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文帝  临近春节,江油市大康镇陈塘关村特别热闹,一场“尊老敬老坝坝宴”正在隆重举行,70岁以上的村民们欢聚一堂,看节目,吃坝坝宴,话未来。  陈塘关村共有村民4600余人,70岁以上老年人600余人,占比约13%。为了让老人们感受到过年的氛围,该村村委会利用村集体经济资金并寻求企业和个人赞助,在新拓宽的村产业大道上摆了60桌宴席,让老人们共聚一堂喜迎新年。  一大早,村上的厨师和工作人员就忙活了起来,切菜、上笼、炒菜、走菜……一片忙碌又欢乐的景象。厨师沈孝有说:“这是个敬老爱老的活动,我们做的这些菜品都适合老年人。”  当天的“尊老敬老坝坝宴”还准备了一场文娱活动,村民自编自演的歌曲、舞蹈、情景剧等精彩的文艺节目相继登场,展示了浓浓的乡情和乡村振兴新气象,更表达了村民迎接龙年新春的欢乐之情。  临近中午12点,充满年味的烧白、红烧肉、酥肉汤等近20种家常菜被端上了大圆桌。席间,大家举杯同庆,诉说着过去一年的生活,一起期待新一年的到来。  这几年,陈塘关村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上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发展起来了,过去的落后村变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村民的小日子越过越甜。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2-06
(新华社记者 刘坤)春节临近,记者在位于乌蒙山区深处的泸州市古蔺县马嘶苗族乡建新村看到,村里的首届“村晚”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想办“村晚”的想法,则是几天前村干部召集村民在每月“坝坝会”上提出来的。  四组村民王勤昌兴奋地告诉记者:“我在‘坝坝会’上也提了想法!倡议农户主动悬挂灯笼,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现在已经订购了240个五彩灯笼。”在四川泸州市古蔺县马嘶苗族乡建新村,村民在排练“村晚”节目。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建新村党支部书记赢前十分感慨,讲起了建新村每月“坝坝会”的由来:2021年初,因防火宣传不到位,村里林区出现了火情,县纪委对村上防火职责落实不力进行了问责,同时也鼓励村干部在哪儿跌倒就要从哪儿爬起来,开展创新探索。  在市县乡三级纪委的指导下,建新村尝试将“坝坝会”常态化,原则上每月开一次,并以此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的载体和模式。  村监委会主任王有财介绍,建新村每月“坝坝会”以组为单位,召开时间是每月底,地点在各村民家中轮换,人员是每家至少有1人参加。  “刚开始,我们的每月‘坝坝会’就是政策宣讲会。每月领低保的人员、冬令款发放的对象、肥料种子发放的对象……都要给大家讲清楚。”赢前介绍说。  经过3年多的探索,如今,建新村的每月“坝坝会”内容不断丰富,成为“多功能会议”,既是政策宣讲会,也是问题收集会、成果分享会、技术交流会,还是招聘会。  村民李明军听力有障碍,通过“坝坝会”向上反映后,一个月不到,县残联就把助听器发放下来了。  2023年9月,有3个组的村民在“坝坝会”上提出想争取划入乡里的油菜示范园区。不久,免费油菜种子、化肥就到位了。  返乡创业人员王旭海的茶园需要30个工人,他在“坝坝会”上一提出,人员马上就定了下来。  ……马嘶苗族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婷婷介绍,为了将“坝坝会”上村民们提到的事情落到实处,每次都会安排廉情监督员列席“坝坝会”,乡纪委监督问题的处理进度和结果,推进问题和诉求的解决与落地。  透过每月“坝坝会”的召开,赢前留意到其中的变化。“现在参会人数越来越多,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坝坝会’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这几年我们村的变化翻天覆地,很多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我相信我们的每月‘坝坝会’会越开越好,我们村也会越来越好!”他说。
新华社 | 分享: 2024-02-06
(甘子怡 记者 邓涵予)近日,邻水县丰禾镇高礅河蔬菜农业园区,1000亩土地上榨菜等蔬菜长势良好。“我们农场的蔬菜都是订单式,不愁销路。”园区业主之一张培洪介绍,种植前他就和重庆的一些大型商超达成合作。  配套重庆,是丰禾镇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该镇位于长江二级支流——大洪河流域,因水土肥沃、禾稼丰盈而得名,毗邻重庆,交通便利,目前已经发展起基础初步完备的工业、农业和旅游业,被邻水县定位打造“县域副中心”。  充分发挥川渝毗邻地区的区域优势,丰禾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县域副中心”建设。  2023年11月,新建及改扩建里程47公里的邻水县明月山西麓旅游环线建成通车,串联起让水湖、白茶基地、泥汉坪、国家4A级景区五华山等旅游景点。丰禾镇是这条线路上被串联景点最多的乡镇。  “路通了,我们计划打造川东渝北‘短途游’‘周末游’目的地,吸引周边特别是重庆游客。”丰禾镇党委书记王波告诉记者,丰禾镇正全力打造五华山、泥汉坪、让水湖大旅游环线,培育“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文化”等新业态。  地域优势也在工业发展中显现出来。在丰禾镇轻工园区的兴兆兴服装制造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忙着卸货,并用自动化设备切裁片。“现在生产的这批订单价值约4000万元,将发往美国。”该公司总经理程志勇说,园区西接武胜县丝绸产业,北接前锋区、大竹县的技术原料支撑,重点发展纺织服装、鞋帽产业并渐成规模,“如今,公司还在向绿色制造转型升级。”  产业发展为提升治理水平、优化公共服务增强了底气。该镇正在建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项目,建成后将为辖区内特困人员、老人等提供日托养、半助餐等一站式服务。全镇各社区文体活动中心也在陆续增添滑梯、健身器材等设施,让各年龄段群众都能“有所乐”。镇上便民服务中心还新开通了“赶集不打烊”、法定节假日延时服务、“政务+”等服务。  王波表示,丰禾镇将继续按照建设县域副中心的要求,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体系等补短提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挥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更好发展,擦亮“明月山下粮果仓,大洪河畔旅居地”名片。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2-05
(记者 卢佳丽 陈泳 李娟 受访者供图)“备受鼓舞,对今后的发展目标更清晰、信心更足了。”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实施农村功能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完成8000栋农房特色风貌塑造。”会场内,代表委员纷纷热议,结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献计献策;会场外,全市掀起了抢抓机遇提升农村功能风貌的热潮。温江区寿安镇美丽乡村村集体资产持续增长每到周末,新都区斑竹园镇双龙村“双龙田园”景区游人如织。大家在蜡梅飘香的小院里喝茶、聊天,品农家美食。“村上要发展,必须依靠城乡融合,让城里人愿意来、留得下。”正在参加两会的市人大代表、双龙村党委书记周友平告诉记者,双龙村曾经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乡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村上启动了村庄风貌整治,村“两委”干部也带头用自家房子来打造院落“样板间”,在村民的积极参与下,全村63个院落全部改造完成,并梳理整合集体建设用地471.25亩、林盘7个、闲置厂房5处。在此基础上,双龙田园开启了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模式,实现村集体资产持续增长,年吸引游客10万余人次,集体资产达3000万元,获评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听了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备受鼓舞,对今后的发展目标更清晰、信心更足了。”周友平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报告中“坚定不移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让他格外振奋。记者了解到,双龙村2024年社区和院落生态环境整治项目已启动,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小院飘出咖啡香手捧咖啡,在乡村小院围炉而坐……在金堂红旗村的盘海柚里院落,有一家乡村咖啡店藏在林盘深处,店铺由老房子改造而来。不远处,村里另一处闲置房屋也被利用起来,几名工人正在进行着“柚里书院”最后的改造工作。村里用闲置土地打造出成都市AA级的旅游林盘景区,一到周末,节假日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随着院落二期的打造已近尾声,集登山游玩、乡村观景、采摘民宿、咖啡美食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村落业已呈现。“正在改造的柚里书院,计划打造成乡村民宿,过程中坚持不砍树、不拆房、不破坏院落的原始风貌。”红旗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绍军是市人大代表,正在参加两会的他告诉记者,目前村里在进行盘海柚里二期的改造,在保留村庄原有面貌的基础上,改造院落排水系统,利用村民房前屋后的公共空间打造微景观节点,对院落的房屋风貌进行美化、墙画点缀。林绍军告诉记者,不论是一期还是二期,在对老旧农村院落的改造中,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本底,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一以贯之按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的总体要求推进。风貌塑造助力人居环境提升昨日,温江区和盛镇副镇长黄远和乡村规划师吴玲一起来到鲁家滩沿线,察勘当地村民房屋的布局、结构。“鲁家滩公路沿线刚刚打造了8米宽的景观带,给村民和游客带来更多的公共休憩空间。目前我们正在主动谋划该片区功能和风貌的整体提升。刚刚听说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农村功能风貌提升三年计划,给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黄远说。鲁家滩去年共接待近百万人次游客,现有基础设施、环境风貌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和盛镇接下来将加快完善鲁家滩基础设施条件,同时改善农房风貌,使其与整个大环境更为协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农村功能风貌提升三年计划,要完成8000栋农房特色风貌塑造,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市人大代表、温江区寿安镇天星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谢思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村正在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安花木编艺为重点,大力发展“编艺+”文旅产业,走乡村振兴之路。在他看来,农村功能风貌提升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的特色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使提升后的功能和风貌有助于当地产业发展;要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农房特色风貌塑造。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4-02-04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张超)2月3日,正值南方小年,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镇万年村貊貊空间背后100米的沿河小街上,不少村民喜气洋洋地拿着墨汁还没干透的对联。舞龙、送春联、扔沙包、猜灯谜、夹弹珠、发红包等活动,让现场充满欢声笑语。活动现场  沿河小街上,10多家村民带上自家出产的竹笋、蜂蜜、牛奶等年货进行售卖,让整条街年味十足。万年村驻村第一书记华威羽说:“这标志着我们的新春年货街正式开街!”  有村民差点没有“入场券”,赶不上村里的这场大喜事——还没“开街”前,万年村村民朱仕祥家里的竹笋已卖完。他提前定好土特产展位,没想到没有东西可“展”,“烦恼”来得有些突然:“今年干竹笋卖得太好了,前段时间去市场卖,最高卖到每斤120元。”朱仕祥不想错过“开街”这个好机会,赶紧从几名亲戚家“搜刮”到所剩不多的干竹笋产品上街展示,并计划在新的一年加大收购和生产力度,并拓宽销路。  一条小街折射出当地产业发展。近年来,万年村大力发展方竹示范产业基地,积极拓展“生态采摘+观光体验+竹笋加工”产业链建设。目前,万年村有近1.5万亩方竹笋,是村民的致富产业。去年9月,万年村举行了首届采笋节活动,游客、笋农们一起进山采挖竹笋,感受丰收的喜悦。  “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主要来自于竹笋、民宿、酒店等收入。今年4月左右,我们的生态文明学院将迎来第一批客人。”万年村党总支书记杨晓林介绍,除农特产品外,万年村正探索做强“农文旅融合发展”。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2-04
(黄伟 王允浩 记者 常艰)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产业振兴是关键。“2022年,眉山市东坡区(思蒙镇)黄金茶现代农业园区获评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023年,思蒙镇茶产业产值突破5亿元,带动全镇1万余户茶农共同增收1000万元。”1月25日,东坡区思蒙镇副镇长吕佳介绍,目前该镇已成为东坡区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占地面积达3万亩。2024年,该镇将继续在做足“茶文章”上下功夫,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东坡区思蒙镇黄金茶产业基地。 黄伟 摄关键词▪谋篇布局“备战”春茶采摘,冲刺2024年目标任务1月25日,天气寒冷,在位于东坡区思蒙镇娴婆村的眉山九香茶王茶业有限公司内,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大家各司其职,把包装好的茶叶产品打包装车,发往全国各地的经销商门店。与此同时,公司将2月份的春茶采摘提上议事日程,采取了增加生产线、物流增配等一系列措施,抓紧谋划。公司总经理李宇亮说:“茶叶采摘期对外直播展示宣传的观景平台目前也已经建好,届时可以向所有的茶商和游客充分展示我们的茶山美景和采摘过程。”眉山九香茶王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研发、生产、销售及茶文化衍生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企业。长期以来,其采取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承包合同,再将土地交由农户种植统一标准的茶叶并回购的合作租赁新模式,不仅减轻了公司管理成本,而且还增加了茶农的收益,实现了公司和茶农的双赢。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提供了加工、销售等多种工作岗位,带动当地上百户家庭就业。“去年公司产值达到3亿元,新增了广东、浙江、福建、湖南4个销售点位,2024年计划产值达到5亿元,还将在广西、江西、辽宁、甘肃、贵州、山西、重庆、上海、海南、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建立子公司,进一步开拓全国市场。”李宇亮表示。关键词▪抱团发展依托茶产业,联建项目壮大集体经济2023年,思蒙镇娴婆村、藕花村、工农村、平山村、黄家社区共同出资47.1万元,通过配合九香茶王完善茶园管理、鲜叶加工、销售等相关手续工作,获取固定收益37680元。“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我们通过促进茶产业发展,切实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吕佳介绍,依托东坡区(思蒙镇)黄金茶现代农业园区,娴婆村、藕花村、工农村、平山村、黄家社区抱团发展,借助联建项目开启壮大模式。藕花村和娴婆村分别投资100万元建立两条猴魁生产线,采取保底加溢价分红方式。“此外,我们公司与村集体合作的项目,还包括直播平台打造和流水线建设,涉及茶产业产销重要环节。”李宇亮介绍。为了让直播平台和主播在网络领域不断拓展,实现多元化、互动化、智能化、商业化,同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从2022年开始,眉山九香茶王茶业有限公司重点开展团队组建、招商洽谈等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全国招商,旨在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丰富、更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娴婆村集体经济发展。“2023年,九香茶王入驻娴婆村以后,解决了我们村茶农产销难问题,同时通过村集体经济入股,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如今,我们村的茶农只管采不愁销,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娴婆村党委书记邓万军说,村里虽然很早就开始发展茶产业,但过去大多习惯种植老川茶品种,产量较低、品质不佳,近年来通过换品种、改技术、村集体经济入股等方式,茶产业已成为当地致富的支柱产业。2023年度,思蒙镇多途径探索集体收入增收方式,全镇1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实现19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660元。关键词▪新年新为打造“东坡一杯茶”,聚焦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思蒙镇以工农村片区、娴婆村片区、莲花村片区为代表的3万亩茶叶种植基地,主要种植高端绿茶品种,以黄金茶、安吉白茶、奶白茶、极白茶、福鼎九号种植为主。近年来,东坡区委、区政府作出决策部署,即以思蒙镇3万亩茶叶种植为主产业,打造、推广“东坡一杯茶”茶品牌。品牌名定为“娴婆”,位于思蒙镇工农村的明太茶业合作社作为项目实施主体,与九香茶王合作,共同推广“东坡一杯茶”。“东坡一杯茶”实施明太合作社和九香茶王双核发展模式。围绕东坡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结合现有茶叶种植基础,思蒙镇党委和政府致力种植业提档升级,结合九香茶王龙头企业带动,解决思蒙茶叶鲜叶“卡脖子”问题。除了以村集体入股企业外,还与企业达成协议,实现企业现金收购思蒙全域茶叶鲜叶,保证农民稳产增收,同时解决企业生产吞吐量。2023年,思蒙镇注册“东坡一杯茶”系列品牌及茶叶产品SC认证,在城区开设“东坡一杯茶”旗舰店,完成“新业态茶园及茶叶数字产业集群园区”规划设计。“下一步,我们将立足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继续打造‘东坡一杯茶’品牌,以茶兴业、以茶富民,在龙头企业、茶叶合作社的带动下,计划在3年之内辐射到全国34个地区建立营销网络,服务全国20万茶叶店客户,争取2027年销售突破100亿元。同时依托‘东坡一杯茶’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茶旅融合发展思路,将传统茶产业向现代数字化转型升级,建成‘新业态茶园及茶叶数字产业集群园区’。”吕佳表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1-31
廖叶宇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正勇 文/图  手拿一叠叠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人民币,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白塔社区居民陈华心里乐开了花!1月26日下午,白塔社区“共享超市”举行分红大会,社区居民喜领“过年钱”。陈华个人入股最高,分红达2296元,排在分红居民的首位。白塔社区2023年股东分红大会现场。居民入股共建共治共享同分红  早在2020年12月份,白塔社区按照“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打造了老邻居“共享超市”,以每户500元一股为标准,吸引了近109户社区居民群众自发入股,共同参与超市日常经营。  “一天营业额达1万元左右。”社区居民曾晓军既是股东,也是员工,她在共享超市入了两股,然后又在超市上班,挣两份钱。  记者了解到,合作社将盈利收入的部分作为个体会员分红,居民股东可享受超市分红100元/股,消费积分返利个人最高达2000余元。  白塔社区党委书记肖道全介绍,社区通过“共享超市”,以利益联结发动群众参与社区发展,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促进了社区治理,实现了企业得市场、社区得发展、居民得实惠的多赢局面。居民股东领分红金开心过年。农文旅融合夯实社区集体经济  除“共享超市”外,白塔社区还依托牧马山山川林木等资源优势,盘活闲置农房,引来美学馆、民宿、咖啡馆等业态入驻。  “白塔社区文化底蕴深厚,瞿上城是古蜀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同时也是三国文化的重要承载地,社区境内还有白塔寺、蚕丛祠、八角井、九倒拐崖墓群等遗迹、遗址。”肖道全介绍,社区集体经济以乡村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走出一条“社区+景区+合作社+农户”的创新建设模式,并在政府、外来投资主体、村集体、村民四者之间建立协同互利的发展机制,通过“板坡良舍”精品民宿示范建设,实现村集体增收,带动村民致富。  2022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200余万元,并举行股民分红大会,以发放“共享超市”购物券的形式,让全社区3000余名股民共享集体经济收益,分红金额30余万元。  实际上,白塔社区的变化只是黄水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目前全镇已形成多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模式,包括股份合作自主经营、资源合作联合发展、资金入股借力发展、盘活撤并村闲置资产等。  “近年来,我们通过承包、租赁、参股、联营等方式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培育壮大集体经济。”黄水镇党委书记詹倩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31
(石融 记者 程强 文/图)1月28日,在雅安市石棉县新民乡海子山村三组“9·5”泸定地震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人声鼎沸、宾朋满座。该村群众搬进了新家,翻开生活新篇章。集中安置点的村民欢聚一堂走进集中安置点,重建户刘世平正喜笑颜开地站在自己房屋前发表感言。今天是他家搬新家的好日子,他也借此机会,宴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在此相聚,一起迎接农历新年,他还对大家的关怀与照顾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记者踏进刘世平的新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客厅,再往里走,是整洁的卧室,还有明亮的厨房,现代化的合理布局让人眼前一亮。刘世平告诉记者,农历新年即将来临,儿女以及孙子们近期都准备回家过年,大家都期待着新春的团聚。来到后厨,锅内冒着升腾的热气,案板上各类食材琳琅满目;帮忙的阿姨们分工协作,洗菜、切肉、炒菜、装盘、上菜...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刘世平告诉记者,房屋装修他全程参与其中,如今对新房十分满意,与过去相比,新家这里的交通不仅便利,基础设施也更加优化。各方面的变化,让他切身体会到了政策补贴、扶持带来的好处。石棉县新民乡海子山村安置点村民的新房据了解,海子山村的14户重建户已入住13户。下一步,这里还将规划建立养殖区,种植黄果柑、枇杷、佛手柑等经济作物,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发展,助力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同时,该村还将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村民们舒心生活。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1-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符理 王绍林 特约通讯员 程聪  文明“小积分”,汇聚乡村治理“大动能”。近年来,通江县沙溪镇创新探索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采用“以行动换取积分,以积分换取所需物品”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各个环节,进一步构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新格局。  近日,笔者走进沙溪镇白石寺村时,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庄、错落有致的房屋。蜿蜒的村道上,村民李心奎正在清理路边的落叶和尘土。每次村里的志愿活动,他都会积极参加。  “看到公路上、院坝里不卫生或者有垃圾,我们把它打扫干净。把环境卫生打扫好了后,村上会对我们奖励积分。”李心奎告诉笔者。  李心奎所说的积分,是白石寺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在乡村治理中探索推行的村规民约积分制,大家可以通过参与各种活动,进一步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  “村民通过参加公益活动、遵守村规民约等行为进行积分,对于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扣分,然后根据积分的高低,到积分超市兑换物品,比如米、面、油、毛巾等。每年年底我们将根据积分的高低举行村民大会进行评先奖优,以此来激励广大村民的积极性。”白石寺村党支部书记段绍国介绍。  在白石寺村“积分超市”整齐的货架上,大米、洗衣粉、洗洁精、毛巾、纸巾等日常生活用品琳琅满目,每类物品上都贴着一张小卡片,标注着兑换这些物品所需的志愿服务积分,村民们持积分卡就可以免费兑换与积分相对应的物品。  “我一共有105分,刚刚在积分超市用了4分,兑换了一袋洗衣粉、一条毛巾和一提卫生纸。”村民杨秀芹说,通过村上的积分量化管理,把家里清洁卫生也做好了,生活环境相比以前有很大的改观。  文明有分值,积分有价值。白石寺村以文明积分制为抓手,从人居环境、文明风尚、奉献指数等方面开展检查评比,实行民主决策、严格监督的方式,由信息员定期采集、村委会定期收集、评议会定期认定加扣分事项,让村民的积分公平、透明,引导村民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如今,白石寺村邻里关系更和睦、村容村貌更美丽,文明乡风正在逐步形成,真正实现“小积分”激活乡村治理“大能量”。  “实行积分制,旨在引导全体村民积极参与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乡村治理当中来,使全村崇尚文明新风,形成新风尚。”沙溪镇副镇长吴荣恒表示,下一步,将把白石寺村的经验在全镇所有的村和社区推行,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30
四川农村日报讯 张书浩 特约通讯员 杨春  1月26日,在平昌县土兴镇中心卫生院健康积分超市门口,前来兑换的居民排起长队,工作人员核对登记后,大家开始挑选自己心仪的日常用品。  这是土兴镇中心卫生院创新推行“健康积分超市”的实惠所在。去年9月,土兴镇中心卫生院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抓手,在全镇推行“健康积分超市”,通过健康积分制管理的模式,让居民从被动接受服务到主动参与管理,自觉做“健康第一责任人”。  健康积分超市主要以辖区长期居住的慢病患者、孕产妇,以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服务对象,通过健康积分,实现辖区居民的自我管理。  除了能兑换日常用品,健康积分超市里还可以兑换中医推拿、体检、辅检等健康服务。“我平时腿脚经常酸痛,准备用积分兑换免费的中医推拿服务。”铁城社区居民张贵川说,他经常参加健康体检和卫生院举办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还带动身边村民积极参加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活动。  据了解,健康积分超市积分兑换分为10个等次,从5分至40分,最高可兑换100元的商品。对参加健康教育讲座或参加健康教育咨询的,可分别记2分;主动参与每季度慢病随访的,1次记2分;参加每年一次集中体检且项目完善的慢病患者、老年人,1次可记5分……  “自去年9月试行以来,健康积分活动得到了居民们的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居民的健康意识水平也逐步提高。”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免费发放血压表300余台,参与健康积分120余人。2024年,计划将辖区3200位老年人和1700名慢病患者全部纳入健康积分超市积分管理。  接下来,平昌将在全县推广健康积分制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积分兑换项目,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自我健康管理,用“小积分”兑换“大健康”,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30
成功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上榜“省级百强中心镇”;全线贯通以柳江为起点的瓦屋山快速通道,投运“两山”转化示范基地,建成旅游产品展销中心,竣工古镇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等,稳步推进明月川(洲际酒店)、县级医疗次中心、玉屏山索道等一批项目;举办“夜游烟雨柳江”“阳春三月季·国风游柳江”暨汉服花朝节、“桂香巴蜀·月映柳江——我们的节日·中秋”四川省示范活动暨柳江古镇首届明月节等活动……2023年,极不平凡、充满挑战。这一年,作为洪雅县域副中心,柳江片区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在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创建引领添殊荣、亿元项目强推进、品牌活动闹景区,打造“柳江古镇文化游+玉屏山森林康养游+天府粮仓农事体验游”农文旅“金三角”,展现片区责任担当,为全县发展添加强劲引擎。创建篇 创建引领添殊荣烟雨柳江水利风景区位于洪雅县中部,景区主要依托花溪河堤防、杨村河堤防等水利工程而建,包括柳江古镇、雅韵花溪生态廊道、雅女艺术村、稻香湾梦幻田园、光明寺等景点,是一处山水相依、人水和谐、文化厚重、产业兴旺的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柳江古镇三月“国风游”活动现场。何泽琼 摄2023年1月,烟雨柳江水利风景区创建“国家水利风景区”成效初显。当年4月,通过景区党工委、水利部门及镇政府等多方扎实工作,被国家水利部正式授牌“国家水利风景区”,为洪雅再添国字号殊荣。目前,景区已成为全省重要旅游目的地,也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河湖长制工作的标杆项目。柳江玉屏旅游度假区位于柳江镇,整合柳江古镇和玉屏山核心资源,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是以独特的“森林+古镇”为主题的旅游度假区。自2020年启动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工作,全县上下戮力同心,打造森林浴养、森林食养、森林药养、古镇怡养、文化体验等一系列森林康养产品和具有浓郁地域特点的文化体验产品。玉屏山露营。尹霜林 摄2023年8月,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该度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加大旅游品牌创建,积极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品牌创建为抓手带动柳江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中心镇,洪雅狠抓柳江的中心镇建设工作,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夯实基础设施,发展农业产业等。2023年12月,四川省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关于公布四川省省级百强中心镇名单的通知》,柳江镇上榜“省级百强中心镇”。柳江镇党委书记冯露西表示,接下来,将再接再厉,进一步增强“中心镇”带动作用,发挥区位、交通、产业和战略支撑“四大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古镇旅游、城乡一体化和产城融合发展”四大新格局,繁荣美丽活力柳江。项目篇 亿元项目强推进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也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2023年4月27日,以柳江为起点的瓦屋山快速通道通车仪式在瓦屋山快速通道与大峨眉国际旅游西环线平交路口举行,这标志总投资10.7亿元的省重点项目、“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重要一环——S308瓦屋山快速通道项目全线贯通,成为连接峨眉山、瓦屋山、周公山的重要交通线,成为连接成渝的旅游交通要道。2023年4月,瓦屋山快速通道通车。王成 摄在推进重点交通项目的同时,洪雅强力推动柳江片区农业现代化,着力打造青衣江流域粮食现代农业园区柳江—东岳示范片。通过示范引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守牢粮食安全,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柳江—东岳示范片共建有高标准农田3000余亩,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由洪雅县锦华农业有限公司负责总体运营,家庭农场进行土地科学化管理。2023年初,该示范片建成涵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育苗烘干仓储及水肥一体化设施,并大力推广“绿色种养循环+化肥农药减量示范+绿色规程”模式,加强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洪雅县青衣江流域粮食现代农业园区柳江-东岳示范片“丰”景如画。何泽琼 摄在柳江,不仅有重大交通项目、重点农业项目建设,还有一大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农业产业亿元项目稳步建设和投运。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建成。去年6月,完成憩园心洲岛提升改造;7月,建成并投运洪雅县“两山”转化基地改扩建项目,建成并试运营柳江古镇·太阳岛乐园项目;10月,投用朴那雅悬崖咖啡厅、投用星空露营地、开放古榕渡景区;11月,竣工旅游产品展销中心、柳江古镇旅游基础设施项目;12月,柳江别院改扩建项目建成并试运营。“我们还强化跟踪服务,加快推进一批大项目。”柳江古镇景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帅明华介绍,目前,康养配套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形象显现;正有序推进明月川项目,洲际假日酒店主体工程雏形初具;加快推进古镇景区亮化项目、勇闯恐龙谷项目、农禅公园项目等。明月川“洲际酒店”项目稳步推进。刘彬 摄在柳江康养配套服务中心项目现场,笔者看到,项目主体施工已完成。“在计划工期,能顺利完成项目建设。”项目经理苏威表示,项目建成投运后,将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集养、护、医、康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康养中心,填补古镇没有现代化、综合化养老服务机构的空白。据介绍,2023年,柳江片区全年在库项目共有41个,计划总投资80.6亿元。其中,2023年新入库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43.7亿元。目前,各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活动篇 品牌活动闹景区2023年1月,“夜游烟雨柳江·朝戏瓦屋春雪”新春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开展实景演出5场次,举办烟花秀1场,吸引游客10.4万人次;2023年3月,举办“阳春三月季·国风游柳江”暨汉服花朝节活动,呈现了一场观花神祭祀仪式、赏汉服巡游表演、品蹴鞠、投壶、DIY画团扇等系列游戏的国风盛宴。“桂香巴蜀·月映柳江——我们的节日·中秋”四川省示范活动暨柳江古镇首届明月节活动现场。罗杰 摄时至2023年9月,一场“桂香巴蜀·月映柳江——我们的节日·中秋”四川省示范活动暨柳江古镇首届明月节活动再度让柳江火爆起来、声名远扬。“很庆幸赶上柳江明月节,看了水上实景演出,也体验了国风游戏、去了周边景点,这趟旅行非常值。”在柳江度假的湖北游客范小年感慨:“体验拉满,印象深刻。”去年11月,以张思德为原型、为纪念《为人民服务》发表八十周年和红军长征九十周年而筹备的红色题材电视剧《战士荣耀》,在柳江举行开机仪式。随后,拍摄花絮一度火爆人们的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短视频。为更好地促进本土影视生产,完善影视产业链,促进文旅融合,积极推动落实省委“振兴影视”战略,四川广播电视台还将柳江列为“影视剧拍摄基地”。据了解,2005年以来,《暗算》《英雄无名》等6部精品电视电影,相继在柳江古镇取景拍摄。玉屏山“玉见”音乐节现场人气火爆。杨清亮 摄品牌文旅活动的带动与宣传效应,带来旅游产业的欣欣向荣。仅在2023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柳江古镇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喜迎八方宾朋,吸引主流媒体关注,共同感受柳江古镇的无限魅力。据该县旅游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双节”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7.154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2.4亿元,柳江旅游作了主力贡献。“仅在2023年‘双节’期间,就有15.03万人次来柳江古镇景区游玩,游客较之前几年有明显提升。”帅明华介绍,明月节举办期间,5场水上实景演出,10场非遗展演以及国风游戏,让游客乐享假期,也让柳江旅游经济热了起来。洪雅两山转化基地改扩建项目建成投运。刘彬 摄“文旅活动作为吸引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也成为广大游客和当地民众享受文旅产品、提升文旅品牌的平台。”洪雅县文广旅局主要负责人介绍,通过举办明月节等文旅活动,深挖传统文化,打造地方特色文旅活动IP,最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展望篇 驰而不息提品质柳江古镇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距洪雅县城35千米,距峨眉山36千米,距瓦屋山50千米。东邻东岳镇、南接高庙镇、瓦屋山镇,西临雅安市,地处坝、丘、山交汇地带,是县城与山区人员往来、物资交流的集散地,是成都—峨眉山—瓦屋山旅游干线上的核心景区,是四川省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大峨眉国际旅游区的重要节点和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产品展销中心建成。刘彬 摄新年伊始,中共洪雅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作出《关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洪雅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明确柳江副中心建设目标——“副中心引擎功能持续凸显,中心镇、特色镇支撑能力不断提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明显进步。”“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围绕县委《决定》确定的目标,我们将矢志不渝推项目,千方百计谋活动,驰而不息提品质。”展望未来,洪雅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柳江古镇景区党工委书记,洪雅县重点项目“片区作战”柳江片区项目推进指挥部指挥长黄旭东表示,柳江片区将在2024年精心抓好每一个项目建设、每一个文旅活动、每一次营销策划,做强“副中心”大引擎,为全县城乡融合发展贡献柳江片区一份力。(供稿:洪雅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1-29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文/图  山峦逶迤,白雪皑皑,羌旗招展。进入腊月,石椅村不得闲,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安装排污管道、改建民宿…… 处 处 是 火 热 的 场 景。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的干部群众。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这座“云朵上的羌寨”,全体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谋发展、抓产业,奔出了美日子: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5000万元,人均收入超6万元……1月22日,一场小雪过后,记者来到这里,既想看看总书记关心的事进展如何,也想听听石椅村村民的新年期盼。清晨的石椅村,薄雾缭绕。奔发展风景变钱景 民房变民宿  独特的羌文化、宜人的自然气候、良好的区位优势,让这座海拔1200米的村庄成为游客的好去处。但有两个短板制约村子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的转化:夏季缺水、农家乐档次低。  2022年,石椅村修建了蓄水池,彻底解决水源问题。2023年,一条自来水管接入村民家里。打开水龙头,清冽的自来水哗哗流出。“夏天再也不怕停水影响生意了!”村民梁英高兴地说。2023年,村里还集中建设污水微处理站17座,春节前将全部投用。村支书陈爱军还向记者介绍了推行垃圾分类,请物业公司开展卫生保洁、绿植维护等探索。  趁着旅游淡季,各家民宿都抓紧施工,凿墙声、电钻声等不绝于耳。“贷款投入了100 多万元,改造了 9 个房间!”返乡创业的陈继良将自家房子进行了改建。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陈兴业,则贷款 120 多万元新修民宿,决定自己当老板。近期,全村改造、修建的民宿有7家,村里目前已有民宿23家。  民宿发展的欣欣向荣,离不开政府这双“有为的手”。在资金方面,北川大力推行“乡村振兴贷”支持打造精品民宿示范项目;如今的石椅村,农家乐、民宿发展正“走进春天里”,全村超80%的村民从事旅游业。石椅村枇杷丰收节活动。奔产业水果变金果 叶子变票子  石椅村是典型的山地村,1200亩枇杷、600亩苔子茶、300亩桐子李是村民们重要的收入来源。枇杷种植户陈建业回忆,以前枇杷摆在公路边卖,7元多一斤。现在,枇杷可通过电商卖全国,游客也可到基地采摘。“一斤最高可以卖30多元!”他说。  村里邀请省、市农技专家为提升枇杷品质把脉问诊,建议村民加强技术管护,通过嫁接、去密留疏、套袋、施有机肥等提升质量。“果子个儿大!每亩产量还提高了不少!”村党支部副书记陈艳补充说,去年还修了产业道,方便游客采摘、枇杷运输。  举办12场推介会、销售额260万元……接过陈艳的话头,陈爱军又给记者介绍了推介苔子茶的努力。去年,当地投资 600 万元在苔子茶基地建设了监控、气象监测站等现代农业设施设备,利于茶园科学管理。曲山镇党委副书记张源告诉记者,每年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村里体验采茶,茶农收益也增加不少。  去年,石椅村产业还迎来了“新成员”。“我们试种了10亩赤松茸,今年计划在1200亩枇杷林下推广。”张源告诉记者,赤松茸亩产值可达5000元左右,采摘季可从10月种到次年5月,恰好填补该村冬季产业空白。  去年,村里注册“石椅子”全品类商标,参加“绵阳造”推介活动,将腊肉等农副产品销往全国。石椅村内,道路两旁的美景。谈未来示范变带动 先富帮后富  石椅村“两委”办公室外,一排名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石椅村振兴长廊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长廊围绕农旅融合、乡村振兴这一主线,记录了过去一年村里农村基层党组织、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精彩蝶变。“最大变化是村民思想的变化。”张源说,这既有奔发展的想法、干劲,更有注重对羌文化的认同。  村子里的改变,还体现在刚竣工的村史馆里。推开这座由民房改建的村史馆的侧门,迎面看见的是一篇名为“奋斗的力量”序言。接着往里走,“深情牵挂、温暖羌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四大篇章依次呈现,记录着石椅村的历史沿革、发展成果等。  村史馆布展尽头,一幅石椅片区产业发展布局图分外醒目。去年,绵阳邀请了中规院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扩面、拓展联通”的原则,编制了“一核、三带、多单元”的产业发展布局,其中,石椅村就位于农文旅融合产业带的核心区域。这是绵阳、北川赋予石椅村的新使命:以先发优势示范引领,带动周边区域一起发展。张源告诉记者,石椅村辐射周边村子,给村民带来增收希望。  采访当天,陈爱军正忙着处理村里长2.6公里、宽6米的黑化道路验收。这条路新增了出入村子的通道,也将旁边景家村等村子联通起来,高峰期还可实现游客分流。村子入口处,农产品交易中心正全力推进。该中心可以辐射周边5个乡镇,解决农产品展示、销售问题。  去年,石椅村成功创建了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未来,石椅村将朝着这些目标奋斗:人均年收入突破10万元、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带动石椅村片区年游客量100万人次以上……这些都要靠干部群众勠力同心,为石椅村未来更美好而努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25
水是生命之源,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大计,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被列为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荣县乐德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把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造福百姓、惠及民生的大事要事,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档,不停步,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实现人人有水用,用水皆安全。筲箕咀村是乐德镇唯一的一个脱贫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无工程蓄水、无引调水设施,加之近几年降雨量严重不足,导致2023年筲箕咀村有多名村民反映饮水困难的情况。为防止发生因饮水问题导致返贫情况的发生,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及时向镇党委报告了相关情况。镇党委高度重视立即行动,多方协调,最终以“政策支持+村民自筹+企业让利”的形式筹措项目资金9.5万元,顺利启动筲箕咀村抗旱饮水工程。2024年1月12日该工程已经通水竣工,涉及的34户100余名村民已经用上了安全干净的自来水。近年来筲箕咀村在乐德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帮扶政策落实落地,群众利益得到保障,村民收入日益增长,脱贫形式持续稳定。各位党员干部以“千钧重任再奋蹄”的精神为乡村振兴持续发力。(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1-24
2023年以来,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开展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村级片区规划编制工作,为石椅村高质量发展铺就了坚实基础。这一年,石椅村有了哪些新变化?产业之变 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石椅村规划以打造农文旅三位一体融合模式为目标,坚持文化塑灵魂、旅游强引擎、农业筑基础,打造羌年、瓦尔俄足节、转山会等羌族文化特色体验,拓展生态观光、医药疗养、研学教育等旅游新场景,推进水果、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探索产业振兴的“石椅路径”。过去的一年里,石椅村接待游客数超过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000万元。苔子茶、枇杷、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风貌之变 乡村之美可感可见石椅村规划深入挖掘“石椅文化”的根和魂,遵循“整体把控,局部协调”的策略,从建筑形式、建筑装饰、建筑材料、建筑色彩、绿化景观等方面着手,引导加强风貌管控,进一步突出北川羌居风貌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如今的石椅村以坡屋顶、穿斗式、小青瓦、白墙面、羌元素、石基座为特色,统一的建筑风貌,既井然有序,又不失民族韵味。交通之变 大道通达坦途显现石椅村规划坚持外联内通相促进,积极对接联系茂盐高速、安北高速“两高”以及国道347、省道107“两干”对外快速联系通道,优化完善村级片区路网,打通乡村道路最后“一公里”,着力打造互联互通、快进漫游的交通网络,实现交旅融合发展。与一年前不同,石椅村村道完成了升级改造,原有的弯道路面已经拓宽到了10米左右,进村的道路一路通畅。生态之变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石椅村规划突出生态塑形,指导开展建设用地周边绿化、公路绿化、河流水系绿化等三大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建设,加强片区内河流水域及生态湿地修复,加大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建设力度,着力实现山更绿、水更清、生活更宜居。同时,因地制宜加强片区地灾防治,推进片区内滑坡、崩塌、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让群众生活更安心、更舒心。这一年,石椅村严守“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严守国家一级公益林总面积573.74公顷,落实国土空间造林绿化面积129.23公顷,完成大岩崩塌地灾治理项目。(供稿: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何雨晴)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1-24
(刘承鑫 记者 李全民)2023年以来,苍溪县月山乡坚持为民服务理念,加大权益维护力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增强了农民工的幸福感、获得感。用心谋就业,实现家乡再就业。针对返乡农民工,该乡积极收集县域内务工招聘信息,通过村(社区)微信群、宣传单、广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同时,采用村组统计、电话访问、入户核实等方式摸排就业意愿、培训需求,对有培训需求的人员组织参加统一培训。全年累计宣传务工就业信息40余条次,组织参加现场招聘会3次200余人次,组织开展培训2次100余人。贴心谋返乡,展现乡村新容颜。年关将至,该乡组织辖区内组织13个村(社区)对辖区所有道路隐患进行了排查,共计排查出滑坡、路面塌陷、护栏损坏等安全隐患10处,清理滑坡3处,浆砌堡坎2处,设置临时简易警示标识20余处。全面开展公路路面清扫,整治清扫农村公路、配套水渠和边沟74公里,清理涵洞24处,确保返乡农民工能感受到家乡最诚挚的欢迎。同时,积极宣传返乡车费报销相关政策,切实减轻返乡农民工负担。暖心谋过冬,温暖服务暖人心。积极组织乡、村、组干部深入开展群众温暖过冬、农民工欠薪等排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逐户研究制定措施,努力推动救助政策精准落实到位,集中采购一批棉被、棉衣、大米、菜籽油等救助物资,解决冬季群众的实际困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1-24
韩国梁 席秦岭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正勇  1月12日清晨,成都市双流区彭镇鲢鱼社区吴家染坊遇见田园艺术乐园里响起了欢快的音乐,树梢上挂起了大红灯笼。“城乡融合,让鲢鱼明天更美好!”“抢抓机遇,只争朝夕,持续壮大集体经济”的横幅高挂在银杏树林里。村民们作为股东,以主人的身份来参加2023年鲢鱼社区双凤桥土地股份合作社(以下简称“土地合作社”)年终总结暨分红大会。  这是土地合作社成立以来,首次公开组织的现金分红大会。本次分红金额一共49.17万元,入股该合作社的1639名村民,每人分红300元。今年62岁的吴明稀家有7口人,共分到了2100元。分红现场。 丁平 摄现场分红508个红包装着49万余元现金  分红现场,以户为单位的508个红包,早已被社区工作人员装好,扎成捆,整齐码放在铺着红色绒布的桌子上,红底黄字写着“491700元”。  鲢鱼社区党委书记刘剑介绍,十多年前,社区30%的乡亲三代都没翻修过房子,社区道路坑洼,经济乏力。后来,社区在好的政策引导下用土地撬动发展,才奠定了今天分红大会的基础。村民吴明稀说,领到土地合作社的分红,让他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充满了信心。  为了给村民分红,1月11日上班后,社区党委副书记(监委会主任)赵辉就带着党委委员刘桥、治保主任田康、会计吴杰、村民代表雷刚等人前往银行取钱。回到社区后,按照分工,赶紧在红包上写下村民的名字及新春祝福语。  本次分红的49万余元现金,来自鲢鱼社区的集体经济——土地合作社创下的收益。刘剑介绍,2015年,鲢鱼社区对土地进行整理,节约出131.1亩建设用地。2021年,社区将建设用地指标进行拍卖,获得上亿元的收入。扣除新村建设成本,还剩余3000余万元现金。这笔钱,成为社区土地合作社的资本金。为此,社区开始琢磨孵化能赚钱的产业。后来,社区陆续建起了物流仓储、吴家染房文创、康养等项目。2022年,3个项目运行后获得60余万元的收益,加上资本金利息,社区土地合作社首次为集体赚了上百万元利润。利益共享合作社收益的30%全员分红  在鲢鱼社区,除了土地合作社外,还成立了成都市双流区翰霖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成都市双流区彭镇鲢鱼社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其中,成都市双流区彭镇鲢鱼社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属于普惠型,涵盖了社区全员 3300 余人,另外两个合作社属于专业合作社,仅涵盖入股的社区居民。  目前,收益最高、最稳定、最可持续的合作社属土地合作社。“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才是我们的初心。”刘剑介绍,2021年10月20日,社区“两委”召开了社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颁证及收益专题会议,大家讨论后一致同意,“将土地合作社收益的70%分配给该专业合作社成员,收益的30%分配给鲢鱼社区全员。”于是,社区对这笔集体大额资本金的再分配进行了制度性的安排。  在鲢鱼社区,集体经济分红方面,除了本次公开发放现金红包的形式外,以前每年通过转账的形式分红,每人每年可分得100余元。“本次分红,虽然每个人领到手的钱不算多,但让大家对集体经济发展与壮大充满了信心。”刘剑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1-24
(魏于杰 记者 李全民)近年来,苍溪县五龙镇紧紧围绕建设和美乡村总体目标,全方位开展环境综合治理、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卫生厕所改建、村容村貌改善等工作,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垃圾车正在转运垃圾分类收集站转变思想,变“被动”为“主动”投资400万元,建成日处理500吨污水处理厂,更换污水管网3.7公里,场镇污水收集率达到96%,投资70万元建成日处理垃圾80吨的垃圾中转站一个,安装7个小型垃圾分类收集站,垃圾转运车2辆,日转运垃圾在20吨,新增设垃圾桶80个。让垃圾从源头上得到治理,达到了“减量化收集、密闭化转运、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目标成效,治理成效不断攀升。突出重点,变“乱象”为“形象”。全力以赴清理积存垃圾。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减量、分类投放、集中清运等制度机制,规范村民垃圾投放习惯,大幅减少源头垃圾产生量。注重垃圾收运高效运转,确保垃圾定点投放、及时清理,“随意扔、露天堆、就地烧”的乱象逐渐转变,“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农村形象正在呈现。清理小广告120余处,出动清运车10余次,清理秸秆、草堆、白色垃圾等100多处,集中整治建筑垃圾、卫生死角等老难环境问题6个。内外兼修,变“面子”为“里子”。坚持强化宣传引导工作,不断增强村民环保意识,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全力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持久化,逐步让农村成为有文化涵养和乡风传承的精神家园。开展常态化巡查、监管、检查3次,开展专项督查和明察暗访2次,发现问题3处,均已全部整改完成,悬挂宣传标语10条,出动流动宣传车3余车次,召开群众坝坝会2场。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1-23
(黄骞 记者 李国富)产业发展生机勃勃,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文明乡风浸润心田......近年来,南充顺庆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十大行动”,按照“一区三线多园”农业产业布局,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深挖乡村潜力,盘活乡村资源,一幅产业兴旺、环境优美、邻里和睦的乡村振兴“诗意图景”映入眼帘。顺庆区菜粮现代农业园区修建产业环线道  打通群众致富路1月9日下午,记者驱车驶入搬罾至芦溪产业环线道路。笔直的沥青路整洁干净,标识标线清晰醒目,举目远眺,农田与村庄、公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搬罾至芦溪产业环线道路全长13.202km,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30km/h,路基宽8米,路面宽7米,双向2车道,沥青砼路面。项目起点位于搬罾街道小河坝村,与在建的顺蓬营一级公路相接,经金台镇、芦溪镇,止于梵殿交通街。搬罾至芦溪产业环线道路的建成,大大提高了搬罾、金台、芦溪之间的联系,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将惠及沿线乡镇及区域产业的发展转型,持续带动沿线特色产业集聚成势和群众致富增收,有利于加速产业融合、交旅融合,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与乡村振兴。“这些年乡村振兴的实践,最让我自豪的是‘农村美、农业兴、农民富’,我们正在一步步努力实现……”说起小河坝村的现状,该村第一书记王芷伊难掩自豪之情。她告诉记者,过去的小河坝村,交通不便,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落实落地,如今的小河坝焕然一新,形成了以柠檬、柑橘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民的收入大幅提高。建成高标准农田  全程实现机械化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在李家镇崇仙境村,规划整齐的农田在蓝天、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动人。“2017年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目前全村共建有503亩高标准农田。”崇仙境村党支部书记李桂林介绍,为尽可能利用好土地资源,该村实施了鱼米之乡项目,已投放鱼苗6000余斤,让群众“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实现经济收入最大化。“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业全程机械化奠定了基础。”李桂林说,如今,在顺庆区,育秧用育秧机,平整有旋耕机,插秧用插秧机,施肥撒药用无人机,收割时用收割机,全程都是机械化。去年4月,李家镇依托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整合全镇19个村(居)委会25名农机操作手、38台农业机械,成立了李家镇农机服务队,采取“统一领导、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调度、统一维护”的“五统一”订单式服务李家镇、双桥镇和芦溪镇农业生产。近年来,顺庆区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鱼米之乡”建设等农业项目,2023年,全区新建粮食安全产业带3万亩,建成稻渔综合种养基地2.5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设2万亩,全区粮食播面达41.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5.8万吨,极大地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发展特色产业  群众收入节节高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眼下正是冬季蔬菜采收时节,顺庆区菜粮现代农业园区种植的白萝卜、土豆、白菜等喜获丰收。1月10日,记者走进该农业园区,在一眼望不到头的萝卜地里,工人正将一个个白白胖胖的萝卜从土里拔出,整齐地码在田埂上,等待着搬运、装车。“大家动作快点,轻拿轻放,下一车萝卜马上又来了。”在距萝卜地不足1公里的自动化清洗加工场,一车车从地里转运来的萝卜正通过自动化清洗加工线进行筛选、清洗、装车。“昨天拉一车,我都卖完了,今天你多帮我装点。”正在基地采购的买家粟昌林是位老顾客,每年一到萝卜采收时节,每天都来拉一车,一车大概10吨,主要供给城里的超市、小商贩和学校食堂。“今年受市场行情影响,萝卜价格有所波动,总体不及去年,但萝卜的销路畅通,主要销往北京、山东、辽宁等北方城市,部分出口俄罗斯、韩国、日本等海外市场。”业主王传清介绍,他在顺庆区渔溪镇蔬菜基地种植了近350亩韩国萝卜,由于今年的气候等条件适宜,萝卜的品质和产量都有所提升,亩产在7吨左右。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顺庆区新复乡天生桥村蘑菇种植园,一排排菌包整齐地堆叠,簇如云朵的平菇从菌包里“冒出头”,长势十分喜人。“平菇种植园年产平菇大约8万斤,一年的收入大约10万元。”顺庆区新复乡天生桥村党支部书记罗双全说,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把特色产业真正变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让老百姓牢牢端稳“产业碗”,乡村振兴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图片由顺庆区委宣传部提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4-01-22
(记者 陈煦阳 摄影 李冬)今年,川西坝子的冬天似乎格外温暖。大邑县王泗镇庙湾村,油菜花已经开始染上金黄。在这个小村子里,10余个川西林盘如同珍珠般星罗棋布地点缀在田野中,而串联起它们的,正是在去年成都唯一获评“四川十大最美农村路”的顺兴路。路通则人和,人和则财至。一条乡村公路,让曾外出谋生的村民回来了,也让越来越多城里人喜欢上了这里。前几天,记者来到这里,翻了翻这条乡村公路的“幸福账本”。机耕道变沥青路对外交通的瓶颈打通了从大邑县城出发,开车8分钟就到了庙湾村口,顺着村口拐进去,就是风光旖旎的顺兴路。而在顺兴路和村口的快速通道修通以前,从这里去一趟县城,少说得半个小时左右。之所以取名“顺兴路”,是因为村民们希望这条路能让村子“顺畅兴旺”。这条全长5.5千米,双向2车道的乡村公路从2021年开始改造升级,直到去年春天完成改造。如今,它串联了15个村民小组,4843人因此受益。“在我小时候,这条路还是条没硬化的机耕道。后来慢慢地硬化、美化,就成了现在这样。”走在顺兴路上,庙湾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余停向记者介绍起了顺兴路的前世今生。从小在庙湾村长大的她见证着路的改变,也见证了村子的再次兴旺。顺兴路的蝶变,是大邑县农村公路变化的缩影。当天与记者同行的大邑县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科科长唐丽告诉记者,2023年年底,大邑县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有1446公里,路网密度达到了1.09公里/平方公里,比全省的平均水平高出不少。现在,大邑县农村道路通达率、通客率、列养率都达到了100%。既种好粮也搞旅游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1月,成都平原的冬小麦已经长出了青苗。在顺兴路两旁,嫩青色的麦苗铺满大地,与一旁路灯上的传统风筝图案相映成趣,也映射出当前庙湾村“种好粮、搞旅游”的两大产业。曾经的庙湾村,农业是几乎唯一的收入来源。许多年间,这里种过果树,种过蔬菜,也种过银柳之类的经济作物,但始终没有稳定地形成规模。现在,这里打造了成片的高标准农田,不仅收益高了,也打造出了漂亮的田园景观。顺兴路的改造,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另一项收入。来到庙湾村,余停热情地邀请我们坐上了村里的观光车。行驶在路上,两旁的酒庄、民宿、私房菜餐厅已经建起来了,不仅给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让村里的集体资产越来越丰厚。她告诉记者,依托这条漂亮的乡村公路,村里吸引打造了好几处集体资产,每年营收达到了40万元,村集体总资产增至1100万元。现在,这个曾经在成都版图上略显偏僻的小村,村民可支配收入已经迎头赶上了全市农村平均水平,和顺兴路改造前相比,涨了两成多。好山好水有好价曾经外出的他们回来了顺兴路两旁,记者发现不少村民都在新建房屋,房前屋后也栽种起一片绿荫,曾经的川西林盘又在村里重现了。与其他成都平原的农村一样,庙湾村也分散着10多个林盘,随着路的修通,这种传统的建筑居住形态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庙湾村的好山好水如今也成了“金山银山”。曾经的庙湾村,农业收入低,青壮年劳动力不得已离开家乡外出打拼。近些年来,交通的畅通、旅游业的发展让他们看到了生活环境的改变,也看到了致富的机遇。因此,不少人选择回到祖辈赖以生息的土地上重建小院。如果从空中俯瞰,顺兴路贯穿了整个庙湾村,在主路上,还分出了众多小路,通往各个林盘。这些林盘中,有的是精致的餐厅,有的是特色民宿,还有的将会打造成康养基地。“今年我们又招了13家企业,今后会越来越好的。”余停说。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4-01-22
近日,荣县高山镇扎实高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行动,着力擦亮乡村振兴底色,助推乡风文明与人居环境共同前进,聚焦打造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开展大清扫行动。荣媒供图该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干群齐上“聚合力”的有效作用。各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志愿者齐上阵,持续开展大清扫、大清运、大保洁行动,对村社内外、房前屋后、主干道两侧、河塘沟渠等重点地域,同时对大街小巷、进村路、连村路等易出现生活垃圾的问题散点进行彻底整治。高山镇村镇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组织村(社区)干部、志愿者等,对积存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对各入村主干道、死角盲区、村屯内的垃圾堆放点、垃圾池等进行集中大扫除;垃圾桶及其他环卫设施冲洗保洁,保持生活垃圾收集点及周边清洁。此外,该镇机关领导带领办公室成员下沉一线,对绿化带及路边杂草、乱摆乱放、“三堆”等问题进行深入整治,在整治行动中扛红旗、当先锋、作表率,坚决做到清“死角”、扫“盲区”、破“难点”。据不完全统计,此次人居环境整治累计出动志愿者20余人次,清理垃圾4.5吨,死角盲区30余个,冲洗生活垃圾收集点垃圾桶60余个,大大提升了高山镇场镇的颜值。(供稿:荣县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4-01-18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