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省委一号文件一、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施粮食扩面增产工程●抓实生猪等“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量质并重建好“天府良田”●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加大欠发达地区帮扶力度●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三、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行动●大力推进农业开放合作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升乡村建设治理水平●健全创建示范推进机制●实施基础条件补短计划●全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党建引领提升治理能力●加快乡村文化发展五、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激发农村土地要素活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强化乡村振兴组织保障●全面压实乡村振兴责任●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整理报道)2月29日,《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意见》,即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正式向社会公布。2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省乡村振兴局局长蒋刚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进行了解读。推动“千万工程”经验在川落地 今年我省将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集中力量、集中要素,推进实施一批让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为确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效推进,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的创建示范工作机制,形成省市县共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格局,全年培育省级示范村1000个、精品村100个;建立省级财政筹资保障机制,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补短补缺五年计划。抓好粮食增产 我省将启动“百县千片”建设行动,将以90个粮食主产县为重点,每年布局建设1000个粮油作物千亩高产片,由点到片、由片到县,全要素集成、整建制推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同时,以“百县千片”为载体,创新开展千亩高产展示拉练、百亩高产攻关竞赛、全省“粮王”争夺赛。 今年我省还将全面落实各项增产措施,大力推进水稻扬优势、玉米挖潜力、小麦促平衡、薯类补短板、大豆强模式,力争五大作物单产分别提高3.6公斤、3.1公斤、6.5公斤、2.4公斤、1.7公斤以上。通过挖掘主要粮油作物增产潜力,力争全省粮食单产再提3公斤,争创历史新高,跳起摸高,总产再增6亿斤,保持高位求进。 同时,每年将评选10个高产竞赛先进县、20个科技增粮先进单位、50个四川“粮王”,对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进一步激发地方重农抓粮、科研单位兴粮、种粮主体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 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是今年省委一号文件突出的重点之一。 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提出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同时,部署开展农民工高质量充分就业行动,要求确保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保持在2500万人以上。推进农村改革 2024年省委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今年农村改革重点,将着力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等方面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