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国家级制种大县邛崃种子质量监督抽检现场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实习生 刘佳钰 正值春耕播种时节,采购合格的好种子是保证好收成的基础。记者 2 月 23日来到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邛崃市,跟随邛崃市农业农村局监督执法人员,深入农资市场一线,直击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现场,看一粒“货正对版”的种子,要经历哪些关卡查验“正身”。执法人员查看门店经营资质、购销台账等情况。吴东方 摄 上午10时许,在位于邛崃市文君街道的川农农资经营部,只见前来选购种子的顾客络绎不绝。除了货架、玻璃柜,地面上挨个摆放的纸箱里也装满了各品种品类的种子,看得人眼花缭乱。 当季播种的杂交水稻、玉米、大豆和蔬菜等作物种子 是 本 次 检 查 的 主 要 对象。现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与种子管理站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展开检查工作。前者负责种子合法性检查,后者则负责种子质量抽样送检。 首先是检查该门店的生产经营资质、档案和备案情况。查看了经营许可证后,邛崃市农业农村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科长李中文仔细查看起该门店的经营档案、购销合同、台账等。 随后,李中文随机检查正热卖的一些袋装种子。“在各类种子的外包装上,要查看是否标明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审定编号及其真实性,还要查看适宜种植区域是否相符、使用说明的有无,以及是否全面、真实和规范等,另外还要查看是否附带调运检疫证明。”李中文向记者介绍。 “关于种子的信息其实都可以通过种子包装袋上的二维码进行查询、溯源。”李中文边说边拿起一袋水稻种子,用手机“扫一扫”,打开该产品信息页面,清晰展示着品种名称、生产经营者、加工批次、制种产地、物流等信息。 “检测净度和发芽率的这袋样品要 900 克,检测水分的是 100 克。”现场的另一边,种子管理站工作人员也在忙着进行玉米种子的抽样、分装。对种子抽样样品进行编号、封装。刘佳钰 摄 邛崃市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站长伍引风介绍,这是严格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抽取的种子样品,对玉米样本进行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等指标的检测,以及转基因初检。 “总共有6项检测指标,现场抽取了 6 袋样本。”种子管理站工作人员将玉米种子经称重后装进封型塑料袋,用记号笔在塑料袋上写上编号和检测项目,再装进牛皮纸袋里,最后用订书机封装。 “每个抽取的种子样品编号都是不一样的,在袋子上写上编号方便溯源查询。这样一来,要是出了问题就能追踪到种子生产企业。”该工作人员介绍,种子质量的室内检测约需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得出结果,“如果种子检测不合格,还会进行二次检测,这也是秉持着对各方负责的态度。” 成都市种子管理站副站长任哓波介绍,按照《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 2023年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的通知》进度安排,目前全市已完成对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抽检,对种子市场的抽检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开展中。要抓好春耕时节契机,加强对水稻、玉米、大豆等粮油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引导农户选好种、用好种,加快推进“天府粮仓”的品种优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