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侯佳奇 杜文龙 记者 何菊 文/图)7月25日至28日,2023年“智兴天府专家行”厅县合作助力乡村振兴川渝专家走进巴中通江活动举行。来自四川省和重庆市两地19名专家围绕山地肉牛集群养殖、青峪猪产业发展、通江银耳发展、脱毒马铃薯研究、文旅产品开发及线路策划、地灾防治、特色农业攻关及胸痛中心暨脊柱专科建设8个项目,分组开展调研活动。4天时间,专家们到田间地头、种养殖大户和科研单位,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工作对接和智力服务,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把脉”银耳产业通江银耳,是通江的传统优势产业,是通江特色产业的一张名片,更是通江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来自四川省农科院和重庆市农科院的两位食用菌专家从通江银耳的菌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种植、产品开发、银耳文化开发利用等每一个环节开展调研,并就关心的问题与通江县银耳科研所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企业详细交流。重庆市农科院食用菌专家韦静宜建议,尝试银耳原生质体单核化、单孢杂交、多孢杂交或诱变育种,培育品质更高、抗逆性更好的菌株;采取“一室(缓冲室)一网(防虫网)一灯(诱虫灯)一板(粘虫板)”的综合物理防治措施,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进行虫害治理,做好耳堂周围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实现虫害的无害化防治;引入先进管理技术,加强耳堂微环境的人工调控,减少木霉、链孢霉和黏菌等病害的发生,实现病害的生态调控。通江县银科所技术人员说:“专家的指导,让我们在今后的科研中有了新的思路和攻关方向,接下来我们要加强同专家的学习交流,为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智力支持。”活动启动仪式现场“问诊”茶产业发展目前,通江县种植茶叶10.8万亩,已投产7.2万亩,年产鲜叶7200吨,茶叶产业年产值规模2.1亿元,茶农人均收入6000元。茶叶专家组来到茶叶基地和加工厂,了解通江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并对机采茶园培育、优质茶机采以及培育高产生态示范茶园等方面把脉问诊,对症支招。专家组建议,要按照当地茶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奖补幼龄茶园管护、培育优质机采茶园、改造低产茶园等促进县内成片成带,镇内成线成园,让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从加工方式上转变传统思路,加大口粮茶、大宗茶生产;积极发展茶叶电子商务,推动线上线下多元融合。助力地灾防治通江是地质灾害易发高发地带,极易引发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宗佶先后对通江县森林公园、铁溪镇、长坪镇和空山镇7个重点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进行了现场考察,并就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的相关问题与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开展现场踏勘和交流,调查线路基本覆盖了通江县全域中低山区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虽然形势很严峻,但地方政府在地灾防治上做了很多很有成效的工作,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杨宗佶建议,“要特别关注雨季暴雨和人为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尽量避免在雨季大挖大建”“在森林高覆盖山区重点区域采用机载LiDAR激光雷达滑坡精细化调查和识别研究,并积极开展专业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阈值和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此外,山地肉牛集群养殖、青峪猪产业发展、脱毒马铃薯研究、文旅产品开发及线路策划、胸痛中心暨脊柱专科建设项目组的专家们,在各自擅长领域开展深度调研和业务指导,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4天时间虽短,但各项目单位与专家们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通江县也将持续对接专家,用好专家的智慧,借助专家的影响力,借力专家团队的资源,促进自身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通江新篇章注入智慧力量。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7-31
(杜文龙 李令 记者 何菊 文/图)“至诚镇集体经济2023年首批30吨中药材(银杏叶)圆满出厂交货湖北省药商!”7月25日,四川省通江县至诚镇集体经济平台公司(通江县金扁担农业有限公司)顺利完成首批30吨银杏干叶交付,银杏叶变身“黄金叶”,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至诚镇集体经济2023年首批30吨中药材(银杏叶)圆满出厂银杏叶尚绿,采收“忙起来”当前,至诚镇银杏叶茂盛翠绿,正值采摘的黄金时期,当地村民正在热火朝天地采摘收获银杏叶。“我记得去年银杏叶每斤是卖7毛钱,今年是卖1块钱,非常有赚头,而且现在是农闲时节,正好出去采银杏叶,目前靠卖叶子就赚了1100元左右,明天我还要接着采、接着卖、接着赚。”村民刘松涛满脸笑容地说道。银杏可谓“一身都是宝”,其中银杏叶进行加工后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据了解,至诚镇发展银杏产业1.6万亩,目前已经进入丰产期。“今年银杏长势非常好,叶子又大又绿,价格也比往年更高,村民们采摘热情非常高。”盘石村党支部书记陈勇说道。药商跨省至,销售“火起来”在至诚镇银杏叶烘干厂,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村民驾车前来售卖银杏鲜叶,称重、计数、算账、付钱,现场繁忙而有序。据悉,至诚镇党委、政府和村集体经济平台公司通过多方实地考察、洽谈,与湖北省药商签订购销合同,打通销售渠道。“今年银杏叶不愁销路,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公司已经架好了银杏叶产销桥梁。”通江县金扁担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路华安说道。让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本次银杏叶收购采取货到付款、现金支付的方式,截至7月25日,已经向村民收购价值28.75万元的银杏鲜叶。至诚镇集体经济发展平台公司积极探索新型运营模式,坚持高价收购、让利于民的原则,切实帮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也让集体经济发展更有前景。“7月中旬以来,已收购银杏鲜叶150余吨,加工干叶50吨,首批30吨银杏干叶已成功交货。”至诚镇党委书记王辽林介绍,预计今年将加工100吨以上银杏干叶,毛收入达到95万元以上,将助力集体经济增收52万元以上,可实现平均每村增收5万元以上。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7-28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王勇)今年以来,南江县林业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四+四促”为动力保障,推动全县林长制工作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的跨越。一是“林长+责任区长”,促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县林长-镇(乡)林长-村林长-护林员”的责任链条协力作用,结合森林防火领导“包保”责任机制,在全县划分出32个包保责任区,设立区域负责人32名,县林长32名,镇(乡)林长318名,村林长929名,监管员328名,生态护林员972名,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地块,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目前,累计开展巡林2.6万余次,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450余个;二是“林长+警长”,促惩处打击。设立基层警长32名,与各级林长畅通信息,形成合力,保持依法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安全稳定。目前,警长联合林长巡林100余次,查处涉林案件9起,追责处理人员14人,挽回林业经济损失10万余元;三是“林长+检察长”,促资源保护。由林长办、检察院等7部门联合出台《南江县生态环境修复专项公益基金实施方案》,按照协同共治、损害担责、定点植绿的原则,在国有林、村集体土地或者村集体低效林等地类,科学规划确定生态修复点,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责任人不能自行修复需委托第三方代为修复的,统一在生态修复点按规划栽种植绿,并由林业局、检察院等部门实行定期轮流巡林制度,确保植一片、成一林;四是“林长+董事长”,促产业发展。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多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形成了以林菌、林菜、林药、林禽、林畜、林蜂等为主的6种产业发展模式,扶持创建32个林业专业合作社、8家农林业公司等新型林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具有区域化特色产业的重点项目12个。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7-26
  (记者 李传君)脱贫后的四川省巴中市,产业正在强势崛起。巴中五县(区)均为国家产粮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粮食产量常年保持在190万吨以上,粮食播面和产量连续3年保持全省前列,常年生猪出栏330万头以上,肉牛年饲养量60万头。巴中享有“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天然富硒茶之乡”等荣誉称号。  在产业振兴的同时,巴中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求,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和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思路,突出秦巴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大巴山居图”。在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划定、优化禁养区,共划定禁养区面积1528.69平方公里。  产业园区既是致富园又是美丽景区  巴中一直十分重视粮油产业。目前累计培育创建粮油园区23个,其中市级以上8个。全市认定“三品一标”粮油农产品377个,培育壮大市级及以上粮油龙头企业11家,年订单种植粮油140万亩以上,年加工粮油农产品15.86万吨以上,年销售收入近10亿元。  种粮油不赚钱,曾是普遍共识。但如果把粮油园区既建成新型社区,又建成生态景区,拓展产业增收途径,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恩阳区柳林镇海山村便是典型一例。今年第二届“田园恩阳海山情缘”油菜花节,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00余万元。  配有微田园的新建聚居点,宽阔的柏油路,功能齐备的村级服务中心,5000亩高标准农田上,春季油菜花节、秋季农民丰收节带动全村旅游收入累积2200余万元。海山村不仅是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也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还是乡村振兴省级样板村。  平昌县土兴镇华山村,通过创新“田园综合体”建设,建起1000亩现代蚕桑产业园、1000亩花椒产业园、1000亩水产水果产业园,配套建起文化博物馆、村史馆、主题民宿、特色农家乐等。“村里党群服务中心、社保服务网点、ATM存取款机、卫生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尽有。”村党支部书记谢雄飞说。如今,华山村已成为有名的“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巴中坚持“三区同建”和“三生相融”理念,将产业振兴和生态宜居紧密结合,让农村既看得见山又望得见水,还留得住乡愁。全市建成新居聚居点2174个,建成“三区同建”巴山田园综合体85个、国家AAAA级景区村16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带动1125个村达到幸福美丽新村标准,巴中市也入列国家新农村建设综合标准化示范城市。  农家别院盛开“金银”花  南江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共覆盖公山、大河、兴马等7个乡镇74个村,实行金银花和南江黄羊种养循环。公山镇卫星村是该园区核心区之一,目前,卫星村共种植金银花5000余亩,2500亩已进入盛产期,到明年将全部进入盛产期,年总产值将达2500万元。  脱贫户方绍海家种了20多亩,全用自家农家肥,也不用雇人,故而每亩纯利润4000余元,一年下来净赚七八万元。全村像这样的规模种植户有30多户。返乡创业者张久成,2020年起严格按照县里推行的标准化种植,150亩金银花一年净赚20多万元。  为给农民创造更广阔的致富空间,南江县除了建成绿原酸提取加工厂及31条金银花加工生产线正式投产外,年屠宰加工30万头的南江黄羊加工生产线也已建成投产。目前,南江正在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涉及金银花多个领域共20余个开发项目。  目前,整个园区金银花种植总面积达10.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54%。园区内南江黄羊养殖常年存栏达到20余万头,占全县存栏量一半。走进各村,一幢幢新修建的农家别院拔地而起,圈里关满南江黄羊,丛丛茂盛的金银花环绕各个院落。  卫星村共建了两个聚居点,124户,除了易地扶贫搬迁户外,其余为土地增减挂钩项目随迁户。土地增减挂钩,南江县采取建新3人及以下家庭补助5万元、4人家庭补助7万元、5人及以上家庭补助9万元的政策;购房者则对应6万元、8万元、10万元。不管是生活在聚居点,还是散居其他地方,全部建有卫生厕所,且每户都有一口三格式化粪池。  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巴中市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共投入财政资金4999.46万元、群众筹劳筹资1938.25万元,完成129个示范村建设,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47%。开展农村厕污共治试点,将农村“厕所革命”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实行整体推进一体化实施,示范村内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  既留得绿水青山又赚得金山银山  平昌县得胜镇,因地处巴州区、通江县和平昌县交界地区,早在元代就形成了一个牛市,至今仍繁荣兴盛。因牛市影响,德胜也成了平昌县肉牛养殖大镇,13个村(居)都养牛,全镇肉牛存栏量达1.2万余头,千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有3个,年出栏七八千头。  近年来,肉牛产业成为巴中市农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市委、市政府将肉牛产业纳入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首位产业,全产业链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具体目标是:力争5年内将巴山肉牛产业综合产值做到100亿元以上,首先坐上四川肉牛产业“头把交椅”。  2022年,巴中全市出栏肉牛19.53万头,年末存栏43万头。巴中在建立本地“空山牛”国家级保种场的同时,引进新品种打造国际一流的中国“海福特牛”核心种业基地,常年存栏5000头智能核心育种场于今年6月底建成投产,有望5年内种源自给率达到80%以上。  走进存栏达1160头肉牛的四川欣昌林牧业有限公司,记者闻不到一丝臭味。该公司采用粪污固态化酵解技术,通过秸秆、粗糠、锯末、土粉等制作成发酵床,加酵解菌与牛粪、牛尿混合不断发酵,产出物可直接作有机肥还田,也可根据作物需要再添加其他营养成分进一步加工。该公司还种植了700多亩牧草,供应饲料的同时可消耗大部分场内自产的肉牛粪污有机肥。  巴中市是畜牧业大市,既要赚取金山银山,还要留住绿水青山,必须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2022年底,全市分别存栏生猪、肉牛、肉羊213.15万头、43万头、79.82万只。全年畜禽粪尿和污水产生量2264.73万吨,资源化利用量2220.69万吨,主要方式有三种:“异位发酵床”模式、“污水肥料化利用”模式、第三方社会化服务消纳模式。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07-25
近年来,巴州区光辉镇紧紧围绕“工业小镇、产业富镇、和美小镇”发展目标,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上,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哨台村两委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上主动作为、主动思考,坚持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工业经济为引领,工业项目为抓手和居间服务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哨台村实际,又能以工业经济带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居间服务展现优势。居间服务俗称中介服务,是指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立足辖区工业项目优势,按照业主需求,通过直接承包工程、工程分包等形式,直接或间接获取收益。哨台村抢抓项目经济和工业经济优势,认真梳理辖区内已建成项目、在建项目,主动对接项目、主动对接业主、主动将工业经济带动村集体经济这一思路与项目业主、企业沟通,争取项目业主、企业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  政经分离理顺关系。哨台村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过程中,坚持做到政经分离,对村民委员会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区分。根据村民委员会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定位,理顺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职责,在区级部门的指导下,对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了账套分设、资产分管、收支分线。  增资增金提供保障。哨台村通过多渠道找资金、多举措增资金、多方式创收益不断积累集体经济资金总额,为居间服务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2022年哨台村主动拜访辖区企业、在外知名人士,募集53万元,采取村民自建的方式,部分资金用于硬化采石厂到李家老屋道路1.5公里,惠及群众50户246人,带动当地群众务工130余人。  2023年哨台村集体经济上半年已达到30万元,全年力争突破50万元。下一步,哨台村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上,将继续在党建联盟上、村企合作上再下功夫,为项目落好地、企业服好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供稿:巴州区光辉镇 谢云清)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7-25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闻亚 范莉 文/图  进入7月中旬,巴中市南江县一个月前机播的5万亩大豆已出苗。“都有2—4叶了,出苗整齐,出苗率超过 95%。”7月14日,南江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伍和平告诉记者,今年采购的50台小型电动大豆播种机派上了大用场。  伍和平口中的大豆播种机,是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农机院”)为丘区量身研制的2BTD-4B型号大豆玉米播种机。“这款播种机充电一次,能用8小时,播32—48亩地。”该播种机的研发者之一、省农机院高级工程师刘波告诉记者,机播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这是非常适合丘区生产使用的小型农机。农机培训和推广会现场迷你机器“巴掌地”上可灵活转身  时间回到7月5日,在南江县天池镇马桑村合作社,现场不少地块仅有几分大小。只见一台大豆玉米播种机正在演示大豆播种,“娇小”的身形,让机器在巴掌大的地里灵活转身,10分钟左右,一块七八分的地就播种完了。  这是省农机院正在举办的农机培训和推广。“这款播种机,长宽高仅在1米左右,相比宽度超过五六米的大型播种机,很迷你。”刘波介绍,除此之外,这款农机还非常容易操作。  “通过前期多次调研,我们根据南江县地形地貌设计研发了这款播种机。该机器采用‘电代油’技术,以新能源为配套动力,采用电池为机器行走和播种提供动能,使用过程无碳排放和噪声污染。”7月5日,刘波在培训会上介绍,该播种机转场简单轻便,掉头快速灵活,能够适应南江县地块狭小分散的山地和坡耕地,也实现了当地在小型播种机上零的突破。50台机器完成5万亩夏大豆播种  时间再回到今年春天,南江县采购了50台2BTD-4B型号大豆玉米播种机。“我们整合资金,购买了这种适合南江丘区生产的农机,并在第一时间分发到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手中,如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伍和平告诉记者,有了这些农机帮忙,生产效率一下就提高了,再也不担心在播种的关键期找不到人手了。  “这款播种机能满足玉米单穴2粒种、大豆单穴3—4粒种的农艺要求,无需人力推行,大大减少了农户播种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刘波介绍,从南江县使用的情况来看,机器出苗效果与人工播种相当,效率上,一台机器可以当10个人工。  那么,这款适合丘区的小型农机价格如何呢?  “目前,这款小型播种机售价在1万元左右。”刘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规模种植户用这款农机,只要一台播种机就能完成一年几千亩的播种面积,那么一年省下的用工费就可以再买一台机器,“后期如果进入农机补贴,则更划算”。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7-25
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浩  入伏,酷暑难耐。热辣的太阳炙烤着巴城大地。而在车程半小时外的巴中市巴州区天马山森林康养度假区,却是另一番光景——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覆盖率达95%,常年平均气温13摄氏度,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2.5万个以上,好一处消夏避暑的“世外桃源”。  “趁着放暑假带孩子过来玩几天。这里确实舒适凉爽。”天马山的清凉,给从成都自驾前来度假的王女士一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天马山旅游度假区俯瞰图发展康养产业引客来  在当地人看来,天马山的魅力,不只在夏天。  “春可茗茶赏花、夏来清凉避暑、秋可田园采摘、冬品雪乡美食。”巴州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饶建介绍,巴州区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先后举办采茶赏花节、“清凉一夏·相约天马”避暑旅游季、高山羊肉美食节等节庆活动,持续提升景区的热度和吸引力。2022年,天马山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全年接待游客283.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72亿元。  近年来,巴州区委坚持把文旅康养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培育发展,紧扣城市休闲和城郊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全力支持天马山镇“天府旅游名镇”创建工作。  “以前上天马山的公路弯道多、路况差,现在安全又快捷。”作为天马山景区的常客,市民张先生对交通的改善赞不绝口。巴州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总规划师徐艺丹说:“我们以创建天府旅游名镇为契机,充分挖掘当地特色,融入本土元素,持续提升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品质。”“茶旅共融”走出增收路  “今天凉快,大家抓紧时间干哦!”在天马山镇狮子寨村茶园内,村民周庆雄一边吆喝,一边熟练地除草、施肥。他在茶园务工,每天有80元的收入。  而在狮子寨村的民宿内,一群外地来的游客正在挑选房间。“目前我们共有73间民宿,赶在避暑游旺季开门迎客,今年肯定有不错的收入。”狮子寨村党支部书记余安波说。  拓宽茶产业、建特色民宿、发展电商经济……目前,狮子寨村已经迈上发展的快车道,去年“村集体+寺南柳镇属平台公司”收入突破59万元,曾经的落后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  狮子寨村,只是天马山镇走好“茶旅共融”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天马山镇坚持茶业兴镇、产业强镇、旅游富镇,把茶叶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引进5家优质茶企,建设茶叶基地10000余亩,同步建设15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厂,加工能力达到1万亩。建立1000多人的零工服务队,打造半小时就业圈,既解决辖区企业用工荒难题,又帮助群众家门口灵活就业。  “我们大力推动茶旅融合,就是为了增加群众的收入,实实在在提升大家的幸福指数。”天马山镇党委书记龚毅介绍,2022年全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884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近2倍。集体经济收入广泛用于民生工程、产业发展等,形成了良好的互促互补效应。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7-19
7月10日,笔者来到南江与通江两县交界之地的南江兴马镇罗岗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干净的村道,错落有致的现代小洋房,常年绿荫硕果累累的金银花产业园。  近年来,罗岗村通过发展猕猴桃苗圃、金银花苗圃、金银花药材产业走上了稳定脱贫致富之路。该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五小庭园”建设,村民们的精气神高了,产业强了,环境好了,村庄美了,乡风顺了,小山村实现了美丽“蝶变”。  “南银1号金银花”道地药材产业让村民富起来  怎样才能让罗岗村走上富裕之路?罗岗村支部书记曾国元带领“两委”班子成员深知,把做大做强具备一定基础的道地药材“南银1号”金银花嫁接优势产业作为罗岗人根本出路,才能让村民走上稳定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路。  “前些年,我就靠种几亩苞谷度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近年来,在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我扩种了10多亩金银花、魔芋等道地中药材,同时进行药材品改,逐步将10多亩地全部改种优质“南银1号”金银花苗,现在又种上几亩魔芋,每年收入就有10多万元,我不仅修建了小洋房,还买了家用小车,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村民王兴军满怀信心地说。  “过去我只管理自己家里10多亩金银花,收入总是徘徊不前。这些年,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乡村振兴帮扶部门的支持下,我转变思路:探索选育优质本地母本金银花与山东苗木进行嫁接培育,经过精心选育培育“南银1号”金银花,经过四川省农科院认定,成功得到广大群众认同、产量高、耗费劳动力少、花丛矮的优质道地药材产业;成功在金银花行距内试种植魔芋等多种经营,现在年收入少则也有20多万元。”村民王兴军从最初的“南银1号”金银花选育优质惠条进行培育道地药材种植,到后来收购推销道地药材金银花,办起了金银花道地药材加工厂,并创办协盈农业专业合作社,一举成为巴中市人大代表、罗岗村致富带头人,他采用“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每年帮助药农销售金银花药材100多吨,销售收入800余万元,带动全村金银花道地药农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目前,罗岗村已形成全县以“南银1号”金银花母本培育研究基地和道地中药材示范为支柱的产业格局,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实现了家家有金银花产业园,户户有骨干产业,户平均种植金银花道地药材6亩以上,村民年收入少的也在6万元以上。  “五小庭园”建设让村庄更美  来到罗岗村群众文化广场,一幅幅老照片诉说着村里的变迁。该村通过发展猕猴桃苗圃、“南银1号”金银花道地中药材、魔芋等主导产业,家家户户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村“两委”大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因势利导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全村实施“五小庭园”建设。  “刚开始,拆除破旧房,搞‘五小庭园围栏’建设我也想不通,通过参加院户会、田头地头会、党员干部会和小组群众会,我觉得党员干部都参与,自己也应该要行动起来了。”今年83岁的村民陈永生说。  近年来,罗岗村以党建引领抓村容村貌建设,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带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完成12.5公里的村级主干道路美化、绿化、靓化,安装道路交通护栏12公里,拓宽田间道路5.5公里,治理沟渠4200米,改造高标准农田整治200亩、复坡堡坎1000米、硬化金银花产业道路和田间耕作道路4.3公里、整治撂荒地200亩等建设项目,各类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彻底解决了全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象。  “这些年,我们村将环境卫生治理、乡村振兴、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村庄干净美化了,道路交通漂亮了,到村里康养避暑旅游参观的游客也多了起来,家家建起了小洋房,90%的村民家庭有了小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今年73岁的老党员任立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供稿:南江县兴马镇 熊贵民 袁文荣)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7-14
炎炎夏日,走进有着“南银1号金银花之乡”之称的巴中市南江县兴马镇,空气中能闻到金银花的花香。在成片金银花丛间,目之所及,除了花农忙前忙后采摘金银花、运输金银花,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科技之花”场景。  “这是我们多年种植的“南银1号”金银花,结合嫁接技术提升能实时淘汰野生山药花,所栽植的金银花还特别适合微型机械化作业。”兴马镇“土专家”种花能手、协盈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兴军指着一处承包租赁的金银花园区说。笔者在现场看到,采用新技术种植的“南银1号”金银花三年足有2米高,金银花间距约2.5米,方便微型旋耕机、人工搭建太阳伞等在金银花园内来回穿梭。  王兴军说,他家承包和租赁种植230亩金银花,通过自己新嫁接改良栽培模式能激发金银花至少60%的增产潜能,加之自己办有金银花加工厂房、加工金银花叶子,预计今年销售额将超150万元。  “我们金银花园区培育金银花品种达3种,农技专家还和我们联合研究,努力实现选育嫁接南银2号优质高绿盐酸金银花的生长数量。”王兴军说。  兴马镇几乎家家都种植有金银花,像王兴军一样尝到科技“甜头”的并非少数。近几年来,兴马“南银1号”金银花种植面积约5万亩,依托适度微型机械化耕种,“南银1号”金银花产量达200余吨,整个金银花产业链产值近200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2万元。  农技专家、兴马“南银1号”金银花“土专家”农协会王兴军说,南银1号金银花含绿盐酸含量高易栽种的特点,海拔800米以上产量更高,之所以能长期享誉市场,除依赖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外,也得益于近年来不断的科技培育创新。  嫁接的“南银1号”金银花生长环境不受限制、病虫害少、不分土壤条件……由南江县农业农村局和四川省农科院合作成立的南江“南银1号”金银花科研产业研究所,展示了南江不少当地已广泛培育栽植的“南银1号”金银花种植新产品、推广的新技术。  “我们努力示范带动,现在越来越多花农积极尝试‘科技种花’。”南江金银花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生产技术负责人王兴军说,该产业园的科技示范区落户兴马镇、大河镇、公山镇,不仅建有种植“南银1号”金银花资源圃,还推出育苗嫁接“南银2号”金银花嫁接苗等不少可供借鉴的新型种植新产品。  兴马镇拥有1000亩“南银1号”金银花原种科研苗圃种植基地。笔者在该基地看到,通过培育嫁接苗圃技术,将金银花苗子分级筛选,分为壮苗、合格苗,栽种成活率大幅提升同时,还能精准识别“南银1号”金银花纯品是否有“霉菌、根腐病”等。  金银花种植有技术要求,开箱、打沟、栽植、摸牙、修剪等程序,销售也在加速“触网”。“家人们,如果担心金银花来不及喝,金银花可以入药、金银花可以制饮料。”手机屏幕前,返乡创业的“60后”正泰金银花专业合作社花农李家发在短视频平台直播间热情推介。据他介绍,金银花销售旺季单场直播销售额能达80万元。  兴马镇镇长艾慬表示,今年兴马金银花电商渠道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重有望提升至40%。“我们依托科技驱动为乡村振兴赋能,推动金银花产业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变革、品质化提升,力争让兴马“南银1号”金银花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供稿:南江县兴马镇 熊贵民 袁文荣)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7-12
6月29日,四川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进村(社区)活动走进巴中市南江县光雾山镇,来自省内4位知名互联网营销领域的大咖为当地干部职工、电商代表、创业青年等传授带货、营销、短视频速成等技能技巧。据了解,本次活动以“拥抱数字时代 共享美好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开展现场培训和实战演练,引导群众加强数字技能学习、提升数字素养,共享数字红利。“4位专业老师讲得都很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尤其是短视频制作等方面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在活动结束后来自南江县本地的抖音博主罗琦说到,以前拍摄短视频画面看起来没有太多动感,这次学习了如何运用运镜,视频做出来后大不一样了,很满意。干了2年直播带货的肖波感慨地说到,“这次培训全是干货,最大的收获就是在直播带货过程中要靠质量留下客户,用品牌赢开拓市场。”“近年来,南江县在省委网信办倾情帮扶指导下,已经成功申报了四川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县,数字建设也已成为南江‘加快建设两地三县一城’的有效支撑。”南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孟勇介绍说,接下来,南江县将用好用活此次活动成果,为全民数字素养提升搭建新平台,推动网信发展、数字南江持续突破,不断擦亮南江县全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县金字招牌,努力推动网信事业走在全省最前列,为全省信息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数字四川提供更多南江样板。(供稿:南江县委宣传部 孙琴琴 刘航志)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7-03
近日,南江县兴马镇紧紧围绕“稳粮扩油增豆”最新要求,突出重点区域,推广关键技术,以“四强”举措推动大豆种植工作,为盯紧“米袋子”、提稳“菜篮子”、拎好“油瓶子”打下坚实基础。  摸底数,多动员,强前端统筹。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大豆种植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对大豆种植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将全镇2500亩任务分解到村,责任落实到人。镇村干部充分利用镇村联络群、微信推送、大豆种植技术宣传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扩种大豆的重要意义、技术措施、惠农补贴政策及有关要求,引导农户及各类经营主体参与大豆生产,全面掀起了大豆种植的热潮。截至目前,动员1416户农户,种植大豆2614亩,高效完成了摸底动员工作。  重引领,活资源,强主体联动。该镇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扩种大豆,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组织 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解决谁来种豆的问题。突出抓好大豆种植,鼓励支持经营主体开展玉米大豆套种、蔬菜(油菜)大豆轮作,解决大豆种哪里的问题,不断积累经验模式。截至目前,已有2家专业合作社积极响应,计划扩种大豆200亩,极大地促进大豆种植提质增效、持续发展。  创试点,重示范,强组织带动。为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该镇严格落实大豆种植抓点示范制度,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联镇领导包抓200亩镇种植示范点,各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负责包抓本村示范点,示范点做好良种配套标准化种植,做好稳粮扩豆技术推广,确保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农资保障到位,全面建成一批样板示范点,通过点线面相结合,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勤报告,常督导,强绩效考核。为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镇农技站同镇主要领导不定期对各村大豆种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督查和指导,从5月初到6月中旬各村将大豆种植到户台账全面系统地再摸排、再核实、再精准,同时对农户再宣传、再动员、再指导,每周向镇农业站报告工作进度,把扩种大豆工作作为今年重要的政治任务,不断传导压力,确保扩种大豆目标如期实现。(供稿:南江县兴马镇 李先丽)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30
近年来,巴州区光辉镇坚持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建强基层战斗堡垒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提出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发展思路,在哨台村探索出一条以工业经济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居间服务模式,推动哨台村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资料图片:光辉镇哨台村的小微产业园把好“方向盘”,凝心聚力寻突破。哨台村同其他城边村一样,均面临青壮年劳动力流失、闲置农田匮乏、产业发展单一、产值收入低下等问题。为打破瓶颈、挣脱束缚,2022年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共研对策,通过走访干群、实地勘察、外出调研,一致定下“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工业经济为优势”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居间服务”发展模式,找准了哨台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方向。系好“安全带”,上下联动齐推进。哨台村把准项目经济和工业经济两大优势,主动对接成功人士、优势项目、辖区企业,主动上门将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居间服务发展模式与项目业主、意向企业沟通,先后完成巴中市畜禽处置项目、巴中市油气田淤泥处置项目业主方委托实施地面清表工程,共计获得居间服务收益5万元。同时,哨台村坚持政经分离,对村委会和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区分,实现了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转变、资源性资产向增值增收转变。控好“加速器”,内育外引共发力。哨台村通过多渠道找资金、多举措增资金、多方式创收益不断积累集体经济资金总额,在资金招引方面,始终坚持招实力强劲、诚实守信的观念,2022年,通过发动哨台村知名人士、园区企业,募集资金53万元,部分资金用于硬化采石厂到李家老屋道路1.5公里,惠及群众50户246人;在模式优化方面,哨台村坚持降低成本、把好质量的观念,选择供需稳定、市场成熟的项目或企业,通过统一询价、限期实施、跟进服务,减少企业投资成本和中介费用,实现委托方和哨台村直接签约交易。今年,哨台村集体经济收入力争突破50万元。接下来,哨台村将继续围绕工业经济引领集体经济发展这一主线,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供稿:巴州区光辉镇 谢云清)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30
(邱喆 王湘)“我们已统计好辖区内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名单,准备为这些考生办一场‘集体升学礼’,以减少村民私下摆酒请客的情况。”6月13日,巴中市平昌县金宝街道纪工委书记丁锐在办公室整理完高考考生名单后说。为了治理农村大操大办,近年来,平昌县疏堵结合,以改革创新为抓手,通过社情民意调查,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探索出一条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的发展之路。“集体升学礼”弘扬新风尚  6月,又到一年毕业季。为弘扬文明新风,推进移风易俗,平昌县早安排、早部署、早提醒,鼓励群众以文明、廉洁、节俭的方式庆祝升学。  “部分考生家长想要宴请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庆祝孩子升学,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大操大办升学宴、谢师宴,给家庭增加了经济负担,不利于乡风文明建设。”丁锐认为,举办“集体升学礼”,能满足考生家长的愿望,有助于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  对此,街道办工作人员及时与高考考生家长联系,鼓励取消升学宴,杜绝大操大办之风。“我们还提出了解决方案。”丁锐说,街道办准备筹备一场“集体升学礼”,邀请部分村民、高二学子及其家长参与,并现场为“准大学生们”戴上红花绶带以示鼓励,还在辖区内显眼的地方张贴红榜,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支持。2022年,金宝街道六门社区7名考上大学的学子及其家长积极报名参与“集体升学礼”,以实际行动弘扬新风尚。  “举办‘集体升学礼’这一做法得到群众的支持,去年全县升学宴明显减少。”平昌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初,平昌县民政局牵头开展治理农村大操大办调研,通过举办群众“算账会”、开展实地走访等,认真倾听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共发放调查问卷4万余份,收集治理农村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意见建议200余条,群众希望继续推行“集体升学礼”,加强对生日宴、乔迁宴的疏导治理。  下一步,平昌县将开展工作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整改力度。“暖心生日宴”分享孝老之礼  近日,家住平昌县六门乡南家村的李泽刚老人迎来80岁生日,李泽刚在外打工的儿子儿媳提前打电话告诉老人,准备回乡为他办生日宴,宴请亲朋好友。  “得知情况后,我们及时前往老人家中进行劝导。”平昌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王小东表示,当地倡导简办宴席,减轻家庭负担。为此,村“两委”与群众商议,由红白理事会牵头在村中举办“暖心生日宴”,由村集体经济出资一部分、当事人子女出资一部分,借用日间照料中心,每月为村里60岁以上过生日的老人集中举办一次生日活动,子女分享孝老之礼,寿星交流家风家教。当月,李泽刚高兴地参加了“暖心生日宴”。  平昌县民政局不仅在全县各村(社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还把治理农村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纳入“道德银行”示范创建考评细则。  “对于承诺不大操大办的村民,‘道德银行’会予以一定的加分。”王小东说,村民们获得的积分可以在“道德超市”兑换生活物资,这项举措提高了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  此外,平昌县还积极探索在结婚登记时签订治理大操大办“三书一证”的办法,将《承诺书》《告知书》《倡议书》《结婚证》纳入婚姻登记办理流程,帮助新婚夫妇树立婚事新办、崇尚节俭的新风正气;通过“算账会”,向干部群众算清办酒席的“经济账”“人情账”“政治账”,倡导干部群众自觉摒弃大操大办陋习,共同培树婚丧嫁娶新办简办、余事不办的文明新风。  接下来,平昌县将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找准、找实短板不足,采取调研、督查等方式,持续跟踪问题整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群众参与的大治理格局,综合施策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6-21
(记者 陈秋吉)6月12日一早,通江县涪阳镇红江村村级林长李传红与7名生态护林员开始了巡山护林工作。过去,全村13000亩的山林只有3名生态护林员,“现在人手多了,巡护难度降低不少。”  为建立健全林长体系,通江县开展了不少创新探索。一方面,在乡镇设立“三长”——“林长+警长+执法队长”,分别由县公安局和县林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牵头,为每个乡镇(街道)委派1名以上民警和1名执法队长,协助各级林长工作,切实增强林长制基层执行力。截至目前,通江全县共开展联合执法21次,破获各类森林刑事案件17件、行政案件13件,精准消除安全隐患19个。  另一方面,通江县在村级探索建立“三员”机制——“监管员+护林员+网格员”,让面宽量大的护林工作权责更加清晰,更有可操作性。目前,通江县已在33个乡镇336个村(居委会)设立监管员359人、生态护林员1757人、网格员6441人,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  此外,通江县还充分利用县域森林生态资源优势,深入实施“林+菌”“林+药”“林+畜”“林+禽”等特色产业发展,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让林长制变成“林长治”。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6-21
近年来,南江县兴马镇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天然气候、200余年的金银花种植历史等有利地理条件,已发展成为省内川东北重要的“南银1号”金银花种植苗圃供应基地。采摘金银花该镇在推进产业兴村富民、乡村振兴过程中,引导农民发展“南银1号”金银花种植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为农户带来良好收益。经过多年发展,“南银1号”金银花不仅成为一张叫响全省乃至全国的特色“名片”,也成为全镇人民的“致富花”“幸福花”“康养花”。目前,该镇“南银1号”金银花种植面积已达5万余亩,年产优质干花1.2万吨。进入6月份以来,成块连片的“南银1号”金银花已进入采收关键季节,一簇簇、一蓬蓬的鲜骨朵给花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金银花不仅让种植户增加了收入,也让采花的工人不出远门就挣到了钱。(供稿:南江县兴马镇 袁文荣)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14
四川农村日报讯 杨绘玉  芒种时节忙插秧。近日,走进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吉公村1500亩良田里,村民们正在一块块整齐规划的田里往返穿梭,起苗、平田、插秧……不一会儿工夫,秧苗就整齐地排列在稻田中间,水田披上了一层绿衣。  曾口镇是巴州区的农业大镇之一,全镇耕地面积达5.8万亩,但之前种植技术落后,青壮年劳动力不足,村民们只能守着良田过“苦日子”。2019年以来,当地政府引进先进种植技术,购买农机上线助力,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多项举措抓实粮食生产。村民们标准化统一种植、统一生产销售,提高了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往年一亩秧田我一个人要两天才能完成,现在大家一起种植,还有政府助耕队的帮忙,大家说说笑笑不到半天就栽完了。”在阡陌交通的农田里,吉公村村民李盛圣激动地说。  “以前全村一年才种800亩水稻,只卖得到2.4元一斤。现在政府帮我们打通销售渠道,种了1300亩,大米卖得到3.5元一斤。钱多了,大家干得也特别起劲。”吉公村村支书李敏介绍说。  田畴千里绿,兴农正当时。在三江镇龙门村,当地村民也正抢抓农时,对大豆进行除草、施肥等管护工作,远远望去,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为提高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全镇早部署、早行动,通过加大惠农补贴宣传、技术指导、谋划产品销路,在全镇掀起了大豆种植热潮。”据三江镇农综中心主任张卫东介绍,现在龙门半岛农旅融合产业园里936亩土地都种植了大豆,预计产量可达22万斤,产值达77万元。  近年来,随着鼎山镇观坪村现代粮油农业园区、三江镇龙门半岛农旅融合产业园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相继建成,秦岭药业、精致农业、老廖家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今年一季度巴州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8.49亿元,同比增长3.2%。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6-14
六月,巴中市南江县兴马镇漫山遍野的金银花随风摇曳,阵阵花香沁人心脾。6月10日,该镇联合岷江河相邻乡镇,开展“机关支部学党史、办实事、义务采摘金银花”主题活动暨金银花共建联合采摘比赛。采摘比赛现场上午9点半,来自政府机关支部组成的兴马代表队、大河代表队、高桥代表队4个参赛队伍,包括党员干部、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后备干部共计150余人,着装规范整洁,听从组织统一安排,齐集政府便民服务中心门口整装待发,一同前往饮马池村刘仕兴“南银1号”金银花产业园。在金银花采摘比赛开始前,该镇党委书记康俊向参赛人员讲解了金银花采摘技术和技巧,讲解比赛规则。比赛开始的号令一发出,150余名参赛选手纷纷迫不及待地开始埋头苦干。经过一上午的辛勤劳作,4个参赛队伍采摘金银花共计2380余斤,评选出优秀组织1个。此次活动汇聚了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发挥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缓解了金银花采摘用工难的问题。(供稿:南江县兴马镇 袁文荣)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彭永生 李雨辰 李东生  5月25日,南江县长赤镇乐台村,南江县省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高端稻米精深加工中心正在进行主体建筑框架建设……“今后这里每年可生产10万吨‘翡翠米’,年产值达5.5亿元……”长赤翡翠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虎说。  加工中心只是南江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一园三区六中心”的一角。今后,该园区将集齐粮油产、学、研、购、销、加、存、储一体化全产业链,引领南江县走粮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生态化和优质化发展之路。  好田好地种好粮,特色产业搬上山。地处大巴山腹地的南江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平均海拔1100余米,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近年来,南江县聚焦粮食安全,瞄准“中国好粮油”长赤翡翠米等优质粮油主导产业,全力推进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升级,并以此为核心动力,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粮油园区优质水稻示范片。建“良田” 夯实粮食生产安全根基  春争日,夏争时,水稻插秧正当时。走进红光镇房龄村,高标准农田里机声隆隆,一台台全自动插秧机来回穿梭,碧绿的秧苗被插入稻田中,放眼望去满是绿意。  守住粮食安全,建设“天府粮仓”,离不开农田建设,尤其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目前我们镇的高标准农田基本上实施了全覆盖改造,去年到现在全镇改造了近2万亩高标准农田。通过土地整理、田型调整、路网和沟渠建设等等,将高标准农田能连片的基本都进行了连片,最大的几块,差不多都有500亩以上……”红光镇副镇长李正东说。  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高标准农田托稳了种粮农民的信心。为助力粮食生产,该县出台《南江县激励扶持粮油产业规模发展实施意见》《南江县加快培育农机助耕队整治撂荒耕地促进农业生产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组建综合农事服务中心6个、农机助耕队158支,从耕、种、收、销等方面,为村民提供农事服务和技术服务。  南江作为农业大县,始终坚持“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总体目标,聚焦新要素新技术,注重在配套节水灌溉、提升地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等方面下功夫,多措并举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档升级,高质量打造出一大批“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定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给农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据悉,该县已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62.24万亩,2022 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 106.2万亩,产量达39万吨以上。水稻新品种试验田。造“良园” 引领粮油产业集群发展  “2022年我们成功创建省三星级现代粮油园区,今年我们将争创省级四星园区,力争2025年创省级五星园区和国家级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南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中心副主任刘飞宏说。  据悉,南江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覆盖长赤、红光、侯家、天池4个乡镇31个村,面积205平方公里,耕地10.78万亩;根据规划和功能,整个园区将划分为数字农业区、种养循环区、农旅融合区三大片,园区主导产业为优质水稻和油菜。  围绕以粮为主、粮经饲统筹、种养循环、“五良”融合为重点,坚持“农地姓农,良田粮用”,兼顾“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全面推行“稻油水旱轮作+稻鱼稻鸭共生”的生态循环模式,建成粮油产业核心区2万亩、粮油产业示范区5万亩,辐射带动正直镇、赤溪镇、下两镇、沙河镇、八庙镇等15个乡镇建成优质粮油产业基地10万亩。先后建成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高钙富硒示范基地2000亩、数字农业示范基地2000亩、现代农业装备示范基地200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5万亩。  好山,好水,好家乡。坚持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南江立足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醉美玉湖和毗邻的云顶茶乡2个4A级旅游景区优势,以及长赤镇龙泉村的华润希望乡村,正沿园区60公里核心轴建设集“农文、农旅、农商”于一体的高山水稻农耕文化长廊,与相邻的植梦西厢、花海百坪、七彩长滩共同形成精品旅游环线。目前,园区内已连续多年举办水稻丰收节、稻鱼共生抢鱼节、稻鸭共生采购节、大酥肉节、庖汤节、菜花节等节庆活动,每年可接待游客15万人次以上,今后园内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预计可达3.5亿元,成为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的靓丽名片。“稻鱼共生”示范基地。塑“良品” 驱动综合效益持续提升  “粮油园区这一带产的大米口感好,几十年来得到远近消费者认可。特别是长赤翡翠米因品质好、口感佳,价格也比普通大米高。”  近年来,南江县狠抓农业产业品牌化转型,聚焦粮食品种品质,集中打造“长赤翡翠米”区域公共品牌。支持县属国有粮食企业长赤翡翠米业成功创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同时,立足品牌优势,与省农科院合作,成立翡翠米良繁和科创中心,引进制种育种企业3家,建设制种基地500亩、品比实验基地300亩、育种基地100亩,力争3年内培育1—2个翡翠米专用稻品种,牢牢把粮种“芯片”攥在手中。  如今,南江“长赤翡翠米”先后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机食品、中国好粮油等权威认证,荣获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等多个农博会金奖,品牌价值达31.82亿元。依托25个电商旗舰店、169家直营店、237家大型商超和抖音直播带货,2022年线上营销额达1.6亿元以上。  好田,好粮,好收成。坚持以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南江不断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综合效益。在省级现代粮油园区建设和升级这一路走来,先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30余名,培育高素质农民3248名,引导种植大户成立家庭农场120个,联合组建专合社38个、互助联作社2个、物流联盟体系1个。同时,探索“园区+龙头企业+专合社+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将村集体和农户全面深度嵌入产业链价值链。2022 年,园内主体吸纳群众就近务工1.2万人次、户均增收4000元,集中流转土地1250户、户均增收2000元,带动园内3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增长4.5万元。示范带动全县年收入100万元以上村3个、50万元以上村2个、10万元以上村18个。(南江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6-08
今年以来,南江县兴马镇牢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采取强有力措施,多措并举整治撂荒地。合理规划“强发力”。召开撂荒地春耕生产整治工作推进会5次,通报各村撂荒地整治进度,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分解工作任务,以过硬的措施、强硬的手段、严实的作风、考核的利剑全面推进撂荒地治理工作。广泛宣传“全覆盖”。通过联村领导、驻村干部走村入户、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村民院户会,悬挂宣传横幅、深入撂荒的田间地头进行户户登记,快快核对承包户,采取政策面对面宣传等方式,全面深入宣传耕地保护、粮食安全、撂荒地治理等政策,提高广大人民的群众耕地保护意识。细致摸排“清面积”。由联村领导牵头,驻村干部会同村委会、全体党员、群众代表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对撂荒地进行实地登记造册,逐地逐块摸清底数,核实撂荒面积,建立撂荒地信息台账,为复耕工作顺利开展奠定牢固基础。合理整治“硬推进 ”。在精准摸底的基础上,对摸排出的撂荒地实行“一户一策”“一地一策”,落实“村支部牵头整治、农户自愿、亲友代种、合作社土地流转、专业大户统一耕种”的复耕新机制。(供稿:南江县兴马镇 袁文荣)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07
近日,巴中市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邹理率队参加首届中国道地药材产业大会暨全国中药材乡村振兴会议。会议现场  大会由中国中药协会和中国乡村发展协会主办,国家农业农村部首席兽医师、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会长李金祥,四川省政府副省长杨兴平,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刘张林,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田兴军等出席活动并致辞。  川产道地药材产业会上成立了川产道地药材产业联盟,联盟共有72家单位,分别来自全省35个川产道地药材产区政府及主管部门,29家省内知名中药企业、8家高校、科研机构及协会;巴州区、南江县两中药材重点县加入联盟,巴中市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加入联盟并成为副理事长单位。(供稿:巴中市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6-06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