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山区耕地开发需要覆盖约 80 厘米外地运来的客土,开发成本每亩约 5 万元,最高可达10万元●耕地后备资源减少是趋势,在未利用地上开发耕地后备资源难度越来越大,可以在已开发利用土地上挖掘空间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耕地是根本。  我国耕地家底并不丰厚,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耕地后备资源作为重要的“储备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至关重要。  按照2016年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为 8029.15万亩,较此前一轮减少近3000万亩。2021 年全国各地启动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整体上看,耕地后备资源呈递减趋势,石头多、土层薄、地势高低不平、“少、小、散”等特征明显。  采访中记者看到,在个别耕地后备资源地块,爱惜土地的农民在石头缝间种植了辣椒。这背后反映出我国耕地后备资源自然条件较差,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同时,农村土地权属纠纷以及后备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等情况,进一步增加了开发利用难度。  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院长杜国明建议,各地应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充分利用调查评价成果,结合资金筹措、劳动力供应、生态环境等情况科学编制开发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全面完善耕地后备资源相关政策。4月23日,工人操作机械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采用等高环播方式耕种一处玉米地。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耕地后备资源“零散破碎”  在西北地区的一个县,耕地后备资源平均一个图斑的面积仅 5 亩多,相对集中连片、面积在100亩以上的图斑只有63个。在西南地区,记者现场看到,当地宜耕后备资源中七八成为三四亩的地块,面积达到10亩的,就算是条件很好的地块。  一位地方土地储备整理交易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集中连片是规划耕地开垦项目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大量耕地后备资源中,群众已挑选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自发开垦耕作了一部分,原本完整的地块被分割得细碎、零散,不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基础,提高了补充耕地项目立项、施工难度。  由于基础条件较差,导致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成本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开发积极性较低。  记者按照图斑来到西北一处耕地后备资源地块,发现这里滩涂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据了解,这样的耕地后备资源,仅平整土地的费用,每亩就超过1万元。  “成本太高就没有开发的积极性了。”一位地方自然资源部门负责人表示,当地耕地后备资源多分布在山区县,山区耕地开发需要覆盖约80厘米外地运来的客土,开发成本每亩约5万元,最高可达10万元。  采访中,不止一位基层干部向记者坦言,基础较好、集中连片的宜耕后备资源多已被开垦,现存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地块也比较分散,叠加材料费、人工费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建设亩均投资成本明显增加。  此外,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后还面临管护利用难题。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后难以形成持久、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撂荒和“非粮化”情况偶发。基层干部担忧,“大手笔”开发可能进一步加剧相关问题。  例如,根据相关政策,新增水田应保证连续三年每年至少种植一造水生农作物。但在西南的一个县,由于种植水稻等水生作物比较效益低,一些农民选择撂荒或种植其他旱作农作物。当地政府以每亩400元的补贴引导农民种水稻,农民种植意愿依然不强。开发利用仍面临多重难关  记者采访发现,耕地后备资源相关政策和规划仍不完善,一些地方农村土地权属矛盾多发,以及后备资源开发可能“与民争利”,进一步加剧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难度。  例如,由于此前缺乏开发耕地的制约机制,一些地方的后备资源已被农户无组织、零散开发,如种植果树、挖鱼塘等,这为管理带来不便,也浪费了资源,不利于国家对耕地后备资源的整体规划调配。  有基层干部坦言,这种状况不便通过行政手段加以有效约束和管控。目前各类政策的保护对象是耕地,耕地后备资源还未开垦认定成耕地,因此在进行保护时往往缺乏明确的政策法规指导。  除此之外,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还可能会引起利益纠纷。一方面,少数耕地后备资源权属不明,开发利用项目推进存在堵点。  记者在南方多个村庄发现,当地农村存在土地产权历史遗留问题,一个村庄的地块里交错分布着其他村庄的土地,“插花地”界线不明、权属不清,个别村民之间偶尔发生土地权属纠纷,不愿在相关地块开展垦造项目,希望“先把纠纷解决了再谈开发的事”。  东北的一位自然资源厅负责人也表示,由于当地人少地多,部分国有土地长期无人管护,县区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单位之间不时出现土地边界和权属纠纷,给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后备资源开发成为耕地后,可能会造成农民经济利益受损,使农村群众对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存在抵触心理。  少数群众和企业利用耕地后备资源土地种植果树、经济作物等,如果实施开垦项目将清退相关作物,短期内影响农民增收。长期看,相关地块认定为耕地后管理严格、土地用途受限,群众配合项目实施的意愿不积极。  加之此前开展的一些耕地开垦项目,农民获得了补偿款、土地流转租金等收益,依靠项目获得更高收益的期望值不断提高;还有一些中间商开展项目时,从农民手里流转土地,地价不断抬高,间接推高了项目实施成本。加强政策保障 充实耕地“储备库”  杜国明表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加快制定完善政策规划、理顺开发利用机制,避免高强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  针对耕地后备资源保护问题,一些基层干部表示,目前对耕地后备资源缺乏相关政策,建议明确耕地后备资源的保护主体、保护责任,以及哪些情形属于破坏耕地后备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等。  针对零散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难的问题,受访专家认为可考虑赋予地方适度规划调整权限,推动形成大规模连片的耕地后备资源。对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地区,应加大国家、省级占补平衡跨区域统筹。  针对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应拓展耕地后备资源储备来源。有地方自然资源部门干部表示,耕地后备资源减少是未来的趋势,在未利用地上开发耕地后备资源难度越来越大,可以在已开发利用土地上挖掘空间。  具体来说,可以从空心村治理、僵尸企业治理等方面拓展补充耕地指标来源。一位接受采访的自然资源厅负责人表示,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当地空心村将越来越多,村屯占用的一些建设用地未来非常适合复耕。可从国家层面进行农村土地存量摸排,实施集中投资、统一标准、整村推进,复垦的耕地用于跨省占补平衡。  受访专家提醒,关注地的同时也应关注人,农民是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主体,应充分调动农村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在生产方式选择、用地布局、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参与程度。  贵州省遵义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陈竹建议,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因地制宜细化明确“什么可以种”“什么不能种”清单,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最大化保障农民利益。
新华社 | 分享: 2024-04-30
  (李琰)当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群体就业压力依然较大,而乡村振兴缺乏青年人才。为摆脱这一困境,云南省制定了《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2024-2026年)》,将有序引导30万名大学生、外出青年、本地青年等到乡村开展服务、就业创业,支持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厚植情怀,组织大学生到乡村开展社会实践  云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由共青团云南省委牵头重点组织在滇高校学生,持续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建大学生“青春百团助百村”服务团队和“乡村振兴促进团”,深入乡村一线围绕教育关爱、爱心医疗、科技支农、基层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开展定点帮扶、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县级共青团发挥生源地优势,建立常态化联系本地区户籍大学生工作制度,广泛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在外学子利用寒暑假、小长假、实习期等,发挥所学所长参与家乡建设。  政策激励,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通过设置基层治理专干岗位,云南连续两年每年招考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社区(村)担任基层治理专干,村“两委”换届时,一些工作表现良好、符合任职条件的基层治理专干,按法定程序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实施公开招聘医学专业大学生计划和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引导大学生服务农村、扎根农村。扩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其中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规模三年翻一番。加大激励和保障力度,在县域范围内统筹一定比例事业单位招聘岗位,用于定向招聘基层项目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高校毕业生;对吸纳符合条件高校毕业生为见习人员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就业见习基地单位,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对符合条件到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基层就业奖补;对到云南省艰苦边远地区和边境县、市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照规定落实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政策,对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可按照规定提前转正定级。  乡情为纽,招引外出青年返乡创业  从政策、服务、机制、产业等方面入手,吸引在外青年群体返乡创业、反哺家乡,云南正在开拓一条“引凤还巢”的发展路径。高校毕业生创办领办经营主体并实施联农带农富农产业项目,省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给予扶持,对返乡创业做电商的,给予免费网络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吸纳就业补贴、创业导师帮扶、一次性创业补贴,在口岸、抵边地区从事跨境电商创业的,优先免费入驻政府主办的创业孵化园。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就业创业培训、场地安排、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覆盖到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青年创业群体,让返乡就业创业青年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各地按照产业发展方向和投资政策,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青年创业特点的项目指南,引导返乡青年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建立返乡青年创业人才库,通过主动对接、上门服务、结对帮扶等方式,为返乡青年创业提供项目策划、项目评估、市场分析、经营管理、融资贷款、政策法规等针对性服务指导;通过建设县域青创平台,构建创业信息发布、政策咨询、流程办理、孵化服务等一体化服务机制。鼓励返乡青年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兴办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  项目帮带,培育本地兴乡青年人才  依托现有项目,组织专家下乡服务,大力培育农村生产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乡村治理型人才,盘活留村青年这支人才队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等,培育一批懂农业、懂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在脱贫村和经济薄弱村,通过小额贷款、富民贷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库等政策支持,每个村每年培养3-5名理念新、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开展政校合作,培育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农业经理人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运营“乡村CEO”。高校及涉农科研团队通过建设科技小院、科技服务站和选派科技特派员,到乡到村开展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工作,推进科技赋能本土青年发展产业。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培育以青年农技员为主体的农技推广社会服务化服务组织或个人示范主体。组织开展云南乡村振兴“电商达人”培训和“乡村英才计划”项目,培养直播电商数字青年人才。持续实施“头雁”培养和“归雁”回引“双雁工程”,每个村培养储备2-3名35岁以下优秀青年人才。  机制引导,确保青年干事创业有实效  当前,落实支持青年创业兴乡三年行动已写入云南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和202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实行季度督查调度工作落实情况工作制度,省级层面建立省委农办牵头、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并印发部门目标实施分解表。云南省委农办将支持青年创业兴乡工作纳入对州(市)党委、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共青团云南省委牵头组织考核工作。在开展“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云南就业创业奖”等省级表彰奖励项目的评选中,设立“云南省青年创业十佳典型”“云南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十佳典型”“云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十佳典型”等奖项,为云南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推进乡村振兴筑梦搭台,营造“敢于创新、勇于创业、勤于创造”的良好氛围。开展“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典型选树活动,总结推广青年创业兴乡典型事迹和成功案例,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创业就业观,让更多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实现梦想。(作者系云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9
  (邹星)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至关重要。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技创新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与应用。要加快推进种业科技创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围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水产等主要品种,大力开展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应用,突破基因编辑、分子设计育种等关键技术,要在重要基因挖掘等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要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整合科研育种研发力量,构建现代农作物生物育种技术体系,推进科研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科研成果与市场深度融合,全面建成高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提高种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培育具有突破性的重大品种,切实提升种业自主可控能力。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装备,推动农机装备向“大中小型兼备、绿色高效智能一体”迈进。攻克部分果、茶等经济作物“无机可用”的难题,补齐大型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以及智能化等领域的农机装备短板,提升农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重要零部件自给率,持续提升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要强化农业绿色低碳技术供给,全面提升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大幅提升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提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通过推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绿色生产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提高乡村地区的生态价值和生活品质;要加大国外先进实用技术和装备在我国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促进其规模化推广应用。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快速通道。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体系,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传统生产要素融合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降低资源消耗。扩大农业遥感监测预警技术应用覆盖面,应用大数据技术为农民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决策;推广智慧农业、智慧园区、智能加工,搭建农业生产物联网系统,对农业生产进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发展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推动农产品销售电商化、冷链物流现代化,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渠道。  人才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大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农业人才,在农科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一批农学交叉学科,加强农业相关专业人才跨学科培养力度,提高创新能力和复合型素质,培养一批懂农业、懂工程、懂信息的高级人才;全面提升农民队伍素质,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完善培育体系,强化基层教学,积极推进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建立高素质农民培养长效机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提高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坚持培养与引进、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吸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青年以及各类高素质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参与农业农村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制度供给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保障。深化农业创新机制改革,要营造公平竞争、容错宽松、充满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在基础研究领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动员、组织和协调推进作用,在成果转化方面要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乡村田野”,打通科技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完善和发展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链接高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从农民需求和市场变化出发,提升农业服务规模和水平,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新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加强多元服务主体联合协作,建立全程化、现代化农业服务体系;要加大农田水利、山区交通、仓储保鲜、物流冷链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9
  (吴昌华)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次对农业品牌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品牌强农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新时代以来,我国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农产品产量增长近55%,销售额增长近80%,带动当地农民增收65%。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农业品牌散而不强、杂而不亮、溢价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原因是:农业品牌建设多头管理,扶持政策缺乏整合;农业经营主体品牌竞争意识淡薄,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品牌”的现象;作为品牌经营主体的农业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二次增值产品不多;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农业标准制定和执行存在短板;农业品牌建设定位不清晰、差异化不足、同质化竞争严重、品牌营销手段传统单一等。当前农产品消费进入更注重质量的新时期,必须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将品牌建设贯穿农业全产业链,以品牌强农战略引领乡村产业振兴。资料图片  加强统筹规划协同“扶”品牌。要建立和完善我国品牌强农战略的产业链、价值链、供给链,建立健全农业品牌目录制度,理顺品牌培育、品牌竞争、品牌保护、品牌淘汰及品牌推广等环节;要统筹区域布局,对同类产品品牌进行整合形成更大区域的公共品牌,降低区域内品牌内耗;要有效整合农业品牌建设的资源,增强协同能力,解决农业品牌创建各环节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多头管理、监管缺位、重复管理现象;要加强农业品牌管护,构建品牌产品生产者与销售者征信体系,加强信用信息运用和失信惩戒,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行为,构建品牌维权发展机制。  挖掘利用产业特色“树”品牌。产业特色是农业品牌的灵魂。要充分发挥和挖掘当地产业特色,把“土”的做“特”,把“特”的做“强”。重点要突出环境和气候特色,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富硒产品,让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产业特色优势;要突出物种资源特色,积极申报和发展地理标志产品;要突出文化特色,将特色文化融进特色产业。同时,可以依据当地产业发展的关联优势,立足具有较强市场潜力的高值产业,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打造“从无到有”的特色产业。  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强”品牌。企业是品牌经营的主体。重点围绕各地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进一步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品牌建设主体引领作用,实行错位和差异化发展,加快培育辐射带动能力强、市场影响大的农业龙头企业;要强化产学研联合,加快组建品牌农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发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延长品牌农业产业链条,强化科技对品牌价值提升作用;要深入推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重点依托各类园区、市场,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技术含量高的农业生产集群、加工集群、流通集群,加快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商标的注册与管理,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建设与保护。  做实农业标准化“护”品牌。产品品质是品牌创建之基,标准化生产是产品品质之基。各地要进一步制定和修订农业地方标准,以农业重点项目为支撑,引导和发挥规模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合作社在标准化制定、执行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打造一批特色和优势产业标准种植基地以及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动物疫病净化标准化示范场。要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依托,打造一批能够支撑区域大品牌发展的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要依托区块链技术和智慧农业平台,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创建中的大数据应用,建立农产品质量识别标识,推行产品条形码、防伪码和产地标识管理等。  构筑三级联动品牌新格局“聚”品牌。品牌多维价值能有效提升区域农业产业的综合实力。打造农业区域形象品牌。各地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制定本地农业整体形象宣传方案,加强公益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本地农业区域形象品牌内涵和美誉度。提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依托核心企业作为区域公用品牌的经营主体,组织吸纳区域内生产企业、基地、农户,加强资源整合,强化统一标准标识,不断提升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公信力、影响力。支持经营主体创建产品品牌。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母品牌,鼓励经营主体创建知名产品品牌作为子品牌,通过严格准入、溯源监管等措施,降低生产主体进入市场的成本。  强化策划营销推介“亮”品牌。策划营销推介是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必要手段。应强化品牌形象精准定位。充分挖掘“土特产”资源和品牌文化元素,广泛运用于品牌内涵定位、形象标识、包装创意设计,凸显反映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品牌符号,提升品牌的特色视觉形象。应加强农业品牌营销推广。积极发展新媒体运营,广泛建立“线上+线下”的农产品销售模式。线上构建“互联网+农业品牌”营销模式,支持当地企业与国内外知名大型电商企业合作共建当地特色农产品专区。线下建立协会组织、农业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的渠道优势、价格优势,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农交会、绿博会等国内外各类知名农产品展会,不断创新流通和销售模式,促进更多优质品牌农产品“走出去”。(作者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9
  (丁琳琳 王国刚)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作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村庄、集市等末梢延伸,促进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促进“村BA”、村超、春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等。  乡村文化事关乡村振兴的集体价值取向,能够孕育乡村人才,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和治理有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文化支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但受城市文明、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冲击,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改变,小家庭逐渐成为乡村社会的核心基础,熟人社会网络的黏合力和影响力减弱,特别是在城郊的农村,乡土文化的传承断裂,乡村文化根基变薄。而由于多数乡村产业发展薄弱,教育、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县、市集中,导致乡村常住人口流失,常住人口年龄多在50岁以上,乡镇甚至也出现了空心化趋势,组织和参加乡村文化活动的主体流失、人才短缺。另外,村民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现有的乡村文化活动形式少、开展频次低,特别是在北方乡村。“高大上”的乡村文化活动仅适合少数村庄。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试点建设和人才培养卓有成效,乡村文化进课堂、进社区活动也越办越多,但距离满足大多数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面对上述现存问题,进一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相关要求,地方和各级治理主体,以及众多社会力量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因地制宜探索繁荣乡村文化的实现路径。  分类普及推广乡村文化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不仅要把音乐、体育、美术、书法等课程推广到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中,还应把农耕文明、渔猎文明、游牧文明、优秀的传统乡风民俗和现代乡村文化课程纳入城乡义务教育、非农高等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让青少年了解和学习乡村文化知识,赓续文脉;在涉及农业农村农民领域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则应系统化设置、推进乡村文化教育课程,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促进乡村文化知识与现实社会相融相通,为农业农村培养懂农业、爱农村、职业素养更全面的专业人才。  综合开发乡村特色文旅业。全面、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民俗文化,结合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各类文化旅游资源,统筹规划、综合开发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业,促进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发力点,形成经济发展驱动乡村文化发展的良性局面,能够增强乡村文化的经济功能,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同时,为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和经济支撑,利于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可持续。  提高乡村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利用好各种媒体、各类传媒工具、各种传播方式,尤其是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多、覆盖面广、流行性强的短视频、直播、微电影等,结合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和旅游兴起的时代潮流,广泛开展农业科普,展示乡风民俗、农民艺术、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技艺,记录乡村历史、风貌、民间故事,宣传优秀人物、家风和特色品牌等工作,推动乡村文化的有效传播,树立健康、向上的农业、农村、农民形象,提高社会各界对乡村文化的关注度和乡村文化的影响力。  搭建接地气、有活力的乡村文化活动平台。除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举办大型民俗活动,创新和丰富乡村日常文化活动载体、内容、形式,既能聚人气,又能常聚气,值得探索。聚焦乡村常住居民营养健康、养老健身、日常消费、休闲娱乐、情感交流等需求,利用好集市、广场、戏台、祠堂、凉亭、村活动中心等场所,开展乡村居民便于参与、乐于参与、有能力参与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让村民做主角,通过经常性的参与活动,感受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乡村社会和谐稳定。而如何使城市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到乡村并具有可持续性的同时,又不会加大城市文明、工商业文明对乡村优秀文化的冲击,反而生长出更茁壮、健康、优质、丰富的乡村文化,还有待于边实践、边思考、边验证。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8
  (冯秋生)“千万工程”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鲜活教科书、成功实践样本,把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摆在突出位置,以内为主、由内而外、内外联动推进乡村振兴,塑造乡村发展根本优势、长期优势,推动乡村发展实现自我进化、自我迭代良性循环。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增强乡村的内生动力、自我“造血”能力,必须把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实际学习好运用好发展好,着力构建“高素质农民、特色产业、优美生态、乡土文化”为主要支撑的内生动力系统。资料图片  坚持依靠农民,聚焦“高素质”,着力培育高素质农民,增强乡村振兴人才动能。“千万工程”始终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通过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绿领培育行动计划”,提升农民生产技术技能、产业发展能力、文化知识素养,引导农民群众开展多形式多领域多层次的创业创新创富活动,形成一支与农业产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就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培育农民主体意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本土农民群众积极性,把乡村振兴转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要紧跟农业产业规模化、专业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趋势,结合各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按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分类精准开展培训,提升当地农民的生存发展能力和创业创新创富能力。要重点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工匠等乡村带头人才的培育,探索建立当地“带头人+农民”互动机制,用农民自己的典型教育引导身边的农民群众,以点带面提升农民群众整体发展能力。  坚持产业引领,聚焦“能致富”,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乡村振兴产业动能。产业兴旺既是乡村振兴的集中表现,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在动力,不仅可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还能为农民群众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农民群众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千万工程”始终把产业作为核心支撑,通过深入实施乡村产业“十业万亿”行动、农业全产业链“百链千亿”工程,立足浙江省内不同区域农村实际,大力发展“美丽乡村+”等新产业新业态,着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先后建成2000多个特色精品村、80多条产值超10亿元的农业全产业链,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增加到2023年的40307元,成功探索出一条强村富民、产村融合的发展之路。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就要坚持以产业为基,推进共同富裕,在抓好粮食安全头等大事、保障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前提下,围绕农民增收致富,从各地不同的资源条件、各异的发展基础、多姿的民俗风情等具体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精准务实选择和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形成持久生命力。要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聚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进一步增强乡村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坚持富裕农民发展取向,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守住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逐项目研究确定带动方式、合作范式、受益程度,逐步形成“农户增收-产业发展-主体受益”互促共赢的良性循环。  坚持生态优先,聚焦“环境美”,着力提升宜居宜业程度,增强乡村振兴生态动能。“千万工程”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重要目标,以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为先手棋,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全域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同步抓好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深刻重塑、质的提升,浙江省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增长”“零填埋”,90%以上村庄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的省份。学习“千万工程”经验,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整治村庄与经营村庄相结合、改善村容村貌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相结合,让广大乡村更具活力魅力、更加宜居宜业。要锚定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从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垃圾治理切入,结合不同区域特点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要从农村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控,推广绿色有机生态农业,有效提升农村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依托乡村良好生态环境,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坚持文化铸魂,聚焦“风貌新”,着力增强乡土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振兴文化动能。乡村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集聚着农耕文明、家国记忆、宗族血脉、情感归属。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根脉,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千万工程”始终注重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通过开展“浙江有礼”“浙风十礼”实践活动,打响乡村文化品牌,加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成近2万家农村文化礼堂、近3000个历史文化村落,持续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把农村建设成了农民心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就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塑形和铸魂并重,依托农耕文明、乡村文化深厚根脉,从中挖掘价值、汲取养分、滋润人心,锤炼奋斗之志、创新之力、实干之气,让向上向善、自信自强的风尚润泽乡土大地,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要紧跟农村时代变革,强化思想道德引领,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活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发挥村规民约积极作用,以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为重点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推进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严格保护传统村落和有历史、有文化标志、有人文故事的祠堂、牌坊等乡土建筑,建设农业文化展示区、文化产业特色村落,增加富有农耕农趣农味、体现和谐和顺和美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进一步激活乡村文化、富裕本土村民、提升乡村人文之美。(作者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8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就是要求党的干部必须带头严守政治规矩,严肃纪律责任、跟进自我约束管理。尤其在权钱色面前提升免疫力,夯实政治纪律定力、道德抵腐能力,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忠诚干净担当。不断把铁的纪律规矩转化为日常生产工作习惯。新时代干部必须严守政治规矩,这是一种信仰力、意志力和克制力。也就是遵守党纪国法必须始终如一,切实遵循践行,坚决不越雷池一步。建党百多年来,绝大多数老一辈革命家和优秀党员干部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敬仰,不仅因为他们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品格,更在其纪律规矩执行力。坚持随时把纪律规矩刻印在心,体现在日常点滴上,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纪规规矩之于政党和干部,犹如空气之于生命,一刻也不能少。从建国以来一些反面典型案例来看,个别领导干部却视纪律规矩如“稻草人”,常给自己“松绑”。在关键细节上弱化,于意识责任上松懈,自私自利,经不住权钱色多重诱惑,践踏破坏党纪国法,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所以,须要严明纪律规矩,落实好《纪律处分条例》,强化规矩定力予以扎实解决。严守政治规矩,关键在于按照党和政府要求统一思想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着力解决好对政策法规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不断增强从团队到个人的自我约束。  做到有无人监督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8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何向东)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驻村干部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力军”,是身处基层一线描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上色者”。因此,驻村干部在推进振兴路上应牢记并践行“宜”与“忌”,凝心聚力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助力乡村振兴“根更深”“叶更茂”“花更香”“果更硕”。宜“愚公移山”,忌“揠苗助长”。山之高不能阻前路,水之激不能遏飞舟。步子踏的齐、压的实、走的稳,才能让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所出的绩真正地走进人民群众的“心坎里”。驻村干部要提前规划,用好主题教育成果,多到基层一线问需求,多到基层一线问诉求,多到基层一线问要求,在调研中找问题,在调研中谋策略,在调研中找方法,真正做到“身子沉下去,用心贴着帮”,制定出施工图、路线图、作战图,描绘出规划宏伟蓝图。要有“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一个一个接着钉,把钉子钉实钉牢,既要敢于接“烫手山芋”,又要敢于摸“河中石头”,坚持做好一件事,办好一类事,为基层治理打造“样板间”。宜“反躬自省”,忌“掩耳盗铃”。因习而知,因悟而知,因过而知,因疑而知,皆人道之知也。基层一线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手指尖端”“心脏远端”。驻村干部作为“神经末梢”上的“神经元”、“手指尖端”上的“供血站”、“心脏远端”上的“窦房结”,是连通党心与民心的“粘合剂”,是畅通党心与民心的“连心桥”,是打通党心与民心的“快速路”。驻村干部要以人民满意度为“尺”,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冲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践行人民至上的信念,始终与人民连在一起,始终与人民坐在一起,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以人民满意度为“度量衡”“准标杆”,用“成绩清单”换人民“点赞清单”。要分清浊守清廉,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多学多悟、多学多省,以筑牢思想之堤,以弹净思想之尘,以补牢思想之魂,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惠民的事办好、暖民心的事办实。宜“通权达变”,忌“守株待兔”。学思践悟,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笃行致远。人民幸福的“开心颜”不是要来的,更不是等来的,而是要驻村干部主动问智于民,始终不忘初心,始终为人民谋幸福,始终“置顶”人民,始终“点赞人民”。要创新机制,到矛盾最多、诉求最大、呼声最高的地方去,在帮农户干活过程中深悟粮藏于民、粮藏于地、粮藏于技的创新机制,在拜访农户过程中深悟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的创新方法,用好用活用精人民创新智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常学常悟、常悟常进,将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把稳思想之舵,校准思想之航,将方法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提出措施,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增强本领。要顺势而为,始终听党指挥,始终深入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找准社会需求点,顺势而为、顺势而导,揪住医疗、养老、产业等民生问题的“牛鼻子”,走出新路子,在惊涛骇浪中书写绚丽答卷,在惊涛骇浪中争当永立潮头的“水手”。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7
(姜芊)青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现实中,他们有的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有的为村庄设计了独特的旅游线路和活动,吸引大量游客;还有的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举办艺术节、文化展览等方式,让乡村文化焕发新活力。青年人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为乡村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反过来讲,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也呼唤更多青年人才来到乡村发光发热,为此,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在支持青年人才返乡入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返乡入乡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扶持。例如,政府部门可以提供创业贷款,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激发青年的创新活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并针对返乡入乡创业青年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给予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另外,政府可以建立与返乡入乡青年的沟通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座谈会、线上交流等活动,倾听返乡入乡青年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些活动,政府部门能够及时了解返乡入乡青年的需求和困难,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针对返乡入乡青年缺乏经验和技能的问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和教育计划,包括农业技术、电商运营、创业指导、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提高返乡入乡青年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更好适应乡村发展的需求。  硬件方面,应进一步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修建道路、改善网络通信、建设公共休闲空间等。这些设施的完善,可以为返乡入乡青年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条件,为乡村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返乡入乡青年提供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通过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培训活动等方式,促进返乡青入乡年之间的合作与成长,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应该注重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川在线 | 分享: 2024-04-25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提升食物供给韧性指明了努力方向。资料图片  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是对粮食安全、食物安全内涵外延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早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提出,现在讲的粮食即食物,大粮食观念替代了以粮为纲的旧观念。2022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2023年在黑龙江考察时,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一系列重要论述,使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坚持大农业观,强调超越传统农业概念,将农业发展拓展到林地、草地、江河湖海等各类国土空间,还强调突破单一平面的农业生产过程,构建立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坚持大食物观,则强调居民食物消费种类的多样性,要求多途径开发食物生产资源,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特色农业强调根据地域特点和资源优势来发展农业,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农产品加工业在丰富食物种类和营养价值的同时,助力减少食物浪费,从整体上提高食物的安全健康水平。因此,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挖掘农业的“立体”价值;要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丰富食物生产的途径和种类。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在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过程中,既要不断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又要让具有地域化、特色化的小农业生产者与社会化的大市场对接,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农业加工水平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简言之,就是要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现代化的“大农业”。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要坚持以延链、补链、壮链、优链为重点。一方面要把产业链延长,充分重视农产品加工业亦工亦农、连城带乡的重要角色,通过初加工、精深加工、科技工艺创新等举措,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和现代食品产业上取得更大突破。另一方面也要把产业链拓宽,比如有些地方立足当地特色农业优势,不仅推出相应农产品,还培育休闲农业、乡村研学等新产业新业态,极大拓展了农业的增值空间,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差异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广袤土地上,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农产品加工业市场前景广阔。找准切口,因地制宜,将特色做优、优势做强,打好农产品加工发展的“组合拳”,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定能将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践行好,进而持续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4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关键需要弄明白什么事情能干、什么事情坚决不能干。通过不断夯实党的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进而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权力观、地位观,事业观、利益观,自觉抵御复杂的金钱美色诱惑,保障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走进新时代,纪律制度规矩已纳入党建经济总布局。特别是严明的纪律制度规范已成为各级干部履职用权,构建健康向上、干事创业的好环境。所以,抓纪律是管党治党重要法宝,也是各类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遵循。综合十一年来纪监案件,一些干部对纪律规矩缺乏敬畏了解,在权力观上发生偏差失误,最终失德失守。当然,必须解决好为谁用权、怎样用权这个大问题。权力地位也是责任。其实,任何人都没有党纪国法之外的绝对权力。只能随时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严格对照检视,真正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才会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避免给党和人民造成损失。而且,无论何时何地,严守政治纪律规矩,守初心、担使命,忠诚干净担当,造福群众,都应成为各级干部笃行不怠的本色。强化党纪学习教育,须从学党章守党纪入手,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主动把握纪律制度规矩,忠诚老实、言行一致,服从党和政府决定。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反躬自省、严以用权,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于担当、不辱使命,让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3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从多年查处的案例看,法纪意识淡薄是重要原因。不断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就是要保障思想统一、纪律严明、行动一致,这也是全党干部的行为准绳。现目前,尤其要结合党建经济、生态环境、民生安全等突出问题,持之以恒抓落实,真可谓恰逢其势。严明纪律是党组织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传统法宝与独特优势。有的人明知故犯、知纪破纪、知法犯法、无知无畏,在被处理时还认识不到问题严重性。其实,各项纪律规矩既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必须时时处处严肃遵守。各级干部关键要把铁的纪律自觉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行为准绳,这是守初心担使命,确保忠诚、干净、担当的一次次严峻考验。新时代十多年来,从严治党、惩治腐败、权力监管前所未有。各级干部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原原本本学、深入系统学,全面准确理解把握精神实质,搞清楚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自觉增强各种法纪律意识。不断在灵魂深处划出红线、筑牢底线。始终心存敬畏,随时紧绷法纪这根弦。联系实际遵章守纪,必须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在行动上守好慎独慎初慎微关口,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主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不断把党纪国法转化为高度自律。铁的纪律就是干部行为准绳,通过融入日常生产工作生活点点滴滴,使其成为一种思维习惯、行为自觉。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3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政治思想建设,关系新时代的方向、人心和底气。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就要常态推进新思想主题教育笃信笃行。通过高质量的党建经济工作,经受检验,走得通、走得稳、走得远,继续跑好新征程的接力棒。推动新时代政治思想入心入魂,这是各级干部素质修养的重中之重。把握新思想越深入、越牢靠,就越能坚定信仰信念,进而增强主动性、创造性和预见性。学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在于增强道德价值追求和前行方向高度认同。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基础,切实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防止本领恐慌,补齐弱项短板,有效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常态搞好主题教育,笃信笃行是根本。尤须增强政治思想认同、理论情感认同,既要虔诚执着,更要至信深厚。通过入脑入心入魂,从而学出坚定信念、绝对忠诚和干净担当。党的干部随时要把生产工作实际包括自身问题摆进去,深学细悟、研机析理,叩问内心、触及灵魂,永葆政治本色,为党和人民拼搏不止、精进不怠,真正补全行动之源、精神之钙。政治思想建设,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求真知、悟真谛。应充分结合各级干部的认识方法论、权力利益观实施科学运用。将政治思想建设作为研究解决问题的总钥匙。不断动真碰硬有效破解党建经济工作的堵点卡点、痛点难点,在真抓实干中提升看家本领。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3
四川三农新闻网绵阳讯(通讯员 长河川淼)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见成效,必须强党性服务于民,破除形式官僚,为基层减负,提升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效能。尤其应破除指尖上的形式官僚,整改手机应用程序、各类微信QQ工作群组,坚持系统集成高效,科学发挥数字赋能新优势。突出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就要特别重视民生民意、安危冷暖,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矛盾困难问题,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深入纠治纪律规矩作风问题。要发挥技能优势,让基层真减负、提效能,保障有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拼经济,谋发展、办实事。通过做好减法,实现政务应用程序精简整合优化,刹住以数字化手段变相加重负担的歪风,真正让应用程序串起基层治理体系能力千条线。实处着眼,推动矛盾破解、实绩考量。就要应减尽减,有效减证明、减系统、减检查、减考核、减调研、减会议、减文件、减挂牌、减报表,一把尺子量到底。精准统一基层治理数字平台,让须要保留的信息系统全部接入,让所有村居都能在一个平台上使用系统。及时发现推动整改信息系统门后有门。结合使用频率监测,对使用较低的给予关停注销,进而为基层松绑。守初心、担使命,抓好纪律规矩学习教育,重点在于构建条块联动数据通道与共享机制,放开手脚、真抓实干,实事求是为基层减负。要善做加法,打破数据壁垒,增强协同配合,让数据跑出加速度,带动底层活力有效释放。让越来越多的服务一网通办,在实践中碰撞党建经济金点子。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3
  (侯向阳)我国除18亿亩耕地作为保障粮食生产的主要土地资源外,42.6亿亩林地、40亿亩草原、11.7亿亩各类边际土地也是重要的食物供给土地资源。  在大规模林地生态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林下资源,确保食物供给,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林下畜牧业对于家畜饲养、环境保护和森林资源的利用都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可持续的畜牧业模式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笔者认为,科学利用林下植物资源、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是保障食物安全、深入贯彻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的关键突破口。国内外在利用林下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方面已有可借鉴的先进模式和经验。林下放牧是在同一地块上将牲畜、饲草生产以及林地人为结合起来的农业实践。研究表明,林下放牧可以保持或增加肉类及牛奶产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改善水质和其他环境条件,增加碳汇,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增强对极端天气的抵御能力。  但是,当前我国发展林下畜牧业仍然面临许多难题。一是在认识上有短板。许多林农不熟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很多农户开展的林下草地畜牧业发展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不满足相关要求。二是在政策上有制约。各地对林地使用认识不统一,一些地方实行“一刀切”,只要是公益林地就不允许搭建任何生产服务设施,甚至不允许从事任何林下种养活动。三是科技支撑不足。林下草地畜牧业发展技术创新和推广不足,尤其缺乏林下草地畜牧业特种养殖、牧草良种培育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四是产业化链条不完善。林下草地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标准化、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智能化程度不够等问题限制了优质草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有效促进林下草地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笔者建议:  一是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利用林下资源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社会性认识。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过宣传、展览、示范、科普等多种方式,确立林草牧融合发展的理念,确立向林下资源要饲草、要蛋白、要生态畜产品的理念和发展方向,激励农民、养殖企业等采用可持续的管理利用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共赢。  二是建章立制,从政策层面打破对林下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制约。研究和建立相关机制,加强对林、草、畜等资源和产业发展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合理、高效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制定明确的法规和政策,包括提供资金支持、减免税收、补贴和其他激励措施,鼓励和支持林下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制定生态保护政策,确保草地畜牧业发展不会对林地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包括制定合理的放牧强度、放牧方式,禁止破坏性的草地开发,采用可持续的畜牧管理实践等。  三是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林下草地畜牧业的科技研发和示范。构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的协同协作机制和协同创新组织模式,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布局跨区域全产业链的创新任务,为林下草地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重点在适宜牧草资源筛选和新品种选育、林下牧草资源混合青贮技术、林下牧草种植技术、林下放牧利用方式和技术、林下生态畜产品生产、草畜生物强化技术、数字农业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系统的研发和集成示范工作。  四是实施现代经营,以全产业链促进林下草地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多部门协作、产学研结合,以县域经济为基础,尽快制定不同层级的林下草地畜牧业发展规划;加强林下草地畜牧业的标准化建设,制定行业标准,包括林下草地建设标准、管理利用标准、畜牧品质标准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认证体系,通过认证的产品能够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促进高品质产品的流通;加强立项、审批、生产、验收监督,进行标准化生产和销售。(作者系山西农业大学教授)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2
(北京邮电大学 崔华滨)建设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信息化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有助于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驱动引领作用。  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地方政府也多措并举,积极推进乡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比如,广西探索数字乡村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农村基层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北京坚持“一盘棋”发展思路,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经营、行业监管、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乡村数字发展新模式。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51.2万个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村级单位通宽带比例从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初期的不足70%提升至100%。有关调查显示,截至2023年7月,约72%的村庄宽带入户率在80%及以上,网络宽带农户普及率已达较高水准。  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各领域各环节融合日渐深入,城乡数字鸿沟不断缩小,农村信息化发展按下加速键。但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当前农村信息化发展仍然面临着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乡村信息服务平台不尽符合农民需要、农村干群数字素养与信息化要求不相匹配等难点和问题。对此,应对症下药,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进一步强化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应大力推进农村传统基础设施信息化转型,提升农村地区水利、电力、物流、农业生产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夯实数字乡村发展根基。其次,应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高农村地区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普及度和覆盖率,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最后,应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扶持力度,推动全国农村信息化均衡发展。  第二,以需求为导向完善乡村信息服务平台。首先,应结合农村多样化信息服务需要,拓展线上平台业务范围、强化其服务功能,构建综合性为农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其次,应厘清村民线上办理事项需求清单,精准评估并逐步推动相关事项审批权向村级单位下放,扩大乡村信息服务平台业务受理和办结权限。最后,应不断提升乡村信息服务平台使用便捷性,简化操作流程,降低办理难度,增强村民对平台的使用黏性。  第三,多管齐下持续提升农村干群数字素养。首先,应加大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实施数字乡村建设人才培育提升工程,为农村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其次,应把信息化、数字化知识技能纳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数字乡村应用场景宣传示范,着力提升农村干群的数字化素养。最后,应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和提升村民特别是老龄人口上网用网能力,让村民充分享受数字化带来的红利,提高村民学习信息技术的意愿。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22
​四川三农新闻网巴中讯(通讯员 何向东)《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各有千秋,一路上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在驻村路上,深知这也是一场“取经”之路,教会我如何将人民“置顶”,如何坚持人民至上,如何向人民“取经”,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真经”,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亮实招、出妙招。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学唐三藏做“忠贞笃诚”型干部。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回顾党史,从石拱门到天安门,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都是一代一代忠于党、忠于信仰的共产党人所绘就的伟大蓝图,所铸就的伟大工程。在驻村路上,广大驻村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多读原著、学原理、悟精神、重实践,在读原著中领悟思想精髓,在学原文中领悟思想伟大,在悟原理中领悟精髓要义,在重实践中领悟规律实质,做到常学常悟、常学常进、常学常精、常学常用,确保思想不偏航、不抛锚、不狂飙。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抓紧学、自主学、主动学,对标对表对《条例》逐章读熟,逐句读懂,逐字读透,常态化将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多弹“思想之尘”,多滤“思想之沙”,多破“思想之贼”,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始终擦亮忠诚底色,始终做到表里如一。 “斗罢艰险,踏平坎坷”,学孙悟空做“敢于创事”型干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人民至上,将人民利益“置顶”,在制定政策、制定方略时,应贯彻以人民利益为核心,始终围绕人民满意度、幸福度、获得度提升人民的“开心指数”。要敢于创新,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智于民,集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干事创业中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维布局新格局,用新眼光判定新方向,找准问题的着力点、关键点、突破点,以“新切口”写好干事创业的“新文章”。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学猪八戒做“乐观向上”型干部。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要摆正服务心态,坚持把人民群众口中的“小事”当作是自己干事创业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抓起,树立良好的驻村干部形象,把人民满意度当成衡量工作成效的“试金石”“晴雨表”。要坚持成效导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驻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度量衡”,要做到事前科学规划,到人民群众中去,真正明晰群众需要什么,群众挂念什么,群众盼愁什么,听懂群众的“话外之音”,用成绩、成效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泪水”。 “翻山涉水,挑担无怨”,学沙和尚做“默默奉献”型干部。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乡村是人民需求最集中,人民要求最多元的基层一线,而人民则是其中的“鸭先知”。要做好调查研究,作为驻村干部要将步子向下移、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沉,变被动“坐诊”为主动“出诊”,变“拍脑袋”为“大家议”,用好用活用精“四下基层”,将党的政策学好、讲精、传活,助推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人民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动力。要发挥人民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全民聚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让党的政策在基层一线落实生根,在基层一线充分贯彻,让党的路线、方针惠民生、暖民生,书写“热辣滚烫”初心为民的“实”篇章。
四川三农新闻网 | 分享: 2024-04-22
●以县域为重要突破口,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93问  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答  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当前,正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窗口期,而四川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相互交织,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任务尤为艰巨和紧迫。四川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这个“四川特色”就是:以县域为重要突破口,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资料图片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从城镇化进程看,2023年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6.67个百分点。从农村发展看,基础设施欠账大,民生政策标准、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城乡落差明显。从居民收入看,2023年全省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国的87.3%、92.1%,收入水平整体偏低,城乡居民虽然相对收入差距缩小,但绝对收入差异依然持续扩大。从人口变化趋势看,我省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16.9%,居全国第三,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这些既是困难也意味着发展的潜力,答好题有助于培育农民收入增长的新动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补齐乡村公共服务短板,促进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共同提升,从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目标。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县域为重要突破口。县域地域范围适中、经济体系健全、治理结构完整、城乡联系紧密、人口就业迁移成本低,是推动城乡融合的最佳地域单元;县域作为连接乡村与大中城市的纽带,兼具城市性与农村性,既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也是城市体系末梢节点的承载地;县城作为城市与乡村的中间连接体,是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最为基础、重要的环节,是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战略举措。四川是全国县级行政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县域在全省地位尤为突出,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县域;128个县市(不包括区)GDP总量占全省比重达40%以上。把城乡融合发展聚焦于县域,有利于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解决县域发展不充分问题。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新型城镇化作支撑的乡村振兴,由于没有发挥城市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巨大的消费牵引作用和密集的资源要素动能作用,仅靠乡村内部是很难振兴的;同理,新型城镇化建设如果没有乡村振兴为其提供人力资源、要素供给、农产品及生态空间,新型城镇化也很难推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为此,要抓好“两端”,一端是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通过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拓展优化县城发展空间、提升县城功能品质、做强县城产业支撑,切实把县城建强,提高就地就近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一端是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牵引的乡村全面振兴,通过提升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等,把农村建好,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畅通“中间”,就是破除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动能和整体活力。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目的。当前四川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还十分突出,城乡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现象还十分明显。要通过做强县城产业支撑、培育一批工业强县(市、区)和制造业先进县、大力发展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等促进城乡发展差距的缩小;通过开展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行动、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共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盘活用好闲置资产、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通过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城乡文化融合发展等途径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尤其要瞄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大的突出短板,坚持按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规模配置公共资源,不断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完备度和公共服务便利度。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较高水平的城乡融合是在城乡生产要素充分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在要素充分流动下,推进城乡之间空间、产业、制度、生态、文化等多个维度的全方位融合发展。目前四川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通道已经构建,但流动势能尚不均衡,亟须突破要素由城到乡自由流动瓶颈;要素在城乡间配置机制已然构建,但跨域流动机制还不完善;单项要素改革进展成效显著,但要素之间的协同流动尚缺乏有效政策支撑。必须进一步破除阻碍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城乡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改革撬动城乡融合发展全局,提高城乡要素协同配置效率。要紧紧扭住“人、地、钱”三个关节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新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有序引导人才到农村;深化“三权分置”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有效利用,激发农村土地要素活力;健全乡村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吸引更多资金到农村。  (感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克俊作答)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4-22
为何重要  从发展趋势看,我省正处于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从现实需求看,大春粮食作物产量占全省全年粮食总产量八成以上,迫切需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全面提质增效五点建议  强化服务主体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化服务供需高效匹配,激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维度参与,优化社会化服务监管机制,强化社会化服务保障支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业社会化服务调研组 执笔:郭晓鸣 虞洪 王芳 董欢 张耀文温国强)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在粮食安全保障、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和以服务规模化为主导的现代农业转型路径,对四川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我省农业生产实际来看,三月以来,各地春耕备耕工作陆续展开,不论是冬油菜、冬小麦田间管理所需的农资供应、病虫害防治服务,还是水稻、大豆、玉米等大春作物的育秧、农机准备等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均发挥着重要功能作用,特别是从发展趋势看,我省正处于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从现实需求看,大春粮食作物产量占全省全年粮食总产量八成以上,迫切需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眉山市仁寿县珠嘉镇花园社区,越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几台收割机正在收割托管的水稻。潘建勇 摄(C视觉 资料图片)难点挑战  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仍显突出。一是服务供给的分布结构失衡。部分种植环节服务供给过剩,而部分种植环节服务供给不足,多数服务主体装备水平不足、先进农机拥有量少,较少能够开展全程托管服务。二是服务供给的质量结构失衡。优质化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而单一化、低端化的服务供给较多,诱发较为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以春耕备耕需求紧迫的育秧服务为例,全省水稻集中育秧服务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1%,全省现有服务主体普遍规模较小、实力不足,从而导致服务供给的规模化、专业化、综合化水平仍然较低。  多元化服务主体参与激励不足。社会化服务主体包括企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等不同类型,但现有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对不同类型服务主体存在激励不足的突出问题。一方面,现有项目实施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排挤小规模服务主体参与的可能性。部分地区以服务项目任务整体遴选主体,导致规模偏小但社区性更强、亲农度更高的本土化服务主体缺乏实力参与申报竞争,同时,简单化招投标方式助长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服务主体的短期投机行为,导致实践中出现为补贴而服务的短期化倾向。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服务项目明显激励不足。许多地区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激励扶持不足,全省服务主体中,集体经济组织仅占5.4%,而且服务项目缺乏对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居间作用的有效激励,导致其对外联系服务主体的主动性不强、对内组织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服务供需环节仍需有效衔接。一是自上而下的项目实施方式导致供需匹配不够精准。服务主体大多被动接受服务项目的任务安排。二是服务补贴环节设置导致服务供给不足与供给饱和现象并存。大部分地区对服务补贴的设置局限于耕、种、防、收四大环节,导致全链条环节中的一些服务未被纳入补贴,难以满足规模经营主体的全程化、高效化服务需求。三是服务主体与小农户之间的有效衔接较为困难。大多服务主体更加偏好服务规模经营主体。  配套措施和政策仍待加强。一方面,对服务项目推进的全过程动态监管、督促不足,导致出现赶工期、项目资金仓促使用等问题。同时项目验收方式仍较传统,验收量大、环节多、材料繁琐,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不够;另一方面,服务项目的配套保障政策需要提升。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粮食生产者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传统政策已经不能满足支撑服务主体发展壮大的需求,其更需要融资贷款、设施农业用地、农业用工保险、机手培育和农产品价格保险等系统性政策支持。突破重点  为有效提升四川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质效,当前应从以下五方面实施重点突破。  强化服务主体能力建设。一是健全多元服务主体培育机制。常态化开展省市县三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评定,规范示范组织名录库管理,择优选择储备服务主体,并予以重点扶持。鼓励服务主体利用技术优势进行土地流转、从事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社会化服务+农业经营”的双重收入增强服务主体的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健全服务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鼓励服务主体通过合资合作、协作联盟等方式实现服务资源整合。推动小型服务主体通过合作从“单打独斗式”服务向全程“保姆式”托管服务成长转型。  促进社会化服务供需高效匹配。一是健全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的年度服务需求征集制度,更加合理地计划项目内容。深入推进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鼓励服务对象依托平台发布需求,广泛发展“订单式”服务。二是构建市场化供需对接机制。跳出项目行政推动的思维惯性,变主体遴选竞争为服务能力竞争,通过服务越好、价格越实惠、服务对象选择越多、服务规模越大评价越高、财政补贴获得越多的市场化机制促进服务市场良性发展。三是科学构建小农户服务带动机制。服务小农户不应只考虑服务主体与小农户的直接对接,服务主体通过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居间协调对小农户开展的服务活动也能让小农户真正受益。要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的居间协调,促进耕地连片集中,组织小农户统一接受社会化服务。  激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维度参与。一是加大对集体经济组织居间作用的激励。建立健全服务主体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居间服务费、组织协调工作费等形式对集体经济组织加以激励,增强其联系服务主体与组织农户的主动性。二是激励集体经济组织以自营或合作方式参与服务项目。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以撂荒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项目实施等为契机,通过自购农业机械、建设烘干和仓储设施等,以自营或合作方式参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三是激励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将集体经济组织纳入服务质量监督管理主体,破解社会化服务质量监管“最后一公里”难题。  优化社会化服务监管机制。一是完善过程化动态监督机制。重点强化服务过程的事中监管,定期开展实地勘察、进度调度、指标监控等,按实际情况合理适时地提出调整建议,确保服务内容不走偏。二是加强监督管理中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大力推广“互联网+”、北斗农机终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运用,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监督及评价的科技化、客观化、标准化水平。三是完善服务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对小农户、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等服务对象的服务项目知晓度、满意度测评,并将其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强化社会化服务保障支撑。一是优化财政支持体系。探索“中央+地方”的财政支持体系,在加强中央财政资金延续性和稳定性基础上,建立省级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专项资金,用以结合地区实际针对性增强对薄弱环节的补贴。应探索构建整链服务补贴体系,鼓励和引导服务主体开展产前信息、集中育苗和产后烘干仓储、商品化处理、加工销售、品牌建设等全产业链服务。二是强化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出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行业规范,定期对服务主体开展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完善农机具、设施用地抵押贷款制度,开发适合服务主体的金融产品。降低农业用工保险准入门槛,保障服务主体的设施农业用地需求。加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职业化试点、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撂荒地整治等统筹衔接,形成合力促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
四川日报 | 分享: 2024-04-15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评论员)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省常德市考察调研,在沅江畔的常德河街察看了各种特色小吃、特产和特色工艺品,欣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总书记指出,常德是有文化传承的地方,这里的丝弦、高腔、号子等要以适当载体传承好利用好,与时俱进发展好。这为我们探索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更好更新延续指明了方向。资料图片  在古蜀道翠云廊步行察看千年古柏长势,详细询问历史上植柏护柏情况;在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看苏绣代表性传承人飞针走线,听四代人传承的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如何传承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总书记挂心的事。为此,他强调,“不能名为搞现代化,就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弄丢了”;也提出要求,“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  随着时代变化发展,一些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和视野,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没有用、不重要。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守住了传统文化,就是守住了中华文化的“根”,立住了中华民族的“魂”。对广大农民和乡村社会来说,优秀的传统文化既能充实精神世界,提振文化自信,引领乡风文明,凝聚归属感和向心力,也能为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应当与时俱进地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传承发展好地方特色传统文化,首先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文化起源于社会生活,与人的起居日常紧密相连,如果离开活生生的人,文化就失去了依托和活性。很多民间传统文化艺术都在乡村发源,由农民创造,在乡间使用和发展。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乡村是重要场域,村民是活的载体。要大力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引进外来人才,通过创办非遗工坊、文化合作社等方式,把农民和“新乡人”组织起来,把乡土文化资源整合起来,让农民群众不仅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守护者,更要成为传统文化的创新者、发展者,以及利益分享者。  其次要注重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并重。传统文化不能掉入商业主义的泥沼,但若是完全忽视和远离市场、不讲经济价值,就可能离人们越来越远,失去开枝散叶的沃土。在实践中,要积极依托文创产品、文旅节目等产业载体,让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既能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又能促进传统文化更新延续。既要大胆创新,用产业激活文化、让文化赋能产业,又要恪守正道,保护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根本,避免趋利媚俗。  最后,要搭上时代发展的快车。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以往相比发生巨大变化,传统文化若是安于一隅、故步自封,就可能因为不适应时代需要而逐渐消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现代文明要素,创新表现形式,拓展传播空间,将魅力释放出来,方能实现时代价值。比如在数字时代,短视频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传统文化也要借力数字技术,转化出更多贴合网民审美品位、适合在网络平台传播的作品。  美好生活需要传统文化添滋味,乡村振兴需要传统文化增助力。期待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照亮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农民日报 | 分享: 2024-04-12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