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立冬已过,气温一天天降低,冬季蜜蜂管理工作被广大蜂农朋友提上了日程。为了帮助小蜜蜂顺利越冬,切实提高中蜂养殖技术水平,持续推进中蜂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11月10日,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将优质成熟蜂蜜高产技术培训班开到了广元市。资料图片蜜蜂越冬需尽早准备 培训班上,四川省畜牧总站高级畜牧师赖康首先分析了我省冬季气候蜜源环境状况。冬季气温波动一般在零下 5℃至 15℃之间,对于蜜蜂而言,正处于一种无蜜粉源或有蜜粉采不回的状态。冬季中期,气温偏低,蜜蜂结团处于冬蛰状态;前后期气温有所回升,却容易造成工蜂外出被冻死的情况。 所以,赖康针对冬季蜜蜂管理,建议广大蜂农并群、足蜜、紧脾、少扰,通过这些措施减少蜜蜂活动,并且适当进行箱外遮阴保温。 在越冬前,他主张繁殖适龄越冬蜂,以及繁殖成强群。如果蜂群较弱,越冬前应该将弱群合并成一群越冬,或在蜂箱中间加闸板,将两个弱群放在一个蜂箱里越冬。 留足或补足越冬蜂蜜,是帮助蜜蜂顺利越冬的另一要点。如果蜜蜂越冬前蜂群越冬蜜不够,选择晴暖天气的傍晚,利用 3 天左右喂足。如果越冬前,蜜蜂采集了甘露蜜,建议蜂农要取出,并重新补喂优质蜂蜜或白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蜜蜂越冬蜂蜜最好选不易结晶的蜂蜜。 就像人不能住在破败的房屋中一样,越冬前也要注意为蜂群修补、密封破损的蜂箱,或者用完整密封的蜂箱置换掉已破损的,这样才有利于防寒防热,为蜜蜂保持2℃~8℃适宜的越冬温度。在紧脾方面,建议蜂农在蜜蜂越冬前撤出多余的巢脾消毒储存,并选留平整、蜜足的“二口脾”。 说完了越冬前期的准备,赖康还详细介绍了蜜蜂越冬期管理要点。蜜蜂饲料在湿度超过80%的情况下会吸湿变稀,易变质,蜜蜂食后易患大肚病和下痢,所以冬季蜂箱内最佳湿度应保持在 70%至 80%。蜜蜂在箱内时刻离不开新鲜空气,要防止死蜂、杂物堵塞巢门,闷死蜂群。大雪天,更要防止飞雪将巢门封闭。提质增效得靠成熟蜜 关于中蜂养殖,广元市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分管畜牧生产领导和畜牧生产股主要负责人,蜂业协会、蜂有关合作社负责人,养蜂从业者等最关心的是,如何生产更优质的蜂产品? 对此,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副院长陈大福、四川省高新技术蜜蜂研究所所长何卓洲等作为本次培训的特邀专家,围绕蜂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与市场营销、蜜蜂良种的开发与利用、蜜蜂饲养管理技术等展开授课。 何卓洲告诉记者,养蜂想要提质增效,绕不开最常见也最容易“出效益”的蜂产品——蜂蜜。 蜂蜜分为成熟蜂蜜、稀水蜂蜜和浓缩蜂蜜,一般而言,波美度(蜂蜜的浓度的表示单位)越高、含水量越少的蜂蜜,品质就越好,成熟蜂蜜的波美度通常在43.5 度以上。这是由于蜜蜂要对花蜜进行反复酿造,然后再用蜂蜡封住蜂房让蜜继续发酵、转化,这个过程需要经历四五个月。经过这顿“折腾”,蜂蜜中的氨基酸、酶类等有益人体的物质也更加丰富。 受单个群体蜜蜂数量不足、蜂蜜产量以及销售价格等因素制约,“勤摇蜜、取稀蜜”“先生产未封盖的非成熟蜂蜜、再浓缩加工”的“浓缩蜂蜜”成为市场主流。不规范不科学的加工过程不仅可能劣化蜂蜜品质,也给掺假提供了便利,不仅无法充分发挥蜂蜜原有的营养价值,还让蜂蜜这个产品在销售时出现了“信任危机”。 “从行业健康发展、蜂农增加收入等角度思考,我们呼吁大家掌握成熟蜂蜜生产技术,以品质换口碑,用口碑提效益。”何卓洲告诉记者,希望科学的中蜂饲养技术,能够助力四川乡村产业振兴。追蜂手记小蜜蜂这样过冬 蜜蜂的寿命比较短,平均寿命是1-2个月。一些活动较少、没有参加哺育幼虫的越冬蜂,寿命会达到5-6个月。到了越冬期,蜜蜂大部分时间都在养精蓄锐,那么,它们是怎么过冬的呢? 外界天寒地冻、无花可采时,蜜蜂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这就是蜜蜂的“冬眠”。它们在蜂箱里像一个球一样层层靠拢在一起,以群体团结的形式来获得温度和能量。 为抵御寒冷,蜜蜂还要进食,这也是补充能量和热量的一种方式。进入越冬期前,养蜂人会提前准备好充足的食物。最外层的工蜂会接力式地将食物送往最里层,保证大家“有食同吃”,一个都不会落下。 蜜蜂并非整个冬天都“足不出户”,当冬末春初出现第一个高于8℃的暖阳天气时,蜜蜂就会在中午散团飞出蜂箱,一是活动活动,二就是排泄。而这时,越冬期停产的蜂王也逐渐开始恢复产卵,蜂群要开始进入春繁期了。 蜜蜂采蜜与外界温度以及蜜源条件有关。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很大,比如秦岭、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冬季平均气温长期在0℃以下,蜂群整个冬天就会完全进入冬眠状态。而在云南、四川、贵州、江西等地,冬季气温可能会在5℃以上,这种气候下,虽然是冬天,但是蜂群依然处于繁殖状态,不会出现冬眠现象。到了更温暖的广东、福建等南部沿海地区,冬季气温可能在10℃以上,外界也有零星蜜粉源,如野坝子、野桂花、鹅掌柴等。虽然还是冬天,但只要温度适宜,蜜蜂就会正常进行采蜜活动。 对蜜蜂来说,越冬非常重要,有“冬繁春壮,采蜜满箱”的说法。蜂群经过整个冬天的休养生息,会在初春时保持最旺盛的精力采蜜采浆,这时的蜂产品质量相对也会更好。