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周金泉 文/图  当大田里的水稻尚在拨节、孕穗,有一种生长在实验室的水稻已结出了黄澄澄沉甸甸的稻穗。不仅如此,更让人惊喜的是,这种水稻的生育期仅有60天。  这个被称为水稻“加速器”的实验室,是地处成都的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今年新建成的作物育种加速平台。该平台是通过与中国水稻所钱前院士团队合作,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杨其长研究员带领植物工厂作物快速繁育创新团队搭建。水稻已结出金黄的稻穗。  7月11日,记者走进了这个实验室,只见七八百株水稻种植在特制的栽培槽中,循环流动的营养液让株株水稻“吃饱喝足”,并沐浴着空调的悠悠凉风和 LED 灯充足的光照,长得绿油油的,好多已结满了金黄的稻穗。  “水稻喜欢高温高湿,但四川一年只能产一季或两季。虽然在海南能做到一年三熟,但即使如此,对于培育水稻新品种而言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植物工厂作物快速繁育创新团队李宗耕博士介绍说,“所以,我们这个作物育种加速平台通过控制环境,也就是对光、温、水、气、肥等进行精准的控制,使水稻不受地域和气候条件的约束,实现周年连续培育,有望实现一年六熟,从而大大缩短了育种工作培育水稻新品种的周期。”  李宗耕博士介绍,目前已有多个水稻新品种在加速平台进行中试试验。在平台实验室,通过空调新风系统调控水稻生长的环境温度;通过多光谱LED灯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对光的需求,进行渐变式精准供光;不同的水稻品种均定植在量身配制的含有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的营养液中,充分满足水稻对养分的需求,从而促进水稻的快速生长。此外,通过植物工厂技术培育水稻,还能够完全隔绝病虫害侵入和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保障育种工作的成功效率。  据植物工厂作物快速繁育创新团队周成波博士介绍,在作物育种加速器平台的实验室中,除水稻外,他们还深入开展了大豆、玉米、小麦等作物的快速繁育试验,均能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显著缩短作物生育期,证明了植物工厂作物快速繁育技术的可靠性。  “目前,我们打算向外推广这种水稻种植方式,它适合于工厂化或设施栽培,一旦规模生产,我们还将研发配套的机械化收获技术。”周成波博士说,“期望能为构建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新型快速育种加代体系,破解我国种业‘卡脖子’难题,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科研人员在查看水稻长势。专家点评四川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卢威副教授:  作物育种加速器平台采用植物工厂技术,突破了土地、时空和气候条件的约束,通过智能设施内高精度的环境控制实现了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大幅缩短作物生育周期,实现“快速育种”。植物工厂属于设施农业的一个类型,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农业对耕地、太阳光和水资源的高度依赖,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颠覆传统农作方式的现代高效农业生产系统,植物工厂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不久的将来,在非可耕地,在荒漠、戈壁甚至太空等特殊空间,人工打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植物工厂将大有可为!  内江市农科院水稻所所长陈勇:  创制适合工厂化应用的水稻新品种,配套研究减少受环境制约的工厂化生产模式,是人类逐步摆脱高度依赖农业环境的制约,获得保障粮食安全、营养安全的一种全新的手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相关链接植物工厂又是啥?进去看看……  没有阳光、雨水和土壤,能种出粮食来吗?  农 业 科 学 家 说 :“能,而且长得更快!”  2021 年 10 月,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一幢泛着红紫色柔光的玻璃小屋格外亮眼。  这可是一座植物工厂。四层栽培架上,一排排水稻青苗齐整整扎在特殊的营养液里,在颗颗彩色 LED 节能灯的“抚触”下,正奋力拔节。  在这里,稻子从插秧到收获只需 60天左右,比在常规大田的生长周期整整短了一半!  这好比“坐火箭”的速度从何而来?  原来,植物生长依赖光合作用,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的光、温、水、气、肥等参数各有不同。在这座植物工厂里,科学家摸透了水稻的脾气,只消精准模拟自然环境,把各项参数调节到最理想的状态,给秧苗吃上“私人定制”的“小灶”,光合作用就自然加速了。提早开花,加速结果,稻子“早熟”也就梦想成真了。  科学家说,这里面最难啃的“硬骨头”是为水稻量身定制最适合的光环境。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植物工厂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杨其长介绍,阳光中包含着赤橙黄绿青蓝紫7种可见光和紫外线等光谱,其中的红、蓝光对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最大,其他光谱也对植物的开花、结实和色素形成具有独特功能。  但日常照明光和植物生长用光的差别可不小。“我们的很多试验都失败了,要么把植物‘晒’死了,要么就是长势不行”,不断摸索下,杨其长团队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植物“光配方”思想,突破多项核心技术,终于让发光二极管——LED以不同的光谱配方模拟阳光成为可能。  营养液代替泥土,无须担心虫害,不用喷洒农药……多种“黑科技”加持下,两个月就成熟的水稻一年能收获6茬。品质怎样呢?“实验已证明,这样种出来的水稻不仅周期短了,亩产有保证,品质也不错。”杨其长说。  不过,给水稻“吃小灶”、缩短它们生长周期的意义可不仅在于增加产量,在育种专家眼中,这座植物工厂正是绝佳的水稻育种加速器。  “高效的育种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传统的水稻育种周期长,一年顶多能繁育2至3代,育成一个新品种往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但依靠植物工厂,这一时空瓶颈就能被打破,从而实现“快速育种”。  不仅如此,植物工厂育种加速器可以不受土地、空间和气候条件的约束,若就近建在实验楼或育种单位附近,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加代育种,将大大节省育种工作者的时间。  杨其长说,未来,这座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有望实现每年6茬以上的“快速育种”,栽培层数甚至可以达到10层以上,“依靠植物工厂,这也为水稻和其他作物的加代育种和高效栽培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事实上,智能植物工厂一直是国际高技术竞争的重要领域,但直到21世纪初,中国科学家才正式加入这条科研赛道。  现在,我国已是植物工厂产业化发展最快的国家,拥有规模以上植物工厂200多座,产品和技术装备已走上国际舞台,推广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  在杨其长看来,为育种加速,仅仅是植物工厂颠覆传统农作方式的一种可能,不久的将来,在非可耕地,在荒漠、戈壁甚至太空等特殊空间,人工打造一个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植物工厂将大有可为——“它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据《光明日报》 查看更多
(张俊 徐咏秋 记者 李全民)一台电脑,即可完成农产品全生产流程的管理;一个工作室,就能实现精准的产销对接;一台手机,即可实现数字移动化办公……如今,在苍溪,一处处购销两旺、经济活跃的生动场景,诠释了数字时代苍溪城乡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从政务协同到农村电商、从智能化服务到社会基层治理,数字化正为苍溪推进乡村振兴加“数”添“智”,并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苍溪之所以能在数字化方面领先起跑,离不开余杭远亲的真帮实扶。数字乡村托起“智”富梦“这个平台提供的方法,主要用于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去年运行了一年的电商工作室,更是让我们的柑橘订单供不应求,再也不愁卖了!”陵江镇笋子沟村村干部张家安提到的平台,正是余杭专家建立起来的数字农业平台检测系统。近日,在苍溪县陵江镇笋子沟村数字乡村指挥中心,陵江镇党委委员杨明兵和陵江镇笋子沟村村干部张家安正通过视频方式,同余杭干部进行“云”交流,在请教软件操作方法的同时,还不忘向余杭专家表达感激之情。“我一共种了14亩果树,原来打药、施肥、用水的技术落后,年收入三万左右,自去年实行水肥一体化灌溉,还有农技专家上门精心指导,节约了生产成本,收入提高了六七千。”苍溪县陵江镇笋子沟村村民何辉祥不禁喜笑颜开。作为帮助当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举措之一,数字乡村指挥中心可查询调取果园内实时视频、环境感知数据等,全流程监控生产管理,提高群众生产效率和水果品质,助力乡村振兴。“数字中心分为数字农业、电商工作、水果加工、视频监控等板块,可为群众提供及时科学的园区管护信息,拓展销售渠道,同时可查看村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情况。”苍溪县陵江镇党委委员杨明兵介绍。据悉,去年,余杭苍溪共同在陵江镇笋子沟村投入250万,建成集数字乡村指挥中心、可视化监控系统、电商果品分选中心、电商直播工作室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乡村,构建“互联网+”数字乡村治理模式,为笋子沟村开辟的“新型数字化高速公路”提速增效的同时,提升了该村治理成效。同时,来自余杭2名农技专家的到来,通过手把手指导群众生产,为苍溪特产出山达海助一臂之力。 据介绍,目前笋子沟村实现全村一、二、三产业产值突破2000万、村集体年收入15万、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3.5万的目标,实现民富村强的笋子沟村,正在数字乡村的道路上飞速前进。有事上“数字政务平台”准没错“以前发通知会议需要一个一个打电话,现在只需将会议通知上传数字政务平台,参会人员点开系统就能看到参会时间地点、会议内容,方便多了!”苍溪县经信局工业投资股工作人员康岱说。同时,该平台还能提供视频在线会议、团队文件分享、苍政圈信息查询、打卡签到等功能,党政干部还可通过该软件进行通用审批,实现无纸化办公,不仅节约环保,还大大简化审批流程,使线上办公更高效。康岱去年通过公开招考进入苍溪县经信局工作,刚入职日常对接工作时,为找到相关单位联系人的联系方式,要翻很久电话本,自今年4月底使用数字政务平台后,在通讯录输入人名或单位,即可快速精准找到对方的联系电话,“对于我们这些刚毕业的职场新人来说,就是雪中送炭,成了帮助我们工作的‘宝典’。除了上述基本功能外,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还具备信息实时发布、重要工作及时调度等功能,使联动会商、现场调度更便捷、更实用,党政指挥调度高效通畅,干部职工可全员手机移动办公,公文流转无纸化运作,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移动化办公。自余苍结对以来,两地大力实施数字兴政,搭建了党政一体化移动办公数字政务平台,依托该平台,苍溪下好数字化转型“先手棋”,推动各项工作走上“快车道”。苍溪县被成功选定为全省25个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工作先行县之一。“实现118个单位,6000余名党政干部全覆盖,大大提高了政务运转效率。”广元市苍溪县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侯春艳介绍,该平台试运行期间,全县干部职工在线交流互动达百余次,在重大项目推进、汛期气象发布、日常工作及时提醒等方面实现了统一调度,实现办公模式从垂直化向扁平化的大转变,提升了全县党政办公高效,逐步实现高效办公、整体协同。过去一年,杭州市余杭区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紧紧围绕“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在乡村振兴、政务协同、电商队伍打造等方面给予苍溪有力的支撑,谱写了东西部协作新篇章。“余杭搭建电商系统,完善销售帮扶体系,举办多场电商直播带货,同时引进阿里巴巴在川东北首家客服中心,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杭州市余杭区帮扶广元市苍溪县工作组组长、苍溪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刘俊峰介绍,下一步,余杭、苍溪两地将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助推“余杭兴盛、苍溪富美”,围绕产业协作、数字化转型、消费帮扶、文化交流、援派铁军五张“金名片”,奋力谱写东西部协作“新篇章”,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过程中奔赴共同富裕新征程。 查看更多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智慧农业在许多国家方兴未艾。荷兰、法国、日本等国通过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科学精准地管理农田,让农业生产经营更加优质高效。资料图片荷兰 数字技术增强现代农业竞争力  (记者 张朋辉)荷兰是现代农业强国,也是农产品出口大国。2021年荷兰农产品出口额达1047亿欧元,位居世界第二。近年来,荷兰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数字技术在种植、储存等环节实现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该国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走进荷兰韦斯特兰市“番茄大世界”的温室大棚,不同种类的番茄挂满枝头,技术专家阿布·范·马尔维克正开着升降运输车查看作物生长情况。大棚棚顶、培育番茄的无土基质等位置安装了许多摄像头和传感器,乍看上去,这个农场就像一个生产车间。  “番茄大世界”是当地探索和实践温室智慧农业技术的示范基地,由荷兰设施农业行业协会的多家合作伙伴在2008年共同创立,旨在集中展示先进农业技术、提供专业咨询和培训,推动农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番茄大世界”里种植的番茄品种超过80个,其中当季种植的品种就有35个,全部使用无土基质栽培和全链条数字技术。  “这个温室大棚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对温度、湿度、水分进行全方位监测,整个过程高度智能化,我每天只需按照电子终端提示做少量人工干预。”马尔维克拿起番茄基质旁的数字终端介绍。在终端上可以看到各类参数,系统能够根据农作物需要自行操作,如开启通风、加热、滴灌等。终端数据也可以同步在手机上显示,如需人工干预,手机端会发出提醒通知。  负责收集作物发出信号的是一种运用了“植物电生理学”的小仪器。它们可以感知农作物根茎发出的电信号,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这些信号,从而更好了解作物状态,对“需求”作出精准回应。  精准管理节约了大量人力和资源。研究显示,智慧温室大棚较普通大棚可节水14%,节约化肥和营养素31%,同时作物生长周期进一步缩短,产量提高10%至20%。  在韦斯特兰,智慧温室大棚共有4000多公顷,年生鲜农产品产值达75亿欧元。马尔维克表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数字技术将加快这一进程,因此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完全是值得的。”  除了让种植过程更精准,智慧农业的发展还优化了产品的储存。荷兰是鲜花种植和出口大国。由于鲜花保质期短、存放条件要求高,通过数字技术精准预测花期和产量,可以更好调节市场供需平衡。今年春季,荷兰各大农业及旅游信息网站早早公布了水仙花、郁金香等主要花卉的盛开时间,精确到天,游客可以据此合理安排参观行程。通过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精准预测作物产量,还可以帮助农户确定用工量,这在人工成本高昂的荷兰乃至欧洲非常重要。  荷兰农业科技公司豪根道研发的数据分析平台,对农作物收成预测的准确度可以达到 83%至93%。豪根道首席执行官彼得·亨德里克斯认为,不管从供给侧还是从需求侧来看,农业产量预测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前对产量的预测更多是依靠经验,现在进入智能阶段,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数据。法国 推动农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记者 刘玲玲)“通过农业合作社建立的网站,我对土壤的特点有了更多了解。在这个网站帮助下,据估算,我耕种的土地每公顷年收益增加了60欧元。”伯努瓦·肯内尔是法国摩泽尔省的一名谷物种植者,他指着电脑屏幕上不断更新的实时数据说道。  肯内尔也是法国最早一批使用精准农业数字技术的农民之一。借助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当地合作社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一个土壤异质性诊断网站,以此帮助农民为耕地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同时预防农作物疾病。  “精准农业将农业技术和盈利能力结合起来,让我们更省心,也增加了收益。”肯内尔说。近年来,精准农业在法国推广开来,其原则是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化农民工作,提高作物产量,减少能源、水和肥料的消耗,符合法国农业系统生态转型的方向。经过多年发展,在法国,通过实施精准农业,高端科技得以转化为农民“触手可及”的生产方式。  作为欧洲第一大农业生产国,法国对农业科技研发尤为重视,并将数字科技作为重点发展领域,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等形式鼓励数字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开发和使用。  早在2015年,法国农业部就制定了“ 农业创新2025”计划,对农业方面的投资进行引导,促进开放式创新、加强知识培训、推进机器人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在该计划推动下,法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基金每年资助400万欧元用于与农业相关的技术研究。此外,一些农场还设立了“农场实验室”,将农民、企业等联合起来进行实地培训。该计划还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推进最新科技落地,这也为很多初创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数据显示,目前法国在食品科技和农业科技行业拥有200多家初创企业和咨询公司。  法国政府对发展智慧农业提供了极大的资金支持。2017年法国农业部投入1.5亿欧元成立了农业创新孵化器,汇集570多位农业创新领域的专家,为加强法国农业数字科技研究和应用提供“智慧大脑”。在今年3月举行的第58届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法国政府和法国数字农业协会“数字农场”共同推出了名为“法国农业科技”的项目,将投入2亿欧元,助推更多农业和食品领域的技术初创企业的创建和发展。  根据法国今年3月公布的“农业和数字化”路线图,数字技术将是法国2022年至2027年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的优先领域。法国农业部特别指出,将在2022年年底前为农场工人提供数字服务的培训、为农业高中免费提供数字工具。  “数字农场”主席杰罗姆·勒罗伊指出,智慧农业不仅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还能给农民带来更好的从业体验,是法国农业转型的方向。日本 支持建立新型农业服务公司  (记者 岳林炜)在日本滋贺县的一片农田里,几架无人机正在实施农药喷洒作业。通过运用无人机,现在每公顷农田的喷洒时间只需要大约10分钟。  这些无人机是从当地一家名为“隐者工作”的新型农业服务公司租用的。农户只需提前联系公司,告知农田位置、作物种类、喷洒需求等信息,公司就会提供从农药购买、稀释到无人机作业的一条龙服务。目前,该公司在日本设有70个服务点。  除实施喷洒作业,无人机上还可以安装可测量农作物颜色和高度变化的摄像头,用于收集农作物生长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准确判断何时是施肥、喷洒农药的最佳时机,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上依靠直觉和经验的耕作模式。  智慧农业技术和机械花费高昂,曾一度让很多农户望而却步。为了降低农民负担,提高向智慧农业转型的积极性,日本政府持续出台资金补助等措施,着力培育新型农业服务公司。  近年来,在日本各地,许多新型农业服务企业快速发展起来。它们不仅向农户出租各类智慧农机,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农事信息,还承接农田耕种、田间管理等作业,服务种类全面多样,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发展智慧农业顺应了日本的现实需求。随着日本老龄化加剧,从事农林产业的劳动力严重不足。统计显示,日本农业基础从业人口已经从2010年的205万人,下降到2020年的136万人,其中60岁以下人口只有67万人。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缓解劳动力紧张的问题,还可以改变传统农业费时费力的特点,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工作。  由于智慧农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一些日本大型企业也积极投身其中。日本九州电力公司的生物资源研究中心从2019年开始在福冈县朝仓市建设“上寺草莓园”项目。该草莓园占地约6500平方米,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温度、湿度等指标,草莓始终保持在最佳生长状态。该系统还通过调整光合作用量,实现了在不同季节管理草莓产量和生长周期。草莓园的负责人出木场秀作表示,我们希望这个农场除了用于经营目的以外,将来能够成为推广智慧农业的示范场所,让更多人体验智慧农业的魅力。  日本的智慧农业发展仍处在上升阶段。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的报告显示,2020年,日本智慧农业的国内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62亿日元(1元人民币约合20日元),较上一年度增加45.6%。该报告预测,2027年日本智慧农业市场规模将扩大至606亿日元。 查看更多
  (周桐 洪明思 记者 赵宇恒)眼下,夏粮收获基本结束,粮食购销和收储管理成为下一阶段关键词。随着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数字技术为粮食购销领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变化。  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此前联合印发的《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在重点任务的第一条就明确提出“构筑粮食安全数字化屏障”。粮食购销领域的数字化应用成效如何?下一步该往哪走?近日,记者就此一探究竟。日前,在中央储备粮营口直属库监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能化粮库集成控制平台监测粮食存储情况。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指尖售粮”轻松又透明  “只需要在手机上打开‘惠三农’软件,再选择售粮预约,输入时间、重量等信息即可。”6月初,中央储备粮山东德州直属库有限公司武城分公司工作人员刘飞来到山东武城县张王庄村,为种粮大户李秀英讲解如何利用手机进行线上预约售粮,为新一轮的收粮售粮做准备。  李秀英种了2600亩小麦,因为种植面积大、产量高,销售问题让她有点头疼。“往年,一早就得去粮库排队,遇到卖粮的多了,当天还不一定能卸得了。”李秀英回忆道。  今年,“指尖售粮”帮她解决了这个难题。农户可以在手机上及时查询了解收购政策、收购价格和仓容动态,享受在线导航、在线预约、供需对接服务,这大大节省了卖粮户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卖粮不用等着,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收割其他地块。”李秀英说,半年的辛苦劳作,就指望麦收这“临门一脚”,实现颗粒归仓,“粮出手、钱到账”,心里就踏实了。  随着粮食购销领域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近年来,越来越多售粮农户摆脱了“起大早”“排长队”的困扰。  今年的收获季,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种粮大户郑云峰终于不用再“盲猜”粮库是否排队拥挤,而是直接通过手机上的“浙里办”APP搜索“浙政粮安”应用,扫一扫种粮人独有的粮户“身份证”,线上查看各个粮库的预约售粮情况,自主选择售粮库点和交粮时间。  “售粮的过程也越来越公平透明了。”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今年新上线了“浙江粮仓”收储一体化数字平台,余杭区商务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售粮扦样检测定级、过磅称重等环节都和新上线的系统绑定。比如,扦样环节一改以往记录农户信息的做法,取而代之是系统自动生成唯一识别码进行样品标记,让“盲检”过程有迹可循,让“盲检”结果无目标指向,保证粮食定级公平公正。此外,粮食运输车辆过磅的数据也不再手工记录,而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读取直接录入新系统,更智能更规范。  数据对接做好整合题  将信息技术运用在粮食购销领域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差不多10年前,还在手售粮农户的身份证等信息,以便交付售粮款。自从公司开发了自己的智能管理系统,农户只要刷个身份证,信息就录入了系统,错误率大大降低了。”吉林松原市长岭县太平镇一家粮库负责人范广臣说。  然而,近年来,公司内部封闭系统的弊端也在逐渐显现:功能相对单一,各库数据相对独立不便于数据汇总管理,汇总入库数据效率低下……  “去年10月收购秋粮的时候,公司换上了新系统,入库信息更清晰了。”范广臣介绍,新系统在一定范围内打通了数据间的壁垒,入库数据可以实时更新,公司可以更及时地根据入库情况调整工作安排。  而对农户而言,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售粮款可以更快到账:“扦样、检斤、信息录入——卸货前的整个流程不超过10分钟。根据入库信息,农户一般1-2小时就能收到售粮款。”范广臣说。  事实上,建设一体化管理平台和智能系统,做好数据整合题,一直是粮食购销领域数字化的努力方向。  “浙江粮仓”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也不仅限于售粮环节。收购管理、轮换管理、库存管理、库存清查等功能,使智慧储粮监管、智慧安全监管和智能仓储作业、智能物流作业等流程基本实现信息化全覆盖。一码贯通、一管到底,既解决了人工填写票据效率低、出错率偏高的问题,监测调控能力大大加强。  共享共用打通服务链  数据资源的整合对接所得到的效果不是单纯的叠加。大数据资源的不断完善给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分析、质押监管融资等增值服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运用物联网技术,仓储数据和银行方面实现对接与联通,可以帮助资金更快抵达农户的腰包里。”中国工商银行网络融资中心副总经理陈诗礼解释,“例如河南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在当地招录了一批包括合作社、贸易商在内的供应商,通过数据链条的打通,粮食订单不断向上游传递,银行通过订单就可以直接把贷款放给农户,并按照种植进程不断拨付。”  “数字化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效益还是很可观的。”范广臣说,一方面,农户在设施齐备的高标准仓库存粮可以降低粮食损耗,由于可以持续储粮,库内进行的点价交易也能比通过经纪人售卖收入更高;另一方面,透明化的监管数据可以作为存证,确保业务规范,使得金融服务更加便捷,标准化的仓单体系也让交易和物流对接更加便利。  加强现有数据资源的统筹整合、融合应用,解决数据资源“碎片化”“孤岛化”问题,进一步推动数据资源的共享共用,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据了解,“十四五”时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聚焦“数字粮储”建设,进一步加快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粮食的产、购、储、加、销深度融合,实施“上云用数赋智”,建设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数据安全中心,推动数据赋能粮食全产业链协同转型。而整合共享粮食产业链数据,推动播种、气象、产量、病虫害等相关生产领域数据共享共用,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文/图  6月23日,眉山市东坡区的西南智慧农业产业园超级大棚里一片繁忙,农业工人搭乘着移动升降机,在这个高约7米、面积约7.3公顷的“智慧大棚”里,为各品种番茄整枝落蔓。  四川盆地夏季高温高湿,气候特殊,对番茄生产带来了挑战。按照常规塑料薄膜大棚生产条件,成都平原本地番茄最早也要4月才能上市。  面对弱光、高湿等气候劣势,四川打造出了西南智慧农业产业园这个西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最先进的智慧农业“超级大棚”之一,不断探索提高中国弱光区设施番茄产能的可能性。工作人员落蔓。技术加持 弱光区番茄越冬长季节生产  “我们每批次可向淘菜菜电商平台以及西南地区5个省会城市的盒马鲜生超市输送5-8吨番茄,每公斤市场售价可达到20-30元。”西南智慧农业产业园技术人员杨柳永告诉记者,产业园从荷兰引进温室设施农业技术,产出番茄最早能在12月初错峰上市,采收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8月份,亩产2万公斤。  园内番茄主要栽种者并非前文提到的普通农业从业人员,而是由电脑终端和物联网等组成的“智脑”。“智脑”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搭配精准的环境控制、水肥供应、植保策略,帮助四川弱光区实现番茄越冬长季节生产。  为该园区提供技术支持的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设施园艺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盆地设施岗位专家张泽锦详细解释了“智脑”起效的原因:在人为科学制定各种控制参数的基础上,一是肥水的精准高效管控。基于光照强度和饱和水汽压差日变化的水肥供给技术,和基于番茄植株状况结合营养液回液养分检测的动态养分管理,确保番茄“吃饱喝足”,满足无土栽培番茄的无限生长需求;二是环境的精准调控。针对四川盆地弱光寡照劣势,“智脑”采取番茄群落密度动态管理和高压钠灯+LED 灯补光的光环境调控,提高了秋冬季番茄光合效率。根据温室内外温度和湿度采集系统,采集实时环境数据,并利用环控系统进行自动的反馈控制,实现了秋冬季夜间采取内保温幕布+管道增温,春夏季白天采取天窗、遮阳网及喷雾系统自动开闭的温湿度自动调控。此外,大棚实时监测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精细补充CO2,促进番茄有机物的积累,让番茄有“童年记忆里的味道”。园区内的番茄。优化改良 舶来技术终服四川水土  总规划面积1283亩、总投资约15亿元的西南智慧农业项目,引进来自荷兰的“智脑”,确实帮助四川弱光区实现了番茄越冬长季节生产。但“智脑”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依然遭遇了许多问题,世界先进设施农业生产模式,还必须配套适合眉山本地气候环境的栽培管理技术。“根据团队测量数据表明,在夏季高温高湿的四川盆地,荷兰文洛型温室内部温度过高,容易引起植物的高温逆境障碍,应根据四川盆地的气候特点从能耗和环控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对引进的温室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张泽锦告诉记者。  “当冬季室内大棚番茄遭受到番茄晚疫病或灰霉病时,通常的做法是喷洒液体药剂控制病情。但四川盆地多雨湿润,喷洒液体药剂使原本就存在的高湿度问题更加严重,收不到预期药效,同时还可能加重病情。”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川南试验站站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梁根云回忆,去年冬天,西南智慧农业产业园内遭遇类似问题,团队通过开展病害诊断,科学制定高效防治方案,同时依托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平台,引进新技术,指导园区改用粉状药剂,收效良好。  这只是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专家团队助力实现舶来技术本土化过程中的一个细节。去年9月,该团队正式入驻西南智慧农业产业园,结合园区生产运行实际情况,在现代温室设施环境调控、番茄无土栽培水肥供给及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3个方面开展相应的研究,并提供技术支持。  6月23日,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现代农业专家(博士)工作站、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蔬菜创新团队示范基地(东坡区)在园区同时挂牌。“这有利于在四川盆地温光资源不足的自然条件下,进一步研究探索提高温室番茄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商品果率的配套技术方案,建立四川弱光区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模式。”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委会委员、四川农科院园艺所唐丽研究员告诉记者,专家团队与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园区管理运营团队将共同努力,为提高中国弱光区设施番茄产能探索一条可行的四川道路,为我国其他弱光番茄产区,提供宝贵的可复制经验。 查看更多
(冯雅可 记者 李全民)村民不出村就能办理141个政务服务,“村能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农场主在外地也能实时监控果树长势,“数字农场”让农业生产管理提质增效:农民工动动手指就能享受到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杭广共富云”智能终蠟架起两地劳务协作“云驿站”……近年来,得益于数字技术赋能,广元市昭化区加快推动数字技术走进乡村田园,带动农业生产智慧化,让农民生活更便捷,为振兴“锦上添花。“村能办"延伸服务到家门口“现在不但业务办结快,还能少跑路,确实方便!”6月9日,昭化区昭化镇朝阳村九组村民周继六走进村便民服务室,办理双女户优抚补贴业务,村文书刘奉奇将他的户籍资料通过扫描仪传给昭化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再通过视频连线现场认证,成功为他办理了业务。此后,周继六每年能领取960元的优抚补贴。刘奉奇告诉记者,过去村里帮村民代办业务,通常是把要办的事情集中起来,大概三五天统一去镇上办理一次。由于代办时限较长,不少村民不愿意让村级代办员帮忙办理。但村民自己去办理,就需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来回车费至少30元。对于距离昭化镇更偏远的乡村来说,村民办理业务的时间与交通成本就更多了。去年10月以来,昭化区利用数字化手段破解群众办事难题,在全区推行“村能办”便民服务体系改革,将与农村群众密切相关的141项服务事项前移到村,以前需要到镇上办理的事项如今在村里就能办理。一台彩色打印机、一台高倍扫描仪、一部可视电话、一台电视、一套政务外网、一本记录台账,搭建出村(社区)与镇、镇与区实时对接的“视頻审批”通道。“通过可视化的预审系统,村一级进行初审和上传资料,镇级服务中心即可现场办结,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把‘村代办、村帮办’转变为‘村能办’,真正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昭化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李丹说。目前,昭化区“村能办”便民服务体系改革已覆盖12个镇、150个村(社区),累计完成养老保险、医保、低保、林权审批等业务办理1.2万余件,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实现了便民服务事项就近办、马上办和一次办,有效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大脑”让农业更“智慧”数字化手段方便了村民生活,也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新变革。在昭化区双凤现代农业园区,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起的“数字农场”,让这座省级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的农业生产管理变得更轻松、更智慧。在双凤现代农业园区综合信息平台,几乎占据一整面墙的大屏幕正实时监控着园区里的每一棵果树。“通过收集二氧化碳、水土、墒情、空气温度等科学直观的数据指导及预警服务,引导业主对果树进行相应的农事活动,实现高效绿色种植。”园区技术管理人员梁波介绍,园区占地12000亩,管理地块134个,包含12个种植品种,业主通过手机APP可立刻了解农情监测、作物长势、栽培技术等各种信息。发现问题能及时解决。昭化区是特色水果产业重点发展县区,越来越多业主将发展目光投入到水果种值上。对于毫无种植经验的创业者来说,建设在田地里的全局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病虫害防治、智能喷滴灌等智能化设施成为管理好果树的“数字大脑”。“我半路出家搞农业,全靠园区的现代化种植技术支撑,不然肯定会走弯路。”业主孙和平在双凤现代农业园区有800亩的果林,主要种植红玉脆桃、红阳猕猴桃、黄金梨等。得益于科学可靠的动态监测与管理技术,6月桃树成熟期,孙和平果园里的红玉脆桃产量达40万斤,产值近100万元。“虽然疫情影响了销路,但我还是有信心把果树越种越好。”孙和平说。接下来他将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对果树进行嫁接,种植更有经济价值的黄桃。“智慧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模式,让农业生产管理更高质高效。也让更多没有种植经验的人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壮大现代农业建设队伍,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昭化区园区推进中心副主任张梧说。架起两地劳务协作“云驿站”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民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促进农民工就业是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去年9月28日,国内首个东西部劳务协作数字化服务平台——“杭广共富云”杭州广元东西部劳务协作数字化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在昭化区启动。目前,昭化区在区政务大厅、乡镇使民服务中心等地投放了13台“杭广共富云”智能终端设备,建起就业“云驿站”,村民可通过平台享受求职登记、在线面试、在线签约、创业辅导、技能培训、公益帮扶等服务。昭化区卫子镇刘家河村村民黄鑫,因学历低、技能不强等原因,始终找不到称心的工作。去年,黄鑫在昭化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时,通过“杭广共富云”报名参加了东西部劳务协作电工培训班。取得证书后,于今年2月到杭打工,月收入5000多元,“当初只是好奇点进‘云平台’看看,却没想到真的学到了技能、找到了工作。”黄鑫感慨道。“就业‘云驿站’打通了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信息壁垒,畅通了劳务协作对接,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好的就业服务,增加了农村家庭人口收入。”昭化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谭书剑介绍,“杭广共富云”共服务两地企业500家以上,匹配就业岗位3273个,服务就业和创业人员2万人次以上。“数字乡村建设对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治理新体系意义重大。”昭化区委书记刘自强表示,昭化区将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加快建设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积极推广农业大数据应用、创新开发惠民数字应用等,推动构建引领全区乡村振兴的数字经济体系,真正做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激发乡村振兴内在动力。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文/图  夏至时节,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的田野上盛开着紫色或白色小花,这是正处于膨大期的马铃薯。  6月19日,在布江蜀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马铃薯基地里,数十人时而翻看叶片查看长势,时而相互交流几句。为什么那么多人围着马铃薯看呢?  原来,他们是来自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凉山州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50余位马铃薯专家。当天,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布拖县马铃薯产业科技服务推进与学术研讨会在此召开。  在当地,马铃薯已由过去传统的粮食作物,转型升级成能给当地带来增收致富的粮经作物,还是当地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之一。马铃薯科技天团的到来,为布拖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布拖县沃野千里,马铃薯还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将迎来收获。带来良种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力4年增长10倍  还有1个月左右,布拖县的马铃薯将进入收获期。“目前当地主要种植布拖乌洋芋、川凉薯10号、云薯 108、米拉等品种,都是脱毒良繁品种,在保护、提升当地‘布拖乌洋芋’等优质特色资源的同时,适当引进新品种。”19日,有着“土豆王”之称的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西瑶告诉记者,今年新规划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等优势,使用以脱毒原原种繁育的种薯,预计平均产量在2000公斤/亩以上。  要知道,在4年前,当地的马铃薯产量仅在750公斤/亩左右。产量大幅提升的背后,发生了什么?  “农户家里因贮藏条件简陋,用作种薯的马铃薯因种性退化、过早发芽活性差,导致产量、品质、效益下降。”回忆起多年前刚到布拖县调研时的情景,王西瑶既心痛又震惊。从那时起,她和课题组便致力用先进的马铃薯种植和贮藏技术成果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  2018年底,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四川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下文简称“科技小院”)在布拖县特木里镇布江蜀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王西瑶介绍,科技小院以创建布拖县马铃薯新产业为主体思路,通过科普宣传培训转变农户传统的生产、贮藏和食用观念,培养市场销售意识。  在良种繁育基地原原种雾培大棚里,马铃薯经过精心照顾健康成长。“这个被称为‘金蛋蛋’的就是我们最好的脱毒原原种,在它活力最好的时候播下去将会收获不一样的成果。”四川农业大学讲师、科技小院导师严奉君博士介绍,马铃薯原原种就像是种薯的曾爷爷,用马铃薯原原种能够在高海拔繁殖出第二代的原种,再繁殖出第三代种薯。把种薯交到农民手里,马铃薯产量可增加30%以上。  至2021年,四川农业大学薯类团队先后有30余名导师、研究生分批长期入驻科技小院,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专家集体指导,已建成马铃薯原原种、原种、生产种三级繁育基地。“通过指导新品种引进、种薯活力调控、机械化高产栽培、晚疫病统防统治、绿色安全贮藏,当地实现了马铃薯全产业链示范。”王西瑶说。  “园区年产马铃薯原原种从 2018 年的100余万粒,到目前近1000万粒,单项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董事长胡钢介绍,园区的育种能力已足够满足全县22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需求。马铃薯专家在良种繁育基地为当地马铃薯产业“把脉问诊”。示范良法多项技术开展防病增产提质增效  “眼下,正是布拖县马铃薯晚疫病防控的关键期。”王西瑶告诉记者,晚疫病在布拖几乎每年都发生,减产可达30%以上。  为此,通过科技助力保障生产,“马铃薯保卫战”的号角早已吹响。  科技小院师生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向当地政府提交“马铃薯疫病无人机统防统治建议”,并得到重视。今年布拖县农业农村局已在全县12个乡镇5.6万亩马铃薯生产地开展晚疫病防控。为尽快控制住晚疫病蔓延,目前无人机飞防与动员农民喷雾防治同时进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跟踪服务,科技小院研究生协助县农业农村局飞防技术示范,并在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马铃薯病害防控技术培训。  “团队已创新了特色马铃薯良种、良繁及优质高效高产栽培,与西南混作区马铃薯周年轮套作生产模式配套的种薯绿色轻简化壮芽调控、安全贮运控芽保鲜等多项技术。”严奉君说,这些技术可将种苗、种薯产量提高25%,效益提升30%,精准调控种薯休眠期与贮藏期匹配,萌芽期与播种期匹配,出苗快、齐、壮,齐苗缩短 12天,壮苗率提升30%。  “不再是蜻蜓点水式的帮扶,而是形成了长效稳定的合作关系,科技小院的研究生成为当地科技服务的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四川农业大学薯类团队首席专家、农学院副院长王强教授介绍,良种配以良法让老乡们感受到了马铃薯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建立机制天团聚力助推马铃薯产业  当天的学术交流会上,来自省内各科研院所的马铃薯专家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分享,内容涉及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技术、晚疫病防治、品种选育等,甚至还包括马铃薯加工。每一位参会的专家都在为布拖县乃至凉山州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把脉开方”。  “这次布拖会议,也是全省马铃薯专家们再次对布拖县的支持,也是专家们再次对科技小院的指导。”王西瑶解释,科技小院师生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各方专家的指导,再帮扶当地的产业和种植,以马铃薯为媒将大家拧紧成一股绳,共同助推布拖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数据统计,近年来,凉山州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逐年递增。2022年,全州马铃薯计划种植面积244.6万亩,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以上。布拖县马铃薯计划种植面积21万亩,是凉山州马铃薯种植大县。布拖县委副书记、县长邓兴伟表示,马铃薯产业是布拖县第一大产业,马铃薯专家团队的合作与支持将持续擦亮布拖县马铃薯这块“金字招牌”。  “我们不仅聚焦布拖县当地,还致力于推动全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潘海平研究员介绍,中国是全球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而四川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过去半年,围绕全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创新团队在科技成果、发明专利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为全省马铃薯的稳产增产,老百姓增收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查看更多
(记者 史晓露)“走,先去看看我们的番茄。”6月15日,当记者抵达泸州市泸县得胜镇接官坝村的泸县有机种植试验示范基地时,基地负责人、泸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小平热情地带领记者参观他们的试验成果。  这座40亩的基地由泸县农业农村局建立,自2014年以来,基地坚持有机种植,用农用酵素替代化肥和农药,开始了一场试验和示范。神奇的农用酵素  一进农场,记者就被眼前的番茄大棚吸引了,一人多高的架子上爬满了番茄藤,一串串青绿、粉红的番茄挂满其间。摘一颗轻咬一口,绵密多汁,沙沙甜甜。  “产量很不错,一年两季,亩产近1万公斤。”刘小平说,尽管未使用化肥和农药,但番茄长势良好,也没有病虫害发生。  奥秘就藏在基地门口摆放的一个个塑料大瓶里。“这里面装的都是‘宝贝’。”刘小平打开其中一个盖子,黄棕色的液体表面漂浮着白色絮状物,“这是油枯酵素,用菜籽饼发酵而成,上面白色的是微生物菌丝,主要成分是乳酸和酵母。”记者凑近闻了闻,居然还有一点香味。  “农用酵素的核心是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刘小平说,坏了的蔬菜水果、动物内脏、厨余泔水,甚至中草药、烟叶都可用来发酵。  近年来,随着酵素产品的风靡,农用酵素也受到重视。2018年底,工信部还发布了酵素的国家标准,将植物酵素分为农用、食用、日化、环保及其他5大类。  “农用酵素的本质是一个富含矿物质养分、代谢活性物质与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生态系统,是具有多重功能的生态产品。”刘小平说,其用途广泛,可作为液态肥、土壤改良剂和杀虫剂等。  不同原料制成的农用酵素,功效也不同。刘小平举例,动物内脏发酵后富含氨基酸、腐殖酸、氮磷钾等矿物质,可以替代氮磷钾肥。而烂姜、中草药、烟叶、大蒜等农用酵素中,含有芳香类驱虫杀虫成分,可用来驱虫、抑制病害。  农用酵素的制作也十分简易,易于推广。“将红糖、有机废弃物、水按1:3:10的比例装入容器中,发酵半年至一年左右,就可制作成农用酵素。”刘小平说,发酵好的酵素液可以兑水配置成100—500倍的营养液,用作叶面肥,一瓶10斤装的酵素液,足够一亩地一年使用。天然的植物乐园  农用酵素还串联起基地内的一个个生态系统。在基地内有一块堆肥区,由杂草、秸秆、牛粪、猪粪等有机质发酵而成。“发酵时,先把农用酵素兑水,在这些有机质上浇透,可以提升发酵效率。”刘小平解释道。  他捡起一块黑色的肥料块,用鼻子闻了闻,“这是牛粪发酵的,一点不臭,新鲜一点的还有草香味儿。”  发酵好的堆肥是很好的底肥。“种番茄、茄子、南瓜之前,先撒一些堆肥,产量好得很。”刘小平说,堆肥还可以养殖蚯蚓。他用锄头刨开堆肥表面的泥土,一群蚯蚓在其中蠕动,“蚯蚓吃过的肥料,含有天然的蚓激酶,可活化土壤。”  基地内,还建有3个几十立方米的露天酵素池,装满了用农用酵素和水兑成的液体,专门用来浇灌菜地。他们还会给基地里的鱼塘投放酵素,可以净化水质。基地内还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采用以虫治虫等多种生物防治办法。“螳螂是昆虫界的老虎和狮子,是顶级的捕食者,可以用来防治各种害虫。”刘小平说。  行走在基地内,仿佛来到一片植物乐园,耳畔是蛙鸣鸟叫,眼前是瓜果飘香。“每年基地要产七八十种时令蔬菜,品质好,不愁销路。”刘小平说,令他更开心的是,他们的试验示范已带动当地有机农业的发展。  基地管理员郑国富曾是泸县嘉明镇罗桥村的村主任,他坦言,刚开始村民都不相信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能种出菜来。但现在来“取经”的村民和外地参观团越来越多,村民还会自制酵素,全村的有机蔬菜面积已超过100亩。郑国富感叹道:“吃这里的番茄,跟小时候的味道是一样的。”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 文/图  夏至宣告暑热袭来。6月22日,在四川葡萄重要产区眉山市彭山区,不少种植户开始担忧葡萄遭受气灼,但眉山彭山葡萄产业数字化研发中心种植基地里,管理着278亩精品阳光玫瑰葡萄的基地负责人瞿慧却毫不担心。  原来,她气定神闲的秘密,就藏在该种植基地投用的四川省葡萄资源管理平台智能化管理系统以及配套数字农业智能设备中。实时监控摄像头、农事指标高精度传感器等设施为棚内标准配置。“住得”凉快干爽“吃饱”又能“喝足”  虽然葡萄相对其他水果更耐热,但如果生长期温度高于40℃,会对葡萄造成伤害。夏季晴朗天气阳光直射的葡萄棚,棚内温度之高可想而知。这时,棚内气温监测系统就发挥作用了。  葡萄种植基地里,顺着瞿慧手指指引,记者目光上抬,聚焦葡萄棚棚顶,当探头监测到葡萄棚内气温过高,棚顶“天膜”就会自动卷起,像是为葡萄开启了一扇“天窗”,加强棚内通风换气。与此同时,垂近地面30厘米的喷头会旋转喷出水雾,水分不仅不沾染果子,还能有效帮助降低棚内气温。  彭山当地多雨,过多雨水会导致葡萄掉果、烂果,也会增加葡萄遭受病虫害侵袭的可能性。记者仔细观察棚顶,发现除了天热自动开启的“天窗”外,每个棚顶还配有雨水收集槽。  “雨水经过收集槽后,顺着导管倾泻至我们下设的排水口,就避免了与葡萄产生直接接触。”瞿慧向记者解释,这样的做法,大大降低了以雨水为媒介的葡萄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目光从棚顶移向地面,记者发现,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为每行葡萄配备多达6根管道。普通滴灌设备,通常仅配备两根管道,一根给水,一根施肥,为什么这里的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配备多达6根管道呢?  原来,这是为了充分满足葡萄树幼苗期、生长期、膨果期不同根系发达程度下的用水用肥需求。当葡萄树还小时,根系不发达,靠近中间的两根管道就够用了;随着葡萄生长,根系逐渐发达,距离稍远处的管道就能发挥作用。这样周到的设置,保证葡萄全生长周期都能“吃饱”营养又能“喝足”水分。葡萄棚走进3.0数字化时代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吕秀兰介绍,彭山多雨寡照,昼夜温差小,单看气候条件,并不适宜喜光怕湿的优质葡萄生长。  要想把这一串串“提质增效果”种好,科技是重要突破口。经过与种植户十多年的共同努力,吕秀兰团队开发四川省葡萄资源管理平台,将避雨栽培、水肥一体化滴灌、覆盖反光地膜等优质葡萄栽培管理技术,纳入一“棚”之中。  “棚顶有‘天膜’,地面有‘地膜’,水肥六根管,数据实时测……”环顾棚内,只见实时监控摄像头、农事指标高精度传感器、滴灌设备等设施,已经成为葡萄棚标准配置。  这种全程数字智能化管理系统下的葡萄棚,让果农或管理人员通过电脑、手机,就可以直接掌握葡萄的生长情况,并对园里的智能设备进行遥控。与较为传统的水泥立柱竹片葡萄棚,以及前几年流行的普通钢架葡萄棚相比,如今的葡萄棚已走进3.0数字化时代。  “数字农业先进的技术与精准的管理,使果子从串型、大小、甜度、硬度、脆度、香味等方面,均远优于去年、达到精品果品质。”瞿慧告诉记者。  虽然基地的葡萄现在还处于膨果期,没有开启议价,但已有广东、上海等地经销商前来洽谈收购事宜。“全国的产地,我们基本都跑过,这里的果子管理得非常好,在全国都是顶尖水平。”当天,来果园查看的多个经销商对基地的葡萄品质赞不绝口。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袁宇君“五月脆李熟了,蜂糖李再过两周就达到最佳风味。这个阶段,最怕的就是果肉吸收过多雨水、果皮生长速度跟不上而引起裂果……”农技专家身处屏山县千亩早熟李科技示范基地,面对镜头讲述技术要点。这是6月21日,由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农村经济研究所承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村镇数字化科技信息服务综合示范项目”李子产业示范推广会上出现的一幕。  该项目历时一年多时间,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政府+专家(科技特派员)+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农业服务商+专家+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创新主体+园区+平台+需求主体”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搭建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社会化服务、农资农产品在线交易服务及全国农业农村科技信息与成果转化云等平台,目前正在屏山、金堂、雅安、自贡等地集中示范和推广。  在现场,屏山李子种植大户王明直呼方便:“以前我们需要技术的时候,要通过农业局等政府部门协调沟通,才能对接到专家。现在村镇数字化系统的应用,我们只需要下载一个手机APP就可以直接和专家对话,方便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病虫害、修枝等技术难题。”  除了手机APP,该平台客户端还包括微信“智慧小农码上种”小程序以及相关网页。  主持项目的北京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书锋介绍,项目研发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和成果转化云服务平台,基于区块链、知识图谱、智能评估、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网络等技术搭建,形成“转化平台为依托、价值共创为动力、主导产业为核心、产业规划为引领、技术体系为指导、龙头企业为主体、产权保护为保障、典型案例为抓手”的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集成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推广模式,提供“人人、时时、处处”的跨时空优质科技信息和成果转化服务。它就像农业板块的“淘宝”,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通过平台发布科研成果,农户通过平台提出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与需求,在线匹配相对应解决问题的成果和技术,双方“交易成功”,达成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示范应用为现代农业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为乡村振兴贡献数字农业力量。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整理报道  未来,究竟什么是未来?乡村的未来又究竟是何等模样?最近这段时间,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的余东未来乡村中国乡村美术馆游人如织。自“未来乡村”建设以来,余东村先后建起社区服务中心、共享食堂、共享图书馆等基本配置和中国乡村美术馆、南孔文创等特色场景,通过卖画、卖版权、卖文创,不断做大做美这幅“余东农民画”。  对大多数人而言,未来永远是动态的时间概念,看不见,抓不住。  也正是基于此,当“未来乡村”从衢州走来,在浙江全省推开之时,许多人一时不知所措:我们究竟怎样才能进入未来?  带着种种疑问,当浙江发布首批100个“未来乡村”试点名单时,记者试图第一时间撩开其神奇的面纱。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余东乡村未来社区。图据网络一问“未来乡村”到底啥模样?  顺着时间线再往前,余东村这幅“未来乡村”的画卷其实有迹可循:2019年8月,衢州市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率先启动“未来乡村”试点建设,在其下辖的6个县(市、区)分别遴选出一个重点村作为当地“未来乡村”建设的试点,以农民画为特色的余东村便是其中之一。这个800多人的小山村,参与农民画创作的村民达300多人,此举不仅扮靓乡村,还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2020年,浙江在全国率先绘制“未来乡村”蓝图,并提出任务目标,有农村区域的县(市、区)每年将开展1至3 个“未来乡村”建设。自2022年开始,浙江省每年建设200个以上“未来乡村”。到2025年,浙江省建设1000个以上。  什么是“未来乡村”?结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有分析认为,从广义上看,“未来乡村”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是美丽田园、美丽乡村、美丽环境、美丽经济之上叠加的新形态。而从狭义上分析,“未来乡村”是指立足乡村资源特色、地域禀赋、产业优势和人文特征等元素,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突出、环境优美、服务便捷、智慧互联、整体智治、共同富裕的,引领乡村发展方向的生态、生产、生活共同体。  在明确了“未来乡村”定义的基础上,浙江各地根据本地区乡村发展实际情况,相应地提出“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工作需要达成的目标,大体可以用两点进行概括:一是以“人本化、田园化、科技化、融合化”作为建设乡村未来社区的四大价值坐标;二是构建一套以“未来文化、生态、建筑、服务、交通、产业、数字、治理、精神”为重点的九大场景。从“未来乡村”的两大目标出发,为“未来乡村”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构建目标和具体的发展方向。  今年2月,浙江发布首批100个“未来乡村”试点名单,提出试点村要完成常住居民收入县域领先、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为县域村均1.5倍以上的“小目标”。杭州前溪村。二问“未来乡村”vs“美丽乡村”有何不同?  浙江是“美丽乡村”的发祥地,为何要再推出“未来乡村”?“未来乡村”与“美丽乡村”相比,又到底有何不同?组团式发展  仔细盘点可以发现,浙江首批100个“未来乡村”试点村中居然有25个并非村庄建制,而是以片区或组团的方式位列其中,这在过去几十年所有的项目中几乎从未出现。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处处长邵晨曲解释道,这并非硬性申报条件,而完全取决于乡村自身发展的需要。  “乡村都有行政区划,但单个乡村的资源毕竟有限,产业布局、招商引资都难成气候。现在打通了,就能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进一步对接多元化市场需求。”邵晨曲说,为了培育这一市场动因,浙江在规划、政策等方面作出相应引导。在“未来乡村”建设指导意见中,浙江就明确,对这种组团式、片区化经营予以鼓励。  类似的实践,已在湖州得到普遍推广。2020年,该市提出“组团式未来乡村”概念,决定每年建设10个左右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两年来“组团式未来乡村”渐入佳境。品牌化经营   目前,“品牌化经营”已成为一些地方推进“未来乡村”建设的“标配”。余杭招聘职业经理人,临安引入乡村运营师,绍兴招募运营团队……一个个地方都向“品牌化经营”发起总攻。  但正如常言道: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浙江农业产业历来“多小散”,农房农地都是农民的,村集体资产本就屈指可数,因此,品牌化经营常常面临着“无米之炊”的困境。  品牌化经营首先需要产业主题化。一些乡村其实有主导产业,但大家熟视无睹,或者即使有心却也无力,这就需要通过品牌化思路明确产业方向;一些乡村虽无主导产业,但有非遗文化、历史名人、民间故事,这就需要形成个性化差异后,再通过传播激活沉睡的资源。  如何向市场要盈利?浙江乡村建设促进会开始筹备“乡村运营专委会”,各路“英雄”相互探讨、取长补短,尽快形成可复制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也及时配合,将“乡村品牌化运营”列入高研班计划,准备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数字化支撑  在人本化、生态化基础上,浙江将“数字化”定位为“未来乡村”建设的三大导向之一。九大场景建设规范中,数字技术的支撑可谓无处不在。  在杭州市富阳区里山镇安顶村,这个仅仅是区级的“未来乡村”,其数字化水平已经让人不可思议。从山下进村,二维码沿路可见,这是“茶香安顶”小程序。扫码打开后,当前游客量、停车场余位赫然可见,还有景区导览和线路推荐。最妙之处在于“打卡”功能,既能看到别人足迹,也能留下自己美图,每个打卡点设有智能杆,签到后可自动生成小视频,供朋友圈分享。  但如果觉得数字化在浙江“未来乡村”中的应用仅此而已,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如今,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服务机构下沉到农业农村,为各地开发应用程序。农民用手机种地,老百姓参与公共事务得到信用积分,经营中用数字化提升消费体验,这在浙江乡村已是司空见惯。此外,浙江正打造“未来乡村在线”数字化场景,其集应用、管理、服务于一体,今后将实现网上议事、邻里互助、好物共享等功能。同时,浙江还启动编制《未来乡村数字化建设指引》,推进该数字化场景与各个地方特色应用间的纵横贯通。三问“未来”已来,应如何看待?  通过组团式发展、品牌化经营、数字化赋能,浙江的乡村正在颠覆传统形象,以更人文、更“江南”,也更具科技感的面貌向我们走来。  “当然,如何创新建设模式与路径,如何用新方法破解问题和挑战,如何通过‘未来乡村’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如何发挥政府、社会、企业、农民各方积极性,协同推进建设进程,我们永远在守正创新的路上。”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宗明感言。  作为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抓手”,浙江省启动首批“未来乡村”试点建设,对于这样的新事物,应如何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从目前的实践经验来看,“未来乡村”不仅是一种可以落地的乡村振兴范式,其场景构建方式也将成为乡村振兴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因此,如何正确地领悟“未来乡村”的实质,对于开展乡村振兴下一阶段的工作有积极的启示作用。(本版内容综合自农民日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及“华眼视界”网易号、“城市学研究网”等)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罗敏 文/图  眼下正是早熟鲜食玉米上市时,街头巷尾、百姓餐桌飘起了玉米清香,其中尤以集合糯玉米和甜玉米优点于一身的“甜加糯”玉米品种最为受宠。如今四川“甜加糯”玉米品种再添生力军!  6月9日,由四川省玉米创新团队组织、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承办的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暨“华鲜玉1801”测产验收会举行。在德阳市旌阳区红光印象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测产数据让人欣喜——“华鲜玉1801”鲜苞亩产1030.2公斤、生物产量亩产3836.0公斤,为早熟期高产、优质、多功能、全价值利用品种。  对于一穗好的鲜食玉米而言,口感和味道是首位。除此而外还有哪些评价标准?我省开展鲜食玉米新品种选育的意义何在?记者跟随现场测产、品鉴,见证这一粗粮“新秀”的问世。红光印象示范基地采收华鲜玉1801。城郊鲜食玉米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达120余万亩  测产专家一行来到田间,示范基地展示的5个特色型新品种、1个核心示范品种正值收获期。壮实的玉米秆形成绿油油的一片,个大饱满的玉米苞已“满仓”待收割。展示的品种单从玉米籽粒来看,有白色、黑色,还有紫白相间、黄白相间的。  “我们优选的品种类型包含了糯、甜加糯、甜玉米三大类型。”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专家孔亮亮介绍。  现场着重展示的是2022年即将审定的“ 华鲜玉1801”,剥开其苞叶一看,籽粒呈乳白色,整齐紧密排列,颗粒饱满剔透。  该研究所鲜食玉米育种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时至今日,团队已育成20余个甜、糯玉米品种,通过四川、广东、福建等省审定。  “为了满足市民对优质鲜食玉米品种的要求,我们选育出了甜脆型、甜加糯型以及含有较高花青苷的紫糯型等等,多类型满足市场需求。”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永红讲道,鲜食玉米作为发展都市农业的首选作物之一,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及都市现代农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种植品种和技术的逐渐成熟,近5年来,我省城郊鲜食玉米发展迅速,全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已由80万亩增加到了120余万亩,成为全国鲜食玉米主要产区,不仅能自给自足,丰富市民的膳食结构,一部分还调出省外,实现了助农增收。  而鲜食玉米产业之所以能在都市农业中脱颖而出,孔亮亮说,究其原因还与玉米本身营养丰富、符合当今大众消费者“抗氧化、粗粮细吃、营养均衡”等健康膳食理念有关。玉米富含花青素、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集“蔬、果、粮”兼用和“种、养、加”于一体,具有高产值、高附加值的特征。  在德阳,近年鲜食玉米种植面积增长迅速,在旌阳、什邡、广汉等区(市)形成区域性规模化种植,品种类型以甜加糯、甜玉米为主。  要把玉米种好,除了好品种还要有好的栽培技术。  测产现场,课题组就“华鲜玉1801”种植过程中集成的“宽窄行垄作、新型种子包衣、化肥减量增效”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如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结合机械旋耕整地亩施用底肥50公斤,利用水肥一体化追肥2-3次,每次施用全水溶肥8公斤,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氮肥施用量20%,每亩节本增效近200元。  经过现场测产,以白色甜加糯鲜食玉米品种“华鲜玉1801”为示范品种的田块,带苞叶折合亩产1030.2公斤、生物产量亩产3836.0公斤,为鲜食玉米绿色高效生产及多功能、全价值利用提供了新路径。”孔亮亮说。现场尝鲜打分“好吃”是第一要义  在市场面前,鲜食玉米的评价标准,产量是一方面,“好吃”才是第一要义。  一根根玉米直接从田间来到蒸锅里,经过沸水的滚烫,颜色由浅转深,再逐渐稳定,揭开锅盖的瞬间,清甜的香气充盈着屋子。  “华鲜玉1801”“旌甜双色88”“德黑糯959”三个品种经蒸煮后被分段摆放在同一样式的盘中,其对应玉米的完整穗型被一 一摆放在侧。评审专家对“华鲜玉1801”的感官品质、蒸煮品质进行打分,蒸煮品质又细分为气味、色泽、风味、糯性、甜度、柔嫩性、皮薄厚等小项。  “从穗型来看,较为美观,籽粒排列整齐,晶莹剔透。”四川省种子站副站长梁南山拿起一颗“华鲜玉1801”仔细查看。  蒸煮后品质如何?在专家眼中,则主要看其够不够甜、有没有咬劲、细腻度化渣性如何。  梁南山认为,对于走中高端路线的鲜食玉米品种而言,不仅仅是要让消费者“吃饱”更要“吃好”,口感和味道则更为重要。“往往其产量评判指标,要让位于品质指标,品种培育时也不再以产量作为核心目标。”  四川玉米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唐祁林同样认为,气味和风味值得关注。“华鲜玉1801”有浓浓的玉米香味,适口性上也不错,较甜,糯性好。  最终,专家组对“华鲜玉1801”品质品尝评价打分为87.5分。  孔亮亮说,后续团队成员还将围绕多元化、特异性育种目标,通过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单倍体诱导等高效育种技术应用,培育专用型、功能型及不同熟期等多样化的品种去满足市场多样性的需求。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刘佳 文/图  口感绵软,滋味浓郁,恰似儿时老番茄的味道。当下,成都、昆明等城市的盒马超市内,一款名为“老味道”的粉皮番茄常被消费者“宠爱”。鲜为人知的是,这些番茄皆源自眉山市东坡区,它们的主要栽种者并非普通农民,而是由电脑终端和物联网等组成的“智慧大脑”。智慧农业“超级大棚”内景。“番茄工厂”产量是传统种植5至7倍  6月14日,眉山市东坡区 户 外 温 度 已 飙 升 至35℃,但当地西南智慧农业产业园的智能温室大棚内,却让人丝毫不觉炎热。  放眼远眺,一行行高架栽培设施上,红黄错落的番茄长势喜人,工人们置身其中,忙着盘头、绕蔓,这里俨然是一个“番茄工厂”。这里也是整个西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最先进的智慧农业“超级大棚”之一。  “大棚的常年温度维持在20℃-26℃,是最适宜番茄生长的温度。”西南智慧农业项目计划部负责人潘聪告诉记者,这个智能温室大棚占地约112.8亩,里面种植了大约21万株番茄。其间,每一株番茄苗都可以持续生长近9个月,较传统种植生产周期大大延长。“通常,我们从前一年9月上中旬定植,当年11月底、12月初采摘,可一直持续采到次年7月、8月。”  “超长”的生长周期,为充足的产量奠定基础。“我们的番茄基本上每长 3 片叶子,结一次果。算下来,整个大棚内的单日平均采摘量约为15吨左右,春节高峰期单日可达20吨左右。”按照一次定植,持续采摘9个多月算,这里的番茄有更长的生长周期,棚内每窝番茄可持续长到17米。平均每平方米番茄产量可达75公斤,是传统种植的5-7倍。  那为何棚内的番茄苗可以超长“待机”呢?原因有二。  首先是品种。据了解,这里主要种植的大粉、心里红、樱桃等番茄品种皆源自日本、欧洲。和国内的优秀番茄品种相比,它们不仅口感好,味道浓,关键还在于可持续生长。每日约有5-6吨番茄从这里运出,直供给西南地区5个省会城市的盒马超市,价格可卖到15元/公斤。  其次则是智慧种植模式,为整个大棚的番茄营造了最佳生长环境,减少了气候对番茄生长的干扰。“智脑”控制大数据助力科学种田众人皆知,植物生长离不开温、光、水、气、肥等五个必备条件。  在该智能温室大棚内,有一个电脑控制室,这是整个大棚的“中央智脑”。电脑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棚内的温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等一系列环境指标,而这些数据由分布在大棚内2000多个传感器采集传输,“智脑”则预设番茄最佳生长参数,根据采集数据自动控制棚内的灌溉系统、帘幕系统、水雾系统等,进而对棚内的温度、光照、水肥等进行调节,营造最佳生长环境。“通过这套系统,可对番茄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智能感知、分析和决策,从而实现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牟万洪说,适宜的生长环境,使这里的番茄无论大小,其口感、色泽、营养成分都大同小异,从而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大棚内的科技元素还不止这些,这里种番茄不用土栽,而是吃“营养餐”。一枝枝番茄苗被插在配备了滴管设备的椰糠条内,然后通过“智脑”远程控制水肥,进行调比合益的营养输送。棚内还有数十箱熊蜂,通过生物授粉,避免过度施用农药,从而做到即摘即食、绿色无污染。  另外,有了“智脑”加持,人力从过去的常规田间劳作中解放出来。“我们现在更像是产业工人。”东坡区太和镇莲墩村民邓洪秀常年在棚内务工,她一个月领3000多元工资,主要负责对番茄日常管理,记录其生长,观察授粉情况,估算粘虫板上的害虫数量等,而像她这样的工人,在这里有近50名。  在大棚旁,还建有气调贮藏库和智能化包装生产线。“番茄摘下来几分钟后,我们就立即进行智能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一些不需要马上发的货品则可以放入气调库,以确保新鲜度和好口感。”潘聪说。  据了解,西南智慧农业项目总规划面积1283亩,总投资约 15 亿元,目前投资1.5亿元,包括一个智慧温室大棚在内的项目一期工程已启动运营。 查看更多
(张超 记者 薛维睿)5月30日,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桂花村内雅安凤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号大棚内绿油油的草莓苗长势喜人。  “草莓喜光喜热,而雅安阴雨天气较多,草莓苗能在这里良好培育,关键在于大棚内的智能控制系统。”基地工作人员李泓霖说,利用数字化技术,工作人员可通过终端直接对大棚进行人工干预,为植物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雅安凤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李鸿霖/摄  与此同时,在雨城区数字农业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数据,基地内的电磁阀、杀虫灯、气象站、水质监测等点位运行状况也一目了然。  该中心是雅安市全域数字农业项目的建设重点之一。项目通过全域数字农业平台及各县区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从农业生产、加工、物流、仓储、消费等全链条的数字化监管和应用服务,实现农事要素数字化、农事主体在线化、农事活动智能化。  “目前,项目一期基本建成,在雅安凤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及雨城区、名山区等重点茶园,可自动化采集环境数据、影像的信息化设备已经上线。”雅安市天润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前,雅安市正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维度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对传统农业生产过程进行改造。雅安市农业农村局信息技术科高级农艺师郝克伟表示,大数据挖掘和场景化运用,解决了零星分散农户的农事作业智能化、省力化和高效化问题。未来雅安还将从农业“产、收、供、销、储、运”实际应用场景出发,推进数字农业发展。 查看更多
新华社上海5月24日电(记者董雪)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需水量大,优化其节水抗旱性状事关百姓“饭碗”。近日,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团队最新发现了一个能让水 稻 更 抗 旱 的 基 因OsRINGzf1,该基因通过减少细胞上的水分通道来减少细胞失水,提高植株在干旱条件下的保水能力。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学国际知名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  “我们做了长期的抗旱性遗传研究,用大量干旱条件和正常条件对比寻找调控抗旱性的基因,通过精细定位在水稻第四染色体上发现了OsRINGzf1。”文章通讯作者、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副研究员刘鸿艳介绍说。  第一作者、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陈守俊介绍,超表达该基因(即增加该基因)增强了水稻对干旱胁迫及盐胁迫的抗性,相反,敲除该基因使水稻对干旱更为敏感。在干旱条件下,超表达该基因的水稻产量比对照组高10%以上,从而减少干旱带来的产量损失。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揭示其调节抗旱机制——可以与 OsPIP2;1 等 6 个水 通 道 蛋 白 结 合 ,在OsPIP2;1 的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刘鸿艳解释说:“该基因会给水通道蛋白打标记,被打上标记的水通道蛋白将被带到蛋白酶体那里去降解掉。”  水通道蛋白就是细胞膜上的“水孔”,为水分跨细胞运输提供通道。水分会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到细胞间隙,再从间隙来到叶表皮下的气孔处,进而在蒸腾作用下蒸发到空气中。因此,当 OsRINGzf1基因增加,水稻的“水孔”减少,水分的流失自然减少。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3个地块共计3.305亩,平均亩产608.3公斤,单个地块最高亩产达642.2公斤!”5月29日,在梓潼县宏仁镇石台村,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四川农业大学育成的小麦新品种“蜀麦133”进行现场实产验收。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余懋群现场宣布了测产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5月20日,农业农村部公布176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其中,四川3个小麦品种通过,“蜀麦133”作为高产品种类别小麦名列其中。  能通过国审,“蜀麦133”凭的是什么?伍碧华在田间查看“蜀麦133” 杜铠兵 摄白粒小麦高产抗打  测产结果出炉,“蜀麦133”品种选育者、四川农业大学伍碧华教授松了一口气。“这次测产,可谓生态区域、测产地块和种植户‘三随机’,就像是一次随堂考试。”伍碧华告诉记者,从5月24日,他们就开始寻找未收获的“蜀麦133”。但此时,全省各地小麦收获已近尾声,该去哪里寻找种植户呢?  各方联系下,伍碧华了解到梓潼县尚有小部分“蜀麦133”未收获。在石台村的小麦坡坡地里,伍碧华告诉记者,“在今年小麦前期湿害,中后期大风大雨等诸多不利条件下,‘蜀麦133’抗病、抗逆、高产、稳产的优势更为凸显,实现了逆势增收。”  “蜀麦 133”的特点之一是“白粒”。白粒小麦的平均市场价格每斤要比红粒高。”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刘登才介绍,白粒小麦因其加工时出粉率更高,加工后的面粉色泽更好,具有更高的商品性,因而在市场上更受欢迎。  既然如此,种植户为何不大量选择种植白粒品种?  “通常情况下,白粒小麦产量更低。”伍碧华道出了背后的原因,由于生物学特点的差异,白粒小麦想要实现高产的难度更大,市场上一直比较缺乏高产的白粒小麦品种。  2017年,由伍碧华主持选育的白粒新品种“蜀麦133”通过四川省小麦品种审定 。 该 品 种 以“ 川 育 23”“B1291”为品种来源,具有高抗、高产、广适的特点,在四川省区试中平均增产14%,亩产达407.5公斤,与当时省区试最高产的红粒小麦品种相当。“”去年,‘蜀麦133’在绵竹市测产,平均亩产达551公斤。今年,‘蜀麦133’的产量依旧‘抗打’。”伍碧华说。抗病抗穗发芽  “经过我们这些年的观察,‘蜀麦133’鲜有穗发芽现象。”四川玉麦吨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何永金告诉记者,由于该品种小麦的稃片很薄,穗型直,下雨后很容易被风干,着生籽粒的部位不易积水。  “今年我首次尝试种下该品种,12亩‘蜀麦133’病害发生很轻,尤其是后期的雨水和大风天气,也不见倒伏。明年我会扩大种植面积。”种植户张顺富告诉记者。  四川玉麦吨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何龙介绍,石台村为典型丘陵旱地,“蜀麦133”在当地由农户自主耕种生产,实行化肥、农药双减栽培。此外,该品种具有高抗条锈病、中抗赤霉病,耐湿、耐旱、抗冻、耐寒、抗高温逼熟等特性。  事实上,长江上游区国审品种较其他麦区国审品种困难得多。长江上游区小麦国家区试负责人、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伍玲介绍,由于长江上游区生态的复杂性以及严苛的审定标准,长江上游各省(市)自1998年以来仅有39个(四川省37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审。而“十三五”至今,我省仅有8个小麦品种通过国审。  通过国家审定,意味着“蜀麦133”适应性广、稳产、高产等特性和潜力得到认可。审定意见显示,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贵州、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湖北等省(市)种植。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黄明新 彭敏 记者 洪瑜  5月20日,阳光明媚。站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树堡乡大黑山顶,放眼望去,只见山坡上一块块光伏板整齐排列,仿佛正迎接着太阳的“检阅”。这里就是四川首座山地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会理市树堡光伏电站的所在地,记者带着“好奇”探访了会理“风光电”项目的建设。充分发挥地域和阳光优势  “光伏组件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对于这种“晒太阳”就能有收入的项目,值班长马勋龙对记者如是介绍道。  大黑山位于会理市树堡乡域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拥有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地域宽阔平坦,非常符合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条件。树堡光伏电站正是在这样的优势资源中应运而建,是四川省首座山地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分三期建设,一二期于2013年12月27日并网发电,三期于2014年12月21日并网发电。  建成后的效益也十分明显,马勋龙说:“树堡光伏电站总装机50兆瓦,近三年年平均发电量在7500万千瓦时左右。在发电过程中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每年可减少使用约2.31万吨标准煤,减排6.29万吨二氧化碳。”  除了发电,树堡光伏电站还认真落实“1+N”政策,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电站每年所需的除草等工作均从当地村民中聘请,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同时,电站还先后捐款40万元用于树堡乡梅子村村道公路硬化工程,并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工作,受到了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涓涓细流汇聚“双碳”力量  今年全国两会,“双碳”目标、清洁取暖、风电光伏大基地、低碳出行等成为热议的能源关键词。会理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凉山彝族自治州重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推进风电光伏“双百万工程”,科学合理规划风电、光伏项目集中地区配套电网布局,推动清洁能源就近就地消纳,力争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总容量达到200万千瓦,加快实现绿色崛起。  据会理市发改经信局资料显示:会理市目前建成投产的光伏发电站共5个,装机容量170兆瓦,年平均上网电量约2.298亿千瓦时;建成并网的风力发电项目共7个,总投资约38亿元,装机容量384兆瓦。  今年以来,会理市继续立足资源优势,落实抢先发展新型能源、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措施。4月26日,华能凉山州会理市小箐村65兆瓦风电项目开工仪式在新发镇小箐村举行,吹响了会理新一轮“风光电”建设的号角。据了解,会理市拟于近期开发的光电项目共2个,预计装机103兆瓦;规划风电项目7个,合计容量约448兆瓦。  在“双碳”目标下,“风光电”项目让山坡上汇聚起了涓涓电流,通过国家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王晓林  五月农事忙,麦黄喜开镰。日前,笔者在大竹县周家镇柳州村四组看到,一望无际的麦地里,仰头饱满的穗枝铺满了麦床,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正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伴随机器的轰鸣声,“吃”进麦秸,“吐”出麦粒。同时,由达州市农业农村局、大竹县农业农村局共同组成的专家组成员正在对该镇推广的川麦59良种小麦高产技术进行测产验算。村民在对脱粒后的小麦装袋  在柳州村池塘塝开阔处,三三两两的村民顶着烈日将袋装的小麦搬运到院坝扬场、翻晒。四组村民田克成看着一地的金黄,满脸都是丰收喜悦:“去年9月份,我家流转了5.2亩土地用来栽种小麦,期间既管理又务工,七、八个月时间就挣了1.8万多元。”  去年秋收刚过,该镇党委、政府为答好“土地谁种”这个问题,决定利用冬闲地空的时机,通过引进业主流转土地,积极引导农民广泛参与,构建起镇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的三级联动机制,大力推广小麦种植,促进小麦产业增产增收。  据该镇分管农业工作的人大主席冷奇德介绍,经过科学论证,补贴生产资金10万元,统一采购了川麦59良种小麦,免费提供给农户种植。通过大力推行“村党委+专合社+农户”发展模式,并成功引进种植业主石庆顺前来承包土地,在柳州村连片发展小麦面积520亩,惠及农户126户。  为协调解决小麦种植过程中的问题,由镇人大代表、高级农艺师杨飞牵头,组织镇域农技专员、土专家、田秀才等成立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蹲点,对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据市县两级专家实地测产,该镇小麦亩产实现307.12公斤新高,改变了多年来小麦产量低的现状。“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技术保障,增强农户种植小麦的积极性,确保全镇小麦播面超过3000亩。”县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王雷对今后小麦产业的发展信心满满。 查看更多
四川农村日报讯 记者 杨都 文/图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随着成都平原小麦陆续成熟,田间一派繁忙景象。5月12日,成都市农业农村局邀请省农科院、川农大、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有关专家,对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下文简称“成都市农技总站”)位于天府新区籍田街道清华村的稻茬小麦翻旋浅覆技术示范田进行了测产验收。  示范田属成都天府新区自勤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验收结果显示,合作社通常采用的免耕浅旋机播技术田块亩产为418.3公斤,而翻旋浅覆栽培技术示范田亩产达到504.1公斤。面对显著的增产效果,合作社负责人苏烈当场表态:“下一年我要大面积使用这项技术。”收割机驶过天府新区金色的麦田。增产增收新技术跑赢了老办法  时间回到去年8月,成都市农技总站到合作社开展粮食生产调研工作。“专家们发现我们的小麦每亩产量仅为250余公斤,于是向我介绍稻茬小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以提高小麦生产水平和产量。”苏烈说。  苏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选择了一个田块进行试验,而剩余的麦田,还是使用自己习惯用的免耕浅旋播种技术。  去年小麦播种期,雨水特别多,极不利于小麦播种出苗。试验示范中,两种播种方式下小麦品种相同,播期相同,土壤类型一致,播种量、播后田间肥水管理措施也保持一致。  这时,小麦翻旋浅覆技术示范效果凸显出来:长势明显更茂密,麦穗更粗壮、颗粒更饱满。而最终的亩产数据出来后,苏烈更是对新技术有了新的认识。他说,相比于常规的免耕播种技术,新增的“翻”“旋”工序会使小麦生产每亩增加约70元的成本,但每亩能增产80余公斤,增加200多元的收益。“可以多赚些钱,这是我决定扩大推广这个技术的原因。”苏烈说。李浩(右一)向专家组介绍稻茬小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的实施要点。三道工序解决小麦“播种难出苗差”难题  小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为什么这么好?  成都市农技总站农艺师孙加威先给记者科普了成都小麦生产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随着近年来成都小麦实现规模化生产,小麦生产‘播种难、出苗差’问题频发。”  孙加威说,水稻收获到小麦播种,正是成都平原的秋雨绵绵季节,不利于播种;而小麦播种后,成都平原冬季的降雨量迅速减少,造成冬干,不利于小麦出苗;土壤方面,小麦集中的西部区域土壤大多比较黏重,这类土壤不疏松、不透气。  成都平原稻茬小麦生产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肥料表施,除草剂用量大等情况,“更容易造成肥料的流失,利用率低。”孙加威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成都市农技总站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研究总结,形成了小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其关键就是播种环节的3道工序——“翻”“旋”“覆”。  孙加威介绍:“‘翻’是使积水排出,土壤疏松。”由于小麦根系多分布在 0-20 厘米土层中,因此第一次翻耕深度在15-20厘米为宜。  翻耕过后,要将底肥均匀撒施,然后通过旋耕机将肥料混入土壤,这是第二个关键环节——“旋”。“这种底肥深施的方式,可使肥料的农学利用效率增加10%以上。”  而后,小麦种子撒播于土表,这时需再进行一次浅旋,让种子浅埋在3-6厘米的疏松土壤之下。“这就像给小麦种子盖了一层被子,具有温暖、保湿、透气的效果,能够促进小麦出苗齐。”潜力大空间广主推技术进一步加快应用  成都市农技总站站长、农业推广研究员李浩说:“近年来,我站不断在研究探索成都平原气候环境下如何提升粮油作物单产,今天这个小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成果,2021年全市小麦平均亩产已突破315公斤。”  2021年10月,成都市农技总站起草的《成都平坝区稻茬小麦翻旋浅覆耕作栽培技术规程》颁布实施。2021年12月,“成都平原稻茬小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列为全省2022年农业主推技术,正式向全省发布。  李浩介绍:“全市小麦单产水平同翻旋浅覆示范产量相比,还有很大一截提升空间,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查看更多
(记者 江芸涵)风吹麦浪,金黄的麦穗随风摇动。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在麦田中缓缓行驶,进行全程机械化收割……近日,在四川省首个“五良”融合无人农场,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的技术人员遥控指挥,完成了从小麦收割到脱粒装车的全过程,实现了整个收割卸粮无人化作业。  “五良”融合无人农场项目面积300亩,采取“政府+高校+企业”相结合模式,由大邑县委、县政府进行统筹协调,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牵头实施,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特聘院长罗锡文的团队提供技术支持,是四川首个“无人农场”。  “小麦协同收获是无人农场其中的一个环节,我们叫做耕种管收,所有环节都实现了无人化。”罗锡文说,如今,世界农业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迫在眉睫,搞“无人农场”就是为了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查看更多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