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杨懿儿 记者 刘佳慧 摄影报道)铺开绵阳城乡发展画卷,“城市绿地标杆”建设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成效明显,城乡环境提质如火如荼……“多点开花”跑出“加速度”。如今的绵阳,传统城乡格局正朝着新型城乡格局方向转变,和美秀丽、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风貌已跃然眼前。8月3日,记者走进绵阳市游仙区、梓潼县,实地参观走访城乡建设典型点位,零距离感受城乡建设成果和变化。参观走访城乡建设典型点位愿景变现实:加快打造宜游、宜留、宜赏的“公园城市”走进东山国际轮滑运动场,记者看到一群参加训练的轮滑选手们,正屈膝划臂,脚踩“风火轮”于赛道上追逐前行,上演着一场场“速度与激情”。据了解,东山国际轮滑运动场地处游仙区东山公园,总面积4700平方米,有标准的200米赛道,并符合国际标准,是目前全国领先,西南地区最好的户外标准轮滑运动场。除东山国际轮滑运动场外,东山公园目前已开放使用一期运动核心区域占地86亩,包括儿童活动场、足球场、篮球场以及休闲配套设施。该公园是一座大型全开放公益性公园,也是绵阳市城建攻坚行动2020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其按照“运动健康、生态简素、安全可靠、科学适用”四个原则,为居民创造了一个宜游、宜留、宜赏的趣味性户外运动休闲空间。东山国际轮滑运动场“东山公园二期项目目前正加快建设中。项目占地面积为 958.17 亩,拟定建设内容为挑空长廊、石笼景墙、跌水涌泉水景、水中楼阁、架空栈道、棒球场、门球场、室外攀岩等附属工程。”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设计定位为“城市绿地标杆”,以“自然+绿色”核心、“科教+展示”基地、“健康+运动”中心为理念,旨在打造品质生活和高雅生活的富氧平台,绿色生态的都市人群乐活栖居地,展现文明生态的文化基地,沉浸式奇妙游乐的体验基地。老旧小区“蝶变”:居民有了摸得着的幸福感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工程。近年来,游仙区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打造更具归属感、舒适感、愉悦感的小区环境,进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感、满意度。“以前院子里车辆乱停乱放,现在好了,有了规范的停车位,小区看着既整洁又美观。”“小区环境比以前变好了不少,如今吃过晚饭还能下来散散步,和邻居们聊聊天。”“新加装的电梯真是好,以后再也不用爬楼梯了。”……走进游仙区公路小区,脚下是干净平坦的路面,眼前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怡然美景,更能享受到“一键直达”家的便利快捷。小区居民对家园的变化赞不绝口。一切转变,都源于游仙区实施并推广老旧小区改造五个“一起”工作法。即“内容一起议、办法一起想、质量一起管、部门一起上、制度一起定”,所有事项都由“群众说了算”。尽管如此,但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众口难调”。如何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游仙区通过召开坝坝会、楼栋会、微信群投票等多种方式,不仅把群众意见“菜单化”,而且要求按照改造内容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对消防安全、智能安防、垃圾分类设施等重要方面,积极引导纳入菜单并“前排就座”,再根据资金量按“菜单”顺序“加工”,有效减少了矛盾。加装新电梯后的老旧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既要改好,更要管好,后期管理必须要跟上。为此,住建部门积极主动介入,引导小区建章立制;机关小区改选业委会,及时印制《业主手册》;公路小区和隔壁的怡和家园小区在改造过程中“联姻”,实现了拆墙并院,重新选举了业委会、选聘了物业、建立了党支部;绝大部分小区都对晾晒区、停车区、张贴悬挂区域进行了合理划分,小区整洁有序,同时有力推动了基层治理……多方发力下,游仙区老旧小区实现了和谐改造。全区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无阻工、无恶意投诉、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生态景观打造:“老公园”新活力 “颜值”“内核”双提升盛夏时节,走在梓潼县文昌公园的幽静小路上,错落有致的各类灌木、郁郁葱葱的景观树、蜿蜒流淌的溪水、偶有亭台小榭点缀其间……“一步一景、景悦人和”的生态景观在园内随处可见。据了解,文昌公园原名“人民公园”,2021年规划提升后改名为“文昌公园”。整个文昌公园占地面积220亩,2021年6月开工,今年5月基本完工,共分为三期进行打造提升建设,总投资约3500万元。文昌公园“文昌公园一期占地107亩,以文昌文化为主题,构建了一条进‘智慧门’、走‘智慧路’、开‘智慧眼’的文化体验路径,主要新建了5栋商业服务用房,建设了步游道、林下广场铺装、儿童游乐器械,停车场等。”相关负责人介绍,二期主要打造生态水景,提升绿化,营造自然生态的跌瀑景观效果;三期则延续一期生态修复理念,主要建设内容为增设公厕、游乐设施、路灯绿化、道路、步游道等附属设施。“三分建,七分管。”公园打造提升完成后,如何管好公园,用好公园?据悉,目前文昌公园的养护管理单位是四川翠云廊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年投入约30万元,用于对文昌公园的日常清扫保洁、秩序维护和设施维修等工作进行管理。管理资金主要通过公园内商业建筑租金、游乐场收益和停车场收入等资金进行解决。此外,梓潼县还实施了文昌大道北段景观提升工程。该项目北起文昌路北段,南止魁星大桥,总长约3.8 km,总投资3000万元。项目结合现有道路景观基底进行提升改造,融入文化功能节点;利用游步道串联起每个功能节点,以“行走的公园,公园中行走”为主题,“生态优先、韧性健康、全龄友好”为原则,打造绿色、生态、活力公园带,既提升了城市门户品质,又为市民提供了休憩娱乐场所。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8-07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坚持从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民生环境、党的建设、社会稳定诸方面再创佳绩。总书记近期视察四川,认为各项工作保持良好势头。这既是肯定、更是鞭策。我们要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和国家的巨大关怀转化为巴山蜀水跨越发展新动力。新时代十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四川党群干群以新思想为统领,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在稳中求进中奋发有为,确保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走深走实,区域发展更为协调,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生态质量明显改善,民生福祉不断提升,重要经济指标提速前行,增速边际大大改善,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就应立足四川、服务全国。实践证明,我们取得的每项成绩或进步,都是党和国家英明决策,党的创新理论科学指引的结果。当前,契合现代化新征程,破解若干问题、克服相应难题明显增多。从深层看,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省情没变,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足、开放程度不深,仍是制约巴蜀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寄予期望、赋予重任,须切实找准全国一盘棋战略定位,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夯实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真正集中精力资源把“国之大者”办好办成,不折不扣推动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川落地生根,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8-05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 8月2日,三台县召开畜牧兽医业务培训会。三台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霞主持会议,畜牧饲料股、兽医兽药股、渔业渔政股、疫控中心等相关股室负责人,33个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共计80余人参加培训。 一行人先后参观了绵阳明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芦溪畜牧兽医站,斯坦瑞60万A级屠宰场,国家区域畜禽生猪种业创新中心,铁骑力士优食谷,了解到养殖行业正在朝着标准化、智慧化、全产业链方向发展。业务培训会上,潼川镇、石安镇、芦溪镇畜牧兽医站首先就产业发展、人员管理、屠宰管理、资料管理、网格化台账、站务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发言;局畜牧饲料股、兽医兽药股、疫控中心、渔业渔政股回顾了上半年工作,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重点工作、解决办法进行交流发言。李霞强调,政策要清、底数要明、措施要细、监管要实。一是高度重视畜牧水产监管工作,以更加严格的态度对待监管工作;二是剖析畜牧兽医站日常管理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落实工作,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通过畜牧兽医站自我查摆,制定畜牧兽医站管理须知手册,积极整改等措施,整体提高三台县畜牧兽医的管理水平。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8-04
(刘曾太 记者 刘佳慧)眼下,正值蜜桃成熟大量上市时节,在绵阳市平武县响岩镇清水村万亩桃园里,一个个色泽红润的蜜桃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果香。连日来,当地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果农采摘蜜桃走进清水村,郁郁葱葱的桃树上,蜜桃挂满枝头,桃林里随处可见果农们忙碌采摘的身影。绿树掩映间,空气里弥漫着桃子特有的清甜香气,让人垂涎欲滴。“这里的桃子口感特别好,风景也不错”,来自绵阳市区的游客李先生一行欢声笑语,正在农家乐的桃园里采摘蜜桃,“三月份我们过来看了桃花,现在桃子熟了,我们又来摘桃子,明年还要来。”而在桃园的另一边,摘桃的农户和采购鲜桃的商户们也忙得不亦乐乎。搬运、过秤、装车……现场人头攒动,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是重庆的客商,到清水村收桃快两周了,每天按时发回重庆销售”,客商王先生说,清水村的桃子品种多、质量好,卖得很快,消费者都喜欢。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标准化的种植推广,响岩清水蜜桃个大、色艳、味美、质优,造就了“清水蜜桃”外观艳丽、肉质细腻、汁多味甜的优良品质。据了解,响岩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蜜桃,经过20多年的发展,蜜桃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鲜果3000多万斤,产值超6000万元,蜜桃主导产业从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4万元。“今年桃子收成很好,这两天果商也多起来了。”清水村种桃户王明星说,“我们村几乎家家都种桃,每年都能够有几万甚至十几万、二十几万不等的收入。我们也不用远离孩子、父母出门打工了,在家里就把钱挣了。”近年来,响岩镇通过提升蜜桃品质、拓宽销售渠道,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实施品牌培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蜜桃特色产业,成立了镇集体经济联合总社和响之韵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统一注册了“响韵”农产品公共品牌,全面打通省内高端蜜桃市场,做强“蜜桃经济链”,助力乡村“甜蜜”振兴。“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智慧农业平台建设,用科技赋能平武蜜桃品质提升,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持续引进专业人才,为蜜桃产业做优做强提供智力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响岩镇相关负责人说。(图据平武县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8-03
四川农村日报讯 林忠伟  时下正值辣椒成熟上市的时节,在梓潼县,5万亩辣椒迎来收获季,从田间地头到乡村院落,到处都能看到红红海椒的身影。  7月24日,在梓潼县石牛镇清华村1社,村民李叶地忙着在一块田里采摘海椒。今年由于持续干旱,虽然海椒产量有所降低,但是价格还是不错。李叶地说:“现在种海椒技术不用愁,在海椒生长每个阶段都有技术员指导。销路也不愁,有商家上门收购,也可以由合作社帮助销售。一亩海椒能够收入4000多元。”辣椒丰收  在清华村一海椒收购点,椒农把海椒直接卖给收购商贩。在这里,一些村民忙着帮商贩剪掉海椒梗,装筐后再拉到公司售卖。清华村常职干部杨培福说:“在海椒收完后,我们会及时组织群众准备种植晚秋作物,或者是准备种植蔬菜,赶上小春生产,这样能够实现一年种三季,增加群众收入。”  海椒作为梓潼县传统的优势产业,目前,全县16个乡镇都种植有海椒。为解决农户海椒销售问题,仁和镇积极组织5户商家收购村民的海椒。仁和镇海椒收购商张建林说:“对于农户种植的海椒,我们是有多少收多少,按质论价,现场支付现金,坚决不打白条,维护群众利益。”  梓潼属于典型的丘区农业县,是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在海椒生产中,该县采取“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坚持“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培训、统一 销售、分户种植”的原则,引进四川福欣食品公司、四川乐洵食品有限公司、金辉生物公司等食品企业加工海椒,成立海椒专业合作社20多个,解决椒农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销售等难题。积极推广“海椒+花生”“果树+海椒”等套种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户收入。  今年,梓潼县种植海椒5万亩,预计产值将超过2亿元。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8-02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弘扬大运精神,续写青春华章。伴随太阳神鸟的和平命运共同体,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已在四川成都开幕了。要把世界照亮,听见生命歌唱。要把未来照亮,眺望美丽远方。我们应积极正视全国大局,切实把握自身战略地位与使命,因地制宜,立足现实,真正锻长板、补短板。现目前,须牢牢把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围绕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有效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接力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新变革。一定要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包括创新人才集聚的比较优势,支撑更完善的产业体系以及雄厚的发展基础。无论是古柏森森的翠云廊,还是古蜀文明代表的三星堆,这些都是世界上叫得响的巴蜀品牌。我们务必要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可积极运用科技创新开辟发展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动能新优势,紧紧依靠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给力动力变革与动能转换。“川渝一盘棋”,从古到今,巴山蜀水在国家大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依托制造业传统优势,对接现代科技资源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好西部硅谷。结合成渝经济圈,构筑西向新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我们还要接力推进城乡融合、基层治理,更好扛起粮油、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建好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8-01
顾绮 李洋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正勇 文/图  盛夏,绵阳市游仙区忠兴镇兴合村的翠冠梨迎来丰收。放眼望去,一棵棵梨树上挂满了犹如绿宝石般的果子,不仅有“颜值”更有“品质”。果树下游客们穿梭其中,欢声笑语间享受采摘的乐趣。  天气炎热,气温在帮助翠冠梨快速进入成熟期的同时也催生了虫害。为防止病虫害妨碍梨子生长,保障游客的采摘体验感,兴合村的“梨子基地”也早早地进入到了“备战状态”。村民管护果树。  “我们的梨子,从挂果到成熟,都是靠物理方式来进行病虫害防治。这几天正是梨子容易生虫害的时候,我们采用蝇诱球,把虫子引诱到这个球上,这样就不会对梨子造成污染。”兴合村翠冠梨基地负责人程松林说。  为了保障翠冠梨的品质,基地需要在果树的栽植、管护、果实采摘等环节投入大量人力,这也为周边的村民提供了就地就近就业的机会。“我来这边上班,一年收入还是有几万元,很满意了。”兴合村村民唐宗梅笑着说。  兴合村党委书记吴兵说:“梨子基地的用地是我们流转给企业的,同时我们村上还入了股,这样我们不仅有流转费,每年年底的时候村上还能拿到不少分红。”  据了解,兴合村翠冠梨种植基地面积为20余亩,收益可达50万元。  “下一步,我们打算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技术专家来村授课,让村民外出参加种植培训,提高种植水准,提升果子口感。同时,利用‘线上直播+线下推广’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从而提升经济效益。”程松林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8-01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贺建鑫)7月27日晚21时,三台县景福镇因特大暴雨袭击,导致白水河水位急速上涨,向阳村九龙桥水草淤泥堵塞,有垮塌风险。险情发生后,向阳村第一时间将现场情况向镇值班室报告,接报后,景福镇坚持“两个至上”,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镇长带领20余名应急队员迅速前往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在雨中奋战2小时后,共清除水草3吨,隐患得以排除。抢险现场下一步,景福镇将加强巡查监测,严密排查安全隐患,严格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及时处置,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减灾各项应对工作,保障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7-28
(胡宇 记者 刘佳慧)盛夏时节,绵阳市平武县古城镇火炬村绿意盎然,田野里的庄稼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错落有致的民居与风光旖旎的乡村相互映衬,田野、河流、公路和房屋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夏日田园画卷。乡村绿意盎然 胡宇 摄近年来,平武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聚焦乡村振兴八大专项行动,加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共同守护绿水青山,打造生态秀美宜居家园。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7-28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正勇 文/图  蝉鸣夏,果飘香。眼下,无花果进入成熟季,绵阳市游仙区仙鹤镇洛水村30亩无花果迎来丰收。  7月21日,记者走进洛水村,一大片绿意葱葱的果林便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清甜,一颗颗红绿相间的无花果缀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包、装箱……目之所及,一派丰收繁忙景象。村民采摘成熟的果子。  “我从2014年开始种植无花果,以‘布兰瑞克’为主。无花果一片叶子结一个果,一棵树旺期能结30—40个果子。”无花果基地负责人左平一边张罗着采摘果实,一边向记者介绍,“我们全部使用的有机肥,不打药。”  “洛水村的无花果品相好,味道甜,收购回去的果子会发往各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深受好评。这几年随着电商的兴起,无花果也随之深入千家万户,销量非常可观。”说起这里的无花果品质,前来选购的批发商频频称赞。  据介绍,当地无花果采摘期可从7月上旬持续到11月下旬,年综合销售额可达到30万元以上。  无花果因味甜滋润被称为“糖包子”,具有健脾、滋养、润肠等作用。无花果不仅是鲜食水果,也可加工成果干、果酒。近年来,洛水村依托“果满山川”产业园,带头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着力培育“一村一品”,引导水果种植户成立产业合作社,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接下来,我们将在自产自销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果干果脯等农产品销路,进一步增加种植户的收益,让小小的无花果迸发出更大能量。”仙鹤镇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宋坤说。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7-28
(林忠伟 记者 刘佳慧)当下正值辣椒成熟上市的时节,在绵阳市梓潼县,5万亩辣椒迎来收获季,从田间地头到乡村院落,到处都能看到红红海椒的身影。7月24日,在梓潼县石牛镇清华村1社,村民李叶地忙着在一块田里采摘海椒。一株株海椒树上,有的海椒已经变红,有的还是青色。据了解,当地村民目前主要贩卖红海椒,今年由于持续干旱,虽然海椒产量有所降低,但价格依然可观。“现在种海椒技术不用愁,在海椒生长每个阶段都有技术员指导。销路也不愁,有商家上门收购,也可以由合作社帮助销售。”李叶地说,一亩海椒大概能收入4000多元。在该村一海椒收购点,有的椒农把海椒直接卖给收购商,还有一些忙着帮商贩剪掉海椒把,装进筐再拉到公司售买。石牛镇清华村常职干部杨培福说:“在海椒收完后,我们会及时组织群众种植晚秋作物或蔬菜,赶上小春生产。这样就能实现‘一年种三季’的生产目标,增加群众收入。”海椒作为梓潼县传统的优势产业,是该县重点打造的现代农业基地之一。全县16个乡镇均种植有海椒。为解决农户销售问题,仁和镇以“政府主导,商家主体”为原则,积极组织5户商家收购海椒。“对于农户种植的海椒,我们是有多少收多少,按质论价,现场支付现金,坚决不打白条,维护群众利益。”仁和镇海椒收购商张建林表示。梓潼属于典型的丘区农业县,是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在海椒生产中,该县采取“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坚持“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销售、分户种植”的原则,引进四川福欣食品公司、四川乐洵食品有限公司、金辉生物公司等食品企业加工海椒,成立海椒专业合作社20多个,解决椒农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销售等难题。积极推广“海椒+花生”“果树+海椒”等套种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户收入。据悉,今年梓潼县种植海椒5万亩,预计产值将超过两亿元。(图据梓潼县融媒体中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07-27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王思国)近年来,在四川省畜牧总站、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专家指导下,绵阳市农业科学院和三台县农业农村局专家组成专家组,积极探索建立优质肉禽提质增效协同推广服务的有效路径,构建科研基地+示范基地+基层推广站+新型经营主体“两地一站一体”的链式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集成推广优质肉禽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助力三台县优质肉禽生产提质增效。7月20日,绵阳市农科院高级畜牧师周玉刚、兽医师刘亚东一行会同县农业农村局畜牧饲料股股长黄家陵、高级畜牧师王思国等一同到石安镇、建平镇、忠孝乡等开展优质肉禽提质增效生产技术协同技术指导工作。专家组在四川四友金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调研指导。该公司占地面积约260亩,主要养殖瑶鸡,现已形成年出栏60万只商品肉鸡的生产能力,产品畅销川渝地区。专家组在三台县石安镇科明家庭农场调研指导。该农场利用承包的山林依山建设半敞开式青年鹅养殖舍,林中设置围栏进行分区,树林为鹅成长提供了阴凉的环境和活动空间,鹅可在舍内采食、饮水,也可到林中运动和采食青草,鹅的粪便排泄到林地内充当肥料,从而实现林地、养殖和生态的三重效益。专家组在绵阳市亚玲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调研指导。该公司通过将圈舍水冲粪改为垫料养殖,减少了粪污量,养殖后的垫料用于生产农家肥,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专家组在三台县建平镇稻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对稻鸭共作绿色生态种养关键技术进行调研指导。该合作社将鸭苗放入水稻移栽返青后的稻田,水稻为鸭子提供阴凉的环境,鸭子捕食虫子、采食杂草,提高了水稻植株的抗逆性,减轻水稻虫、草、病的危害,同时鸭子的排泄物变为水稻的有机追肥,形成减少农药使用、消除螺钉等有害生物和提升水稻品质的多重效果。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7-26
(记者  庄祥贵  张宇)7月22日,作为第五届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交流会暨北川投资推介会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羌寨举行。四川省台办副主任刘浩出席会议并讲话,北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周福兰致欢迎辞,县委常委、副县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马睿作北川投资推介,副县长母鑫玥主持会议。礼炮轰鸣,羌红飘扬,咂酒飘香,羌族小伙和姑娘迎客的歌声嘹亮。在古老而隆重的进寨仪式中,来自宝岛台湾的40多位嘉宾感受了羌乡人民的热情与淳朴,在非遗传承人母广元的介绍下,领略了古老羌寨的崭新面貌与生机活力。交流会现场刘浩表示,北川依山傍水,风光秀美,民族村寨特色鲜明、历史底蕴深厚,在守护绿色生态、聚焦文旅产业、挖掘产业潜力中正在开创村寨发展的新路。台湾民族村寨的发展起步早,设计开发经验丰富,形成了很多富有特色的民族村寨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希望两岸嘉宾能通过此次交流会,聚焦村寨发展,服务乡村振兴,交流互鉴、优势互补、双向赋能,共建友好村寨,实现共享共赢。周福兰在致辞中表示,北川区域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开放包容,北川人民感恩奋进、坚韧不屈,是新一轮的投资福地、政策洼地、创新高地,欢迎各界企业和人士前来投资兴业。据悉,北川将切实加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改善村寨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重点推进民居保护与建设、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以民族特色文化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在交流会上,台湾少数民族嘉宾进行了“噶玛兰新社部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花莲六十石山金针产业区的转型发展”“策展与文化实践——以凯达格兰文化馆年度展览为例”等案例分享,北川分享了“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新样板”“以文化塑魂,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等案例。川台少数民族同胞联手表演的精彩歌舞穿插其中,不断将交流会推向高潮。“这次来到北川,看到非常具有特色的羌族文化,特别是羌绣这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非常吸引人。”台湾嘉宾花莲县噶玛兰发展协会理事长潘朝成表示,这是他第三次到绵阳北川,每一次来都能感觉到不一样的北川。“两岸要经常交流,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方面有很多值得互相分享借鉴的地方。”近年来,北川构建了以通航产业为主导,以安全应急、文旅、苔子茶、食品医药为特色的“五大产业链”,初步建成了集制造、运营、旅游、培训为一体的通航产业集群;建成了83万亩“苔子茶”“花魔芋”“白山羊”等特色产业基地,着力打造成渝地区“菜篮子”,“羌食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更加响亮;文旅事业亮点纷呈,荣获了2个世界级、36个国家级、145个省级文化旅游品牌,在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排名上升至32位。当天,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招商项目签约仪式。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07-24
(彭彬 邱雨艺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正勇 文/图)连日来,四川高温不退,正是杂交水稻制种抽穗扬花最关键时节。在梓潼县各乡镇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里,一架架无人机在稻田上空来回掠过,螺旋桨卷起的气流在稻田里划出一道道波浪,帮助杂交水稻制种完成授粉,为今年杂交水稻制种丰产丰收夯实基础。无人机正在田间扬花作业。  梓潼县黎雅镇兰花村是全县杂交水稻制种种植大村,常年种植水稻制种1800余亩,收获种子35万公斤左右。去年该村新建高标准农田2000亩,其中实施田块整治1600亩,新建排灌渠道100条,田间道路25条30公里,改造提灌站1处,新建蓄水池1口,整治山坪塘7座,农田实现小变大、短变长,水利、道路设施更加完善,机械化作业更加方便,今年水稻制种面积扩大到2100亩。  在该村水稻制种基地内,微风掀起绿色的稻浪,稻花暗香浮动。水稻的父本、母本在田间交错栽种,排列整齐,放眼望去,仿佛一张张绿毯。3架无人机在杂交水稻上空来回低飞,无人机产生的气流让稻浪翻涌,父本水稻的花粉被高高扬起,均匀地飘向母本水稻。  “现在我们村杂交水稻制种,已逐步实现育秧、插秧、防治病虫害、人工授粉、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目前正加紧实施无人机‘赶花’,提高授粉效率,节约成本,为今年杂交水稻制种丰收夯实基础。”黎雅镇兰花村党总支部书记刘凤群说。  梓潼县作为国家级制种大县,制种面积广,劳动工作量大,而小小的无人机在为水稻扬花授粉的过程中帮了大忙。目前,制种田里的水稻长势良好,加上最近“赶花”关键时期天气晴好,杂交水稻制种丰收在望。  兰花村村民刘斌说:“一台无人机1小时可以完成40亩杂交水稻授粉,传统人工竹竿‘赶花’、绳索‘赶花’授粉,20人1小时才能完成40亩,用无人机每亩节约成本72元左右。”  经过40多年发展,梓潼县已成为四川省最大的水稻制种基地,国家级首批水稻制种基地县,常年制种面积超过5.1万亩。该县在黎雅、卧龙、宏仁等乡镇建立水稻制种基地,每年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可供近1000万亩水稻生产用种。目前,广大干部群众正抢抓农时,奔忙在水稻制种一线,为全县5.1万亩水稻制种无人机授粉,为创建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为梓潼水稻种业发展和“天府粮仓”建设贡献梓潼力量。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7-24
彭彬 邱雨艺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正勇  近日,梓潼县创建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动员大会召开,这标志着该县“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在成功入选第十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后,迈入了“示范区”创建的快车道。据悉,这也是四川创建的首个“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成功入选梓潼再次进入水稻制种“国家队”  作为首批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在水稻制种发展过程中,梓潼县切实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推进水稻制种“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五化建设。如今,梓潼县水稻制种已形成机械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无人机防病治虫、无人机授粉、机械化收割、烘干房烘干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全县建成水稻制种100亩以上集中连片、长期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92个,机械化率达到75%。  2022年12月30日,经现场考察、推荐申报、现场答辩、综合评定等环节,以梓潼县人民政府为主体申报的“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成功入选第十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这也是四川省首个“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梓潼在制种历史上再次进入“国家队”。如何示范新制订10 项以上项目标准  7月7日,《梓潼县创建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发布并实施。根据该方案,要求以打造全国种业强县和西南地区水稻制种产业高地为目标,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建设思路,全面推进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  到2025年,建立覆盖水稻制种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新制订10项以上项目标准和2项以上地方标准或团体标准,建成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基地6个,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2-3 家,培养兼具水稻制种技术和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50名以上,助力建设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1个,建成水稻种子质量监管追溯平台,确保2025年12月底前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验收。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7-24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嗣华 李正勇 张雪  “祈福七曲山,励志两弹城”,是梓潼的文旅宣传语,也是外界认识梓潼的关键词。“北有孔子,南有文昌”,梓潼是文昌文化发祥地,境内有文昌祖庭七曲山大庙。这里还曾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所在地,自20世纪60年代迁至到90年代搬离,九院在此历时23年,相继完成原子弹、氢弹的设计方案,被称为“中国两弹城”。梓潼县委书记刘强(右)。  然而,位于“蜀北锁钥”之位的梓潼,自古还有“五谷皆宜之乡,林蚕丰茂之里”之称,若要深入认识梓潼,还得从农业大县的角度去感受去解读。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在全省大局中审视,梓潼有着怎样的底色?又该如何作为?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就此对话梓潼县委书记刘强。  记者:在当前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实践中,梓潼有哪些特色亮点?  刘强:近年来,梓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聚焦加快建设全国优质生态绿色农产品供给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目的地、四川丘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地和绵阳高品质幸福美好生活宜居地,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梓潼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增速首次达到并超过绵阳全市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国家水稻制种标准化示范区”和绵阳全市唯一“全国村庄清洁行动 先 进 县 ”,获 评“2023—2024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国家级建设县”。  梓潼是典型的丘区农业县,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是我们必须扛牢的政治责任。我们连续3年实现耕地净流入;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粮食总产量实现6连增;蜜柚基地规模、水稻制种基地规模、生猪标准化养殖、蛋鸡产品规模和标准化程度实现四个“全省第一”。特别是去年,潼江河谷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晋升为省级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黎雅镇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先进镇。  记者:助力“天府粮仓”建设,梓潼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全国产油大县,有个很大的亮点,即水稻制种,是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在这方面,梓潼具体是怎么做的?取得了哪些成绩?  刘强:梓潼水稻制种面积常年稳定在5万亩,产业规模居全国第3位、全省第1位。我们立足优势,主动服务全省乃至全国大局,通过深入实施园区培育、品质提升、品牌塑造“三大工程”,推动更多优质、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走出四川、供给全国。  一是深入实施园区培育工程。扎实开展“一园一策”提升行动,建成省级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4个、县级12个,形成了以粮油、水稻制种、蜜柚等为特色且覆盖全域的“大园区”发展格局。同时,深入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全面统筹生态、生活、生产,成功打造“九曲潼江”“星宿花涧”等8个农业主题公园,实现村庄变景点、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二是深入实施品质提升工程。持续深化与川农大、省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累计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80余个。特别是,我们引进的“绵麦902”最高亩产达到703.2公斤,小麦育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培育有机产品55个,“有机认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案例以排名第一的成绩入选全国有机产品认证优良实践案例,成功创建四川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梓潼的农产品已成为绿色有机的“代名词”。三是深入实施品牌塑造工程。去年,我们以“文化+”形式启用“文昌贡”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纳入了天宝蜜柚、福欣食品、圣迪乐鸡蛋等55个农产品,并借助“绵品出川”系列活动,累计销售额14.33亿元,全国各地圈粉无数,“品文昌贡、中状元郎”持续叫响擦亮。  记者:在全省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梓潼还有哪些作为和新的谋划?  刘强:一是全方位扛牢责任,做到推进只强不弱。始终心系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去年,梓潼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等 6 项“党政同责”考核全部优秀。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扛牢粮食安全大旗,一体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为助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是全要素保障到位,做到投入只多不少。持续加大资金、政策争取力度,推进各类资源汇聚梓潼,去年,争取中央、省、市财政涉农资金3.85亿元,建成农业专家大院和省级科技小院2个,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20 余名,“用好‘四种手段’,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效能”入选农业农村部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有效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我们将继续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切实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是全领域对标补短,做到效益只增不减。深入实施交通、城建、水利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行动,今年10月,绵苍高速将建成通车,梓潼将结束不通高速历史;文昌公园、状元第商业街、崇文湖、崇文堰等“打卡地”相继亮相,城乡供水一体化彻底解决用水难题,兑现了城乡面貌“两年有形象”的郑重承诺。充分发挥农业“接二连三”作用,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建成省级健康食品产业园,带动更多川味出川、飘香世界。我们将继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让天府之国更加富足安宁、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贡献更多梓潼力量。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7-24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嗣华 李正勇 张雪 文/图  北上出川,沿金牛道,过绵阳城,入崇山峻岭,进剑门蜀道,梓潼,就处于这“蜀北锁钥”位置上,“地联秦关,路当扼蜀”,“千里天府,此为屏障”。  北扼剑门之地,平地不多,山丘为主,梓潼保障粮食生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破题之钥是什么?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中有着怎样的担当?6、7月间,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大型主题报道“天府粮仓与我们的担当·一线调查”第六站走进这片“蜀北锁钥”之地,在梓山潼水间寻找答案。水稻制种田遍布在梓潼西北角的山坳间。切片 “兰花”稻香解读 摸索种粮之道,赢得水稻制种特色成就  黎雅镇,梓潼西北角。一线调查采访组沿万阿公路上行,穿越一座座山丘,进入山坳间的一片小盆地,只见“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示范基地”巨型牌匾赫然矗立在绿油油的稻田间,微风吹过,一排排稻苗沙沙作响。  “这里就是兰花村。”梓潼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彭贤菊提醒我们,“你们看,兰花村这样的块状地貌,气候和水源较好,给制种隔离创造了自然条件,制出的种子色泽度亮、发芽率高,质量也好。”  稻田里,村民赵玉芳正在忙碌。小时候,赵玉芳家里种的就是制种水稻,“20世纪七八十年代,父母在田间制种,我们就帮着剥苞、赶花。”中学毕业后,赵玉芳和许多年轻人一样,离开家乡,去城里打工做服装生意。2000年后,赵玉芳放弃多年的服装生意,回到农村,重新走进制种田,每年种植水稻有300亩。  梓潼水稻制种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历经半个世纪发展,目前全县常年保持水稻制种面积3.28万亩以上,涉及农户超过1.5万户,可供1000万亩水稻生产用种,水稻制种产业规模全国第三、全省第一,是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全省最大优质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兰花村地处梓潼水稻制种的智慧种业核心示范区。  采访组了解到,20世纪70年代开始,很多地方都在搞水稻制种,起点一样,过程同样历经波折,坚持下来的,成为“国家级基地”“全省第一”的,为何是梓潼?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梓潼虽自古就有“五谷皆宜之乡,林蚕丰茂之里”之说,但水稻制种产业特色的获得,主要还是得益于人的作为。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这给梓潼水稻制种打下了坚实基础。”梓潼县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书记高敏介绍,近年来,梓潼县紧紧围绕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推进水稻制种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在水稻制种产业上持续发力——  统筹涉农项目资金 6.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75亿元,引进川种、科荟、西科等种业龙头企业入驻,深入推进与川农大、西科大等科研院所创新合作,成立梓潼县农博士工作站、水稻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专家大院,构建专家服务团队。2022年,园区又整合各类项目资金 1.9亿元,是全县园区年度投入之最,从开工建设到基本完工仅耗时9个月,充分展示了梓潼做大做强做亮水稻种业“芯片”的信心和决心。  人的作为带来科技进步。目前,梓潼水稻制种已经实现育秧、插秧、无人机授粉、收割、烘干、仓储全程机械化,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制种效率和质量。  “科技含量增加,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群众能尝到甜头。”黎雅镇农业服务中心助理农艺师敬芳芳感慨。  兰花村地处梓潼水稻制种的智慧种业核心示范区,“家乡制种从未停滞过,能挣钱。”赵玉芳说。如今,在黎雅镇和卧龙镇,水稻制种不仅成了当地支柱产业,也成了群众致富的关键一招。据悉,当地还推行“一田三用”,水稻制种、中药材和蔬菜等粮经轮作,实现“万亩园,万元田”,每亩田年产值可达到1万元。切片 潼江粮仓解读 用好河谷地带,创新担当粮食生产责任  梓潼素有“七曲山,九曲水”之称。我们从梓潼西北角山地下来,进入九曲回肠的潼江河谷,站在七曲山山脚下的龙口村隔河相望,竖立在潼江河谷稻田里的“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红色标语非常醒目。  正午时分,35岁的青年种粮大户谢利华带着几名村民正在水稻田间劳作。和兰花村村民赵玉芳一样,谢利华和丈夫张荣鸿也是返乡干起农业从事粮食生产。  谢利华和丈夫曾一直在上海打工做餐饮,2008年结婚生子,为了照顾小孩才回到家乡,成立了荣鸿家庭农场。“苦是苦点,还是能挣钱。”面对我们,谢利华显得笑容轻松,透露着夫妻俩回归农村农业的成功和喜悦。  攀谈中,我们了解到,田坎上巧遇的谢利华和荣鸿家庭农场,在这片潼江河谷水稻田里,去年种出了梓潼水稻的最高产,即他们种植的杂交稻新品种“川种优3607”百亩示范田,在测产验收中平均亩产高达833公斤。  夫妻俩的努力,让荣鸿家庭农场成为梓潼种粮大户的优秀代表,他们在梓潼流转土地种植水稻2500亩,还从事农资销售、农业托管等服务,托管田地就有上万亩。  “刚回来时种得少,后来政策越来越好,我们承包的土地就越来越多了。”谢利华指着眼前稻田介绍,这些河滩地过去很多石头,土质差,很多人不愿意来,自己和老公看中了这里的水源条件和政策优势。经过几年努力,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梓潼县潼江河谷高标准农田示范田。  潼江纵贯梓潼,河谷地带有为数不多的平地。我们调研中感受到,用好河谷地带,沿潼江两岸,打造“一带两园三区”的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是梓潼从突出水稻制种“点”上贡献到勇担粮仓建设“面”上责任的务实之举。  从2020年开始,梓潼沿潼江两岸3镇10村,耕地面积1.8万亩,投资2.56亿元资金,打造“九曲潼江,万世粮仓”的高标准农田园区,实施农旅融合发展,打造九曲潼江主题公园。  梓潼县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鲁东明介绍,“一带”是潼江河谷观光带;“两园”指休闲农业主题公园和粮油产业融合公园;“三区”是指高新技术示范区、稻田综合种养区、优质粮油加工集聚区。  我们了解到,这里的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90%以上。今年年初,2022年度四川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名单公布,梓潼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获得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切片 天宝蜜柚解读 发展循环农业,切实探寻山村发展新路  跨过潼江河谷,一线调研采访组继续上山,向许州镇行进,进天宝村,这个曾经靠天吃饭的丘陵小山村,如今已被漫山遍野的蜜柚覆盖了曾经的旧貌。  “这一片属于丘陵地区,水源是问题,天干地旱不产粮,过去是出了名的穷。”梓潼县天宝柑桔合作社理事长王有鸿回忆。  山丘地带自然条件差,产不出粮食,出路在哪里?这是天宝村面对的困局,更是多山丘地区的梓潼要破解的难题。  王有鸿21岁那年当了村主任,和村民们苦苦寻找出路,前往江油等地考察,引进了福建柚子、台湾椪柑等品种,最终选择了适宜当地气候、适合栽种的福建柚子。从1993年开始试种,经过反复比对试验,直到2013年才开始扩大种植范围,2015年基本形成了规模种植。  规模种植后,王有鸿又带队前往福建等地考察市场,通过外贸客户向海外市场销售。如今,这里的柚子80%销往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等市场,自销只占20%。柚子成了当地绝大多数村民发家致富的好路子。  “2016年,为了帮扶贫困户脱贫,许州镇在蜜柚基地里建起3栋生猪代养场,摸索生态循环生猪代养产业扶贫新路。”许州镇副镇长肖太平介绍。  践行大食物观,粮经统筹发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也是“天府粮仓”建设的重要内容。天宝村的实践,丘区发展的现实,让梓潼更切实领会到其中要义。  为此,梓潼规划建设20万亩蜜柚循环产业园,目前建成为四川省最大的蜜柚种植基地和绵阳市核心蜜柚产业带,梓潼蜜柚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蜜柚成林,写出的是一篇现代农业发展大文章:林下养猪,梓潼建设起70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发展种养循环农业;三产融合,梓潼全力打造蜜柚全产业链,连续举办蜜柚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展品牌创建、评选活动,梓潼蜜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07-24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谢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盛夏时节,万物并秀,武引涪梓干渠与高复分干渠渠首渡槽交界地段激流涌过。七月下旬以来,四川省三台县塔山镇小二型常乐水库旁150多亩野生荷花在水梦中竞相绽放。近些年来,三台县塔山镇以“荷”为媒,在绵阳武引一期灌区水利新村打造出了野生荷花乡村旅游靓丽名片。一路欢歌,来到高堰场镇附近石桩堰常乐村,在灿烂阳光里,只见野生荷花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层层叠叠。南充、绵阳、遂宁、德阳,包括成渝经济圈周边南来北往的人儿,在荷塘上下自由穿梭,优美的乡村水环境真是浸人心脾。塔山镇常乐村村民陈晓凤说:上世纪70年代建成常乐水库后,这一大片野生荷花也有半个世纪的故事了。当然,村民们喜欢以野荷叶煮稀饭,炒荷叶茶,人放天养野生鱼,这些其实都是绿色健康食品。伴随着脱贫奔康、乡村振兴的新步伐,第六届塔山镇野生荷花节这几天开始了,随时都有人来玩耍,农民兄弟姐妹真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劲儿!“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生如夏花、荷韵如歌。塔山镇党委委员、镇宣传委员袁鑫同志表示:绵阳仙海的武引水为塔山镇常乐水库带来了新的美好灵气。所以,党群干群接力,为继续深化野生荷花、水产旅游品牌,提振乡村产业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现在正在就水利新村特色文化,包括国保文物蓝池庙、农副产品、文创产品进行推介。围绕乡村五大振兴,三台县塔山镇常乐村多年来党建引领,积极整合风土、风物、风俗、风情、风景等特色优势“三农”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激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化自信,增进水利新村“拼经济、惠民生”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切实助农增收。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7-24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羊丽)整治乡村水安全,提升乡村水环境。七月的德胜水库绿色环绕,波光粼粼。四川省三台县水利局总工程师陈健介绍说:“德胜水库的位置相当重要,水坝距石安场镇3.5公里,直接关系到下游千余人的安危,农业生产有效灌面达1200亩;对于这次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我们一定要在建管细节上下足功夫!”德胜水库作为小二型水库,总库容12.68万方,位于涪江以东三台县石安镇德胜村,最早修建于1973年,以农灌为主,兼有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因为水利年限较长,水库防洪标准也不满足规范,诸多细节处比较老旧,水库坝顶道路一遇雨天就泥泞不堪,坡脚处护坡地段也多处受损。在今年2月,德胜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通过白蚁治理,增设下游坝坡框格护坡植草,完善雨情水情测报和水库大坝安监设施以及新建管理房等水利工作措施,提升了蓄水保供与防汛抗旱减灾能力。现目前,水库项目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并通过武引直灌区蓄水验收,水库实现安全正常蓄水。真可谓:水库完成除险加固,百姓实现幸福“加码”!如今漫步于石安镇德胜水库坝顶上,硬底化的路面结实而又平坦,完全看不出这是一座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土坝工程。经初步测算,项目实施后,武引水利灌溉面积还会相应增大,当地粮经增产增收,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源更有安全保证,可直接增加农民朋友们的收入,社会经济效益相当显著,水库年度效益将达13.1万元。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7-21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谢勇 蔡成林)“夯实素质能力,抓好党建经济!”,7月18日,三台县灵兴镇花庙村两委、市县驻村工作队来到盐亭县莲花湖乡飞跃村,重点学习考察乡村五大振兴重点工作。尽管位于双碑场口的飞跃村自然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但是,当地镇村干部的精气神给人以一流的印象。处于莲花湖水库弥江河上边的飞跃村,是一个深丘村,无论是道路交通还是农业(提水)灌溉都很滞后。但村内生态环境优美,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让人耳目一新。村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潘文斌表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村级党组织广泛对接市县乡三级驻村帮扶力量,着力发挥党员干部群众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两年党建经济工作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了新起色。莲花湖乡飞跃村第一书记杨德平,曾为县审计局副局长,对“三农”工作相当熟悉。因地制宜,面向群众,破解难题,振兴产业,着力抓稳绿色安全发展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村两委与医专、乡政府2名驻村队员履职作用,让党和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到农村基层,为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靠前作为、主动担当。种植大户幸家礼有近百亩飞跃爱媛,是莲花湖山里边的柑桔名片,果树茂盛,挂果溜圆,将来果熟时会显橙红色,油胞稀,外观光滑漂亮,果实多在260克。其特色为结果成串,易剥皮含糖好,酸度低且无核,口感细嫩化渣,耐贮藏,风味清香。走近村民母家莆的肉牛基地,其存栏数量不错,社会经济效益相当可观。通过科技支撑、良种繁育,生态养殖,正走出小规模与低水平的散养方式,其牛肉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有力,市场前景年年看好。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07-20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