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朱映江 邹星雨)人勤春来早,播种正当时。连日来,广元市昭化区各地农户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早稻育秧,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覆土、起垄、盖膜……走进磨滩镇金堂村,村民杨龙正在忙碌。“我今年准备栽5亩左右的育种田,接下来将加强田间管理,预计5月中旬可以进行水稻移栽。”他介绍。  据了解,金堂村是昭化区早稻种植区之一,今年该村计划发展水稻600余亩。  “土盖好后需要用薄膜覆盖,这是为了保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当地镇村干部还走进田间地头,细心指导农户做好早稻春播工作。  “后续,我们还将邀请技术人员加强指导,并对农田水利进行维护管护,确保后期秧苗移栽工作有序进行。”该村党支部书记杨泽基说。  为抓紧抓好春耕备耕工作,昭化区早谋划、强储备,在多频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一线,指导服务春耕生产的同时,还积极引导村集体、专合社通过团购、代购等方式,开展农药、种子、肥料免费配送到村、配货入户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农资价格稳定,储备“两杂”良种300余吨,调进农药15吨、肥料5000吨,春耕生产资料充足。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12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元讯(通讯员 向小利)近段时间以来,东青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扎实抓好春防工作。一是立足“四早”强保障。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早筹备;利用微信等平台、村村通广播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早宣传;及时召开镇村组干部会、养殖户主会等会议,及早动员全员参与;政府提早落实防控经费。二是建立“5+2”模式强责任。出台防疫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应急预案、防疫督查和验收5个防控文件和工作通报、考核办法的“5+2”防疫工作模式。与各村委会、村防疫员、驻片兽医签订责任书,对工作开展好的村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开展差的村和个人进行通报,对村防疫员实行末位淘汰制。三是推行“12346”工作法强质量。“一训”即防疫员上岗前要开展一次集中技能培训;“二查”即查防疫档案和免疫抗体;“三通报”即定期发布防疫日常通报、督查通报和明察暗访通报;“四规范”即人员责任清单、疫苗保存、操作规程、免疫档案填写规范。“六制度”即在防疫工作中实施跟班作业负责制、进村入户签到责任制、电话回访跟班督查制、现场督查考核打分制、疫苗配送回执签到制和免疫效价质量追溯制六个制度,确保防疫工作全覆盖、不走样。四是组建“六个专业组”强密度。在各村组建了宣传解释组、免疫注射组、圈舍消毒组、防疫督查组、流行病学调查组、血清采样检测组“六个”防疫专业组,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和死角。免疫注射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各村社畜禽进行免疫抗体效价抽样检测,确保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目前,该镇共发放化学消毒液386公斤,免疫猪瘟疫苗、猪口蹄疫苗各11760头份;猪蓝耳疫苗9230头份;牛羊口蹄疫苗4730头份;禽流感疫苗和新城疫苗196000羽份;狂犬病疫苗1365头份,春防工作正有力有序开展,预计4月20日前将全面完成任务。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0
(刘敏 冯金虎 记者 李全民)近年来,苍溪县月山乡琳山村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收益有分红”的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发展之路,让全体村民共享集体经济硕果。琳山村集体经济分红现场会近日,在月山乡琳山村分红现场,记者看到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捆捆现金整整齐齐地摆在桌子上,工作人员们认真核对名单,逐一将分红款项发放到村民手中,村民们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今天我们家一共分了7000多元,比去年多了不少,现在村里的产业发展势头非常好,我们的分红一年比一年好,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琳山村村民侯清连笑着说。“2023年我的爱媛总收入是4万元。今年市场销路看起来不好,但是通过我们合作社的指导和技术,今年的收入总的来说还是可以,我分到了1000多块钱,感到很不错。”琳山村村民梁仕永说。农户领取集体经济分红金近年来,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村民增收致富,月山乡琳山村按照“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柑橘产业,截至目前,全村目前共种植柑橘2000余亩,其中包括爱媛、春见、沃柑、明日见等多个品种,实现人均增加收入5000元。“我们今天进行的是2023年果子分红,我们从2017年到现在已经分红了三年,今年我们预计通过三次分红达到14万。目前合作社和群众收入比较好,2023年我们光果子人均增收5000元左右,今年我们要新植200亩,预计2024年果子产量能够达到1000吨。”琳山村支部书记梁家学介绍。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0
(赵琦 记者 李全民)4月7日,苍溪县组织召开元坝镇清鹤村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项目专题会。广元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苍溪县委书记张世忠参加会议,苍溪县委副书记、县长任云主持会议,苍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冯明、县政协主席李汀、天九共享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卢俊卿参加会议。会议现场会上,苍溪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汇报了项目总体进展情况,县国农区办汇报了天九农业园区项目进展情况,天九共享控股集团负责人汇报了项目推进情况及存在的困难问题。与会双方就项目建设进行了深入交流。张世忠对卢俊卿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家乡、回乡投资兴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强调,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以赴推进示范区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增强项目建设的前瞻性、预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及时破解瓶颈难题,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见效;要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落实专班专人,加强对接沟通,主动靠前服务,强化统筹协调,汇聚起推进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希望企业能够以示范区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发挥自身在资源和经营上的优势,以产业助发展、以产业促振兴,带动家乡群众共同增收致富。卢俊卿表示,企业将进一步围绕苍溪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突出前瞻引领、聚焦共同富裕、精心设计规划,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苍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10
(刘旭 记者 侯东 文/图)芳香四溢的豆瓣酱、种类多样的坚果、口味多样的粉丝……4月8日,2024年中国食品产业名城(广元)食品饮料展销汇上,人头攒动,“朝天造”食品饮料产品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品尝、采购。据了解,此次展销汇中,朝天区围绕调味品加工、核桃加工、食用菌加工、蔬菜及粮油加工等方面组织了11家名优特新农产品企业参展,涉及山珍、火锅食材、休闲食品、预制菜4类80余种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市民购买“朝天造”产品亮点纷呈  特色产品“出圈”走进展销场馆内,展台上摆着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多种“朝天造”本土农副产品整齐陈列,吸引了广大市民纷纷驻足品尝、购买,现场销售十分火爆。“我们参展的产品有粮油、山珍、坚果等,想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扩大我们产品的知名度,能够更好地走向市场。”广元秦川印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耀介绍,“此次参加展销汇的产品共有30多个品种,都是朝天本地产品。”市民咨询了解“朝天造”产品据了解,朝天区组织食品饮料企业参加此次展销汇,主要是展现朝天区食品饮料产业发展成果,提升“朝天造”食品饮料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美誉度。如何让朝天的名优产品在展销汇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活动前期,我们通过多渠道调查研究,对参展的企业进行了筛选,在产品的质量把控、样式设计、真实体验等方面做了深入分析,每件食品饮料产品都代表朝天特色。”朝天区经信局副局长吴晓龙介绍。展销汇中,独具地方特色的产品吸引了广大市民采购。“我带着好奇心逛了一圈,发现朝天展区的食品饮料产品很有地方特色,我购买了一些火锅底料、粉丝、豆瓣酱等回去尝尝。”市民贾玉勇提着购买的产品向记者一边展示一边说,“没想到,朝天还有这么多‘宝藏’产品。”此外,展销汇还设置了现场直播间,邀请本地主播借助抖音、832等电商平台对参展商品进行集中现场直播带货,通过产品展示、有奖问答等方式,与观众实时交流互动,让“朝天造”产品不断持续“出圈”。强化内核  打造绿色食品此次展销汇,不仅食品饮料产品“卖得欢”,也是广大企业开展合作共赢,扩大“朋友圈”的机会。目前,已有10余家客商与朝天食品饮料企业达成意向合作。“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积极对接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协会和客商,大力开展企业、产品推介,寻求合作机会,争取新签约一批重大项目。”吴晓龙说。食品饮料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朝天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朝天区依托地区特色农产品资源,配套发展精深加工企业,在助农增收的同时助推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朝天区已建成七盘关食品饮料产业园1个,共有食品饮料生产企业42家。全区现有“朝天核桃”等食品饮料类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子月饼”“曾家甘蓝”等食品饮料类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1件。2023年,全区食品饮料企业实现产值11亿元。下一步,朝天区将加速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重点发展以“中子月饼”、核桃桃酥、琥珀核桃仁、烘焙桃仁等为主的核桃加工产业,以食用菌提取物、固体饮料、中药饮品等产品为主的食用菌加工产业,以高品质天然食用香精、香料、味精等产品为主的调味品加工产业,以脱水蔬菜、风味泡菜、腌酱菜等产品为主的蔬菜及粮油加工产业,促进食品饮料产业集群集聚、成链发展。据了解,到2025年末,朝天区食品饮料产业力争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基本建成。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10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刘旭)眼下,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兰坝村的羊肚菌迎来丰收,一朵朵羊肚菌像一把把“小伞”,错落有致地盛开在菌垄上,密密麻麻,长势喜人。村民们正穿梭于各大棚之间,小心采收着新鲜出土的羊肚菌,一张张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羊肚菌是一种药食两用菌,有“菌中之王”的美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羊木镇依托当地适宜的土壤条件和独特的气候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引进培育发展羊肚菌特色产业,采用“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模式,种植羊肚菌300余亩,带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增收致富。  在产业基地的公路边,广元洪鑫菌业公司负责人赵洪奎正忙着将一筐筐羊肚菌码放整齐,等待货车前来运走。“今年引进了新品种,抗高温抗菌能力强,品质也比较好,加上农业站提供了技术服务,收益特别好。”赵洪奎高兴地介绍。  发展羊肚菌不仅有利于村集体产业的发展,还可以让群众在家门口务工。“我在产业基地里主要做搭棚、施肥、采收羊肚菌等工作,收益很不错。”兰坝村2组村民李华堂算了一笔账,自羊肚菌产业基地建成后,他常常在这里务工,加上土地流转费2000元左右,一年下来能挣到2万元左右。  据了解,羊肚菌的采摘期为一个月左右,每天能吸纳周边约50名群众参与基地务工,日均增收100元左右。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群众受益,该镇纪委定期就技术指导服务、补助资金发放等开展下沉式监督检查,确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  “羊肚菌种植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收益高,是不错的致富门路。目前的鲜货市场价是每斤60元至80元,干品每斤能卖上千元。”赵洪奎说,将采摘下来的羊肚菌进行分类、清洗、晾晒等加工处理,然后再由线下和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销售;采摘完羊肚菌之后,大棚里还会种上蔬菜,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近年来,朝天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目标,不断扩规模、提质量、创品牌、拓市场,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2023年,朝天区推动食用菌标准化工厂化栽培,种植食用菌1.2万亩,产量10万吨(鲜品),签约食用菌项目4个,开工2个,竣工投产2个。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10
(何忠鹏 记者 李全民)清明,一场春雨后,正值烟地起垄盖膜、移栽的黄金时节。连日来,剑阁县柳沟镇太平村、长安村、团山村等烤烟基地,烟农们正忙着翻耕起垄、盖膜、打孔等,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春耕农忙景象。远远望去,田间地头层层错落,条条烟垄线条分明,与田地间村民忙碌的身影构成一幅幅美丽的新画卷。“要想烟叶栽得好,深耕起垄不可少,这个田距间隔太宽了,快一米四多了,要改成一米二哦。”三清村种烟大户张玉俸正在指导聘请过来务工的村民整理田垄、盖膜、开沟排水。“去年种植50亩,收入还算可以,今年我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余亩了,种了这么些年了,收入比其他稳定,有保障。”当地种植大户长安村孙仓成信心满满。柳沟镇党委书记孙翠东带领农技员指导烟农育苗时强调:“烤烟产业是柳沟镇的传统支柱产业,要高度重视,坚定信心,进一步巩固提升烤烟产业,全镇干部及烟点技术人员要切实为烟农搞好服务,做好技术指导,要大力推进科技兴烟,不断提高烟叶生产质量和水平,确保烤烟生产高质量推进。”烤烟是柳沟镇的重要农业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近年来,该镇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种植基础,大力发展烤烟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据了解,柳沟镇今年计划烤烟种植2000亩。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9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欣)近日,苍溪县石马镇组织镇村干部、第一书记及驻村干部、猕猴桃技术员、种粮大户在石马村举行了春耕生产现场会,宣传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知识并进行了植保无人机现场演示作业。  通过专家现场“把脉”和耐心细致讲解,群众掌握了当前农业主要作物(含中药材)的种植方法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了全镇种植业业主的技术水平。现场会发放技术培训资料600余份,培训技术人员40余人,直接受益群众达400余人。  当天的现场会,四川麦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还就当前该镇白芷、连翘、茯苓等道地中药材种植技术进行培训讲解,并现场回答了农户的提问。  “通过此次技术培训指导,解决了不少春耕生产问题,坚定了增收致富的信心。下一步,我镇将加大白芷、连翘、茯苓等道地中药材发展力度,采取订单式种植,将石马镇逐步打造成苍溪东北部中药材特色小镇。”石马镇党委书记李利娟表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09
(朱映江 王菲菲 记者 李全民)当前,广元市昭化区各地的油菜花正处于花开期和结籽期之间,走进位于昭化区卫子镇的新荣村,3000余亩油菜花和山峦、乡村民居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诗画。借着美好春光,当地的农技人员正利用无人机对油菜进行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用无人机打药,速度非常快。今天打了7亩多地的药,只用了10多分钟。以前老百姓自己来打药,最起码要半天时间。”植保无人机操作员吴正奎连连感慨。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既要藏粮于地,又要藏粮于技。在昭化区,当地通过乡镇/合作社/农户+央企“3+1”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推动良种、良法、良田、良制与良机的深度融合,持续强化制种基地建设,加强技术服务与指导,进一步推动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如新荣村油菜管护效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2012年当地开始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该区先后投入资金1168万元,对新荣村3100余亩耕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把过去散、乱、小,且不利于耕作的田块,改造成目前适合于机耕、机防、机收、机播的高标准农田。目前这些田地更适宜于粮油的种植,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还增加和提升了种植效益。”卫子镇产业融合办主任李君说。按照“能排能灌、宜机作业、抗灾能力强”的建设标准,昭化区有效解决了村里地块零散、土地坑洼不平、水资源利用率低等制约农业发展的难题,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效保障。“油菜种植这一块,以前每亩耕作成本在260元至320元之间,现在实行大型机械化耕作,每亩成本在80元至120元之间,每亩节约成本大概200元左右,现如今全村的机械化耕作率达到95%以上了。”卫子镇新荣村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声文赞叹道。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同时,昭化区还着眼油菜生产的质量,大力实施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积极打造从种植、收购、储存、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2021年,当地就以“中国好粮油”行动为切入点,与中粮油脂(广元)有限公司深入合作,围绕“稳定粮油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两个目标,突出强基地、优服务、保销路,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根据广元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我们为种植户选育了抗倒伏、 抗病性强的油菜品种。此外,我们在油菜地里建设了气象站、太阳能杀虫灯、视频监控等配套设备,这些设备直接联通云平台,农户只需要通过电脑和手机,就可以实时查看油菜的生长情况。”中粮油脂(广元)有限公司产业发展专员关志强告诉笔者,每年的种植季,该公司还会邀请专业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保姆式”技术指导,依托“互联网+”的现代农业模式,地里的油菜苗扛得住、油菜花开得好、油菜籽结得多,订单菜籽亩产可以增长10%左右。不久前,中粮油脂(广元)有限公司还与当地粮油种植专合社签订了订单农业收购和广元中小包装及餐厨一体化项目等协议。当地通过建立企业与农户、企业与合作社、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持续带动油菜产业产、购、储、加、销一体化发展,持续推动菜籽油全产业链发展。“我们依托于中粮油脂在四川的3个工厂,重点发展四川特色的风味菜油,并通过油菜籽深加工提升油菜籽附加值。同时,公司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紧跟农民合作,一方面保障了原料和品质的供应,另一方面助推了四川乡村振兴。”中粮油脂西部区餐饮事业部总经理谭科峰介绍。依托订单农业和油菜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良性循环,昭化油菜种植户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卫子镇新荣村村民王春玲笑容里满怀希望:“今年我们家种了4亩菜籽,在种之前已经被企业订购,现在种菜籽也比较放心,不愁销路。”“去年,我们合作社共种了2500多亩油菜。今年,大家种植油菜的积极性更高了,比去年多种了500多亩。目前,我们合作社共带动298户农户发展油菜产业。”广元市昭化区卫安植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德光说。据了解,去年以来,昭化区采用订单销售模式已收购优质油菜籽8300余吨,产值5800余万元,助农增收超500万元。2024年,当地累计发展油菜产业20余万亩,并通过积极打造从种植、收购、储存、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推动了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民生效益有机统一。“我们通过和当地政府、专合社、农户的深度合作,建设了生产基地和订单基地,带动订单生产2万亩,种植户户均增收在1600元左右。如今依托全产业链条,一粒粒菜籽正在变成一桶桶极具地方特色风味的菜籽油走向餐桌,为川味添滋味。”中粮油脂(广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裴强说,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完善从油菜种植到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 扶稳“油瓶子”,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8
(冉金鹭 记者 李全民)清明假期,正是出游好时光,曾家山乡村旅游迎来了“小高峰”。4月6日,朝天区曾家镇布谷布谷民宿一派热闹景象,不少游客手提篮子穿行在田地间,挥舞着锄头挖鲜嫩的折耳根,将“春意”收入囊中。“今天早上的早餐就有我们亲自挖的折耳根,凉拌折耳根的味道非常好,感觉就像把春天吃到了嘴里。”游客张爱琼说,最近曾家山的野菜非常多,野生的竹笋、香椿、蕨菜等都非常鲜嫩,还能用采摘的野菜制作春日美食,体验感很棒。优质的食材造就了独特的“曾家山菜系”,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朝天区已培育特色餐饮店16家,开发出50余道名菜名小吃和200余道养生菜品,让游客尽情饱口福。除了鲜香的春日美食,高山花海也是曾家山的一大看点。在距离布谷布谷民宿24公里外的两河口镇大尖山,上千亩的高山杜鹃花竞相绽放,形成一片片绚丽的林间花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野生杜鹃花,非常震撼,感觉特别美,我拍了很多照片分享给朋友们。”游客余婷拿出手机展示自己刚刚拍摄的高山杜鹃照片,高兴地说,“这些花开得正盛,感觉漫山遍野都是,曾家山的春天让人很陶醉,也很舒心。”春光旖旎、花团锦簇、莺歌燕舞滋养起来的自然氛围正是“春日经济”最大的亮点和看点,日渐火起来的乡村游也带动了当地民宿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一大批中高端民宿的建成,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曾家山的旅游业态,也为游客带来了更好的旅游体验。“民宿里面的设施设备都很齐全,白天去看辛夷花、高山杜鹃等,晚上还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在这儿进行户外烧烤。”入住烟云里民宿的游客潘海燕告诉记者,民宿给他们的体验感很不错,趁着假期,能更好地亲近大自然,感受乡村“慢生活”。据了解,清明小长假,朝天区共接待游客90746人次,实现综合收入8167.14万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8
(詹磊 徐竞瑜 记者 李全民)眼下,四川省苍溪县龙山镇5000余亩道地药材川明参迎来丰收,村民们不负大好春光,忙着采收川明参,丰收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村民采收川明参4月6日,在龙山镇双灵村,田间地头处处都是采收川明参忙碌的身影,村民庞传聪正和邻居们在自家种植地里采挖川明参,随后进行人工刮皮、晾晒加工等作业,现场一片忙碌景象。庞传聪今年栽了两亩沙参,预计可以产1600斤,大约收入近2万元。川明参是双灵村的特色产业,种植历史悠久,村两委积极动员200余户农户,利用整治撂荒地大力发展川明参约800亩,亩产600斤以上。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村两委还积极争取资金,2023年新建中药材烘干房,全部实行无硫化加工,使其成为真正的绿色药食同源产品,实现人均增收千余元。(图为烘干房)龙山镇双灵村党支部书记庞建军介绍,烘干房建于2023年,今年试运行,建成面积10个平方,一次性可以烘干川明参两吨。与此同时,在龙山镇收购市场,大批川明参汇聚到这里,经销商忙着收购、分选、装箱,准备发往全国各地。收购商庞国民看中了龙山本地沙参的好品质,目前收了10多吨川明参,他直言龙山镇的川明参销量好,基本供不应求。近年来,龙山镇紧抓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关键,以绿化经济苗木、川明参产业为主导,创新推广“果+苗”套种,引进川明参无硫磺淘洗技术,实行“专合社+种植户”发展模式,累计栽种经济绿化苗木近3万亩,川明参5000余亩,抢抓绵万高速建设机遇,建成西南苗木药材交易市场,年产值超4.7亿元,人均增收超1000元,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龙山镇副镇长任兵介绍:“龙山镇依托以‘一核四片’为轴心的苗木、中药材产业的辐射作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结合我镇苗木、药材资源禀赋,围绕‘建成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苗木、药材生产基地、交易市场、物流中心’为目标。按照一家一户小庭院串成大园区的思路,家家户户办庭园,村组建园区,深耕苗木药材产业,巩固发展传统种养业。”下一步,龙山镇将继续坚持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各产业的竞争力。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8
(张敏 李成荣 记者 李全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连日来,朝天区两河口镇群众抢抓农时,进行蔬菜移栽、玉米播种、田间管理等农事活动,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村民移栽甘蓝苗施肥、覆膜、移栽……4月7日,在两河口镇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蔡家咀蔬菜种植基地,数十名群众正忙着将甘蓝苗从大棚里移栽到露地上,在大家的有序分工和默契配合下,一垄垄土地被相继栽种上翠绿的甘蓝苗,在微雨的浸润下,叶片舒展,生机盎然。“基地收完越冬蔬菜后,通过机械深耕、深翻,及时清除了草根和残膜。前几天又耙了一遍地,施了农家肥,准备工作做好后才开始移栽甘蓝。”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万平一边说一边熟练地用小铁锨切断地膜,把一棵棵甘蓝苗栽种下去,并铲起土压住断头,他告诉记者,“这几天气温逐渐回暖,降水量也逐渐增多,这对于蔬菜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蔡万平还介绍,这一批甘蓝苗是通过自动化育苗系统培育的,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增加了菜农经济收益,而且育出的菜苗相比人工培育的菜苗品相更好、成活率也更高,基地栽种不完的还能销售周边菜农,今年已经接到了陕西宁强的好几个订单了。据了解,今年,蔡家咀蔬菜种植基地采用“早春甘蓝+越夏辣椒”周年高效种植模式,第一批预计栽种甘蓝150多亩,包括韩将军和牛心甘蓝两个品种,按照目前的行情,预计总产量500多吨,总产值80余万元,六月中旬采摘完毕后,还将种植第二批甘蓝及辣椒。同时,因为基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成熟后的甘蓝口感清脆甘甜,一到采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菜商直接到田间采购,十分畅销。高山露地蔬菜种植忙,乡村振兴产业旺。近年来,两河口镇依托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始终把高山露地蔬菜产业作为当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按照“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的发展思路,着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重融合,全面推进蔬菜全产业链发展。特别是开春以来,两河口镇抢抓农时,多措并举,按下了春耕生产“加速键”,全镇春耕生产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持续推进川东北蔬菜专家大院、高山蔬菜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基地、高山蔬菜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粮菜复合种植示范基地“一院三基地”建设;依托专家大院基础,持续聘请省市区镇四级从事育种、病虫害防治、高产高效栽培等方面科技人才组建专家团队;大力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难题;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创新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鼓励引导专合社、产业大户流转闲置土地进行标准化种植,深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农资储备“压舱石”作用,各农资站提早备足种子、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保障春耕生产期间农资供应……“目前,全镇建成蔬菜大棚3000平方米、育苗大棚1280平方米,自动化育苗系统1套,山地单轨运输车28公里,500亩以上规模蔬菜种植示范片8个、高山露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20余个。”两河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两河口镇积极响应朝天区蔬菜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高山露地蔬菜种植规模再上台阶,预计全年种植高山露地蔬菜2万余亩。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强化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围绕农业产业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全力推动高山露地蔬菜特色农业产业上档升级。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8
(刘权 记者 李全民)4月1日,剑阁县下寺镇青溪村田长在使用《四川田长制APP》日常巡查时,发现一处违法线索,及时上报至巡田APP,并反馈下寺自然资源所,该所立即上报下寺镇政府,共同赶赴现场,经过多次核实,农房占用基本农田情况属实,下寺自然资源所相关人员,给农户耐心沟通,普及基本农田保护方面等知识,农户自愿拆除占用基本农田部分,并立即整改恢复土地原貌。对非法占用土地的重点整治,不仅能保障农民朋友合法的土地权益,也能够提高农村的土地使用效率和农村土地的价值。通过此次依法对青溪村农房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部分进行拆除,恢复了土地原貌。下寺自然资源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参与农田保护的良好环境,督促各级田长巡田员履职尽责,把田长制工作推深做实,为全镇基本农田保护、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下一步,下寺镇将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乱占基本农田、乱占耕地违法违规建设行为“零容忍”,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同时提醒广大群众引以为戒,切勿抱有侥幸心理进行违法建设,共同严守耕地红线。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7
(鄢怀林 记者 李全民)春风拂面,绿意盎然。四月的青川县三锅镇河西村,山峦叠翠,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形如“耳朵”的薇菜正值采摘佳期,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在翠绿的薇菜园里穿梭,共同绘就出一幅春日丰收的美丽画卷。清晨的阳光洒落在王明科家的薇菜园上,60岁的他早已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王明科指着一片片绿油油的薇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薇菜啊,每年就这时候最忙,但也最开心。每年采摘期仅有1个月,种植成功后,只需按时除草即可,管护起来很方便,现在成都、甘肃的经销商都抢着要,销路根本不用愁。”据了解,王明科家共种植薇菜40余亩,其中已投产的就有30余亩。今年薇菜价格喜人,干菜一斤能卖到90元左右,丰产期一亩地能产干菜100斤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他算了算,平均每亩产值能达到9000元,今年他家的薇菜收入预计可达27万元左右。薇菜,学名紫萁,因其口感清脆、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它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被誉为“无污染菜”,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盛誉。在河西村,薇菜不仅是村民们的致富宝贝,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以前都是在山上采来自己吃,现在却能靠它发家致富。”王明科很感慨。自2000年起,河西村便有人开始尝试移栽薇菜,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薇菜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如今,全村家家户户都种植薇菜,这里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薇菜村”。“薇菜在河西村的高山荒地里随处可见,俨然成为了咱们村群众的‘摇钱树’。”河西村村委会副主任张茂林介绍,目前全村薇菜种植规模已达 700 余亩,其中今年新发展的有 200 亩,进入采收期的有 500 亩。按照平均每亩产值 8 万元估算,今年该村种植薇菜的综合产值有望突破 4000 万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青川县三锅镇组织、宣传委员朱琳表示,三锅镇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将薇菜产业列为全镇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接下来,该镇将制定科学的薇菜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扩大产业规模,并引进相关企业进行精深加工,形成薇菜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让大山里的薇菜真正实现优质优价。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7
(周俊 康勇 记者 侯东)春耕在即,广元市旺苍县水磨镇春笋村村民贾朝明忙着在合作社检修农机具,但一点儿也不操心家里的三亩地。“家里的耕地一多半都托管给了村里的合作社,他们负责种地,我只管收钱。我还在合作社谋了份拖拉机手的营生,多了一份收入。”贾朝明告诉记者。在贾朝明看来,这样托管土地很划算,多亏了旺苍绿优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贾兴中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探索出一条新的托管服务模式——“田管家”,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售的“一条龙”服务,帮助破解农民“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又耽误赚钱”的难题。“‘田管家’模式,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民种植技术不到位等问题,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方法和机械化耕作的推广应用,同时还能以最少的用药次数控制病虫草害,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发展,逐步构建‘整村推动、规模连片’托管服务路径。”水磨镇党委书记赵春玲介绍说。聚焦乡村振兴,积极培育新时代“田管家”。近年来,旺苍县通过致富带头人带动22855户农户创办了62家专业合作社。在普济镇,致富带头人侯长润把农户的耕地集中起来,发挥合作社现代化机械设备优势,通过集中种植、科学管理、统一经营,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也让农户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养殖或务工中。“通过专业化生产托管服务,玉米亩产由1500斤增至1800斤,增产20%左右;通过水肥一体化节水,增加化肥利用率10%以上,亩用工量减少30%以上,综合节本增效达到亩均350元以上。” 侯长润说。  普济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严子涛介绍,合作社探索实施单环节托管、半托管和全托管三种土地托管合作方式,逐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小农户”模式,有效破解了因技术和设备限制对农业生产成效的制约瓶颈。  尝到了土地托管带来的“甜头”后,普济镇远景村的村民们纷纷要求将农田耕种全环节全部交给合作社负责。2023年,合作社累计辐射10个行政村共计3000余户农户,托管土地面积达3万余亩。近年来,旺苍县全力打造合作式经营模式,鼓励村集体将细碎、零散的土地进行集中流转推动资源整合。同时,以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为主导,构建“龙头企业+供销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这几天,大两镇万山村党群服务中心格外忙碌,今年,村里24户农户要以自家土地作为股份入股菊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菊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股民”进行地块、面积、坐标精准确认,重新整地种植玉米,推进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土地托管”不仅托起了村民心中的希望,也逐步幸福了村民的生活。“埂没了,地平了,施肥浇水有滴灌,心操得少了,还能腾出时间干点别的事。还有保底产量,收入应该好于往年。”万山村村民陈正高兴地说。为了满足小农户和农业生产的个性化需求,旺苍县提供了“保姆式”全托管服务和“菜单式”半托管服务,让农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托管方式。这种托管化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后顾之忧,让农户能够更加专注于农业生产本身。今年以来,旺苍县社会化服务组织已为10余万户农户提供了生产服务和技术指导,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4-07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元讯(通讯员 向小利)当前正值森林火险高发期,苍溪县东青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筑牢森林防灭火“安全网”。一是强化投入做到保障有力。镇政府和18个村(社区)都成立了专业的防火队伍;按照森林防灭火“网格化”管理机制,落实了护林员并进行防火演练。同时落实资金新添置防护服400套、灭火器380个、斧头、镰刀等1050件、应急灯23只、手电筒90个等防火物资。目前,镇、村两级共组建防火应急队伍19支340人,落实专职护林员42人,开展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9场/次,确保一旦有火情发生时能拉得出、用得上、灭得了。二是强化宣传提高防火意识。通过召开培训会、利用逢场天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出动流动宣传车、村组微信群、入户签订森林防灭火承诺书等形式,巡回宣传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森林火灾预防措施和典型案例,同时派出护林员深入重点林区、重点地段,用小喇叭对进山入林人员加强宣传,并在林区设置了警示标志,严禁带火入山,不准烧山开荒。截至目前,共召开专题培训会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新增横幅标语30条、设置固定宣传牌25个,巡回宣传80余次,走访群众并签订承诺书8500份,做到了宣传全覆盖、无死角。三是强化排查消除火灾隐患。紧盯寻乐书岩等旅游环线、重点林区、国有林等重点部位,学生、精神智障等重点人群,制定《东青镇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由驻片班子成员带领林业站、应急办及驻村部门深入每个村(居)民小组“解剖式”排查高火险期森林防灭火隐患。同时对重点林区安排专人看守,并落实重点人群监管责任。截至目前,排查整治隐患25处,开展“五周五缘专项清理”工作,累计清理可燃物3吨,签订监管责任书145份,做到了封住山、管住火、看住人。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3
(宫定川 记者 李全民)4月1日,剑阁县柳沟镇会同县水利局设计队工作人员对2024年后扶衔接资金山坪塘整治项目进行现场实地规划。旨在有效提高水资源灌溉、利用效率,确保在缺水时节农业生产生活仍然可以正常开展,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户经济收入。提早谋划,走在前。前期,该镇经过重点摸排,对需要整治的山坪塘进行了现场查看,针对不同的地质环境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整治方案,重点对山坪塘的塘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等“三大件”进行整治和必要的清淤扩容,确保把有限的财力全部用在百姓的迫切需要上。精准服务,惠民生。目前,该镇山坪塘修建年代久远,又缺少必要的维护和管理,这些山坪塘大多淤积渗漏现象严重,放水、排洪设施缺失或损毁,已严重制约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作用发挥。此次纳入整治山坪塘灌溉面积79亩,惠及95人。通过此次山坪塘整治工作,有效解决农田灌溉、农村饮水、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的多重功效,确保群众安全用水、农业增收。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3
(何会丹 记者 李全民)“家里有几口人,主要经济来源是什么,年收入有多少……” 为及时准确了解新申请低保户家庭的实际情况,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近日,剑阁县柳沟镇民政工作人员开展新增低保入户走访核实工作。核查过程中,工作人员以申请对象提交的书面材料为依据,对低保新申请家庭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了解,仔细核实新申请家庭成员人均收入、生活能力、身体状况及目前存在的困难等真实情况,认真查看居住条件等外部环境,从直观上了解家庭收入和消费能力。同时,在交流中宣传、解释低收入家庭惠民政策,给予其生活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为其树立了信心。通过常态化开展新增低保入户探访、核查工作,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新增低保户的最新生活状况和家庭状况,为最终审批提供有效依据。下一步,柳沟镇将持续通过探访沟通,不断拉近与救助对象的距离,确保困难家庭能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3
(张敏 记者 李全民)春日朝天,万物萌动;乡间村落,物阜民丰。4月1日,朝天区召开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为2024年“三农”工作定方向、明路径,释放出加快推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的信心和决心。“2023年,经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朝天农业实现了新的发展: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脱贫成果持续巩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农村经济稳中有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粮食产量达12.23万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3.49万亩。”“加强510户1648名监测对象帮扶,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29.9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3.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7.0%。”“朝天核桃连续上榜全国地理标志百强区域品牌榜单,曾家镇被认定为首批高山蔬菜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朝天区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区)、全省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县(区)、全省‘厕污共治’试点县(区)等。”……一个个厚重的数据,一项项珍贵的荣誉,是对2023年朝天区“三农”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蓬勃发展的生动诠释,也是朝天区“三农”战线广大干部群众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奋斗与拼搏的交织,更是每个朝天人心潮澎湃的过往、逐梦未来的新起点。会上,朝天区对2023年度朝天区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2023年度朝天区乡村振兴分类考评成绩突出集体,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以及2023年度朝天区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致富带头人进行了通报表扬。“‘三农’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号角声声,奋楫者先。2024年,朝天区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部署,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建设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为抓手,持续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大力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抓好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加大重点区域帮扶支持力度,全面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着力提升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在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链补链、农村流通业高效发展上求突破;持续提升乡村建设治理能力,切实抓好乡村规划建设,实施好农村基础设施补短计划,全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农村公服水平;持续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三农”工作在新时期向更高水平跨越迈进。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3
(周俊 记者 李全民)春耕在即,旺苍县水磨镇春笋村村民贾朝明忙着合作社检修农机具,一点儿也不操心家里的三亩地。“家里的耕地一多半都托管给了村里的合作社,他们负责种地,我只管收钱。我还在合作社谋了份拖拉机手的营生,多了一份收入。”贾朝明说。在贾朝明看来,这样托管土地很划算,多亏了旺苍绿优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贾兴中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探索出一条新的托管服务模式——“田管家”,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售一条龙服务,帮助破解农民“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又耽误赚钱”难题。2017年,贾兴中带领110户农户创办了旺苍绿优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看到村民们种地机械化程度不高,单打独斗无法形成规模,增收不明显,贾兴中把农户的耕地集中起来,发挥合作社现代化机械设备优势,通过集中种植、科学管理、统一经营,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也让农户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养殖或务工中,多一份收入。“通过专业化生产托管服务,玉米亩产由1500斤达到1800斤,增产20%左右;通过水肥一体化节水、增加化肥利用率10%以上,亩用工量减少30%以上,综合节本增效达到亩均350元以上。” 贾兴中说。 水磨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蒋波介绍,合作社探索实施单环节托管、半托管和全托管三种土地托管合作方式,逐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小农户”模式,有效破解了因技术和设备限制对农业生产成效的制约瓶颈。尝到了土地托管带来的“甜头”后,春笋村的村民们纷纷要求将农田耕种全环节全部交给合作社负责。2023年,合作社累计辐射10个行政村共计650余户农户,托管土地面积达0.9万亩。“通过我们合作社统一耕作,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民种植技术不到位等问题,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方法和机械化耕作的推广应用,同时还能以最少的用药次数和用药控制病虫草害,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发展。逐步构建‘整村推动、规模连片’托管服务路径。”水磨镇副镇长杨开勇介绍。近年来,旺苍县全力打造合作式经营模式,鼓励村集体将细碎、零散的土地进行集中流转推动资源整合。同时,以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为主导,构建“龙头企业+供销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这几天,水磨镇春笋村党群服务中心格外忙碌,今年,村里35户农户要以自家土地作为股份入股旺苍绿优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旺苍绿优种植专业合作社与“股民”进行精准确认地块、面积、坐标,重新整地种植玉米,推进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土地托管”不仅托起了村民们心中的希望,也逐步融入了村民的心田。“埂没了,地平了,施肥浇水有滴灌,心操得少了,还能腾出时间干点别的事。还有保底产量,收入应该好于往年。”春笋村村民吴仕双高兴地说。为了满足小农户和农业生产的个性化需求,水磨镇提供了“保姆式”全托管服务和“菜单式”半托管服务,让农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托管方式。这种托管化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农业生产本身。同时,该镇通过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举办各类活动,帮助农户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今年以来,全镇社会化服务组织已为1100余户农户提供了生产服务和技术指导,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4-03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