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龙新)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上半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情况。监测结果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为99.2%,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9%以上。抽检的大黄鱼、大菱鲆、牙鲆、虹鳟、花鲈、斑点叉尾鮰、鲶鱼、对虾和克氏原螯虾等品种全部合格。  据了解,农业农村部于今年3月启动实施《2023年国家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上半年,农业农村部组织有关省级农业农村(渔业)主管部门和水产品质检机构对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主要检测了孔雀石绿、氯霉素和氧氟沙星等7项禁(停)用药物及地西泮,共抽检15184批次样品。农业农村部指导相关省份依法对违法违规用药案件进行了调查和处罚,无害化处理不合格水产品3.5吨,罚款2.12万元。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坚持问题导向,根据监测结果强化重点品种、重点药品监管和执法,加强规范用药相关知识普法培训和宣传引导,指导各地进一步落实好属地责任、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抓紧抓实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08-01
  (记者 刘一明)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今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供应总体宽松,生猪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养殖业陷入阶段性亏损。近期生猪供应过剩压力有所缓解,随着供需关系持续改善,预计猪价或企稳回升,但“供强需弱”的基本面没有变,短期内猪价缺乏大幅回升基础。  今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供应宽松,猪价持续低位运行。在供应方面,随着前期新增产能兑现,上半年生猪出栏量明显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6月全国生猪出栏37548万头,同比增长2.6%;猪肉产量3032万吨,同比增长3.2%。消费方面,上半年猪肉消费有所增加,但增幅低于预期,生猪供应出现阶段性过剩,猪价持续低位震荡。特别是随着端午节涨价预期落空,养殖端认价出栏增加。据监测,7月第2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4.19元,同比下跌36.8%、环比下跌0.3%。  养殖场(户)看好后市,上半年去产能较为缓慢。春节后生猪养殖进入阶段性亏损,但养殖场(户)看好下半年行情,补栏积极性仍然较高。上半年仔猪价格同比上涨26.6%,母猪养殖环节仍能盈利,养殖场(户)缺乏主动去产能的动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296万头,比4100万头正常保有量高4.8%,仍处于生猪产能调控的绿色合理区域上线。规模养殖场大多有信心熬过行情低迷期,甚至部分企业还在逆势增加产能。  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介绍,当前猪价呈现触底回升迹象,但尚不具备大幅上涨基础。6月末,生猪价格出现一波快速下跌,目前已止跌回升,7月19日猪价较前期阶段性低点回升了0.4元。综合考虑生产、消费等因素,下半年猪肉产量将继续增长,猪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从新生仔猪看,今年1-6月份全国新生仔猪量同比增长9.1%,未来6个月内将陆续出栏,预示着生猪供应将继续增加,虽有利于保障秋冬季猪肉消费旺季市场需求,但也会抑制价格上涨。从中大猪看,6月份全国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量同比增长5.9%,环比下降0.4%,这些猪将在未来2个月内陆续出栏,预示着7、8月份生猪供应将稳定增加。此外,据冻肉贸易商反映,今年冻猪肉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或压制后市猪价回升幅度。  近期,农业农村部持续开展信息预警,引导养殖场(户)适度合理调减产能,降低出栏体重,顺时顺势出栏生猪。督促各地继续稳定用地、环保、金融等长效支持政策,在养殖亏损期间采取补贴、信贷、贴息等措施,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紧盯能繁母猪存栏量等关键指标,加强监测预警,引导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规模,保持合理的产销上市节奏,避免在价格低位时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阻碍猪价回升,拉长亏损期。持续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抓紧抓实汛期畜禽养殖防灾减灾工作,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07-31
7月28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李耘、徐富贤等组成的专家验收组对泸州市泸县奇峰镇尖山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杂交水稻制种进行现场测产验收。泸县奇峰镇尖山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云章介绍说:“我们总共种了370多亩地,今年收成好的大概有300—400斤一亩。由于受了高温伏旱天气的影响,低的只有100多斤一亩,平均有200斤一亩左右。我们跟金土地种业公司实行订单农业,我们收好多就交好多给公司,公司给我们的价格是每公斤15块。我们也购买了农业保险,受灾部分由保险公司赔付。”专家们现场观察,选取了好中差三块田地,进行了现场收割,测产,三块田块的亩产量分别是448.8斤、405.6斤、364.2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研究员李耘说:“今天我们在泸县奇峰镇尖山子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一个品种的制种测产的实际的验收,测产代表面积大概22亩左右,我们专家组通过实地勘察,选择了3块代表性的田块,最终我们测产的结果,亩产平均下来达到406.2斤。”泸县农业农村局种业发展股副股长钟习兵介绍,“今年我们的制种面积接近3万亩,今年前期抽扬花期的天气比较好,特别在7月几号到十号左右抽穗扬花的,现在已经进入收割期,预计亩产在400斤左右,高的可以达到500斤左右。”据悉,泸州市泸县气候适合水稻制种,且隔离条件好。2013年,泸县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2021年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授予泸县“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称号。2022年,泸县再次被认定为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2023年,泸县利用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项目,利用泸县种子检测实验室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专家团队在制种企业实施种子质量认证,开展种子生产、加工、包装等过程监控和指导,全面提升种子质量,种子抽检合格率100%。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在泸县建有研发基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建立的综合服务站,解决的核心区域耕、种、防、授粉、收的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制种全程机械化率。泸县利用2022年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培育高素质经营主体人才2135人/次,培育水稻种子专业合作社10个,村集体股份有限公司1个,30亩以上制种大户155户。开展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母本机插、无人机统防统治、无人机授粉、机械收割等技术。泸县落实制种政策性保险,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增强制种产业抗风险能力,保持了制种主体稳定,制种面积稳中有升。通过“大流转+小业主”“公司+合作社+制种大户”等模式,带动制种农户3000户以上,保持了制种主体稳定、制种面积稳定。泸县以项目为抓手,鼓励种业企业科研创新,促进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品种选育能力突出,推动尖端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基地选育的品种获省“稻香杯”特等奖、一等奖和优质奖。选育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是长江上游杂交水稻推广以来首次通过国审的籼粳杂交水稻新品种。泸县加快推动制种大县县企共建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做好要素保障和服务。加快县企共建工程建设,确保如期建成投运。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与科研院所在种质资源鉴定与开发、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良种良法配套研究、育制种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加快优质水稻新品种产业化步伐,提升企业商业化育种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泸县以泸县海潮种业现代农业园区为基础,整合项目,布局社会化服务、收储加工、智慧农业等功能板块,建成制种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新模式科技创新示范片。(供稿:泸县融媒体中心 曾佐然 杜雨芸)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7-31
 (记者 程强)7月29日,2023年汉源花椒开秤仪式在雅安市汉源县宜东镇新区广场举行,标志着汉源县20.4万亩花椒进入采收季。开秤仪式上,多家企业宣布了汉源花椒鲜椒一等品的收购价格为13元/斤,二等品为11元/斤,三等品为10元/斤。8家采购商与汉源县8家企业进行了现场签约。开秤现场据了解,这是汉源举办的第五届花椒开秤仪式,充分体现了汉源对花椒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力支持。目前,汉源全县建成花椒产业基地20.4万亩,2022年鲜花椒年产量5513.14万斤,一产产值7.34亿元,综合产值达33.28亿元。今年花椒开秤仪式,打响了汉源花椒2023年度采收“第一炮”。仪式结束后,现场的多家企业和合作社开启了收购模式,椒农们背着自家的花椒来到现场验级、过秤、交易。宜东镇大树村的任坤洪是仪式后成交的第一位椒农。他家有50亩花椒,现在正是丰产期,家里请了几十名工人采摘,一天能卖出2000斤左右。今天现场看货后,多家企业争先购买他家的花椒。近年来,汉源县委、县政府始终致力于推动花椒产业大发展,以创建省级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致力夯实“五最”支撑,逐步形成了汉源花椒产业“九有”体系,为建设全国花椒第一县丰富了内涵,增添了活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7-31
(芳国梅 王成贵 记者 严易程 文/图)7月27日,记者走进阿坝州小金县宅垄镇看到,当地金冠苹果迎来了成熟期,乘着小金县旅游的东风,果农徐富林正在自家苹果园里忙着采摘新鲜苹果,开始了今夏“火热”的销售。采摘苹果“目前我们家的苹果陆陆续续已经开始熟了,过往的游客也比较多,金冠苹果已经开始慢慢在卖了。”徐富林告诉记者,受海拔和得天独厚的气候、光照条件影响,小金县宅垄镇的金冠苹果“抢鲜”一步上市,今年预计实现收入40余万元。据了解,2016年,徐富林种植的苹果因其个大饱满、光泽明亮、果香四溢,曾在首届“小金苹果”果王评选活动中一举夺冠,荣获“果王”称号。多年的种植经验让他尝到了苹果丰收的甜头。记者注意到,在徐富林的摊位前,络绎不绝的游客正在品尝、挑选他家的苹果。武汉游客陈女士说:“暑假刚好可以带孩子游一下川西。从县城经过宅垄时,看到旁边有卖苹果的,就想着买一点给孩子尝一尝,孩子吃了之后也觉得特别的好吃。”“苹果是我们的主导产业,目前全镇有1500多亩苹果,每年为群众带来的经济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小金县宅垄镇党委书记谢小波介绍,依托“小金苹果”这个金字招牌,小金县宅垄镇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因地制宜,坚持走早、中、晚熟苹果品种差异化发展之路,使苹果形成明显的上市时差,填补了当地群众各个时间段的经济收入差异。“今年我们的苹果长势喜人,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相信今年我们的苹果销售也会实现新的突破,带动更多老百姓致富增收。”谢小波信心满满地说。长势喜人的苹果近年来,小金县坚定落实全省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持续擦亮“5+N”农业特色产业金字招牌,始终把苹果产业作为助推脱贫奔康的主导产业、名片产业,按照“调优、扩量、强技、延链、创牌、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着力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强科技、重融合,推进苹果产业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全县苹果种植面积2.5万亩,产量达7.5万吨,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四川名特优新农产品”“四川省优质品牌农产品”等多个殊荣。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7-28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正勇 文/图  蝉鸣夏,果飘香。眼下,无花果进入成熟季,绵阳市游仙区仙鹤镇洛水村30亩无花果迎来丰收。  7月21日,记者走进洛水村,一大片绿意葱葱的果林便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清甜,一颗颗红绿相间的无花果缀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包、装箱……目之所及,一派丰收繁忙景象。村民采摘成熟的果子。  “我从2014年开始种植无花果,以‘布兰瑞克’为主。无花果一片叶子结一个果,一棵树旺期能结30—40个果子。”无花果基地负责人左平一边张罗着采摘果实,一边向记者介绍,“我们全部使用的有机肥,不打药。”  “洛水村的无花果品相好,味道甜,收购回去的果子会发往各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深受好评。这几年随着电商的兴起,无花果也随之深入千家万户,销量非常可观。”说起这里的无花果品质,前来选购的批发商频频称赞。  据介绍,当地无花果采摘期可从7月上旬持续到11月下旬,年综合销售额可达到30万元以上。  无花果因味甜滋润被称为“糖包子”,具有健脾、滋养、润肠等作用。无花果不仅是鲜食水果,也可加工成果干、果酒。近年来,洛水村依托“果满山川”产业园,带头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着力培育“一村一品”,引导水果种植户成立产业合作社,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接下来,我们将在自产自销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果干果脯等农产品销路,进一步增加种植户的收益,让小小的无花果迸发出更大能量。”仙鹤镇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宋坤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7-28
(新华社记者 魏玉坤 邹多为)中国经济半年报7月17日发布: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这份半年报?记者对关键数据进行了梳理。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二塘镇的贵州金元梅花山农业光伏电站。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GDP同比增长5.5%经济增长整体回升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5%,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疫情三年年均4.5%的增速。分季度看,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从环比看,二季度GDP增长0.8%。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当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5.5%的经济增长在全球范围内是较快增速。从主要经济体已经发布的数据来看,一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巴西GDP同比分别增长1.8%、1%、1.9%、4%,即便考虑到二季度的情况,上半年总体中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当中仍然是较快的。  付凌晖表示,尽管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压力,但随着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向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保持较快增长;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明显高于去年。  服务消费增长较快,出行类和接触型消费增势较好。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2.7%,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4%,营业性客运量同比增长56.3%。  消费新动能发展壮大,绿色消费、数字化消费扩大。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量超过300万辆,同比增长37.3%;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杨光普表示,下阶段,应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以增强消费能力,同时提升供给质量,优化消费环境,培育壮大新兴消费,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 7.2%和6%。  以高技术产业和技术服务为代表的创新投资持续增加,对投资增长的支撑作用增强。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  “下阶段,要继续发挥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付凌晖说。外贸同比增长2.1%贸易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其中出口同比增长 3.7%、进口同比下降0.1%。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顶住了压力、稳住了规模、提升了质量,总体符合预期。  关于下半年外贸走势,吕大良说,外需减弱对我国外贸的直接影响仍在持续,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我们有信心、有基础、有条件实现进出口促稳提质目标。”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63.4%。  工业生产技术密集程度持续提高。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7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9%。  工业生产持续恢复为企业盈利改善奠定基础。1至5月份,规上工业利润降幅比1至4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改善。  “当前工业生产稳步恢复,发展质量继续提升,但工业产销衔接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付凌晖说,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扩大,创新发展动力增强,促进工业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工业经济恢复基础将不断巩固,工业企业盈利状况有望继续改善。CPI同比上涨0.7%物价涨幅阶段性回落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7%,低于去年同期1.7%的涨幅,其中3至6月份涨幅连续处于1%以下的低位。  业内人士分析,供需恢复时间差是今年CPI低位运行的主要原因。  “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后,国内生产加快恢复,但需求受收入分配分化、收入预期不稳等因素制约,恢复仍显滞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立坤说。  付凌晖表示,尽管目前价格阶段性处于低位,但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等相关指标看,中国经济都不符合通货紧缩的情况。随着经济恢复向好、市场需求逐步扩大、经济循环畅通,供求关系将逐步改善,加之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逐步消除,价格涨幅会逐步回归合理水平。PPI同比下降3.1%同比降幅有望收窄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下行,降幅连月扩大。上半年,PPI同比下降3.1%,其中6月份同比下降5.4%。  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开展家电换新、购车补贴等促消费活动……近期,各方推出一系列措施,激活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工业品价格合理回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钢分析,PPI主要受国际市场变化影响,与 CPI 波动并不完全同步,保持其波动幅度处在相对合理的水平,有利于上下游行业协调发展。近期,稳工业政策持续出台,其中一些正在落地见效,叠加基数效应减弱,下半年 PPI 同比降幅有望收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  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  6月份,25岁至59岁城镇劳动力失业率为4.1%,低于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水平,就业基本盘保持稳定。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9%,处于今年以来较低水平。  “随着经济恢复向好,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劳动力市场趋于活跃,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付凌晖说。  杨光普表示,受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青年人“求职难”和部分行业“招工难”并存,稳就业需要持续加力,特别是要通过稳增长实现稳就业。  近日,陕西、江苏、四川等地出台促就业政策,释放稳就业特别是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积极信号。付凌晖表示,随着经济持续恢复,用工需求继续扩大,加之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就业形势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新华社 | 分享: 2023-07-27
7月23日,自贡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农技专家对富顺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千亩方开展玉米现场实收测产。测产现场在富世街道海棠社区、丁海村示范片,专家组在观看测产现场后走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千亩方示范片,仔细查看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密度、籽粒饱满程度、含水量状况等,并按照《大豆科技自强行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测产办法》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上、中、下三块地块,挖方实收测总面积360平方米。通过现场收割、脱粒、去杂、称重等程序,对示范片种植玉米品种川单455进行了实收测产。专家组一致认为,富顺县富世街道海棠社区、丁海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采取统一播期、统一品种、统一田间除草、统一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五统一措施”,平均亩产596.3公斤,具有抗旱增粮的显著效果。(供稿:富顺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7-25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阚莹莹 文/图2023年四川夏粮生产总体呈现“三增”态势夺得大丰收单产271.9公斤/亩比上年增长3.3%总产量452.6万吨比上年增长3.7%播种面积1664.8万亩比上年增长0.4%【田间故事】  7月的四川稻田,绿浪翻滚,一场丰收正在酝酿。  关于丰收,已有好消息传来。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举行的2023年上半年四川国家调查主要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最新数据,2023年四川夏粮总产量达452.6万吨,比上年增加15.9万吨,增长3.7%,总体呈现播面、单产、总产“三增”态势,夺得大丰收。  今年是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开局起步之年,作为一年当中粮食生产的首场战役,四川夏粮生产告捷。麦收时节的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田间地头。播面增有地种、有人种,还有政策扶持  数据显示,2023年四川夏粮播种面积达1664.8万亩,比上年增长0.4%。其中,小麦播面连续两年增加,达879万亩,比上年增加7.2万亩,增长0.8%。  多出的地从哪儿来?撂荒地整治是扩大播面的重要举措之一。去年,省级整合各类资金1亿元,专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撂荒地整治。去年四川共整治撂荒地217.6万亩,在今年夏粮生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扩播面,靠的不仅是撂荒地。近年来,全省持续进行腾退低效林地和园地改造行动,安排专项资金,对低质低效失管经果园地腾退予以补助,腾退的园地主要种植粮油作物,改造总面积达到18万亩。  有了地,关键还要有人种。当前,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实行土地托管正在全省范围进行探索。全省现有专合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2万户,常年服务面积4000万亩次。为进一步放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四川正实施农业生产“大托管”示范工程,以村(组)为单位推广“大托管”,培育重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大户仍旧是种粮的主要角色。目前,全省共有种粮大户2.7万户,实际种粮面积400万亩,有效填补了散户缺乏劳动力的空白。  此外,为了让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种粮大户提高种粮效率,四川正全面推进“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00余万亩。  农机则进一步破解“谁来种”的问题。当前,四川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7%,比2015年提升14个百分点。  敢于多种地,还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今年,四川将成都平原地区种粮大户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亩90元、丘陵山区提高到每亩100元,粮食生产所需机具的购置补贴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单产增小麦单产首次站上300公斤台阶  今年,全省夏粮单产达每亩271.9公斤,比上年增长3.3%。其中,作为四川夏粮的主要角色,小麦表现尤为突出,成为夏粮单产提升的主要动力。数据显示,今年四川小麦单产达每亩300.3公斤,比上年提高16.3公斤,增长5.7%。这是四川小麦单产首次站上300公斤台阶,创下历史新高。  从产区来看,德阳、绵阳、南充、凉山、遂宁、广元、巴中和成都等8个市州小麦单产水平提高较多,产量合计达到246.6万吨,占全省小麦总产量的93.4%。  单产提升的背后,是品种创新和种植模式改进。  近年来,川麦104、绵麦902等高产小麦品种在四川大面积推广,有力助推全省小麦单产提高。  在省级层面,今年四川将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推荐一批高产优质“当家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同时,落实专项资金,在全省打造“麦稻”“麦玉豆”“麦玉薯”千亩“吨粮田”示范片,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良种良法共同作用下,各地测产捷报频传。德阳市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当地稻茬小麦播种施肥喷药一体化立苗技术广汉核心示范区进行实产验收,平均亩产达到601.3公斤。这是继去年这片示范区创下百亩单产600.2公斤的西南地区高产纪录之后,亩产再次突破600公斤。绵阳市梓潼县文昌镇连枝村,小麦品种绵麦902连片实收108.72亩,平均单产达514.33公斤,表现出良好的增产能力。总产增今年增幅达到近年来之最  早在年初,四川定下今年粮食生产目标——播种面积稳定在950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715亿斤以上,并把任务分解下达到乡到村。面对秋冬连春旱的不利影响,全省千方百计确保应播尽播、应种尽种。在播面增加和单产提高的共同作用下,夏粮生产夺得丰收,首战告捷为全年粮食生产定好了基调。  其中,小麦产量达264万吨,比上年增加16.4万吨,增长6.6%,成为推动全省夏粮总产增加的最主要动力。  总产量达到452.6万吨,这个数据意义重大。  从全国数据来看,在全国夏粮减产的大环境下,四川夏粮增产幅度达到3.7%,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4.6个百分点,在粮食主产省中位列第2名。  综合多年统计数据,四川夏粮总产量已连续5年增长,今年增幅更是达到近年来之最。【数据解读】全力实现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开门红”  解读人: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农业调查处处长梁玉均、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汤永禄  “今年全省各地扛牢粮食安全重任,积极努力抓实抓好粮食生产,各项促农、惠农政策措施持续发力见效,助力夏粮夺得丰收。”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农业调查处处长梁玉均表示。  种植模式也在改进。“传统上,四川小麦种植多为套种、间种,亩株数15万—20万株左右。现在大户、业主种植多采用满种方式,且广泛使用机器播种,用种量增多,亩株数大幅增加,合理密植等种植模式的推广也是推动小麦单产增加的重要因素。”梁玉均介绍。  良好的天气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汤永禄介绍,去年播种期间,四川麦区降水较少,有利于小麦播种出苗。加上今年小麦开花时间比往年提前一周,灌浆期长,病虫害和倒伏均较少。  “接下来,四川将继续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不断压实粮食安全主体责任,推动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全力实现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开门红’。”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7-24
(周瑜原 杨晓川)近日,翠屏区李庄镇、白花镇的高粱相继成熟,沉甸甸的高粱被压弯了“腰”,即将迎来收割期。高粱即将丰收2023年,翠屏区共规划发展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定制基地4.6万亩,其中糯红高粱4万亩、专用水稻0.6万亩。以李庄左湾为核心点,建设了南域酿酒专用粮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以白花白安为核心点,建设了北域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园区。翠屏区采取“五粮液+区农投公司+镇级平台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按照面积、品种、单产、质量、价格“五确定”的方式与农户签订订单,以用种、用肥、用药“三统一”和育秧、移栽、管理“三统一”的要求开展定制化生产,实现定制产品的优质优价。在生产方面,翠屏区投入资金500余万元,为基地农户免费发放高粱、水稻、油菜、大豆种子,配套相应的配方肥和有机肥,组织开展专业化病虫害统防统治,采取“高粱油菜(芽菜)轮作”“大豆高粱带状复合种植”等模式,提升了基地种植水平、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综合效益。预计今年五粮液4.6万亩定制酿酒专用粮可让种粮农户增收1700余万元,户均增收达到1000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7-21
(蔡义豪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7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 2023年上半年四川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半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27901.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05.1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109.06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686.79亿元,增长7.0%。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上半年,夏粮产量452.6万吨,比上年增加15.9万吨,同比增长3.7%。初步统计,水果产量252.0万吨,增长6.5%,蔬菜及食用菌产量 2362.1万吨,增长4.9%。畜禽生产保持稳定,生猪出栏3237.7万头,增长3.1%,二季度生猪出栏1574.9万头,增长5.0%;牛出栏142.3万头,增长2.0%;羊出栏845.3万只,增长1.3%;家禽出栏3.2亿只,增长0.2%。  工业生产回升向好。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6%。上半年,全省电力供应稳定增长,全社会供电总量172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9%,供需总体平衡。  服务业加快增长。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9.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8.9%,金融业增长7.9%,房地产业增长 2.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2.1%。  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39.3亿元,同比增长7.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561.2亿元,同比增长7.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78.1亿元,增长5.9%。  总的来看,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显效,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全省经济持续恢复、稳步向好。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7-20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刘佳 文/图  李子,每年春夏之交便会登上川人餐桌,搅动人们的味蕾。  今夏,因为“网红体质”,蜂糖李走入人们视野。近日,记者通过市场走访发现,成都的蜂糖李主要产自贵州和省内,价格虽是其他李子数倍,但市场占比不足一成。总体看来,目前市场上相对稀缺,定位高端,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货架上待售的蜂糖李。市场定位高端果 市场占比不足一成  “要尝点吗?这是最火的蜂糖李,又脆又甜。”7月14日上午10时,成都市郫都区一家水果店内,市民李晓在品相出众的蜂糖李前停了下来,水果店店员立马上前推荐。看到48元/斤的标价后,李晓大感惊讶。店员解释,“这是特级果,所以要贵些。”  记者发现,该水果店装修较为高档,在售的水果大多品相精致且价格不菲。“我们上个月就开始卖蜂糖李,刚上市时59元/斤,现在基本上稳定在48元/斤。”该水果店店员称,目前店内的蜂糖李每天都能销售一空,单日销售额达1000多元。  而作为国内新零售的领军者,盒马鲜生从7月初开始大量上架四川产的蜂糖李,价格为35.9元每份(450克);在此之前,盒马鲜生已卖了贵州原产蜂糖李月余,价格高达39.9元每份(380克)。  记者走访发现,贵州蜂糖李刚上市时价格一度高达60元/斤,目前上市一个多月售价多为35元/斤;四川蜂糖李上市后市场售价在38元/斤左右,目前市场售价不低于30元/斤。  “普通李子糖度很难突破10,但是好的蜂糖李可以达到20,可谓甘之如蜜,且水分充足。”盒马鲜生成都区域水果采购商张超告诉记者,好的品质赋予了蜂糖李成为高端果的基本属性。  从2019年开始,盒马的蜂糖李销量开始走俏,平均每年销售额增长约30%。每年初夏时节,蜂糖李在成都盒马的销售额都能冲到盒马水果品类的前五。  而蜂糖李成为“水果贵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和市场占比有关。  “从体量上说,蜂糖李属小众时令水果,在当前李子的整体销量中占比不到十分之一。”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总经理吴军告诉记者,作为西南地区农产品交易的枢纽,目前每天都有上百吨李子从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走向市场,其中蜂糖李每天走量不足十吨。“从市场占比就不难看出,其相对稀缺,所以价格不会低。”吴军说。观点未来区分等级 持续占领市场  品相好,价格高,但记者走访也发现,蜂糖李的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在郫都区的一家商超,记者发现偌大的水果区内只有5盒蜂糖李,产自汶川,标价39.9元/斤。对此,店员解释:“蜂糖李价格太高,普通消费群体消费力不够,所以有点卖不动。”  在成都高新区的一家社区水果店内,记者发现同样的蜂糖李从刚刚上市的 39.8 元/斤,几天后便跌至 19.9 元/斤。“相比其他水果,李子的货架期略长,但半天卖不出的话,我们只能折价处理。”该店店员叹息道。  蜂糖李的发展,让人不免和风靡一时的葡萄品种“阳光玫瑰”作对比,它们都是以高糖度走红市场的高端时令水果。“阳光玫瑰”从横空出世时的单斤售价超百元,到近年来的30元左右,价格缩水大半。  蜂糖李是否会成为第二个“阳光玫瑰”?对此,业内人士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蜂糖李才火了两三年,很多人并没有吃过,有一个市场认知的过程。”四川省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党永斌认为,蜂糖李市场还处于成长期,需要提升市场认知,触及更多的消费群体。  “水果市场从不缺市场需求,缺的是高品质产品。”党永斌认为,从长远来看,国产精品水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商业潜力。就蜂糖李而言,其优势在于明显的时令性,上市期间同类进口李子还没上市,稀缺性是一大卖点。  而张超则认为,未来蜂糖李的发展,可能会像“阳光玫瑰”一样,形成分层,即通过糖度、果形、风味来区分等级,消费者可以丰俭由人,通过精细化持续占领市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7-19
  (记者 杨梦帆)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416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0682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331937亿元,增长6.4%。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业平稳增长。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全国夏粮总产量14613万吨,比上年减少127.4万吨,下降0.9%,产量居历史第二高位。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682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3.2%、4.5%、5.1%、4.3%;牛奶产量增长7.5%,禽蛋产量增长2.9%。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3517万头,同比增长1.1%。上半年,生猪出栏37548万头,增长2.6%。  据介绍,5.5%的经济增长在全球范围内是较快的增速,是结构改善、动能优化的增长,是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增长,是高水平开放扩大、贸易结构优化的增长,是就业扩大、民生改善的增长,是粮食、能源安全得到巩固的增长。  该负责人表示,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今年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以后,生产需求稳步恢复,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和服务业加快明显,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增强。工农业总体平稳,为经济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撑。总的来看,经济运行逐步摆脱疫情影响,向常态化增长轨道回归。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二季度增长6.3%。5.5%的增速明显快于上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疫情三年年均4.5%的增速,经济增长回升态势比较明显。上半年5.5%的经济增速是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3-07-18
(孙茂琳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数据,上半年四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0.7%,涨幅温和,处于历史同期低位,保持合理区间运行。  食品价格总体保持涨势。受季节性因素和节假日影响,上半年四川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6%,拉高CPI约0.5个百分点,1-6月分别上涨5.7%、1.2%、2.6%、1.4%、1.8%、2.6%。部分重要民生商品中,粮食上涨1.8%,食用油 上 涨 5.9% 、鲜果上涨5.6%、猪肉上涨1.5%、鸡上涨4.1%、鸭上涨8.9%、鸡蛋上涨5.4%、鲜菜下降1.4%,其中鲜果、鸡、鸭类上涨对食品类影响最大,主要原因是受春节效应和进入夏季后成本推动上涨。  上半年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5%,主要是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从分月环比看,受生猪供应充足和国家猪肉收储共同作用,整体呈现价格逐渐走低,降幅收窄的走势。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7-18
(孙茂琳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召开 2023年上半年四川国家调查主要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4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增速快于一季度0.5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恢复。  按收入来源分,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718元,同比增长5.7%;人均经营净收入3157元,同比增长8.0%;人均财产净收入994元,同比增长2.0%;人均转移净收入3976元,同比增长4.9%。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37元,同比增长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83元,同比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24下降为2.18,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  对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原因,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分析,随着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家庭经营逐步活跃向好,特别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和文化旅游等接触型、聚集型行业加快恢复,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经营状况好转,因此,经营净收入增长较快。上半年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15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快于全省居民收入增速2.3个百分点,为四项收入中增长最快项。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9.4%。  此外,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3%和6.5%。  同时,转移净收入平稳增长。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4%和6.3%。  财产净收入增幅放缓。受楼市持续疲软、土地流转金增速放缓、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994元,比上年同期仅增长2.0%,增速较一季度回落2.8个百分点。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7-18
(新华社记者 魏玉坤 周圆)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当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从环比看,二季度GDP增长0.8%。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工业生产稳步恢复。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较快,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7%;全国城镇 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同比名义增长6.5%,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加快2个百分点。  付凌晖说,下阶段,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畅通经济循环,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新华社 | 分享: 2023-07-18
(张平 漆楚良 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近日,记者走进宣汉县毛坝镇万亩勤巴脆李基地,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李子树海中,工人们背着背篼,在欢喜坪采摘区将成熟的脆李纷纷摘下,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毛坝镇万亩勤巴脆李成熟了穿行在果树林里,只见饱满硕大的李子挂满枝头,迎来新一年的采收期,吸引着各地收购商、游客前来采收品鲜。“刚才吃了一颗,真的就是‘果’如其名,嘎嘣脆!这李子酸酸甜甜的味道,就是达州人民心中夏天的味道。”游客桂瑞韩说。据了解,毛坝镇海拔高度在800至1500米之间,昼夜温差大,土壤富硒,2016年,当地通过招商引资四川松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先后在天坪村、大堰滩村、大水凼村种植青脆李、蜂糖李,实行公司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运营模式,脆李果型端正,汁多肉甜,并创立“勤巴脆李”品牌。“我们以每亩4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现已发展脆李产业约1万亩,既增添了生态‘新底色’,又提升了乡村‘新颜值’。”据四川松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怀安介绍,公司生态绿色的种植模式助力毛坝镇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为拓宽销售渠道,基地通过“果树认购、网络直销、订单采购、入园采摘”等模式,线上线下齐发力,多措并举开销路,产品远销省内外。目前,基地每天的出货量在5至10万斤。据四川松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采摘园负责人王娟介绍,今年基地的李子单果重达到40克左右,糖度达到了20度以上。这样高品质的李子吸引了广安的脆李收购商刘军。“我就是看中了这里的脆李品质好、口感好、个头大,深受消费者的喜欢,拉回去不愁卖。”刘军对今年李子的销售充满了信心。据介绍,毛坝镇是宣汉县3个脆李万亩示范区之一,当地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农旅产业为方向,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借助规模化种植青脆李、蜂糖李等特色产业,全力打造集农事体验、现代农业观光、森林康养、民宿度假的综合性乡村旅游目的地。目前,全镇脆李面积达10000余亩,预计年产量达1000余万斤。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7-17
(新华社记者 魏玉坤)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夏粮产量稳中略减,仍处于较高水平,实现了丰收。全国夏粮产量14613万吨(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127.4万吨(25.5亿斤),下降0.9%。  夏粮播种面积持续增加。2023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6609千公顷(39913万亩),比上年增加78.5千公顷(117.8万亩),增长0.3%,连续3年实现增长。  夏粮单产小幅下降。2023年全国夏粮单产5491.8公斤/公顷(366.1 公斤/亩),比上年减少64.3公斤/公顷(4.3公斤/亩),下降1.2%。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表示,夏粮单产下降主要是受河南等地严重“烂场雨”天气影响。夏粮播种以来,主产区光热充足,大部时段农田墒情良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偏轻,病虫害防控及时有效,前期条件总体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但5月下旬北方麦区出现大范围降雨,持续时间长、过程雨量大、影响范围广,导致灌浆期小麦光照不足,千粒重下降。此外,西南地区冬春连旱,云南、贵州等地夏粮单产有所下降。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王贵荣说。
新华社 | 分享: 2023-07-17
(曹琳 胡明军 记者 李全民)眼下,青川县凉水镇学房村近300余亩李子已进入成熟期,李树硕果累累,散发着醉人果香,村民们穿梭其间,正忙着采摘李子,山林间呈现一派夏日里丰收景象。游客采摘李子“我们村种植了7000余株翠红李、1400余株青脆李、300余株蜂糖李,预计今年产量可以达到8万余斤,产值达到20余万元。”学房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国银介绍,村里种植的李子品种多样,主要销往广元及周边城市。其中,依托当地良好的土壤、气候、水质以及独特的种植技术而培育出的翠红李果大色艳、皮薄肉厚、汁多味美,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爱。2018年,学房村通过学习考察,引进树苗开始种植李子。村里专门从外地聘请水果农技专家,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帮助老百姓种出无公害的水果,保证水果产量、品质双提升。“现在不仅在水果基地干活,家里也种一些水果,身体锻炼了,钱也挣到了,家庭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我们感到很开心!”村民李清杰说。同时,学房村还大力发展近郊游,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旅游带来的惬意。“这儿的翠红李又大又甜,非常好吃。回去还要带给客户、朋友和家人。”游客采摘品尝后,赞不绝口。据悉,近年来,学房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聚力发展百花桃、车厘子、李子等水果产业,初步形成“四季有花开、四季有果采”的产业布局,还通过举办水果采摘节等活动,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面对未来,凉水镇党委书记周伟表示,将围绕“一山一水一园’的发展思路,不断引进新品种,着力在育苗、新品种试验和深加工方面做文章,做大做强水果产业,把学房村打造成广元市民的乡村旅游首选地。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7-14
(记者 杜杰)7月12日下午,记者在阿坝州阿坝县高原黑青稞天然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见到总经理俄周时,他正和工人一起将生产好的青稞糌粑打包、装箱。  俄周介绍,去年,他们公司在阿坝本地采购黑青稞约60万公斤,总金额近400万元。目前公司开发出的糌粑、奶茶、饼干等青稞系列产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热销。  生产车间里,青稞奶茶、青稞饼两条生产线不停运转,而在公司另一边的阿坝县青稞现代农业园区里,黑青稞郁郁葱葱、成片相连。  “全县青稞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今年2月,阿坝县青稞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阿坝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水务局局长康成品介绍,园区推行“龙头企业+核心区+合作社+农户”“土地流转+优先雇佣”模式,完善“种、产、供、销”联农带农机制,辐射带动8个乡镇、7822户、41175名群众,每年人均增收650元,扭转了过去阿坝县农业靠天吃饭、产小质弱的状况。  数据显示,阿坝县青稞现代农业园区以黑青稞为主的粮食产量,已从2020年的8925吨提高到2022年的10793吨;研发生产的黑青稞系列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消费扶贫等方式,2022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我们力争在今年底创建为省五星级青稞现代农业园区。”康成品表示,接下来将完善青稞种养循环标准化质量体系,确保青稞年产量达到1.13万吨以上。  县上有动作,俄周也没闲着,目前公司占地2400平方米的二期厂房正加紧修建。“今年底建成,明年初投产。”俄周憧憬着阿坝的黑青稞产品,有朝一日能卖出国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7-14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