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文/图  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阳春三月,微风阵阵,德阳市广汉市高坪镇万亩油菜花摇曳生姿。  3月7日是高坪镇的“逢场日”,镇上集市却不大热闹。原来,当天,广汉市高坪镇第七届油菜花赏花季正式开幕,周边村民、八方游客纷纷走进万亩油菜基地——菜花公园,奔赴一年一度的金花之约。农产品展销区的小摊。油菜花节开幕 有看头  开幕式当天,菜花公园活动广场被前来观看演出、踏春赏花的游客围得水泄不通,屋顶也变成了“观众席”。  男演员充作游客,手拿相机为化身花仙子的舞蹈演员们拍照;正在读幼儿园的小娃娃们跟着老师的指导,跳起活泼轻快的舞蹈;广汉市川汉剧团的舞狮小队腾挪纵跃间,向在场观众传递美好祝福……这些充满巧思、童趣与热情的文艺演出,引来台下观众阵阵喝彩。  高坪镇地处广汉市西北部,境内油菜、稻虾综合种养、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业资源丰富,是德阳市区域重点镇、广汉市农业发展重镇。自2014年起,当地依托万亩油菜基地,大力发展油菜花节等文旅活动,积极推动农旅融合,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天气暖和了,过来看看花,耍一下。”当天早上7点钟,广汉市民谢花和小姐妹坐公交车来到菜花公园,欣赏烂漫春色。  据悉,本届油菜花赏花季将持续至3月22日。其间,还将举办非遗活态展示、农产品展示展销、摄影比赛、诗词大会、汉服汉剧展演等缤纷多彩的活动。  “今年的油菜花赏花活动内容丰富,场景布置也更加年轻化、多样化。”高坪镇党委副书记何高明表示,希望能吸引更多游客走进高坪,感受高坪农业之兴、乡村之美。游客在观景栈道上拍照。品牌效应凸显 有赚头  在菜花公园活动广场旁的农产品展销区里,各种当地土特产品、特色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购买、品尝,田埂、乡村公路都变成了“商业街”。  一大早,家住附近的李叔群便赶到菜花公园,在游客最集中的田埂边支起小摊。“家里种了两三分田的蒜薹,这些都是今天早上从地里现采的。”只见她手里剥着蒜薹,向来往游客兜售着,“13块钱一斤,新鲜得很!”开幕式结束,一蛇皮口袋的货便见了底。  历经7年,高坪镇油菜花赏花季品牌效应凸显,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配套设施不断丰富,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我们有12个人,一桌坐得下不?”“我们12点半过来,桌子不要给别人坐了。”“老板儿你忙你的,我自己来倒茶。”……这是记者在农家乐“花海人家”里看到的场景。  这家于2014年开业的农家乐是菜花公园30余家农家乐里的“老字号”。“我们只在油菜花节期间营业,每年营收有二十来万元。”老板贺代青在忙碌间隙告诉记者,家里人手有限,每年都要请十来个村民到店里帮忙。“生意好,也确实赚到钱了,你看这两栋房子都是这几年新修的。”他指着院子里的小楼房告诉记者,“以前院子里就10张桌子,现在30张都打挤。”  记者了解到,菜花公园周边农家乐户均增收达到5万元以上,带动万亩油菜花基地内的群众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高坪镇距离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仅有几公里。下一步,我们要借助三星堆大IP,为高坪镇农旅产业发展引流。”高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15
(鄢怀林 记者 李全民)阳春三月,春暖花开。近日,青川县竹园镇清江村的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将美丽乡村装点得如诗如画。这一美景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踏春赏花,享受春天的美好。走进清江村,满目金黄的油菜花海令人陶醉。微风拂过,花海泛起层层波浪,与远处的青山、绿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值得一提的是,宝成铁路穿村而过,游客们可以在油菜花海中与绿皮火车合影,留下难忘的春日回忆。这一“春日限定”景观,无疑为清江村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魅力。“太美了,简直像进入了童话世界!”一位来自成都的游客兴奋地说。她表示,自己是被网上的一组油菜花海照片吸引来的,没想到现场比照片还要震撼和漂亮。近年来,清江村因地制宜,积极推动经济转型,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致富新路。利用当地平坝优势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清江村大力发展油菜花种植,打造观光油菜花海,为游客提供了一处踏春赏花的好去处。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清江村不断完善服务设施,修建了观景平台、安装了网红路牌、修建了公共卫生间,并诞生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也标志着清江村在农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随着赏花热潮的持续升温,清江村正逐渐成为踏春赏花的网红打卡地。”清江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好消息:“本月22日,还要举办清江花田音乐季。”未来,清江村将继续结合当地实际与发展特色,打造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打响“川北菜花乡 生态清江村”的品牌。通过完善服务设施、发展优势产业,努力将清江村打造成为青川县域副中心的后花园,展现美丽宜居的新清江风貌。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不妨来到清江村,踏春赏花,感受油菜花海的魅力。相信在这片金色的花海中,你定能留下难忘的回忆。(青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14
惊蛰时节,夜寒昼暖。3月11日上午,在荣县高石梯森林公园南麓,茶园在山脊上逶迤、在山沟里绵延,春茶冒苞,翘立枝头。这些色泽翠绿、叶质鲜嫩的春茶,是大自然馈赠茶农的珍贵礼物。这里是荣县铁厂镇黑观音村石笋沟茶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近3000亩良种茶是绿水青山的真实写照,既改善了茶园环境,提高了茶叶品质,又增加了茶农收入。趁着陌上花开,不少市民驱车而来,徜徉在融融暖意的山风中,望手边流云,看落英相逐。2023年11月,黑观音村作为“2023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接受农业农村部授牌。从世界地质公园、茶叶主题公园,再到如今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黑观音村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业态呈现持续扩张态势,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村民刘达贵的伴山小苑是石笋沟内的农家乐之一。2022年,刘达贵购买设备,添置用品,并斥重金对老宅进行粉刷翻修,曾经的庄稼汉吃上了“旅游饭”。2023年初,刘达贵之子刘洋带着媳妇从深圳辞职返乡,成为父亲的左膀右臂。“现在的政策大环境很好,地方党委、政府也在极力推动农旅融合,加上交通日益便捷,我们石笋沟的人流量也是肉眼可见地增长了不少。”对于刘洋来说,义无反顾不是想当然,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作为富民增收产业,旅游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旅游业有着很强的融合带动效应,不仅能够创造新的增长点,也可以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开辟新路径。近年来,铁厂镇一手推进旅游开发,一手探索农耕研学,在保持珍稀自然景观的同时,引导黑观音村立足特色农业资源,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让好山好水好空气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这次来石笋沟,感觉变化好大。比如有些地方种植了花草、绿植,再配上几个荣县产的陶罐,就很适合拍照。再比如茶园里面种植了观赏性桃树,两三棵一簇,作为点缀,就很出片。总之,打卡点位更多了,园区步道更美了,配套设施更完善了。”市民杨利英向记者感叹道。不断聚集和释放的农文旅要素,不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观光客,还给了研学游活动十足的想象力。最近两年,蜀茶集团、巅峰茶叶、康辉旅行社等公司纷纷与黑观音村签订合作协议,看中的恰是这里地质奇观、茶香古韵背后所蕴藏的历史和文化资源。而研学游目的地的打造,又反哺村集体和村民,实现了双赢。“2023年,石笋沟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我们将继续聚焦休闲、观光、体验等消费业态,做强‘茶旅融合’文章,打造‘盐都生态会客厅’,让茶产业‘活’起来、旅游资源‘火’起来。”铁厂镇党建办工作人员丁滔表示,在石笋山居国营民宿的示范引领带动下,不少本地村民也自发开展民房租赁,吸引了不少社会资本闻讯而入,目前正在规划新的民宿以及光影森林游乐项目。(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13
(记者 侯云春 赵旭东)3月12日,记者跟随“访长江首城,看宜路精彩”采访团走进宜宾市“两海”示范区桃坪片区的农田间,只见“山上看风景,山下看产业”几个大字旁,村民正在进行田间管理,准备春耕播种。桃坪片区“山上的风景是指蜀南竹海景区,发展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业;山下的产业主要是指万亩稻虾循环种养产业、万亩森林粮库(笋用林基地)两大富民产业。”宜宾市“两海”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竹海镇党委书记陶兴林告诉记者,当地通过山上山下互动,着力打造远郊乡村城乡融合示范区。竹海桃坪产教融合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据了解,竹海桃坪产教融合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由竹海镇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打造,旨在培养学生、培训农民、培育新品种。同时通过与蜀南竹海山上的景区互动,打造研学基地,丰富游客的田园农事活动。基地现已建成占地面积11亩的智慧大棚,含浅液流无土栽培、高棚立体栽培和移动苗床项目。基地已形成稻田综合种养、鱼菜共生种养、果蔬立体种植等农业优质高效生产新模式,开展了42个优质品种种养殖示范和推广,试种推广了水稻宜香优2115、澳洲淡水小龙虾、中华倒刺耙鱼、特长豇豆王、七彩泡椒等优质产品。农业智慧大棚此外,桃坪片区着力构建高质量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大力引导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在片区南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大力推进以纸浆竹为主的原生竹林提质增效;在中部水田集中区域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龙虾良种繁育、黄辣丁生态养殖等产业;在北部竹林富集区域大力发展高效笋用竹及肉(蛋)鸡、生猪等产业;见缝插针式布局桃、李、梨等花果林产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连片成带,实现特色高产高效农业全域覆盖。2023年,万亩稻虾循环种养产业综合产值达到6000万元左右;笋用林今年将扩大到5500亩,依托粗加工提升附加值。近年来,“两海”示范区桃坪片区统筹推进乡村规划、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推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公共服务更加普及、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13
(参与采写:李建平 朱涵)带领14亿多人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虽有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但这个世界大国始终秉持这样的原则:绝不能“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  三年前,中国向世界宣告消除千年绝对贫困,站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起点,这是涉及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  新时代的乡村故事正在广袤的田野里上演。2023年10月,黑龙江省尚志市河东朝鲜族乡的田野。产业兴旺:从落后村到“网红村”  “家人们,感谢下单,下次再见!”满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光结束2小时的直播,卖了600多单木耳,获利上万元。  几年前,这个位于吉林省汪清县的移民村,耕地少,发展缓慢,相对落后。近年来,当地人利用适宜的气候、水资源和原材料优势,种起黑木耳,村庄重获生机。  如今,满河村探索木耳深加工和电商销售,开设几十家淘宝店。村里正建设菌包加工厂和包装车间,更多村民回到家乡。  村民韩铁龙说:“以前外出打工只能勉强养活自己,现在在家门口一年就能赚十几万。”曾在工厂做流水线工人的他,有了自己的木耳基地。  香港《南华早报》称,有针对性的脱贫行动和发展适宜的产业是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原则。截至2023年底,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达60%,脱贫县培育了一批特色主导产业。  山东的牡丹、赣南的茶油、江苏的草莓、新疆的苹果、宁夏的葡萄酒等正让中国农民走上致富路。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69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2023年9月21日,第30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陕西杨凌举办。农高会全景式展示国内外农业科技新理念、新装备、新应用、新模式,数千种农业新技术参展亮相,吸引参观者关注。人才汇聚:“新农人”变身“兴农人”  王金悦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七年前,当这位“85后”辞职回到农村老家研究种地时,父母和朋友都难以理解。“好不容易进了城,为啥又回来?”  中国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从曲辕犁,到都江堰,再到杂交水稻——中国人始终致力于用科技赋能古老的农业。小时候干过农活的王金悦深知务农艰辛,心底埋下了科技改变农业的种子。  如今,在他工作的上海亭林镇点甜农场,5G、图像识别和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智能机器人让农民高效、省力地务农。  2023年,中国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二十连丰”,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探索将盐碱地变良田。  中国鼓励像王金悦这样的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到2025年,将培育100万名农村创业带头人,返乡入乡创业人员1500万人。  有着乡贤文化的中国,“新乡贤”正引领乡村巨变:在重庆,“ 乡村CEO”善管理、懂经营,推动产业发展;在宁夏,“法律明白人”让矛盾调解更“接地气”,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法治保障。传统农村在知识和科技赋能下正迎来新格局。2023年9月,随着宁夏贺兰山东麓种植的贵人香、霞多丽等酿酒葡萄品种陆续成熟,当地酒庄迎来酿酒季。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文化繁荣:从青黄不接走向勃勃生机  中国拥有48.9万个行政村,数百万个自然村和居民点。观察家认为,把乡村放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大历史视野来看,这里是文明永续发展之根,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黑龙江省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的尤文兰是伊玛堪说唱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见证并推动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伊玛堪曾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她说。当地建立了7处伊玛堪传习所,为这一传统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  赫哲族的鱼皮手工制作技艺和传统节日“乌日贡”,也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焕发勃勃生机。尤文兰和孙子尤明昊更是将赫哲民歌带上全国舞台,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  中国政府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去年,在中国农村地区举行的足球等业余联赛迅速引发全球关注。同样火爆“出圈”的“村晚”把传统文化搬上舞台,展现文化新貌。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村BA”、“村超”、“村晚”,被写入文件。2023年8月,游客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的绿水青山间参观(无人机照片)。近年来,余村积极贯彻“两山+双碳”理念,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创建全国首个全要素“零碳乡村”。生态赋能:从烟尘笼罩走向绿水青山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远山青翠,溪水流淌。这里见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吸引成千上万的城市游客前来寻找宁静和绿意。  当地的“美在余村”咖啡馆墙上挂着孙悟空、葫芦娃等国产动漫玩偶,“三打石榴汁”“小妖怪的夏天”等饮料别出心裁,游客在这里找到童年,而这个咖啡馆的“童年”曾是一个水泥厂。  在村民葛军的记忆里,余村有矿山、水泥厂,“村子常年笼罩在烟尘中”。  2003 年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改变了它的命运。矿山和水泥厂相继关闭,生态旅游将采石场变成了公园,工厂变成了图书馆。去年,余村接待游客约110万人次,集体经济收入达2247万元。  过去十余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是中国人的绿色共识。“千万工程”从浙江辐射全国,还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年-2030年)》,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70%。乡村振兴将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毅认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是对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普遍出现的乡村衰落的回应,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探索。
新华社 | 分享: 2024-03-12
为确保一场春雨,一场暖,郑河血橙树树满。3月初,合面镇郑河村血橙喜迎大丰收,大量上市,为帮助农户解决大丰收后销路难题,3月7日,郑河村村集体公司对接商家、物流、快递包装等多个环节为农户拓销血橙。塔罗科血橙    酸甜可口,营养价值高郑河村种植塔罗科血橙400余亩,产量达5万余斤。郑河村种植的血橙,果大无核,皮薄光滑,果肉细嫩化渣,汁多味浓。富含花青素、维生素、铁、钙、锌、钾等各种营养元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造血功能,血橙具有降火的作用,吃再多都不上火,能温润血液,改善手脚冰冷,能改善肤色,促进皮肤细胞再生。不同土质土壤的微量元素组成情况不同,致使血橙酸甜度不一,富含硒元素的土壤种植的血橙甜度较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郑河村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是种植塔罗科血橙的绝佳法宝,即使在没有施药的情况下,果树挂果率也相当高,一颗三年果树可收获100斤左右血橙。血橙采摘    村集体共谋血橙致富路近年来,村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现在村集体正在为全村果农引进外地果商,对接物流和包装,尽最大力量降本增效,保证大家的血橙不愁销路,目前已经有果商在村里订购了1万斤血橙。3月7日,郑河村村干部通知血橙种植户进行大面积采摘,在村集体公司进行现场称重、现场清点、现场打包,到果商手里的橙子能够做到保质保量并致力于做好一切售前售后保障。随着几千箱血橙被货运车运走,村民的脸上挂不住笑容。下一步,郑河村在不断抓好产业质量管理的同时,引导更多农户科学种植,推动血橙产业高质量发展,促农增收。随着新媒体行业蓬勃发展,将持续开展村里电商直播带货的活动,助力全村血橙卖出好价钱,让全村果农增收。(供稿:纳溪区合面镇 秦小红 孟春旭)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3-08
(张强)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着力打造田景相融的都市农业景观,有机融合山林、水系、林盘、绿道、农田、人文等要素,探索乡村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路径。成都白鹭湾农业田园风光(乔建文 摄)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标志性生态工程,成都白鹭湾农业种植采用还原川西田园风光丰富特征和空间,塑造了自然与人文、农业与艺术相融合的景观体验理念。白鹭湾农业示范区种植面积约740 亩,依据现状高差形成梯田式大地景观,散布着大小疏密不一的林盘,构成了川西田园风光。同时,通过地形和树林的遮挡与敞开,营造出富有层次的现代都市农业景观。根据耕作条件和示范区定位,白鹭湾农业种植采用农作物轮作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观赏价值的最大化。彩色油菜选用多种色彩的品种阶梯带状种植,花期时形成色彩斑斓的梯田景观。农田缓冲带选用紫色小麦带状种植,提升了农田的景观效果。白鹭湾吸引大量游客纷纷前来(何建 摄)白鹭湾作为环城生态区的农业示范区之一,吸引大量游客纷纷前来,彩色油菜花开之际,还迎来了一群“小摄影师”在此创作,他们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下了这片美丽的景色。这充分展示了艺术与农业科技的融合,为打造现代农业景观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人民群众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态环境,为都市现代农业注入新的动能。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07
(冯兴怀 王键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 文/图)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的盐亭县莲花湖乡罗观村,一座座整洁的农家小院里,穿梭着村民忙碌的身影,有的在挂晒手工挂面,有的在喂养小家禽,有的在从事石雕等农活,一幅幅人勤春早的画面映入眼帘。  “我们以庭院为载体,大力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美化特色‘微经济’,构建了‘3个+’‘庭院经济’发展模式。”3月1日,同行的莲花湖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赵凯向记者介绍当地把庭院的“方寸地”,变成致富“增收园”的探索。莲花湖乡罗观村村民在自家小院挂晒手工挂面。  利用乡村最常见的农家小院,莲花湖乡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充分运用自家院落周边的闲置土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发展各具特色的院落经济,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了解到,莲花湖乡先期在罗观村李家片规划“庭院经济”示范带,培育示范户20户,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村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罗观村村“两委”成员及一批党员带头,动员120余户组建庭院经济合作社,搭建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平台,为群众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服务,打造适宜自家的“庭院经济”。  “庭院虽小,却大有可为。”种植增收群众杜从明深有感触地说。  目前,全村新增粮油种植390余亩、养殖小家禽1400余头(只),培育特色手工加工点4个,拉动当地农户就业29户64人,人均增收1290元,集体经济增收4万余元。  同时加强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发掘培育铁匠、石匠等工匠10余人,创立“罗观手工挂面”“罗观”等乡土品牌。“我荒废了多年的家族传统手艺,而今成为了增收致富的拿手好戏。”石雕传承人李成通说。  借助“庭院经济”发展契机,群众拆除危旧房、废弃圈舍等26处,复垦闲置土地70余亩栽种柚子树。同时引导群众对房前屋后建筑材料、柴草堆等集中清理规整,并在房前屋后栽种观赏经果林木700余株,配套提升打造“庭院经济”景观。目前已加固传统“农家小院”8户,评选“和美家庭”11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我们将全面推广罗观村庭院经济发展经验,突出主导产业,以‘微经济’为补充,一体化推进乡村环境提质,全面增强群众致富能力,展现乡村发展新面貌。”莲花湖乡党委书记吴君表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谢义  笔者走进乐至县良安镇老屋沟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当地种植业主曾宪春正在村东头安排技术人员用无人机对小麦进行防虫作业。  “这边地势较好,我们是去年开始在村上流转土地的,已经种了一季水稻,今年上半年种植小麦。”曾宪春说,他在村上流转的1000亩土地,包括防虫作业在内全程都是采用机械化操作。绿油油的田地  “我们村在去年通过流转土地,400多户村民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余元。”老屋沟村党总支副书记李书荣说,下一步还将引进更多的业主,把村里的土地盘活,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村民李冬梅看来,将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收入比自己耕作要高出许多。“我家三亩地都流转了,平时我在地里打工,一年算下来有1万多元的收入。”李冬梅告诉笔者。  从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到千亩规模化步调一致的“ 集团作战”,老屋沟村千亩示范片已经初具规模。  近年来,良安镇聚焦产业发展,积极整合土地资源,在全胜社区、河沟村、落羊湾村、老屋沟村等地流转土地3000余亩,用于种植水稻、小麦等粮油作物,全力打造千亩粮油示范片。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利用土地整理项目,整合各类资源,奋力推进千亩粮油种植生产示范片区建设,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良安力量。”该镇副镇长张刚表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5
(苏小娟 记者 严易程 文/图)一条条蜿蜒交织的农村公路,连接起广袤城乡,更串联起机遇与希望。如今,阿坝州金川县条条大道串点成线、连线成网,串联起了“山水梯田、城镇村景”,激活了一个个“有颜值又有产值”的美丽乡村,实现了修好一条路,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鸟瞰金江村3月1日,记者走进金川县咯尔乡金江村看到,一条条平坦整洁的“四好农村路”周围绿意盎然,道路两旁的梨树无不彰显着该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连绵的农田延伸向远方,高效的农业设施和独具特色的梨产业更是为这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增光添彩。“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现象早已消失,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咯尔乡金江村支部书记彭开莲说,现在村里的交通四通八达,不仅让当地百姓的生活更便利,更为村里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坚实保障。同样,在金川县金眉现代农业园区,一条总投资1369余万元,全长约15公里的产业园区公路盘旋在金马坪村山谷,像一条丝带缠绕在翡翠般的山峦中。借助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雪梨、冬桃、车厘子、苹果、油菜等产业已然成为撬动当地乡村振兴的有力杠杆。“交通+产业”“交通+旅游”的融合发展,让村民的生活更加幸福。产业公路盘旋山间不仅如此,每年3月中旬,金川县上百万株梨花盛放,万亩梨海,百里白蕊,整个金川河谷似茫茫雪海、银装素裹,络绎不绝的游客穿梭在庆宁乡梨花大道,全国各地游客及众多摄影爱好者也齐聚在这里,观赏、拍摄雪域高原规模最大的梨花奇景,领略“万顷梨园香雪海”的壮美风光。穿过一片高大的雪梨林,循径而去,记者看见农家乐老板夏泽兵正忙着打扫卫生准备迎接高峰期游客的到来。“过去路面破损严重,车进不来,好景也难赏。”夏泽兵告诉记者,这几年经过全面提升改造,不仅道路平顺宽敞,更让沿线景点串成线、连成片,来这里观光旅游的人翻了好几倍。道路延伸向远方近年来,金川县坚持以“打通断头路、发展旅游路、支持产业路、建设扶贫路、提升乡村路、形成网络路”为总体要求,坚持“建设与养护并重、修路与兴业并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行”的建设理念,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构建“一横一纵、两环相扣”交通网络体系。本着“一路一特色、一路一文化、一路一景观、一路一产业”的发展思路,截至目前,金川县公路网总里程达1493.643公里,行政村通村公路硬化率100%,行政村通农村客运率100%。这张铺陈在金川大地的公路网,将一个个乡村紧密串联,与农户住家、产业园区、山水景观巧妙地融合,成为了助力产业发展的风景路、致富路、幸福路。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04
( 记者 徐杨 文/图)2月28日,攀枝花市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雪白的梨花开满梨园,远处,阳光下的乡村错落有致,一派春意盎然。独树村春意盎然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是全国文明村,这里因盛产太阳雪梨、樱桃、油桃等优质水果,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新村。每到春天,独树村漫山遍野的梨花、桃花、樱桃花竞相绽放,使得乡村宛如一幅春色画卷,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近年来,普威镇大力发展优质果品和林下中草药产业,全镇水果种植面积超1.5万亩,其中,独树村占1.1万亩。2023年,太阳雪梨亩产约5000斤,亩经济价值超过2万元。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3-01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报道组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县域是重要切入点。为生动展现四川各地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助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2月29日,城乡融合看县域——全媒主题调研三台行启动。  当天,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记者齐聚和美三台,走乡村、入城镇、进工厂、看学校,通过集中采访、调研,感受县域发展的蓬勃力量,探寻城乡融合之道。城乡融合看县域——全媒主题调研三台行  三生万物,如登春台。三台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县域,是我省典型丘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近年来,三台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城乡整体面貌明显改善,连续五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成功创建“全省城市更新试点县”“全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三台提出要着力构建符合县情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绵阳市域副中心、全力争创全国百强县,努力实现农业大县向产业强县、人口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三台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调研采访团深入三台县梓州产城新区北坝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老马镇回龙村、芦溪中学、芦溪镇综治中心、安吉纳公司、潼川古城等城乡融合代表性点位,感受到全域强县的生动景象,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探寻三台城乡融合发展“经络”。  今(1)日,“乡聚云”上线发布仪式在三台县举行。作为2024年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智媒云”一体化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聚云”是服务于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的党媒新融媒平台,集“传媒+政务、商务、服务”功能于一体,将省级党媒优质资源下沉到乡镇乃至村社,以传媒之力助力城乡资源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建共享共融,互动互联互通”。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3-01
(记者 杜杰 阿坝观察 王鑫 刘文佳)地处黑水县东北部,距县城43公里,位于卡龙沟风景区前六十里彩林的起点,是小黑水河流域最大的乡镇;平均海拔2200米,辖区面积195.9平方公里,辖8村、24个村民小组。2022年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2月22日,记者驾车从黑水县城出发,沿省道446线穿过黑水县扎窝至红岩段隧道,只用了半个小时便到达知木林镇。去年7月中旬,同样从县城驾车前往知木林镇,记者在盘山路上行驶了1个多小时。黑水县知木林镇  扎窝至红岩段隧道的贯通,不仅拉近了知木林镇和县城的距离,也让其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临近省道446线、省道447线,以六十里彩林与卡龙沟风景区相连,距离达古冰川和三奥雪山都是50多公里。”在知木林镇党委书记陈婷婷看来,这样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不言而喻。  肩负打造黑水县“县域副中心”的任务,知木林镇以卡龙沟风景区为依托,明确了发展思路:一方面,打造以维多村、热里村为核心,外延至知木林村、格基村的“振兴线”;另一方面,打造以热窝村为核心,外延至二木林村、木都村的“产业带”。维多村核桃旅游景区。杜杰 摄  记者此行的目的地就是维多村。作为知木林镇“振兴线”的核心村之一,维多村已经初步呈现“高山公园”的样貌:游步道、观光廊、蘑菇屋、园林造景、亲子乐园……  这些景观中,处处都能看到核桃元素。阿坝州经信局派驻干部、维多村驻村第一书记肖旎解释,这里是依托知木林镇核桃产业园区打造的核桃旅游景区。  知木林镇素有“核桃之乡”的美誉,从2013年至今,已建成1540亩核桃基地,核桃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维多村以此为基础推进农文旅融合,不仅完成300亩核桃示范园的标准化种植,配套建设节水灌溉设施,示范带动755亩标准化种植,还打造核桃旅游景区。  成效初显:去年,该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由维多村集体经济出资成立的黑水县维多核桃主题有限公司也开发出“核桃福娃”“核桃爷爷”等IP的周边文创产品。“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较上年增长8.48%。”知木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斯凯峰说。  在核桃树林边,6栋画着蓝天白云彩绘的玻璃房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走进一看,里面正热闹:上百头藏香猪在稻壳堆里转圈打滚,上千只凤尾鸡正蜂拥抢食。“这是我们村的养殖基地。”村民热木一边给鸡投食一边告诉记者,自己在基地打工,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知木林镇藏香猪养殖基地。杜杰 摄  “猪舍配置了全自动养殖系统,喂食、除粪、稻壳更换都可实现自动化;鸡舍模拟了露天养殖,每天专人打扫喂养。”养殖基地负责人刘杨洋介绍,整个养殖基地投资1000万元,除了专业化养殖,还做好了开展农业观光的准备。  “知木林镇要走好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子,还要不断加强与片区乡镇的联动互补,与慈坝乡、卡龙镇、扎窝镇、晴朗乡‘小黑水片区’联动发展。”陈婷婷表示。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2-29
四川农村日报讯 廖沈军 陈维 特约通讯员 尚永高  人勤春来早。漫步自贡市自流井区荣边镇干塘村,白墙灰瓦的农舍掩映其间,黑化的沥青道路蜿蜒而上,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产村相融,景农一体,一派生机。  农家大院内,该村党总支书记徐和金同村“两委”人员正围坐一起细算集体经济收入账。“2021年收入50.04万元,2022年收入276.77万元,2023年收入344.90万元,每年都在增加。”徐和金笑着说,“2024年预计能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破400万元大关,成为自流井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400万元的‘第一村’。”  近年来,自流井区试点建立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专班,构建起专班“专门”统筹、部门“专业”指导、镇村“专责”落实的责任体系,通过“党建+专班+能人”模式打造农业产业品牌,壮大集体经济,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稳。党建引领 小鸡蛋变“大金蛋”  “乡村要振兴,关键靠产业,有了好产业才有好‘钱’景。”徐和金在谈到集体经济发展体会时说道。  几年前,干塘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薄弱,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村里年轻劳动力基本都外出务工。如何摆脱集体经济发展的困境?镇党委、政府经过多次调研发现,现任干塘村党总支书记徐和金有十余年蛋鸡养殖经验,蛋鸡销售渠道畅通高效。在“能人书记”的带领下,村“两委”决定大力发展蛋鸡养殖。  经过实地勘察、多方协调,确定干塘村蛋鸡养殖场建设选址,整合中省财政扶持资金、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191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蛋鸡养殖场。徐和金依靠多年的蛋鸡养殖经验,优选出抗病力强的鸡苗。  蛋鸡项目建成投营后,实现日产优质鸡蛋约1.5万枚,月销售收入30余万元。2023年干塘村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344.90万元,经营性收入285万元。延链补链 扩大产业增收  “秸秆现在都能换钱了。”干塘村村民刘志祥笑着说,“以前因为秸秆禁烧,家里的秸秆都不知道如何处置,没想到现在竟然能换钱了。”  干塘村将以前人见人避的鸡粪和大量难以处理的秸秆,变废为宝——养殖粪便与粉碎后的秸秆粉料混合发酵形成有机肥还田,打造李子-蛋鸡种养绿色循环集体经济产业项目,2023 年消纳秸秆约 500 吨,生产有机肥料约 100吨,明显改善周边约 8000 亩耕地土壤,绿色循环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同时,在一期蛋鸡养殖场基础上,整合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奖补资金等455万元,建设占地1000平方米蛋鸡养殖场二期,引入社会资本建设“三只兔”养殖基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800万元。  随着产业深化,干塘村集体经济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做强集体经济,延伸出李子加工和李子酱、有机肥等附加产品品牌,不断完善产业融合发展,大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我们专班将持续整合部门政策优势,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人才引育的措施政策,让大家发展集体经济的干劲更足。”集体经济专班负责人表示。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2-29
(谢敏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铁炉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总体战略,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通过撂荒地整治、粮经复合种植、农业技术指导等方面多管齐下,切实扛起粮食生产责任,筑牢稳粮“耕”基。撂荒整治耕“良田”机具轰鸣,锄头挥舞,拔草、翻土、平整……在铁炉镇朝阳村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朝阳村村民王天明正在田间卖力地挥舞着锄头,停下擦了把汗说道,“近年来开展耕地恢复工作,在镇村的帮助下,把这一片的荒地都平整了,今年可以多种点粮食,马上就要立春了,趁着年前把这些地翻一遍,开年种下去,来年一定大丰收。”近年来,铁炉镇党委和政府主动思考、积极响应,扎实开展耕地恢复工作,不断优化撂荒地举措,建立“动态摸排+分类处置+党群协作”机制,始终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联村干部全力抓,联合村组干部开展全覆盖摸排,进行分类管理、因地施策。针对残疾人、无劳动力等特殊困难群众等,党员干部主动“认领”,对撂荒地进行代耕代种,创建撂荒地整治示范点7个,共整治土地面积1400余亩,其中撂荒地耕地200余亩。粮经复合促“增收”在铁炉镇五一村粮经复合种植现代农业园区内,绿油油的叶烟整齐排列,农户正忙着为叶烟补肥。“叶烟成熟前一个月,将玉米套种下去,可以借助叶烟盈余的肥料,提高玉米长势、增加产量,待叶烟收割后,就地种植花生,玉米和花生可同季收获,这样可以有效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户收入。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更多复合种植模式,一定要将土地效益发挥到最大。”铁炉镇五一村党支部书记余健华充满信心说道。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铁炉镇积极探索粮经复合种植模式,推广“玉米+叶烟”“玉米+大豆”“玉米+黄姜”等多种带状种植,有效利用农作物种植“空档期”,实行“套种+轮种”方式,错季种植经济作物、农作物,实现“一年两季、一地两收”,土地亩产值增加,保障粮食稳产、农户增收。截至目前,复合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农技指导强“保障”铁炉镇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农户种植技术专业性。在培训现场,工作人员详细讲解农作物预防“倒春寒”的措施,各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药施肥知识,地里田间管护要点等专业知识,示范日常农用机械如何维护,现场教学低毒农药安全兑药和施药。农户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学习到了实用的农业技术知识,今后农作更加科学、安全、高效。“近年来,除了定期组织此类农技培训以外,还对镇域内所有农资店进行严格监管督查,并对农作物种子、产品进行阶段性安全检测,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可管控,切实筑牢粮食安全屏障。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配套修建提灌站、蓄水池,铺设管道2000米,解决750余户农户4300余亩田土缺水问题,切实做好抗旱保灌、党员引灌,为‘稳粮兴产’做好全方位保障。”铁炉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魏学焘表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2-23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凘源 德阳观察 周玉琴金鱼镇位于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耕地面积逾2.7万亩,布局有广汉土地改革展览馆、全产业链展示中心、稻香研学院、大地景观、生态湿地等项目,整合农业、文化、旅游、商业、体验等板块,打造集现代农业、精深加工、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多层次生态产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壮大发展。金鱼镇和兴社区集体经济项目“蓝庭·续”咖啡馆。周玉琴 摄2月16日午后,广汉市金鱼镇和兴社区,一家名为“蓝庭·续”的咖啡馆座无虚席,空气中弥漫着的咖啡香气与轻柔的音乐相得益彰。窗外,阳光照着碧绿如茵的麦田,一阵风过,田间便荡起阵阵波纹。  这家坐落在万亩麦田中的咖啡馆,原本是和兴社区一处闲置广场。2023年,这座闲置广场改建成和兴社区发展农文旅产业的一处地标建筑,被正在筹划文创项目的赵启良看中。他与几名合伙人投资300万元,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公共文化艺术空间。  咖啡音乐与乡野农田的搭配出人意料,但赵启良自有打算。他说,和兴社区离广汉城区只有6公里,万亩高标准农田美景如画,“在农田边喝咖啡,春看麦浪秋赏稻,反而能成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休闲方式。”  他的想法,也正好契合近年来金鱼镇一二三产联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  金鱼镇党委书记李小军介绍,金鱼镇位于广汉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万亩农田不仅是粮食产业的基础,也有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天然优势。在他看来,“蓝庭·续”是金鱼镇发展农文旅产业的一个积极探索,项目主体由和兴社区集体经济出资建设,而社会资本投资装修、购买设备并进行运营,形成社会资本和村集体经济“双增值”融合发展模式。  “一个村要有凝聚力,集体经济就要强。”李小军说,让村民腰包鼓起来、让产业振兴,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最直接、最切实有效的途径。  途径方向明确,前进方式各有不同。近年来,金鱼镇通过“一村一产业,N村多融合”的思路,大力推动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  上岺村稻香公园里有一座精米加工中心,由上岺村出地、月湾村和凉水井社区出资建成。这座加工中心不仅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大米收购业务,还提供了100余人的务工岗位。去年底,该项目实现分红12万元。  “这是金鱼镇发展集体经济的另一种模式——飞地抱团模式。”李小军说,金鱼镇每个村产业基础不同、资源有限,如果每个村单打独斗各干各的,既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也不易形成规模,“充分利用资源形成规模,因地制宜,以强带弱,才能实现集体经济均衡发展。”  多方推动下,优质项目接连落地,带动金鱼镇集体经济高速增长。2023年全镇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87.09%,与2021年相比翻了两番。上岺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首次突破50万元。“我们将继续探索资产入股、资源发包等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多样化途径,保持集体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李小军说。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2-23
(四川农村日报讯 王妍茹)挂灯笼、贴春联、办年货……春节期间,位于雅安市雨城区东城街道澄清村的民宿河畔小筑,透露出温馨和舒适。来这里过年的客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洋溢着新年的喜悦。  “我们精心布置了客房,让外来游客能够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浓浓的年味。春节期间,我们的客房已经预订了一部分。为了游客用餐方便,我们还增加了一家饭馆,都是一些地道的雅安特色美食。”河畔小筑负责人毕龙美说。  自雅康高速建成通车以来,澄清村便聚力于民宿产业发展,周边有条件、有资源的住户把住房改造为民宿。如今,走进澄清村,一排排独栋住户楼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宿小区”。  2021 年,在外务工的毕龙美决定回到家乡,与家人一起打造民宿。环境优美又具有特色的民宿刚一上平台,就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客人们都夸我们这里环境好,依山傍水,冬暖夏凉。看到家乡得到认可,也更加坚定了我返乡发展的决心。”毕龙美说,随着澄清村民宿集群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村里,为村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鼓励当地群众利用自家房屋自发培育乡土民宿,政府辅以适当奖励和基础设施配套,目前已开业民宿9家。”东城街道宣传委员吴小芳说,“群众对发展民宿产业信心满满。”  东城街道还通过招商谈判、开展宅基地流转和租赁合作、利用闲置宅基地发展高端民宿和餐饮等手段,不断吸引外来资金,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目前,澄清村已委托川大美院环境艺术系的陈晓昱博士对该村进行规划设计。届时,澄清村将陆续引进有影响力的餐饮和民宿品牌,对安置点周边环境和内部配套设施进行提升,实现民宿集群的提档升级。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2-22
春节期间,乡村旅游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春节期间,贡井区花香田园景区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处处充满了春天的浪漫气息。花香田园首届杜鹃花展正在这里举行,景区内40万盆杜鹃花竞相绽放,为新春佳节增添了一份欣欣向荣的节日氛围。现场各色杜鹃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涵盖了安酷杜鹃、比利时杜鹃、西洋杜鹃、四季杜鹃等多个品种,为市民呈现了一场绚丽的春日色彩盛宴。徜徉在花海之中,杜鹃花俨然成了游客镜头下最美的“模特”。“好看好看,开得多又开得漂亮!”游客潘大姐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杜鹃花,一听说这里的花开了,就赶紧和朋友们相约来赏花。“杜鹃花的花期比较长,我们会随时对展出的杜鹃花进行更新。在整个花展期间,广大市民游客在这里随时都可以看到盛开的杜鹃花。”贡井花香田园花展负责人介绍,此次花展将持续到3月10日。除了杜鹃花之外,此次花展还展出了虞美人、三色堇、报春、石竹、甘蓝等多种花卉,参展的花卉总数达到了92万株。在另外一边,羊驼、孔雀、鸵鸟、香猪、鸽子等十多种温顺可爱的小动物也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这是孔雀,你能数出它尾巴上有几种颜色吗?”市民赵女士喜欢带着五岁的儿子来到花香田园与小动物们亲密接触。“我喜欢看花,娃娃喜欢看孔雀和那些小动物,我们一家人在这儿都玩得很开心。”赵女士说。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景区将不断深入丰富和完善游乐项目,让花香田园成为更多市民周末游、假日近郊游的好去处,同时也为附近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据了解,春节期间,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贡井区精心策划举办了多项乡村旅游活动,除了花香田园的杜鹃花展之外,还有贡之源的郁金香花海、桥头镇的草莓采摘、龙潭镇的“村晚”、莲花镇的春节文化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活动。一个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综合体,让城里的游客流连忘返。一个个消费新场景点燃了贡井乡村旅游热,吸引更多市民走进贡井,在春意盎然中辞旧迎新。(供稿:贡井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2-20
(冉鹏  邱海鹰)近日,四川省华蓥山区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在渠江东畔的华蓥市永兴镇大佛山村粮经复合种植基地,苟炳光等农民正驾驶微型耕整机整理刚收完菜头的农田,准备春播春种。苟炳光是大佛山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成员,他介绍,2022年春季,大佛山村利用以工代赈项目,由村集体经济独资经营,在村头利用改造后的撂荒地、瘠薄地和低产田,兴建了“粮经复合种植产业园”,采取粮油复种、蔬菜轮种方式,确保土地全年、全时段利用。同时与重庆涪陵榨菜、双福蔬菜市场和广安临港市场达成“订单式”收购协议,确保种植的蔬菜销路畅通。“今年春节前夕,我们村的‘订单菜头’再次获得丰收,村民们都分到了一笔‘过年钱’!”他笑容满面地说,“大伙儿得到了实惠,积极性也高了起来,春节收假第一天,我们当农民的也上班了!”在大佛山村血橙种植基地,赵渠彪正带领家人整修水渠。他家种植了200亩血橙,由于果树有些老化,很想改良升级,但苦于资金短缺,一直没有实现愿望。春节前,他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证抵押担保,向农商银行贷了5万元流动资金。“多亏有了这笔钱作保障,果子一收完,我便一边改造果园,一边嫁接良种。”赵渠彪乐哈哈地说,“今后,我可以让大家吃到品质更好的血橙了!”赵渠彪还介绍,去年底,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委关于探索开展集体收益分配权抵押担保、有偿退出等权能拓展试点的部署要求,在全省选择了广安华蓥市等1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广安华蓥市则选择了条件成熟的永兴镇大佛山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实施试点。“我们村的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成员,都可以用股权证抵押担保去向银行贷款。”赵渠彪满意地说,“这些惠民政策,其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和贷款难,拓宽我们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赵渠彪一介绍完,便指着村头被暖阳沐浴的田野说,“你看吧,今年春来早,为了有个好收成,还未过大年十五,乡亲们便奔忙田间地头备耕了!”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2-19
农旅融合是农业农村发展大势所趋,也是城市消费需求的热点所在,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青神县大力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示范点。乘着这波东风,位于青神县青竹街道新光村的竹里稻香农旅融合特色示范区也摇身一变,成为春节长假旅游的好去处。一笔一故事,一墙一风景。走进新光村的竹里稻香,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面生动有趣的打卡墙。游客们纷纷驻足欣赏,不少年轻人还专门驱车来“打卡”。“第一次来青神,这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很好,文化氛围很浓厚,让人感到轻松自在。”在新光村的“守望日落”稻香民宿,来自成都的游客顾恩羽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分享着感受。在她看来,民宿精巧的布局、周边惬意的环境,能让她静下心来,感受竹里稻香的田园慢生活。“归阁·守望日落”民宿位于青神县青竹街道新光村竹里稻香,正如其名,该民宿是观赏日落的绝佳位置。拉开房间的窗帘,看太阳渐渐隐去,闻清香怡人,以闲雅艺术融汇其中,赏浓情厚谊于居室之内,鉴幸福美好流淌于心灵之间。据了解,“守望日落”共有稻香、守望、沐野、晴山、归阁5种风格的房间共5套,每个房间的名称代表不同的景观,能满足游客的各种观景需求。自开业以来,该民宿受到了来自成都、眉山、乐山等地游客的喜爱和认可。住特色民宿,品地道美食。竹里稻香的稻香田园餐厅,聚焦“土”资源,放大“特”优势,旨在让游客朋友们品尝到地道的青神味道。自开业以来,不断推陈出新本地菜品,餐厅口味广受好评。此外,竹里稻香的“芸薹问稻”餐厅,是一家田园主题时尚餐厅,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80人用餐。在这里,能够一边品味田园野趣,一边感悟美丽人生。畅游于新农村,感受田园美好;漫步于乡间路,聆听岁月故事,趁着新年假期来新光村竹里稻香“打卡”,共赴一场浪漫的新春之约吧!(供稿:青神县委宣传部 吴敏)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2-18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