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大家好,我是小丰书记,今天给大家‘炫’个雷波脐橙。”12月4日晚,今年28岁的雷波县千万贯乡石板滩村党支部书记丰母体正通过某直播平台销售脐橙,两场直播下来,交易量已上千斤。  眼下,正是雷波脐橙成熟的季节,石板滩村雷波脐橙的上市有“新意”更有“心意”,为的是让这个产业更加香香甜甜!雷波县千万贯乡石板滩村雷波脐橙成熟上市。受访者供图统一上市保证脐橙品质守护“金字招牌”  地处金沙江畔的雷波县,属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拥有良好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是“中国优质脐橙第一县”。雷波脐橙以“优而精”闻名。经过多年发展,近4万亩的雷波脐橙产业如今已成为品牌价值超 20 亿元的产业集群。  为维护雷波脐橙这块“金字招牌”,确保果子优良品质,今年,雷波县将11月28日定为雷波脐橙采摘上市的日子,这也是雷波脐橙首次统一上市时间。  在雷波县“优质脐橙核心产区及最大连片种植发展基地”千万贯乡,1.5万亩雷波脐橙迎来丰收,正陆续上市。该乡党委书记熊小波说,雷波脐橙是当地支柱产业,当地将不断提升脐橙品质,加强“雷波脐橙”品牌维护力度、宣传力度,创新销售方式,让农民实实在在创收致富。  “今年统一在11月28日之后采摘,可以保证果子的品质达到最佳。”丰母体说,石板滩村种有雷波脐橙2000亩,是雷波脐橙的核心产区之一。“目前主要是预售,有些顾客急着想尝鲜,开始陆续下单购买了。”  “不愁卖,我们家135亩橙子已经被成都、北京的客户预订一半了。”脐橙种植大户陈富正介绍,“只要品质好,销路不是问题,每年我们的脐橙都不够卖,我还可以帮村民卖。四川农业大学的水果专家汪志辉教授经常来我们村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我们提升脐橙品质。”  “今年脐橙产量比去年高,产量达到800万斤。虽然销路不愁,但还是要想办法拓展销路,帮助果农提升销售单价。”丰母体介绍。  目前,石板滩村主要依靠传统果商批发。“刚进入采摘期,前两天果商过来买走2万斤。”石板滩村果农蒋明超告诉记者,他种了10余亩雷波脐橙,在当地算是种植大户。由于种出的脐橙品质好,被果商早早相中。“已经卖出了一半,大概还有一半在树上,还没红。预计一周左右就可以开始采摘了。”电商带货拓宽销售渠道提升销售价格  一颗小脐橙已成为石板滩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蒋明超告诉记者,自己的10多亩脐橙,一年投入成本5万元左右,脐橙销售收入能达到24万元。“最近几年基本都是这个行情,这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在四川农业大学派驻石板滩驻村帮扶第一书记韩庆龙看来,“雷波脐橙收益高,所以老百姓种植脐橙的内心驱动力很强。”  如何拓展销路,让雷波脐橙卖出更好的价钱,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是丰母体考虑的问题。他介绍,全村共有700多户人,其中1/3以上种植脐橙,果农基本是自产自销,主要依靠传统果商批发渠道和本地市场销售。由于销售渠道窄,在议价上比较被动。  丰母体是土生土长的石板滩人。2016年大学毕业后,他看上了农村发展的大好前景回到家乡创业,成为致富带头人,今年8月份担任村支部书记。为了拓展销路,丰母体决定尝试直播带货,“电商是必须要走的路,以后不光是脐橙,还有其他农产品都能通过电商卖出去。”  去年第一次“触电”,丰母体就卖出1万多斤雷波脐橙。他说:“1万斤算不上多,但如果每个果农都能通过电商卖出1万斤,就非常可观。”  直播带货,除了能打开销路,脐橙单价也较传统批发渠道要高出一些。蒋明超说:“目前卖给果商是每斤6元,如果网上销售,价钱会更好一些,能达到每斤7至8元。”  在丰母体等村干部带动下,当地有五六户果农开始尝试直播带货。蒋明超也对电商带货心动,“主要是不知道怎么操作,明年会尝试。”  尽管是第二年直播带货,在带货技巧上,丰母体常常力不从心,“比如怎么拍短视频?怎么迎合受众需求?我们还是缺乏好的技巧,不过这条路必须要趟出来。”  如何保证雷波脐橙品质,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韩庆龙介绍:“下一步,我们通过四川农业大学柑橘优质高效栽培科研团队加强种植技术方面的培训,同时发展特优产品,加强品牌保护,统一定制包装箱,建立监督体制,确保发出的每一箱都是正宗雷波脐橙。”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07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元讯(通讯员 魏于杰)近年来,五龙镇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强化党建引领,育人才、抓产业、美环境,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建强组织、选育人才。始终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创建星级党组织为抓手,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班子,从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返乡创业青年等群体中储备村级后备人才力量15人,选育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利用干部“春训”等,组织村级党组织书记参加理论学习7次,组织村书记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和村村观摩4次,提高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完善村级绩效考核制度,将村级干部绩效工资与工作实绩挂钩,用评奖评优评先激励村级干部尤其是村级党组织书记带好头、做模范、争先进、拼实绩。今年来,五龙镇共计进行村干部廉政谈话128人次、开展警示教育4期,处置调整村干部岗位5人。贴合实际,抓好产业。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发展模式,全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该村秉持农业、文化、研学“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将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提升村民的参与感和幸福感。今年以来,五龙镇依托三会研学教育基地,接纳1.6万余师生和4000余干部职工到三会研学基地开展研学活动;一期投资280万元对三会民宿进行改造,目前须度、千寻已全部完工,正在试营业,12月初正式营业。二期还将继续投入资金700万元,打造树尖上的餐厅等,建设后可容纳100人消费,50人住宿的民宿群,成为休闲区、观光区、休闲垂钓区、露天烤吧等娱乐设施3000平米以上的综合休闲地;发展村集体经济和庭院经济,积极构建“产业园区+家庭农场”产业发展布局,推行“政府+挂联单位+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绿色发展模式,现有10-200亩大小业主40余人,200亩以上业主10人,新建、改造提升产业面积1400余亩,现有李、梨、猕猴桃产业2400余亩,五良融合项目田形调整后种植油菜小麦400亩,果蔬套种200亩,推动了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切实走出了一条强农富农、富民增收的新路子。整治环境,提升村貌。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效途径,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路线,利用农村现有旧砖旧瓦、废弃轮胎、石磙磨盘等资源,组织群众常态化开展“五改四净两规范”,建好管好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小花园、小家园等“五小园”,为和美乡村建设添“新颜”。今年以来,表彰“清洁户”“卫生户”10户,开展绿美建设集中整治提升47个村组,清理“五堆十乱”100余处,拆除危旧废棚10处,清除各类破旧、过时宣传标识及小广告123余处,对174户农村户厕进行改造,新建公厕1座。(苍溪县五龙镇人民政府   魏于杰)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7
(记者 严易程 文/图)梭磨河畔,嘉绒藏式民居鳞次栉比;梭磨河水,激荡着历史的人文浪花。行走在阿坝州马尔康市,梭磨河的哺育和庇护下,绚烂璀璨的嘉绒文化如同朵朵盛开的格桑花,傲然绽放于川西高原的沃土之上。梭磨河畔的嘉绒藏式民居马尔康,革命老区,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正在努力推动生态城镇与生态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加快完善宜居乡村建设机制,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和乡村振兴“双示范”村寨。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农区变景区 美丽乡村绘新景英波洛村距离马尔康市约7公里,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保存完好,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藏寨自然村落原貌。在这里,高原山区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原始古朴的藏寨村落有机相融。每年七八月份花开时,这里将变成马尔康市浪漫的“花语藏寨”。“以前我们村知名度不高,游客也不多,后来崇州对口支援工作队因地制宜,为我们村制定了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英波洛村村党支部副书记石旦错介绍,即采取“一山一水一藏寨,一村一产一花语”模式,植树种花,美化环境,植入业态,扶持集体产业,聚力打造“花语藏寨”乡村振兴示范点。英波洛村设施农业示范基地正在育苗“自‘花语藏寨’打造以来,花海梯田景观也是引来了不少游客过来‘打卡’。”石旦错说,接下来将重点发展旅游接待,在现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打造村落外围景观,以花期长、能过冬、覆盖面积大的漂亮花卉植物,将村落塑造成一个浪漫的“巨型盆景”。而在马尔康市城区另一头的西索村,国家级4A景区卓克基土司官寨坐落于此。依托卓克基土司官寨这张文化名片,发展乡村旅游,西索村收入结构和收入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背靠“大树”的西索村,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村寨,其嘉绒藏族民居错落有致,气势宏伟,青石板小路连接着各家各户,俨然一个世外桃源。村口,西索人家负责人泽朗斯玛正忙着装修扩建自家民宿。“看准了卓克基土司官寨带来的旅游市场,在2006年我便开始在村里做起了民宿生意。”泽朗斯玛告诉记者,以前只能靠种地、打零工赚钱,现在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自己也吃上了“旅游饭”。西索村据了解,以前,西索村民一直以砍伐木材、种植粮食和传统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如今,卓克基土司官寨浓厚的历史文化给西索村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村民增收提供了动能,西索村背靠这棵大树,勾勒出了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英波洛村、西索村的发展只是马尔康市推进“农区变景区”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马尔康市,通过打造品牌、培育精品、体现特色,乡村旅游正成为全市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具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不仅充分发挥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资源,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敲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旧貌变新貌 城乡融合显活力城中村是城市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空间肌理特色化和走出“千城一面”窘境的宝贵资源。“站在这里,我们可以俯瞰整个马尔康市城区,旁边就是婆陵甲萨古城遗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当记者见到俄尔雅村村党支部副书记石达哈时,只见他慢步走在今年新建成的通村沥青路上,上下打量着村里的新变化。马尔康城区的俄尔雅村俄尔雅村,是马尔康城区内为数不多建在悬崖上的“悬崖村”,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历史悠久,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房前屋后都是垃圾,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完善,一路畅通,干净整洁,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大变化。目前也正计划打造红色村庄,打造特色民宿,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在石达哈看来,俄尔雅村有独具特色的藏式村景以及坐落城区的良好区位,必将迎来新机遇。站在俄尔雅村俯瞰马尔康市城区,一块“夹缝地”映入记者眼帘。查北村——这里,曾经是马尔康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差,管线杂乱无章,排水排污不畅,治理难度较大的背街小巷之一。如今,已是集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于一体的“嘉绒里”民族风情街。丰富的业态,让昔日的背街小巷实现华丽转身,成为了嘉绒文化聚集展示的地方,成为了马尔康的地标新名片。查北村的华丽转身,得益于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马尔康市将查北村纳入“三家园”抓点示范建设,实施“嘉绒里”项目。马尔康市城区“所谓‘嘉绒里’,即保护和挖掘藏式村落民居建筑特色与嘉绒民族风情,并打造嘉绒民俗文化观光区、特色农旅展示区和梦回嘉绒康养体验区,布局一系列休闲娱乐业态。”马尔康镇副镇长陈东介绍,目的是塑造“宽窄巷子”类型的美食街、文化街,将“城中村”提升为“城中景”,既向游客展示藏族特色文化,还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马尔康市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中来。“城中村”变“城中景”。近年来,马尔康加快建设国际生态旅游文化名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乡村生态文明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符合发展规律、体现马尔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作为阿坝州的州府所在地,如今走在马尔康市的城市街道上,处处焕发着新气象,一张推动马尔康市乡村振兴加速跑的旅游发展蓝图正逐渐清晰。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2-06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罗敏  “罗大爷,您没看完的书我给您找出来了。热水倒好放在您手边,有什么需要您再叫我。”“谢谢小李,你快去忙!”这段对话发生在11月28日,夹江县新场镇东风村幸福邻里中心。身为本村人的工作人员李东翼一早就位,开始为乡亲们提供帮助。  今年年初,作为当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要部分,东风村幸福邻里中心正式运营了。李东翼就这样在家门口上了岗。白天,村里的青壮年外出工作,她和同事们主要接待村里的老人儿童。  李东翼很牵挂村里一个学龄前孩子小车(化名)——他的父母在省外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带孩子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邻里中心运营后,这个有着宽敞明亮大厅和五颜六色绘本的地方,成了小车的“秘密基地”,温柔和气的李东翼成了他的“好朋友”,一直陪伴他到上小学一年级。  或许在他人看来,李东翼每天都是处理一些“东家长、西家短”的琐事,但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乡亲父老的笑容,这个90后女孩儿觉得值得。  被这个和美乡村“暖”到的,不仅仅是这里的村民,还有远道而来的客人。  “朋友们,开着房车出行,一路上不一定都有适合停靠休息的地方。但这个秋天我在四川邂逅了一个‘善待’房车的村落,它就是乐山市东风村,停车免费,用水、用电都很便利。”今年9月,著名旅游博主“车城老汉”发布了一条旅游视频,把东风村好好地夸了一番。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跟随着“车城老汉”的镜头,6.6万粉丝看到了东风村一亩亩整齐的现代化农田一望无际,这一季泽泻收了,又将种下水稻;一幢幢蓝白相间的农家别墅错落有致,2.7公里环形绿化路和4公里生产便道向远处延伸,到处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鸟语花香、繁荣和谐景象。  “你要是夏天来,还能看到大片蓝花楹盛开,唯美而壮观。”镜头外,东风村党支部书记肖国贵介绍,村子除了划分出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粮药轮作产业区和生态休闲观光区,还引进苗木产业打造了蓝花楹、桢楠种植区。2022年,该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37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1万元。  肖国贵说,下一步将依托幸福邻里中心,继续优化丰富服务功能,提升服务邻里乡亲能力,持续打造宜居宜业和美新乡村。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06
(四川农村日报讯 唐福升 康勇)初冬时节,旺苍县张华镇宋水村的柑橘产业迎来采摘季,果农们正抢抓时节采摘、包装,香甜饱满的柑橘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宋水村的椪柑在当地非常有名,也收获了不少的忠实“粉丝”,椪柑成熟的这段时间吸引了周边不少市民亲自到园子来采摘。  “顾客经常来园子里自己采摘,我的椪柑基本上在园子里就卖完了。今年产量比较高,有几万斤。”宋水村椪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满德说。  “今年我们村的椪柑丰收了,照目前情况来看,预计能产出160万斤,产值能达350万元左右,果农户均增收能达2000元。下一步,我们村准备扩种200亩椪柑,并进行品种改良,让宋水椪柑味道更佳。”宋水村村委会主任董俊材说。  宋水村椪柑种植面积达600余亩,全村50余户村民都在种植,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椪柑。通过合作社产业带动,政府提供技术指导、规范种植和连片打造,宋水椪柑品质逐步提升,增产明显。近年来,当地还积极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售卖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村民的钱袋子愈发鼓了起来。  近年来,张华镇紧紧围绕“果香张华”的发展定位,全力加快水果产业发展步伐。目前,全镇已发展猕猴桃、脆桃、柑橘、车厘子等水果产业超2500亩,力促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2-05
(朱李雪 罗晨 记者 杨德慧)近日,位于石棉县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板厂沟片区工程已接近尾声,昔日“疮痍”也焕发出了新的容颜。走进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大量尾矿堆积形成的陡坡已经消减为了一个个台阶,工程车正进行场地平整,为施工人员的护坡作业做前期准备。工人们正在将一根根钢筋扎成四方形的柱子,进行格构护坡的钢筋制安作业,部分工人也在同步进行覆土。完成覆土的区域,已发出了嫩芽。“我们的项目完成之后不仅有效处理了尾矿还能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省地调院地环中心(华地公司)项目负责人王涛介绍道。据了解,石棉片区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周缘地区以及大渡河、南桠河两个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开展生态修复,项目总面积245.22公顷。其中,板厂沟片区涉及生态修复面积12.07公顷,该区域内有泥石流地质灾害1处、滑坡地质灾害3处、崩塌地质灾害2处,土地资源破坏损毁严重、植被破坏程度严重。此次生态修复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近年来,石棉县有序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在回隆镇叶坪村四川新康石棉矿生态修复点,昔日“老伤疤”也逐渐变成了“新风景”。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石棉县在提升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的同时,还将示范工程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科考研学旅游线路有机衔接,进一步融入“大熊猫+”产业体系,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4
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守住群众“粮袋子”,近期,龙池乡有序开展耕地保护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让耕地保护有实效。多次召开耕地保护重点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全乡整治工作。成立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每村配备联系工作组上报每天工作进程。严格落实乡、村、组三级“田长”责任制,实行恢复图斑坚决整改,压实责任,动真格、见实效,确保整改到位。龙池乡石龙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通过坝坝会与群众宣传耕地保护政策    广泛宣传动员,让耕地保护入人心。通过村村响、微信群、坝坝会、街头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耕地保护相关政策宣传工作,让群众正确认识耕地保护工作,确保耕地整改工作在全乡得到有序开展。(供稿:龙池乡)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4
初冬的自贡气候温润,冬日的暖阳下弥漫着淡淡的草香。步行在宜昆河湿地公园,河岸水草丰盈,河面碧波荡漾。浮桥、栈道、凉亭间游客络绎不绝,接踵而至,美景如画。“这个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四年前还是荒郊土坡,如今已脱胎换骨咯。”一位居住在附近的老大爷对笔者感叹到。 笔者了解到,自贡城区属于丘陵区域,境内由釜溪河、威远河、旭水河、金鱼河、李白河、长滩河等6条河道,形成“一河穿城,五水叠入,河库相接”的梳状水系格局。但这些河道多为小河,河网密、河道窄、流量小,普遍存在水质差、水量不足、水景观缺乏特色等问题。大安区为实现自贡东部新城水系互联互通,丰富新城水网格局,提升城市整体环境,改善本区域防洪能力。四年前,中铁一局自贡釜溪河水生态治理项目应运而生。要让城市之水“活”起来,关键是得“引得进、存得住。”为此,项目修建了7.5公里的输水管线和两座泵站,将长滩河、李白河两处水源引入人宜昆湿地公园,并兼顾自贡市第二污水厂排放中水的二次再利用,来保障其最低生态需水量。为让水“存得住“,项目以“天然纳基膨润土防水毯施工”为研究对象,不断深入在新材料、新工艺工法的研究,最终通过“天然纳基膨润土防水毯施工工法”完美解决了河道渗漏现象。该工法顺利通过了国家公路协会工法评定,“天然纳基膨润土防水毯施工控制装置”也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公园中最为惹眼的要数功能性湿地,这里数十种挺水植物整齐排列,作为“滤芯”在净化水质的同时也是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功能性湿地是河道水处理的源头,引水经过表流、潜流上下两级湿地的9种挺水植物和5种沉水植物净化处理后引入河道。据了解,宜昆河湿地公园的建设蕴含了“理水”“治污”“生境”“塑城”“智慧管理”等五大理念,如今,这里已经圆满实现了水清、景美、可持续、寓教于游的建设目标,同时也为各地探索实践湿地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思路和样板。(供稿:大安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4
乡村振兴,清廉为基。2020年以来,青神县围绕“有形、有神、有效”目标,对照“组织建设好、产业发展好、基层治理好、村风民风好”建设细则指标,严格推进“青廉村居”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绘出了青神乡村的“青廉底色”。“青廉村居”向阳生 组织建设有形有效近年来,青神县积极推进“青廉村居”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青竹街道兰沟村制定了“两委”班子成员分工,常态化开展会前学法学纪、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同时还开展党性教育和党风廉政教育,制定村民小组目标责任书,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汉阳镇汉阳场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将“青廉村居”建设与党建工作同频共振、共同促进,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开设廉洁文化旅游路线、学习“三苏”家风故事、开展纪法知识测试等,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建立健全社区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和廉政档案等制度,强化社区干部管理。在高台镇,当地积极强化组织建设,夯实“青廉村居”建设根基:坚持政治引领,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加强党组织全面领导,村“两委”班子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村纪委书记(纪检委员)切实履行主责主业,对工程项目、“三重一大”“三资”管理等及河长制、人居环境等日常工作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推进“1+N”村级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建设,增设服务群众微阵地,构建“30分钟组织生活圈”+微阵地“15分钟组织生活圈”,增强服务能力;严格落实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村(社区)书记带头履行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为进一步推进“青廉村居”建设,青神县还成立了验收考核组,开展2022年度“青廉村居”建设验收工作。同时,组建调研专班,深入乡镇开展实地调研工作。召开乡村振兴不正之风专项治理、“青廉村居”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并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此外,青神县还组织成员单位和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赴遂宁市大英县、安居区、射洪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青廉村居”百业兴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青廉村居’建设实实在在推动了我们村的茶旅产业发展。今年春天,我们村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十多批研学团队。明年我们村亮点更多,游客一定会越来越多。”青神县西龙镇万沟村纪检委员章晓燕表示。近年来,万沟村在“青廉村居”建设中充分结合茶旅融合发展产业规划,深入挖掘“茶文化”和“廉文化”的契合点,重点在茶叶辨识区、制茶体验区、“青廉长廊”、清风茶室、茶研学馆等区域,积极营造“五大茶廉”场景,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万沟村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打造“茶廉相融,浑然一体”的茶廉文化教育基地。在茶叶辨识区,通过认识不同茶叶的形态、功效、生长环境等,充分理解“陆羽《茶经》中将茶树生长的土壤分为‘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和下者生黄土’之意”,茶生于山野砾壤,地处劣境依然挺拔,集天地之灵气,韵高性俭,清廉高洁。党员干部成长需要历练,也需要磨难,主动到大风大浪中去冲浪,到急难险重中去摔打,到“吃劲”岗位上去锻造自我、砥砺人生。在制茶体验区,呈现的是“制茶生廉”场景。茶叶需要挑采、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等过程,才能成品,每一道工序都不能有丝毫懈怠。党员干部唯有保持初心,奋楫笃行,方能茁壮成长、行稳致远。在“青廉长廊”,分区展示古今廉洁用语、标语,用图像展示古往今来廉洁用权、心系百姓的正义之士,用古今典故讲述廉洁修身、造福一方,贪欲祸身、为害一方的真实案例,用身边“村级明星”,引导党员群众见贤思齐。在“清风茶室”,开展以饮茶思廉、品茶正廉为中心的谈心谈话、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以茶的清香,涤荡人心;以室的清幽,给予舒缓;以喝茶谈话的方式,增添一份温情。在“茶研学馆”,精心设置研学课程,在导师带领下,通过“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精心体味淡泊宁静、修身养性。万沟村通过打造“茶廉相融,浑然一体”的茶廉文化教育基地,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该村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为推动茶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以来,青神县积极推进“青廉村居”建设,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引入社会资本等措施,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拓宽了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实现了产业发展的提质增效。“青廉村居”乡有治 治理方式务实管用强化“青廉村居”建设,聚焦基层治理。近日,在青神县罗波乡西坝村的石花养老互助服务中心,当地老人正吃着鲜香软糯、热气腾腾的营养午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里的饭菜不仅可口,而且价格实惠,每餐仅需5元,每天的菜式都不重样。对于村里老人来说,这里不仅提供了营养均衡的午餐,更为他们带来了省心和便利。让老人省心的背后,是“青廉村居”建设中基层治理的不断优化完善。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罗波乡结合实际,克服老龄化持续加重、养老服务设施薄弱、地理条件受限等难题,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组级养老互助服务中心”结合的模式,将原有养老服务中心直接下沉到村民小组一级,让组级养老互助服务“小中心”实现全域覆盖,激发基层治理“大能量”。今年以来,青神县积极推动“青廉村居”建设,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县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全覆盖设立12个村级片区联合党委和411个村(居)小组党支部,打造微阵地132个,建成微组织241个,制定“片长”6大类35项微服务事项清单。其中,罗波乡西坝村通过“坝坝会”等方式广泛征集群众需求意愿,推广“筹资筹劳”众筹模式,群众筹资30余万元、义务帮工1100余人次,完成官西产业环线、金牛河绿化美化、西宝产业环线毛坯路整治、石花养老互助服务中心建设。在高台镇安家坝村,当地成立了“青廉”志愿服务队,每季度开展一次“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帮助村里8名孤寡老人、33名残疾人和12名留守妇女、2名困境儿童解决生活困难。在青竹街道程家嘴村,当地成立了4支队伍(党员服务队、“青廉”志愿服务队、老兵服务队、老协服务队),加强家风廉政宣传、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在汉阳镇汉阳场社区,当地组织开展法律宣讲12场次,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强化广大群众法治意识;建强法治队伍,选拔50名片长和网格员担任“协管员”“宣传员”,延伸执法触角。“青廉村居”正气兴 村风民风和谐有序“青廉村居”的建设,弘扬了乡村正气。走进青神县青竹街道程家嘴村,村民们正在排练《苏母颂》家风舞蹈。程家嘴村良好的村风民风离不开当地近年来推动的“青廉村居”建设。程家嘴村结合苏母故居特色,把苏母家风作为传承三苏文化、弘扬东坡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化教育引导、示范引领、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多种方式,以纯正家风涵养优良党风政风。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苏母家风,程家嘴村在村养老服务综合体还原了中兴学堂,讲述程夫人故事,叙清廉、说家风、立家训;在全村建造了8处小公园、议事馆等家风宣传点,围绕程家嘴村苏母研学线路打造了家风家教文化环线;积极开展正月十五闹元宵、“六一”儿童节少儿传家风、苏母文化节等活动。2023年元宵节,程家嘴村举办了第二届苏母文化节,吸引3万多人到现场参加活动。“穿越千年的良好家风和程家嘴村的良好村风民风一起,成了程家嘴村独特的魅力,是我们村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资源。我们将继续加强‘青廉村居’建设,让良好的村风民风在程家嘴村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程家嘴村党委书记邓玉波表示。青神县积极推动“青廉村居”建设,通过一系列活动和措施,培育了良好的家风、村风和民风——汉阳镇汉阳场社区以“最美+”系列评选活动为契机,常态化开展“最美庭院、最美村庄、最美商铺”等评选活动,培育了党员群众爱美、打造美的生活方式。同时,该社区还开展了“廉政读书角”读书日活动,组织年轻干部前往“廉政读书角”自主学习,分享学习心得体会,让学廉崇廉成为常态。瑞峰镇中岩村积极组织开展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活动,评选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爱岗敬业和产业发展模范代表5人,潜移默化地引导党员群众发扬中岩精神。高台镇安家坝村每年树立榜样并进行表扬,通过道德讲堂,用身边人、身边故事教育群众,并采取“家风家教家训大家谈”“全家福里的家风”等形式,互比互学,传承好家风。(供稿:青神县委宣传部 古良驹)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1
(记者 侯云春 赵旭东)“近看一根竹,远看一片海,僰王山真是山水相融的好地方。”这是记者11月29日在僰王山景区采访时,听见游客在沧水岩瀑布用手机录制视频时发出的感叹。僰王山景区竹间小道记者了解到,僰王山镇依托镇内丰富的林竹资源和107个自然文化旅游资源点、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以“竹”为主题的系列旅游产品,纵深推动竹文旅融合,培育康养酒店、特色民宿、研学基地等经营主体60家,创建了4个省级现代竹林基地、3条省级翠竹长廊、5个省级竹林人家、1个省级康养基地,年接待游客量达到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鸟瞰僰王山景区“僰王山镇有林竹17万亩,我们充分发挥省级竹林乡镇的优势,依靠自然资源做‘竹’文章,通过竹加工、竹旅游、竹康养‘串’起一、二、三产业,让群众过上富“竹”生活。”僰王山镇镇长杨超说。航拍僰王山楠竹基地(赵旭东 摄)僰王山镇依靠独特的自然优势,大力建设“天府森林粮库”,通过“竹林+中药材”“竹林+食用菌”“竹林+乌骨鸡”模式实现林下中药材种植1万余亩,年产菌菇6万余斤和年产兴文山地乌骨鸡10万余羽。冬日暖阳下,在联合村竹下食用菌基地里,采摘鸡柳菇的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笑脸,将新鲜的鸡柳菇分拣打包装上冷链运输车,销往周边市场。“以前靠种竹、卖竹增收,现在通过竹下菌菇种植和去就近竹加工厂上班增加收入,就可以在家照顾家人孩子,不用背井离乡。”村民杨大姐说,现在收入提高了,生活更好了。四川僰兴竹业科技责任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王沁钰 摄)竹产业是僰王山镇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是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的绿色颜料。截至目前,僰王山镇加“竹”马力,壮大二产,创富民强镇之业,打造竹初加工循环产业园,新引进竹材、竹笋初加工厂6家,现有竹丝、竹筷、竹吸管、竹镶板、竹工艺品、竹片等竹材初加工厂23家,竹粉、竹炭等废弃物利用加工厂4家。1-11月,全镇纸浆竹采伐量1.6万余吨,楠竹采伐量10.3万余吨,竹笋采挖量1.5万余吨。带动4000余人就业,实现产值3.2亿元。“下一步,僰王山镇将继续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借力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机遇,下‘竹’功夫,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坚定不移厚植竹优势,通过园区建设、科技创新做强竹经济,让群众过上富‘竹’生活。”杨超说。(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石海天下奇文化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2-01
探访时间:11月14日7时—9时探访点位: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记者 燕巧 摄影 郝飞)“哐哐哐!”11月14日,羌历新年第二天,记者早上7时许一到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山脚下,就听见山上传来机械施工的声音。  今年9月起,石椅片区一期项目建设正式开工,以石椅羌寨为核心,统筹周边6个村1个社区联动发展,整个片区20多个项目同期推进。“大石椅”将在明年1月18日亮相。  每天早上,石椅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各个项目点查看进度、协调解决问题。“羌历新年一过,活动和游客都少了,项目进入施工黄金期,必须抓紧时间抢干。”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碎石机正在破碎石头 郝飞 摄施工黄金期多个项目同步建设  刚下过雨,石椅村云雾笼罩。当天,跟陈爱军一起看项目的,还有一位来自浙江的客人——安吉县新时代乡村学研究院设计总监孙凯。  早晨气温有点低,鲁珊和两名工人正在石椅羌寨广场调试电镐,准备破拆广场的水泥地。鲁珊是石椅片区一期项目现场建设负责人,也来自浙江。  “有没有什么问题?”一碰面,陈爱军问。  “设备不太够,下午还得再调一台来。”鲁珊说。羌寨广场是石椅片区一期项目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建设过程中将把水泥地换成石板砖,提升游客游览体验。而广场是游客和村民集聚地,施工必须要快,尽量减少对村民和游客的影响。  鲁珊介绍,为确保施工进度,每天晚上项目部会确认第二天施工所需的物料。其中,广场施工要用到的石板砖,4天前已经发货,当天上午9时左右就可以运到村里。  确认完广场施工进度,陈爱军出寨门,下广场,继续查看农产品交易中心碎石进度。“这里将建成农产品交易中心。”陈爱军介绍,许多游客来石椅村旅游都会买一些石椅村特产,但一直以来村里特产没有一个规范的集散地,村民只能在广场摆摊。“农产品交易中心建成后,可为村民提供创业平台。”陈爱军说。  看完广场附近两个项目,陈爱军最关心的还是石椅创业中心的施工进度。沿着村道一路向上,5分钟车程,陈爱军和孙凯来到半山腰处的石椅创业中心施工地,只见一台挖掘机在进行排水作业。“晴天的时候有四五台机械进行场平作业,刚下过雨,必须要把地里的水排掉,才可以继续施工。”孙凯介绍,石椅创业中心建筑面积2600余平方米,是石椅片区一期项目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也是未来的大石椅·羌乡会客厅。石椅创业中心项目,挖掘机正在排水。郝飞 摄联动周边村发展石椅村正在变“大”  前一天早上7时许,孙凯从浙江省杭州市出发,乘飞机抵达成都后直接来到石椅村。为了石椅片区一期项目,从今年年初开始,孙凯差不多每半个月就来一次石椅村督查项目进度。  今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在全国推广。“借助浙川东西部协作优势,我们请来安吉的乡村建设专家,科学编制石椅村及周边村‘多规合一’的实用性片区村庄规划,并实施建设。”浙江衢州援川干部,挂职北川县委常委、副县长的陈雪良说。  据介绍,石椅片区一期项目将通过旅游产业路、生态停车场及整体风貌提升,更好地实现乡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石椅片区生态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同时,通过餐饮、住宿产业的提质升级,形成大石椅·羌乡会客厅文化品牌和发展模式。  跟石椅村同步建设的,还有擂鼓镇盖头村。“每天50多人在村里茶产业园干活。”盖头村村支书陈小红介绍,盖头村有1050亩茶园,此前由于村里年轻人外出务工,部分茶园管护不到位。“石椅片区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对800亩茶园进行提质增效改造,改造苔子茶产业研究中心,所有项目12月底前将完工。”陈小红说。  孙凯介绍,在石椅片区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中,运营团队10月就入驻北川,为“大石椅”产业发展、游客流量进行前期规划,“目前,运营团队正在筹备文旅活动,以吸引外地游客来此游玩。”  上午9时,3辆货车驶入石椅村山脚的丰收广场,石板砖到了。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3-12-01
四川三农新闻网广元讯(通讯员 魏于杰)为切实做好冬季安全生产工作,彻底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连日来,苍溪县五龙镇始终坚持安全生产底线思维,不断加强管理力度,在“增强责任感、减少事故率、增强防范力、提升知晓率”上下功夫,全面开展冬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抓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组织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相关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强化领导,压实责任,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今年以来,全镇召开安全工作会议15次。抓工作落实,减少“事故率”。坚持每月对全镇各村辖区内重要路段、校园及校园周边、重点企业行业、老弱病残重点户等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活动,对镇域内住家户用煤、用电、用气等方面常态化进行安全检查。对所有检查出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台账,落实问题清单责任制,限期整改,跟踪督办,确保安全生产处于全程管控状态,切实形成工作闭环。今年以来,累计排查安全隐患215起,闭环整治213个,持续整改2起,组织集中安全大检查40次,开展护校行动50次。抓应急管理,提升“防范力”。完善镇村两级各类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冬季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严格落实好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安全生产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对各种异常和突发状况能及时有效地组织力量妥善处理,并妥善应对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做足安全防范措施,做到“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冬季安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今年以来,开展应急演练3次,直接参演群众2000人。抓宣传教育,提升“知晓度”。该镇以开展消防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在逢集时间设立宣传台现场发放宣传彩页,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其次通过横幅、宣传栏、微信群等宣传载体,以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等安全生产常识为重点进行宣传,引导群众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积极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为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做到防患于未然。今年以来,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125份,悬挂宣传标语30余幅,出动流动宣传车18余车次,召开群众会5场。下一步,五龙镇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生产理念,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各项工作举措,扎实有力做好冬季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3-12-01
11月26日,自贡市沿滩区沿滩镇田铺村的20多位村民正在田地里忙碌,有的用锄头耕地,有的将大头菜苗放入栽植穴,有的传递着菜苗…整个种植井然有序,很快一片平坦的土地上就种满了蔬菜。据悉,这里以前因为承包地的老板经营不善,导致土地逐渐荒废,杂草丛生,这一次村两委带着群众·将这些田利用起来,让荒地重获“新生”。村民种植大头菜为了守好耕地红线,做好粮食安全工作,从10月底开始,田铺村将部分撂荒地纳入集体经济经营,组织挖掘机、旋耕机等机械将撂荒的土地整治成了平整松软的农田,并组织村民在田上种植了大头菜、青菜、莲花白等蔬菜。此次种植活动共整治20亩撂荒地,不仅使原本的荒地“变废为宝”,同时还帮助当地村民实现了就近务工。下一步,沿滩镇将继续强化耕地保护宣传力度,使广大村民充分认识到保护耕地、恢复撂荒地耕种的重要性,同时落实好耕地保护的责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复耕复种,打造高标准农田,让“撂荒地”变成“小粮仓”。(供稿:沿滩区委宣传部)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1-30
今年来,犍为县清溪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完善制度为保障、服务群众为根本,创新推出精准化、精细化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新格局。“一厅”共享,开创便民服务“新空间”。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成果共享,以和美乡村样板打造为契机,利用原踏水村闲置阵地打造“茉莉会客厅”公共服务站,设“花工休憩室”“农具补给室”“农技培训站”“茉莉名人堂”等9个功能区约500平米,为周边农户和茉莉花采摘工人提供休憩补给、农资购买、志愿代办等服务,兼具技术培训、承办会议、乡村文化展示等功能。目前,会客厅全面落成,备齐农技、种养等各类书籍500余册,收集掌握周边2000余花农信息,着力打造“服务在驿站、有事立刻办”的家门口“会客厅”,真正实现党群服务“零距离”。 “双超”共建,扩宽群众参与“新路径”。创新开设“解纷超市”“积分超市”,双超配合运行延伸基层治理“触角”,激发群众自治热情。积分超市以政法系统文明积分管理为依托,通过“量化指标”兑换物质奖励,号召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目前16个村(社区)已实现积分管理全覆盖,党员参与率超90%;“解纷超市”践行1个核心组织+2项运行机制+3股中坚力量的调解思路,以镇党委-村党组织牵头为调解核心组织架构,创新“分类调处、多方联动”机制,将解纷事项划分为邻里纠纷、劳动争议、土地属权等类型。目前,已整合吸收离退休人员、综治办专干、法律顾问3股主要力量200余人,本月解决矛盾纠纷4起,初步实现功能职责“菜单化”、群众诉求“点单式”。 “三治”共融,构建乡村共治“新气象”。以自治为先导,成立乡风文明监督小组、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引导村民拆围增花增绿,目前已统一灌引村、洛江村2公里村道沿线风貌,因地制宜完成112户农房院落改造,引导3户居民发展特色种植、特色休闲旅游等庭院经济;以法治为保障,聘请“茉莉法官”围绕土地流转、花市交易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律进花田”等普法宣传活动2次;以德治为支撑,结合“洁白茉莉”廉洁文化、“末利”故事、“沉犀节孝坊”精神传承等本土文化对环线14个墙面点位进行美化绘制,挂牌选树“最美庭院”“和美之家”“产业能人”各5户,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供稿:犍为县清溪镇 向雨欣)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1-30
近日,在青神县西龙镇金花村,一幅幅充满文艺气息的墙绘在冬日暖阳下显得格外美丽,让平凡无奇的村落变得自然灵动,生动鲜活地展现了青神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为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西龙镇深入挖掘村庄特色,创作出多姿多彩、富有内涵的文化主题墙绘。鲜明的色调、活泼的线条、美丽的造型共同构成一幅幅墙画,让空白的墙壁变得色彩斑斓。多彩主题墙绘与美丽乡村相映成趣,成为展示乡村文明新风的新阵地。画中有景,景中有画。走在村子里,既能在自然美中放松身心,又能在艺术美中获得精神愉悦。“我们的农房都画上了墙画,道路两边还栽了很多花草,出门就能欣赏美景,真的很漂亮!”谈起村里多姿多彩的墙画,金花村一组村民周慧君笑容满面地说道。聚焦产业振兴、乡村文旅、特色农业,西龙镇由表及里提升村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指数。截至目前,该镇美化环境8000余平方米,覆盖全镇7个村(社区),既扮靓了“面子”,又做细了“里子”,还谋划出“路子”,构建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西龙画卷”。“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在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背景下,西龙镇因地制宜,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统筹制作了系列特色文化墙绘,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让文化惠民。”西龙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兼副镇长任启松表示,西龙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和工作触角延伸到乡村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各个环节,逐步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再到“美起来”的华丽蝶变。(供稿:青神县委宣传部 陈梦颖)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1-30
(记者 陈泳 彭州融媒供图)一个急速俯冲,旋即高高拉起,在滑翔一段距离后,稳稳地悬停在半空……11月29日,当记者来到位于彭州市桂花镇鹿坪社区一座山头时,一款新型无人机正在地面人员的指令下完成各种高难度动作,进行交付前的最终测试。半山腰的研学基地里,一群来自青羊区的小学生正围成一圈听技术人员讲解,兴奋地等待着接下来的试飞。飞行测试、考试中心、研学基地、展销中心……这个名叫“天空之眼”的无人机飞行基地,几年前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山村,如今已成为西南地区首个综合运用拓展类无人机试验基地,吸引了国内无人机头部企业扎堆进驻。一架无人机正在“天空之眼”进行测试。建链60多家单位在此开展业务近三年营收增速超100%从彭州城区沿着湔江河谷逆流而上,从桂花镇转入龙门山,蜿蜒的水泥路尽头,视野豁然开朗,高山、丘陵、平坝、河流、湖泊……“龙门山地形丰富,素有‘地质科学迷宫’之称,可为各类中小型无人机测试飞行提供地形多元、安全隐蔽、绿色舒适的天然空间。”基地负责人周小明告诉记者。工业无人机被列为成都先进制造业的重点产业,试飞等配套产业发展需求迫切。紧扣无人机产业关键问题,彭州市采取“国有平台公司+企业管理”模式,联合四川天空之眼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全国第二、西部唯一的无人机飞行基地及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天空之眼”背靠龙门山脉,面朝湔江河谷,以基地为中心的半径3公里范围,飞行真高300米的无人机可实现“随心飞”。据周小明介绍,目前已有成都纵横、西安羚控等60多家无人机研发、生产、培训单位在此开展业务,长期入驻开展试飞和测试的单位有7家,日均飞行量达100架次以上,近三年基地营收增速超100%,推动国内无人机头部企业多项新产品通过测试、成功量产、走向市场。目前,彭州市已向国家民航局提交申请,将新建无人机手资格考试中心,以及全国第一个无人机展销中心,“今后全国无人机企业的主要零部件都可以在这里集中展示,还可以现场进行功能性能演示测试,相当于一个产业配套的集散地。”周小明说。延链“无人机+”研学旅游 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太有意思了,今天看到好多最新款的无人机,参观了工业无人机展馆,体验了VR模拟飞行,还和孩子一起组装无人机模型。周边还有很多好玩的,以后我们还会来!”刚刚过去的周末,家住成都高新区的无人机爱好者向明带着孩子到桂花镇玩了两天,无人机基地和湔江河谷的风景,让一家人意犹未尽。和向明一家一样,鹿坪社区居民王新会的周末也很充实。她是“天空之眼”最早的员工之一,随着基地的发展,已从前台接待员成长为一名技术员。“我以前是一位全职妈妈,现在是职业女性了,不仅工资可观,还学到了技术,也更加自信了。”她说。“‘天空之眼’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20个稳定的就业岗位,还让周边1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鹿坪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胡磊眉开眼笑,“基地所带来的大量人流也促进了民宿及旅游观光等产业的发展。”记者了解到,除了深耕无人机产业链,彭州市还将围绕无人机产业链多元要素体验,整合“产、学、研、游、用”等优质资源,打造集“科创总部+应用生活场景+生活社区”为一体的5G物联无人机示范基地、中国西部青少年无人机研学教育基地等多种应用场景。聚焦“无人机+旅游”,桂花镇正在加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等资源资产整合力度,以“众筹入股”方式抱团发展产业项目,招引落地玖望运动康养中心、天府梦想田园等配套项目,打造形成观光园区、亲水湿地公园,改造乡村民宿及露营基地超过18家,游客年接待量达10余万人次。聚焦“无人机+研学”,围绕飞手培训、执照考试、航模比赛、研学活动,打造国防教育研学中心,开展“小小飞行家”主题研学活动,带动周边乡村实现餐饮、住宿、各类农产品年销售额超4000万元,集体经济组织年收入达到500余万元。
成都日报 | 分享: 2023-11-30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杨勇  “我们现在摘的是爱媛果冻橙,今年果子漂亮,价格也上去了。”近日,蒲江县大塘镇万亩柑橘迎来丰收,双石村村民边采摘边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近年来,大塘镇坚持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两个替代”工程,采用节水、节肥、节药等新技术、新设备,实现每亩减少农药、肥料等综合成本1000元左右,充分应用智能化、自动化信息技术,实现精准综合防治病虫害,良果率从2020年的92.6%提升至2022年的98.8%。  “‘两个替代’种植模式下,化肥、农药成本被合理优化。”大塘镇社区发展办公室主任郑春梅介绍,传统种植方式平均喷洒农药 10次/年,“两个替代”种植模式平均喷洒农药4次/年,投入品减少率60%。  为防止未成熟果品过早进入市场,大塘镇各组民主决策推荐一名种销经验丰富的果农,组成村级“产销联盟”。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举行产销联盟大会,因时因势商讨确定集中采收时间,统一售卖。采取“农户+批发商”的销售模式,搭建仓储物流公司、农业公司等多元主体合作平台,主动对接签订购销协议,形成社区统一销售新模式。  大塘镇各村(社区)以党建引领为龙头,通过“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方式,提高“两个替代”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洪福村党支部书记何国术带头示范实施“两个替代”面积55亩,他介绍,全村54 名党员积极参与,参与率达88%,“两个替代”覆盖面积由原来的293亩扩面至2076亩。  “实施‘两个替代’以来,农民收入全面提升,柑橘每斤平均价格较周边高1.1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887元。2022年我们实现两个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今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实现两个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郑春梅说,“在大塘镇全域实施‘两个替代’工程,大大提升了村民们的获得感,‘两个替代’工程也更具生命力。”截至目前,该镇全域实施“两个替代”种植面积16551亩,占水果种植面积82.2%。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1-29
特约通讯员 林巧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洪瑜 文/图  近日,在内江隆昌市胡家镇解放村大屋基示范院落内,一场热闹的“院事会”正在村民钟泽光的家中举行。村民们对院落打造的效果满意度很高,后续如何管理是此次“院事会”讨论的主题。  2023年,胡家镇作为隆昌市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首批目标乡镇,将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作为牵引乡村振兴“牛鼻子”的“龙头工程”,引领农民群众成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者。  截至目前,胡家镇累计投入各级资金2118.5万元,先后完成了厕所、厨房和庭院改造,新建入户路以及土坯房整治共计4462个小项的附属工程建设任务,全镇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3年8月10日,胡家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2023年9月6日,胡家镇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解放村“院事会”现场。成立“院事会”村民共建共治  如何实现乡村的长治久美?胡家镇在41个有20户以上的聚居点,探索建立了以党建为引领、乡情为纽带、群众自治为基础的“院事会”基层自治模式,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让群众真正成为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院事会”成员主要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选、组织提名等方式,从党性强、威望高、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代表、乡贤能人、致富能手中推选产生。按照“问需求—提方案—议事项—办议案”流程,开展收集社情民意、商议院落建设管理、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  一场场以群众为主体的“院事会”让胡家镇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找准了方向。“院事会”成为村民自治实践、创新乡村治理的有力抓手,在推广积分制、“五美五好”评选、培育独具地方特色的院落文化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院事会’最大程度激发了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先是规范一点儿,再搞得有活力一点儿,再往后便是步入农业、农村、农民整体的现代化状态中。”胡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颜復环认为,“农村面貌改善工作要始于情怀、成于专业、终于治理。‘院事会’就是重要切入口。”  胡家镇的变化只是隆昌市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的一个缩影。近一年来,隆昌在干中学、学中干,深入总结“千万工程”经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探索出“党建+”联动机制、“三问工作法”“乡贤三联”工作法等。截至目前,1.1万户(1.48 万项)户属设施项目、106个示范院落均已全面完成,已完成基础设施项目78个,项目进度达85%。凝聚乡土力量 主动投工投劳  “这里以前堆满烂砖旧瓦,就像个垃圾堆。我动手改造成了菜园,你看小菜长得好好。”胡家镇蒲芦村蒲芦山示范院落内,村民叶顶富笑着说,“自己动手建设家园的感觉很幸福。”  “农村面貌改善是大好事。咱们村里多是手工匠人,大家投工投劳参与进来,既挣了钱还把生活环境改善了。”“以前大家都只重视自己的小家,对村里的环境卫生不上心。现在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收拾得利利落落。”……说起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带来的种种好处,村民们打开了话匣子。  在今年的农村面貌改善过程中,胡家镇广泛动员群众,推动小项目投工投劳,自己动手建设家园;需要施工资质的项目则要求中标企业尽量使用本地劳力,共引导1000余户农户积极主动投工、投劳、投资,发动群众、乡贤筹资160余万元,200多名本地能工巧匠参与其中。  今年58岁的钟凯平是胡家镇黄金村乡贤。“春节返乡,听说家乡正在开展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我十分支持。”钟凯平了解到村里农村面貌改善遇到困难后,主动捐钱捐物。截至目前,钟凯平为家乡捐建公路800米、捐赠村办公电脑1台,向村里所有开展农村面貌改善户属设施建设的村民捐赠瓷砖等物资,价值总计50万余元。  从事建筑行业已有20余年的团结村人陈姚彬,对于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有着自己的妙招,那就是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在陈姚彬负责的团结村刘家河院落、蒲芦村蒲芦山院落、联和村陈田铺院落,花小钱办大事的妙笔俯拾皆是:旧轮胎用油漆涂成不同的颜色,与陈旧的青砖墙莫名很“搭”;废弃的红砖铺成休闲步道;闲置的石缸蓄水养上睡莲;菜坛、石磨、瓷盆摇身一变成了花坛……  在胡家镇,像陈姚彬这样的乡土建筑人才还有很多……他们各自带领着一支支能工巧匠队伍散落在一个个璞玉般的村落,用心用情勾勒和美乡村的动人画卷。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3-11-29
山绿水清、空气清新、民风淳朴、村庄干净……初冬时节,走进贡井区艾叶镇骑龙村,新气象扑面而来,舒适、温馨的院落生活质感油然而生。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找准乡村治理“金钥匙”,从打开群众的“话匣子”开始。近日,在骑龙村的“烟火议会”上,一本民情记录本、一支笔,村干部、村民在院落长张含书的召集下围坐在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利用茶余饭后的闲暇时间,聊着生活日常的家事、环境治理的难事、乡村发展的大事。“上次会议上说要修1组的便民道,好久能动工安?”“长堰塘旁边的泥巴路以前一到下雨天,全是水坑,现在修好后走起放心多了!”“我门口的路上个星期修好了,现在运菜出去卖方便多了,感谢院落会议!”……这样的谈话,是邻里间的闲拉家常,是党群间的真情沟通,更是真实民生的倾听收集。张含书一边听一边记一边回复村民。“每次我们在‘烟火议会’上在发现有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便现场想办法解决,今年就解决了环境卫生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20余件。”近年来,贡井区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出“党建院落”乡村基层治理模式,通过“院落长”“院落党员服务团”等方式疏通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传承革命精神,争做时代新人”是骑龙村“红色大院”的院落公约。其中,红色故事会用小朋友们喜爱的语言方式讲好红色故事,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坚定信仰。“我最喜欢听张伯伯讲红军长征的故事啦!”在红色故事会上,张含书与孩子们围坐一起重温红军长征故事:在阴雨涟涟的草地,年仅18岁红军战士,为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被沼泽吞噬。在冰冷的雪地里,一位军需管理者为了大家都能穿上棉衣,把自己身上的棉衣也给了别人……这些用血肉编写的长征故事深深打动在场的所有人。“我们不定期开展‘四个一’红色活动,即‘学一学支书精神、听一听英雄故事、说一说学习感想、读一读党史好书’,让院落居民交流学习的同时传承红色基因。”骑龙村党支部副书记梁翠英说道。一个院落,就是一个乡村治理的最小网格。如今的艾叶镇,村庄环境变得越来越美,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强,人们的精气神也越来越好,全镇正向着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大步前进。(供稿:自贡市贡井区融媒体中心)
四川新闻网 | 分享: 2023-11-28
(蒋星 记者 李国富)“快快快!又上钩了,这条鱼好大,拿抄网来……”日前,在西充县双凤镇蟠龙村鱼塘边,一群钓鱼爱好者正在鱼塘边“紧张作业”,仅仅一上午,大家便收获满满。鱼塘边,一片郁郁葱葱的柑橘林已挂满硕大橙红的柑橘,不远处的村口,“蟠龙村集体经济生态园”几个大字特别醒目。蟠龙村集体经济生态园一角“这是我们村的集体经济生态园,主要有餐饮、水产、柑橘、粮油种植等产业。”蟠龙村委会副主任冯莘毕介绍,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先后引进业主发展柑橘产业1680亩,甲鱼养殖30亩。为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该村以抓党建促集体经济发展为工作思路,依托该村毗邻双凤场镇、邻近绵西高速仁和互通口、马拉松休闲跑道贯穿全村等优势条件,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返租部分晚熟柑橘由村集体经营,入股生态甲鱼养殖业,并建成1000平方米的特色餐饮经营场所蟠龙庄园,打造2000平方米的休闲草坪及文化广场,建成生态停车场,修缮15亩鱼塘生态养鱼,把该村打造成为集采摘游乐、休闲垂钓、特色餐饮、宴会活动等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从2022年5月成立蟠龙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以来,村民们纷纷响应,积极入股,为村上发展集体经济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冯莘毕介绍,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村民拓宽了增收的渠道,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村上发展集体经济以来,我就应聘为蟠龙庄园的服务员,每个月有工资,我家里养的鸡鸭也直接被村上收购了用于餐饮,真正是不出村就能赚钱了。”村民冯红芹说。“蟠龙庄园的特色菜品有我们村养殖的生态甲鱼、鱼塘的鲜鱼,村民养的土鸡土鸭、种的农家菜等,从今年国庆期间开业以来,已经接待了宴席15场(次),目前还有10份预订单。柑橘园也即将丰收,加上水产、粮油等产业,预估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25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冯兴江表示,村上将继续合理地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促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据介绍,下一步,该村计划在鱼塘周边修建休闲垂钓走廊和不同风格的网红小木屋30间,扩建柑橘产业园300亩,利用果园行间空行发展白芨、当归等中药材100亩,同时将着力打造具有农产品销售、文化展示等多功能的网络直播间。(图片由西充县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提供)
四川经济网 | 分享: 2023-11-28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