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记者 李洋)近日,川渝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论坛在成都新会展中心6号馆举行。作为首届川渝住博会重要活动之一,本次论坛以“弘扬巴蜀特色历史文化 创新古镇古村保护发展路径”为主题,邀请来自住建、城市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深入分析川渝两地古镇古村落保护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共同研讨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方式,推动两地村镇建设工作进一步取长补短、协同发展。论坛上,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方明作了题为《发展让历史村镇走向未来》的主旨演讲。方明提出,发展让历史村镇走向未来,要转变传统村落为了保护而保护的思路,积极探索顺应需求的发展路径,诸如集中连片发展传统村镇,大胆重构创新民居建筑,传承历史村镇的乡土智慧,放开传统民居的产权交易等。四川省政府参事、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一级巡视员邱建作了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省古镇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的主旨演讲。邱建指出,四川古村镇拥有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民族特色浓郁、建筑形态丰富的特点,在保护和发展中要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当地村落特有的四川路径。他还提到顺应与融合强化空间格局特色的色龙村,保护和传承嘉绒藏族传统建筑、将遗产活化利用的丹巴罕额庄园以及产镇融合丰富古镇发展途径的平乐古镇,都是保护古村镇不错的案例。此外,论坛现场还签约了三个涉及传统古镇古村落保护发展的项目,投资金额共计25亿元。分别是汶川的水磨江山·主动健康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项目、理县桃坪的云端增头民俗文化旅游度假项目和巴中市南江县百坪村白芍规模化种植项目。据悉,川渝两地目前共有443个村落(川333个、渝110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54个镇(川31个、渝23个)、7个村(川6、渝1个)分别被认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两地分别建立省、市级传统村落名录,1087个村落(川1046、渝41个)被认定为省市级传统村落,并全部挂牌保护。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川渝两地共投入资金17.13亿元实施了一批古镇古村保护发展项目。其中,四川成都邛崃市花楸村、甘孜州桃坪羌寨、达州市宣汉县龙潭河村,重庆荣昌万灵镇、潼南双江镇、合川涞滩二佛村等一批古镇古村落,通过保护发展项目建设,促进文农旅融合发展,当地群众实现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互为促进的路子。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6-25
(朱国强 袁芳 记者 杨颜铭)6月2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关于第三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申报单位初审结果的公告,安岳县作为资阳市唯一一个申报候选县的单位,顺利通过资料审查。那么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安岳有哪些优势?安岳如何发挥优势争创天府旅游名县?让我们带着问题来找答案。宝森柠檬旅游区千年石刻 历史文化美名扬“以前听安岳的朋友说过家乡的石刻多么精美,当时还不相信,今天亲眼看过安岳石刻后,真的被震撼到了,圆觉洞景区内的飞天造像太漂亮了,真的和敦煌内的飞天造像不相上下。”6月3日,来自湖南的张大哥带着父母不远千里来参观过圆觉洞景区内后,由衷地感叹到。安岳石刻始凿于东汉,兴于唐朝、五代、北宋,现存摩崖石刻造像230多处,10万余尊,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10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在中国石刻艺术史上具有上承云冈、龙门,下启大足石刻的特殊地位。“古、多、精、美”的安岳石刻题材丰富、造像精美、气度恢弘、活泼灵动,其中位于卧佛院的世界最大左侧卧佛和毗卢洞中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紫竹观音蜚声海内外,安岳因此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石刻艺术之乡”的称号。“平均每年我都要接待上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无数的接待工作中,让我印像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在毗卢洞为来自法国的专家团队讲解时,法国专家对安岳石刻给予了高度赞赏,特别是紫竹观音,他们感叹到这是他们在全世界范围内看见过最美的石刻造像,是当之无愧的‘东方维纳斯’。” 从事石刻讲解工作多年的朱娟介绍道,在多年的讲解工作中,不管是来自哪儿的游客,他们看完安岳石刻后都忍不住赞扬安岳石刻的精美,而这个时候身为安岳人的朱娟都倍感自豪。“全县各个乡镇无一没有石窟,如果将安岳所有石刻造像首尾相连,足足有大约5公里长。”历史上,安岳以“石秀”著称,逶迤的山峦与天然的岩壁为历代能工巧匠们从事艺术创作提供了基础。如今,安岳正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争创天府旅游名县,石刻艺术在文旅融合发展中迎来新生,以独特的魅力进入大众视野,于烟火气息中隽永。紫竹观音百年柠香 农旅结合人气旺人间最美芳菲处,柠花缤纷是吾乡。安岳是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柠檬之乡,全县森林覆盖率43.2%,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有自然赐予安岳绝佳的柠檬生长环境,柠檬种植规模、产量、市场份额均占全国80%以上,品牌价值超188亿元,成功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百年的柠檬种植历史让安岳柠檬成为了安岳人民的“黄金果”,在大力丰富旅游业态、努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争创天府旅游名县的今天,安岳县通过宝森柠檬旅游区的打造,推出柠檬文化体验游、生态康养休闲游、美食体验游、民俗非遗体验游等,让安岳柠檬以另一种方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宝森柠檬旅游区自打造以来,我们结合安岳柠檬特色资源,先后建造了世界柠檬品种博览园、安岳柠檬规划展示馆和两千余亩的水肥一体化的标准柠檬种植观赏基地。现在已经是一个集柠檬文化体验、养生度假、运动休闲、农事体验为一体的国家3A级乡村旅游景区。自开始接待游客以来,宝森柠檬旅游区每年游客接待量不断递增,2020年,接待游客近40万人。”宝森柠檬旅游区负责人李章荣介绍到。据了解,宝森柠檬旅游区自建设以来,深度挖掘安岳柠檬产品文化内涵,结合安岳县其他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融合一二三产业体系,通过不断加大旅游投入,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日渐完善,景观质量得到了本质提升,接待条件日渐成熟,已在此成功举办两届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成为了安岳及成都、重庆等周边群众休闲度假的首选地。“现在我们正在争创AAAA级旅游景区,目前景观质量评审已经通过。下一步,我们将以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契机,在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丰富柠檬文化元素上下功夫,同时深挖以安岳柠檬为主题的特色文创旅游产品,争取早日成功创建AAAA级旅游景区,为安岳创建天府旅游名县贡献自己的力量。”谈及宝森柠檬旅游区的未来发展,李章荣充满信心。圆觉洞高位推动 抢抓机遇远景长“安岳地处成渝主轴中点、成渝双城腹心、成渝中部‘十’字交叉区域,成安渝、成资渝、内遂高速穿境而过,成渝中线高铁、绵遂内城际铁路在安岳设站,交通区位优越,是名副其实的‘成渝之心’……”5月17日,在资阳市2021年“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暨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宣传推广活动启动仪式上,安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通达对安岳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政策机遇、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近年来,安岳县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部署,按照中央、省、市安排部署,坚定擦亮“中国石刻艺术之乡”、“中国柠檬之乡”金字招牌,以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建设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为载体,建机制、强保障,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在全局中谋好篇、在一域中布好局、在工作中下好先手棋。在国家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今天,作为落实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促进成渝相向发展的重大举措,以及川渝毗邻地区9个合作共建平台之一,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一直备受关注。而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心的安岳县,始终坚持围绕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着力形成资源共享、产业共兴、事业共荣的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以成渝中部禅修康养旅游区、圆觉洞天府旅游名镇、安岳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石刻文化旅游景区(唐宋遗风石刻文化公园)、文旅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项目的招商建设推动,全力打造核心旅游景区、辐射带动区、高铁文旅新城以及“巴山蜀水”农旅融合发展带、“红色印记”文旅融合发展带、“巴蜀智造”工旅融合发展带,充分发挥作为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桥头堡、主战场作用,全力争创天府旅游名县、推动全域旅游持续高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石刻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文旅+”产业示范新高地,建成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巴蜀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坚定创建决心,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凝心聚力、对标对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增亮点,全力以赴完善文旅产业体系,打造重点旅游景区,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旅游吸引力,力争成功创建成天府旅游名县,打造资阳文化旅游新名片。”安岳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陈庆在介绍安岳旅游发展方向的同时,诚挚邀请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安岳旅游观光,与亲朋结伴,赏千年石刻,闻百年柠香,品传统美食,感受155万安岳人民的热情。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1-06-07
(周嘉 程洁 记者 陈家明)初夏的贡井,处处涌动着改革的热潮。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持续推进乡镇“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工作、创新打造“天府商言堂”小微协商平台……在完成镇村两项改革“前半篇”的基础上,自贡市贡井区坚持“六个导向”,紧扣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以乘数效应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续写着乡村振兴“春天的故事”。优化资源配置  夯实改革发展后劲2018年4月,贡井区完成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全区行政村由149个减少到91个,调减率39%;2019年,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全区由11个乡镇2个街道调整为7个镇3街道;2020年,完成村民小组调整优化和社区建制调整工作,全区村民小组从1296个调整为880个,社区从33个调整为30个。“前半篇改革是物理反应,主要是乡镇、村组的撤并。后半篇文章则是化学反应,与乡村振兴工作高度重合,是真正的系统工程、复杂工程。”贡井区区委主要负责人说道,怎样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发展质量,让乡村老百姓享受改革红利,贡井区系统谋划、及时部署,正以更加完善的机制,把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后半篇”的改革核心是资源配置。作为推动贡井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自贡航空产业园亟须承载能力和发展空间。为此,贡井区对规划覆盖和辐射带动区域的建制村整体谋划,将涉及的64个村调整为39个。调整后,一方面加速土地要素整合,为园区拓展提供承载空间;另一方面着眼通航体验、观光旅游等产业发展和配套服务区建设,突破村与村之间的区域界限,统一规划布局,为通航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奠定基础。两项改革以来,贡井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自贡航空产业园两年内承载能力提升60%,新入驻企业11户,带动农民转移就业1800余人,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区土地流转率42.9%,建成万亩杂交柑橘示范园,新增农业专合社57个、家庭农场152个;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的996万元增至1495万元,全面消除空壳村。提升质量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活,则全盘活。改革后,成佳镇以旭水河果蔬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突出成佳镇大头菜专合社种植基地核心作用,落地建设土地整理及高效节水灌溉、万米晾晒长廊等12个项目,推动大头菜产业不断壮大,2020年大头菜实现产量5万吨、产值8100万元。成佳镇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四川省经济发达镇。建设镇麻柳村按照“一村一品”战略,打造无患子种植及林下养殖示范基地,筹建自贡惠森无患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以采摘、垂钓为主的休闲体验中心,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建设镇重滩村完成新重滩村规划,全村规划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生态蔬果产业、绿色蔬菜产业、花卉苗木抚育产业和聚居点等五大区块。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贡井区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做强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硬化通村公路265公里,新改建农网线路222公里,提标改造城乡污水处理厂9座,全域实现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提标改造14个村卫生室,保留59个被撤并村的便民服务点、村卫生室和村小,优化(新开)农村客运班线12条;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8元,高于全省20%,乡村振兴“一池春水”被不断激活。提升治理效能  服务“最后一公里”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初夏的成佳镇天府社区,凉风飒飒,街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庭院美丽。改革后,天府社区创新打造“天府商言堂”小微协商平台,形成“有事来协商”“大家事大家商”的良好氛围。不久前,该社区围绕“社区居民公约完善修订”主题,召集村民代表“商言”,在收集整理修改意见10余条基础上,完善细化修订了“社区居民公约”内容。建设镇重滩村创新打造“八步议事法”,成立村民议事会和监事会对村级事务形成“提出议题、审核议题、公告议题、讨论议题、表决议题、公告决定、执行决定、监督反馈”八步议事规程,让广大村民群众真正成为了重大决策的参与者、美好家园的建设者和基层自治的主导者。成佳镇打破公务员、事业单位分工界限,坚持“能者上”模式选人,全面完成各部门55名工作人员选任工作,提升了政府运转效能。此外,完成成佳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承接区级下放行政权力76项,整合设置审批机构,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通过一窗口办理、一站式服务和全流程效能监督,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后,贡井区全面推行“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新型基层治理体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居)民委员会书记“一肩挑”比例达到99%,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5.57岁,村(社区)两委班子队伍知识结构和年龄结合进一步优化,队伍更加年轻化、专业化。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发展关头,改革者胜。放眼西城贡井,改革路上各镇、村(社区)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立足当下、谋求未来,以“比学赶超”的态势奋力书写新时代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精彩答卷。
四川经济日报 | 分享: 2021-06-07
(朱丽君 记者 杨琦 文/图)6月4日,记者从甘孜州经信局获悉,到2025年,该州中藏医药总产值将达到20亿元以上。近年来,甘孜州以打造康巴地区特色中藏医药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统筹种植、加工、服务三大环节,全力打造“四大基地”,逐步实现药材种植规模化、生产加工标准化、藏医服务特色化。打造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的模式,筛选高原优势品种作为主导品种,甘孜州积极引进内地医药企业建“定制药园”,加快建设川贝母、秦艽、黄芪、羌活、大黄等品种的种苗基地,推进成片成带规模化药材种植。到2025年末,打造成川西北地产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亩,预计实现产值14亿元以上。仲萨藏药制剂室打造藏药生产加工基地。依托德格宗萨藏医药产业园和乡城藏青兰中藏药产业融和园区,甘孜州以加工企业为支撑,推进中藏药研发、饮片生产、制剂加工,积极培育壮大制药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推动院内制剂提档升级,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25年末,打造成康巴地区藏药生产加工基地,预计全州药材年加工量达到500吨,实现产值近3亿元。打造文化传承创新基地。依托甘孜州藏医院、德格县藏医院、宗萨藏医院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南派藏医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优势,深入挖掘南派藏医药文化资源,鼓励支持开展南派藏医药研学旅游,加快推进南派藏医药传承创新园区建设。到2025年末,打造成藏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基地,预计3个藏医药文化展示中心年参观人数达10000人。打造高端藏医康养基地。紧扣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甘孜州加强旅游中转站、目的地藏药浴、藏医养生保健、藏药材膳食餐饮、藏式瑜伽等藏医个性化服务,打造康巴高原中藏医药健康旅游品牌,积极推进高原健康供氧服务,重点推进康定、泸定、稻城等地藏医康复保健、养生服务产业发展。到2025年末,打造成康巴地区高端藏医康养基地,预计建成藏医康养服务点(位)近200个,实现产值3亿元。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6-07
(记者 王琳黎 文/图)眼下,又到了水蜜桃成熟季,龙泉驿区宝狮村的村民也迎来丰收的幸福时刻。“我们园区最早成熟的一批水蜜桃,5月中旬就上市了,首批品种早已卖完。”在柏合街道宝狮村“梦里桃乡”果园里,拳头大小的水蜜桃挂在漫山遍野的桃树上。“梦里桃乡”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鄢章兴指着这片桃林兴奋地说,“今年基地大批投产,预计今年收入可突破250万元。”“梦里桃乡”水蜜桃农业园区位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花海林麓段。近年来,该区在柏合镇和山泉镇建设2400亩水蜜桃精品果园,历经几年的生长,今年园区水蜜桃正式迎来了丰产期。“果农的钱袋子,就是我们关心的大事。”龙泉驿区龙泉山森林公园和水蜜桃产业园管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水蜜桃产量和质量,不仅通过建设精品果园,提升龙泉水蜜桃品牌;还牵线搭桥引入专家团队,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当地桃产业转型升级,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龙泉水蜜桃省级农业科技园——桃新品种新技术核心示范园水蜜桃迎来丰产期 广开销售渠道助农增收 “最近订单太多了,哈尔滨的、广东的都有。”在合作社包装点,鄢章兴一边忙着上货,一边处理着手机里的新订单。他告诉记者,这些天还有不少游客“守”在基地等水蜜桃下树,直接装箱带走。“目前每天产量在2000斤以上。”鄢章兴说,为了让水蜜桃销得更远、更好,园区还广开销售渠道。模式以认养、电商、采摘、大宗采购、商超销售等为主,同时直播带货、顺丰直达等也同步进行。面积为423亩的“梦里桃乡”水蜜桃核心基地,于2016年5月正式开工,2020年为初投产,实现了130万元的收入。鄢章兴告诉记者,今年迎来丰产,预计产量将达60万斤,产值预计突破250万元。从园区沿着步道一路向前,一个个红色的果子挂满枝头。环顾四周,游步道、登山栈道嵌入其间,还有不同种类的生态植物点缀其间。水蜜桃在富了一方百姓的同时,更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增添了别样风景。“这片基地在建设时实施了景观化提升,让基地生产管理道路变成游客赏花品果游步道,实现功能叠加,一举两得。”龙泉驿区龙泉山森林公园和水蜜桃产业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同时还种植了多种绿化苗木,建设“双心”大地景观1处,努力让园区变景区,彰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花海林麓特色。拳头大小的水蜜桃挂满枝头新技术新品种加持 水蜜桃走向广阔世界 在柏合镇长松村,一片白色的大棚引人注目。这里是龙泉水蜜桃省级农业科技园——桃新品种新技术核心示范园。“当前,大棚里试种的正是蟠桃。”长松水蜜桃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谢仁斌说,蟠桃是特色高端水果,通过采用屋脊式大棚遮风挡雨,能够有效解决裂果、病害问题。和普通大棚不同,这个棚通风透气,甚至比大棚外更为凉快。“通过避雨栽培,能提升桃的品质,让桃卖出好价格。”谢仁斌说,桃新品种在此研发、试种成功后,便会向老百姓普及、推广,放到果园里种。当然,向老百姓推广的除了新品种,还有新技术。上月中旬,省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陈栋研究员,在示范园里上了一堂技术课,推出了颇有科技含量的桃系列“土”技术。新品种培育、宜机化建园模式、高光效树形培养、行间生草与垄面覆盖……这些听起来颇具“科技范”的技术,均能在示范园区里找到答案。也正是这些新技术的运用,推进着龙泉桃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让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在示范园区里,记者看见沟壑间长满了“杂草”,而周围的桃树依旧长势茂盛。这便是“行间生草”技术。谢仁斌说,这些“杂草”并不普通,它们是萝卜、光叶紫花苕等。果园生草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可以改善果园土壤环境,有利于果树根系生长发育及对水肥的吸收利用,丰富了果园生态环境中的植物多样性。此外,不同的“杂草”还有着不同的色彩,冬天藤叶青葱,春天开花时,黄色、紫色、红色……色彩斑斓,有效改善了龙泉山冬春季节山地景观。因为有了强大的技术动力,新品种水蜜桃选育走在了全省前列。一方面,专家们在这里选育出最适合本土生长的水蜜桃品种,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指导迅速推广到龙泉驿范围内栽种,缩短了新品种从科研机构研究到田间见效的时间,大大提高了龙泉驿水蜜桃的市场竞争力。“以前没有合作社,也没有新品种和新技术,大家卖桃子时心里发虚,商贩一压价,心头就慌了,每斤一两块钱就处理了。”新技术带来的新变化,让谢仁斌感受颇深,“现在不少新品种可卖到15元一斤,这个变化是巨大的。”示范园的不远处,一栋小楼正拔地而起,这是四川省农科院牵头成立的科研楼。未来专家“智囊团”将“靠前作战”,进一步提升龙泉驿水蜜桃品牌,让水蜜桃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1-06-07
(记者 何浩源)“现在厕所修得漂亮哦,用水很方便,环境卫生也好,这里过路的人多,大家使用起来都很满意。”说起附近焕然一新的公厕,家住岳池县镇裕镇裕安社区7组的居民代英,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就在几个月前,该社区的公厕还是另一番景象——不通自来水、垃圾遍地、内部环境脏乱差,原本便民的公厕,令人“望而却步”。资料图片  改变源于岳池县纪委监委举办的一档融合纪检监察监督、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的全媒体栏目《阳光问廉》,节目现场曝光了该镇“农村公厕投入使用为何难”的问题。  节目结束后,该县纪委监委向镇裕镇发出整改建议书,压实整改责任,督促其抓紧整改,解决群众如厕难的“烦心事”。  镇裕镇迅速行动,启动公厕问题整改,制定整改措施:对没有接通自来水的公厕,落实专人与村上沟通衔接,协调接通自来水;对公厕中标识牌掉落、洗手池损坏、水龙头丢失的,及时予以维修或更换;对没有曝光的其余公厕,开展全面排查,确保该镇公厕整改到位。  为解决管理不力或无人管理的问题,镇裕镇落实专项资金,为全镇公厕提供管理维护资金保障,由镇财政统筹安排,根据各个公厕的工作量,对位于农村的10所公厕,每所每年拨付2400元管理保洁费,对位于场镇周边的两所公厕,每所每年拨付6000元管理保洁费。  此外,岳池县纪委监委督促公厕主管部门县农业农村局举一反三,对2019年建成的农村公厕开展全覆盖问题排查,发现156所公厕存在未通水通电、未开门运行、清洁卫生差等问题296个,逐一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截至目前,该县农村公厕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聘用公厕管护及保洁人员307名。  岳池县还印发了《关于加强岳池县农村厕所后期运营管护的通知》,实行“县级主导、乡镇(街道)主责、村组主体实施”的管护模式,将农村公共厕所纳入村庄清洁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制度上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1-06-07
社区智慧生活圈 触手可及加入自己常住的社区,一张个性化定制的生活服务地图为你提供指南,打开天府市民云社区频道,还有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社区场景待你发现。5月8日,天府市民云“社智在线”应用平台发布上线,成都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市)县负责同志以及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代表参加了发布会。成都市委社治委依托天府市民云的良好基础,着眼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指导开发了“社智在线”应用平台,搭建“1+3+N”架构,包括一个基础数据库,涵盖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社会参与三大功能,以及N类智慧应用场景,旨在为社区提供智慧化管理服务信息系统,为居民打通“一口式”办事窗口,为各类主体搭建线上平台,促进社区减负增效,帮助基层精准回应居民需求、快速响应公众诉求。数字赋能 动态分析市民需求截至2021年4月,“社智在线”应用平台已汇集社区基础数据近2000万,涵盖居民库、房屋库、商铺库、家庭库等等。“数据库能为社区人员管理、居民需求挖掘、社情精准分析、政府公共部门用数据驱动治理提供有力支持。”成都天府市民云项目组介绍,数据库的建立能够破解基层治理数据条块化、碎片化问题,为社区多维度数据分析、探索精细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无论是为适龄儿童匹配教育资源,还是分析高龄人群的补贴发放,这个基于全市的数据库都将给予数据支撑。基于社区基础信息库,还可以实时掌握人员的疫苗接种情况。“社智在线”涵盖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社会参与三大功能。通过“社区号”和“开放平台”基础设施,“社智在线”以服务为切入口,让居民、政府以及各类服务主体共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服务繁荣生态。对于社区工作者而言,社区管理平台将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动基层减负。按照“上下衔接、协同办公、互联互动”的原则,提供统一的管理入口,实现账号分发、认证管理、权限分配、数据管理、服务管理和应用管理的统一工作平台。社区工作者可在平台上及时处理上报居民需求,提质社区服务。对于市民而言,全市小区建立全住户“一户一档”,集成社区服务、生活服务,支撑成都全市社区智慧管理,市民有了定制化的生活地图。找周边停车位、查询实时公交、预约运动场馆、大件垃圾回收、菜价查询、挂号就医、人才供需服务……大数据赋能“社智在线”平台,可动态分析市民需求,快速响应市民诉求,不断融入生活服务。基于这些服务,未来,天府市民云“社智在线”平台将不断升级完善,打造富有成都特色的智慧社区生态圈。对于社会企业而言,其拥有的资源和提供的服务都是参与社区治理和营造社区生态的重要力量。目前,“社智在线”平台上已有上万企业、机构、商家、社会组织和个人免费入驻,以参与的热情、创造的动力、奉献的氛围营造社区生态。这其中,既有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政务事项,也有社区手艺人等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构建者。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5-12
 又到一年“5·12”。13年过去,郑海洋已近而立之年,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在成都开了一家早餐连锁店,在北川片口乡种了几十亩药材,眼下,他又和朋友合伙拿下一片山,准备共同投资做民宿。  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夹缝男孩”这个称呼了——“5·12”地震中,北川中学教学楼垮塌,郑海洋被困在废墟夹缝中超过22小时,在被救出的那一刻,他摆出一个“胜利”的手势,露出笑脸,因此被媒体称为“夹缝男孩”。  “我时不时在梦里‘见’到当年的同学,他们还是那样年轻。”郑海洋说,今年“5·12”,他不准备再去北川老县城,“每去一次,心情就忧伤一次,我想开启新的生活。” 近日,志愿者在成都市中通快递荷花池网点拦截了160多个“宠物盲盒”。此事一经网络曝光,引起轩然大波。  5月8日晚,成都市邮政管理局发布消息,对2家涉事物流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分别处以3万元和5万元的罚款。  时隔多日,“宠物盲盒”事件中活体动物的发货地——成都三联花鸟宠物市场情况如何?近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实地探访  市场内摩肩接踵 商家吆喝声此起彼伏  5月3日,志愿者在成都市中通快递荷花池网点拦截了160多个“宠物盲盒”。此事一经网络曝光,引起轩然大波。据了解,这些猫狗发货地是成都三联花鸟宠物市场。  据了解,成都三联花鸟宠物市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成洛大道。据成都三联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官网介绍,该宠物市场于2012年正式开业,目前有各类宠物相关商铺200多家,宠物销售量占成都市流通量的80%,是成都市乃至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宠物市场,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四大宠物交易平台之一。  5月8日星期六,记者来到了成都三联花鸟宠物市场,当天恰逢市场赶集。上午9点过,市场内摩肩接踵,商家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这是我自家养的狗生的,保证健康。”见记者在打量关在笼中的两只黑色泰迪宠物犬,商家马上介绍起来,他称只需50元,就能将小狗带走。  不远处,另一名商贩正在推销小猫。她面前摆放着3个中型笼子,每个笼子里关着近10只大概刚满月不久的小猫。“50元一只,可议价。”她说,这些小猫都是她收购的。  在市场内的另一处,一位在成都市郫都区团结镇开宠物店的男子刚刚以500元的价格买下一只小柴犬。“倒手起码要卖1000多元。”他说,他的宠物店出售的宠物主要来自于该市场,“所以经常会来这里逛逛。”  据了解,该宠物市场上出售的宠物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个人养殖户饲养的、商贩从乡下收购的、狗场提供的货源和被主人弃养,转交给商贩帮忙售卖的。  宠物运输  可选择飞机、火车等托运 但运输风险不可避免  在成都三联花鸟宠物市场内,近期发生的“宠物盲盒”事件也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  根据互联网商业咨询平台“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宠物繁殖和活体交易行业概览》报告,中国宠物活体运输配送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包括缺乏专业宠物运输机构,还有出于成本考虑,对宠物在运输保护措施方面投入不足,或者不愿意进行空运等费用较高的运输方式,导致宠物的死亡率高。  报告提到,宠物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高达30%。  “用塑料箱把宠物装起来放在货车上,纯粹是乱整。”成都三联花鸟宠物市场专做宠物托运的谭老板说,托运宠物需要办理检疫证明,托运方可选择飞机、火车、汽车等不同托运方式,价格则根据选择的托运方式而定,但活体运输的风险不可避免。“活体运输风险自负,毕竟谁也无法保证。”他说。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5-12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特约通讯员 王诸德) 哇噻!走进巴中市平昌县坦溪镇孤山社区“科龙优质水果园”园区,只见成片的红翠桃(油挑)果实累累,已成熟了的红翠桃红扑扑的格外耀眼,十分诱人,老远就是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据园区老板张娟介绍,5月20日正式开园采摘红翠桃。这无疑是吃货们的好消息,可一饱口福了,到时候可别忘了去采摘哟!    “科龙优质水果园”位于孤山社区1社,几年前,村民张娟投资100多万元培植了桃子、梨子、杏子、李子等优质品种的水果,主要集中在“老屋湾”,成块成片面积达680余亩。桃子有“红翠”、“蟠桃”等,其中“红翠”分早熟、中熟、晚熟,现在开始采摘上市要持续几个月才结束。    红翠桃去年初挂果,今年开始盛产。笔者在园区看到,早、中、晚熟的红翠桃,株株丫枝都挂满了果实。早熟的己成熟,随便摘一颗品尝甘甜爽口,令人胃口大开,不论味道、口感都是杠杠的那就不摆了,反正尽在不言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红翠桃,包括园区丰圆红杏、黄金梨、圆皇梨、大五星枇杷、李子等所有的水果可是百分百的全生态、纯绿色哦。科龙优质水果园热忱欢迎前去品尝、采摘。    为什么选择在5月20日开园,园区老板说,基于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开发打造,他们水果园区环境幽静,果树成阴,景色宜人,自然成了玩耍的好地方,人们可品水果游果园。再就是5.20寓意“情人节”,并且红红的红翠桃象征吉利,相识相爱的情侣们,如果到果园里游玩不光爽心,还能给情侣们添上几分浪漫。    科龙优质水果园老板张娟还说,她们有大量的早熟红翠挑可采摘,除了可直接到园区自己亲手采摘,凡是省内外需要的,她们可办理邮寄快递到家中。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4-30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杨如荣 特约通讯员 王诸德)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7月4日,巴中市平昌坦溪小学党支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会集体谈心谈话,为全体党员进行思想引导。学校支部书记苟悫在会上作了《纯正思想 加强学习 提升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谈话。随后,组织24名党员到刘伯坚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并参观了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缅怀烈士革命事迹,聆听对刘伯坚烈士英勇就义时写下的《带镣行》的讲解,使全体党员受到了一次极大震撼和深刻教育。    苟悫在谈话中说,作为共产党员,要始终牢记入党的初心是什么,要牢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如何维护党的利益,维护人民的利益。他指出,思想是一切工作的动力和指向标,作为光荣的共产党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敢于负责,敢于担责,既要在思想上、行动上、言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4-29
(林立 记者 苟邦平)4月26日,以“名城嘉州·茗香千古”为主题的“乐山市手工采茶制茶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峨眉山市嘉峨茶谷举行。来自乐山市各区(市)、县的手工采茶制茶能手同台竞技,大显身手,充分展示采制“峨眉山茶”的“工匠”风采。乐山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张雷在开幕式上讲话并宣布比赛开幕,峨眉山市委副书记先平致辞。开幕式现场参加此次决赛的50余名选手是通过前期各区(市)、县选拔出来的“精英”。他们分别在峨眉山市嘉峨茶谷茶山采茶区和“手工制茶传人作坊”制茶区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手工采茶、制茶技能大比拼。来自峨眉山市的选手谯永杰和马边县的选手牛学容分别获得制茶组一等奖和采茶组一等奖。本次手工采茶制茶技能竞赛,主要目的是传承弘扬传统手工川茶技艺,培育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发广大职工岗位建功、提升素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全市茶产业从业人员的采茶制茶技能水平,进一步推动乐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张雷表示,下一步乐山市总工会将继续围绕乐山“8+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提升职工技能水平,推动乐山茶产业在人才培养、技能提升方面持续进步,为乐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近年来,该市围绕省委“千亿茶产业强省”目标,把茶叶产业纳入乐山“8+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先发展,“峨眉山茶”区域品牌价值已达32.4亿元,成功打造多个中国驰名商标,乐山茶叶出口中亚专列已开出国门。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1-04-28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