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边钰 吴梦琳 文铭权)6月12日,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村镇的未来”国际会议的嘉宾走进眉山市丹棱县顺龙乡幸福古村,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切身感受因地制宜进行历史村镇保护给古老村落带来的生机。现场图片  幸福古村承载着盐铁古道千年的历史与沧桑,以其悠久而厚重的古道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成为不少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为了保护幸福古村,近年来,眉山市依托古村
| 分享: 2019-06-13
    “历史村镇的未来”国际会议上,多国专家分享经验——    (记者 吴梦琳 边钰)6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村镇的未来”国际会议在眉山落下帷幕。三天时间里,来自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法国、哥伦比亚等43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多名嘉宾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经验。  分享中,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被频频提及。在他们看来,历史村镇是“生活着
| 分享: 2019-06-13
    两年多来,壤塘22个专合社积极承接生态治理项目  (朱蕾 记者 徐中成)6月12日一早,阿坝州壤塘县上杜柯乡鱼托村,胜利脱贫生态管护专合社社长洛单与270多名牧民一起,在一大片裸露的荒山坡上播撒草种。“这里需播撒5吨草种,两天才能完成。”洛单说。  这片裸露的荒山坡共226.67公顷,叫金木达金矿生态综合治理点。13年前停止采矿后,这里一度尘土飞扬,远看像“秃”了一块。
| 分享: 2019-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许静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这几年,为有效抗旱,我在柚子园里轮流套种西瓜,柚子园因为有了西瓜藤蔓的遮盖,天干时土壤也保持湿润。这几年虽然夏季不时出现季节性干旱,但我的柚子却能够正常生长,个头大,品质也好,每亩采收上千斤西瓜,而且年年卖上好价钱,增收了2000多元。”近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伏龙村,村民张从全一边给西瓜人工授粉,一边介绍
| 分享: 2019-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范莉 闻亚 文/图  “这块地漂亮”、“这个莴笋长得漂亮”……  6月1日-2日,记者跟随四川省蔬菜创新团队高山蔬菜岗位专家、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苗明军走访了阿坝州高山蔬菜基地。两天时间里,苗明军多次把“漂亮”二字用在他专注和热爱的高山蔬菜事业上。  正是长期以来省农科院专家们的这份专注和热爱,让科技逐步改变着整个高山蔬菜产业,改变着这片
| 分享: 2019-06-13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近日,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影视与戏剧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三年级学生王宇坤(右二)在约嘎村拍摄新鲜竹笋交易。  从今年3月开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影视与戏剧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探索把高校课堂搬进山村。该专业三年级的47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分批来到距成都260多公里的峨边彝族自治县彝族村落约嘎村,通过完成作业的
| 分享: 2019-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程聪  6月11日,在位于大巴山腹地的通江县云昙乡木顶寨村3组,新栽植的青花椒在地里长势正旺。87岁的向思秀蹒跚走在村道上,不时停下来,瞅瞅侄孙陈治国栽植的青花椒。  海拔一千余米的木顶寨村,作为“飞地”,嵌入邻县平昌县喜神乡三官村、八台村的群山当中。这里道路崎岖,百余户村民散落居住在山腰间。  往年的木顶寨村常年缺水,无经济作物,村民靠天吃饭。饮水、发
| 分享: 2019-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温未希 何晓洪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自5月18日以来,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文罗村牟安贵等3个西瓜种植大户格外高兴,他们种植的200余亩“8424”大棚西瓜在驻村“第一书记”喻静的帮助下,通过村里的电商扶贫服务站,每天都卖出了4000公斤,收入达1.6万元。资料图片  “8424”西瓜于几年前在文罗村引种成功。今年由于气候原因,“8
| 分享: 2019-06-13
  新华社成都6月9日电(记者 康锦谦) 端午佳节来临之际,家住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的藏族小伙阿拉提前好几天就开始策划节期促销方案。他的网店拥有数万粉丝的关注,藏区特色的手工牛皮本、原石项链、酥油茶铜壶等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全国各地。  阿拉的妻子蔡赫是河北姑娘,毕业后在成都武侯祠附近一家藏族文化店工作,偶然认识了阿拉,夫妻俩一起开了一家名为“老头子和老婆子的藏缘店”的网店。“我与丈夫一起开网店的
| 分享: 2019-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尹刚 潘建勇   “我们应该用好用活土地流转政策,吸引更多业主规模发展特色产业。”“村里可以发挥老党员的作用,发展更多的志愿者,大家共同为乡村治理出力。”…… 6月5日,在仁寿县藕塘乡百子村的一农家院坝里,来自该村的 20 多名党员、村民和村干部们一起围绕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发展等主题,积极探讨、现场交流,建言献策。  为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参与乡村
| 分享: 2019-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梁娟 记者刘佳     风貌独特的新村,纵横绵延的绿道,村民们敞开的“小洋楼”前杂货、餐饮生意做得有声有色……6月6日,记者一来到成都市双流区胜利镇云华新村,便被这里的热闹景象深深吸引。  近年来,该村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特色社区文化建设为保障,探索出了一条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一个多月前,双流区首届空港花
| 分享: 2019-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文艺 特约通讯员 张平  为维护群众利益,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宣汉县主动回应群众诉求期盼,在今年启动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实招、下重拳,狠抓问题整治,以实际成效凝聚力量,赢得群众信任。倾听民声 广纳民意  “我们现在居住在老城区,房子老旧,环境卫生差,这让我们很不满意。”这是家住南
| 分享: 2019-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张立峰    6月12日,记者从省国土厅获悉,在当日举行的全省地质灾害防治调度会上,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对全省汛期地质灾害趋势进行了预测。今年汛期,全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仍将呈频发、多发、高发态势,地质灾害发生数量与“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常年均值基本相当。九寨沟、芦山、汶川地震灾区及金沙江中下游河
| 分享: 2019-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闻亚    6月12日,2019年四川猕猴桃产业发展技术研讨暨重大技术协同推广交流培训会在都江堰举行,正式向全省推广两项猕猴桃重大科技成果。此举将有助于突破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培育川果支柱产业。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波在会上表示,要擦亮四川猕猴桃金字招牌,进一步提升四川猕猴桃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会议现场 
| 分享: 2019-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6月5日,在成都举行的全省乡村振兴产业专题示范培训班上,记者见到了前来参训的阿坝州农业农村局局长严扎甲。利用午间休息的间歇,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介绍了当前阿坝州农牧业的重点工作。  严扎甲告诉记者,阿坝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将发展壮大生态经济,着力构建“三地共建、五业同优”产业发展新格局,通过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对口帮扶、巩固提升等,
| 分享: 2019-06-13
    (记者 李灵越)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在安州区举行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技术培训。近年来,绵阳市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翅膀”。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8%。资料图片    培训中,绵阳市进行了农机智能监测终端设备展示。工作人员在传统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上安
| 分享: 2019-06-12
    (记者 岳东)6月11日,记者从泸州市叙永县委宣传部获悉,自去年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与叙永县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以来,两地加强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持、资金支援等方面的扶贫协作,搭起了交流合作的桥梁。叙永县水尾镇西溪村旅游扶贫成效显著(叙永县宣传部供图 胡润林 李欣 摄)  产业扶持 “龙游飞鸡”飞满乌蒙山  赤水河畔风光秀丽。在乌蒙山深处的石厢子彝族乡坡脚村、安乐
| 分享: 2019-06-12
    (记者 岳东 摄影报道)日前,为期一周的2019年泸州龙马潭乡村文化旅游节在龙马潭区双加镇开幕。松滩湖环湖马拉松赛、生态鱼烹饪技能大赛、乐趣端午……十余项活动悉数举行,让双加镇十里渔湾、柑橘博览园、松滩湖等优美景色成为了游客心中的“画里水乡、一抹乡愁”。端午期间,乡村文化旅游节如此季节般“大热”,刷爆了泸州市民的朋友圈。  这样的热闹场景让当地群众尝到了甜头。今日,记者
| 分享: 2019-06-12
    (熊建军 陈建友 文/图)为了更好地保护邻水县域水生态环境,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维护渔业资源生物多样性,提高群众保护渔业资源生态意识和法律意识,助推邻水生态文明建设,6月6日上午,邻水县在丰禾镇鱼鳞滩大桥段开展了 “两河流域增殖放流生态修复保护行动”。县人大、县政协、县检察院、县农业农村局、县河长办、丰禾镇政府、县公安局丰禾派出所相关工作人及部分群众共200余人参加
| 分享: 2019-06-12
  (李飞)芒种已过。农谚讲,“芒种麦上场,龙口夺粮忙”。截至6月12日,全国夏粮收获近八成。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实地调查分析,今年夏粮实现恢复性增产,又是一个丰收年。夏收油菜籽也呈增产趋势。  从产量的构成指标看:一是面积稳定。预计夏粮面积4亿亩,基本保持稳定。二是单产提高。夏粮的主体是小麦。专家田间调查,小麦产量 “三因素”均呈增加态势,预计平均亩穗数37.36万,比上年增加0.48万;
| 分享: 2019-06-12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