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陈梦蝶 钟正有)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米袋子”安全,中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省市“春雷行动2023”,抢抓春耕备耕农资采购关键时间节点,四项举措落实农资市场监管责任,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助力农民春耕生产。高度重视,强化工作部署。一是结合省市“春雷行动2023”,召开了“春耕护农”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工作部署会议,对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工作进行安排。二是根据职能职责和工作实际,制定了《中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春耕护农”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春耕护农”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三是明确工作目标,进一步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将目标任务细化至相关业务股室和市场监管所,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强化措施,抓好工作落实。一是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农资产品单位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急春耕之急,服春耕之务,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化解质量安全风险,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二是开通农资产品检验检测绿色通道,为农资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三是畅通投诉举报通道,快速解决农资消费举报投诉,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四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农资产品专项监督抽查,加强后处理工作力度,关口前移、主动作为。五是督促指导单位从生产源头、进货验收把好质量安全关,对不合格产品严查生产单位原材料把关和出厂检验情况,追查经营单位进货渠道和验收情况,有效防范不合格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保障春耕备耕。截至目前,共计出动执法人员639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513家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发现问题21家,整改21家,立案查处1家。协同配合,注重工作衔接。一是成立农资工作检查组,对辖区内农资市场生产经营主体的资质、进货查验、产品外包装、注册商标、广告宣传、计量检定、产品价格等方面进行逐项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化肥经营单位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立即整改。二是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与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等部门协同联动,严厉查处偷工减料、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以及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未按规定要求取得生产许可证而擅自生产、销售,以及生产销售“三无”农资产品的违法案件。开展宣传,提升法律意识。一是向化肥生产销售单位以及消费者发放宣传资料,大力营造知法守法的良好环境,提醒化肥经营单位在购进化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做到合法合规经营。二是指导农民正确选购优质化肥,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维权意识和识假辨假的能力。截至目前,共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13
(王雨娇  孔继红  记者 陈斯)  “老谢,我来反映一个问题。现在我们三水镇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但是旅游景区偶尔还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现象……”2月24日,四川德阳广汉市三水镇友谊村村民周伯娟走进谢家院子的民情超市,提出自己的意见。“好的,你的意见我马上反映,也会尽快给你一个答复。” 超市老板谢启东一边记录,一边说。群众有意见,怎么去超市反映问题?因为,这并不是一间普通的超市。这家超市是群众聚集中心据点之一,被友谊村党委设立为“民情超市”,超市老板谢启东也被设立为民情收集员。与此同时,这家“民情超市”也是广汉市三水镇在友谊村探索“五微治理工作法”打造的其中一个“微点位”。基层村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梦想。基层村的“微小处”,正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破解基层治理群众参与性不强、获得感不足、满意度不高的难题,三水镇在友谊村探索“五微治理工作法”,建立基层治理人人参与的社会格局。所谓“五微治理工作法”,即设置“微点位”,建立“微队伍”,收集“微需求”,提供“微服务”,产生“微效应”。“微点位”收集“微需求”。每天超市关门后,民情收集员谢启东就会及时将群众对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友谊村党委。在转达周伯娟反映的景区不文明现象后,村党委立即召集辖区党代表、人大代表、院落长、网格员等开会研究解决方案。“大家都来说说,如何治理不文明现象,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形象。”“我觉得可以专门制定景区公约,结合廉政文化进景区活动和‘积分制’管理对村民行为进行引导。”“我建议加强宣传,利用我们的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宣传文明新风尚。”“还可以从娃娃入手,在幼儿园和小学开展文明教育,用孩子小手拉动家长的大手,进而带动全镇。”……“微队伍”提供“微服务”。就在研讨会的第二天,三水景区就有了变化。镇、村党员干部带头清扫街道卫生死角,对景区秩序进行整治;各景点闪动着志愿者们的身影,他们倡导村民爱护景区环境,为游客提供贴心的指引服务;在校园里,一场“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的主题活动正在火热展开……“微服务”产生“微效应”。在推进“五微治理工作法”的过程中,三水镇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按照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要求,着力将工作重心下移,充分了解社情民意,通过“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制、环境卫生“红黄榜”、人居环境整治、设置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助推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地处沱江水域源头,因湔江、石亭江、绵远河三江汇流而得名的三水镇,从昔日破旧落后的小渔村,经过不断从细“微”处治理,如今村容村貌整洁、水清岸绿景美、乡村旅游兴旺、集体经济发达,成为国家4A级景区,荣获西部钓都、四川省“天府旅游名村”、全国文明村、四川百强名村和集体经济十强村等称号,并被誉为“中国最美渔村”。一幅碧水蓝天、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秀美画卷,正在这个小渔村徐徐展开。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3-09
 (梁潼 张雨心  记者 闫新宇)日前,中江县凯北粮油园区首届“花田渔歌·春日游集”启动仪式暨油菜花节开幕式在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中江县黄鹿镇举行。从主会场宝塘村沿着产业大道一直到福沟村,徜徉九公里赏花带,大美春光尽收眼底。油菜花开了走进福沟村,仿佛置身童话小镇。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犹如一张巨大的金黄色地毯,七彩热气球点缀其中,带有立体墙绘的村屋令人眼前一亮,撑着纸伞的汉服姑娘惹人注目,还有到此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师生,三五成组,有的在花田中写生,有的亲手绘制风筝……游客纷纷拿出手机、相机定格这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画面。结伴赏花据悉,花田渔歌·春日游集”系列活动将持续到3月底,期间游客可踏进五彩福沟,看“童话小镇”里油菜花铺的金色浪漫;徜徉思源小渔村,赏渔塘月色下的星空璀璨;走进农业主题公园,品鱼米之乡建设的累累硕果;相遇金福桃花岭,食桃花源记里的人间烟火……游客赏花作为中江县凯北粮油园区北部核心区,近年来,黄鹿镇充分发挥“因水而生、因山而美”的自然禀赋,立足“两市五县(区)八镇交汇之地”的区位优势,以花为媒、以节会友,借助“黄鹿湖”农业主题公园这个重要平台,推动集渔趣、农趣、闲趣、食趣为一体的农旅融合新业态,实现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公园化,擦亮中江北部对外名片,成为中江名副其实的休闲后花园。“接下来,我们将立足黄鹿特有生态资源,不断拓展‘春日游集’的文化内涵,将‘生态资本’转化为‘绿色财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互利双赢,打造风景更美、韵味更足、产业更旺的美丽黄鹿。”黄鹿镇党委书记田勇表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09
(王庭珮 杨伟 钟正有)今年以来,什邡市禾丰镇坚持立足各村(社区)实际,充分发挥党建在基层治理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融入“五治”治理理念,激活集体经济“新动能”,取得初步成效。 采摘草莓“政治”引领,绘好集体经济“同心圆”。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强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遵循城乡融合的发展理念,以“集镇大党委”为核心,以“和平村、镇江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社区),按照“资源共享、队伍共建、互促共进”的发展思路,组建“党建大联盟”,全面提升村集体经济整体水平。对照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考评指标,认真梳理、摸清底数。 指导现场“自治”强基,筑牢集体经济“桥头堡”。以镇江村为试点,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民议事协商模式,积极探索“1+N+X”村民议事协商模式。在镇江村组建村协商委员会,“1”为协商委员会主任,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N”为村书记以外的其他“两委”成员、村(社区)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和专业人士等;“X”为利益相关人员。根据每次协商的议题,动态调整参与协商的人员。既体现协商主体的多元性、代表性与开放性,又符合农村的实际,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大棚种植“德治”润心,焕发集体经济“新风貌”。依托石亭江产城融合区规划定位,以“公园小镇”规划布局为依托,以“以德润村”为思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多渠道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实施“夜鱼街”打造、集镇“禾丰元素”风貌提升、文化法治体育广场、“白鱼河乡野公园”等项目,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集镇示范片区”。精品打造白鱼河沿线点位,在S106钢筋桥白鱼河入口处,对荒地进行整理使用,种植草坪,树立白鱼河乡野公园入口标志牌,形成靓丽的风景线。镇江村村集体经济充分发挥“村企共建”的示范带动作用,多方筹措资金70余万元,流转闲置农房,新建综合服务体——“同心社”,成为村企议事的新阵地,使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红利。“智治”赋能,打造集体经济“样板间”。积极探索数字技术赋能集体经济,打造智能化生产模式。2022年,以“党建+数字赋能+产业”为引领,打造和平村“党建花椒产业示范园”,筹集中央、省、市、县财政扶持资金100万元,自筹10万元,先后购进枝杆分离机、修建冻库、冷藏室、修建标准化鸡舍、修建农产品展示厅等,对产业示范园提档升级,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和平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持续做好花椒种植销售的同时,积极挖掘花椒内在价值潜力,尝试花椒园套种粮食作物、林下养殖花椒鸡,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达7.5万元以上。“共治”共享,扩大集体经济“幸福圈”。按照什邡市委乡村振兴“一环两带三线”总体布局,以G350和S106沿途为重点、布局高标准农田和农业产业项目。2022年,镇江村联合长丰化工,率先启动“村企共建”模式,以“党建鲜蔬产业园”为依托,联合周边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形成百亩稻菜轮作鲜蔬产业联盟;尝试“飞地”经济模式,在城东村开展特色草莓种植,探索壮大集体经济发展新方向。文顺村积极探索发展“千亩稻鱼共作”模式,争取产业提升项目投资300万元,开启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双突破”的新尝试。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09
(邱洁  赖雅莉 钟正有)近日,在德阳市旌阳区孝感街道红伏村6组黄土河专业合作社的蔬菜采摘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豆苗,热闹极了。“豆苗只剩最后这一块地了,今天计划全部摘完,过两天就育种玉米了。”在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里,销售主管邹怡介绍道,园区的豆苗均运往粤港澳地区进行销售,整个冬季40亩地共采摘了5轮,预计产值达到30多万元。蔬菜采摘工人们分工合作,这边忙采摘,那边忙育苗。在不远处的大棚里,几名工人正忙着将育好的玉米苗放在筐里,即将移栽到田地里。同时,蔬菜基地旁边是水果采摘区,以采摘为主、品种齐全,满足不同季节的游客采摘需求。“200多亩的水果,每年产值可达到600多万元。”邹怡说。 2020年,合作社投入200万元引进了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一个手机APP就实现了整个园区的管理。邹怡说道,“自从使用了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后,节约了90%的人工和80%的水肥。”地块信息、智能水肥、作物长势、农事管理、土壤数据……在APP主页面上,从育苗到田间管理,一个系统全部“搞定”。“地下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土壤水分和养分,根据数值提醒你灌水和施肥。灌好多时间、好多量均由科学测定,我们只需要点击水泵和需要灌水的田块即可。” 邹怡说,该系统还可以辨别作物生长和病虫害防治。“除了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我们还重视与相关研究院所的产学研合作。”黄土河专业合作社办公室主任曾定富介绍道,合作社还邀请了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自然资源研究所、省农机研究院等专家进行指导,并建立了相关学科的试验示范基地280亩。此外,该合作社还探索了 “合作社+基地+农户+超市”的市场营销模式,将产品销往香港、澳门、上海、成都、重庆等地,彻底解决了农民进入市场时的“卖果难”“卖菜难”等问题。“防控中间环节操作,节约了交易成本,形成了生产、包装、营销产业化格局,维护了农民的利益,开辟了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孝感街道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肖娟说,基地建设后带动周边乡镇农户种植特色蔬菜、水果面积3600余亩,产值达1080万元。经过近几年发展,黄土河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一个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农业科学教育、农产品加工、农旅结合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园区。“我们的蔬菜水果一共有169个品种,已建成水果新品种展示区、四季采摘区、绿色蔬菜出口园区、智能化育秧示范区、新技术展示区、现代农业培训区500亩。”孝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近年来,孝感街道紧紧围绕“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的决策部署,以红光印象产业园区为中心,正努力打造集现代农业、生活体验、艺术共创、农艺研学、田园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黄土河专业合作社是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成功样板。”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街道将立足科技进步和模式创新,通过打造“一区”“一带”,助力现代农业“加速跑”。即:现代农业发展区,在红光印象产业园区打造水果、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的种植基地,带动周边农民致富。黄土河农业研培带,依托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高校资源建立梨李杏培育基地,打造集新品种培育、观光农业、亲子采摘为一体的农业产业研培带。此外,还将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推动无人机、智能灌溉、智能温控等农业智能装备应用,建设农业园区智慧管理平台,提升农业生产精细化水平,打造智慧农业产业园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07
(钟正有)当前,正值小春田管、大春备耕关键时期。中江县始终把抓好农资保障供应和安全作为重要任务,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近日,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粮食稳产高产保驾护航,中江县圆满承办了“2023年四川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启动仪式,为消费者营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确保了春耕生产顺利进行。聚焦重点领域,严打侵权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加快农产品溯源机制和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加大优质农资品牌培育推广力度,加强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制售假劣农资、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行为。2022年,全县农资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违法立案26件,罚款12.08万元,查获假劣农资60余公斤。全年案件查处率100%,农资生产单位检查率100%,农资门店检查率100%,饲料兽药门店检查率100%。部门联合执法,扎实推进农资监管落地见效。中江县市场监管局、县公安局、县农业农村局联合成立12个检查组,紧盯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积极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提高监督抽查效率,有效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广大农户播上“放心种”、施上“放心肥”、用上“放心药”。2022年,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3000人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20家次,检查农资集散地、市场、农资门店2100家次,联合查获一批劣质肥料案,涉案物资330余吨,涉案金额50余万元,涉案人员6人。强化农资宣传,提高农药肥料辨假识劣水平。狠抓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学习,大力开展农资管理培训,充分利用“三下乡”“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农资市场检查、“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等方式,引导农户准确辨别农资、科学购买农资、合理使用农资,不断增强农资经营者守法意识、农户农技知识和维权意识。现已开展集中宣传20余次,出动宣传车辆20余台(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张贴标语、横幅50余处,直接培训农民群众1000余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06
(记者 阚莹莹)2月24日,德阳广汉市金轮镇,阳光冲破云层,驱走了连日的阴雨。  “在这儿!”一片生菜地旁,黄达安打着招呼迎面走来。戴着眼镜,身着黑色休闲装、黑色运动鞋,他寒暄道:“刚从地里回来,身上都是泥,才换了身像样的。”  黄达安有一个骄傲的身份——一名拥有“副高”职称的种田大户。  2020年,四川启动深化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工作,广汉市被列为首批试点县(市、区)之一。在这之前,全省已培养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试点的目的,就是深化职业农民制度,探索遴选、培养、认证、管理、扶持、退养等一系列政策框架,为全省提供经验,让农民成为一份真正可以从事终身的职业,最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近3年时间过去,职称证书为“黄达安们”带来什么变化?黄达安在田间察看生菜病虫害发生情况。记者 阚莹莹 摄如何“种出”高级职称?首批试点取消了论文发表这一环节,直接进行答辩  农民也能评职称,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自2013年从金属回收行业转到蔬菜种植,回归农民这一身份以来,黄达安接触过不少有高级职称的农业院校专家。“但从来没有想过这4个字会跟我这个农民产生什么直接联系。”  摆在眼前的最现实的难题是:农民考职称,技术可以学,但论文怎么写?  “虽然常说‘论文写在大地上’,但对于我这种只有种田经验而没有专科培训的农民来说,与其坐在桌子前‘憋’一篇论文,还不如去田里‘翻泥巴’晒上一天。”黄达安说。  “考虑到不少种植户都面临这个问题,当年的首批试点取消了论文发表这一环节,直接进行答辩,让农民用技术来说话。”广汉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包慧娟说。  “答辩非常严格,如果不是真正沉下心从事农业生产,很难过关。”和黄达安同一批申请高级职称的广汉市种粮大户吴春,至今还记得在答辩环节中,专家评审组提出的一个有关小麦赤霉病防治时间的问题。  在不少小麦种植户的经验里,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一般要在开花期。“但是,当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提出防治时间要提前半个月的观点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在开花期防治的理念已落后。”吴春说,这就对职业农民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从事一线生产,更要随时关注技术革新。  在黄达安看来,虽然他的“论文”没写在纸上,“但我写在地里,写在脑子里。”从立志把所有蔬菜品种都种一遍,再到转变观念“重特色”,黄达安在脑子里写下一本随时都能翻出来的技术论文集。  2020年,广汉的黄达安、吴春等6名种田大户,通过一系列的严格审查,成为四川第一批拥有“副高”职称的职业农民。这张证书带来了什么?“被动”变为“主动”,职称成了“通关”最硬证明  “一粒只有半颗芝麻大小的新品种番茄种子,要卖10元。”黄达安一边比划一边说,“就这小小的一捧,就要10多万元。”  10元一粒的番茄种子,是他打算今年从山东引进的新品种。“这么贵重的种子不是有钱就能引进的。”这些年,黄达安计划引进一些特色蔬菜新品种,“特色”和“新”,这两个条件就意味着种子价值高,引进要凭实力。  一亩大小均匀、色泽鲜艳、口感良好的番茄,能直接证明黄达安的实力过关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个时候,高级职称往往成了‘通关’最硬的证明。”黄达安说,揣着高级职称证书,他跑遍了全国知名蔬菜种子企业,顺利引进了一批蔬菜特色新品种。  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希望用技术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吴春对此同样深有感触。没有高级职称之前,按照规定吴春只能“挂靠”各大科研院校团队承接科研项目,“有了高级职称,被动就变为主动。”吴春每年要从400亩承包地中拿出100亩,专门进行各种小麦、水稻新技术新品种生产试验。现在,吴春正承接项目,瞄准功能性大米品种选育和种植技术示范攻关。  随着试点的深入,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我省提出支持试点对象自愿选择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县(市、区)按照不低于个人缴费额50%的标准给予资金补助,年度补助金额不超过1万元。  “与给农民评职称相对应,‘农民’一词也被赋予新的含义,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身份’,也成为主动选择的一种‘职业’。这赋予了我们更多自豪感、荣誉感、社会认同感和创造力,更有动力和能力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吴春说。全省行动  去年,在总结前一轮试点的基础上,我省在14个县(市、区)启动新一轮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力争再通过3年深化试点,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根据要求,这一轮正在进行的试点重点围绕健全完善资格认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生产扶持制度、风险防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动态管理制度等六大内容展开。记者手记  当前,不仅在广汉,全省已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职业农民,申请中级职称乃至高级职称是他们追逐的目标之一。但是,从整体试点来看,配套的制度还需要深入探索,解决一些痛点、难点问题,例如,现在的职业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仍然依靠试点资金支持;农民高级职称在社会认可度上仍与其他职业的高级职称有一定差距。期盼未来有一天,这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农民,能真正实现职称评定“并轨”。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3-06
(唐傲 钟正有)今年以来,广汉市以乡村产业振兴为突破口,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加大研发技术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在位于广汉市连山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的惠民农机专合社,社员们正逐个对农机进行日常检修,确保不误农时。广汉市惠民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廖成勇表示 ,这段时间,主要是进行春耕准备工作,包括对小麦进行田间巡田、病虫害管理防治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将对农机设备进行日常维修维护。粮稳天下稳,粮足百姓安。近年来,广汉市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切实加强院地、校地合作,培育了一大批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专业组织,有效推动全市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小农户主动融入现代大农业。在蔬菜供应方面,广汉市将加强种植户物资、技术等要素保障,通过特色优质品种的定向选育,投入智慧农业设施设备提升生产效率,满足市民“菜篮子”需求。在金轮镇稻菜现代农业园里,工人们正对生菜等叶菜进行田间管理,确保蔬菜稳产增收。四川篱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张雯表示,下一步,专合社还将持续增加人手,提高生产效率,继续加强与各高校的合作,不断开发新品种,并引领周边各种植户,带动他们种植新产品,确保蔬菜稳产保供。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3-03-03
(徐诗涵 钟小红 钟正有)当前,正值蔬菜等农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期,广汉市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为“菜篮子”丰产丰收保驾护航。广汉市南丰镇种植大户周守富正在大葱地里忙活,听说农技专家来了,迫不及待地向专家寻求防治大葱锈病的方法。“你看,这个就是锈病。因为前期的雨水比较多,这段时间,要重点防治细菌性锈病。像这种黄叶子,雨水多的话它容易出现,同时还容易出现霉病。”农技专家解答道。锈病是大葱较难防治的一种病害,一旦大面积发生锈病,就会导致大葱大幅减产。周守富今年种植了30多亩大葱,有了农技专家的手把手指导,他对今年的大葱丰收信心倍增:“现目前大葱出现的病害,比如说锈病与灰霉病等,我们向政府反映后,及时派人对我们进行指导,再根据镇上农技人员给我们配的药来防治,今年大葱的收成我还是非常有信心的。”为抓好蔬菜保供增收工作,广汉市组织30余名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户“传经送宝”,指导农户在当前天气、土壤条件下,做好病虫害防治、补种茬口作物等。同时结合春季蔬菜生产特点及当前市场需求,引导菜农增加叶菜和速生蔬菜种植,保障蔬菜市场均衡稳定供应。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02
(钟正有)中江县以提高粮食单产为抓手,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多措并举,扎实、有序开展春耕备耕工作。明确目标。2023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17万亩以上,产量达到82万吨以上,确保粮食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夯实主体责任。2023年2月4日,中江县委、县政府召开2023年工作述职和县委经济工作、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将粮食生产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目标纳入县委、县政府100项重要任务公开,并由县领导、县级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述职认领,并逗硬考核。工作抓落实。一是抓实农资储备,据农情调度,中江县大春生产预计用种量约46456.5吨,目前已储备38080.2吨,占比81.97%,其中水稻、玉米、大豆的需种量分别为479.1、2018.4和1953吨。调查显示,中江县目前已储备水稻、玉米和大豆种量分别为438吨、1465.2吨和1491吨,分别占比91.43、72.59和76.34%,其中玉米和大豆部分是夏播,故种子储备量偏低;二是抓实小春田间管理,以田间沟、渠清淤和春灌为重点,夯实小春粮食增产基础;三是抓实大春粮油生产规划,通过早、节、种、调、肥等抗旱措施,确保满栽满插,推广节水栽培、覆盖保墒、化学调控等节水抗旱增产技术措施,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植物重大疫病防控体系,补齐农业防灾减灾短板,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统防统治为着力点,做实做好粮油作物绿色防控工作,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坚持统筹解决防汛与蓄水抗旱矛盾、养殖与种植间的用水矛盾,加强河流治理和水毁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库、塘、堰及拦河堰应蓄尽蓄,应拦必拦;四是抓实技术推广示范,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做强粮油产业,建设全县粮油高产示范片,示范区内集成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带动提升全县粮油单产水平;五是创新种植制度,扩大大豆油料种植。利用冬闲地扩种油菜,推广间作套种和种植四边豆、扩种大豆;六是抓实技术推广培训,以巡回示范方式,到田间开展作物春灌节水稳产技术宣传培训,以入户方式点对点指导大户开展春耕技术服务;七是宣传落实惠农政策,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户一次性补贴和大户补贴等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引导农户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八是抓实农资市场净化,保护种植农户合法权益。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01
(杨婷婷 梁潼 记者 闫新宇 文/图)四川中江县位于龙泉山脉末段,是国家中药材主产区,也是“川产药材”道地产区之一,特别是道地药材“中江丹参”“中江白芍”闻名遐迩,畅销海内外。近年来,中江县辐射集凤、辑庆、富兴三个乡镇,打造10万亩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2022年,中江县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集凤镇芍药谷2月的山间,春潮涌动。走进集凤镇的丹参种植基地,阵阵药香扑鼻而来。连日来,中江县气象局和中江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业力量深入产业园区,结合目前白芍、丹参的种植、生长情况,开展道地中药材气象服务需求调研。据了解,白芍、丹参的生长周期和天气有着密切联系,气候变化不仅可能增加生产的不稳定性,天气好坏也将直接影响丹参、白芍的收成,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正是减少损失的利器。“中江丹参的花期和果期正是雨水旺盛的季节,及时清沟排水很是重要,遇干旱天气,要及时进行沟灌或浇水,针对生育期的专项天气预报正是我们急需的。”园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气象服务送进产业园区对此,中江县气象局聚焦《推进农业气象观测业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35年)》,建立了中江县白芍、丹参农业气象指标,为道地中药材生产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不断优化道地中药材气象研究与服务。此外,为巩固创建成果,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江县气象局以服务生产为宗旨,打造标准化的农业气象观测、业务与服务技术,针对道地中药材生产,开展针对性服务,形成“气象部门+行业龙头企业+基地(产业园区)”的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有情芍药含春泪”,芍药除作为中药材种植生产之外,其花朵极具观赏价值,芍药谷更是有名的自然风景区。“气象局每年为芍药赏花节制作的专题天气预报,为风景区预知花期、预知天气吸引旅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中江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有关负责人说道。“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农业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农业气象观测人员队伍建设,将及时准确的专题天气预报送进产业园区,制作白芍、丹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全力护航中药材发展。”中江县气象局副局长权浩然表示。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3-01
(刘涵 钟正有 文/图)广汉市高坪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逐级细化防旱抗旱任务,打好建强组织、跨区联防、摸排隐患“组合拳”,不断夯实防旱抗旱基石。强化组织领导,下好防旱“先手棋”。突出党建引领,成立镇村两级防旱抗旱指挥部,由高坪镇党委书记挂帅,构筑镇党委统一领导、8个村(社区)党委齐抓共管、企事业单位协同联动、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1+8+N”网格化体系。建立抗旱救灾应急机制,制定高坪镇2023年防旱抗旱应急预案,全面落实防旱工作责任制,提前筹谋抗旱值班备勤,切实提供制度保障。检查现场深化联动合作,织好防旱“防护网”。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持续加深高坪镇与什邡市方亭街道、马井镇,广汉市南丰镇、金轮镇、三星堆镇联防联控联动能力,签订抗旱联防联控联动协议书,变“单独作战”为“点面结合”团战,进一步实现信息共享,有效防范和应对处置两地交界区域内的抗旱工作,不断提升跨区域防旱抗旱联防联控联动能力。实化摸排措施,把好防旱“风向标”。成立高坪镇抗旱应急抢险分队9支,通过演练,不断提高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同时,按照“排查到点,不留死角”的要求,积极对接电信、水利部门,检修调试通讯和量雨器械,复测量水、量雨设施,对所有节制闸进行检修和全程运转调试。截至目前,已完成20余次设备的检修调试,确保旱情发生时能灵活调度各支渠进水量和闸门开口大小,最大限度保障不同区域的农业用水。保障河水通畅,打好防旱“准备仗”。抓住各支渠低水位的有利时机,该镇各村(社区)积极组织人员机械实施河道清淤清障工作,清掏三号支渠3000余米、四号支渠2000余米、六号支渠1000余米等,在高拱桥村、水磨村、园龙村新建改建农业灌溉沟渠20750米,目前施工进度已过半。同时,修复了白里社区沙堰,完成了水磨村、李堰村的3座提灌站和机井的建设,多举措切实保障了河水的畅通,确保河道灌溉、供水等功能正常发挥,扎实做好抗旱“先手准备”。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3-03-01
(钟正有)日前,记者从德阳市旌阳区双东镇获悉,“潮李花开·多彩旌阳”2023年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子活动暨第十七届旌阳李花节将于3月2日在双东镇举行。往届现场据悉,本届李花节由德阳市旌阳区委、区政府主办,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区商务局、团区委、双东镇人民政府承办,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指导。活动为期1个月,将从3月2日持续到4月2日。本届李花节以“潮李花开·多彩旌阳”为主题,旨在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旅游活动,以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为德阳“重返前三”贡献旌阳力量。李花节期间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七大主题活动,涵盖大小特色文旅活动15个。据介绍,第十七届旌阳李花节期间,开幕演出将呈现“潮李花开”“青山绿水”“农旅双东”三大演出章节,特色文艺节目接续上演,让现场观众沉浸式体验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农旅融合的乡野活力。除开幕式外,本届旌阳李花节还将在3月2日-4月2日期间,举办包括“潮游花季”赏花活动、“花田盛宴”美食主题周、“潮玩古竞”运动主题周等众多活动,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3月4日和3月5日为李花节文创IP、非遗产品、文旅活动、农产品现场展示活动。3月2日-4月2日有主题游览打卡活动,设置5个打卡点,免费参与抽奖,汉服体验摄影秀活动会在李花园及凯江大回湾设置汉服租赁处,陈列汉服供游客免费租赁拍照。“花田盛宴”美食主题周,将开展围炉煮茶、九大碗主题美食品鉴、火锅烧烤等主题活动,让游客们在花丛中惬意享受春日时光。3月18日-3月19日将开展古代竞技运动趣味活动,包含射箭、蹴鞠等项目。3月25日开展主题音乐露营活动,3月26日开展机车嘉年华活动,4月1日开展青春交友主题活动,4月2日开展亲子体验主题活动。多元化、沉浸式的游玩体验将为游客带来一场美好难忘的感官体验。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2-27
(钟正有)为进一步搭建青年干部成长舞台,健全完善干部选拔培养长效机制,努力锻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担当实干的青年干部队伍。2月24日,德阳市中江县农业农村局组织青年干部开展“拓思路 强素质 促提升”参观交流活动。参观现场活动中,40多名青年干部,实地参观了解科创园、高产高效示范基地、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详细听取了产村相融、科技研发支撑以及园区后端初加工、仓储、交易等情况介绍。 交流现场参观后,全体青年干部各抒己见,分享中江现代农业发展所思所想所悟,对现代化农业强县建设目标和规划充满期待,对今后如何开展工作、解决工作难题展开热烈讨论。在场的干部纷纷表示,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做好“三农”工作的决心。此次活动引导青年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推动工作取得成效奠定理论基础。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要立足本职,脚踏实地,把握发展机遇,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勇于创新,以坚定的信心、充足的韧劲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地,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2-27
(记者 邵明亮 文/图)2月21日,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整天,让中江县水利局局长朱国志喜上眉梢,“春雨贵如油啊!”  地处川中丘陵地区的中江县,已连续15年稳坐“全省产粮第一大县”的位置。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春灌用水充足与否,对中江这个农业大县意义非常。  当前,尽管离春灌启幕尚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围绕春灌的各项准备已经开始。人民渠五七期干渠一段400米的渠道正在进行岁修扫尾工作。抢压缩冬春岁修时间为蓄水“抢”时间  “看现在的进度,过几天通水应该没问题!”21日上午,位于德阳市中江县辑庆镇一段400多米的渠道内,工人们正在对渠道底部和边坡进行混凝土硬化施工。  这段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的渠道,属于都江堰灌区人民渠五七期干渠,其修筑材料为条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面沉降等因素,底部和边坡均出现了不同程度渗漏。  渠道整修是水利工程冬春岁修的一部分。中江县地处都江堰灌区的尾水片,人民渠是主要输水通道。然而,由于渠道输水能力有限,尾水片必须提前尽可能多蓄水,才能满足春灌之需。因此,这段400多米的渠道能否早日通水,成为关乎中江县以及下游区县春灌用水的关键。  去年夏天,全省遭遇极端高温干旱天气,加之去冬今春降水偏少,这让当前中江县水利工程蓄水出现了一定缺口。  如何解决?“打好用水提前量,最重要的是要把蓄水的时间抢回来!”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二管理处(简称都发中心人民渠二处)供水科科长李兴刚表示,为了抢时间,当地把重点放在了压缩岁修时间上。  往年,人民渠断流岁修的时间一般在30—40天,但考虑今年灌区蓄水不足的特殊情况,断流岁修时间被压缩到了16天。  “2月10日人民渠关闸,预计26日就能恢复通水,这期间渠道整治必须全面完工。”李兴刚说,把岁修“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争取在今年春灌开始前尽可能往尾水片多输水。  据了解,人民渠恢复通水后将实行满负荷输水,计划用一个月左右时间将尾水片蓄水量补到正常年份水平,为大春粮食生产打好基础。调多方协调供水计划为后期调水赢取空间  21日中午,中江县粮食生猪现代农业园区内,来自省农村水利中心、都发中心人民渠二处以及中江县水利、农业农村部门的工作人员齐聚会议室。  像这样每年春灌前举行调水、用水沟通会,在中江县早已成为惯例。  “今天把大家叫到一起,跨层级、跨部门来沟通、协调今年的春灌用水问题,大家有什么困难和建议可以直接提出来。”主持会议的省农村水利中心二级调研员吴兴武直奔主题。  “今年不少地方偏旱,目前全镇蓄水还有点缺口,希望都发中心人民渠二处近期能给我们尾水片多供些水,免得插秧的时候用水‘打挤’。”会场上,黄鹿镇镇长蒋啸面露担心,提出了诉求。  “都江堰灌区现在实行一体化调度,尾水片供水同样会重视。”都发中心人民渠二处副处长张涌表示,会后就有同事前往都发中心协调供水事宜。  实现粮食丰收,灌区尾水片如何转变角色“赢在起跑线”?  去年,受益于都江堰灌区一体化改革,人民渠春灌期间实现不断流,中江县首次和上游平坝地区实现了同步插秧。尽管面对严重旱情,中江县当年的大春粮食产量不降反增。  “我们正在制定今年的春灌供水计划,但纵向要对接都发中心人民渠二处,横向还要对接农业农村和气象等部门。”朱国志说,通过与不同部门沟通协调后续各个环节,才能为后期调水、用水赢取空间。  今年,中江县水稻栽插在41万亩左右,截至目前,全县各类水利工程蓄水量为1.5亿立方米,渠系整治、清淤等各项准备工作开始进入收尾阶段。针对不能立即实施修复的受损渠系,当地将采取应急措施,确保春灌期间不耽误输水。“坚决确保粮食生产,绝不能因为水的原因影响大春作物满栽满插!”中江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行动聚焦“三个有没有”开展督查  根据水利厅统一安排部署,近日,省农村水利中心已派出4个工作组前往全省各地,就春灌准备工作开展调研、指导。特别是针对种植面积大、蓄水情况差和用水矛盾突出的区域,开展重点督查。  吴兴武介绍,今年春灌准备阶段的督查将重点聚焦“三个有没有”,即:资金人员技术设备有没有准备好、库塘等蓄水工程有没有蓄好水、水利基础设施有没有维修好。把春灌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做好春灌用水保障,为实现满栽满插、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水利支撑。记者手记  都江堰灌区已经发展成为灌溉面积超过1133万亩的“超级灌区”,面对有限的水源和渠道输水能力,尾水片想要用上春灌及时水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过去的春灌,尾水片要等上游平坝灌区用完水后才能用水,很多人早已习惯这种“理所当然”。然而,都江堰灌区探索的一体化调水新机制,让尾水片与上游实现了同步插秧,粮食还实现增产。  事在人为。从“水不来、来水晚”到“不断流、水量足”,这足以证明:在客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可以用“新解法”破解“老问题”的。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2-24
(赖力 钟正有)农资安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中江县市场监管局在“春雷行动2023”期间,紧扣“护民生、保安全”行动主题,强化部门协作,齐抓共管规范农资经营行为。会议现场建立执法协作机制。通过与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三部门《农资市场监管部门协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协同联动的监管合力,适时组织开展农资打假护农联合执法行动,狠抓重点品种、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季节,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及时研判和识别,做到打早、打小。联合查办违法行为。为做好“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化肥”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该局与县农业农村局成立联合执法专案组,依法惩治违法违规行为。“春雷行动2023”开展以来,联合查办销售以不合格肥料冒充合格肥料系列案件6件,涉案肥料347吨,涉案金额近60万元。召开部门会商会议。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互通情况,共同磋商农资市场监管中的突出问题,研究解决办法。2月20日,该局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对规范农资市场乱象召开部门会商会议,就春耕时节农资市场联合检查进行了研究部署,对近期案件的重大案情进行了研判。下一步,该局将紧盯春耕夏耘重要时节,协同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适时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着力整治市场监管领域农资销售乱象,确保农资市场秩序稳定、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2-23
(钟正有)2月16日,2023年中江县劳务品牌“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开班仪式在龙台沼源小镇公共实训基地举行,来自中江县各乡镇的92名农村建筑工匠参加了第一批次的培训。培训现场据悉,此次“农村建筑工匠”培训由中江县人社局、县住建局主办,由四川省村镇建设协会、德阳市中普职业培训学校承办,并特邀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为参训工匠授课。根据安排,学员们将进行为期5天半的培训,通过理论授课、视频讲解、课堂互动、现场教学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农房建设安全、农房施工技艺、建设要点、建设强制性规范以及经验案例等内容进行系统化学习。培训结束后,学员们还将进行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将获得《中江县农村建筑工匠证书》和《中江县人社局培训合格证书》。据了解,下一阶段,中江县住建局将会同县人社局,对全县剩余的600余名农村建筑工匠分批次开展集中培训。同时,为切实加强全县农村建筑工匠管理,不断提高建筑工匠技能,中江县住建局还将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中江县农村建筑工匠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在确保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承揽行为,全面加强农村建筑工匠从业管理。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2-21
(钟正有)近年来,中江县文旅局着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靓景观,推活动,丰富民心惠民情。推出十大系列60余项文旅活动,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的浓厚氛围,丰富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节日文旅生活,充分激发文旅市场活动潜力,加速市场“回暖”,增强消费动能,提振消费信心,1-2月,预计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8.6万人次,旅游消费综合收入7.36万元。创A级,搞建设,一山一水岸线通。围绕“项目挂牌提档、景区创A升级”的目标,加快建设继光湖生态康养旅游区,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打造龙泉山旅游环线,持续推进中江石林洞峡群、中国挂面村、沼源博物馆等文旅项目建设。做产业,富业态,满足群众新期待。完善文旅业态,支持鹰山云尚康养谷现代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星空民宿、云尚星空露营基地等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动建设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丰富文化产品供给,促进文旅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2-21
(王攀 记者 侯冲)初见李杜,很难把他跟种粮的“田把式”扯上关系。高挑的身材、白净的皮肤,书生气扑面而来,像一名放假在家的大学生。只有他那蓝色大褂上的“喜洋洋农资”几个字,露出些许端倪。  2月9日,天气晴好,春耕正当时。暖阳下,整片麦田都舒展开来,绿油油的麦苗已长到腿窝。他的姑父在田里驾驶植保机打药,防治麦田红蜘蛛。他蹲在田边查看麦苗长势,“今年的麦苗长得密、长得齐、长得绿,也有些地方有点稀,还泛黄,后期得追肥。”  今年27岁的李杜已经是上岺村种了10年粮食的“田把式”。他和父亲经营着广汉市金岺长丰家庭农场,承包土地600多亩。冬春栽小麦、夏秋播水稻,一年四季,地里满满当当种的都是粮食。  回村之前他在工地上开过挖机、铲车、钩机,只要是机器都愿意碰。父亲说:“你既然这么喜欢机器,那就回来开农机吧。”李杜就回村种了地。如今家庭农场里植保机、播种机、旋耕机……这些没有李杜操作不来的,“如果不会,网上一搜啥都解决。”  说话间,经营农资站的江海骑着摩托车过来了,附近的种粮大户都跟他购买农药化肥,包括李杜。“药打迟了!”看着沟渠边上一块麦田长势一般,江海的语气里七分惋惜、三分责怪。  “江叔,前两天气温低,天气暖和红蜘蛛才出来。今天转晴,赶紧打了,你这农药效果好。”李杜接过话茬。“现在肥用得少、药用得少,就是确保粮食品质好。”江海说,以前一亩田要100多毫升农药,现在最多20毫升,“也就几个矿泉水瓶盖那么多。”  不到一个小时,药打完了。李杜说,家庭农场年收入七八十万元,远比他在城里打工赚得多。作为全村年龄最小的种粮大户,他渴望有一天自己承包的土地能达到1000亩,“地里种满粮,心里才踏实。”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2-21
现场大变化  广袤的农田中空无一人,只有几台农机在运转;农机操作手刘周打开手机登录系统,轻轻点击几下,停放在路边的旋耕机便按照预设路线行驶至农田中,开始进行无人化作业……效率大变化  以植保无人机为例,同等面积下,无人机巡田效率约为人工巡田的10倍,无人机撒肥约为人工撒肥效率的10—15倍。在农田施药方面,植保无人机不仅效果好效率高,还省水省药。无人驾驶插秧机一天至少可以完成60亩稻田的插秧作业,比传统作业效率提升30倍,作业的覆盖率可达95%工作大变化  “哪还用自己下田种地哦,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管地’,通过土地情况和耕种需求,远程指挥农机进行无人化作业。”周述礼笑着说,“可能晚上睡觉的时候,农机就翻完地、播了种,大大提高了耕种效率,这样的智慧农业咋个不让人高兴嘛!”  (王攀 记者 曹凘源)眼下,全省各地大部分田间地头都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春耕春管景象。然而,在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桂花村旌秀桂花智慧农业产业园里,广袤的农田中却空无一人,只有几台农机在运转。  为何这里的春耕“静悄悄”?2月17日下午,记者走进该园区的5G无人农场,探寻“静悄悄”的春耕背后的密码。旌秀桂花智慧农业产业园里,农机、喷灌等均已实现无人化操作。 王攀 摄机器“取代”人 “耕种管收”全程智慧化管理  走进旌秀桂花智慧农业产业园的5G无人农场,只见农机操作手刘周打开手机登录系统,轻轻点击几下,停放在路边的旋耕机便按照预设路线行驶至农田中,开始进行无人化作业……  “完全不需要人工下地劳作,所有工作都实现了机器替代,更重要的是,在5G网络覆盖下,机器的运行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远程操作完成。目前,我们这里已经实现‘耕种管收’农业全程智慧化管理。”刘周说。  2021年,原本在广州从事建筑业工作的刘周回到德阳。看到家乡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他萌生了投身智慧农业的想法,“觉得很有前景,跟传统印象中的农业耕作完全不一样,也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刘周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在产业园工作才一年,但是已经可以熟练操作多种无人设备了。“除了刚才在田间运行的旋耕机外,我们还有植保无人机、无人插秧机、无人收割机等8台农机,我现在可以操作其中的3台,接下来还要学习操作其他的机器。”刘周说。  田间“无声”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德阳左岸芯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黄其伦介绍,以植保无人机为例,同等面积下,无人机巡田效率约为人工巡田的10倍,无人机撒肥约为人工撒肥效率的10—15倍。在农田施药方面,植保无人机不仅效果好效率高,还省水省药。无人驾驶插秧机一天至少可以完成60亩稻田的插秧作业,比传统作业效率提升30倍,作业的覆盖率可达95%操作手刘周通过手机启动无人农机进行春耕作业。 王攀 摄“种地”变“管地” 全过程物联网服务保障农产品品质  “我们在土壤内不同层都安装了不同种类的数据传感器,实时监测园区各地块土壤墒情、苗情、虫情、灾情。”刘周举例说,土壤墒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温度和湿度等,当湿度下降到设定的正常标准以下时,调度系统就会根据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发出指令,远程控制水泵进行补水灌溉。  智能化的应用不止于此。记者注意到,园区的蔬菜基地旁立着一块电子显示屏,实时滚动显示风速、温度、光照、降雨量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同步传输到园区打造的数字农业物联网平台,工作人员可根据数字农业‘全区域资源管理图’内的地块数字编码,远程进行田间管理,有效提升耕地精准管理水平和农产品品质。”黄其伦说。  借助信息技术将数字底座、管理系统和数字化传感设备有效串联,形成“全过程物联网服务”,这种更智能的耕种模式也为村民工作带来了变化。  桂花村4组组长周述礼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过了几十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没想到从去年开始“闲”了下来。  “哪还用自己下田种地哦,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管地’,通过土地情况和耕种需求,远程指挥农机进行无人化作业。”周述礼笑着说,“可能晚上睡觉的时候,农机就翻完地、播了种,大大提高了耕种效率,这样的智慧农业咋个不让人高兴嘛!”未来打算  德阳市旌阳区农业农村局三农信息平台建设站负责人李清宁说,接下来计划赋予全区70.76万亩农用地每个地块唯一“身份证”,结合农业物联网设施设备自动采集、卫星遥感影像测绘等手段,不断充实完善旌阳区“三农”数字底座。同时,按照小春、大春两个时段,通过卫星遥感、监控感应等信息手段实时采集耕地等农业资源利用数据,及时掌握全区粮食播面及生长状况,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此外,还将推动数字农业向数字乡村拓展,建立完善以农业产业、乡村治理、乡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1+3+N”旌阳数字乡村管理平台,打造数字乡村建设示范点,拓宽云朵课堂、在线医疗、智慧水利、数字农场等10个数字应用场景,实现农业农村数据“全面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应用“横向协同、纵向贯通”,为农服务“上下联动、实时高效”。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02-2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