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尚永高 龙林豹 林薇 江淘 (图片由自贡市自流井区委宣传部提供)  满载“自贡造”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从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出发,驶往东南亚国家;国内锅炉行业首个联箱数字化智能制造工厂在东方锅炉投用;自流井区五星街特色街区改造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川南规模最大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中心投运……一大批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项目投产,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城市与产业转型呈现新局面。  自贡市自流井区,一座因盐而兴的千年古城,正在书写一幅产业兴旺、宜居宜业、城乡融合的新画卷。  今年以来,自流井区委、区政府围绕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聚焦自贡市委建设“两市两城”的目标,围绕“四大战略”,锚定“四区”(川南渝西“南向口岸功能先行区、产业转型升级聚集区、文旅融合发展特色区、城乡互融互促样板区”)建设目标,“强”产业,“活”城市,“融”城乡,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俯瞰自流井区城区。产业“强”起来 重大项目构建经济“四梁八柱”  11月初,圆通川南(自贡)智创园项目签约仪式在圆通速递上海总部举行。该项目拟投资5亿元,落户西南(自贡)国际陆港,建成后将成为圆通在川南区域集行政办公、快递物流、商贸直播、仓储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供应链一站式服务综合性区域总部基地。  稳住工业“压舱石”,不断夯实发展支撑。今年以来,自流井区成功招引蜀道集团、圆通速递等行业龙头企业,预计全年新签约项目30个,川润数字化智造中心、双胞胎饲料等项目竣工投产,东锅氢能重卡物流园开园,“数制·智联”工厂建成投运……一个个项目签约、投产,体现出自流井区大抓产业的决心。  南向开放共赢圈活力迸发。今年4月,中老铁路(自贡—琅勃拉邦)农资专列实现首发,截至目前,自贡南站共开行南向班列430列,开行数稳居川南第一。自贡保税物流中心(B型)入选全省首批“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建设项目支持名单。  自流井区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立与成都市成华区对标学习、对标找差、对标追赶、对标跨越的管理机制,明确对标任务18项,重点围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冷链物流等领域,申报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重大项目3个,总投资116.15亿元。  强化服务促进企业发展,出台《自贡市自流井区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实行每周调度、半月提醒、季度专报的高频督查督办方式,确定30个特别重大项目实行“专班负责制”;创新“三维一体”审批模式,全区项目用地规划手续办理平均提速75%;以县级领导联系企业为抓手,主动上门服务,今年已解决44个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工业发展一路高歌。1—11月,自流井区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产值157.72亿元,同比增长13.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7%,预计全区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5亿元,同比增长13.08%。尖山风景区。城市“活”起来 筑牢主城功能核心圈  12月22日晚,釜溪河畔的自流井老街十分热闹,市民沿河散步,孩子们在彩灯文创店流连忘返……全长1.5公里的自流井老街,是旧时运输井盐的古盐道,也是举世闻名的“自流井”遗址所在地。今年,自流井老街焕然一新,成为集井盐历史体验、彩灯观光、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城市旅游环线。  以城兴产、产城融合。自流井区以重塑老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优势为导向,高质量筑牢主城功能核心圈,提升以城带乡能力。  以特色街区为抓手,重塑“乐享在老城”的商贸中心。总投资10亿元的自贡老城区首个城市综合体梵华1939购物广场、全市首个“互联网+”数字经济产业园相继建成投运,“夜游釜溪”项目、自流井老街完成改造,实现功能改造、风貌塑造、场景营造与产业再造有机统一。  强化历史文化资源的分类管护和运用,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彩灯公园、西秦会馆、釜溪河历史文化长廊等一批标志性重大文旅项目。  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文创公园“后备箱集市”“地摊经济”渐成规模,老城消费吸附能力不断提升。高质量举办第三届老街民俗文化节、第二届自贡国际恐龙文化旅游节等文旅节会100余场次,持续擦亮“夜游釜溪”等文旅IP。  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加速推进宝珍井保障性住房、城镇燃气管道老化更新、城区雨污管网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口袋公园”(邮票绿地)25个,双凤湿地公园建成开园。积极推进西秦会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等特色文旅项目建设,完成桓侯宫修缮工程。毛家坝大桥夜景。城乡“融”起来 以文彰旅、农旅融合促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高素质农民是核心力量。近日,自流井区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训经营管理班在飞龙峡镇丁香村举办,来自全区各乡镇的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骨干、种植养殖大户、返乡创业大学生等49名学员参加“充电”培训。  自流井区以“城市后花园”的良好生态和自然资源为本底,做好城市和农村两篇文章,以更大力度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试点建立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班,打造“1个综合片区党委+7个联村片区党委”的责任体系,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292万元,同比增长19%。  以文彰旅、农旅融合。自流井区立足城市近郊区位优势和特色生态资源禀赋,差异化打造“文旅仲权、农旅荣边、康旅飞龙峡”产业圈,构建以红色文化、生态旅游、智慧康养为支撑的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举办第二十三届尖山桃花会、荣边镇第十一届葡萄采摘节等活动,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00余万元。尖山桃花会入选四川省重点乡村文化活动名录,飞龙峡镇草堂村获评“第四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提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快推进自宜路、伍富路美丽乡村路项目建设和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达标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公里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1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3个。  创新推进乡村治理。全域推进“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试点,目前该区27个村(涉农社区)利用“川善治”乡村治理平台服务村民1.29万人,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  破浪者一往无前,勇毅者战无不胜。自流井区以奋发之姿,闯出一条契合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城乡融合新路,为自贡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27
(记者 行晓艺)12月20日,位于自贡市东部新城的安置房项目云溪家苑小区内,满目的绿化植被、崭新的电梯房令人喜上眉梢,周围还有餐饮、娱乐等配套。“房子修得很快,现在都验收了,明年2月就能来选房。”即将入住该小区的居民蒲云兵充满期待。  “我们按照部门职责狠抓安置房建设督促指导,今年已建成高质量安置房7426套,新开工建设6686套,比计划套数增加两倍多。”自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李泽明说。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贡聚焦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等民生问题,创新安置和小区治理模式,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创新模式,加快安置房建设进程  “我们一家可以选两套90平方米左右的三居室。”蒲云兵算了一笔账:安置房每平方米4500元,征收补偿款和安置补贴足以用来购房和装修。  云溪家苑是自贡创新采用的“限房价、竞地价、定制建房”安置新模式修建的小区。该模式通过公开“招拍挂”出让土地,选择项目业主修建商品房用作安置房。其中,户型、面积、装修标准等都事先明确,由土地竞得者、资金支付主体及征地承办单位签订三方协议。  “对安置居民来说,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住上了自己参与设计的新房,享受到了商品房的物业品质。”自贡市土地储备中心副主任吴智说,对自贡而言,一方面可以加快安置房建设进程,解决资金筹集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能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做好安置小区的后续管理。  截至11月底,自贡4个“限房价、竞地价、定制建房”地块6300余套安置房破土动工;已交付征地拆迁安置房4482套,完成征集存量商品房入库263套,签订“回购安置房指标”协议5948份。三方联动,延伸治理“神经末梢”  为实现从“安居”到“优居”,自贡还探索“党组织+业委会(自管委)+物业”治理新模式。  “自从有了‘铸钢驿站’,感觉踏实多了。”12月20日,自贡市大安区铸钢印象小区居民明淑华说。  铸钢印象小区位于城乡接合部,常住人口超1万人,人员构成较复杂。大安区通过打造“铸钢驿站”善治品牌,提升社区警务治理效能。“铸钢驿站”由小区红色物业党组织与社区党支部共同引领,统筹社区民警、专职网格员、居民组长、治保委员和物业安保人员等,调动“铸钢老党员义务巡逻队”“铸钢婆婆楼栋长”等10支社会治理队伍,实行24小时错时、错位、重点区域巡逻。同时将社区警务办公“搬”进驿站,实行社区一窗受理、接诉即办、首问负责制度。  今年以来,顺龙家苑小区升级“小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模式,社区负责人入户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久前,小区一楼下水道堵塞,需要集资进行管网改造,社区党总支调动10余位党员邻里长,集纳居民意见、协调解决难题,下水道管网很快改造到位。目前,该小区已解决业主反映强烈问题13个,督促物业公司整改服务问题35件。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26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锐 文/图)12月21日一大早,富顺县骑龙镇大田村的集体经济现代化柑橘产业园内热闹非凡,大田村党支部书记郭平正指挥着张英、丁德兴等50多位村民,开展柑橘采收工作,等着装运柑橘的大货车、三轮车等各类车辆也已排成长队。  2020年初,结合村内实际情况,大田村确定以柑橘产业为主导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经济合作联合社。通过申请中、省及县本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村级自筹和村民入股等方式筹得资金200万元,分三批次建设了896亩的现代化柑橘产业园。柑橘进入采摘期把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去年我们柑橘初挂果已经实现收入21.5万元,今年预计收入超百万元,到2025年进入丰产期后年收入将超500万元。”郭平介绍道。除了现代化柑橘产业园,村内还建设了一座1200平方米的蔬果仓储库,未来将建设 2 个100立方米的小型柑橘冷链冻库和一条柑橘精加工洗选生产线,逐步搭建起“产量大、加工精、口味佳”的现代化柑橘生产链。  在该镇铁牛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潘用贵正在查看肉鸡养殖情况。今年,该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合作社+公司”的肉鸡代养模式。“我们前年开始发展养殖产业,由于资金周转能力不强,中间暂停了半年。今年我们探索了代养模式,鸡苗、饲料、销售都由公司负责,极大降低了养殖风险。”潘用贵说,今年预计出栏肉鸡2000只,另有一座大型养殖基地即将投产,预计明年出栏6万只,实现年收益25万至40万元。  “村里产业重新发展起来了,村民都很高兴,咱们时不时也能来做个‘兼职’,赚点‘外快’。”正在养殖基地忙碌的村民谢乐成说。  铁牛村的肉鸡养殖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潘用贵这位拥有10年大规模养殖经验的“土专家”。在骑龙镇,这样的“土专家”真不少,该镇观音村党支部书记李波就是果树种植方面的“土专家”,在他的带领下,观音村建设了400亩李子产业园,主要培育蜂糖李、凤凰李两个品种,今年产量达32万斤,实现收入103万元。  在该镇上湾村,乡村振兴专干曾健华正在统计今年藤椒产业收支情况。“今年共产出干藤椒1万余斤,实现年收入近30万元。”曾健华介绍,近年来,上湾村探索“藤椒+水稻”集体经济双发展模式,建有藤椒园400亩、稻田150亩,同时配套建设烘干房1座、冻库1个,每年提供临时、长期就业岗位50余个,人均可以获得劳务费7000元。  该镇集体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的卡房村,今年也交出了首张“答卷”。去年,卡房村盘活原茄湾村小350平方米闲置老旧教学楼,并统筹流转整合农民土地120余亩,发展蚕桑养殖产业。今年4月,该村蚕桑养殖业正式启航,全年共养蚕5季,产出蚕种26张,实现收入6万元。后续卡房村还将扩建桑园250亩,新建蚕房1200平方米,进一步扩大蚕桑养殖规模。全镇集体经济收入超600万元  发展集体经济特色农业不光要产量高,还得销路广。该镇龙须村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渠道,进行直播带货。“除了农产品丰收时进行直播带货,平时我们也会直播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日常,实现农产品种植(养殖)透明化,让网友看得安心、买得放心。”龙须村党支部书记许燕说,有了直播带货,不光集体经济特色农产品销售一空,许多农户滞销的土特产也销售殆尽,就在几天前,村里刚通过直播售出了2000余斤滞销柑橘和400余斤再生稻米。  骑龙镇各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镇党委提出的“134”工作法。  骑龙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134”工作法,即确定“一村一品”发展目标,拟定“选好产业、做优产业、打响品牌”三步走计划,针对农村产业发展“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缺创新”的“四缺”问题逐村分析、逐题破解。  该镇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列入重点任务清单,实行书记、镇长双牵头,11名镇领导联系包村、90名机关干部驻村帮扶,30余名技术人才、“土专家”实地指导。采取“述职+考核”机制,每年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述职,将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作为各村年度考核重要依据。  去年,骑龙镇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全镇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超600万元,其中两个村收入超百万元,大田村更是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今年,全镇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预计收入将再创新高。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25
蓬山樵(图片由自贡市委宣传部提供)  晒醋场里近3万个传统晒醋陶缸,排列在山水之间,自成一景。在富顺县狮市镇马安村,千天百味贡醋文化产业园的年销售额达2.56亿元,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专家大院主体完工,“乐游水乡古驿·悦见马安风光”“草坪露营音乐节”等农文旅活动品牌越发响亮。  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一幅幅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川南丘区“富春山居图”,在自贡广大乡村生动呈现。  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指出,按照“抓好两端、畅通中间”的工作思路,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今年以来,自贡坚定把“城乡融合”和“融圈强极”“工业强市”“文旅兴市”放在重要的位置,坚定不移实施融圈强极、工业强市、文旅兴市、城乡融合“四大战略”,加快推进自贡现代化建设。通过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同步发力,打造“精美城乡、精彩生活”宜人民生体系,建设“高品质宜居宜业幸福名城”,力争在城乡融合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富顺千天百味贡醋文化产业园。以精品示范村开路破局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  “今年我们村入选省第四批乡村旅游重点村,茶叶加上旅游,收入又提高一大截。”自贡市荣县来牟镇一洞桥村5组村民范明高兴地说。  一片茶叶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作为荣县21万亩茶叶产业园四大核心区之一,一洞桥村近年来立足茶叶资源禀赋,引进黄金叶、叶子原等多家茶业出口加工企业,全村茶产业每年产值上亿元,茶叶出口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该村还通过茶旅融合、农旅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其茶旅风情节活动已连续举办14届,每年吸引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2亿元。  一洞桥村是自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自贡深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该市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三年行动,决心用3年时间,在全市701个行政村中建设精品示范村100个,其中2023年将完成建设20个,2024年、2025年各40个,建设达标村350个。  该项行动以点及面,不断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乡村业态、生态、文态、形态“四态融合”,进而整体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全力争创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市。大安区三多古寨梨花风筝季。  据自贡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该项行动将重点推进产业发展富村、环境整治美村等“七大行动”,开展厕所、风貌等“六改”,抓点示范、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实现业态、生态、文态、形态融合发展,整体提升乡村面貌。  自贡坚持规划引领,加快建设美丽乡村。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推行行政区和经济区适度分离,将全市90个乡镇(街道)科学划分为4大类、20个片区,划定中心乡镇17个、中心村182个,完成第1批次16个乡镇级片区规划编制,12个典型村级片区规划全面启动。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各项指标走在全省前列,持续推进农药、化肥等投入品减量化,畜禽粪污、农业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如今,自贡全市85%的行政村已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化肥农药保持减量化,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考核获全省优秀。  注重塑形铸魂,一体推进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特色小城镇、中心村、聚居点、农家大院“四级居住”形态做法获全省推广,8个镇63个村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16项技艺入选省级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2023年富顺县文化惠民暨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工业强县以产兴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牵引力”  “项目建设中存在哪些难题,最快什么时候可以投入使用?”前不久,富顺县举行2023年第四次重大项目建设竞进拉练暨重大项目推进会。富顺县委主要负责人带队到晨光总部大楼建设项目等重大项目现场,实地察看重大项目推进情况,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重大项目建设排忧解难。  “全县上下坚决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保持拼经济、搞建设的攻坚劲头,凝聚抓项目、促投资的强大合力,决战决胜,确保圆满完成项目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富顺县委主要负责人说。  县域经济因为规模偏小、产业层次偏低,整体实力不强,县城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不足。“产业兴旺,是破解城乡融合发展瓶颈的前提。”这是自贡党员干部群众的共识。  自贡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无人机及通航三大新兴产业,整体提升县域的综合实力。  12月初,自贡市100亿级肉兔全产业链沿滩区深加工产业园建设项目在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年销售额将超30亿元,纳税1亿元以上,新增就业人员300余人。自贡城区。  自贡把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引擎,加快富顺县水稻高粱现代农业园区、大安区沱江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贡井区高粱蔬菜现代农业园区等重点园区建设,通过园区优化产业发展,4个区县入选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个乡镇入选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主动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巩固拓展稻粱、晚熟柑橘、蔬菜、茶叶油茶和生猪、肉羊、肉兔、肉鸡“4+4”特色产业,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质高效、全链融合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该市现已建成特色产业基地380万亩,3500万羽肉鸡、100亿级肉兔全产业链发展,创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个、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1个和省星级园区7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12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推进产加销纵向延伸、农文旅横向拓展,预制菜、调味品、肉制品等特色农产品综合产值超300亿元,建成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主体20个,年接待游客2000余万人次。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聚焦打造高品质宜居宜业幸福名城,自贡加快建设精美城乡,优旧城强新区,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积极争创全国第二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高品质建设城市功能新区。抓住创建“国家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的重要机遇,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功能新区,提升自贡市主城区和荣县、富顺两个县城的综合承载能级。  以加快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文旅名城为目标,不断擦亮“江姐故里”“千年盐都”“恐龙之乡”“中国灯城”4张城市名片。中华彩灯大世界、自贡方特恐龙王国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先后建成投用,“夜游釜溪”成为自贡主城区夜间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自贡恐龙博物馆二号馆全新开馆,燊海井特色景区打造、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新馆建设、“老盐场1957”项目升级,釜溪历史文化长廊等20余个精品文旅项目加快打造,创成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个、A级旅游景区12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希尔顿酒店等建成投用,进一步提升了自贡城市美誉度和文旅市场供给能力。  富顺县城区坚持“拥江发展”,一手抓产业支撑,一手抓城市更新,在中心城区沱江对岸,总投资约30亿元的富顺晨光经开区跨江发展区加快建设,以产城一体为突破口,提升以城带乡能力,加速城乡融合发展。今年,县城区釜溪河大桥建成,S436东湖至富世段建设加快推进,银杏南路、西禅寺隧道建成通车;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0个,惠及群众4634户,建成开放北湖半岛等“口袋公园”14个,完成富顺西湖亮化工程。  荣县全速推进“工业兴县”,今年签约智慧冷链物流加工产业园、钢结构装配式产业园、安小佑肉制品加工等工业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95.57亿元;承昆茶业等项目已建成投产;等静压碳(石墨)材料、蒸压加气混凝土ALC板材、南方锅炉等新建项目已开工;邦信智慧水务产业园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城市更新步伐加快,最近3年先后实施北街沿河西路、荣州路、桂林街、东街、南街等8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亿元,惠及14745户老城区居民。富顺县水稻高粱现代农业园区。破解“瓶颈、障碍”全面激发城乡融合发展活力  今年,富顺县骑龙镇大田村896亩村集体经济现代化柑橘产业园内,金秋砂糖橘、耙耙柑喜获丰收。丰收的背后,有该村产业振兴专干钱风勇一份辛劳。作为村里种植技术“土专家”,他为村里的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关键在实干。自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走基层“六深入”行动和“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今年年初,择优选派500名专业技术干部赴基层担任乡村振兴专干。富顺县携手四川轻化工大学,创新启动“一村一名博士”计划,首批引进85名博士人才和多个专业博士团队,重点聚焦乡村规划、农业产业现代化等4个方向提供靶向服务,两年内实现全面对接富顺203个行政村,引进高端人才为乡村产业发展赋能。  自贡坚持以改革的思路,破解制约城乡融合的瓶颈障碍。通过积极承接、运用好上级改革试点,大胆探索市级事权范围内的改革创新,以更大力度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聚焦“抓好两端、畅通中间”,探索“人地钱”三大要素改革,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均衡共享、治理高效协同、要素充分流动和合理配置,全面激发城乡发展活力。自贡方特恐龙王国。  强化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形成“1+7+N”的“三农”组织领导体系。推行区(县)委书记、区(县)长抓点示范评比,开展季度晒账拉练,逐级压实责任,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确保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到位。  乡村发展“新空间”不断拓宽,在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专项安排乡村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实现真金白银“硬支撑”。2022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乡村振兴投入17.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的10.1%,全年实际投入超36.3亿元、同比增长3.8%。安排落实土地出让收入优先支持乡村振兴5.23亿元,计提比例达5.3%。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自贡坚持以党建“金钥匙”,解开基层治理“千把锁”:大安区加强清廉村居建设,优化基层政治生态。荣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行“党建引领、三联发力、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模式,以全员共治共享促进社区和谐融洽。富顺县以党建为引领、乡情为纽带、自治为基础,通过划小治理单元,先后建成“乡情小院”300余个,带动2万余人次参与院落自治,有形有效延伸治理触角,实现乡村治理入户到家。  自贡坚持大力推进城乡融合,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城乡居民,不断通过壮大集体经济撬动乡村发展。探索城乡医疗、教育改革,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布局,更好满足群众教育、医疗等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秀美安宁,城市繁荣兴旺。一座高品质宜居宜业幸福名城,正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崛起。自贡正努力探索丘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贡献自贡力量。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21
近年来,荣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着眼强队伍、建机制、抓示范,助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了激发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我们推行了‘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考核奖励+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收入机制,对于集体经济年经营收益达到5万元以上的,可以将部分收益作为经营管理人员奖励,大大提高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县委组织部负责集体经济业务的工作人员介绍。据了解,荣县重点选拔45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队伍,精挑细选了41名驻村第一书记、53名选调生和139名乡村振兴专干到集体经济薄弱村挂职锻炼。通过举办年轻干部能力提升班,邀请各级专家讲解授课,开展现场教学,组织镇村干部集体到成都、重庆等地学习等方式,拓宽干部眼界和思路,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同时,荣县构建了“县级部门+乡镇党委+村党支部+驻村干部”四级联动体系,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镇村“一把手”工程,纳入书记抓党建述职考评内容,并制定“一村一策”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精准指导集体经济发展。“我们对标先进典型做法,在全县组织开展集体经济“擂台比武”专题拉练7次,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和样板区8个,为全县所有镇村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形成强村带弱村,共同发展壮大的良好局面。”(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19
近日,在自贡市大安区何市镇十字村,一条曾经严重破损的道路已经修好,村民们对此表示非常满意。据了解,这条道路在修整前,近三分之一的路段严重破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安区何市镇人民政府决定对这条道路进行修整。2022年12月,大安区三多寨至牛佛公路(徐家至大桥白合段)美丽乡村路建设工程正式开工。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施工,该工程于2023年2月顺利竣工。据了解,该道路全长约662米,在修整过程中,挖除了原18cm厚、2.5m~2.8m宽度不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加宽为20cm厚、4.5m宽的水泥混凝土面层路面。这种改建方式不仅提高了道路的承载能力,也改善了道路的通行条件。值得一提的是,整条道路是由村级组织进行管理的。他们结合公益性岗位的工作人员,对这条道路进行日常的养护和维护工作。这种管理方式不仅确保了道路的日常维护,也提供了乡村地区的就业机会,帮助当地居民增加收入。同时,这种管理方式也有助于提升乡村的整体环境,为村民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大安区何市镇人民政府表示,此次修路行动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出行难题,也为乡村振兴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的日子里,十字村将焕发出更加崭新的面貌,为村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供稿:大安区何市镇)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19
“轰隆隆、轰隆隆……”12月15日上午,一阵阵机器轰鸣声在自贡荣县长山镇五通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响起,施工人员驾驶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设备在农田间穿梭,原本零散的小田渐渐连成片,变成一片片良田。据了解,近年来,荣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根据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农田建设重点工作清单,荣县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任务2.1万亩,改造提升高1.9万亩。目前,各标段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施工,进展顺利。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总投资7892.57万元的2.1万亩财新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保华镇大湾村、洋叉坳村、青杆坪村、戴家山村、冯家塘村、高石坎村、五皇村;新桥镇沙湾村、三柏堂村;来牟镇鸽子村、新寺村;长山镇筒车村、五通村等。项目工程主要涉及土地平整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另外,总投资6206.27万元的1.9万亩改造提升项目,主要分布在来牟镇凉风村、鸽子村;长山镇胡家村、平滩村、青龙村、筒车村、五通村、正江村、石笋村、人民村、高松村等。建设内容涉及,水田整治、坡改梯、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高效节灌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粮食产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举措, 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是公共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是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吴文忠表示。据悉,县农业农村局成立科级干部和专业人才组成的工作专班,从项目规划设计、招标投标、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建后管护等环节,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确保高标准农田“下达一亩、设计一亩、建成一亩、用好一亩”,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工作。(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19
刘瑞(图片由富顺县委宣传部提供)  悠悠沱江从川西北一路流入万里长江之前,在自贡市富顺县境内蜿蜒流转,不仅绘就一幅绿水青山交相辉映的绿色发展长卷,更让这方热土拥有“千年古县、才子之乡、豆花之城”的美誉。  近年来,富顺围绕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惠民生保安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连续4年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获评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全国河(湖)长制先进单位、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全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培育县等多项荣誉。  2023年,富顺县聚焦“城乡融合”,突出工业强县、以产兴城,不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年来,富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态势。俯瞰富顺城区。产业变强 壮大县域经济规模  位于四川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内的自贡市江阳磁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铁氧体元器件和预烧料项目二期主体已完工,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亿元,可提供500个就业岗位。目前,该公司已建成西部大规模产业化永磁铁氧体及稀土永磁元器件生产线,让富顺成为西南地区高性能永磁磁材及器件专业生产基地。  稳住工业“压舱石”,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7月举行的富顺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专题研究“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借助富顺聚四氟乙烯树脂、氟橡胶产能规模居全国前列的优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聚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以工业大突破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  富顺县持续优化重大项目“1741”推进机制和“123”项目管理制度,推进县级领导联系服务工业企业制度,全力抓项目促投资。制定融入成渝地区中部崛起贯彻落实方案,积极融入区域协调发展,与成都科学城管委会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宜宾南溪区开启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合作;联动成都市龙泉驿区建立区域协同发展工作专班,确立“1+3+3”重点任务,11个示范项目有序推进。  为加大对县域承接产业转移支持力度和主导产业培育力度,富顺县出台《富顺县氟材料应用产业园专项扶持八条政策措施》《富顺县新型化工产业专项扶持八条政策措施》,以“真金白银”加速产业落地。建立招商引资“五个一”体系,新成立2个招商分局,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先后举办氟塑料产业专题投资洽谈等招商活动,参加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等活动。承办全省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自贡分会场),开展4次重大项目建设竞进拉练。  富顺全县工业发展破局起势:新开工经开区产业园建设等116个项目,加快推进S436东湖至富世段等59个续建项目,建成投用富顺东城客货枢纽站及市政配套设施项目、富顺一中改扩建等102个项目,确保全年完成项目投资220亿元以上。预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5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2个。自贡市江阳磁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城市变“美” 做强城乡融合“龙头”  在富顺城区沱江对岸,总投资约30亿元的四川富顺晨光经济开发区跨江发展区项目的标准化厂房、临港物流等配套建设加快推进。该项目将重点依托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以氟硅化工及新材料、精细化学品为特色,全力打造集化工新材料制造与应用于一体、独具特色的氟化工产业基地。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富顺一手抓产业支撑,一手抓城市更新,以产城一体为突破口,提升以城带乡能力,加速城乡融合发展。  2021年,富顺县委提出建设“四川高品质生活宜居滨江之城”目标,加快城乡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构建园城一体、情景交融、诗意栖居的山水城市。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省级海绵城市示范县城建设。今年,富顺城区釜溪河大桥建成,S436东湖至富世段建设加快推进,银杏南路、西禅寺隧道建成通车;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0个、4634户,建成开放北湖半岛等“口袋”公园14个,完成西湖亮化工程。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8%、绿化覆盖率达4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成功创建海绵城市建设省级示范县城,实现“园林城市、森林集镇、绿色新村”三位一体绿色全覆盖。  为提升城市烟火气,活跃文旅市场,富顺制定推动服务业转企升规7条措施,成功举办第八届豆花文化旅游节、首届啤酒音乐节,今年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  “富顺县城越来越美,成为我们在外兴业的富顺人更加浓郁的乡愁。”远在上海发展的富顺籍作家刘光伦说。十字岭社区居民刘代丽认为,城市繁荣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现在自己开的超市每年有30多万元的营业额。富顺县狮市镇马安新村盘鸽山院落。城乡变“活” 激发乡村振兴动能  前不久,四川轻化工大学经济学院博士陈希勇来到富顺县永年镇洗马村,为一家肉鸡养殖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今年,富顺县携手四川轻化工大学,启动“一村一名博士”计划,首批引进陈希勇等85名博士人才和多个专业博士团队,重点聚焦乡村规划、农业产业现代化等4个方向提供“靶向”服务,两年内将全面对接富顺203个行政村,引进“最强大脑”为乡村产业发展赋能。  富顺倾力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以破解制约城乡融合的瓶颈障碍,让资源要素充分流动、合理配置,全面激发城乡活力——  打破全县20个乡镇、街道区域界线,创新划分为中部古县城乡融合、东部稻粱科技发展、西部生态种养循环、南部文旅农经综合四大片区,坚持一片区一特色,重塑县域经济新版图,促进整体协调发展。  集成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撂荒地“动态清零”做法获得肯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社会化服务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获评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县。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升级打造水稻高粱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获评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推进典型县。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突出抓好34个脱贫村和7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振兴发展。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启动培育3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评选10个示范村,创建新时代“盐都乡韵·和美共富”精品示范村7个,创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全省乡村文化振兴样板镇村3个。  今年,富顺高考创下近20年来最好成绩,县人民医院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全县新增城镇就业7340人,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奋楫扬帆正当时,砥砺前行谱新篇。富顺正锐意进取,向着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工业强县、现代农业强县、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目标阔步前行。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19
近年来,自贡市大安区何市镇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和区位优势,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镇各项事业实现蓬勃发展。2022年,何市镇十字村入选自贡市集体经济示范村,2021年被大安区委表彰为先进党组织,特色工作多次被《大安观察》《自贡网》《盐都先锋》等媒体刊载。夯实组织堡垒,筑牢振兴根基。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紧盯“选好书记、配强班子”目标,选优配强村“两委”常职干部 6 名,班子成员年龄、结构、学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增强。培养储备优秀人才。大力推行乡村振兴种子计划,梳理建立十字村致富能人、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等优秀人才台账,做大做强村干部队伍“蓄水池”。截至换届以来共发展党员4名,培育入党积极分子2名, 村级后备雏雁2名,累计回引3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规范基本制度。结合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各项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及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为民服务等工作制度,保证各项村级事务规范运行。强化党员作用发挥,募集15名党员投身环境整治、治安巡逻、纠纷调整等工作,组织党员为乡村振兴工作建言献策12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12次,党支部富有战斗力、凝聚力。狠抓产业发展,激发振兴活力。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产业。依托“大安区3500万羽肉鸡一体化养殖项目”,2019年筹措资金158万元建设2条标准化双层肉鸡养殖棚,按照“公司+联合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将所有农户吸附在产业链上。2021年实现年出栏肉鸡10万羽、代养收入40万元,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发展肉鸡养殖,实现就近就业超300人。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精心管理,平均达到3.8元/只,养殖代养费高于平均水平20%,同时保持着全区集体养殖代养费的最高记录(4.9元/只)。发展酿酒产业。立足全村高粱种植优势,积极争取产业资金40万元,将闲置的原百合村办公室改造为酿酒基地,成立集体经济“赖雅庙”酒坊。酒厂日产白酒200-300斤,预计年产值150万元,实现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发展蔬果种植产业。先后引进业主品源、大强等公司流转土地发展种植产业。目前,全村土地流转面积180亩,流转费约126000元,农户可按年收取土地流转费,帮助35名农户就近务工,每月增收近800元。创新基层治理,增添振兴动能。搭建平台集民情。搭建村组微信群,传达国家政策的同时,广泛收集民意,掌握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村干部、党员包联网格制度,每月召开工作例会听取矛盾纠纷、社情民意情况,及时发现化解矛盾问题。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机制,使村民真正了解、熟悉村务,真正参与到乡村事务的协商、决策、监督等过程中来。多元参与社会治理。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制定《十字村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创新建立正反双向治理模式,正向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开展大学生入学鼓励、困难群众慰问等活动,共享发展成果;反向建立负面名单制度,将个别不支持村集体发展的人通过集体表决纳入负面名单进行动态管理,在对照检查和改进中敦促村民们养成好习惯,不断提升村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开展文明新风行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关爱老人、关爱未成年人、气排球比赛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弘扬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全村邻里关爱、守望互助的良好氛围正逐渐形成。(供稿:大安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15
“从干部到产业,再到我们的服务,不管哪一环没有做好,我们的集体经济都会出问题。”12月13日,在荣县高山镇牛王庙村的会议室内,村支部书记朱文华正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讨论着集体经济发展。支部书记讲党课今年以来,高山镇牛王庙村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开展各类书记讲党课等党员教育专题活动4次,并组织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开展理论宣讲、文明创建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6次,做到学用结合,凝聚起党员力量。“为了发展我们的集体经济,我们瞄准红薯,做优做精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红薯粉条加工项目。”朱文华指着眼前800亩的红薯种植示范基地介绍到。据了解,高山镇牛王庙村新建红薯粉加工厂1座,建立“支部+联合社+农户”经营模式,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社员变股东“三变”改革,预计今年产值将达100万元,带动群众土地流转和劳动就业收入20万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突破2万元。而这也只是高山镇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印,下一步,高山镇党委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强力有效的措施,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筑牢乡村振兴根基。(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15
大雪时节, 获得“中国大头菜之乡”荣誉称号的贡井区成佳镇又开始陆续进入大头菜的收获期。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采收、晾晒忙碌的身影,看着一个个浑圆饱满的大头菜,种植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近日,在当地徐家村,一对村民夫妇正在自家地里采收大头菜。夫妻俩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今年的大头菜不仅长势喜人,收购价格也比去年更高,现在采收的一点不愁卖,全部都送去家门口的生产厂里。今年能够实现增收五六千元。”在徐家村,全村种植了九百多亩大头菜,其中集体经济也发展了两百五十亩。镇上的大头菜深加工企业也在不停运转,一车车从地里收购后洗净的大头菜被运往万米晾晒长廊,工厂召集的村民们串起一个个大头菜,干得热火朝天。据介绍,今年全镇大头菜采收从11月底开始,再过十来天将进入采收高峰期。到时,万米晾晒长廊将再次呈现出更加壮观的景象。大头菜深加工企业负责人罗淮良表示,目前大头菜刚开始采收,企业已向农户收购一千多吨,今年预计要收购两万吨。目前,企业还围绕园区文旅打造和企业生产需要,在道路两边布置了近千个腌制大头菜的吨坛,为园区又添一道独特的景观。今年,镇上的大头菜生产企业的产品不仅成为了航空食品,而且还直接和外商签下订单,成佳大头菜开始走上国际市场。今年全镇种植大头菜面积达2.6万亩,预计产量将达6.5万吨,种植户人均可实现增收6000元。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邓小兰表示,将继续采取有力举措,抓好大头菜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更加完善的产业链,为广大农户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大头菜产业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供稿:贡井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14
近日,四川省第七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名单公布,自贡市荣县位列其中。荣县交通运输局分享了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可借鉴的典型经验。 “十三五”以来,荣县坚持把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积极构建农村公路综合发展体系。“三强化”推进公路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公路与产业等规划有机结合,助推产业发展。强化资金投入,筹集13.41亿元建成公路1000余公里,打通农村道路堵点。“三措施”保障管养运输。加强执法监督,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坚决查处涉路违法违规行为。压实养护责任,完善路政、路长和养护体系,充分保障农村公路管养。优化场站布局,加强镇综合运输服务站规划建设,镇街、建制村100%通客车,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三融合”助推产业发展。农村公路+特色产业融合,将“盐陶茶”等特色产业与公路建设统筹规划,助推乡村振兴。农村公路+文旅产业融合,提升场镇、景区、园区路网互通水平,加速农旅、文旅景区融合发展。农村公路+邮政产业融合,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畅通农产品进城、工业产品下乡“最后一公里”。(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12
(记者 行晓艺)近日,川货电商节自贡荣县分会场暨荣县第三届直播年货节柑橘采摘季活动在荣县正紫镇开幕。“今年的橘子大丰收,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展销,已卖出4000多斤。”荣县杨正友家庭农场农场主邱燕说。  本次活动以荣县柑橘为重点网销产品,通过“电商达人短视频PK赛”、“我为荣县产品代言”电商大赛、果王比赛、农产品线下展销推介等活动,促进荣县电商产业、电商人才培养提质增效。  荣县已连续举办两届直播年货节,助力荣县花茶、新桥枇杷、荣州陶等10余款产品搭上电商顺风车。目前,荣县电商企业突破300户,带动全产业链就业人数超过1.3万人,全县农特产品销售渠道通达全国80%以上的城市,田园荣州区域公共品牌愈加响亮。  为进一步做强做大电商产业,不断提升荣县品牌影响力,今年,荣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落地建成,招引入驻企业8家,为电商从业者提供优质配套服务;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落地荣县,头部MCN(网红经纪公司)洋葱集团也与荣县建立合作,为其提供人才培训、企业指导服务;全县首款工业网销产品“荣州陶”上线淘宝、抖音等平台。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12
(记者 行晓艺)装筐、上秤、封装……12月5日,位于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竹元村的肉兔产销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正忙着装箱。“临近年底了,供不应求!现在一天要装2000箱!”村民罗永德说。  一年前,这里还是一处闲置的村办公室。在自流井区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班的引导下,该村与自贡市国名食品有限公司以“党建+民营企业+网络人才+技术人员+村民”的模式建立合作,将闲置办公室打造成“冷吃兔”系列产品的生产、包装、电商销售场地,吸纳村民务工。  去年12月,自流井区试点建立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班,打造“1个综合片区党委+7个联村片区党委”的责任体系。由自流井区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构成“1个综合片区党委”,将20个村按照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远近,统筹划分成7个联村片区,引导村集体经济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292万元。  “我们联村片区的专班成员由我,镇党委副书记,镇上农业、财政等部门的业务骨干和村党支部书记等9个人组成。”仲权镇党委书记李鹏程说,为了帮助竹元村发展肉兔产业,镇领导主要负责统筹安排和对接企业负责人,镇上农业、财政等部门业务骨干负责对发展模式进行专业评估和优化,村党支部书记负责具体执行。  经过洽谈,专班与企业达成合作:村上将闲置的村办公室提供给企业,每月收取低价租金,纳入集体经济收入;企业与仲权镇签订兔苗养殖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捐赠20万元的兔苗7000余只,并提供企业的直播带货销售渠道,向有意愿养殖的村民提供兔苗养殖技术指导等;村民以认领兔苗养殖或者在基地务工等方式参与基地发展,实现就业增收。  已有20多名村民在基地就业。听说村里有了“造血”车间,罗永德很快报名。“工作时间灵活,离家近,挣钱顾家两不误。”现在,罗永德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  尝到甜头,竹元村的模式在全镇进行推广。今年以来,竹元村、仲权村、全胜村、永胜村肉兔养殖场相继建成,逐步形成一条集肉兔养殖、精深加工、网络销售于一体的肉兔产销链。李鹏程说,预计今年全镇兔产业产值可超过4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0多个,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50余万元。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12
(四川农村日报讯 胡英 特约通讯员 蒋兵)柑柏场村是荣县旭阳镇的行政村之一。村民说,“柑柏”就是“天干得土地发白”的谐音。因为村里无河流,缺水是难治的“老毛病”,而“空壳村”也是这个村党支部感到头疼的老顽疾。然而,今年该村华丽逆转,不仅甩掉了“空壳村”的帽子,而且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同时还实现“三个带动”。  逆袭是如何发生的?12月4日,笔者走进该村,一探究竟。发展蚕茧产业“空壳村”进账百万元  “收购蚕茧时,这个位置是摆放的收购秤,交售茧子的村民就从这个地方排队至20多米外,有村民的笑脸,有白花花的茧子,也有茧子换来的一叠叠钞票,场面壮观哟!”从该村党支部书记陈柏松的介绍中,笔者仿佛看到了两个月前村民交售春茧、夏茧、秋茧的壮观场面。  陈柏松介绍时所站的位置,就是“柑柏场村蚕茧收烘站”,与村委会办公室只有20米之隔。这个270平方米的智能化蚕茧收烘站,是县委组织部给予1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支持后,用其中一部分资金将原来的烘房改建而成,2021年投入试运行,2022年正式运行。今年这里就通过收购烘茧子出售,实现了102万元的收入,实现纯收入近4万元。  一栋新房,被桑园包围,这里就是柑柏场村的全智能小蚕共育基地。透过桑园,白瓷砖的外墙、外挂空调的小蚕共育基地特别醒目。“这个共育基地,220平方米,也是县委组织部支持100万元项目资金的建设内容之一。2021年试运行,今年就为本村村民共育小蚕821张,实现共育收入52544元,其中25%属于村集体纯收益13136元。”陈柏松一边介绍一边算收入账。  102万元的收烘蚕茧收入+52544元小蚕共育收入,柑柏场村今年村集体收入从三年前的“空壳村”一跃而入围107.25万元的“百万村”,实现净收益5.3万多元。  据介绍,今年全村养蚕2500多张,实现收入700万元以上。“三个带动”破局普惠全村百姓  旭阳镇党委书记周小平介绍,在县委组织部的项目资金撬动下,在柑柏场村党支部的务实创新下,除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破局外,项目资金的引领还实现了“三个带动”的破局。  务工就业带动。每到小蚕共育、收烘茧子的时候,就有15位当地村民就地务工,今年7季共育、收烘下来,15位村民共获得务工费近 13万元,3组今年59岁的代向荣就在烘房挣取了7000多元务工费,10组今年52岁的代跃清在小蚕共育室获得5600元的劳务费。  科技兴农带动。“过去的土灶共育,温度、适度靠人为把控,育出来的小蚕不好养、成活率低、产量不高;你看嘛,现在的小蚕共育室,小蚕儿都是在空调屋头育出来的,个个健康壮实,成活率高。今年我的每一张蚕子的产量都在50公斤以上,与过去的相比多了10公斤左右,而且领取小蚕方便。”2组村民毕海勤心怀感激地说。这也代表着全村养蚕户的心声。  产业规模带动。因为有效益的诱惑,村民利用瘠薄地栽桑养蚕的积极性高涨。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村民将栽桑与套种粮食相结合,预计新发展桑园+粮食“混种”400亩,使全村桑园面积达到1500亩以上。  村集体获得的收益,咋用呢?“有三个打算,第一是维修村组道路和产业道路,第二是修建5口蓄水池,第三是用于特困群众临时救助。目前,正规划维修2公里的村组道路。”陈柏松介绍。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12
11月30日,笔者在沿滩区九洪乡齐岩村看到,王富公路沿线遍栽菊花、月季等花草,公路旁的广场上几位居民正在健身。“我们这儿越来越漂亮了,大家都很满意,吃了饭都会出来走走,锻炼身体。”村民李七姐一边锻炼一边告诉笔者。据了解,今年以来,九洪乡着力推动和谐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个充满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的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今年6月,九洪乡通过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在齐岩村5组投资300多万元,新建瓜趣馆、木栈道廊桥、健身广场、农产品集散中心、太阳能路灯等,同时,还修建了2公里的宽阔道路,方便村民出行。现在,村民茶余饭后喜欢坐在树下拉拉家常,在健身器材上活动身体,日子越过越好。作为九洪西瓜的发源地,齐岩村目前发展有柑橘产业1200多亩,种植西瓜、香瓜、南瓜300多亩,村民在产业的带动下实现增收,精神面貌也发生极大变化。齐岩村二组村民宋群英为了照顾女儿学习,没有外出打工,在家时她喜欢摆弄花花草草,在家门前种满了各式花卉,格外养眼,这也是当地村民生活好起来的真实写照。“就是想让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也能让空气更好。花栽在马路边上,好多人都喜欢看。”宋群英说。与此同时,九洪乡持续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在骑龙村建设了一个小型污水处理站。据介绍,骑龙村离九洪乡场镇较远,村民自发在骑龙9组、10组间形成了一个集聚地和交易市场。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加,生活污水破坏环境的问题日趋严峻。九洪乡政府积极争取环保项目资金,在骑龙村9组修建了一座日处理90立方米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有效解决了当地村民生活污水污染田土的问题。 (供稿:沿滩区九洪乡)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7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一老一小”关乎千家万户的福祉,也是一道民生“必答题”。近年来,贡井区桥头镇白房村不断织牢织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描绘了一幅“朝夕美好”的幸福画卷。办好贴心暖事 让老年人安心养老“大爷,你最近有按时吃药吗?”“头发长长,理发志愿者待会儿跟您理一下,您就不用出门剪发啦。”一大早,白房村村支部书记练刚就带着志愿者来到村里罗爷爷家中,为他剪指甲、理发、测血压,还检查了老人家中是否存在用气、用电、用水等安全隐患,叮嘱老人有任何问题及时向村里反映……一声问候,两句细语,让老人倍感欣慰,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村里连理发、剪指甲这种小事都为我们考虑到了,真的太贴心,太谢谢你们了。”罗爷爷激动地说。罗爷爷是一名退役军人,身有残疾,还患有癌症,面对高额的医疗、护理费用,他的子女不得不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大多数时候就只有老两口在家。所以,他们的大事小事也最牵动村里干部的心。“村里的干部经常来看我,跟我聊聊天,还会给我带米带面。我是残疾人,行动不便,志愿者就常常来帮我打扫卫生,感谢政府和志愿者对我们这些老人的挂念。”临走时,罗爷爷拉着村干部和志愿者的手感谢道。“一直以来,白房村扎实开展关爱老人的各项服务,把服务村民落到实处,通过开展入户慰问、义诊义剪等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把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练刚告诉记者,村里还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给予老人们生活和精神上的关心,提升村民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办好邻里“小”事 让孩子们乐享童年“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呵护和关爱,共同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引导社会和家庭一起为孩子打造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近日,在白房村童伴之家,只见宽敞明亮的室内,各类书籍、玩具应有尽有,墙上的“作品展”贴着孩子们稚嫩的书写、绘画作品,10余名儿童和家长在“童伴妈妈”陈英红的带领下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谈起为何愿意当“童伴妈妈”,白房村村委委员陈英红打开了话匣子:“关爱儿童是村的重点工作,加上自己也是当妈妈的人,就想为孩子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了进一步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陈英红还经常去家访,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容易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变得孤僻。经过陈英红的关心关爱,看着原本内向的孩子变得活泼,还主动当起童伴之家的小助手,陈英红是说不出的高兴。“作为孩子们的‘陈妈妈’,我不仅要陪伴他们,更重要的是做孩子和父母之间连接亲情的纽带。”陈英红通过微信建立了该村留守儿童家长群,不时在群里发布孩子学习、玩耍等视频,让家长们能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我们会给孩子们提供亲情陪伴、情感关怀、心理咨询、自护教育等服务,开展才艺展示、绘画手工、安全教育、户外活动、阅读分享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让他们在有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享受童年生活。”练刚介绍道。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近年来,贡井区高度重视“一老一小”工作,不断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体系,扎实推动“一老一小”事业高质量发展,把润物细无声的关爱送到百姓心坎上。(供稿: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李惠玲)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7
增进民生福祉,是一座幸福之城最好的注解,也是自贡市大安区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生命线。近年来,大安区从就业、教育、精神文明等方面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把“群众所盼”变成“政府所干”,让全区人民底气更足、笑脸更多、生活更有保障,托起了大安人民“稳稳的幸福”。就业优先  全力夯实民生之本大安区把稳就业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创造和增加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外面千好万好不如家乡好!现在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收入不比外地低,各方面比较,都更划算。”今年夏天,曾在外地打工的张年术回到家乡大安区回龙镇,与60余名村民一同奋战在庆华村以工代赈项目工地。他和工友们盘算了一下,每人每天280元,半个来月就已经有4480元的务工收入。截至工程完工,该项目共吸纳务工人员141名,发放劳务报酬96.13万元。 “月是大安明”中秋诗会以工代赈项目的实施,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挣钱,还能让群众学会一技之长。大安区通过大力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积极探索“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建设模式,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极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创新思路,让就业之路越走越宽。大安区还通过直播带岗,搭起就业“云”桥梁。“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了9家重点企业的208条岗位信息,选择性特别多,有设备技术员、会计、平面设计和新媒体运营……”在10月举行的2023年金秋招聘月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直播带岗暨政策宣传活动中,大安区创新招聘模式,打破地域、时间、场地限制,“企业展示+岗位介绍+线上答疑+直播投递”四位一体的直播带岗模式,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架起“云端见面”新桥梁。大安区聚焦“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要求,积极牵线搭桥,做好就业服务。今年1至11月,全区已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等系列线下线上招聘活动45场,提供招聘岗位10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次。特色教育  助力孩子梦想放飞凤凰学校的学生会手工剪纸,庙坝镇中心校的学生能将武术剑、功夫扇耍得有模有样,广华山小学校的学生会编程……近年来,大安区多举措、多形式推进素质教育,“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在全区蓬勃发展,各校园内,校园足球、剪纸、书法、武术等各类特色课程精彩纷呈、百花齐放——跑步热身、8字带球、连续拨球……初冬时节,走进江姐中学学校足球场,一群女足队员正热火朝天地进行训练。江中女足就是全市推进“体教融合”的一个缩影,该校不仅向各级各类球队输送优秀的女足队员,也将足球文化特色融入学校发展之中,让校园处处都能感受到足球运动的魅力。近两年,江中女足取得不俗成绩,在去年两项省冠军基础上,今年又斩获了四川省第三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暨自贡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总决赛(高中组、初中组)冠军。“姑娘们通过参加足球运动,不仅获得多项冠军的荣誉,还顺利完成学业,走上足球教练、体育教师等岗位,锻造出‘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敢于拼搏、永不言弃’的江中女足精神。”江姐中学足球教练田大友期待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能和女足姑娘们一样,成为体教融合的受益者。在大安区江姐小学,随着清脆的放学铃声响起,校园里热闹起来,孩子们兴致盎然地准备迎接他们的新课堂——江姐小学校乡村“复兴少年宫”的社团课程。在这里,足球、舞蹈、书法、声乐等社团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非洲鼓室、阅览室、书法室、国学室等设施完善,门类各异的社团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将武术融入校园,开设武术特色课程、武术校本课程,组建武术队,为武术项目竞技水平提升、后备人才储备提供了更好条件——这是大安区庙坝镇中心校近年来特色办学中亮眼的一笔。9月,该校总投资达100万余元、270平方米的武术训练馆建成投用,不仅在全市学校中独此一家,在川南地区也极为少见,成为大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2019年,庙坝镇中心校成为“自贡市武术后备人才基地”挂牌学校。今年,再次荣获“自贡市武术散打青少年训练基地”,已在省级以上比赛中斩获44金、23银、25铜的优异成绩,向四川省武术集训队输送了8名优秀队员,并培养出两位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冠军……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民生大事。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大安区始终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致力于特色办学,唱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歌。以文化人  润泽百姓精神家园“宣讲队来了,今天要打快板哟!”一声“吆喝”,让大安区新店镇共和村的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自发集合起来。共和村第一书记周娅娜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快板”形式,面向村组干部群众开展“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红梅写初心”文艺文化宣讲。在大安,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的宣讲阵地还有很多。“红梅花开·江姐讲堂”采取集中宣讲、基层宣讲、理论+文艺、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让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聚人心的宣讲遍地开花,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传”入千家万户,“播”到田间地头,“走”进人们心坎;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和重要纪念日,陆续推出党史课堂、红色研学、红色剧本体验、红色文创、读书分享会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激发广大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牛佛传统民俗表演牛儿灯11月,大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入选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示范中心,龙井街文明所、江姐村文明站入选全省首批示范所、站,成为全市数量最多、类型最全区县。一座座遍布全区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在办实事解难题中暖人心聚民心。一场场生动精彩的理论宣讲,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群众身边;一张张“好玩大安”系列海报,汇粹出文旅融合发展新成果;一个个“乡当潮”魅力竞演节目闪亮登场,唱出乡村文化振兴的新景象;一处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大安大地上孕育的革命精神广为弘扬……放眼新时代的大安大地,遍地绽放的文明之花成为亮丽风景。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为全区人民奋进新时代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公益课堂圆了我一直以来的古筝梦,给我提供了一次接触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机会。”今年暑假,在大安区文化馆参加古筝公益培训班后,学生何梓烨高兴地说。当前,人们对文化场馆的需求不断升级。为更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大安区近年来大力推动文化场馆建设,实现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同时加快场馆数字化发展,努力让人们享有更加充实、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盐晶体雕塑、恐龙造型沙发、宫灯形状整体造型……在大安区“三馆”,市民可参与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体验非遗之光灵动穿梭,感受文化之泉美好涌动,真正实现“泡”在图书馆、走进文化馆、徜徉美术馆。10月18日,该馆“阅享空间”投用,阳光、咖啡……能让你美美地“泡”上一整天。今年,大安区在过往同类课程的经验和基础上,联动各行业优质师资,为广大居民送上60堂公益课程“文化大餐”,涵盖器乐、舞蹈、书法等类别。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全覆盖,全年免费开放,配齐图书音响、健身器材;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新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质效稳步提升;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拾光书屋”成为全新城市文艺地标……家门口的“文化圈”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受益,为群众带来沉甸甸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文明程度彰显社会发展的底色和亮色。在活力包容繁荣兴旺幸福宜居新大安的精彩画卷上,“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标识更加鲜明。(供稿:大安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7
为有效遏制茶叶过度包装现象,促进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自贡市市场监管局精准发力、严实举措,有力推进限制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提质增效。强化组织领导。联合六部门印发《自贡市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同时,成立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工作专班,适时开展督查督导工作,对行动任务进行考核验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全面开展。注重宣贯培训。组织开展全市茶叶过度包装专题执法培训,集中宣贯商品过度包装标准、过度包装执法实务培训,学习交流茶叶过度包装案件办理经验。向各茶叶相关经营主体、广大消费者发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抵制茶叶过度包装”倡议书,弘扬节俭风尚,推进绿色消费、自觉理性消费,抵制过度包装。开展集中约谈。组织茶叶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总监或食品安全员开展集中约谈。会上邀请行业专家对《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新国标、茶叶过度包装违法违规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解读,进一步传导压力,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助推新标准落地见效。全面排查整治。聚焦茶叶生产经营重点领域和主产销区,采用“一看 二问 三算”方式,加强茶叶过度包装集中监督检查,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查处生产经营茶叶过度包装商品违法行为。行动以来,全市共检查茶叶生产经营企业790家次,发现茶叶过度包装问题并责令改正5家。(供稿:自贡市市场监管局)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7
(记者 徐昭磊摄影报道)12月5日,2023年全省乡村文化振兴现场推进会在自贡市富顺县举行。会议总结了全省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会上,宣读了2023 年四川省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镇命名决定,128个村镇上榜。现场向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内江市市中区龙门镇等省级样板村镇代表授牌。省体育局、省文物局、富顺县、彭州市等作交流发言。会议现场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社会文明新气象,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公共文化惠民成效明显,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化,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活力迸发,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案例已是遍地星星之火。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获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我省采用“1+5+N”创新模式,在119个乡镇开展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试点,新建、改扩建乡镇公共文化设施269个,面积18.8万平方米,逐渐形成了一批县域文化副中心。编制乡镇级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导则,推动各地全面完成规划编制,成功构建农村“十里文化圈”。涌现出丹棱县“民间众筹”、崇州市“文化管家”、珙县“农民理事会”等一批创新做法,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效能和为民服务实效得到大大提升。全省27家基层文化单位获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连续两届获表彰总数位居全国第一。此次推进会举办地所在城市——自贡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近年来,该市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坚持以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以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试点建设为载体,全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目前,完成片区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编制19个,建成省级样板镇村14个,市级样板镇村58个,区县级样板镇村191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重点建设试点乡镇7个。《富顺长滩镇全镇竞相打铁花 莲箫变成课间操》等三个案例入选《四川省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试点建设集萃》。作为本次现场推进会举办地,富顺县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建成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镇56个;融入本地“乡愁记忆”,打造“岩上人家”等“乡情小院”323个,配备文化管家,作为家门口的文化新阵地;建成刘光第诗文馆等展陈艺术空间11个,创办全市首家乡镇书画院等乡村文化新空间7个;打造豆花文化带、稻粱文化带、古镇文化带、生态文化带,建设豆花博物馆,建成全国首座再生稻博物馆,建成AAAA级旅游景区,建设康养文旅生态基地,加速构建产城、景城、文城一体的发展格局。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7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