首,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新的支撑点。”丹巴县农牧农村局产业股股长程兵告诉记者。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3-28
(吴植根 记者 谢强 徐杨)3月24日,米易县丙谷镇,早春蔬菜喜获丰收。“我家今年种植了1.4亩番茄,品质好、不愁销,价格也不错,现在已经卖出了3万多元。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今年收入比去年增加几万元没有问题!”沙沟村6组村民刘明秀说。喜获丰收 (米易县融媒体中心供图)在丙谷镇沙沟村的蔬菜大棚里,一个个西红柿像火红的灯笼挂满枝头,菜农穿梭在田间地头,采摘、装筐、出售,挥洒汗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早春蔬菜丰收季,全国各地的收购商纷纷来到米易县。“米易阳光充足,出产的早春蔬菜品质好,种类多,很受市场欢迎,每年都会来米易收购。”来自绵阳市的菜商杨先生说。米易县是国家级“南菜北运”基地,现已列入国家农业现代示范区创建名单。今年,米易县共种植早春蔬菜7.11万亩,以茄果类、豆类、瓜类为主。从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全县累计外销26万余吨,较去年增加1.8万吨,同比增幅7.37%,预计外销产值达14.8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幅204.56%。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3-28
(韦睿/文 黄刚/图)三月春意浓,雅安茶飘香。沿着蒙顶山拾级而上,层层叠叠的茶园映入眼帘,茶农们摘下一片片鲜嫩新叶,赶制着今年的头春茶。  做响雅茶品牌,振兴雅茶产业。3月27日,雅安市在名山区举行2022年春季蒙顶山茶产品营销通气会。活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创新采取以线上直播为主、线下“展销+展演”为辅的形式,以吴理真广场为主会场,骑龙场、清漪湖、雾本茶厂3个分会场共同连线的方式,围绕“茶源寻根、雅茶振兴、绿美雅安”三大篇章,讲述了雅安坚持发展茶文化、打响茶品牌、繁荣茶经济的故事。  茶产业是雅安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生态富民产业。雅安有近100万亩茶园,60万余名茶农、500余家茶企、上万个茶商忙碌在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生态优质的雅安茶叶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2021年,雅安茶叶总产量达11万吨,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居于全省前列。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雅安将茶产业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篇文章,致力把茶文化底蕴转化为茶产业发展优势。茶园采茶忙。文化兴茶 一片茶叶孕育悠久文化  3月26日,一场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落地蒙顶山。来自全国各地,涉及茶叶历史与考古、茶业遗产保护利用、茶叶种植与流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世界茶的起源、中国茶史的研究、茶的传播与发展、茶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等问题,展开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当日,与会专家共同发出了“中国蒙顶山·世界茶之源”——茶史与茶业遗产学术研讨会雅安倡议。专家们认为,蒙顶山有众多的茶文化和茶马古道遗存,保存状况和展示基础良好,呼吁保护利用好这些珍贵文化遗产,为蒙顶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好基础。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上,雅安有独特的文化底蕴,茶祖文化、贡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等在这里源远流长。  西汉甘露年间(公元前53年),雅安人吴理真在蒙顶山驯化7株野生茶树,开启了世界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茶的历史先河,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吴理真被尊称为“植茶始祖”,蒙顶山也因此被确立为“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  高山云雾出好茶。除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雅茶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  雅安地处“华西雨屏带”和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充沛的降雨、日照和多雾等气候,酸性肥沃土壤,以及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等自然条件,为茶树生长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使雅安成为世界六大茶类中绿茶、黄茶、黑茶的发源地。  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品质优良的茶叶。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蒙顶山茶被确定为贡茶,一直沿袭到清末,长达1169年,是中国历史上成为贡茶时间最久的名茶。  以蒙顶山茶为代表的雅茶好在哪里?雅安市名山区茶产业推进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罗江介绍,蒙顶山茶口味鲜、口感醇、品质佳,自古有“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美誉。  “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雅茶制作工艺既科学继承了传统的制作技艺,又创新发展了现代加工技术。在原料品质方面,作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茶叶高产优质高效标准化示范区,雅安茶叶基地标准化程度、茶园良种化率均名列全国前茅。春茶交易火爆。品牌兴市 一片茶叶打开广阔市场  今年,随着蒙顶山第一背篓春茶上市,蒙顶山茶采摘、销售实现开门红,茶区鲜叶价格高达130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0%以上。  在不久前的第一背篓茶拍卖活动上,蒙顶黄芽和蒙顶甘露分别以每500克2.6万元、2.2万元的高价拍出。  近年来,雅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2021年,“蒙顶山茶”品牌评估价值达40.99亿元,持续保持四川茶叶公用品牌第一;“雅安藏茶”品牌价值达20.71亿元,位列四川黑茶第一,进入中国黑茶第一方阵。  在人声鼎沸的茶叶交易市场,茶商们明显感知到品牌价值提升的带动效应。位于名山区的“中国蒙顶山·世界茶都”,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绿茶交易市场。蒙茸茶叶的老板李辉是最早入驻这里的商家之一,从事茶叶批发经营数十年。在他看来,本地的茶芽头肥壮、完整度高,一直是同品质茶叶中的佼佼者,“近几年,雅安茶叶的销路越来越广,特别是蒙顶甘露,来咨询的外地茶商特别多。”  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世全,已经做茶近40年,他也明显感受到蒙顶山茶的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就在3年前,很多客户还不了解蒙顶山茶,而现在随着市场营销力度的加大,蒙顶甘露特别受欢迎。”  “对比过去,雅茶的品牌估价和市场评价都大有提高。”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雅安市农业农村局调研员陈开义表示,近年来,雅安大力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坚持“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品牌兴市”行动,聚焦“一绿一黑”,实施单品突破。  “具体而言,以‘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两大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绿茶主推蒙顶甘露,黑茶主推雅安藏茶。”陈开义表示,近年来雅安以公用品牌为基础,以企业品牌为目标,做强雅茶区域公用品牌,做大企业品牌,做优产品品牌,实现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不断提升雅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接下来,“叫响大品牌”仍是雅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雅安将坚持“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发展战略,持续提升雅茶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应。预计到2025年,“蒙顶山茶”“雅安藏茶”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价值将分别超过50亿元、30亿元,力争成为川茶的代表性品牌。茶旅融合 一片茶叶富裕一方百姓  除了茶文化源远流长,雅安熊猫文化也闻名遐迩,汉代文化博大精深,红色文化熠熠生辉,民俗民族文化多姿多彩,“三雅”文化独特浪漫,打造出“安逸走四川·熊猫看雅安”“赏绚烂花海·品早春雅茶”两大文旅品牌,丰富多彩的文旅资源让雅安茶旅融合发展独具优势。  走进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解放村,绿道宽敞整洁,茶树环绕四周,月亮湖水波荡漾。住在民宿,推窗即见郁郁葱葱的茶园。3月26日,民宿老板赵学坤一边忙着炒菜一边对客人说,“最近春茶上市,不少游客来买茶,顺便想体验茶叶采摘,我们有4个房间,这个周末都订满了。”  自从将自家住宅改建为民宿,茶园升级为体验基地后,赵学坤一家年均收入可达30多万元。  解放村党委书记彭启华介绍,结合近年来大力发展的茶产业,当地打造茶园绿道7.7公里,创建月亮湖4A级旅游景区,利用手工制茶体验、现场教学培训等方式发展旅游,游客在这里既可以领略茶园美景,体验茶叶采摘、手工制茶,还能欣赏茶艺表演。  依托茶叶发展旅游,解放村目前开办民宿、茶家乐13家,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余人次,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解放村只是雅安茶旅融合发展的缩影。品茗观景、赏花采茶、茶文化体验,成为雅安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词。  借助独特的茶资源优势以及悠久的茶历史文化,雅安不断探索开拓茶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成功创建首个国家茶叶公园——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建成蒙顶山、红草坪、牛碾坪、月亮湖、中国藏茶村、云台山国家茶叶公园等茶旅综合体,成为国内茶旅热点景区。  当前,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雅安持续以茶旅融合为抓手,加快实施茶旅一体化提升行动,打造全国茶叶乡村振兴典型示范市。积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出茶园生态游、茶乡体验游、茶事修学游等茶旅游线路。依托茶叶集中加工区开发工业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红草坪、月亮湖等一批旅游休闲度假区,促进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不断丰富体验项目和旅游活动,努力形成旅游经济新体验。  此外,以提升百公里百万亩茶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带和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为载体,开发建设一批观光茶园、家庭茶场、体验工厂、休闲茶馆、特色茶餐,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到2024年底,力争建成以茶产业为主导产业的茶叶产业强镇10个以上。  未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推进、蒙顶山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进程加快,雅安将致力于发展成为农村人的公园、城里人的田园、旅居者的乐园。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3-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陶广汉 刘矜“我家种的5亩爱媛,除享受公司肥料的直销上门服务,公司还组织代办来帮助销售,使我产的3万余斤水果一共卖了13.35万元,收入非常可观。”眉山市东坡区修文镇大轮村水果种植户李俊英,近日一提起四川省眉山益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大果农中开展的“百万现金助力柑橘销售”公益活动,喜上眉梢,“这种公司招募代办促销的方式,切实解决了我们果农销售水果的后顾之忧。”  据介绍,2021年秋开始,益稷农业把直销服务从“种好”向“卖好”拓展,随即启动“百万现金助力柑橘销售活动”。公司斥资100万元,按照种植端、销售端、供应端三方共享共赢、惠利种植农户的原则,全面整合益稷直销户果品信息,多方与流通商、超市等收购商对接,让种植端(农户)能对接更多收购商,以实现优果优价;销售端(收购商)更了解果品信息,能直接购买优质果;供应端(益稷公司)实现农资产品销售与品牌双提升。截至目前,在眉山市内外受益的果农达到1万余户,组织代办近1000人,帮助果农推销水果2200余万斤,实现销售收入达4500余万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3-28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杜铠兵“这笔钱真是帮了大忙!”3月11日,金堂县迅好家庭农场业主账户收到了一笔55万元的贷款,修建冷藏库的计划一下有了资金保障。  记者从金堂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这笔钱正是该县第一笔“振兴贷”。迅好家庭农场将用这笔贷款建设4座100吨机械冷藏库,项目建成后,能带动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5000吨。  什么是“振兴贷”?金堂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缓解涉农项目建设主体自筹资金难题,探索创新金融举措,强化金融支持服务能力,经过与多家银行对接交流,走访业主30户,当地联合金堂县汇金村镇银行开发出全新的金融产品“振兴贷”。该产品主要针对项目建设业主资金周转困难,有效解决业主“急、难、愁”问题。  在金堂县赵家镇,一处全新的金融服务中心直接开到了居民门口,太平洋保险、中国人民保险等多家保险的标志赫然在目。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站的功能和作用为核心,金堂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整合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服务,在赵家镇建设首个农村金融服务点。服务点主要开展涉农政策宣传、信息采集、融资对接、存取款、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保险销售代理,下一步计划纳入农村产权交易、农产品电商、水电费代收等便民服务。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3-28
“春雷行动2022”启动以来,广安市前锋区市场监管局坚持重拳出击、铁腕治乱,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扎实开展“春雷行动2022”保障农村药品质量安全执法行动。前锋区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风险防控,针对前锋区农村地区药品领域零售和使用环节问题突出、乱象较多的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产品,集中力量进行排查整治。将“春雷行动2022”与疫情防控相结合,强化执法办案力度,从严从快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通过成立专项检查小组、开展“四不两直”督查和警示约谈等方式广泛宣传疫情防控和春雷行动,督促药店充分发挥防疫“哨点”的作用,认真落实各项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通过办案回应群众对药品安全的诉求,彰显打假治劣保障民生的决心。针对“春雷行动2022”中发现的药品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提升药品领域主体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规范意识。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检查各类药械化经营使用单位165家次,立案查处19家,有力地震慑了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夯实了前锋辖区药品质量安全。(供稿:前锋区市场监管局 李娟娟 张译)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3-25
(彭彬 记者 杨宗友)当前,梓潼县各地的1.2万亩沃柑迎来丰收季,为了让群众把树上的果子换成钱,该县采取联系客商设点收购+网红入园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助群众把沃柑销往全国各地。3月以来,梓潼县仁和镇的6000亩沃柑陆续成熟。客商们在农贸市场设立的沃柑收购点,人来车往好不热闹,村民们忙着给果子分级、装筐卖给水果收购商。一家企业采购员师静表示:“因为仁和的沃柑从大小和种植面积来说,适合我们的需求,颜色和味道达到我们的出货标准,每天应该有10万到12万斤左右的沃柑到仓。”在9公里以外的仁和镇檬垭村村民黄映光的果园里,黄澄澄的果子在绿叶的衬托下,十分惹人喜爱。他和家人拿着筐子,在林间穿行采摘沃柑,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仁和镇农技员贾从全随机摘了一只沃柑,剥开表皮用测糖仪检测糖度,测糖仪上显示糖度已经达到了15.0。随后,贾从全和网红博主在果园里开设“直播间”,吸引广大消费者通过直播“逛”果园,“一键”购沃柑。现场,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动社会各界积极购买,为乡村振兴、公益助农加油鼓劲。当天为黄映光家销售了沃柑1000余斤。黄映光高兴地说:“我种了五亩沃柑,技术员一直都在跟我们传达技术交流经验,沃柑今年收成很好,今天又带网红给我们直播销售,今年增收在两万元左右,我很高兴,很满意。”据悉,2017年,仁和镇檬垭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发展沃柑产业,从当初的110亩发展到现在的804亩,均已挂果。仁和镇檬垭村党总支纪检委员罗显涛说:“我们檬桠村目前发展沃柑是804亩,平均每亩产值在5000元左右,仅此一项就给群众带来了400余万元的收入。下一步,我们村将继续搞好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提高品质和产量,让群众明年得到更好的收益。”沃柑属于春桔,是晚熟型的杂柑品种,具有长势旺盛,冬季果实落地少,挂果能力强,挂果采收期长的特点。从3月初开始,最长到4月底之间均可采收。由于打开了销路,梓潼县2000多户沃柑种植农户种植的1万余亩沃柑,预计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供稿:梓潼县融媒体中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3-25
(陈九江 康勇 记者 侯东)连日来, 旺苍县18.5万亩投产茶园首批春茶迎来采摘高峰期,春茶生产销售也陆续进入一年中最繁忙的时段。“在前几天的雨水浸润下,茶树上的芽头全都冒出来了,我一天大约能够采4-5斤鲜叶,收入差不多在200元左右。”近日,记者在高阳镇虎垭村茶场看到,春茶开采之日,绿油油的茶园和层层茶梯中镶嵌着茶农们忙碌的身影,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按照公司要求,今天采摘的标准是单芽,采摘时不能用指甲把茶叶掐断,用提采方式采摘,禁止把鳞片和鱼叶带入茶叶鲜叶中,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拒收!”在旺苍县高阳碧峰茶业有限公司有机茶基地,基地负责人余良向采茶工人重申采茶要求。余良告诉记者,该茶园开采以来,每天采茶用工至少要50人,保障公司高质量茶叶鲜叶供应需求,目前,已提供高质量茶叶鲜叶5吨,鲜叶产值达50万元左右,加工后产品产值预计可达120万元以上。这边茶园里茶香四溢,那边茶厂内机声隆隆。在企业的加工厂车间内,制茶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赶工制作今年首批春茶,摊凉、杀青、理条(揉捻)、烘培、提香等各个制茶工序有序进行,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据介绍,今年旺苍全县茶叶产量预计突破5000吨以上,春茶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截至目前,旺苍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3.7万亩,其中黄茶达4.1万亩,去年全县茶叶产量达7525吨、综合产值达38.3亿元,茶农人均年收入超过9000元。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黄茶基地和全省唯一省级茶叶种业园区。预计到今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25万亩,黄茶面积达5万亩,茶叶产量达7800吨以上,茶业综合产值达50亿元以上,创建成“黄茶之乡”。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3-25
(余翔 曾佐然 记者 庞玉宇)3月22日一大早,泸县潮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门口停满了农用载货车,车上装着一袋袋鼓鼓囊囊的大豆种子。潮河镇今年向全镇13个村免费发放7吨大豆种子,全镇大豆种植面积将达到9400亩。据悉,为响应国家号召扩种大豆和油料作物,完成年度粮食生产任务,泸县采购了120吨大豆种子免费发放到全县20个镇(街道),品种包括南豆24、南夏豆27等春夏大豆优良品种,这些品种都具有耐阴、耐密、高产和蛋白含量高的优点,适合川南丘陵地区种植。“去年我县的大豆种植面积为6.2万亩,今年实施了大豆扩种行动,增加套作大豆6万亩,全县大豆种植面积总计12.2万亩,预计今年大豆产量可达1.53万吨,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61%,产值可达亿元以上。”泸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主任高尚卿介绍说。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2-03-25
(记者 王代强)3月24日,记者从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获悉,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首批原生态产品备案已正式获得特许经营授权。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授权该批生态产品可使用“大熊猫国家公园”LOGO及带有防伪功能和数字编码的标识。标识由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提供。  大熊猫国家公园特许经营范围包括餐饮、住宿、生态旅游、低碳交通、文化体育、森林康养、商品销售等及其他服务领域。使用大熊猫国家公园品牌及标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属于特许经营管理范畴。  此次获得批复授权的产品分别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申报的都江堰青城茶叶有限公司的“青城雪芽”、都江堰市猕猴桃协会的“都江堰猕猴桃”、都江堰市经济林协会的“都江堰方竹笋”、彭州四川省旺达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彭州“川熊猫笋”、彭州宝山茶业有限公司的“宝山古蜀红茶”、崇州市文井江镇大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崇州牛尾笋”“文井江枇杷茶”、大邑成都道源仙翁茶业有限公司的大邑县“道源红、鹤鸣红、鹤鸣翠芽、鹤鸣甘露、鹤鸣功夫”茶叶、大邑成都市荣洋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大邑黄柏”,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片区申报的平武县关坝养蜂专业合作社与杭州心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中华蜂蜂蜜,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片区申报的瓦屋山药业有限公司的雅连面膜、雅连牙膏、雅连膏、雅连茶。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根据认定情况对每个上报单品授权使用“大熊猫国家公园原生态产品”标识进行了严格的数量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转让、买卖“大熊猫国家公园”标识及其防伪码。成都还拟制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原生态产品标识与防伪码使用承诺书”,以此规范商家保证产品质量、维护大熊猫国家品牌形象。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3-25
青川白茶长成记2018年4月●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广元市青川县是受捐地之一,也是四川唯一 一个受捐地●经过考察,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乔庄镇瓦砾村、关庄镇固井村3个贫困村成为受捐地7月12日●青川县与安吉县黄杜村“白叶一号”茶苗签约仪式举行10月20日●从安吉县黄杜村运出的首批安吉白茶“扶贫茶苗”,抵达青川县沙州镇青坪村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黄杜村向青川县陆续捐赠“白叶一号”茶苗540万株●建成“白叶一号”受捐茶苗基地1517亩2020年3月●青川试采试制“白叶一号”,各项检测指标均达标5月●“白叶一号”是感恩茶,也是致富茶。全国人大代表、95后青川姑娘徐萍将装有“白叶一号”的小茶包带进了人民大会堂7月2日●第九届四川国际茶博会上,青川“白叶一号”茶产品首次亮相9月●安吉又有90万株白茶苗运抵青川这是自2018年10月首批安吉白茶苗进入青川后,第3年从安吉调运白茶幼苗●当年,青川又新规划3500余亩白茶种植基地2022年3月●青川白茶首次大规模采摘,正式上市●截至目前,青川县共建成白茶基地5318亩●如今,青川已有许多在外务工的村民返乡种茶●今年还将新建“白叶一号”标准化种植基地1700亩●青川白茶总面积将突破7000亩(朱荣杰 袁茹莉 记者 燕巧)3月24日,以“携手携茶·共享共富”为主题的广元市青川县白茶开采启动仪式,在关庄镇固井村“白叶一号”种植基地举行。这标志着从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落户青川县的54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经过3年多精心管护,首次大规模采摘,投产上市。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安吉县黄杜村的万亩茶园,有一块标志性的“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大石碑;如今行走在青川青坪村,也处处可见“一片叶子致富一方百姓”的标语。自2018年“白叶一号”在青川落地生根以来,青川认真学习运用浙江茶叶种植先进经验,因地制宜探索白茶本土化的管理方式,努力实现“一片叶子再富一方百姓”。3月24日,青川首次大规模采摘白茶。 唐彪 摄在现场刚上市的青川白茶供不应求 预计今年综合收入将超200万元  山高涧深,是青川县的主要地形特点。这里山地多、坡度大,种庄稼不易。种茶,让当地群众找到一条增收路径。  2018年,收到黄杜村捐赠的“白叶一号”茶苗后,关庄镇固井村建成288亩白茶基地。  从种下茶苗那天起,固井村党支部书记张青勇每天都要在白茶基地巡查,并通过微信、电话,时常向浙江专家请教。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指导下,他和村民精心管护,抗旱、防寒、施肥、控草、改土、防病……固井村白茶长势良好。“正式投产见效的288亩茶园,今年可采鲜叶1000斤,实现纯利润5万元,户均增收1200元。”张青勇说。  64岁的村民王光远是种植白茶的受益者之一,他流转出6亩地种植白茶,一年租金收入就有1800元,再加上平日在茶园的务工收入,一年收入2万余元。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等到3年后茶苗成蓬,采摘收入还要翻番。”  “白茶要轻轻掰断,不能用手指掐,要采一芽一叶,不要只采芽。”开采仪式现场,青川县农业农村局“白叶一号”管护专家张迅指导采茶。他介绍,在青川,白茶生长海拔高,昼夜温差大,今年白茶采摘可持续到4月下旬。茶叶推广大使开启在线直播,向广大网友讲述青川白茶的故事。  “青川白茶开采了,我们企业已做好茶叶收购加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开采仪式吸引众多茶商到场,广元市白龙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尚金良表示,将按市场价上浮5%收购白茶鲜叶,应收尽收,同时将帮助业主和大户进行茶叶加工,加工费比同类市场价格低5%。  现场还举行了白茶购销签约仪式。“刚上市的青川白茶供不应求,目前已全部签订购销协议。”青川县副县长张久全介绍,1517亩受捐茶苗基地全部投产,预计今年将采7000余斤鲜叶,可制作1500余斤干茶,白茶综合收入将超200万元。2022青川白茶开采启动仪式。 朱荣杰 摄看未来探索“返租倒包”模式 7000亩白茶让400多户群众受惠  从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安吉县黄杜村向青川县陆续捐赠54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白叶一号”长势良好,青川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截至目前,青川县共建成白茶基地5318亩。  今年,青川还将再建1700亩“白叶一号”标准化种植基地。届时,青川白茶面积将突破7000亩。进入盛产期后将年产干茶17.5万斤,年产值可达1.4亿元。  “在白茶管护模式上,青川正在探索‘返租倒包’发展模式,扩大‘白叶一号’茶叶种植户数量。”张久全介绍,以前白茶主要以集体经济管护为主,下一步计划还园于民,按照每户20亩左右种植面积来算,全县7000亩白茶可让400多户群众受惠,每户农民通过白茶,一年就能收入数十万元。  “将茶园分包到户,让群众参与到白茶的管护、采摘、加工、销售中,实现群众利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关庄镇党委书记何飞介绍,除了固井村288亩受捐茶地,目前关庄镇全镇共发展了2339亩白茶,秉承“种活、种好、种出效益”原则,该镇将茶园分成20亩、30亩、100亩、200亩不等若干单元,按照“成熟一块、发包一块”原则,将茶园分包到户。目前,已与26户农户、1家合作社、1家农业公司签订管护协议。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补基地、补加工、补品牌、补营销办法,进一步做强‘白叶一号’全产业链。”青川县委书记龙兆学表示,下一步青川县将聚焦茶产业全链条提质增效,持续推进茶园建设、茶叶加工、产品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和品牌、科技、人才等全要素支撑,发挥“白叶一号”引领作用,提升全县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水平,茶叶基地总规模稳定在30万亩,干茶年产量达到1.2万吨,年总产值达到40亿元。青川白茶有何特别之处  “情谊深、生态好、品质优、链条长、价值高、前景广。”3月24日,在青川白茶发布暨推介会上,省农业农村厅首席茶业师段新友概括了青川白茶的六大特点,宣布青川白茶产品正式上市。  高山云雾出好茶。“青川茶区是典型的高纬度、高海拔、高森林覆盖率、无污染茶区,立体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段新友介绍,青川“白叶一号”茶园分布在海拔600米—1200米的群山之间,良好的生态条件,为产出高品质的青川白茶提供了独特条件。  2020年3月,青川试采试制“白叶一号”春茶,用于品质检测。“经连续3年检测,青川白茶的游离态氨基酸高达7.5%,是普通绿茶的2—3倍。”段新友表示,“白叶一号”品质好,价值高,其干茶市场平均价格800元/斤,优质明前茶售价最高可达3000元/斤。  青川白茶充分体现了浙川两地的情深义重。在捐茶苗同时,浙江还捐帮扶资金、包技术指导、保底鲜叶回收,同时试点开展数字化种植管护。  虽然品种相同,但由于生长环境不同,青川白茶与安吉白茶也有不同。“青川白茶白化时间长,白化度比较好,加上昼夜温差大,甜味比较足。”安吉县溪龙乡农技专家钱义荣介绍。  “青川白茶已经扎根于青川这方水土,浙川合作的制度优势、高氨低酚的特色优势、品质优良的先天优势、多重效益的价值优势,注定了青川白茶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段新友说。  今年,青川将采取补基地、补加工、补品牌、补营销“四补”办法,进一步做强“白叶一号”全产业链。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3-25
(朱荣杰 记者 燕巧)“饮水思源,头一批白茶,将作为感恩茶,赠给援建、帮扶青川县的‘浙江亲人’。”3月24日,在广元市青川县关庄镇固井村,白茶开采启动仪式如期举行。4年前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捐赠给青川县的“白叶一号”,首次迎来大规模采摘。3月24日,广元市青川县关庄镇固井村“白叶一号”茶园采摘现场。燕巧 摄  在固井村“白叶一号”茶园里,茶树已有小腿高,枝头嫩芽挺立。“一芽一叶,应采尽采。”一声令下,30名腰挎茶篓的采茶女纤指翻舞,鲜嫩的芽头不断进入茶篓。  2018年4月,浙江安吉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提出愿意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青川是四川省唯一的受捐县。2018年、2019年,黄杜村累计向青川县捐赠“白叶一号”茶苗540万株,建成1517亩受捐茶苗基地,涉及沙州镇青坪村、关庄镇固井村、乔庄镇瓦砾村3个贫困村。经过精心培育,这批茶苗已长成致富茶。  在采茶仪式后的品茶活动现场,茶艺师取出此前预制好的青川白茶泡好,倒出第一杯,敬给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老人叫白堃元,今年82岁,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自1997年开始浙江对口帮扶广元,派白堃元到青川,为种茶、制茶提供技术帮助。在浙川两地间往来奔波25年,老人“手把手”将浙江优势茶产业“嫁接”到青川。“白叶一号”茶苗进入青川后,白堃元又参与到白茶管护中。如今,茶产业已成为青川县农业“一号产业”,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7.4万亩。“口感不错,鲜爽味很好。”喝下感恩茶,白堃元感慨,这些年目睹青川茶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其中滋味酸甜苦辣,但今天品到的是回甘。”3月24日,青川白茶开采上市,当地群众将第一杯茶敬给帮扶青川的浙江茶专家白堃元。 唐彪 摄  青川县委书记龙兆学在品茶活动现场宣布:“今天这批白茶,我们将尽快炒制好,首先送给浙江安吉县黄杜村的村民。”挂职青川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浙江杭州援川干部何立剑表示,“今年计划再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000万元,建17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  “白叶一号”在青川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已建成5318亩,明年总面积将达7000亩,全部达产后每年产值1.4亿元,当地正探索“返租倒包”模式,带动400多户群众受益。64岁的村民王光远是受益者之一,“我家流转出6亩地种白茶,每亩租金300元。平时到茶园做管护,每年还有1万多元务工收入。”他掰着手指头算账,“光靠种茶,我家每年在家门口就能收入2万多元。”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2-03-25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今年以来,化肥价格一路走高。中央财政日前下达200亿元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与此同时,化肥生产企业积极组织生产,开足马力保障一线春耕物资供应,为稳定化肥价格做出贡献。发放补贴投放春耕肥储备  3月份是春耕备耕关键时节,但终端市场复合肥价格一涨再涨。  “最近复合肥价格波动较大,基本上一天一个价,我们都是先与厂家确认好价格才敢告诉客户。”成都市郫都区一家农资店的老板李强告诉记者,2021年以来,复合肥价格持续上涨,目前部分复合肥价格较去年同期已经翻番。  四川省彭州市一家农资店的负责人张力介绍,部分复合肥价格2021年每吨上涨了1000元,今年还在涨。  终端市场复合肥价格上涨,源于上游原材料尿素、磷铵、钾肥等价格走高。  针对化肥价格上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统筹安排,2022年度首批300多万吨春耕肥储备已开始向市场投放,后续还有大量储备化肥陆续投放市场。  此外,中央财政日前下达200亿元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减小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当好“压舱石”满产保供稳价  在市场需求旺盛、进口钾肥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下,盐湖股份、藏格矿业等国内钾肥生产企业践行责任担当,满开优运,随产随销,满产保供稳价,发挥“压舱石”“稳定器”作用。  3月份以来,盐湖股份钾肥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生产线全开,进入一年中最忙碌时段。保春耕任务当前,盐湖股份钾肥分公司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  藏格矿业表示,为提高今年钾肥春耕时节备货,公司响应国家号召,积极稳产保价,努力提高春耕备肥产量。  今年2月份,亚钾国际与中农控股签订了《2022春耕保供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多个产品达成合作意向,打通产业链,提高春耕保供效率,助力稳定钾肥价格。多措并举上市公司平抑成本变化  作为化肥产业链下游的复合肥生产企业,一方面多措并举降成本,另一方面稳价保供,不误春耕。  云天化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组织下,云天化不仅全力保障国内磷肥供应,还呼吁其他同类企业共同抑制磷酸二铵国内销售价格上涨。  泸天化董秘王斌告诉记者,2021年底,公司综合预估研判2022年国内化肥市场供销形势,装置提前检修完毕,尿素生产装置较上年提前两个半月开车,为春耕保供奠定了有效产能基础。公司于去年积极响应国家化肥商业淡储政策,存储25万吨化肥产品,于春耕旺季供应市场。  随着春耕自南向北推进,国家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密切关注化肥市场变化,会同有关方面继续做好储备化肥投放等保供稳价工作。
新华社 | 分享: 2022-03-25
  (农民日报讯)据对全国80家水产品批发市场成交价格情况监测统计,2月份全国水产品综合平均价格为25.85元/公斤,环比上涨1.96%,同比上涨2.49%。另据可对比的45家水产品批发市场的成交情况监测统计,2月全国水产品批发市场成交量50.79万吨,同比下跌12.1%;成交额139.7亿元,同比下跌7.1%。  海水产品价格情况  2022年2月,海水产品价格47.18元/公斤,环比上涨2.42%,同比上涨0.32%。  据监测,海水鱼类环比上涨1.38%,同比下跌6.92%。分品种看,海水鱼类中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品种有:鲐鱼7元/公斤,环比上涨2.84%;带鱼30.79元/公斤,环比上涨2.52%;小黄鱼67.77元/公斤,环比上涨1.92%;银鲳112.12元/公斤,环比上涨1.66%;大菱鲆61.09元/公斤,环比上涨1.42%。海水鱼类中价格下跌的品种有:蓝园鲹11.98元/公斤,环比下跌0.65%;海鳗46.8元/公斤,环比下跌1.06%。  海水甲壳类环比上涨5.75%,同比上涨1.89%。分品种看,海水甲壳类中价格涨幅较大的品种有:日本对虾270.83元/公斤,环比上涨11.63%;青蟹179.12元/公斤,环比上涨7.3%;花蟹206.51元/公斤,环比上涨7.35%;梭子蟹209.25元/公斤,环比上涨6.25%;虾蛄88.30元/公斤,环比上涨5.36%;南美白对虾72.42元/公斤,环比上涨5.66%。  海水贝类环比上涨0.02%,同比上涨3.52%。分品种看,海水贝类中价格涨幅较大的是鲍鱼146.38元/公斤,环比上涨2.84%;牡蛎21.13元/公斤,环比上涨1.09%。海水贝类中价格下跌的品种有扇贝39.35元/公斤,环比下跌0.28%;蛏30.18元/公斤,环比下跌4.9%;杂色蛤14.91元/公斤,环比下跌0.19%。  海水头足类环比上涨0.14%,同比上涨0.86%。海水藻类价格环比下跌6.1%,同比上涨2.57%。  淡水产品价格情况  2022年2月份,淡水产品价格17.66元/公斤,环比上涨1.38%,同比上涨5.45%。  据监测,淡水鱼类环比上涨0.9%,同比上涨6.56%。分品种看,淡水鱼类中价格涨幅较大的品种有:虹鳟45.46元/公斤,环比上涨14.25%;鳜鱼78.95元/公斤,环比上涨7.09%;黄颡鱼27.64元/公斤,环比上涨6.08%;其他品种涨幅均小于2%。淡水鱼类中价格下跌的品种有:草鱼14.50元/公斤,环比下跌1.65%;鲢鱼8.43元/公斤,环比下跌1.37%;鲈鱼30.17元/公斤,环比下跌2.74%。  据监测,淡水甲壳类环比上涨2.78%,同比上涨1.07%。分品种看,克氏原螯虾54.5元/公斤,环比上涨4.26%;罗氏沼虾68.22元/公斤,环比上涨4.36%;青虾141.50元/公斤,环比上涨6.07%;中华绒螯蟹103.13元/公斤,环比上涨0.8%。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谷媛媛 陈述平 整理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2-03-24
为进一步加强粮食市场秩序的规范,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开江县化肥、种子、农膜等农资产品价格稳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良好农资产品市场价格秩序。按照《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2022年“价格保春耕”行动的通知》,近日,开江县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农资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向农资生产经销商发放了《2022年开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农资产品市场价格秩序告诫函》。该局要求各经营者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切实加强价格自律、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提醒告诫各农资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明码标价和价格公示制度,严禁在春耕期间哄抬价格、串通涨价、操作市场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春耕期间农资价格稳定。下一步,开江县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加大农资市场价格监管力度,加大巡查频次,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农资产品市场价格违法行为,绝不姑息。对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同时充分发挥“12315”举报电话的作用,认真处理价格投诉举报,及时化解价格矛盾和纠纷,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价格秩序,保证春耕不误农时,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手抓”“两不误”。(供稿:开江县市场监管局 陈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2-03-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洪瑜  近日,开江县任市镇迎来了连续几天的好天气,在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蟹苗繁育基地,水产工人迎着和煦的阳光,将精心培育的小蟹苗投入水中,一幅幅“水上春耕图”徐徐展开,绘就丰收的希望。  “最近每天都投放几千斤蟹苗下水,多的时候一天上万斤。”记者跟随民生渔业公司生产部经理谷代宏来到蟹苗繁育基地,只见各塘口整齐划一,工人们三三两两各司其职。向远处望去,“生态水产助力乡村振兴”的标语十分醒目。水产工人准备将大闸蟹蟹苗投入水中放养。  “今年,我们实现了蟹苗自主培育,将彻底解决异地苗种本土气候适应性问题!”谷代宏介绍说,经过不断努力,公司实现了蟹苗自主培育,将大幅提升商品蟹回捕率,极大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降低养殖风险。  “从前我们的蟹苗都是从江苏、安徽等地空运过来,成本高不说,成活率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据谷代宏介绍,按照以往空运蟹苗的养殖方式,商品蟹回收率仅为15%左右,也就是说放100只小蟹养殖,最后能收回来15只来售卖,这就是15%的回收率。而自主培育的蟹苗回收率将达到6成以上。  在实际操作中,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精心挑选单体5两的母蟹、7两的公蟹作为优质原种,并在江苏繁殖具备优良性状,培育抗病、抗逆性强的‘大眼幼体’(蟹苗刚出生的叫法)。  为何“大眼幼体”出生在江苏?大闸蟹系洄游习性物种,每年秋冬天洄游至长江入海口,春天在淡水与咸水交汇的水域进行交配产卵、孵化繁育。江苏作为沿海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此同时,江苏作为闻名的鱼米之乡,在大闸蟹育苗方面也有着先进的技术和配套服务。  “这是一个物种的天然习性,人工难以模拟入海口水体环境、咸淡水比例、压强、温度、微生物等自然条件,即便模拟成功,也很难成活。”谷代宏告诉记者,开江县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为彻底解决本土苗种培育问题,专门建成500多亩大闸蟹育苗基地,为产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这个塘口为例,我们将提前养好的水草、鱼进行配比,并定期勘查水温、水质情况,判断投放的密度。”谷代宏表示,截至目前,“大眼幼体”从最初进入育苗塘口的11万只—13万只/斤,经过适应淘汰后,每斤幼体可培育出80斤-100斤的大闸蟹扣苗(规格每斤80只左右)。民生渔业公司与相关院所克服了蟹苗运输、繁育、气候等方面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了蟹苗的自主培育。  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贤进介绍说,公司联合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所,坚持绿色生态养殖模式,保证产品质量;今年公司预计将投放蟹苗10万-12万斤,实现大闸蟹产量300万斤的目标,广大食客不必远赴阳澄湖,就能吃上四川好蟹。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2-03-23
四川三农新闻网乐山讯(通讯员 祝玉平)春茶采摘正当时,大楠镇的2万余亩茶园迎来采摘季,当地茶农和外地采茶工人正抢抓农时采摘春茶,各茶企也开足设备抓紧生产,一派繁忙的景象。大楠镇茶园迎来采摘季走进石碑村放眼望去,漫山的绿茶吐露新芽,到处是腰间挎着竹篮的采茶人。石碑村是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是牛郎坪茶叶现代农业园区的组成部分,种茶历史悠久,全村现有茶园基地1.1万亩,茶叶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今年,石碑村茶叶呈现出产量高、价格好“一高一好”态势。茶园满是采茶的村民“今年石碑村茶叶呈现出产量好、价格好的‘双好’态势,当地春茶单价最高达到每斤110元。”正在茶园陪同农业专家的该村支部书记彭德高向笔者介绍,今年这个行情,仅他家的30余亩茶,就能卖10万左右。茶园里忙采茶,茶厂内忙制茶。来到位于该村的沐川县牛郎坪富晒农业有限公司,工人师傅正对茶叶进行杀青、揉捻、烘焙、理条等工艺,时而抓起一把茶叶细细察看,以确保茶叶质量。据茶企法人介绍,该厂现在每天加工鲜叶两到三千斤,当天收购当天加工,主要售往成都、北京、浙江一带,年销售额达七百余万元。随着春茶的全面开采,石碑村的几家茶厂全部开厂,鲜叶不够,还到周边乡镇的茶农手中收购。来到位于该村的沐川县贵宾茶厂内制茶机器全部开动,一派繁忙景象。“我厂主要生产独芽,现在茶厂每天加工鲜叶一吨半左右,生产将持续到今年的10月份。”该厂法人施桂斌介绍。茶厂工人制茶忙目前,石碑村的黄茶也长势喜人,进入了采摘时节。同时,该镇还引进业主流转土地300余亩,种植白茶302亩。“大楠镇有茶叶2万余亩,其中石碑村和茶林村共1.8万亩茶园纳入牛郎坪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占整个园区的54.6%。”正在石碑村走访的该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母丹望着阳光下的茶园介绍,大楠镇力争到“十四五”期末茶叶种植面积突破3万亩,同时,按照“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发展思路,加快推进茶叶产业精深加工和品牌创建,不断增强茶叶就地加工能力和产品附加值。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2-03-22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