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侯云春 赵旭东)近日,记者跟随“访长江首城,看宜路精彩”采访团来到位于宜宾南溪区的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园区。村民们正在分拣菜苔,装筐运往市场;大棚内育秧苗盘整齐摆放,高粱苗已开始发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南溪区五星级农业园区南溪区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南溪区东北部,距南溪主城区10公里,是以高粱(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主,轮作蔬菜、油菜,生猪养殖为辅的“粮经复合型”现代农业园区。园区通过建设田园综合体,以产村相融、产城融合的模式促进城乡融合。“我们对农户的订单收购价格高于他们常规种植收益,比如,收购水稻的价格就比市场价格高4毛钱左右。”宜宾南溪溯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介绍,该公司针对客户群体需求进行水稻、蔬菜、高粱等培育种植,同时,还为老百姓提供育苗服务,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降低群众种植风险。园区大棚育秧苗 在仙临镇两木村粮油种植基地,林天其正利用晴好天气,在今年流转的50亩土地里抢抓农时进行劳作。“以前人工种植的时候,人累、钱不多。现在与园区订单式合作种植高粱,不愁销路,机械化耕种提升产量,人也轻松了,钱也赚到了。”春耕播种 据了解,园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要求,着力构建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种养循环、绿色生态、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体系,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探索在丘陵地区建设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走出了一条具有南溪特色的规模化、优质型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发展道路,是五粮液、恒生福、徽记食品等企业的生态原料基地。南溪区酿酒专用粮基地“游客在基地里可以实现春赏油菜花,秋看高粱红。在油菜花开期间,当地村民的农家乐,一个月收入可达5万元左右。”李林说,园区建立“龙头企业+家庭农场+村集体+农户”“大园区+小业主”等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2023 年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0%。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5
(记者 侯云春 赵旭东)3月12日,记者跟随“访长江首城,看宜路精彩”采访团来到位于三江新区江南镇的宜宾万亩“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育秧育苗中心内,一盘盘秧苗整齐摆放,随着机器的运作循环移动,育秧盘内秧苗已开始发芽。位于宜宾三江新区江南镇的天府粮仓综合农事中心“立体循环运动育苗设备,配备了遮阳、温控、照明灯系统。苗盘在机器中立体循环运动可以让每一批秧苗吸收水分、光照、肥料灯养分,实现均衡生长。”宜宾“天府粮仓”农业生产负责人邓旭说,与人工育秧相比,机械化设备的优势在于有标准的控温的设备,可以有效地避免倒春寒,秧苗生长具有良好的环境优势。其次是可以在节约30%—40%人力成本的同时,缩短育苗周期。立体循环运动育苗设备据介绍,2023年宜宾万亩“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完成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灌排分离、水旱轮作,耕种管收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95%,新改高标准农田超高产攻关区创造了中稻亩产806.97公斤的川南最高记录。“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的小春种植油菜、胡豆、川芎等农作物,大春就是种植水稻。”邓旭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分批次开展育秧准备工作,通过现有的四套立体循环运动育苗设备全线投入生产,一个周期可育苗12000盘秧苗,满足500亩水稻秧苗需求。宜宾万亩“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行走在宜宾万亩“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放眼望去,满目金黄,四面散发着淡淡的油菜花香味。“示范区已实现订单农业企业入驻22家,引入各类社会农业投资公司5家,联动6家科研院所开展水稻种植试验新技术示范,促进周边受益群众人均增收5000余元,成功申报为‘四川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邓旭介绍到,项目建成后,年综合产值可达1亿元,预计将带动周边约2万人年均增收5000元,并有力促进宜宾市形成“一核五带百园”的高水平“天府粮仓”产业体系。据了解,三江新区江南镇万亩“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着力打造农田高标准、基地高产量、管理高效率、产业高效益、品牌高名气、农民高收入“六高同步”的新时代粮油产业示范基地,不断提高粮油产业综合生产、保供调控、助农致富“三种能力”,实现粮油生产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加工转化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利益链“五链协同”,市场营销产、 购、储、加、销“五位一体”,力争建成川南第一、全省典型、全国知名的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示范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4
(朱思雨 记者 杨波)“这些稻田虾长得真好.”“看来今年早虾确实是‘开门红’。”近日,在宜宾翠屏区牟坪镇七一社区,农户们纷纷运来自家稻田里的早虾,参与到热火朝天的集中收购当中,大家不时交流着稻虾种植养殖经验,分享着早虾丰收的喜悦。 早虾收购现场(朱思雨 摄)2023年以来,牟坪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已在七一社区、工农村等多个村社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完善、高产稳产且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村民可自行承包高标准农田并发展稻虾产业。同时,各村也集中组织农户参与技术培训,提高大家的种植养殖水平。“得益于我们川南独特的气候优势,牟坪稻虾今年的上市时间更早,如今镇上大力支持发展稻虾产业,大家利用冬季水稻田空闲的契机养殖起小龙虾,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两收’。”七一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松介绍道,今年元宵节前后,社区的小龙虾就开始陆续上市,近期的收购价视小龙虾大小不同在10多元到50多元不等,上市期预计将持续至4月下旬。“现在我们高标准农田里的稻虾综合亩产值能达到4000元以上,收益比以往更可观,村民们种植养殖稻虾的积极性也都很高。”七一社区“稻田虾”大户曾祥彬高兴地说。高标准农田(朱思雨 摄)在牟坪镇工农村,稻田虾收获忙的同时,不少农户也进行着水稻育苗的准备作业,大家伙有序耕整着水田,一旁油菜花盛开正旺,共同描绘出一幅热热闹闹的春耕图景。工农村党总支书记杨明海告诉记者,为巩固提升稻虾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工农村村集体经济采购了水稻脱壳设备和稻虾米烘干设备等,有效做细稻虾米的精深加工,提升了工农村大米品质。三产方面,工农村结合“良田靓虾”,大力发展稻虾研学和乡村旅游,并开设特色农家乐,让村民共享稻虾产业带来的“福利”,预计今年村集体收益将突破100万元。牟坪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鑫表示,近年来,牟坪镇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稻虾产业,目前全镇稻虾种植养殖面积约1000亩,主要分布在七一社区、工农村、双河村等。下一步,牟坪镇将持续在水源较好的区域内推广稻虾供养模式,进一步提升群众收益,推动“牟坪粮仓”高质量发展。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4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小芳 特约通讯员罗景萍 罗沾)采收、运输、打理……3月6日,在高县复兴镇群乐村村集体公司蔬菜基地,村民们分工协作,现场忙碌而有序。  “我们实行‘小包干’,承包土地种芽菜的农户积极性高了,责任心强了,菜的产量提高了。”群乐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平说,“从目前采收的情况来看,亩产都在5吨以上,产值超2500元。村集体公司‘小包干’的130亩土地,将为村里7户承包户带来30余万元的收入。”村民在地里收青菜  王平口中反复提到的“小包干”,指的是该村村集体公司探索的一种“包地到户、按产收费”经营模式。  据介绍,该村村集体公司承包的土地种蔬菜、高粱,过去都是公司牵头,育苗、栽种、管理、采收等生产环节雇用周边富余劳动力参与,尽管效益明显,但始终存在管理乏力、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2023年冬,村集体公司和蔬菜深加工企业签下芽菜“订单”种植后,决定探索实行“小包干”模式,将公司承包的土地,“包”给有种植芽菜意向的农户种植管理,公司不收农户土地承包费并为他们提供种子和技术支持等,所种的芽菜由村集体公司保底收购。芽菜采收售卖时,公司再按每吨100元的标准收取“管理费”。  “小包干”既降低了承包农户的投资风险,又解决了生产环节中的技术难题,尤其是保底收购彻底消除了农户销售的后顾之忧,让“小包干”的农户吃下了“定心丸”,甩开膀子种菜的底气十足。  “除去开支,一亩地纯赚1200 元以上。”说起“小包干”,承包户罗林笑了,“我在家门口承包村集体公司50亩土地种菜,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能赚6万多元。”  “‘小包干’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承包户周强表示,承包村集体公司的土地种芽菜风险低,效益高,去年他承包的20亩地能挣2万多元。今年,他打算多承包地种芽菜。  “小包干”不仅解决了村集体公司经营过程中管理乏力的问题、激发了承包农户向土地要效益的内生动力,还鼓起了当地富余劳动力的“腰包”。“仅采收芽菜这个环节,目前用工已超200人次,就近前来务工的村民对每天100元的工资很满意。”王平说,“小包干”的模式,初步实现了村集体公司、承包农户、务工村民“三增收”的多赢格局。下一步,村集体公司将在高粱、南瓜等“订单”农业上继续探索推行该模式,尽可能地让土地效益最大化。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4
(四川农村日报讯 秦旭)组织专项招聘会、开展直播带岗、提供就业指导……近日,宜宾市翠屏区多地开展“好工作就在家门口”“春风行动”等专项服务活动,助力求职人员和招聘单位“双向奔赴”。专项招聘会 用心促就业  “想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岗位,如果待遇各方面都不错就不走了。”3月3日,在五粮液产业园B区,“好工作就在家门口”宜宾市翠屏区就业服务“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上人头攒动,现场氛围热火朝天。  招聘会邀请了五粮液产业园区及周边各镇34家用工企业参加,提供文员、会计、市场营销等864个就业岗位。现场还设置了职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咨询等服务点,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助推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据了解,在招聘会举办之前,翠屏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就与相关企业进行过多次沟通,通过了解企业的用工数量、工种需求等,搭建求职招聘双向沟通平台,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进行招工,吸引更多“老乡”留在家乡、建设家乡。线上+线下 贴心助就业  “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让我们心里更踏实,沟通起来也很顺畅。”在翠屏区岷江新区中央音乐公园举行的“春风行动”大型现场招聘会上,家住岷江新区的郭霞,向心仪的岗位投递了简历。  招聘会采取“线上直播带岗+线下现场面试”的双线模式进行,针对性解答岗位要求、工资福利等问题,拓宽企业招聘渠道,解决远程求职难题。  据了解,在“春风行动”期间,翠屏区将高频次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等活动,做到线上有招聘、线下有活动,全力为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搭建更多供需对接平台。“春风”迎开局暖心稳就业  “在稳定就业方面,翠屏区一直把就业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翠屏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张天宁介绍,近年来,该中心通过“一走四送”,即走基层、送岗位、送信息、送政策、送培训,不断增强就业指导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据了解,自“春风行动”开展以来,翠屏区已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22场,现场招聘会入场2.78万人次,直播带岗浏览量11.76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7744人;推介创业项目10个;发放各类就业补贴 210 万元;为1.45万人次提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下一步,翠屏区将全面推进零工市场提档升级,持续充实服务内容,在全区镇、街道建立20余个“宜就业”驿站,全方位推进“一刻钟”就业圈落地见效。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3-14
(记者 侯云春 赵旭东 文/图)3月11日,宜宾市启动“访长江首城 看宜路精彩”一月一主题采访活动。据悉,从3月起至12月,该市将依次通过每月聚焦一个宜宾发展主题,邀请中省主流媒体、行业媒体和市县(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进田间地头、生产车间、项目现场等,开展集中式采访报道,深入宣传宜宾市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宜宾的万千气象。启动仪式后,参加3月“聚焦春耕生产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主题采访的中省、市县(区)媒体记者们,前往高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探访春日里的宜宾农业现代化故事。记者来到位于高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的庆岭镇先娱村点位现场看到,数台旋耕机正忙着翻耕,同步进行的还有平整、施肥、蓄水等,正为接下来的播撒稻种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不远处的育秧中心、农机中心、烘干中心、加工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其中,育秧中心项目将于3月中下旬启动。备耕生产高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位于该县庆岭镇、复兴镇、沙河镇,规划总面积6万亩,其中核心区3万亩,位于庆岭镇桥坎村、山河村、先娱村、龙泉村、向阳村。目前,园区正大力实施基地建设、设施装备、科技创新、品牌培育等项目,已完成土地提质改造3.5万亩,正在改造2.5万亩,其余建设项目也在全面推进中。“这是高县打造的首个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通过与省农科院合作,引进了省上先进生产技术,促进粮食优产高产。此外,还通过国资搭台赋能,发挥村集体公司载体作用,破解土地碎片化、荒地无人耕种等问题。”高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严洪轩告诉记者,2024年,高县将以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为主线,着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庆岭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示范引领,突出优质社会化服务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拉动一二三产协同带动,扎实抓好“三农”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节,高县以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为抓手,助力春耕备耕开好头、起好步。“目前,全县已备好稻种210吨、玉米种250吨、大豆种300吨、高粱种10吨、地膜920吨、肥料2.5万吨,护航春耕备耕。”备耕中的高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一角(李清凌 摄)此外,该园区引进专业团队开展实体化运营,建立了“专业团队+业主+村集体+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实体化运营,推广全程机器化综合农事服务。2023年已在向阳村、先娱村等地推广建成“高粱+”粮经轮作基地1.5万亩。通过实体化运营,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实现了农业产业提质降本增效。“实施后,人工成本从1150元/亩下降到360元/亩,而收益则从2620元/亩增加到4400元/亩。”高县庆岭镇党委书记杜润平说,接下来,庆岭镇将依托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传承春酒非遗文化,加快建设中小微创业园和春酒农文旅创业园,开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高标准布局农耕体验、科普研学、美食品鉴、乡村民宿等业态,推进“以镇带村·城乡融合”示范区发展。高县茶园(陈小芳 摄)高县,素有“乌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来第一城”之美誉,拥有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茶叶基地县、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全省现代农业重点县等10余项荣誉和蜀山茶海、蜀南桑海、粮油等市县现代农业园区14个。近年来,高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突出一二三产联动,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4+2”优势产业提质发展,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产业融合发展初具规模,实现户户有产业,每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带动。2023年粮食播面达69万亩,粮食产量实现26.7万吨。全县现有桑园23.5万亩、位居四川省第一,蚕桑产值达35亿元,茶园达33万亩、位居四川省第二,年产干茶3.1万吨,茶叶产值实现75亿元。建成农产品加工园区、“中国早茶第一市”长江源国际茶贸城。全县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10家,规上加工企业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175家。2023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92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3
(宋成均 李鹏春 记者 侯云春 赵旭东)维修改造机电提灌设施、旋耕机来回穿梭、农民秧田忙育秧、育秧工厂集中育苗……3月12日,走在宜宾市长宁县乡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耕机械来回穿梭、村民辛勤劳作的身影,一派春耕春种的忙碌景象。 人工育苗“今年打算在去年2800亩的基础上继续扩种到3400亩,目前水稻、玉米、高粱等主要粮食作物覆膜育秧已基本完成,再过20天就可以大规模移栽了。”长宁县力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良银说,经过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的农田,能排能灌,采取“水稻(高粱)”+菌类(蔬菜)等粮经复合模式,效果还不错,粮食收获后种植芥菜等订单蔬菜亩产值可以实现3000元以上,种植羊肚菌、竹荪等高附加值的菌类亩产值可以实现两万元以上,专合社每年可带动周边农户务工收入达150万余元,合作社壮大了,大伙儿也愿意来这里干活,今年的信心也就更足了。随着气温回升,长宁县广袤的土地迎来春耕播种的最佳时期。机器耕田连日来,长宁县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以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等“五良”有机融合为路径,积极开展粮食生产“扩播面、提单产、增效益”攻坚行动,通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检修、农资市场监管检查、春耕备耕技术指导、高产优质品种培育、做好农机服务等方式开展春耕备耕工作,确保春耕生产有序开展。全力推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百千万”工程,积极建设水稻“吨粮田、万元钱”高产示范点和大豆复合种植“双高产”攻关示范点,2024年计划在竹海镇桃坪稻虾园区建设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1个,在梅白镇、古河镇、老翁镇、龙头镇建设粮油千亩高产示范片9个,在梅白镇洪谟粮油园区、古河镇群益村、梅硐镇马鞍村、龙头镇武宁寨村等建设粮油百亩高产攻关示范片10个。苗床田间管理长宁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长宁县计划粮食生产播种面积50.5万亩以上、产量在21.6万吨以上。目前,全县已育秧可栽面积达25万亩,占大春计划栽播面积的52%,其中水稻已育秧可栽面积15万亩以上,玉米已育秧可栽面积3.5万亩以上,高粱已育秧可栽面积1.5万亩以上,其他粮食作物5万亩。水利工程现有蓄水量3585万立方米,蓄水、提水灌溉能力完全可以满足春播需要,市场上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备货调运能力充足。已开展大春粮食种植技术培训25期次,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技术指导150余人次,已全面做好春耕备耕准备。(图片由长宁县委宣传部提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3
(记者 侯云春 赵旭东)3月12日,记者跟随“访长江首城,看宜路精彩”采访团走进宜宾市“两海”示范区桃坪片区的农田间,只见“山上看风景,山下看产业”几个大字旁,村民正在进行田间管理,准备春耕播种。桃坪片区“山上的风景是指蜀南竹海景区,发展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业;山下的产业主要是指万亩稻虾循环种养产业、万亩森林粮库(笋用林基地)两大富民产业。”宜宾市“两海”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竹海镇党委书记陶兴林告诉记者,当地通过山上山下互动,着力打造远郊乡村城乡融合示范区。竹海桃坪产教融合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据了解,竹海桃坪产教融合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由竹海镇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打造,旨在培养学生、培训农民、培育新品种。同时通过与蜀南竹海山上的景区互动,打造研学基地,丰富游客的田园农事活动。基地现已建成占地面积11亩的智慧大棚,含浅液流无土栽培、高棚立体栽培和移动苗床项目。基地已形成稻田综合种养、鱼菜共生种养、果蔬立体种植等农业优质高效生产新模式,开展了42个优质品种种养殖示范和推广,试种推广了水稻宜香优2115、澳洲淡水小龙虾、中华倒刺耙鱼、特长豇豆王、七彩泡椒等优质产品。农业智慧大棚此外,桃坪片区着力构建高质量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大力引导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在片区南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大力推进以纸浆竹为主的原生竹林提质增效;在中部水田集中区域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龙虾良种繁育、黄辣丁生态养殖等产业;在北部竹林富集区域大力发展高效笋用竹及肉(蛋)鸡、生猪等产业;见缝插针式布局桃、李、梨等花果林产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连片成带,实现特色高产高效农业全域覆盖。2023年,万亩稻虾循环种养产业综合产值达到6000万元左右;笋用林今年将扩大到5500亩,依托粗加工提升附加值。近年来,“两海”示范区桃坪片区统筹推进乡村规划、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推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公共服务更加普及、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晓川 刘钰  眼下正是水稻育秧的黄金时节,连日来,宜宾市翠屏区各地抢抓节令,积极开展水稻育秧工作,为春季农业生产做足准备。  3月5日,在李庄镇安石村的水稻示范基地里,连片秧田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春日大地,农户们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水稻育秧作业,整地翻土、平整秧田、撒种施肥,在漫山金黄的油菜花间,勾勒出一幅“人勤春来早”的春耕美好图景。  据翠屏区安农有渔专业合作社基地管理员彭思乾介绍,安石村水稻种植面积共228亩,惊蛰前后正是全面播种育秧的好时节,育秧结束后,将在4月下旬开展插秧工作。  据了解,今年以来,翠屏区整合利用中稻再生稻产业集群、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等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集中力量推进全区42万余亩水稻的生产工作。  “我们采购了80余吨种子,正陆续免费发放给农户。目前全区水稻育秧总体进度已超过5%。”翠屏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家豪介绍。  下一步,翠屏区将全面推广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建设粮油生产“百亩攻关田”2个、“千亩展示片”3个、“万亩示范区”5个,同时在南域重点打造李庄镇三村联动、李庄镇左湾、牟坪镇秦家坝、李端镇其林村等4个核心点位;在北域重点打造白花镇白安社区、永兴镇张场村—双谊镇双华村、金秋湖镇渔乡村、双谊镇新政村—永兴镇华清社区等4个核心点位。全区力争实现水稻亩产提升5公斤以上的目标。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3
(赵书婷 谢诗雨 记者 侯云春 赵旭东)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宜宾市兴文县积极开展清沟护渠行动,科学有效调配水源,切实抓好春灌服务保障,全力保障春耕生产用水。 清理沟渠淤泥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连日来,在宜宾市兴文县共乐镇,当地干部群众、青年志愿者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办实事,清沟清渠保春耕”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清理沟渠内的淤泥、杂草和垃圾,让水流更加通畅,为春耕灌溉提供有力保障。“我们全镇共有300余名干部职工、青年志愿者参加清沟清渠活动、共清理沟渠15余公里,为今年的春耕生产用水提供了坚强保障。”兴文县共乐镇党委常务副书记邹正勇说道。为有效利用水资源,兴文县水利部门则积极通过提灌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统一调配区域水库及水库配套渠道等水利基础设施,指导各个乡镇以分组、分片集中供水的方式组织村民积极蓄水备耕。在共乐镇连片的稻虾田里,去年建成的提灌站正在发挥作用,提灌而来的清水从引水管道源源不断流出,沿着沟渠分流进田里,不少村民们正在忙着平秧田、育秧苗。同样在五星镇金钟村,奔涌而来的河水正源源不断地注入蓄水池,通过水源合理调配,有效解决了灌溉用水难题。兴文县五星镇金钟村综合专干姚兴付介绍说,“这个蓄水池是去年底投入使用,有300立方米,总共覆盖5个小组农田灌溉,面积约为1000亩。”近年来,兴文县大力推动中小河流治理、水库维修养护等项目,改善农田灌溉面积近5000余亩,充分挖掘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调蓄能力和供水能力,最大限度保证春灌生产用水需求。(图片由中共兴文县委宣传部提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2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 记者 洪瑜  3月6日,天刚蒙蒙亮,宜宾市兴文县共乐镇的稻虾养殖基地内,接连成片的水稻田里,处处都是农户忙碌的身影。“加把劲,客户的订单等着呢!”农户们忙着起捕小龙虾,接连将一筐筐小龙虾装运上车。  目前,四川大虾价格在每斤60元左右,而大炮头的价格达到了100元以上。这“高昂”的价格背后,是四川另辟蹊径,充分运用地理位置优势,带领四川虾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早虾”产业道路。捕捞的小龙虾。春寒料峭小龙虾端上消费者餐桌  “嘿!这虾个头真大!”3月6日,共乐镇稻虾养殖户郭其智将一只小龙虾放在手中端详,“这几天温度不高,小龙虾不爱动,再过十天半个月温度上来了,捕虾就更容易了。”郭其智说,与传统的“冬闲”不同,稻虾养殖户早早就开始了忙碌,“从早上6点钟捕虾,紧接着就分拣、称重、打包,主要是卖给外地客人。”  近年来,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背景下,四川大力发展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主导产业的“鱼米之乡”,坚持以渔稳粮、以渔增收,实现了稻渔量质双提升。  而从上市时间看,与湖北、安徽等小龙虾主产区不同,四川南部地区纬度更低,冬季无严寒、春季无冻土,让小龙虾能在春节前后至清明节期间大量上市,恰好填补了省外小龙虾主产区夏季大量产虾而冬季无虾的市场空白,巧打时间差,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在同样以稻虾养殖闻名的内江隆昌,当地农户抢在春节前便开始小龙虾捕捞,更早开启了“水上春耕”。“年前每天卖几十斤,根据大小价格从40元至120元不等,收入非常可观。”当地稻虾养殖户王平介绍,为供应春节市场,他与成都的水产直营店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小龙虾从田间捕捞上岸后几小时便可直接运往成都。“保证鲜活,消费者吃得放心,赢得市场的认可,我们的养殖效益才有保障。”王平说。兴文县稻虾养殖基地。市场火热川南早虾错峰抢占市场  “南京200斤、上海500斤,准备发车!”在兴文县某稻虾公司物流基地内,几辆小货车已蓄势待发,工人们正忙着分拣和包装小龙虾,准备装车销往江浙等沿海地区。  地处北纬28度的兴文县无霜期长达350多天,春季回暖早,小龙虾上市时间可以比湖北、江苏等大产区提前约2个月,填补了春节市场空白端上“年夜饭”餐桌,赶上了“物以稀为贵”的好时机。  在同样地处川南的泸县,早虾销售也十分火爆。“每天能卖上千斤,客户同样以江浙等沿海区域为主。”泸县海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大伦是当地的养虾大户。除了自己养虾,他还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稻虾养殖超过10万亩。“刚过完年就开始卖小龙虾,这几年销售情况比较乐观,整体价格情况稳定。未来,我们还是会大力发展早虾,毕竟物以稀为贵嘛!”高大伦说。  兴文县某稻虾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范贤志对未来的早虾市场同样持乐观态度。“我们从正月初八开始卖虾,这段时间每天从早忙到晚,根本忙不赢!”范贤志介绍,该公司最近每天都有三至五千斤小龙虾卖到杭州、北京、上海等地,火热的市场需求让他忍不住感叹,“从事早虾行业,真是选对了路!”  来自浙江杭州的水产经销商李进与范贤志已经合作多年,在他看来,川南早虾正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从范老板这里买了很多年小龙虾,拉回浙江后在水产市场进行二次销售,每斤利润在20元左右。”李进介绍,从去年开始,他在春节至清明节期间便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川南早虾的销售上。“其他人还在卖螃蟹、基围虾等传统海鲜食品,我卖小龙虾就显得很特别,这是一大卖点。而且,过年吃龙虾,红红火火的很有气氛,蒸煮食用也比较简单,符合江浙一带清淡的口味。”李进说。  李光在南京经营着一家专卖小龙虾的夜宵店,香辣、爆炒、蒜泥、酸汤、冰镇、高汤……小龙虾在他的手下被做出了不少新花样。“大多数夜宵店在冬天是吃不到小龙虾的,而我坚持一年四季卖虾,并且只卖小龙虾,川南早虾是帮助我在行业取胜的一大法宝。”李光表示,他这个川南早虾的忠实客户,希望能让更多人在漫长的冬季品尝到四川的小龙虾。(兴文县委宣传部供图)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1
(周瑜原 通讯员 李清凌)正是春日好时节,不负农时不负春。近日,在位于翠屏区思坡镇心宁村的沿江蔬菜示范基地里,希望的种子正在被播撒。宽阔平坦的土地上,村民们松土、施肥、覆膜,为今年早春生产做好准备,一行行蔬菜幼苗在菜农呵护下扎根土壤。该蔬菜基地紧邻岷江,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勤劳的村民则用勤劳的双手描绘出“好春光”。村民刘正华这两天格外忙碌,采访当天,他正用竹竿搭建番茄架子,以便番茄幼苗牵藤结果。“这个番茄品种我已经种了几年了,果子又大又甜,产量也高。”刘正华一边介绍道,今年他种植了2亩多番茄,大约4000多株。在这片土地上,四季豆、豇豆、南瓜、水果花生等应季作物也正陆续种植,村民们忙碌于田间地头,期盼有个好收成。同时,村支两委也在提供相关支持。“今年我们也对上积极争取了省、市、区、镇各级相关的农业技术指导,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为村民开展农技培训,也为春耕生产提供技术上的坚强保障。”思坡镇心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莉说道。据悉,思坡镇春耕工作从春节前就开始谋划,并在个村进行相关技术宣传。下一步,该镇还计划为农户发放优质水稻种子,发放大豆复合肥料,并新建提灌站,做好蓄水、抗旱准备,开展好技术指导。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08
(杨晓川 刘钰 记者 侯云春 赵旭东 文/图)眼下正是水稻育秧的黄金时节,连日来,宜宾市翠屏区各地抢抓节令,积极开展水稻育秧工作,为春季农业生产做足准备。春耕图景3月5日,在李庄镇安石村与李端镇其林村的水稻示范基地里,连片秧田错落有致地分布,农户们正趁着暖春,有条不紊地开展水稻育秧作业。整地翻土、平整秧田、撒种施肥,在漫山金黄的油菜花间,农户们翻整土地,播下种子,勾勒出一幅“人勤春来早”的春耕美好图景。翠屏区“安农有渔”专业合作社基地管理员彭思乾介绍,安石村的水稻种植面积为228亩,惊蛰前后正是全面播种育秧的季节,育秧结束后,将在4月下旬进行插秧。今年以来,翠屏区整合利用中稻再生稻产业集群、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等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集中力量推进全区42万余亩水稻生产工作。村民领取种子“我们已经采购种子80余吨,目前正陆续免费发放给农户,有序组织开展育秧工作,目前全区水稻育秧总体进度已经超过5%。”翠屏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家豪介绍。下一步,翠屏区将全面推广“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建设粮油生产“百亩攻关田”2个、“千亩展示片”3个、“万亩示范区”5个,全区将力争实现水稻亩产提升5公斤以上的目标。村民在平整土地作物生长与气象和水利息息相关,据气象部门预测,2024年翠屏区2月—4月春播期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正常略偏少,在3月有中等强度干旱发生,蓄水量较2023年同期有所减少。为全力抗旱保栽,翠屏区将有序组织机电提灌站摸排检修,积极寻找可用水源,指导农户充分利用降水开展农事活动。此外,该区还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油生产抗旱能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07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书炳 龙怡 文/图)日前,由宜宾市叙州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叙州区开园活动在蕨溪镇天宫山举行,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采春茶、品茶香、赏美景,感受叙州区的早茶魅力。  本次活动以“游世界著名茶乡·品天宫臻味早茶”为主题,主舞台设置于茶园环抱的天宫山景区茶韵广场。开园活动在舞蹈《赛马》中拉开帷幕,随后《太阳出来喜洋洋》《茶香中国》等节目轮番上演,为活动增添了欢乐的氛围。采茶工人在田间忙碌。  在主舞台两侧的茶产品展销区,各茶企带来的名品、新品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围观。品茶奉新、茶艺展示、现场制茶等活动,为游客和商家带来了一场茶文化的饕餮盛宴。  “我是从沐川来的,天宫山的茶叶回味清香,喝了还想喝,在这个环境里,我的心情也特别好。”游客刘明发一边品茶一边说。  “活动现场有32位客户向我们咨询了川红工夫红茶产品,也咨询了早春优质绿茶产品。接下来,我们将加紧和客户进行对接,为客户提供订单定制化的生产。”叙州区川江茶厂负责人江华介绍。  开园仪式结束后,6支采茶队伍挎着竹篓穿梭在罗锅坪茶场一垄垄青翠的茶树间,手指在茶芽上翻飞舞动,一捏一提一放,采下了天宫山春天的“第一芽”,在满山翠绿的映衬下,构成一幅绝美的春季采茶景象。  叙州区有3000多年种茶史,是中国早茶之乡、川红工夫故里、川中茉莉花茶核心产区。冬暖春早、无霜期长的气候特征涵养了叙州早茶原料细嫩、形美、香高、味醇、汤明的优秀品质。  近年来,叙州区以发展名优绿茶为主,恢复工夫红茶,因势利导适度发展茉莉花茶,不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累计建成以越溪河为核心的10万亩生态早茶基地、以天宫山为核心的10万亩高山绿色有机茶基地及岷江片区万亩茉莉花产业园。2023年该区实现茶叶总产量9500吨、茶叶综合产值45亿元,实现产业和效益稳步提升,先后荣获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全省茶叶重点县区、全国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川红工夫高山红茶产业基地等殊荣。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7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何敏)2023年8月18日,我有幸成为珙县巡场镇三合村驻村工作队新一轮的驻村工作队队员,同时我也是巡场镇镇域范围新一轮驻村工作队中唯一的“巾帼”代表。二十大以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等,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视察更凝聚着总书记对四川的关心、关爱。总书记指出:要把乡村振兴摆在治蜀兴川的突出位置、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要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作为三合村新一轮驻村工作队的新成员,我很荣幸,因为我的驻村工作的核心就是围绕“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项职责,为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添砖加瓦,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奉献微薄力量。在成为驻村新队员的第一时间,我带着感情、沉下身子走进三合村,融入三合村驻村工作队和三合村集体大家庭,很快融合到新的工作环境、适应新的工作角色。驻村情缘 缘结三合我叫何敏,1997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宜宾市珙县罗渡苗族乡国土办工作。从此,在地势偏远、当时条件较为艰苦的苗乡与国土结缘至今,目前仍然是珙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一名职工。在27年的国土生涯中,我担任中层干部24年,为国土、自规工作奉献了青春、热情和满腔情怀,自始至终挚爱国土、无怨无悔驻守基层,曾经被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直接授予“先进个人”称号。2022年下半年,由于自身身体和家庭原因,书面向组织提出辞去中层职务的申请。原本计划在辞去中层职务后,按部就班继续在基层一线发光发热,然而仅仅辞去职务短短不足4个月,组织上又鼓励我继续发挥余热,将珙县自规局派驻三合村驻村工作的接力棒交到我手上,促成了我与三合村的驻村情缘。三合村,顾名思义三村合一的村庄,2019年12月下旬在村建制调整时,将原来的龙塘村、三合村、坳田村三村合一,整合后的村名曰三合。人杰地灵的三合村,依山傍水、山水秀丽、村庄和美、庭院幽雅,田园式的鸟语花香的宜居生活令人向往。世界最大的人工种植茶花基地---4A风景旅游区龙茶花海在这里、万物生微田园在这里、珙县博物馆在这里,世界非遗蜡染馆在这里、珙县的西出口在这里......这里正在建设龙茶花海半山景观大道、康裕寒舍温泉酒店、三线建设主题公园等等。土砂锅、珙石雕、蜡染是这里持有的三张响当当的名片,这里还是苗族相对集中聚居的村落,僰乡苗族文化底蕴浓厚,村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每到苗乡节日,苗家姑娘和小伙盛装庆祝,村庄里芦笙吹奏、歌舞翩翩,篝火晚会、拦门酒等节目喜迎八方来客,苗家人独特、传统的敬酒礼仪“高山流水”以酒待客、以歌抒情的习俗,以最高礼仪欢迎嘉宾来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美好祝愿,让前来游玩的客人流连忘返......助力困境儿童  接力母女团聚2023年8月下旬的一天,也是刚刚入驻三合村不久,当时也正值桂花香飘四溢的季节,走在三合村乡村公路上的驻村工作队成员及村委干部却无心观赏、留恋这沁人心脾的花蕊,大家脚步匆匆、急急忙忙赶往困境儿童王晓(化名)家中,都想着如何用尽全身解数帮助她找寻妈妈、促成母女团聚。王晓,现年7岁,三合村常驻人口,户籍所在地系省外(户籍随母),父母早年离异后王晓随父亲共同居住在三合村老家,之后其父亲在异地重组家庭后对王晓的照顾逐渐减少。近期,王晓父亲因家中发生“特殊”变故,无心无力照看孩子,提出希望相关组织想办法联系上王晓在省外的母亲带其共同生活。只有六七岁的小孩,在不懂事的年纪,无人照看的她就东家窜窜西家逛逛,饿了就东家吃饭西家喝粥,饥饿难耐的时候就小偷小摸、顺手牵羊,养成了一些不良坏习性。最令人担忧的是:无人照看的女幼童,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问题要怎样才能得到保障?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完全之策让女幼童无忧、健康、安全的生活?这个棘手的问题需要我们三合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帮人共同商议、寻求路径去解决。看到王晓第一眼的印象:小姑娘性格开朗,衣服和头发都还算干净整洁,小小的年纪没有妈妈的陪伴和守护,没有爸爸的坚强臂膀的呵护,看着就让人心生怜悯。“想上学吗?孩子!......”我俯下身子半蹲着,以保持和王晓平视。孩子一下子拘谨起来,双手不停的拧着衣角,咬着嘴唇,满眼茫然,怯怯的,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不停的点着头......我们一行的干部通过走访,及时将了解的情况报告巡场镇相关领导,同时提出帮助困境儿童王晓的建议:首先考虑安全问题,应尽快落实保护女童安全的举措;二是多方打听女童远在外省母亲的联系方式,争取说服其母亲抚养孩子。落实女童安全的问题片刻都不能等待,相应工作紧锣密鼓开展:本着就近原则物色合适的家庭户,作为短期看管王晓的临时监护人,照顾其日常生活、看护其安全。相应的临时看护费用由当地政府出资按日补助该家庭户。同时,利用临时监护人短期看护王晓的空档时间,全力联系其母亲,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母女间难以割舍的亲情,去说服和感化其母亲。当然,联系对接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电话的另一头,其母亲也在诉说着自己的难处:家庭重组、经济困难。但是通过多次沟通和交心,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近的希望,特别是通过视频方式,王晓的母亲见到自己的女儿,看到村社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成员的关心、看到社会的关爱,看到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爱心人士伸出一双双温暖的手都在尽力接力、助力着这件事情,视频对面的母亲的情感堤坝无法设防,眼泪终于绷不住了,她表示:再苦再累也要把女儿带在身边直到抚养长大成人......在巡场镇政府的关心下,在三合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9月上旬,三合村困境儿童王晓被巡场镇相关人员护送到其母亲所在地的妇联,与其母亲幸福团圆。困境儿童王晓在众人接力、助推下找到了家的归属。2023年9月下旬,我拨通了王晓省外母亲的电话,对王晓的生活现状开展回访,电话那头反馈的情况令人欣慰:小孩已经在外省就地入学,已经在慢慢融入有妈妈的日子,笑容多了,更加阳光了......常态摸排疑似返贫对象  因户施策助塑生活信心全面脱贫后,驻村工作队的核心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因病、因灾、因残、因学等诸多特殊情况而返贫或出现生活困难等的情形。如若出现此类情形,在第一时间开展入户核查,随后,对核查的具体情况开展集体研判,提出可行性的举措或方案,帮助群众渡过阶段性的困难,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引导群众自力更生、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提高家庭户持续、稳定的人均收入。每月,三合村驻村工作队成员都会对村域范围的家庭户开展摸排,同时结合各社网格员情况反馈、行业部门推送风险线索情况进行叠加,筛查出新增加的因病、因残、因灾、因学等疑似返贫或出现生活困难的群众,并研讨行之有效的手段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出现临时困难的群众重振生活的信心。接着,通过三合村村民刘某梅的花絮故事缩影,带你走进、了解珙县巡场镇三合村驻村工作队的日常、领略驻村工作队“半边天”不可或缺的风采。刘某梅,女,珙县巡场镇三合村6社社员,现年30岁,婚后育有三个子女,刘某梅和其中两个子女的户籍在三合村,另一个子女户籍随父在长宁县某乡镇。刘某梅丈夫蒋某在2023年下半年因车祸意外事故离开人世。珙县巡场镇三合村驻村工作队成员和村两委干部在常态摸排过程中,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信息情况后,及时入户安抚刘某梅的情绪、疏导其心理,同时开展相关核查工作,了解该户家庭收入情况。刘某梅户的家庭开支,之前主要依靠其丈夫蒋某跑货运支撑,多年来一直货源充沛、收入颇丰,一家人过着其乐融融、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突如其来的车祸打破了这家人的宁静,家中的顶梁柱忽然坍塌,全家失去经济支撑。在入户看到刘某梅时,原本爱说爱笑的她眼光木讷、眼神呆滞、一脸茫然、手足无措,看着三个年幼的孩子她感到无所适从,从未有过的无助和无奈全部写在脸上。作为驻村工作队唯一的“女队员”,我慢慢走到刘某梅的身边,双手轻轻搭在她瘦弱无助的肩膀上,给她鼓气和加油:不怕,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会像亲人一样,和你共同面对困难......困难是暂时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共同陪伴你们走出困境......采集到入户的核查情况和收入情况后,三合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将入户了解的情况进行梳理,同时立即召开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社委的防返贫监测风险线索研判会议,集体研判该户是否纳入监测,同时提出相应的帮扶举措。经过集体研判,大家一致认为:刘某梅在丈夫离世后,一人拉扯3个孩子,无固定经济收入,存在返贫风险,建议纳入新增监测对象,并且提出相应的帮扶措施建议:一是积极向巡场镇政府申请,将刘某梅及3个孩子拟纳入低保对象,确保基本生活条件,同时争取教育扶持政策;二是鼓励刘某梅自力更生,为其介绍合适的就业岗位,帮助其“造血”。这样,既有政策兜底解决临时困境,同时也要引导当事人树立自力更生的思想,逐步主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能力走出生活困境。集体研判后,该户的核查情况、研判结果、帮扶措施建议等,第一时间上报至巡场镇政府。为了让刘某梅户相应的帮扶举措能及时落地,我主动请缨,跟进政府经办人员对该户的诸如房产、车辆等部门信息比对结果情况,跟进最终帮扶举措的落地落实。在巡场镇政府的关心下,在三合村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的助力下,巡场镇三合村刘某梅户及时得到了低保政策的兜底救助、子女教育帮扶等,刘女士也在我们为其推荐的餐饮服务员的工作岗位上顺利就业。在社会大家庭的关心帮助下,刘女士一家基本生活得以保障,同时新的工作岗位也让她重拾生活信念,对未来充满希望,她表示:有信心将三个子女抚养成人。找准群众所需所盼  助推送医下乡活动巡场镇三合村新一轮的驻村工作队,在接过驻村接力棒的同时就在思考如何找准群众所需所盼,并以此为切入口,为淳朴的三合村父老乡亲解决相应的所需所盼和实际困难。在熟悉村域环境、开展入户走访的过程中,三合村驻村工作队了解到:很多老百姓希望不出村社,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送医下乡诊疗的服务。获取到这个信息,驻村工作组成员一行随即开始对接珙县人民医院,希望借助院方资源和力量开展送医下乡活动,实现提高医院知名度和群众受益实惠的双赢,同时提出建立长效机制的建议:希望县人民医院坚持每月至少下村坐诊一次,派驻坐诊科室的医师根据群众的所需所盼进行及时调整和增派。三合村驻村工作队2023年8月下旬进驻三合村后,经过先后多次对接和争取珙县人民医院,于2023年9月上旬开展送医下乡坐诊活动的“首秀”,并且风雨无阻、逐月推行至今,实现了三合村老百姓不出村社即可看病的愿望。到现在还清晰记得,借助三合村卫生室的场地开展的首场送医下乡坐诊活动“首秀”的现场:珙县人民医院的眼科、五官科、内科、妇科、儿科等诸多科室专家很早就如约而至,而三合村有看病需求的村民也很有默契,已经有序的在卫生室外的宽敞坝子里排队等候,驻村工作队安排桌椅、茶水、维持秩序等后勤保障有条不紊......群众渴望足不出村社就诊的愿望,在珙县人民医院的关心下、医务人员的努力下、驻村工作队的助推下得以实现。看看就诊的现场,要数眼科吴主任的生意最“火爆”,一小会儿功夫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把下巴放在这个仪器边上,脑袋不要晃动,眼睛正对着这个位置......”吴主任非常的有耐心,满怀热情、带着真情为每一位有就诊意愿的群众细心诊断。“吴老师,我这个眼睛看东西不清楚,很模糊,也不清楚是否严重?......”一位近6旬的群众排队到了吴主任跟前。“先诊断了才能确定......你这个左眼是白内障,右眼属于老花......平时尽力少看手机或者带辐射的屏幕,多调节休息眼睛,同时建议你尽快安排时间到县人民医院做左眼白内障的手术,及早做及早恢复......这个在时间上不能拖哦,会拖出问题和后遗症的......”再看看其他医师的“摊位”前,也簇拥着有就诊意愿的群众,有的捏着手指采集血糖,有的挽着裤腿诊断静脉曲张,有的拖着略带疼痛的腿让医师诊断内风湿......“听说你们每月都要来三合村卫生室开展送医坐诊活动,真好,这是我们三合村群众的福音,这样的坐诊活动就好似定期给我们村民做最基础的“身体体检”,非常喜欢这种形式,也欢迎老师们每月都下村坐诊......”三合村村民张某一边讲一边向驻村干部和医务人员竖起大拇指.....一晃,细数派驻三合村驻村工作的时日,已经有半年之多。在这半年的时间里,除了以上花絮故事外,诸如森林防火巡查、秸秆禁燃宣传、康裕寒舍温泉酒店及三线建设主题公园还有环山景观大道项目建设中的土地协调、纠纷调处、环境卫生整治、移风易俗整治等,我也积极与三合村驻村工作队、三合村村支两委成员默契配合,用自己“半边天”的一点点微薄力量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目标,在共建美好新三合的征程上添砖加瓦。都说上头千条线下头一根针,基层一线的驻村工作亦是如此,这不,巡场镇新一轮耕地流出整改的图斑和任务又下发、分解至各村了。三合村56个恢复整改图斑的现场核实工作,在村社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团结协作下说干就干:地块核实分组开展、任务到人,工作尽然有序。接着汇总每个地块的初步整改方案,思考如何加快同步推进整改的速度......2024年新年伊始,三合村驻村工作队和三合村村支两委紧密团结、满怀激情,提早共谋新一年发展思路,制定《三合村2024年发展特色农特产和旅游文化项目实施方案》、修改《三合村村规民约》(草案),目的是广纳各界名人志士加入到三合村大家庭,让专业人做专业事,通过发展二产倒逼一产、促进三产,构建共谋发展、共建和美新村家园的新格局。新年谋新篇,新年思发展,这是每一个三合人新一年的所想所思,在春意盎然的季节,三合村正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上,依托抱团发展理念,奋力起跑,谱写着极具魅力的新篇章。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一线的驻村工作者,也是组织上注入到三合村驻村工作队的“半边天”新生力量,默默无闻工作的我,把自己融入到山美水美、人杰地灵的三合村和美乡村大家庭,依托着三合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共建和美乡村,同时也在组织提供的平台上展现自我风采,绽放自我光彩,我将不忘坚守基层一线的初心使命,在共建美好新三合的新的征程上踏实前行......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3-06
初春的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今年的春耕生产有什么困难吗?”“春耕的种子、化肥、农药这些农资备好了吗?”“前期的相关补贴有拿到吗?”连日来,珙县纪委监委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对春耕备耕情况开展一线监督。春耕备耕正当时,珙县为推动全县春耕生产顺利进行,珙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关切,立足职能职责,紧盯农业春耕备耕的重要事宜和关键环节,整合“室组地”力量成立专项督查组,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各项惠农利民政策落地见效,确保春耕工作顺利开展。“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如何?最近是否有收到群众关于种子质量的反映?”在县农业农村局,督查组向工作人员询问道。“除了深入群众了解春耕实际情况,为防止在服务春耕备耕工作中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我们还重点走访相关职能部门,并随机抽查了部分农资市场、农具店,全方位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珙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珙县纪委监委采用实地调查、随机走访、查看台账等方式,围绕农资供应保障、惠农政策落实、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监督保障工作,及时收集和梳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同时鼓励和引导群众对服务春耕备耕工作履职不力、敷衍塞责等现象进行监督。截至目前,督查组共开展监督检查2轮次,走访农户近200户,收到群众反映并发现问题25个。下一步,珙县纪委监委将持续紧盯农业生产重点环节开展精准监督,严格整治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整改要求及明确责任人员,并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春耕生产不误农时、不误农事,为春耕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供稿:珙县纪委监委 张家豪)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05
(记者 燕巧 文/图)3月1日下午2时,宜宾市兴文县共乐镇养虾大户周先华来到虾田准备起虾。因为有1000公斤小龙虾订单,当天他要组织工人在天黑前起完虾,然后连夜分拣、称重、打包、装箱,以便第二天一大早空运至南京、上海等城市。  由于平均气温高、积温(一段时间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高,川南地区是全国小龙虾最早上市的产区之一。3年前,看好早虾价格优势,“90后”虾农周先华将两亩虾田扩大到700亩。今年,周先华准备在早虾产业里抢“更早”。如何“更早”?记者进行了采访。工人正在对小龙虾进行分拣打包。赶在春节前上市,趁价高抓紧卖  起虾现场,记者远远望见虾农在水田深处工作,收笼、倒虾,动作一气呵成。没一会儿,盆满后就上岸分拣。8名工人4个小时可起完1000公斤虾。  “这两天‘炮头虾’(指个体较大的小龙虾)在180元/公斤左右,主要供应北上广等地的餐厅,都是空运发走。”周先华介绍,随着气温变化,最近小龙虾价格一天一个价,但再过一个月,等湖北小龙虾大量上市,小龙虾的价格就会下跌,所以必须趁价格高抓紧卖。  兴文县春季回暖早,小龙虾上市时间比湖北、江苏等产区提前约两个月,甚至可端上年夜饭餐桌,赶了“物以稀为贵”的好时机。  1月25日,兴文早虾即起虾上市。“刚上市时,‘炮头虾’价格最高可达240元/公斤。”周先华介绍,今年早虾开秤价格虽然比去年略低,但因2023年入冬以来气温偏高,虾田产量走高,目前他已销售1万余公斤小龙虾,收入70余万元。  抢卖的同时,周先华也在计划今年下半年的“抢早”工作。  “这块田一边水深一边水浅,不平整,等4月初虾起得差不多了,就把水放了,早点整理准备种水稻。”周先华在共乐镇共有500多亩基地,今年都将种水稻。  在兴文县,传统稻虾轮作,基本5月底才开始种稻,这样可以多卖虾多收入。“早种水稻虽然少卖了一季虾,但早种就早收,下一轮虾上市时间更早,价格也就更高。”周先华说,5月初种稻基本8月就可收割,这样下半年虾苗10月就可以上市,成品虾12月可销售,比大部分早虾更早。  小龙虾虾苗孵化中心是周先华抢早的另一“法宝”。“孵化中心可单独控温、增氧,8台孵化器可孵化600万尾虾苗。”周先华介绍,以前在稻田培育虾苗“靠天吃饭”,现在有了孵化中心,可在室内育苗,这样在7—8月稻谷还没收获的时候,就可进行虾苗育种工作。无人机养虾,效率收入都提高了  周先华喜欢学习和尝试新技术。无人机是他去年到湖北自费学习后增加的新设备。  买不买无人机,周先华此前很犹豫,“一台无人机6万多元,投资不小。”  但那趟学习回来,周先华下定了决心。“无人机可解决人工给小龙虾投喂饲料不均的问题,增加小龙虾产量。”周先华说,以前依靠人工,因为饲料投不到水田中间,稻田四周小龙虾长得好,中间产量就略差。靠人工养殖,小龙虾只能亩产150多公斤,但无人机养殖可实现亩产200多公斤。  以前,周先华每天需要请两个工人给小龙虾投料,现在无人机4个小时就可完成投料。“效率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按一亩田增产50公斤算,一台无人机设备的投入很快就可以赚回来。”周先华说,今年他准备再扩大200亩养殖面积。  除了养殖成品虾,周先华也销售虾苗。一般来说,养殖户养殖虾苗和成品虾的比例在1∶3左右,但今年周先华的养殖比例却是7∶3。  “我们是在去年下半年调研周边后,决定这样布局的。”周先华敢多养虾苗的底气来自“川虾产业联盟”。去年,周先华和几位养殖大户一起成立了四川省川虾农业有限公司,建立信息共享、技术互通、资源互补的抱团发展模式,通过集采集销,集中提供包装、存储、运输等服务,减少业内竞争的同时提高市场占有率。目前,该公司销售市场已拓展到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  早虾联盟也在扩大。今年1月,兴文、荣县、泸县、合江、隆昌、长宁6个县市共同签订《川南早虾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合作共识》。  “抱团发展将促进川南早虾产业发展壮大。”兴文县畜牧水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郭万亮介绍,根据《共识》,6个县市将通过基地建设、技术共享、品牌宣传、商贸营销等多方面发力,加强各地养殖主体交流和合作,建立技术互通、资源共享机制,提升川南早虾市场占有率,推动川南早虾产业持续壮大。记者手记利用“早”优势做大品牌  全国早虾看四川,四川早虾看川南。周先华看好早虾的“早”优势,宁愿少卖一季虾早种稻,都要在早虾产业里抢“更早”。这是养殖户在早虾产业里的主动求变——避开竞争激烈的集中上市时间段,最大程度发挥自己上市早的优势,不仅引领行业价格走势,也提高了产业的含金量。  相较于大产区,四川小龙虾并没有产量优势。据了解,四川小龙虾年产量6万余吨,不到湖北产区十分之一。基于此,川南早虾巧打错峰上市牌,利用“早”的优势,把早虾做出品牌。今年,川南养殖早虾的县市建立产业联盟,实现融合发展,可以促进人才互助、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做好川南早虾区域公用品牌,也可以让川南早虾更好出川。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3-05
四川三农新闻网宜宾讯(通讯员 胡远平)3月4日,高县文江镇中心卫生院在该镇剑南村开展2024年65岁以上老年人群免费健康体检活动,从而拉开了全镇老年人健康体检序幕。在体检现场,分管副院长罗泽权带领卫生院医护人员为老人们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化验、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腹部B超等一系列辅助检查项目。在检查过程中通过询问老人们的日常身体和饮食情况,开展健康状况评估,同时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和健康教育。据罗泽权介绍,为了更好地开展健康服务工作,由临床医生、护士、公卫人员、乡村医生等组建10余人的体检服务团队,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免费为辖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免费体检。体检完成后,将健康体检报告及时反馈给体检对象,并对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给出健康意见,采取健康用药指导,定期开展随访服务。当天,健康检查107人,咨询人数128人,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300余份。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3-04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小芳)春日里,别处都在忙耕忙种,他们却在忙采收。2月27日,正忙着采收芽菜的高县庆符镇葛藤村村民赵志敏乐呵呵地说:“种芽菜时间短、产量高,一亩地至少收入2000元。我们是签了合同的,菜种出来在村里就卖了。”  葛藤村地处偏远,桑、茶产业是该村主要支柱产业。在该村,2023年冬季种植芽菜的农户除了赵志敏外,还有杨斌等129户农户。  种5亩芽菜,就收入了1万余元。良好的经济效益让杨斌脸上笑开了花:“现在收菜正合适,过几天把菜地耕了,再种苞谷、豆子,秋天又是‘两熟’。”  “一亩地要收3吨多芽菜,能卖2000元左右。仅此一项,我们村的130户村民至少增收30万余元。”葛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钟宝说,2022年该村和宜宾芽菜公司签订合同,70余户村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利用“冬闲田”“冬闲地”种植了近 100 亩芽菜。因为“订单”保底收购,村民只管种,不愁销,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种芽菜的积极性普遍高涨。2023年冬,全村芽菜种植面积增至200亩,并辐射带动周边清溪、泡桐、永联等村村民发展芽菜种植100余亩。  在高县,像葛藤村这样利用“冬闲田”“冬闲地”、桑园空隙地等发展“订单蔬菜”的村还有很多。近年来,高县大力推广“粮+菜”“桑+菜”等复种模式,引导村民充分依托村集体公司、县内外蔬菜加工企业,利用粮食、桑叶收获后田地“空闲”之机种植蔬菜增收,种粮种菜两不误、双丰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2-29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燕 胡姜伟)“我是从浙江回到宜宾屏山县的,因为父亲年迈,所以想回到家乡找工作,以方便照顾家人,就想了解一下相关政策。黄盛福专门到屏山县经开区企业实地考察岗位,回来对我们进行岗位介绍和政策讲解,我一下就有底了。”近日,屏山县屏山镇工农村村民刘顺根如是说。  他口中的黄盛福是工农村纪检委员,2023年12月被评为省级金牌劳务经纪人。黄盛福告诉笔者:“稳定就业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和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我这个‘乡村猎头’,已经成功介绍500余人找到工作。看到他们找到工作,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家住工农村2组的刘拥,得益于黄盛福的推荐,于2023年9月应聘到浙江秀洲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就业,每月收入达7000元左右。  “这次能出来上班,多亏了他们这些‘经纪人’。如果不是他们给我介绍、推荐工作,我可能现在还在家,也不知道能做什么事情。有了收入,生活就越来越好了。”刘拥说。  目前,屏山县共有农村劳动力8.32万人,务工收入一直是许多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通过打通堵点、推出亮点、抓住要点、聚焦重点、把握节点“五点发力”提升劳务输出质效,该县已建立起一支153人的劳务经纪人队伍,经劳务经纪人推荐就业人数达1.25万余人。  下一步,屏山将利用“三级劳务体系”平台,帮助更多的农民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让“乡村猎头”搭建稳定就业“连心桥”,促进农民工稳定增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2-26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